登陆注册
28521700000005

第5章 明代汉族风俗(5)

浙江绍兴祈雨,则另有其俗。张岱《陶庵梦忆》卷七《及时雨》条曰:“壬申七月,村村祷雨,日日扮潮神海鬼,争唾之”,并扮演《水浒》娱神,“得三十六人,梁山伯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婕而行,观兜截遮拦”,“用大牌六:书奉旨招安者二、书风调雨顺者一,盗息民安者一,更大书及时雨者二,前导之”。

北方遇旱,则要“打旱魃”,顾景星《攻旱魃诗序》曰:“今北路遇旱,或指野冢是魃,击鼓聚众,发而戮之,谓之打旱魃。虽冢主子孙不得问。”

吴地麦收时多雨,要“拜蛇王”,蔡云《吴歈》有诗曰:“月交蛇位麦登物,日纪蛇生验雨场,更怪妖氛干正气,丛祠香火拜蛇王。”并有注云:“俗以四月十二日为毒蛇生日,雨则麦坏。盖以四月属蛇,麦收忌雨,而有此说也。娄门有蛇王庙,是日多焚香乞符者。”

北京久雨不晴,则有“扫晴娘”风俗。刘侗、于奕正《帝宋景物略》说,天气久雨不止,民间女子以白纸作妇人头,剪红绿纸为妇人衣,苕帚苗绑一小苕帚,令纸女携之,系于竹竿,挂于屋檐,以祈天晴。陕西汉中则称之为“扫天婆”。

江南农家有“祭土谷神”之俗。成化《东阳县志》曰:“夏至,凡治田者,不论多少,必具酒肉,祭土谷神;束草之标插诸田间,就而祭之,谓祭田婆。六月六日,农家复祀谷神,谓之六六福。”

北方七月要祭青苗神。沈榜《宛暑杂记》载:“宛农家岁以是月祈祷年丰,各用面果送纸钱,挂田禾之上,号曰挂地头。”同时还有祭赛仪典,明人沈贞曾为此拟写祝诵歌《乐青苗神词》曰:

两旗兮分张,舞轻风分悠扬。

神之司兮我疆,原田每每兮立我青秧。

不穰不莠兮无好无妨,无雨无阳兮百谷登场。

惟神降康兮报以蒸羊。

又有七月十五祭麻谷,冯应京《月令广义》云:“七月十五,燕城乡民黍苗、麻粟苗连根及土,缚坚门之左右;别束三丛,立之门外,供以面果,呼为祭麻谷”。

此外,各地尚有元宵“请紫姑”以卜一岁之丰歉,以及视正月二十日晴雨占棉花收成。岭南流行“雨卜”。陈献章《五月二十六雨》诗序云:“民谓二十五、六、七日有雨主丰”;《六月一日雨》诗序云:“民谓是日有雨,主旱。”

11.雇工经营形成习俗

明代中后期不少地主不再满足于出租土地,而流行雇工经或风俗。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一六中记载茅处士在唐家村种桑万余;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记载四川新都杨佥宪有千余亩地种红花,每年卖红花可收入八、九百两银子,皆雇工经营。潘允端《玉华堂日记》记载,潘允端拥有的一二千亩土地,雇工从事垦田、耘田、挑泥、莳秧、砟稻、挞花、种麦等农事劳作,由主发给“工本”和“工银”。田庄里种植的作物品种包括稻、麦、豆、菜子、棉花、蔬菜,以及西瓜、枣、桃、柿、樱桃、桔、李、梅、香圆等果品,木樨、桂花、梅花、牡丹、蔷薇、竹、柏、松、冬青、桧、棕榈等花木。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潘允端从买谷种、浸稻种、买牲畜、置农具、下种、莳秧到收割,从耕作到农具的修理、水利设施的改善等,样样都参与管理。张安奇:《明稿本(玉华堂日记)中的经济史资料研究》,《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在明代后期,雇工耕作并亲自管理农业生产事宜已成社会风俗。据李诩《戒庵漫笔》卷四记载,苏州常熟县谭晓居住在水乡,“田多洼芜”,雇佣百余名乡民将低洼处皆凿为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易肥。“塍之平阜,植果属,其污泽,植菰属,可畦植蔬属,皆以千计”。连鸟凫昆虫之属也“悉罗取而售之,亦以千计”。鱼、果、蔬、菜、鸟虫收入,“视田之入夏三倍”。谭晓田庄中的大部分产物都是投放市场的,空间利用非常巧妙、合理。可以说,这是一处以商品性生产为目的的立体化经营的农场。

明末还出现了先向地主租佃土地、再雇工经营的“佃富农经济”。如福建“漳、泉、延、汀之民种菁种蔗,伐出采木,其利乃倍于田”万历《永福县志·风俗志》。在经营中,逐渐出现了“山主”和“寮主”的区别。山主是“土着有山之人”,寮主则是“颇有资本”的外来者。寮主从山主手中租下山地,便“披寮蓬以待箐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俾为锄植”。所谓“箐民”,又叫“畲民”,都是“汀、上杭之贫民也,每年数百为群,赤手至各邑,依寮主为活,而受其佣值;或春来冬去,或留过冬为长雇者也”熊人霖:《南荣集》卷十一。很明显,寮主与山主之间租佃关系,箐民与寮主之间雇佣关系,其产品基本上都被投发市场,这种经营方式是农业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表现。

二、园艺风俗

随着明代商品经济和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园艺业中的蔬菜园艺、果树园艺和花卉园艺都比前带有较大的发展,并出现了许多专业花农。《帝京景物略》载曰:“京师右安门外十里曰草桥,后人以花为业,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冬则蕴火暄之,十月中旬,牡丹已进御矣”。南方苏州、岭南广州等地,也有大量的专业花农。商品性的园艺生产基地也已兴起了,园艺种类和品种大大增多,园艺风俗有新了的进展。

1.蔬菜园艺冬用“火室”

随着城市和市镇的发展,城镇附近的蔬菜种植业也日趋兴旺。北京附近不仅种植各种北方蔬菜,还将南方各种菜疏移植过来。如白茶原为南方菜,以苏州所产生者最为有名。明代中后期,北京郊区大量种植,生值秋末,白菜大量上市,“比屋腌藏以御冬,其名箭干者,不亚苏州所产”陆容:《菽园杂记》卷六。隆冬季节,北京还有人利用温室栽培黄芽菜、韭黄以及各种瓜果。湖州“各随土宜”,种植菱藕、萝摩、姜、芋、竹笋,“逐末者与之推移转徙”徐献忠:《吴兴掌故集》卷十三。运到城镇出卖。

明代蔬菜种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白菜、萝卜成为主要的栽培蔬菜。从公元6世纪的《齐民要术》到14世纪初的《农桑辑要》、《王祯农书》所记载的情况看,葵和蔓菁是主要、或重要的蔬菜。而明代以来的农书在记述蔬菜时,往往只及白菜和萝卜,而不提葵和蔓菁,如《便民图纂》和清代的《三农记》、《齐民四术》等都如此。白菜的种类,这时大量增加,出现了瓢儿菜、矮青、箭杆白、乌菘菜、塌科菜等。其中明代中叶出现了结球白菜,《戒庵漫笔》曰:“杭州俗呼黄矮菜为花交菜……”“黄矮菜”就是结球白菜。由于白菜品种多,四季可种;加上结球白菜品质好、产量高,因而与萝卜终于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主要蔬菜。二是自明以来,外国蔬菜引进较多,就目前所知,南瓜首见于《本草纲目》;辣椒最早见于《遵生八笺》和《草花谱》,当时称为“番椒”;蕃茄和番椒最初都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后来才作蔬菜用的;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也作蔬菜用;菜豆和洋葱则首见于清代的《三农记》和《岭南杂记》。三是甘蓝类蔬菜的引种栽培。球茎甘蓝传入我国最迟在17世纪初。不过,“球茎甘蓝”一名,至今在古籍中尚未发现,除了擘蓝,或借用“芥蓝”之名外,有些籍也称它做批蓝、撇蓝或披辣。四是夏季蔬菜种类的充实。在我国早期的栽培蔬菜中,夏季蔬菜的种类相对地说比较少,如《齐民要术》所记35种蔬菜中属夏季栽培蔬菜只有甜瓜、冬瓜、瓠、黄瓜、越瓜和茄6种。从明代开始,辣椒和豆类逐步加入了夏季蔬菜的行列。可以说,瓜、茄、菜、豆共用组成我国夏季主要蔬菜的格局,是在明、清之际奠定。

栽培民俗的进展表现在多方面:一是豆芽菜的生产,进入明代以后发展很快,在种类上除黄豆芽以外,还有绿豆芽。《种树书》中不仅有“豆芽菜”这一名称的最早记载,而且记述了豆芽菜的生产方法:“豆芽菜,拣绿豆,水浸二宿,侯胀,以新水淘,控干。用芦席洒湿衬地,掺豆于上,以湿草荐覆之。其芽自长。大豆芽同此。”此段记述《农政全书》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均有引用,而今本《种树书》未见此条。可见,当时生产豆芽菜已有不见风日、适量供水和保持恒温的风俗讲究。“日以水喷之”、“一日二次洒水”和“春冬置坑旁近火处”。《遵生八笺·寒豆芽》。二是育苗移栽之俗已成为蔬菜栽培普遍采用的方法,如《便民图纂》菜记述了40多种蔬菜的栽培方法,其中半数以上采用育苗移栽,它们包括瓜类、茄子、芋、白菜类、芥菜、莴苣、韭菜等;不仅喜温的春播蔬菜采用育苗移栽法,而且喜冷凉的秋播蔬菜也采用。到清代的文献中则已有“苗地”这一名称。三是火室火坑的推广应用。虽在早在《汉书·召信臣传》中已有利用温室栽培蔬菜的记载,但是记述很简单。直到明中叶以后,文献中才出现了一些关于应有火室、火坑生产黄瓜、韭黄等的比较具体的记载,如《五杂俎·物部》说:“京师隆冬有黄芽菜、韭黄,盖富室地窑火坑中所成……今大内进御,每以非时之物为珍,元旦有牡丹花、有新瓜……其它花果无时无之,善置坑中,温火逼之使然。”

2.果树嫁接之俗普遍

明代果树的专业种植已有了显着的发展。广东、福建、浙江、洒西、四川、江苏等省多有种桔之俗。如“苏之洞庭山人以种桔为业”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三。“多者千树,凡栽桔可一树者值千钱,或二、三千,甚或至万钱”《震泽编》卷三。福建、广东还盛产荔枝、龙眼。泉州“荔枝郁为山麓”,福州、兴化的荔枝生产比泉州还要兴旺陈懋仁:《泉南杂志》卷上。广东人“以荔枝、龙眼为业,随土壤所宜种之”,如广州“凡矾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广东功枝品种达数十种之多,其中状元红等品种产量很高,在本地“贱如菽粟,岁收数十万斤,贩于他方”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五。北方果树品类也很多,种植亦广,如北京市场上可以很方便地购买到枣、梨、杏、桃、苹果等以及榛子、栗子、松子、榧子等硬果史玄:《旧京遗事》。都是城郊及附近山区所出产。北京尚有种葡萄之俗,陆容《菽园杂记》曰:“京师葡萄者,冬则盘屈其干而覆之,春则发其庇而引之架上。”

由于海上交通的发展,明代开始从海路引进了一些新的果树种类。亚热带地区名果芒果,这时从国外传入,“杧果,实大如鹅子状,生则酸,熟则甜,惟新会、香山有之”嘉庆《广东通志初稿·土产》。原产于南美洲巴西的菠萝,于明、清之交传入我国;番木瓜、番荔枝也是在同一时间传入。于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就有了芒果、菠萝、番木瓜、番荔枝等栽种习俗。一些传统果品,则在明时逐渐选育出地方名品,如莱阳梨、秋白梨和水蜜桃等。

明代果树栽培技术在宋、元基础上有相当大的提高。一是嫁接方面,明代新出现“匕头接”和“寄接”《竹屿山房·杂部》。等风俗。匕头接就是接,寄接就靠接。二是果树整枝习俗,明时已出现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如葡萄是必须夏季整枝修剪,《便民图纂·蒲萄》曰:“待结子架上,剪去繁叶,则子得承雨露肥大。”《竹屿山房·杂部》则记有冬剪始期和果树物侯期联系的习俗,曰:“必自其秋冬枝叶零落时始宜修平攘剔”。三是自明代开始习俗已重视果树的冬季防寒。《农政全书·树艺》曰:“(桔树)极畏寒,宜于西北种竹,以蔽风寒,又须常年搭棚,以护霜雪,霜降搭棚,谷雨卸却。”可见,明时已有桔园栽竹作为防护林防冻和冬季搭棚防冻的习俗。此外,又有疏果习俗《竹屿山房·杂部》有以疏果之法,使园中的一半果树在当年休息,以保证下一年能结果的记载。另有冬时灌溉之俗,在广东地区,于腊前“通灌之以俟其来春发育。”屈大均:《广东新语·木语》。在明代还出现了果树滴灌之俗。《群芳语谱》曰:“(无花果)结实后不宜缺水,当置瓶其侧,出以细溜,日夜不绝,果大如瓯”王象晋:《群芳谱·果谱》。日夜不绝细流的灌溉法,正是现代滴灌法的滥觞。

3.花卉园艺形成产业

自明以来,花卉产区遍布全国,而且还形成了一些名产区。北京草桥“民人以种花为业,冬则蕴火暄之,有莲池香闻数里,牡丹、芍药栽如桑麻”,邻近北京的丰台,在明初栽培的芍药就已“连畦接畛,依担市者,日万余茎”《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顺天府部杂录》。广州河南庄头村居民以种素馨花为业,贩运入城,“买者万家,富者以斗斛,分者以升,其量花若量珠然”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七。明代后期“汉州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气逆鼻,盖家家圃畦中俱植(牡丹),若蔬菜然”谢肇淛:《五杂俎》。至今数百年来,曹州(今山东荷泽)牡丹一直见称于世。

明代后期《群芳谱》中记述的花卉已多达100多种,所述栽培习俗十分丰富如传统名花菊花和牡丹,明代以前栽培菊花,普遍流行分株繁殖之俗,扦插虽已出现,但尚未成俗。到了明代,菊花的“扦插法”已广泛流行。此时,既有利用整枝修剪下的“头梗”《菊月令》。作插穗,应用水插法,以繁殖新株的;有在梅雨季节时,采用扦插法,培育成株形较矮的“独本菊”周履靖:《菊谱》。的。到了明末,更出现以艾蒿作砧木,用嫁接法繁殖,培育“什锦菊”《种菊法》。的。对菊花的施肥灌溉、虫害的防治等方面也都比前代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牡丹的繁殖在宋代大都采用根接法,到了明中叶以后,繁殖牡丹之俗嫁接、分株、播种等。采用实生变异的方法以培育出新品种的习俗也已成形,对此薛凤翔《牡丹八书》有较详细的记载和论述。

盆景和瓶花制作习俗,明代以来发展较突出。明以前,我国盆景制作的意境已有相当深的造诣,到明时,苏州、上海、扬州等地都有以培育制作盆景为业者,且所养盆景风格各异,已为珍奇的商品。明代制作盆景,崇尚“几案可置者”,其特点是摹仿画家,特别是宋代的一些画家,如马远、郭熙、刘松年等人的山水画意境。取材种类与搭配很讲究,选取“高可盈尺,本大如臂”的天目松;或“自露其根,樛曲古拙,偃仰有态”的古梅,独本栽植;或用“一枝两三梗者,或栽三梗者,或栽三、五窠,结为山林,排匝高下参差”,再配以“透漏窈窕奇古石笋”。对盆的选择以及盆景的陈设也有讲究,盆要选择“古雅”的,以“白定”、“官、哥等窑为第一”;“形状宜圆,不宜方,尤忌长狭”;《考盘余事》;《长物志》。陈设时,“小者忌架于朱几,大者忌置于官砖,得旧石凳或古石莲磉为座,乃入士”。

瓶花供养习俗在我国历史颇久远,其起源可能与佛教的昌盛有关。宋代,瓶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占一定地位,南宋《分门琐碎录》记有如何使花瓶中的水在冬季不冻,以及如何使瓶花持久的方法。到明代,文献中涉及瓶花供养习俗的记载日渐增多,出现了专着《瓶花谱》、《瓶史》等。当时的习俗讲究养花容器和摆设瓶花的环境的协调如《考盘余事》曰:“堂供须高”,“山斋充玩,瓶宜矮小”。养花用水则“忌用井水贮瓶,味咸,花多不茂;用河水或天落水佳”;切花则“须拣其受气足堪玩者”,“凡折花须晨带露,取半开者”。《瓶史》。为使瓶花能持久,切花剪取后要进行处理,《瓶花谱》曰:“梅花初折,宜捶碎其根,擦盐少许”,对瓶花配置,“须要花与瓶称,令花稍高于瓶”,“小瓶插花宜瘦巧”;“瓶花每至夜间,宜择无风处露之,可观数日”。

三、副业风俗

1.蚕桑习俗发展迅速

明代朝廷鼓励农民种桑植棉,洪武初年,太祖下令,农民有田五至十亩者,得种桑、麻、棉各半亩,不种桑者出绢一匹,不种麻、棉者出麻布或棉布一匹。之后,又有“率蠲其税”、“俱不起科”及分发桑种等举措。《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二三二、卷二四三、卷二四六。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成弘时,江浙及蜀中等地,蚕桑大兴。如松嘉湖地区“俗务农而习朴,高原树桑麻,市平陧种禾麦,尺寸无旷者。”弘治《嘉兴府志》。

同类推荐
  • 历史之谜

    历史之谜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 论语一日一读

    论语一日一读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 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去传承。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渗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根植在自古至今的万物中。它们用其坚韧的存在,证明着文化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汉民族发展史

    汉民族发展史

    本书以研究汉民族发展源流为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热门推荐
  • 魔境火之心

    魔境火之心

    他叫雷奥,一个双手闪着诡异火焰的年轻法师,在这片被刹魔族残暴统治了几百年的麦修格大陆上,他将用最传统的法则证明上古魔法的力量。纵然强权压顶,纵然人情冷漠,纵然绝望笼罩万民,他也要重振魔导师的尊严。在丛林法则面前,强者才能生存;在魔法的世界里,魔法------就是一切!
  • 大龄剩女的真爱

    大龄剩女的真爱

    本小说写了大龄剩女是怎样度过她的艰难婚姻,受到了朋友们的排斥,后来她懂得了,遇见了真爱。
  • 远离抑郁症的1000个笑话

    远离抑郁症的1000个笑话

    《远离抑郁症的1000个笑话》内容为:笑话,一笑而过,我们不必过多地思考其中蕴含的深意,只要能放松我们的神经,愉悦我们的心情,这就是笑话的最佳效果。经常看笑话好处多多:可以远离抑郁、可以长寿、可以使你永远充满热情,您会慢慢发觉生活原来是如此的美好。远离抑郁,我们可以用笑话来尝试,这就是我们提倡的“笑疗”!当我们笑起来的时候,抑郁也就离我们远了!
  • 重生之天诀

    重生之天诀

    前世不甘而死,今世侥幸重来。上辈子被誉为天才的天家少主天洛在家族被血洗后不得不隐忍在敌人庇护下存活,却还是难逃那命运。今世重生成天家分家的废柴。既要继续承担家族第重任,还要找到那个为了自己而死的笨蛋,阴谋谜团却开始一点点浮出水面.......过去的就过去了,反正我无能为力,但现在的,哪怕是我掉的一根头发,在我没不要之前别人都不许碰。我的就是我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看我无敌

    看我无敌

    突如其来的灾难席卷全球,毫无准备的人类大量死亡,植物进化的速度超出想象,怎么办才好?且看我无敌!
  • 穿越种田之皇商有道

    穿越种田之皇商有道

    久病成良医的程晓冉穿越架空王朝,做美食,建房子,造马车,调教调教弟弟,闲着没事儿斗斗极品!欸?男主呢?嗯……管他呢~小日子过得真舒坦~******一个没有酱油的世界是不完整的,弄出酱油来造福大众吧!“老爷,这是刚抢回来的酱油!”“哦,就是这神奇的东西让食物变得那么美味,看着瓶子都这么好看,一定是找哪位大家专门制作的吧。”胖老爷痴迷的举着酱油瓶。“这么好吃的东西一定不便宜,还好老爷我有钱。哈哈哈。”“老爷,这一瓶二十五文。”管家。“哦,二十五……”多少?“下人们买了百余斤,已经送到大厨房了。”管家。“……哦。”胖老爷默默放下酱油瓶。“……”管家,我家老爷有点二。******哥哥弟弟要远行求学。“这车子轮子好奇怪。”弟弟歪头。这是简易自制轮胎~“哇,车里的桌子会突然出现诶!”这是各种机关储物,车上还有厕所呢~“车窗真好玩。”推拉式的车窗,知道你姐我费了多大劲吗?“姐,我今晚想住在车里。”弟弟眼睛亮晶晶。摸头,微笑,“不行。”*****穿越架空经商种田文,轻松无虐,清水文,慢热慢热,前面进度比较慢,请多关照~
  • 土豪浮沉记

    土豪浮沉记

    想当官?要挣钱?机会有的是。怎么当?怎么挣?运气!机会!手段……那得看各人的机遇和把握。精英的世界不只有翻手为云覆手雨,在社会潮的猛浪冲击下依旧能站立潮头,才是正道。看六个农村青年如何应运而生,在多变的社会浪潮中起起伏伏,承受命运的抉择!
  • 幸得识卿桃花面

    幸得识卿桃花面

    卫卿穿越了,她的原则是——能动手绝不动口。继母歹毒,长姐耍狠,不好意思,她手撕辣鸡,专治人渣三十年!重回卫家,她把卫家门楣碾踩在脚下。一向视她为弃女的渣爹这时候跟她大谈父女感情。卫卿笑了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又宁的树洞

    又宁的树洞

    有很多事情,我们以为自己忘记了。但是,其实我们都记得。他们都在记忆长河中静静安睡,你若想起,它们便醒来。那时的人啊,那时的感觉感受,那时的情感,我不愿忘记。为了避免我未来老年痴呆,我决定,写下它们。我珍贵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