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32400000001

第1章 艰辛又难忘的成长历程(1)

一个人的坚韧性格是在他童年及少年时期形成的,而这种性格的形成,决定着他今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第一次如此地接近死亡

死亡,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充满恐怖的名词。人们对另一个世界的畏惧,多源于对当下这个世界的不舍。老人畏惧死亡,是因为自己走到了这个世界的边缘;小孩害怕死亡,是因为脱离那个世界的时间很短。

那个海边的乡村,安定、闲适,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各有其不同的风貌。它就是在最近这几年很受欢迎的假日景点--九份的对山,那个曾经在战争年代也非常热闹的一个海边小渔村,我出生的故乡--水南洞。

老实说,我对幼童时期的印象依旧非常清晰,仿佛过往发生的种种一切如同昨日一般。就像墙上的油画,即使因为忙碌顾不上仔细欣赏,可是它一直挂在那,多年来不曾改变。时光兀自流淌,那幅画却带着往昔的岁月静静地跟随我,温暖我,即使不擦拭也不会蒙尘。那些弥留在心间的记忆,那些生命里的爱恋,那些对远去时光的感恩,全部是上天对我的眷顾。

水南洞的童年,距今已经太遥远了,但是我的记忆却是非常深刻的。每每回忆起童年的时光,我总是会为当时的酸甜苦辣、欢声笑语留恋。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真想可以回到那魂牵梦绕的童年时光。

犹如每位小孩们童年时的特权一样,在天真无忧无虑的生活背景下,我每天多半是尾随着我的哥哥以及同年龄的小朋友们跑东跑西,不是到海边去钓鱼,就是跑到山上去玩五年级学生们的一些游戏。现在想起那些日子还真的是非常地怀念,就连当初滨海公路开发时,需要利用炸药炸山的爆破景象,也是童年的我们玩乐的一种方法。

在我印象中非常有趣的一段往事,是有一天下午钓鱼后跟哥哥到山上去割树,为了做一支属于自己的小权杖--说穿了就是拿来耍着玩的木棍。还记得当时我用小时候常见的"超级小刀"(现在倒是很少见了)割取树枝时,右手没握紧而不小心割到左手的食指,哥哥惊恐地看着我手指血流不止,无比紧张的他在旁边地上捡到一个小塑料袋,我还记得哥哥那时候用他颤抖的手拿着袋子对我说:"没关系,你把流出来的血装起来,等等再喝下去就可以把血补回去了。"当时我的手指绑在塑料袋里,我眼睁睁地看着血液缓慢地填满整个袋子空间,然后我们慢慢走回家,直到外婆看到我手上拿着整整一袋流出的血并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她脸上哭笑不得的表情让那时紧张万分的我们大笑了出来。

直到今天,那个疤还在我的手指上,每每看到我就会想起那段快乐的时光。现在偶尔提及小时候我们俩的这段故事时,都还会引来众人的哈哈大笑。每当谈到这个故事,也同时点出那时的赤子之心。现在很多人是否都渐渐丧失了这份心呢?还是在社会冷漠的人际关系下,大家学会了隐藏那样的本能而生活着?同时也因为这个缘故,小时候大人们还给我取了一个非常好笑的绰号,不过,别梦想我会告诉你!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家如果有一台电视的话,那户人家的经济生活肯定比其他人要好上许多,而且,似乎他们说话时的口气就会优越点,也会让人感觉他们比较具有影响力一些。我生平第一次看到电视,是在乡下两家柑仔店的其中一间,还记得那户人家的小孩在当时我们这群小朋友中,总是扮演着老大的角色,最起码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只不过他实际上并不清楚,那只是大家不想因为招惹他而看不到电视罢了。那时候整个村子的人家就会在电视转播的时候,准时到那家柑仔店报到,大伙儿拿着小板凳--排排坐定挤在一块儿看电视,每个人都显得非常兴奋,特别是小孩子们最喜欢那段时间,因为不但有电视可以看,更可以趁机叫爸爸妈妈们顺便买他们心中想要的东西,或者还能顺手拿个零食往嘴里吞,反正不要让其他人看到就好。当然,我也是那堆忠实观众里的一员。我小时候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而这段时间即将发生的事情更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记忆,甚至更无法想象未来竟会有一天绕台湾一周并且谈定七个客户订单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当然这段故事会在书中后面部分叙述到,这里就先不多谈。

跟其他小朋友一样,我在乡下的那段时光中,当然也总在电视转播时准时地到那家柑仔店报到。我最喜欢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因为那个位置的仰角刚好可以清楚地看到电视,更棒的是我距离旁边的柑仔糖(小时候的糖果,现在在一些怀旧商店也还是抢手商品)很近,所以可以顺便享受那糖果的滋味。有一段时间店里面进了新货,刚好就摆在那柑仔糖的附近,也是我童年喜爱的零食之一--麦茶粉。不过杂货店老板很聪明,他提供小包装(黄色的)以及秤斤两的方式销售,当然这更是令我高兴的事,因为秤斤两的那一瓶要是我悄悄地拿一些放到口中尝尝,应该是不会被发现的。

某天,和往常一样,大伙儿都到那柑仔店坐定看电视,在观看过程中我也计划开始享用那麦茶粉的滋味。然而,可能老板发现麦茶粉减少的速度跟销售次数不成比例,抑或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年节产品需求因素,于是改变了物品摆放的位置,而把一般人很少会买到的香灰粉,放在本来摆放麦茶粉的位置上。事实上,那两样东西各装在透明塑料筒后,看起来的颜色差不了多少,更何况当时正值努力发现这个新奇世界的我,也不太能分清楚那两者的差异,只觉得今天的麦茶粉味道怎么怪怪的。但在那种周遭都是人,加上小孩子做亏心事怕人发现的心态情形下,我也没有想太多,囫囵吞枣般抓了两三口往嘴巴里塞后,就乖乖地跟其他人一起看电视了。

其实在节目过程中,我的嘴巴就已经感到不太舒服了,我的嘴巴内部在靠近节目尾声前传来一阵一阵非正常性的疼痛感,好像有把火在里面烧一样。后来真的受不了了,赶紧跑回去跟家人说我的嘴巴好痛。这时候妈妈一看,乖乖,怎么整个嘴巴里面都破洞了,于是赶紧告诉我父亲,把我送到对面(九份山下,当地地名叫做宿舍)一个日本占领时期留下来的小诊所看病。看病过程中医生问我吃了什么东西等问题,尽管当时我的嘴巴已经非常不舒服,我也尽量一五一十地陈述整个内容给医生了解。结果不单单是嘴巴的问题,甚至我的身体也开始产生全身发黑并类似失血(或败血症?)的状况,所以医生建议我父亲赶紧将我送到瑞芳大医院去治疗,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那么接近死亡。

现在滨海公路通车后,到瑞芳显然简单快速了许多,虽然假日可能因为前往九份或东北角的游客众多而导致交通壅塞,整体来说还是非常便利快速的。但在那时如果要到瑞芳,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坐火车;另一个是开车或骑车上山绕经金瓜石到九份后再抵达瑞芳。因为时间紧急,父亲就带着母亲和我拜托村子里的人用车子带我们到瑞芳就医。天下父母心,这一路上父母亲犹如热锅上蚂蚁一样地紧张,他们无时无刻抚摸着我的额头,察看我的状况。虽然当时我的确身体极度不舒服,但他们那担心的神情,直到今天我都历历在目。

到医院经过紧急诊断后,医生告诉父亲,必须输大约2250CC的血才可能救活我。可是父亲身上并没有带足够的钱,加上当时(现在应该也是)买血的费用不低,所以父亲只能用输送自己血液给我的方式来救活我。但医生摇头表示他无法让父亲一次输那么多的血,因为那样也会让他的身体产生危险。他建议父母亲各输部分血液来减轻身体负担,后来决定由父亲输血1500CC、母亲输血750CC来救我。现在一般人捐血,每袋单次的分量是250CC,有的人在输完血后还会有不舒服或头昏恶心的情形发生,更何况前晚刚刚彻夜捕鱼的父亲了。输血完后,父母亲在得知我情况稍微稳定后,就到瑞芳火车站对面的菜市场去吃猪肝汤补血。由于打鱼季节鱼量少的关系,父亲身上并没有过多的钱,只能点一碗猪肝汤和母亲一起吃。那碗猪肝汤中仅有七片猪肝,他故意跟母亲说他胃口不是很好要母亲多吃点,殊不知这是他心疼母亲身体的表现。父亲就是那种嘴硬心软的人,他宁愿自己承受所有的苦难,也不希望妻儿受到一丝丝苦。

母亲在我上小学后,就跟我提到这件事。直到今天,每次我想到这里都会泪湿了眼眶。这让我在长大后对于许多贫穷家庭的痛苦无奈感同身受,也让我有了人生的第一个愿望:将来假使我事业有成、有能力反馈社会,我一定要买米(以前贫穷的人家通常都缺乏)来救济那些贫穷的人家。因为我身上流着比一般人多出许多的父母亲的血液,所以从我懂事到现在,我都非常爱惜自己的身体,深怕因自己的疏忽或不懂事,让父母亲失望难过。

我们会经常忽略父母的爱,因为他们的爱那样平常,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爱我,他们给了我一个充满爱的家。生命中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永不再来。看过了大千世界,再回来时却找不到半丝一毫父母年轻的身影。

父母用他们的一生,用他们的语言行动,用他们的爱教会我的道理,现在想来是那么珍贵,而我从我的父母那里传承来的思想与感悟,此生也不能忘记。我经常觉得上天如此眷顾于我,使我可以那么绚烂地成长。

2.伟大的父亲

马英九有一段话,他说:"父亲是一个银行,发行知识,支付爱……"

并言,时常念兹在兹,情感深厚,深怀感恩之心。

一位好的父亲除了提供给孩子一个遮风避雨的温暖巢穴,同时也要给他们一对能够展翅高飞的羽翼。

许多人心目中的英雄都是父亲,我更不例外。然而单纯就上面那段往事,没有办法解释他对我的成长过程产生多大的影响,请容许我花一点篇幅来谈谈我的父亲。

在儿时的我眼中,父亲全身充满成熟男性的魅力。他身材魁梧,长相潇洒,永远精力充沛。

小时候我总觉得父亲最疼我,虽然其他的孩子有可能认为父亲最宠的是他。被父亲看重有好处也有坏处,得到宠爱的同时也得到最严格的管教,每天起得最早的是我,而睡得最晚的也是我。

现在想来,付出比别的兄弟更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因为在我和父亲独处的时候,他就像个老师一样,耐心地给我解释每一件我无法理解的事情。这段时间,他比平时更加慈祥和蔼,容易沟通,而且充满耐心,愿意耐心听我的谈话。他温和的语气和亲切的笑容,成了我在水南洞的童年生活中最温暖的回忆。

父亲13岁时我的祖父去世后,为了维持家庭,他开始下海捕鱼,来帮助我的祖母承担家庭生计。在我后来有机会跟他共事的一段时间,当他描述在海上与大自然搏斗求生存的经历时,我在他眼睛中还看得到他对大自然的尊敬。然而父亲早年在一次追捕一对海豚母子(讨海人称为海猪仔)时,亲眼看见杀戮的残忍与亲情的拉扯冲击下,断然决定不再捕鱼,这也让我对父亲的伟大有了更深的印象。

而在与母亲结婚时,由于母亲是养女,外祖父母希望能够招赘父亲延续香火。但因为祖母的极力反对,父亲只能将大儿子(我哥哥)维持本来的姓氏,身为二儿子的我就从了母姓来负起延续香火的责任,让我与其他兄弟的姓氏不同。或许也因为如此,我总觉得父亲心里似乎一直对我有份愧疚。

身为渔民背景的他个性相当单纯,惟一的心愿就是有一天哥哥能够接替他打下来的事业,他也希望能够帮助我开家公司让我经营,虽然这些愿望后来都因为子女的后续发展而产生变化。此外,为了提供给子女更好的生活,他在年轻时就两手空空独自到台北打拼。虽然历经许多考验和困苦,在其他人眼中或许他没有很傲人的成就,但父亲非常骄傲,他能够给予我们四兄弟很好的教育及稳定的生活。

从年轻到过世,父亲经受过多次打击,从没有享受过应有的舒适生活。他一生中最高兴的时刻,就是穿着西装的时候。穿着笔挺西装的他,仿佛在辛苦劳累后已经获得最好的回馈了一样。父亲一生和气待人,我从来没有听过父亲的朋友们对他有任何的抱怨或不满,事实上跟他接触过的人都在他的告别式当天痛哭不已。因为他勇于担当以及凡事亲力而为的个性,使他在一次工作过程中不慎受伤。而医生告知他不久于人世时,他仍然勇敢地与死神搏斗。虽然正值壮年的他在最后还是离我们而去,但是父亲的爱永远、永远都留在我们的生命中,父亲的爱,也大大地影响了我在人生中打拼奋斗的过程。

在我们心目中,父亲永远是最伟大的人。那时候,家里的孩子们都很敬畏他。他为人诚恳,言行一致。他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原则,从不说东做西,一生身体力行,这是我们最钦佩他的地方。我相信,上一代的智慧会是下一代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父亲,这是个称呼,也是一个放在心里,时刻敬畏着、想念着、依靠着、可以汲取温暖与力量的名词。

3.就学开始

由于父亲希望能够给予子女更好的生活环境,中间除了尝试开始学习另外的专长外,父亲还用少许出海捕鱼所赚的钱,带着全家搬到内湖并开了家早餐店。我也因此进入内湖潭美小学就读一年级。后来因缘际会下,父亲与人合作开设铁厂,于是全家又搬到板桥。在我印象中我们总共搬了九次家,因此深深地了解搬家的痛苦。还记得搬家后我到板桥埔墘小学就读一年级下学期课程的第一天,由于我从小比较木讷安静,以致老师可能把我当作自闭症小孩看待了。当其他小朋友开始学其他功课时,整学期老师只要求我画圆圈,绕着圆圈的形状从大圈圈画成小圈圈,画完一张再画一张,我知道老师放弃了我。

在那样小的年纪,承受那样的事情,其实是非常艰难的。不能够融入其他小孩之间的那种孤独感,时常让我感到有一种窒息般的、无法言说的沉闷。有什么能够比被放弃对一个孩子心灵的触动更大呢?当年学校老师课后补习的情况非常普遍,尽管这会增加家里额外的费用,父亲仍尽力提供给我们最好的教育条件。而在参加小学二三年级老师课后私人补习时,有一次其他小朋友背完九九表就能得到一盒彩色笔,对此羡慕的我便努力背读,但当我也完成时,收到的却只是一支简单的黄色雄狮铅笔。我还记得那时候在回家的路上我泪流双颊,回家后便引来父母亲的询问,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我只得用风沙吹进眼睛的借口回应。

同类推荐
  • 领导三做

    领导三做

    本书试图以不同时代领导者各不相同的为官之路的个案,探究中国古代领导者的领导理念和领导艺术,尤其是这其中蕴藏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巧妙实用的领导方法对今天的现实借鉴意义。“领导三做”正是对这些内涵和方法的总结。做事,是指领导者必须是一个能做实事的实干家。领导者只靠指手划脚,靠职位赋予自己的领导权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能力、道德的支撑,必须能拿出做事的真本事来服众才行。做局,是说领导者不能简单化地处理问题,而应把每一件事当作全局的一部分,以高超的领导智慧和技巧去布局、护局和收局。做交换则强调,领导者与上下级之间应树立一种交换的观念:给予激励换来努力,给予宽容抽象来感激,给予真诚换来信任。
  • 精细化管理的10个细节

    精细化管理的10个细节

    很多企业在创业前期老板会很累,因为凡事必须事必躬亲,什么事都要管;再后来老板就只管大事,很多事不用管了,为什么,因为有了人才,有了制度。但是同样是运作公司,为什么有的公司给人感觉效率高些,有的感觉相对低些呢;为什么不同的公司在管理水平上会给人不同的差异感呢?原因就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上。如果越能做到管理精细化、制度精细化、流程精细化企业管理者就越能抽身于繁琐的日常事务,而专心于大事要事上去。
  • 薪酬设计与员工激励全案

    薪酬设计与员工激励全案

    薪酬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够吸引、激励、留住人才,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卓有成效地提高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而使用不当则会给企业带来危机。建立全面、科学的薪酬管理系统,对于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结合中国企业战略执行的现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薪酬设计的内涵、原则、内容、流程,穿插了大量的图示和表单,为薪酬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全新的思路、工具、模型、方案,突破薪酬设计的困境,设计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薪酬机制,最终达到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双赢的目标。
  • 宝洁营销:品牌帝国的成功法则

    宝洁营销:品牌帝国的成功法则

    本书从各个角度阐述宝洁品牌构建的各种思想:宝洁要求它期下的每个品牌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必须自我建立顾客诚度。同时介绍了宝洁公司的品牌延伸法则:多品牌策略和一品牌策略……同类产品上的多种宝洁品牌相互竞争但又各有所长,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好处从而保持各自的吸引力。本书将全面解析宝洁公司的百年发展史、品牌营销理念及独特的经营管理策略,堪称一本企业营销学教科书。
  •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一个不会讲故事的总经理是做不好营销的!一个优秀的营销家,也一定是个“故事大王”,与其给客户讲一个小时的大道理,倒不如给他讲一分钟的小故事。本书分别从品牌、服务、广告、宣传以及价格等9个方面为总经理精心挑选了209篇经典营销故事。每一个故事无不饱含着营销智慧,通过阅读这些小故事,让您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吸纳营销精华,掌握营销方法,从而游刃有余地驾驶营销的诺亚方舟。
热门推荐
  • 皆应是你

    皆应是你

    谁都不是为谁而活,谁离开了谁都能活。但是你可曾尝试过,一个人的青春,性格,甚至于人生,都是为了另一个人!我的一切,皆是因为你,我的好,我的坏,我的喜怒哀乐!皆因是你,悲伤不再悲伤,喜悦更加喜悦!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对于我而言,你是整个世界!你那么平凡,在我的世界里却那么的不凡!沙拉黑哟,别离开我!
  • 难缠入眠

    难缠入眠

    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吗?刘小锦是彻底体验到了,这不仅是坟墓还是万丈深渊。既然这样,那有何意思,离婚吧,自己也能打拼出精彩的。“小锦,你一定要这样吗?”他声音疲惫的问着。“对,这是最好的选择。”她毫无感情的回答。一纸离婚协议切断了感情,一本证件却阻隔不了孩子的心愿。是最终各有所家?还是合成一家?(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井底飞天

    井底飞天

    当知识界相当多的人谈“独立性”,都在号称“独立思考”,以至“独立”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口头禅时,你有没有想过“独立”已经异化,恰恰已经随俗了呢……在现今,主张独立的知识分子却在精神上极度依赖于那个规模不小的主张独立的圈子。
  • 洪荒大圣之纵横异世

    洪荒大圣之纵横异世

    二十一世纪的李云,就在他跳崖自杀之时,一道紫雷向他劈来,结果把李云劈到了混沌时期,他遇盘古,收至宝,在盘古开天之时,欲助盘古,却被天道所算计,流落异世,依靠信仰之力,致使修为大成,后带着众小弟重回洪荒大陆,斗玄门灭佛教。李云:鸿钧啥你说你是天道的代言人,老子是天道他大爷。李云:老子听说你是洪荒第一炼丹高手啊,老子是先天灵宝批发商,炼丹的祖宗。李云:原始你有十二金仙,老子有十八神将。李云:通天你有万仙来朝,老子有百万超神兽。
  • 风水奇谭3:突厥神棺

    风水奇谭3:突厥神棺

    云梦泽客店神秘出现的青衣老妪,手里紧紧握着一枚摸金符。这一枚古老的摸金符隐藏着什么秘密?一直隐匿不出的摸金派,此次倾巢而出,莫非是为了那藏在倒斗门中的不传之秘?沼泽深处走出来的黑衣人,脊背上深印着狰狞的狼头,难道他就是历史上神秘消失的以狼为图腾的,那最后一名突厥人?
  • 路琳好汉

    路琳好汉

    闲着没事,就是想写点啥
  • tfboys之初心heart

    tfboys之初心heart

    我叫赵雨婷,我叫安以诺,我叫娄忆晨,这是我们和三只的恋爱史
  • 我只想安静的加点

    我只想安静的加点

    异世界入侵!人类发生进化,都拥有属性面板!世界变成真实的游戏!别人在通过天材地宝的增加技能点时候,周凡却已经在杀怪获取技能点。周凡心中咆哮:我只想当一个普通人呀,我一点都不想通过加点变强!嗯?获取了一个技能点!加在了“飞天”技能上。哎呦,我会飞了!啧啧,能加点真好!周凡想了想,还是等获得“遁地”技能之后,再做一个普通人吧。
  • 我身后站着百万神魔

    我身后站着百万神魔

    开最强诸天神魔系统,率万千神魔降临异世,逆天而上,成就万古第一帝王。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