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31900000014

第14章 神性笼罩的皇帝(14)

面对历史,我们不免浩叹:历朝历代皇帝都知道如何做才对,甚至口中嘉言无数,结果做得连武宗也不如,不是亡国破家,就是民怨沸腾。何以如此?治史的人常从外部环境和内在体制入手全面分析,譬如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谈到李自成进京后的种种享乐行为,从顺军身上寻找了一些深刻原因。但我们对一个又一个王朝从兴起、荣盛转而衰败的过程仍然抱有兴趣,因为很多道理从古代一直讲到今天,不仅仅我们耳熟能详,古人,或不太古的人们,比我们知道的并不少。明武宗朱厚照说:“朕恭承天命,嗣守祖宗成业,夙夜孜孜,勉图治理,乃者乾清宫灾,朕心惊惶,莫知攸措!”其实,这位皇帝自上任以后只知玩乐,乾清宫一场火灾别人焦心得不得了,他却毫不在乎,看着冲天的火光对左右说:“是好一棚大烟火也!”这是庚辰日的事,到了壬午日又“上服浅淡色服,御奉天门视朝”,降诏自责,说自己勤勉理国,不意发生事故云云。(据《明史考证》)此足可见,朱厚照胡折腾,原因并不是他不懂为君之道,而在于他所处的内外环境可以使嘉言美行相互分离。

好在明武宗这样的皇帝没人把他视为仁君,不管说什么光彩照人的话,最终也不会换得生前身后名。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聪慧的朱厚照君不像君,帝不像帝?古代的明君、仁君也处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专制环境中,譬如李世民,听到的颂扬声比明武宗多吧?戎马生涯多年,性格暴烈程度比明武宗大吧?他却建立了丰功伟绩,原因何在?

专制制度之下的好皇帝多有一个十分了得的功夫──自我束缚。李世民曾对侍臣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在那个时代,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不自束谁也没法。李世民对提意见的魏徵曾咬牙切齿,要杀掉他,但最终老魏活得挺不错,主要还是李世民能够反省、自束。提到这点,有人以为这是长孙皇后的劝慰之功。其实,那只是表面的原因。如果李世民本人觉得老魏碍手碍脚,非置他于死地不可,长孙皇后就是言辞再恳切,能起什么作用?千万不要把坏事往女人身上推,也不要把好事往女人身上推,那样会模糊真正的关键处,空留话柄于后人。相反,武宗能不上朝便不上朝,能与大臣疏远便疏远,围在左右的就是刘瑾等几个太监。太监,不过是仆人,主子是皇帝。武宗手下的太监有那么大的权力,还不是武宗给的?据说刘瑾奏事总是选择武宗玩兴正浓的时候,武宗嫌麻烦,就什么事都让他处理。有武宗的放弃职责在先,才有刘瑾专权于后,至于武宗何以能如此,不自束是重要的因素,为什么不自我监督?因为他是皇帝,放任自流任何人也没法子。大臣弹劾这弹劾那都成,你总不敢弹劾皇帝吧?你要敢想到这一层,真活得不耐烦了!

君主成为好君主,自我约束是很重要的一点。尤其在专制的时代,整个国家是他私人的,没有一种力量可以约束他,他想做什么便能做什么。这种自我约束是绝对的靠自我控制,完全靠自觉,与现代讲的约束略微不同。现代有外界的监督力量,哪怕那种力量很弱,它也会迫使一个人约束自己,否则人们就可以舍弃他。而在专制时代只有皇帝舍弃臣民,人们却无法选择皇帝,龙椅上的帝王是好是坏,只有听天由命了。因此可以说,新时代的外界力量若与古代的自束结合起来,作用会更大,好官会更多。自我约束是产生好官的内在条件,外界监督则是产生好官的外在条件。自律的前提和结果是“成为好官”;他律的前提是任何人都不是圣贤,都需要监督,结果是“没有坏官”。

可惜,有些人只看一个人的嘉言美语,根本不想绕到这些饰物的身后一看究竟,结果真实的行为让花里胡哨的话语遮盖了,到最后,好做法都归帝王自己,一切乱七八糟的事都赖女人和臣子,夏朝商朝都坏在女人手里,宋高宗杀岳飞是秦桧搞的鬼,晚清与外国人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李鸿章无骨头做卖国贼。坐在皇椅上遥控臣子行为的皇帝们则非但不受唾骂,反而受人赞美。于是一代又一代帝王,说着同样的大话空话,臣民们也使用着大同小异的谄媚词。明武宗把明朝搞得那样乌烟瘴气,赞颂他的人也不少,说到了他的时代经济才发展了,云云。有一点倒是真的:明武宗不太爱讲套话。

必然产生杨广

提到隋炀帝杨广的时候,人们往往不能忘记他取得太子地位所用的手段。他本来不是隋文帝的太子,太子是其兄长杨勇。这个杨勇生活奢侈,喜好声色,他的老子渐渐对他失去了好感。趁此时机,杨广就揣摩父亲隋文帝的心理,投其所好。隋文帝喜欢俭朴、宽仁,杨广就在生活上提倡节俭,不好声色,故意在王府中安排了几个又老又丑的妇人,穿着粗布衣服,左右侍候。他又故意将乐器的弦弄断,使乐器上布满了灰尘,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这一切当然都被老皇帝看在眼里,心里喜滋滋的,感到这个儿子不赖。有一次,杨广外出狩猎,正逢大雨。侍卫给他送来雨衣,他却说:“兵士们都在大雨中淋着,我一人岂能穿上独自避雨呢?”文帝听说这件事以后,更加喜爱杨广。杨广又在文帝面前中伤杨勇,诬陷杨勇在文帝生病期间,竟然盼望父皇快死。文帝听后肺都气炸了,不仅逮捕了杨勇,公元600年还把杨勇废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于是,有研究者说,杨广其实是篡了太子位。后来杨广弑父杀兄,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可以说,杨广的人生路从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们至今仍能感受到这位皇帝留存于世的一切。最为人们注意的是,做了皇帝以后,杨广一改原来朴素简约的作风,不仅奢靡侈费,崇尚浮华,而且特别贪恋声色。

其实历史上的皇帝,手上沾了别人血的,决不仅仅一个杨广。就一个王朝的第一代皇帝而言,刀尖上的血多是异姓的,等到第二代,为那把宝座,兄弟之间不仅明争暗斗,用足计谋,而且动过心眼之后动刀枪,谁厉害谁就成为皇帝。杨广之前秦二世已经为皇位杀了亲兄亲弟,之后的李世民也是手足相残才履践帝位的。在封建的专制社会,杨广的举动虽为君子所不齿,却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龙椅就一把,老皇帝的儿子却有几个几十个乃至上百个,竞争厉害得很,肯定会有人使绊子、做手脚。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古时许由逃名,人品高洁只是因素之一,从社会原因讲,那时人君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与惬意、舒适相隔太远,没有后来封建君主大权得握、高高在上的感觉。古书讲,大禹新婚三四天,便出发治水。孟子说,“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记述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确切数字我们且不去管他,总之很艰苦。禹是治水的最高领导人,但他与下民一起同洪水搏斗,操劳到形容憔悴,大腿上没剩下多少肉,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禹的这种圣君形象,虽然为后世所赞扬,不少封建君主也以他为榜样,但多是局限于口头上,真正身体力行的人却相当少。因此,历史上的圣君贤主为数极少,不过尧、舜、禹、唐太宗几个人,昏庸残暴的帝王倒不少。无他,制度使帝王变得如此。历史上除去那些回天乏力的乱世君主,哪个不想做有道明君?就是那些出了名的明君,我们把他们的前期所作所为与后期的举动加以比较,往往也能发现其中的“恶”掺杂着暴君的成分。所有这一切都是制度使然。

古代的制度,君主只能出自一家,唐朝姓李,宋朝姓赵,明朝姓朱。异姓如果觊觎皇位属于大逆不道,所以不管武则天多么本领超群,最后还是还政于李家,去世后乖乖的与高宗李治同葬乾陵。那时皇帝真正“视国如家”,或者说“视家如国”,他们怎样折腾这个国家,自己成为怎样的帝王,全凭他们自己的爱好,别人奈何不得。老百姓见他们治理国家还像那么一回事的时候,就山呼万岁;实在活不下去了,就揭竿而起进而改朝换代。即使如此,改朝的前期也相当不太平,从上到下都在旧王朝生活惯了,便想方设法恢复过去的一切。比如清朝初建的时候,以身殉明的人不仅有大臣还有普通百姓;清朝灭亡后,所谓的“遗老遗少”中又何尝只是身居高位的人?什么叫“环境”“氛围”?这就是!

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出几个杨广,实在不是奇怪的事。历史上,比杨广还不如的君主不是也有吗?杨广的作为,并不单纯是一种个人行为,也不能仅仅归咎于他的道德品质。专制制度与暴虐是连在一起的,前者为根本,后者是枝叶,专制制度不改变,不仅会有杨广,还会有张广、王广、某某广。以后清朝虽然秘密立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预立太子容易激化诸皇子之间,甚至太子与父皇之间的矛盾之类的问题,缓解了废除宰相制后皇权独揽的困境,但宫闱内幕仍然不断,接班人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

朱元璋慨叹过的事

据说,朱元璋杀了很多贪官后,看见仍然不断有人扑进贪污的染缸之中,慨然叹息:“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换句通俗点的话说,朱元璋觉得杀了很多贪官污吏,反腐的力度挺大的,为什么贪官还敢前赴后继呢?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几百年后,我们面对朱皇帝的慨叹,不能不说,那声叹息除了表达皇帝本人想彻底剪除贪官的良好愿望外,那种无可奈何的情愫没有什么意义。说没有意义,不是否定朱元璋反腐措施所起的积极作用。从历朝历代出现的清官数量来看,明朝官吏中,清廉的人要比其他王朝多。《明史》“循吏传”共收有明一代270余年清官40人,而其中正统以前81年的清官就达30人,占总数四分之三。可见明朝前期清官的数量要比中后期清官多得多。这种官吏清浊结构,和朱元璋重视吏治分不开。然而,朱元璋的反腐败措施不适于人性和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那种种措施随意性极强,人亡政息,注定长久不了。

苦大仇深的平民皇帝朱元璋,与那些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世袭帝王不同,他从小就深刻感受到物质匮乏对人的戕害,对贪官污吏吸食民脂民膏的各种招数相当熟悉,对官员腐败可以造成怎样的恶果,看得也极其清楚。他说:“我以前在民间时,见到州县官吏多不爱民,往往贪财好色……如今要严立法禁,官吏凡是蠹害百姓的,严惩不恕。”贫民色彩浓厚的个人经历和独到的眼光,使朱元璋成为封建帝王中反腐败最坚定的一位,坚定到对贪官的刑惩可以用“残酷”来形容。他为了留给子孙一个强大、清明的皇朝,在反腐中制定了各个方面的措施,惜乎除了给后人留下了很有意味的经验和教训,朱家王朝还是灭亡了。有人提到朱皇帝反腐败时,特别乐意说,朱皇帝此举,不过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因此不可能成功。这也算是一种意见吧。不过这种观点让人越看越糊涂,因为反腐不是为了维护统治的范例,在地球上是找不出来的。

出身寒微的朱元璋,为了社会稳定使用了各种反腐措施,绝不是只一个“杀”字所能概括。素常我们多见明政府对官吏贪污受贿的严刑处罚。如朱元璋敕谕刑部:“官吏受赃者,并罪通贿之人,徙其家于边。”明政府还规定:“凡官吏人等犯枉法赃者,不分南北,俱发北方边卫充军”;贪污“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受财枉法者,一贯以下杖七十,每五贯加一等,至八十贯绞,受财不枉法者,一贯以下杖六十,每五贯加一等,至一百二十贯杖一百,流三千里”等等。其实,刑惩只是其一。统括而言,制定刑律,思想工作,奖罚分明,大义灭亲,以身作则,发动群众,但凡能想出来的招数朱皇帝都想出来了。屈指数来,这样用心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他还先后颁布《祖训录》、《资世通训》、《臣诫录》、《省躬录》、《至戒录》、《御制大诰》四编、《武士训诫录》、《武臣保身敕》、《昭鉴录》、《醒贪简要录》、《永鉴录》、《稽制录》、《世臣总录》、《皇明祖训条章》等敕令文告和申诫公侯铁榜、府州县条例八事、到任须知三十一条等条规章程,对诸王和各级官吏所应遵守的事项加以详细的说明,使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据《朱元璋研究》)后世有人将其视为暴君,可能与他杀人太多有关吧。不过公平来说,使用重典,与他的处世感悟大有关系。他曾慨叹说:“朕清晨方处罚数人,至晚又有犯同罪者;今晚方罚此处过犯,次晨彼处又有犯者。前尸尚且未移,而后继者又接踵而至。罚之愈重,犯者愈众。朕昼夜无暇休息,局面已然无望,若轻罚之,此类人依旧作奸犯科。如此非公,门中人如何得致太平?如此局面甚为艰难!若处罚此类人等,朕会被视为暴君;若朕宽待于彼,则法失其效,纲纪荡然,而百姓视朕为无能之主矣。”(伊佩霞《中华文明史资料》)开始他也不那样残酷地杀人,可能现实与他期望的反差太大,后来就寄希望于重典了。有明一代社会有股戾气,不能说与朱皇帝没有关系。

朱元璋处理贪污案是从重从快的,决不拖泥带水。凤阳临淮知县张泰、县丞林渊、主簿陈日新、典史吴学文及河南嵩县知县牛承、县承毋亨、主簿李显名、典史赵容安为勾补逃军,接受逃军钱钞而逼令他人代充军役,案发后“两县官员尽行典刑”。福建右布政使经常下乡扰民,被“拿赴京师,斩首于市”。朱元璋还曾一点也不打官腔,非常实在地对新上任的官员说:“国家俸禄如井泉之水,常流不止,汲而不竭。那些贪官污吏见利忘义,欺人欺天,贪图赃利,都不能保有长流之俸禄,虽然积钱满屋,然而一旦事发,皆非己有,且遭诛灭之祸。你们应该以此为鉴,克己奉公,则永远能移保有官位、俸禄和性命。”在专制的封建社会,除了这些,好像也没什么好办法杜绝腐败。他在临终遗诏中说:朕受天命做了三十一年皇帝,心中总是忧虑戒惧,每天勤政而不敢懈怠,力求给百姓带来好处。无奈朕出身贫寒低微,没有古人的深远智慧,在好善憎恶方面差远了。他过谦了。实际而论,那些贪赃枉法的人,读的圣贤书可能比谁也不少,但在钱和权面前,却什么也不顾了。因此说,朱家王朝有前赴后继的贪污分子不算奇事,原因也不是朱元璋自认的“没有古人的深远智慧”。

同类推荐
  • 天下蓝图

    天下蓝图

    本书内容包括:周威烈王的破落、小人也卓越、藏富于民、败也客卿、儒将蒙恬、择主而侍的时机、林下张良、大师风范等。
  • 权宋天下

    权宋天下

    醉死梦生八百年,醒来后,家已破、国已灭。身处蒙宋的纷乱年代,天下需要纵横,兄弟需要生存不愿在乱世中被吞食,只能为天下而拼杀。
  • 练就慧眼看世界

    练就慧眼看世界

    世事莫测?人生无常?只因每个人都活在用自己的经验和习惯编织成的笼中,难以走出一条通天大道。请到《练就慧眼看世界》中见证人间边声四起,各路英雄龙争虎斗,几成王败寇,又沧桑轮回,究竟谁为正途?岂不知最终的赢家却不在这遍地狼烟中。故事的主人公在二郎神杨戬的指点下,在神游周朝的过程中,一次次从迷惘到清醒,在每次挫折中成长,从一个无知少年到半是凡胎半是神、到最后成为统管宇宙秩序的大英雄。请跟随主人公一起瞭望世界吧,你会见证自己的充实和成长……
  • 重生媚骨倾颜

    重生媚骨倾颜

    枫叶国丞相之女一出生脸上呈现五种颜色,身上皮肤青紫,一出生睁着双眼,把接生婆吓晕在产房,而母亲因难产大出血而亡!丞相认为此女带煞将才出生第一天的她连夜送走埋葬…母亲院里的管事嚒嚒于心不忍,偷偷将她塞在一辆出城马车帘子后…殊不知此时襁褓中的孩子已经在出生换了芯,确切的说孩子胎死腹中,出生的是莫嫣一个A国暗艳组成员,专门收集重要情报,暗艳组属于A国特殊存在,组员美艳不可方物,从小被培养柔骨术,必须媚骨天成者方可修炼,万万人中方有一人,修炼者就算天生丑也会越来越美…莫嫣就是其中一员,一次任务中误入古墓触碰密室中一条五彩手链,晕炫中睁开眼已经是婴儿……………
  • 红墙见证录:共和国风云人物留给后世的真相(一)

    红墙见证录:共和国风云人物留给后世的真相(一)

    这是一幅共和国历史长卷。打开长卷,共和国历史上每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每一组人物的对抗或合作的历史细节,都会深深吸引你的目光;众多故事展现了共和国领袖超凡脱俗的智慧和人格力量,也透露了他们内心些许难言的苦闷……
热门推荐
  • 轻澜结

    轻澜结

    轻刺澜武结杀,玄冥有眼,意志随天.八术玉诀凌渊,沧溟有目,有故逆轩.ps:十一之前保证周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心翼翼地靠近你

    小心翼翼地靠近你

    五年前的苏暖是个被捧在手心的宝贝,自从爸妈离婚,亲爹找了个后妈,她就从明珠变成了人人可欺的“保姆”,因为在以前的学校被人欺负,亲妈带她转学,在新学校遇到了夏依依和贺子希
  • 术语苍穹

    术语苍穹

    秦者,也。天地风云启,山川无名座。尘世浮生复,人间有真爱。刀剑问情欲,何时归故里。意在三界中,术语破苍穹。老族长穿着整洁,带着一幅破旧的老花眼镜,站在香火案台边上。拿着那本因为年代久远泛黄的羊皮族谱,气势磅礴,庄严地念道。而我此时则跪在众列祖列宗牌位面前,手持三束点燃的紫香,其余族人则站立在两侧,平时打闹的孩童们也没有发出半点声响,犹如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恭敬地聆听老族长念读族谱。时间过得飞快,紫香燃烧一半了,忽然,老族长提高声音:但凡秦家男儿,处事待人必无愧于苍天大地,无愧于父母长辈!
  • 枪剑神域

    枪剑神域

    三年前。名为第二世界的虚拟现实游戏面世了,但由于当时虚拟现实技术的不稳定性,参加游戏资格的人数只有八千名,并且玩家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亡的玩家就会失去游戏资格。因此那八千名玩家在后来也被人称之为封测者。三年后,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了。
  • 神道龙皇

    神道龙皇

    少年余烬,本是青阳圣子,天纵奇才,惨遭背叛,一身修为为他人做嫁衣,沦为废人。绝望之际,至尊龙魂从天而降,进入其身,从此在逆境中崛起,脚踩仇敌,踏上凌天之路,败尽万族天骄,横扫诸天万界。
  • 做梦少女

    做梦少女

    少女宁辛夷,有个深埋心底的秘密。就是每个月的1号准时做梦,梦里的情景会在本个月内发生。她曾试过根据梦镜去改变现实,但却使现实更滑向深渊。数次徒劳无功后唯有服从命运的安排。直到有一天,少女宁辛夷梦见将来爱自己的人会死去.....
  • 有一种爱情叫陪你长大

    有一种爱情叫陪你长大

    顾斯慕:“长大后嫁给我,我会好好宠你。”夏歆:“你先追到我再说!”七年后,他功成身退,开启了追妻模式。“总裁,夏小姐开着挖掘机要把公司拆了。”“人手够吗?不够再加点。”“总裁,夏小姐约了其他男人在开单身派对。”“十分钟内把民政局的人叫过来,我们要拍结婚照。”只是一眼万年的相遇,他爱她成瘾,宠她入骨。
  • 非彼金枝

    非彼金枝

    (《非彼金枝》——大白话就是:姑娘我不是你的女人!)一场十年前的遇见,化作一场整整十年染血的梦。十年后,他与她情归何处?一幕十年谋划的阴谋,带着风花雪月,带着爱恨情仇,他的执念,又该交由谁来赔偿?【千暖走出去很远后,忍不住回头去看。一片废墟前,倾城的贵妃为孤独的帝王披了一件外衣。她勾起了唇角,觉得这一幕最是讽刺。】【祁昱,你说,我们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 谛仙渊

    谛仙渊

    上古,民智开,见天地,观四象。修,证道,以求长生路。万年后,修仙之法种种,遂分正邪,立门派,或盟或敌,勾心斗角,醉凡尘名利,忘道心久矣。是以谛本心,跃仙渊,证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