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4700000017

第17章 诗意的对仗

诗意的对仗才是唐律的根本追求。

经典的对仗可以做到对于一句之内。

我并不喜欢研究对仗与格律,而且在对仗的形式方面,王力已经研究了很久,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在这里只是讲一些我从写作角度认识到的诗意上的对仗。

通常的对仗

通常的对仗指一联的上下句之间,在相同的位置,要保持词的对仗。这个词的对仗包括字数、词性。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每句的第一个词,是两个字,第一个字要是数字,第二个字要是量词;第二个词,第一个字是颜色,第二个字是鸟名;第三个词是单字,词性都是动词;第四个词两字,第一个字是颜色,第二个字是名词。

唐诗中的这种对仗是很严苛的,真要细究起来,较少诗歌能做到,所以即便是在唐人中,也较少有完全合于格律的作品。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己”是名词,而“比邻”其实是动词借用为名词,“存”和“若”词性也不同,严格说来不是完全的对仗。“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黄鸟”和“绿苹”虽都是名词,颜色也相合,但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植物,仔细追究起来,也算不得完全合乎格律。

我们在这里尝试发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对仗,不是形式上的工整,而是诗意上的工整。

大小对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从钱起这两联,我们可以观察到律诗中上下句相对的一些情况。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一阔大,一微渺。前大而后小,这是律诗中常有的一种对法。“水月”也是阔大的境,“鱼龙”则是较小的事物。两联都是前大后小。

在很多时候,一大一小的对句,结合得好,往往能兼得雄浑与微妙这两重妙境,这种意境上的对仗,是唐人非常喜欢运用的,这种大与小的变换,会令诗意多出一种起伏,产生更富动态的气韵。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则是“不相齐”的一联。上句很妙,下句却平常。但有的时候,这样的上句与下句的结合,却可以使一个并不很妙的单句,增加很多韵味。

小对仗或内对仗

诗中有小对仗,往往隐藏在句间,令诗意变得更丰富,比如许浑那首闻名的《咸阳城东楼》中的名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普通的对仗而言,上句和下句对仗极为工整。从名词上看,“溪云”对“山雨”,“日”对“风”,“阁”对“楼”,很工整;从动词上看,“初起”对“欲来”,“沉”对“满”,也很工整。这一联简直就是对仗的典范。

而这一联在对仗上的超胜之处在于,它还有更微妙的小对仗,这个小对仗隐含在单句里,那就是“溪云”的“起”,与“日”的“沉”,这是一个意完神足的小对仗。“云”和“日”也是一个对仗。在下句中,也有一个对仗,那就是山雨的欲来,和风的已满,其中“雨”对“风”,“来”对“满”,这是一个在意思上非常明显,但是在文字上不太明显的对仗。

唐人对事物的观察之细腻,在诗歌对仗的追求中,得以充分地表现。单句的内对仗这一点,历代的诗评家们都没有看到,这是因为只有唐人对事物观察的细腻程度,才能令诗歌达到这种环环相扣,复杂而微妙的结构。在十四个字中,可以有这样多的对仗,这种几近化境的手笔,只有在唐人那丰富的诗境中,我们才有可能看到。当然,这并不是作者刻意为之的事情,而是作者对自然社会认真观察,对诗句反复推敲后自然形成的结果。

结构对和十字对

我们看下面这首小诗:

八月十九日闻秋风有感

络绎人间路,西风海曲云。有情疑梦幻,烦恼自家寻。

朱槿门前落,秋阴万户深。义真寻未到,山水自登临。

这首诗按照律诗的一般要求来看,没有严格的对仗,但是在行文上,它却有另一种更广阔的对仗。

这首诗的前两联和后两联写法是一致的,上联写景致,下联写心境和行为。而其写景致的两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第一句写近景,写眼前之物,为实;第二句写远景,为虚。这是一种布局上的对仗,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首律诗里做到两个对仗:第一个对仗,是通常要求的一联和三联上下句之间的对仗;第二个对仗,就是前二联和后二联在布局上的对仗。当然,这首诗布局上的对仗也不是十分工整的,只是一个可用的思路,可以让我们对诗歌的写作技巧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相同的案例还有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如果按许多图书的习惯一联一行排录这首诗,我们很难一眼明了李白这首诗的结构布局之妙。现在我们将这首诗两联一行布局,就可以看到,李白这首诗里,第一三联写景,第二四联写人,而且一三联对仗工整,也是一种布局上的对仗。我们看竖排的第三块,“此地一为别”和“挥手自兹去”,写的是一个意思,第四块,“孤篷”和“班马”,写的是一个意思,李白这首诗,一三和二四在大意上是对仗的。

当然,要在一首诗里做到格律精严并不容易,至于布局的对仗,就更加难以做到圆满了。但是,诗写到一定的程度,熟练了,这种对仗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我相信唐朝有许多诗人是追求这种结构和布局上的大对仗的。这种对仗在盛唐及以前,还是一种风气,但盛唐以后,唐律诗的格律定型,这种诗意的大对仗可能就不知不觉地被诗人们抛弃了。

以上两首诗的第一联对仗还比较讲究,但是第二联却不对仗了。与第四联一样,第二联被一些评家视为不合律。事实上,很多唐人的佳作中都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比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这首诗,一三联的对仗就显严谨,“寒山”对“渡头”,“转”对“余”,“苍翠”对“落日”,虽然苍翠和落日在词性上不是那么严格的对仗。

王维这首诗也是首联很工整,第二联却不对仗,他追求的是诗意上的对仗。而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第二联也是直接不对仗,前人解释这叫“偷春格”,意思是首句象梅花偷春而先开。

常建这首诗中的“清晨”二字,很有嚼头。

而对于常建这首诗的首联,前人又起了个名字,叫“十字对”,说是十字一意,完全浑成。其实这个名称大不必要,它只是个花哨而无用的东西。在严格地理解之下,常建这个偷春之句是不工整的,不工整之处就在于“清晨”两字,因为细品起来,入古寺的还应是人,是人在清晨入了古寺,而不是清晨入了古寺,这句诗的主语被隐藏了。所以,“清晨”和“初日”看似对仗,实则不对仗。当然,如果我们把这一句不解读为作者入了古寺,而直接是清晨入了古寺,那这句诗也就是非常工整的对仗了,而那个“入”字也就化腐朽为神奇了。在对这首诗的诸多解析中,我还有非常不解的一点,如金性尧先生注的《唐诗三百首》,说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是写出“清晨”二字。对这一见解我深为不解,此诗其后的三联,都不必然是清晨之境,如何说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是写出“清晨”二字呢?第二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即便是黄昏之境也没有不妥。第三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第四联“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都不是清晨独有的特色,所以这一句评论很不准确,不知是从哪里得来的。

其实古人作诗,未必那么讲究格律,格律只是唐诗的一种工具罢了,格律的价值就在于它逼迫诗人去追求凝练,概括物性。另外就是合律的诗,音乐性比较强,比较工整,能充分体现唐律诗的特色,但是我们作诗却不能被格律拘束了,读诗也不能认为格律精严的就比宽松些的好。

其实,许多读起来节奏感非常美的诗作,其格律并不是完全符合标准的,即便是格律完全相同的诗作,李白的气韵依旧是流畅飞动,杜甫的气韵依旧是沉重雄浑,同一格律也会给我们截然相反的感受。

还要了解一点,诗人们作诗绝对不都是一气呵成的。有些佳句先得,有些后得,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如果作者先得到了两句,而这两句诗格律精严,对仗工整,那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当你将这两句诗续写成一首诗时,你的思路不会那么顺畅,恰巧将这一句做二联或者三联,很多时候你就将它做了首联。即便你一首诗一天内写完,你按常规从首联开始写,也很可能一写它就是对仗的,这时候怎么办呢?首联如果对仗了,你的第二联就不好再对仗了,这时候你就必然把第二联写成不严格对仗的,要稍微松散一些。

如果我们真的追求完美的对仗,那么,我们就要追求整体布局的对仗和单联的对仗。在这一要求下,反而是一三联对仗才是真正的对仗。那么偷春格反而是正格了,事实上,古人就有认为偷春格是律诗的正格的。只是,我们的诗歌是绝难做到布局的对仗的,所以偷春格不能成为主流,但即便偷春格不是主流,我们也不必太过追究它是否格律精严。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非常好的诗,他也是借春了。唐律中常有借春的好诗,说明在唐朝时,借春也算一种较常用的规则,而且盛唐及初唐的诗人,有很多都追求这种结构布局上的对仗。

古人说,偷春格才是五律的正格,我们现在流行的格律其实并不是正统。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而且在理论上更正确。现行的格律,其实是一种在追求诗意上的对仗失败之后的妥协之道。律诗总共四联,其起承转结的相互关系极为明确,这种四联间的逻辑关系,决定了起句和结句往往较为平常,除了那些少有的神来之笔,诗人们很难把起句写成经典,也很难把结句写成经典。于是,做律诗只能求其次,追求二三联的对仗,把最精彩的写到二三联,于是就形成了后来的普遍格律。所以我们看到,唐人的五七律,最好的句子多在二三联。但是,能将最好的句子放到一三联的,都是第一流的好诗。格律决定唐诗的精彩,唐诗的好句以对句为多。

至于李白、孟浩然的一些律诗中存在的不严格合律的情况,包括常建这首诗的三联,“空人心”的“空”字是平声,按律当用仄声,沈德潜说“此入古句法”。其实,有时候一个佳句是无法做到严格合律的,比如这个“空”字,它不可更改,一旦更改就变化了诗意,整个诗境就变味了。这不是“入古句法”,而是诗人无奈之下不得不为之的事。

有时候是我们的诗意延伸到那里,决定了这个句子无法合律,做不到。所以,一首好诗合不合律,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还是气韵,是境界,是诗味,是意象。一些诗评家们或者刻意批评一首好诗不合律,或者刻意维护一首好诗不必合律,其实都无大的必要,能够品评出一首好诗的真正好处,才能见一个好的诗评家的真正功夫。

同类推荐
  • 李健吾译文集·第二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二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从文学创作和批评与戏剧教学和实践转型为主要从事法国文学研究和翻译,事实上成为新中国法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者,由他翻译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莫里哀的喜剧全集等,成为法国文学翻译的典范之作,其翻译成就堪与傅雷并驾齐驱……
  • 叶落知何去

    叶落知何去

    去年的春天,我主编过一套新世纪长篇小说丛书,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老作家的新作占着主要。今年依然是这个时候,受代表十位作者的《中国新世纪文学丛书》编辑部之请。
  • 我的彩云南

    我的彩云南

    本书为诗人邓耀泽的抒情诗集。分为五个板块,以浓郁的感情抒发了诗人对彩云南大地和人民的热爱之情,饱含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又具有英雄气概。其词以豪放雄迈著称,有词集《稼轩长短句》。这本小书精选了词人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评注者不仅对词中生疏的语词做了简洁的注释,还附有深入浅出的解读,能够带领大家轻而易举地进入辛词的世界,领略辛词的艺术魅力。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异武国度

    异武国度

    岁月无痕沧桑有迹,两国相争数百年,终于在最后一场爆发中停止下来,谁都不是胜利者,因为他们失去太多太多。而异之国的国令并没有因此改变,一个生活在完美童年的孩子,被赶出自己的国家,他被人们称为“神之弃子”。这个孩子仿佛重演数百年前的历史。但他明白杀戮并不是终止一切的方式。他的愿望很简单,只是想回到那个儿时的地方,他的家乡异之国。每日两更,不定时爆发。
  • 男神倒追:哎哟你别跑

    男神倒追:哎哟你别跑

    唔,俗话说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更何况是喜欢的肥水,所以我决定了!将小姨追到手于是在某个腹黑侄子的……额……毒手之下蠢萌小姨被追到了……新人新文,坑已挖好,请君入……坑……
  • 网游之烽火连城

    网游之烽火连城

    剑中神,刀中霸,掌浮云,腿成风,拳如冰.指倾狂.十方无敌,一击必杀.十八般兵器逞凶,神兵现世莫问天.高手显锋芒,生死一瞬间.外敌犯神州,四兽神天吼.九宫八卦四门封杀.两军对垒英雄血,神兵在手杀无赦.九鼎传说藏神技,问鼎天下傲苍生.
  • 驭万蛇:特种兵狂妃

    驭万蛇:特种兵狂妃

    “凤家幺女凤天邪,九岁弱智未开口,痴傻听话学狗叫,貌丑如鬼人人惮!”这就是昭云天朝富可敌国的凤家,最招话柄的九岁幺女。可是一个月前她凤天邪带毒重生,可驭万蛇!她不再是痴傻弱智,前世特种兵之王,今世纵然仅九岁,她毒蛇当宠,群蛇为伍,佣兵万众,狂妄天下!
  • 阎王爱虐渣

    阎王爱虐渣

    陈匀匀女承父业,做了阴间的新阎王。她为了给地府员工改善生活,走上了收魂虐渣的路。
  • 倾心恋

    倾心恋

    一次离家出走遇到最喜欢的人……相识相遇里俩人终擦出火花!可事情会如嘉伟的愿吗?小涵又该何做?
  • 汐日容颜旧时璟

    汐日容颜旧时璟

    十六岁,他们在秋日暖阳中相遇,他对她一见钟情。他发现了她内心的伤痛,也融化了坚冰走进了她心里。十七岁,他在紫藤花雨中向她表白,良人终成眷属。可他却不知道他作为家庭的棋子毁了她的家庭,公司被收购,家庭支离破碎,她与他决裂,带着自己的设计品牌独闯米兰。“我一定要你回到我身边”他坚定的说。五年后,她终于归国,他在业界叱咤风云。彻骨疼痛之后,她会选择原谅,还是长恨。
  • 乾坤眼

    乾坤眼

    神秘的始皇陵墓,深埋地下1000米的地宫,诡异乾坤眼……秦陵之谜即将大白于天下。
  • 我的邪皇大人

    我的邪皇大人

    爱上了宿敌是我的错了?还是说是我们都错了?都是千年狐狸,谁怕谁是聊斋!
  • 大神不要住对面

    大神不要住对面

    请问退役的黑客大人,您是怎么喜欢上电竞大神的的呢?黑客大人:他追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