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72000000039

第39章 门前冷落

第三十八章门前冷落

元丰三年八月十五,苏轼到黄州的第一个中秋节。赏月饮宴之后,家人酣然入睡。苏轼举杯对月,心潮澎湃,感叹一生的跌宕起伏,怅惘此时的‘门前冷落车马稀’,自觉无限孤独和寂寞。提笔填词《西江月》:

西江月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为背景,抒写了被贬黄州的孤独与苦闷,感叹时光的流逝,深沉思考人生历史,深深眷恋人世真情。在清寒孤寂的意境中,我们又见到豪放词人苏东坡,在潇洒旷达背后悲情婉约的另一面。

“世事一场大梦”,一切皆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如雪后飞鸿,孤独漂泊。人生只是天地间偶然的飘蓬,所以不可执着于荣辱得失,而应超脱,求得内心的平衡。

“人生几度新凉”不仅指自然节候的变化,同时也是指人生命运的起伏跌宕、变幻莫测。这句话把自然与人生结合起来,以自然的变幻来反衬出词人对人生命运的无奈谓叹,寄意深刻,韵味悠远。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在冷落清秋的夜里,凉风吹打着庭院里的树叶,在空旷的长廊里发出凄凉的回响。词人取过镜子,看见两鬓如霜,“人生何处得秋霜?”词人由此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中,我们同样可以感觉到丝丝寒意。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酒贱”是因为“人贱”。苏轼因“乌台诗案”受苏轼牵连被贬的人太多,而苏轼也因此不愿连累友人,友人也怕再连累他,所以绝少与故人交往,这里的“客少”,‘门前冷落车马稀’。在这静寂的夜里,在这皓月当空之时,清秋的寒气阵阵袭人,此时,东坡心中的孤独凄凉之感是难以排遣的。中秋月明,而明月总是被乌云遮蔽而失去光芒。

“中秋谁与共孤光,“中秋”是传统意义上家人团聚的节日,苏轼选取“中秋”这一宴乐的节日作为背景,此词下原有注释“寄子由”,可见苏轼此词是在中秋之夜写给其兄弟苏辙的。苏轼晚年饱受政治打击,他多以佛、道思想来超然物外,以消解现实的苦闷,但此词笼罩着一层悲凉的气氛,可见苏轼始终没能摆脱尘世的痛苦。在这热闹的中秋月明之时,唯一可以慰籍自己落寞孤寂情怀的是那真挚的手足深情。苏轼渴望着与兄弟一诉衷肠,无奈远贬黄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遥寄相思。天涯同一月,千里共婵娟,遥望不可及,相思两地情,因而陷入更为深沉的悲凉之中。

东坡在给李端叔的信中说:“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至今,坐此得罪几死,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真可笑也。然世人遂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妄论利害,搀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譬之候虫时鸟,自鸣自己,何足为损益。轼每怪时人待轼过重,而足下又复称说如此,愈非其实。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屡,放浪山水问,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足下又复创相推与,甚非所望。”东坡回顾了自己一生的跌宕起伏,说你们太推崇我了。你们看我被贬黄州以来,深居简出,偶尔外出,穿草鞋,坐小船,浪迹于青山绿水之间,混杂于渔人樵夫之中,喝得酩酊大醉,被人们推推搡搡骂骂咧咧。蓬头垢面,人们渐渐不认识我了。乌台诗案以来,无辜牵连了许多亲友,或者他们怕再受连累,或者怕再连累我,现在再没有人给我写信,有的我写了信也不回答。可见这时的东坡,是何等孤独与寂寞!

一次,偶尔在一坐小庙寄宿一夜。夜雨淅淅沥沥,凉风嗖嗖,庙内寂静,却无一僧人。东坡触景生情,想起一幅对联:

夜凉疑有雨,

院静似无僧。

对仗工整,意境幽远,与此时东坡所处的寂静环境和落寞心境相吻合。就是想不起是谁写的了。于是,东坡挥毫作诗,曰:

佛灯渐暗饥鼠出,

山雨忽来修竹鸣。

知是何人旧诗句,

已应知我此时情。

据《南濠诗话》考证,那副对联是出自潘阆诗《夏日宿西禅院作》:

此地绝炎蒸,深疑则不能。

夜凉疑有雨,院静若无僧。

枕润连云石,窗明照佛灯。

浮生多贱骨,时日恐难胜。

王巩,字定国,当时担任秘书省正字。在20多个“乌台诗案”被牵连的案犯中,王巩是被贬得最远、责罚最重的。被贬到宾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去监督盐酒税务。这使苏东坡很内疚,说:“兹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王巩被开封府差役押往宾州之前,苏东坡去看望他,还作了送别酬唱《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中一首说:

平生我亦轻余子,晚岁人谁念此翁。

巧语屡曾遭薏苡,瘦词聊复托芎藭。

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

若问我贫天所赋,不因迁谪始囊空。

君家玉臂贯铜青,下客何时见目成。

勤把铅黄记宫样,莫教弦管作蛮声。

熏衣渐叹衙香少,拥髻遥怜夜语清。

记取北归携过我,南江风浪雪山倾。

苏轼还在《王定国诗集叙》中说:“如今王定国因为我的原因受到牵连获,贬谪到南方临海的地方五年,一个儿子就死在贬所,另一个儿子病死在家中,他自己也几乎病死。我以为他肯定会很怨恨我,不敢和他通信问候。”这些不幸遭遇,要说王巩不难过,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王巩为了安慰苏轼,则编造美丽的谎言,在给苏轼的回信中说,自己对于被贬流放边疆,反而因祸得福,静下心来研究养生之道,回信中给东坡大谈特谈道家长生之术,说自己正在宾州修行,大谈起养生心得。东坡也信以为真,建议他用“摩脚心法”对付瘴气,“每日饮少酒,调节饮食,常令胃气壮健。”又在信中说:“桂砂如不难得,致十余两尤佳。”亲密之情溢于言表。东坡还说“王定国把它在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给我,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他的语言和志向象一个真正的得道高僧。”

王巩家中原养有好几个歌女,其中一位叫宇文柔奴,眉清目秀、蕙质兰心。王巩被贬谪后,家奴歌女纷纷散去,惟有柔奴一人愿意陪伴王巩共赴僻远、艰辛的宾州。从1079年12月(神宗元丰二年)到1083年10月,王巩与柔奴一起在宾州生活了3年多。王巩在宾州泼墨吟诗,访古问道,柔奴则歌声相伴,温柔慰藉,催促奋发。

王定国回到北方后,为感谢苏东坡对他的鼓励,就设了饭局,宴请他。苏轼发现虽遭此一贬,王巩不但没有通常谪官那种仓皇落拓的容貌,还神色焕发更胜当年,性情更为豁达。就问他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其免于沉沦?王巩笑了笑,叫出柔奴为苏轼献歌。苏东坡试探地问柔奴:“岭南尽是瘴气,环境应该算不上好吧?”谁知柔奴却顺口回答:“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东坡以前也见识过柔奴的才艺,如今觉得她的歌声更为甜美,容颜也更红润,看来宾州的水土真是养人啊!王巩告诉苏轼,这几年来多亏柔奴陪伴他在南疆僻岭的宾州度过了寂寞艰苦的岁月。此语颇似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说的:“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一个弱女子竟能脱口说出如此豁达之语,苏东坡感到十分意外,对宇文柔奴大加赞赏,并为之填下《定风波》一词: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曲传开后,“点酥娘”柔奴在京城的名声大噪!王巩与柔奴的宾州之恋也流传开来,成了坚贞爱情的古典诠释。《古今情海》就将王巩的此次官宦沉浮及其与宇文柔奴的爱情载记下来,流传后世。

经历了牢狱之灾,东坡也似乎学会了见啥人说啥话了。让我们剖析他写给章惇(章子厚)的一封信:

苏东坡《与章子厚书》

轼顿首再拜子厚参政谏议执事。去岁吴兴,谓当再获接奉,不意仓卒就逮,遂以至今。即日,不审台候何似?

轼自得罪以来,不敢复与人事,虽骨肉至亲,未肯有一字往来。忽蒙赐书,存问甚厚,忧爱深切,感叹不可言也。恭闻拜命与议大政,士无贤不肖,所共庆快。然轼始见公长安,则语相识,云:“子厚奇伟绝世,自是一代异人。至于功名将相,乃其余事。”方是时,应轼者皆怃然。今日不独为足下喜朝之得人,亦自喜其言之不妄也。

轼所以得罪,其过恶未易以一二数也。平时惟子厚与子由极口见戒,反覆甚苦,而轼强狠自用,不以为然。及在囹圄中,追悔无路,谓必死矣。不意圣主宽大,复遣视息人间,若不改者,轼真非人也。来书所云:“若痛自追悔往咎,清时终不以一眚见废。”此乃有才之人,朝廷所惜。如轼正复洗濯瑕垢,刻磨朽钝,亦当安所施用,但深自感悔,一日百省,庶几天地之仁,不念旧恶,使保首领,以从先大夫于九原足矣。轼昔年粗亦受知于圣主,使少循理安分,岂有今日。追思所犯,真无义理,与病狂之人蹈河入海者无异。方其病作,不自觉知,亦穷命所迫,似有物使。及至狂定之日,但有惭耳。而公乃疑其再犯,岂有此理哉?然异时相识,但过相称誉,以成吾过,一旦有患难,无复有相哀者。惟子厚平居遗我以药石,及困急又有以收恤之,真与世俗异矣。

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鱼稻薪炭颇贱,甚与穷者相宜。然轼平生未尝作活计,子厚所知之。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子由有七女,债负山积,贱累皆在渠处,未知何日到此。见寓僧舍,布衣蔬食,随僧一餐,差为简便,以此畏其到也。穷达得丧,粗了其理,但禄廪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然俗所谓水到渠成,至时亦必自有处置,安能预为之愁煎乎?

初到,一见太守,自余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惟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会见无期,临纸惘然。冀千万以时为国自重。

北宋年间,苏轼与章惇,都熟读经史,才华卓越,年龄相仿,同科进士。性格均爽直洒脱,意气相投,结交作为挚友,同游湖光山色,把酒畅叙,诗文唱和,笑语打趣,赤诚相见。但有有“政治”从中作梗,二人最终却分道扬镳。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狂放才子苏东坡,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宰相章惇。

这一对朋友,分明是宦海中的两片浮萍,命运完全受政治风浪所左右,纯真的友情不得不让位于党争,甚至相互交恶。章惇对于与苏轼的友情一直是十分珍惜的,为这位朋友也曾施过援手。乌台诗案审理期间,章惇为替苏轼开脱,当面驳斥宰相王珪、恶人舒亶。而东坡先生也并非像人们盖棺定论的那样坦荡豪放、宁折不弯。当身陷囹圄之时,他也曾屈服于权贵,痛悔反思、泣泪谢罪,乞求宽恕。审讯期间,他不仅承认诗文讥讽朝廷,同时出卖驸马王诜,为表诚意,又把自己任上的一些玩忽职守的事一五一十全部交代了个痛快。

东坡幸免于死被贬黄州后,章惇仍一日既往给予他关心,亲笔给苏轼写了一封信。苏轼来到黄州,他清楚自己的危险并未完全解除,他更清楚章惇此时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了能够得到保护,也为了让皇帝和朝廷看到他真诚的悔改之意,苏轼给章惇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回信——《与章子厚书》。

苏轼首先套近乎,向章惇表示二人超越他人的特殊亲密关系:“轼自得罪以来,不敢复与人事,虽骨肉至亲,未肯有一字往来。”我自从获罪以来,从未跟别人联系过,即使骨肉至亲也不曾有一字一书相通。苏轼的言下之意,是只有咱俩这种特别亲密的老朋友,我才会乐于说说心里话。无形中,苏轼眼里,与章惇的友情高于骨肉间的亲情。章惇自会领会到这一点。事实是怎样的呢?苏轼并非断绝与亲人的书信往来,即使在狱中、来黄州的路上以及安顿下来,他一直跟其弟苏辙有联系,甚至与受他牵连的王巩也有书信往来,绝非他所说的“未肯有一字往来”。

苏轼接着表感激:“忽蒙赐书,存问甚厚,忧爱深切,感叹不可言也。”突然得到你的来信,深切慰问、热情关怀,令苏某感动万分,无法用语言表达。

进而,苏轼向权贵献上肉麻的恭维:“恭闻拜命与议大政,士无贤不肖,所共庆快。”听说老朋友你荣任参政谏议执事(副相),天下人都为之拍手称快。——东坡先生从哪里得到的这个全国人民拥护章惇的信息?继续看东坡恭维人的妙语:早年在长安刚认识你的时候,我就说:“子厚奇伟绝世,自是一代异人。至于功名将相,乃其余事。”你章子厚是绝世奇才,出将入相对你来说,小菜一碟。当时有人还不信我的话,“今日不独为足下喜朝之得人,亦自喜其言之不妄也。”今天我不光为朝廷得到你这个栋梁之才高兴,更为我当初的准确预言高兴。——这种文人式的巧妙吹捧,恐怕非一代大文豪所难为。

既然是检讨,当然不能一味献殷勤说漂亮话,必须有个追悔莫及、痛改前非的深刻自我剖析,“轼所以得罪,其过恶未易以一二数也。”我的招祸遭贬实在是罪恶累累。“及在囹圄中,追悔无路。”“不意圣主宽大,复遣视息人间,若不改者,轼真非人也。”没想到圣上开恩留我一条命,如果我再不痛改前非,那还算是人吗?“追思所犯,真无义理,与病狂之人蹈河入海者无异。”于今想来,我所犯的过失,真是糊涂透顶,简直就像是一个病狂之人愣要跳河投海一样。——深刻!真深刻,深刻得令人不得不动容!

按照检讨的格式,反思过后当然是最后的保证:“而公乃疑其再犯,岂有此理哉?”老朋友你担心我会再犯,怎么可能呢?请你一定相信我,从此坚决痛改前非,绝不重蹈覆辙!

结语处苏轼表达了两个意思,似乎不经意,其实另有深意:这里天气不好,我平生不善积蓄,生活拮据,“布衣蔬食,随僧一餐”,跟着僧侣们布衣粗食,时常怀揣“饥寒之忧。”——这是有意给章惇留下一个可怜相,以期引起同情;“闲居未免看书,惟佛经以遣日。”闲时倒是看看书,不过看的是佛经。——表示苏某已超然物外,一心向佛不问世事,请章大人放心。

苏、章之间还有这么两段轶事流传至今,一则是:俩人同游黑水谷,“下临绝壁万仞”,水上只放了一块窄木板做桥,章惇让苏轼踏着木板过去在悬崖绝壁上题字,苏轼不敢过。章惇像走平路似地过去了,然后身系绳索不慌不忙地在绝壁上大书“章惇苏轼来游”几个大字。二人返回途中,苏轼对章惇说:你将来肯定能杀人。章惇不解,问为什么?苏轼说:“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另一则是:苏、章正在山寺小饮,忽然听说山上来了老虎,俩人骑马去看,离老虎几步远的时候,座下马吓得不敢走近,苏轼扭头就往回跑,章惇却不知从哪儿找来个铜锣,就地抓块石头敲得当当响,“虎即惊窜”,老虎被锣声给吓跑了。

大约是因为以上两件事吧,东坡先生得出了一个结论,章惇不要命,也敢要人命;跟谁都能玩直率,跟章惇却不能来硬的。所以他才会在章惇的劝告面前,痛悔自省坚决表示改过自新。

同类推荐
  • 大帅又跑了

    大帅又跑了

    穿越后,李从心成了一军主帅。为了能在这个不是想杀他,就是在杀他路上的世界苟延残喘。李从心遵从本心,谋划起一桩又一桩惊天动地的逃亡计划。可逃着逃着,李从心莫名发现,自己手底下的兵好像又多了。“开完喜呢,这么多人尾行,让我怎么跑啊!”
  • 征服者之国殇

    征服者之国殇

    明国殇,皇族最后的血脉四皇子在神秘人的挣救下逃离了纷飞的世界,隐居山林。来自21世纪的刘明占据了四皇子的身躯,他将带领自己的先祖们走向一个新的辉煌。
  • 今成山贼几载年

    今成山贼几载年

    十天前还在精心打扮,盛装出席前女友的婚礼。一场大醉醒来后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某朝某山某屋里?从醒来后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现在和山贼们打成一团。可谁知山贼是山贼,经常和中央朝廷扳手腕?家国天下事,事事难脱身。先活着,活着再努力去吃肉喝酒。
  • 汉徒

    汉徒

    南抚吴越,北逐袁曹。聚天下英才,续万世汉骨。身为汉室宗亲,刘涣不能让弟弟刘晔沉迷霹雳车,要让他发现更有意义的事情。为了大小乔,为了弟弟,更为了大汉…看刘涣如何欺鲁肃、恶周瑜、斗孙策,剑指中原、匡扶汉室…大汉学徒:857992506
  • 大唐坑爹穿越系统

    大唐坑爹穿越系统

    附身李世民五儿子李祐,悲催的发现自己战斗在敌人心脏中,好在有个坑爹的穿越系统,不用再走上原本坑爹的道路。等到李祐发现系统bug,各个世界都变得非一般的精彩(‵▽′)ψ已有四本完本作品,《植掌大唐》,《大唐咸鱼》《放牧大唐》《石头牧场》,请放心食用~\(≧▽≦)/~
热门推荐
  • 创灵录

    创灵录

    记录记忆的碎片,编写各个小说情节,待到积累到量变引发质变,便是圆梦之时!
  • 大贞坊

    大贞坊

    一名红田民女由低贱走向高贵,且受皇帝勒赐‘大贞永褒’四字,并立大贞坊
  • 下山打法师

    下山打法师

    一个从小在蜀山上过着贫困生活的蜀山大弟子被师傅劝下山,以打败所以法师弘扬蜀山教派为首要任务,于是这个见钱眼看的大弟子开始了在21世纪坑蒙拐骗的的生活。
  • 三世绊众生

    三世绊众生

    第一世,我是唯一神,你是我徒弟,我无心第二世,我是仙,你是半神,我有使命存活在世第三世,我成魔,你成神,而你使命就是来杀我
  • 原来夫人有点甜

    原来夫人有点甜

    那个夏天,江清歌七岁,在公园被欺负时遇到了十二岁的苏开,苏开帮她赶跑了欺负她的孩子,从那之后,苏开就是江清歌的大侠,想执手闯荡天涯。又一个夏天,十八岁的江清歌已经变成一个冰冷沉默的清纯女学生,她遇上了二十三岁的俊温柔的苏警官。高考成绩下来的那一天,她雄赳赳的来到警察局:“苏警官,不知道你想不想谈个恋爱?”苏开:“想。”江清歌:“真巧,我也想谈。”苏开:“那你愿不愿意和我谈个不分手的恋爱?”又一个夏天,江清歌挺着大肚子给正在值班的苏警官送饭。江清歌说:“如果你在不回家,我就让孩子叫别人爸爸。”苏开:“你试试?”当晚,苏开早早的就回到家对老婆说:“宝宝,我错了。”江清歌:“你喊的是哪个宝宝?”苏开:“我这辈子就你一个宝宝。”满满的治愈系恋爱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异世魔族小少爷

    异世魔族小少爷

    来看一下屌爆的小伙如何嚣张!前期会有猎艳情节,慢慢的就减少了,但是也会有,只不过让他装逼的时候多了点嘻嘻?
  • 你我皆为星辰大海

    你我皆为星辰大海

    “主人,你在干什么?”风飒看着墨云鹤对着空气“嘶啦”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惨叫。墨云鹤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撕元神啊。”风飒:“……”这里是修真位面,哪来的金手指给你撕元神?“主人,你又在干什么?”风飒看着墨云鹤抓住凭空出现的一张纸吞下去,不禁替她担忧。墨云鹤一边咀嚼着纸片一边道:“吃玻璃渣啊!”风飒:“!!!”这里明明是一篇写崩的虐文位面,主人你为什么要吃了那些作者写出来的玻璃渣啊啊啊啊啊!#我的主人很跳脱,带我装逼带我飞#本书又名《我的主人带我上天》《慕寒大大给了我一个什么主人》。【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绝对甜爽宠,结局一对一】
  • 幻想情之我缘

    幻想情之我缘

    一次意外,她拥有了螺星球生灵的“特异功能”,这些“特异功能”为她带来了从未有过的体验,也从此麻烦不断。钟浩宇是一个温润儒雅的男人,一直在她身边默默的守候,星级之间的战争却让他一次一次的受伤,最后,一颗子弹正中他的心脏:“月儿,不能陪你了,来世做平凡的人!”
  • 武道狱尊

    武道狱尊

    真武大陆,武道盛行!他本为一天生废材,受尽他人欺辱排斥!无意间得天地至宝认主,人生发生巨大转折!真武大陆将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他将头顶着天,脚踩这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我们将一起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