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64100000003

第3章 传统节日习俗(1)

春节

春节的甫来

中国的春节通常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掀开序幕的,持续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普通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进行祭灶仪式。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准备辞旧迎新,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期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初始意思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这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第一天,正月的第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还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作“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名,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伊始。

春节又叫岁首、岁朝、年、过年,是夏历新年的第一天。因为历法不同,各个朝代元旦的日期也不一样:夏代用的是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用的是殷历,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用周历,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用秦历,以农历十月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用司马迁、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运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直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都使用夏历,直到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适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要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使用公历,以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确定实行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一般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至此,春节和元旦便成为两个不一致的节日。

春节的传说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特别凶恶,并且长年深居海底。但每到腊月三十夜里,它就从水底浮出来危害人类。因为这个怪兽非常厉害,人们总是制伏不了它,就不得不在除夕夜里逃往深山,以躲避它的伤害。

有一年的腊月三十夜里,人们还准备像以前一样逃往深山避难。这时候来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老人对大伙儿说,今年不用上山避难,他有制伏怪兽的办法。可是,大伙儿被怪兽吓怕了,不敢相信,仍然扶老携幼逃奔深山。

天黑了,怪兽“年”像往年似的闯进村落,准备危害人类。它刚想窜进一户人家,猛一抬头,大吃一惊——一对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门上,发出刺眼的红光!“年”最惧怕红色,这是它的秘密!大门上不但挂有红灯笼,而且两扇门上还贴了红红的门神——门神张牙舞爪,威风凛凛,这可把“年”吓坏了!正在它心惊胆战的时候,又忽然传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一团团火光在“年”的周围炸开了!“年”浑身战栗,转身就跑。原来,“年”不仅怕红色,更怕火光和爆炸声!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发现村里平安无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人类降伏怪兽的神仙!神仙留给了大家驱逐怪兽的三个宝贝——灯笼、门神和爆竹。人们有了这三样宝物,就再也不怕“年”来祸害了。

从此,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贴红对联,燃放烟花、爆竹,灯火整夜通明。

传说终究是传说。其实,春节的来历与古人对于丰收的庆祝和期盼有关。“年”,这个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上面部分为“禾”,下面部分为“人”;在金文的写法也与甲骨文一样,是上“禾’’下“人”。“禾”是蘸人对于谷物的通称,是否丰收,主要看“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再有,甲骨文中的“禾”字,看上去都显得沉甸甸的,足以证明它象征着谷物生产的大丰收。再进一步探究,甲骨文里“年”的写法,极像是在一个人的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的形态……因而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年,谷熟也。”年的称呼是从周朝开始的,至西汉才正式确定下来,一直持续到今天。

如今,春节依然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除旧迎新、合家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

年初一到初十习俗

正月初一: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贴画鸡、聚财。

开门炮仗。正月初一清晨,开门大吉,先放鞭炮,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霞,称为“满堂红”。这时瑞气满街,喜气满门。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象征、喜庆心情的表达。对经商人家夹说,放爆竹是为了祈福新的一年大利大发。旧习认为,敬财神要抢先,放爆竹要殿后。据说,想发大财者,炮仗要放到最后才算心诚。

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春节时的古老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彼此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形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来的含义是向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行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平安等内容。碰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相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互相祝贺,称之为“团拜”。

民问互访拜年的行为,依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一定要带着礼物到父母家。进家后先朝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一一跪拜。可以留下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只朝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是平辈,则只要拱手一揖而已;对方要比自己年长,仍须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作搀扶状,连说免礼以示谦恭。这种情况通常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须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访。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对一年来欠别人人情的(如老师、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谢。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平日没有多少来往,但能说得来,到了年节,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须拘泥礼节。

如果因故未及按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拜年的习俗从汉代开始,唐宋之后很是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祝贺。

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称“门簿”。

随着时代的进步,拜年的习俗也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前的拜年方式外,又流行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等。

占岁。旧时民间以新年前几天的天气阴晴来预测本年的年成。此说法源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天晴朗,则所主之物丰登;当天阴,则所主之物不昌。后代传承下来,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晴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演化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习俗。

贴画鸡。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避鬼怪邪气。晋朝人着的《玄中记》里写道:度朔山上有棵大树,树上栖只天鸡,当第一缕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所贴画的鸡,其实就是代表着天鸡。

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身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驱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期盼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每年都来,人们就刻了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上,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用以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的样子与鸡类似,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就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来源。

我国古代特别注重鸡,称鸡有五德,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伴,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仅在春节时剪鸡,并且也把新年的第一日定为鸡日。

聚财。相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会把“扫帚星”引来,招来霉运。假如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外边扫到里边。这一天还不能向外泼水和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现在许多地方还留有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大年初一不用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只大桶,来盛废水,当天不外泼。

正月初二:祭财神。

正月初二,是开斋日,也是米娘娘生日,又是祭财神日。这天清晨,住户和商号都要祭财神。大多住户家常年无供奉的财神像或牌位,就临时到香蜡铺请一位极糙的木刻版、水彩印刷的‘‘增福积宝财神”码儿,或是将除夕接进的那些财神夹在木制夹子上,设一祭坛;店铺则仍在原奉祀的“三财”神龛前设坛。这日有登门售财神像者,如不购买,只能回答“已有”,忌讳说“不要”,以避不吉。

买卖人家祭财神通常用五宗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求当年发大财。住户祭财神则用猪、羊肉各一方,馒头三碗,每碗五个,汤三盅,茶水一杯。买卖人家由掌柜的掌管致祭,住户则由长辈掌管致祭,程序是燃灯、拈香、叩首,然后将财神码儿放在院中钱粮盆内,用松树枝、芝麻秆一同焚化,同时院中鞭炮声似爆豆响起来。

正月初三:小年朝。

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这一天,凡是住宅周围有井的人家,一早要拿香火、素菜供在井栏,并将井上除夕所封的红纸条拿开,叫开井。这天又叫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掌管夏天。所以“小年朝”按例应祀祖祭神。

小年朝又为谷子生日,民间有忌食米饭的习俗,认为如有犯者,会使谷物减产。

正月初四:禁出门。

传闻这天为灶君下界查户口日,因而各家各户都要禁忌外出。

正月初五:迎财神、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认为破五前的许多禁忌过此日都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现在有的人家只吃两三天,有的隔一天一吃,但是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这样,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彼此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回娘家。还有一种说法觉得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不顺。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迎财神、开市贸易。

迎财神。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大年初一,接着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夕,每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均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风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敲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敬拜财神。初五俗传是财神生日,为争利市,故于初四先接之,名日“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寓“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因“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而,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点,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希望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到家里,在新的一年里能发大财。

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因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认为在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颇具特色的岁时习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

引《文宗备问》记述: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日“今日送穷子”。送穷之俗在唐代非常流行,唐诗人姚合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从最后两句可以看出送穷习俗在当时已非常盛行。

宋以后,送穷习俗依然流行。送穷风俗具体的仪式,按《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这就是说,送穷时不仅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为“穷鬼”带上吃的。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方式。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形式。民间广为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都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共同心愿。

正月初七:人日。

初七这天为“人日”、“人胜节”或“七元日”。民间相传,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天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

在古时候,“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戴在头发上的风俗,所以,“人日”也称“人胜节”。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还流传“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蕴含“越捞越高,步步高升”的含义;而在中国北方则流传用炒过的大米拌上饴糖,做成球状或方状食品食用的风俗,叫“响太平”,寓意“太平安康”。

正月初八:谷日、放生祈福。

相传初八是谷子的生日。一旦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自然。初八放生,不仅表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伊始,期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十:石头生日、老鼠嫁女。

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均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叫“石不动”、“十不动”。河南习俗这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饭必须吃馍饼,人们认为初十吃饼一年之内就有财运。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活动。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清晨,用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着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表明当年丰收。

贺老鼠嫁女。在正月举办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各地不一致,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放墙根儿,名日“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是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天忌开启箱柜,怕惊扰老鼠。还有的地区在老鼠娶妻这天很早就上床睡觉,也怕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老鼠嫁女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对年迈的老鼠夫妇住在寒冷阴湿的黑洞里,眼看着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渐渐长大。夫妻俩想为女儿找一个最好的婆家,脱离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

于是,老鼠夫妇出门寻亲。刚一出门,看见天空中明晃晃的太阳。它们琢磨着,太阳是世间最强大的,任何黑暗鬼魂都害怕太阳的光芒。女儿嫁给太阳,不就是嫁给了光明吗?太阳听了老鼠夫妇的请求,皱着眉头说:“可敬的老人家,我不像你们想象得那么强壮,黑云会遮住我的光芒。”老鼠夫妇哑口无言。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经济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经济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西藏生死线

    西藏生死线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尘封百年的最原始的西藏,直到今天也鲜有曝光的珍贵纪录。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不需要神话和传奇的铺衬,她圣洁,充满神喻,同时,拥有万千变化。如果不是100年前一个人的真实历险,并在民国以寥寥几十册自印本的形式面世,我们至今不会了解到这段惊心动魄又叹为观止的藏地亲历。
  •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本书为《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中的一种,着眼于“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一重要的价值取向,编选历代关于重家国情怀,尚天地正气,崇民族节概,好经世之用的文章,分“国家危难 匹夫有责”“天下平治 舍我其谁”“经邦济世 深谋远虑”“忠心许国 九死不悔”“爝火不灭 道存国存”五个板块,并作翔实的注释和解读。本丛书是了解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优秀读物。
  • 米粮库胡同往事

    米粮库胡同往事

    本书是吴雅山老师多年实地走访、各方搜集信息而著,写了几百年来米粮库胡同一带的著名景物、人物、历史故事,还有作者作为京城百姓的切身体会和经历。
热门推荐
  • 邪王诡妃

    邪王诡妃

    人前,他是不务正业的花花王爷,每个嫁给他的女人却都离奇死去,她是草包废材不明生父的相府杂种,又是唯一一个嫁给他却活的好好的人,人后,他是掌握整个大陆一半地下黑暗势力的鬼帝,她则是同他并肩的神秘魔帝,双眸交错间,书写别样传奇。
  • 弥漫咖啡香的午后

    弥漫咖啡香的午后

    爱情是什么?对他来说,爱情是从未被写在脑海中的故事,他对爱情没出现过任何幻想。而她,也从未想过,她会选择一见钟情来开启自己的爱情,比她画的漫画还要不可思议的,爱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兽满天下

    兽满天下

    前世一部奇书,成就今生万古传说......前世三字真言,今生各显伟力。幻师与幻兽的融合,让他们脚踏星辰,手摘日月。融合幽灵蛇,他们是天生的刺客。融合九爪恶蛟,他们上可飞天,下可入海。融合迷幻天鼠,他们一念之间,控人生死。融合反天龟,他们不动如山,幽幽万载。可当三只幻兽降临后,他们却慌了......
  • 我家师父有点强

    我家师父有点强

    一觉醒来,整座天地都变了样。当年创业失败的大徒弟创下了无上帝朝,号称万古第一女帝,横压一世,威临万古…当年学艺不精的二徒弟拿了自己半本道藏,创立了道门正统,号称天下道法出玄门…三徒弟,四徒弟,五徒弟……“我真没想教他们,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当事人楚青
  • 神笔先生

    神笔先生

    〔热血升级、都市玄幻〕裴阴阳,他把神道开创!他是将星阁、军神殿的领袖,他是人类文明最后的曙光;可他曾是众人鉴别懦弱的榜样,可他也曾梦想救死扶伤……“呦?画画呢?搞的啥玩意儿?关羽能长这样?简直诋毁老子我心目中的英雄。还等什么?弟兄们,上,给我撕了!”“我家祺儿也是你这种矮子能觊觎的女神?你连给她舔鞋都不配!”“想在我们这儿打工?也不瞅瞅自己那张脸,吓死个人吧?你说你能干的了啥?”“跟女生说话都不敢,怂包,我不认识你……”【神笔先生·创作者QQ群:793963168,现火热诚邀「粉丝大大们」为理想新书出谋划策!】
  • 故事会(2019年11月上)

    故事会(2019年11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网游之盾兵爆破

    网游之盾兵爆破

    虚拟现实,现实虚拟,虚拟世界有没有可能改变现实生活,2070年,在火星奥林帕斯山脉发现了一块疑似外星文明的石碑,人们依据碑文信息进一步发展了早已经普及的虚拟现实技术,7年后,一款名为《崩溃》的跨时代虚拟游戏问世。叶紫林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本想安稳玩游戏的他因一次意外被Boss银角狼附身,从此,他便不得不深入游戏剧情,揭开剧中人物的神秘面纱,人生轨迹也因此改写。人情世故、利益纷争在这虚拟与现实之间反复上演。叶紫林逐渐发现,他本以为简简单单的、只是用来消遣的游戏,却慢慢让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崩溃》也根本没有他想象得那么简单。在接下来的这段岁月里,我们会一起陪着紫林,互相成长,纵使前方路途凶险,我辈更当知难而进、自强不息!
  • 满岸花开

    满岸花开

    -不语系列作品-一株又一株的彼岸花开用鲜血染红望我再次等到你用满岸花开换你笑靥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