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31900000013

第13章 神性笼罩的皇帝(13)

无论“冷拒”还是“酷拒”,都源于对谏言的不正确理解,至少没有体察谏者的赤诚之情。“酷拒”比起“冷拒”来,声名臭多了,几乎成了昏庸残暴的表征,实际上它只比后者多了一点蛮力,反过来说,后者只是形式上温和一点而已,二者内里都是一样的。谏,从来不是虚饰品,是非常实在的东西,是社会管理所必需的,是“上者”之外的人从另一角度看待人和事所产生的思想。无论它遭到何种方式的拒绝,最终都会导致思想的泯灭,社会的停滞。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仅不会拒谏,而且会千方百计让人思考,因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需要的是思想,相反,谁听说过有拒谏而繁荣的社会?

头发与政治态度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头发的历史,几乎是和“沉重”二字相连的。从儒家思想来看,头发是与“孝”捆绑在一起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古代的髡刑,“文革”时的“阴阳头”,实则体现了这种民族心理。

历史上凡是风云变换之时,头发样式总与政治奇妙地连在一起。宋朝的时候,金人就曾向汉人下令削发,元初朝廷也让汉人剃发,不过这几次都不如清廷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来得厉害,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太深广。清军进入山海关就下令剃头削发,要求投诚官吏军民都剃发。这一政策遭到汉族人的强烈反对,多尔衮被迫收回成命。清顺治二年六月十五日,清军攻占南京,多尔衮即谕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谈到这样做的目的,多尔衮说:“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世人多认为,剃发令是孙之獬本人剃光头发降清以后“奏请”统治者实行的,他曾上书说:“陛下平定中国,万里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其实,这一方面小觑了统治者,另一方面太看重了孙某人。孙之獬是谁?他不过是个归降的小臣。宋高宗害死岳飞,秦桧作为丞相似乎还具有“一点”顶罪的资格,孙之獬怕是“一点”资格也不具备。对统治者来说,臣民“心服”是目的,不过他们错误地认为“心服”的标志是“口服”。其实何尝如此?就拿孙之獬而言,在明朝他是大明的拥护者,清兵占领北京后,不是又降清了吗?口和心怎能放在同一种标准下评定?

心悦诚服与外表驯服远远不是一回事,只求其表而忽视其里,未必是明智之举。美国人罗宾·布莱耶尔在《头发的历史》一书中举了很多例子,其中有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和拿破仑三位领导者。华盛顿当了总统后把头发结成根辫子,在上面用来装饰的扑粉差不多与他的对手乔治三世同样多。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一生都梳着朴素的分头,头发刚刚长及肩下。这种风格跟保皇党人查尔斯一世和奥利佛·克伦威尔的很相近。拿破仑则是另一回事。他在军校当练习生时,常蓄着一根辫子,等到他当上年轻的司令官时,喜欢把头发松松地垂在肩下,前面还有一撮刘海。当上皇帝之后,他的发型又为之一变,短发扫过眉梢,处处都跟罗马皇帝一模一样。罗宾·布莱耶尔最后说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不是式样或政治倾向决定了个人的发型,而是性格真正决定了个人的发型。这话无比正确,不过看你在哪里,有的地方发型等等决不是个人性格决定的。比如,在中国就不可以这样评定头发的事情。

世界上存在着奇怪的心态,即容易把表面的东西看得很重要。晚清的时候,开明人士学习西方,为减轻改革变法的阻力,几乎都用“托古改制”的招数。辛亥革命时,也有人“用竹竿捅掉屋檐上的几片瓦以示革命”。说起民主,有人不得不先说中国古代就有。总之,必须寻求外在的饰物把内里遮盖得严严实实。实际上这是欺人也是自欺。其实只要不损人,不害人,哪里用得着去求表面的辉煌?哪里用得着肤浅的快意?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讲到剃发时说:“从明清间画迹分析,居官有职的,虽补服翎顶,一切俱备,妇女野老和平民工农普通服装,却和明代尤多类同处,并无显著区别。”可见,急速的变化一般限于高层,下层劳动人民变化比较缓慢。然而政策对下层生活的影响,则相当巨大,因为他们所得本来就少,最经不住风雨。不管何时,生活、生存都是第一位的,下层百姓如果只求外表光亮,就可能吃不上饭了。

有意思的是,不仅清廷把头发的式样与是否归顺联系起来,汉族的民众也把剃发看成奇耻大辱。胡蕴玉的《发史》记述过一个卖菜的佣工,无名无字,人们只叫他邢疯子。满洲人公布剃发令之后,严命剃发,否则当死,邢疯子便削发为僧,最后不知所终。据史书说,因拒绝剃发而自杀者极多。底层百姓同样把头发和政治相连。可见民族文化心理对人的制约。侮辱一个民族,用强力迫使那里的人民改变文化习俗是最为有利的手段。剃发令颁布之后,各地民众强烈反击,江阴、嘉定、苏州等地的抗清斗争如火如荼,朝廷内弹劾那些倡导剃发汉官的行动也很激烈。

更令人深思的是,清兵入关以后虽然也想让明朝人剃发易服,但并不是特别坚决,曾经罢剃。据说,请求朝廷罢剃发令的人是吴三桂。剃发令罢而复行,与一部分降清的汉官推动有关系。剃发令颁行的初期,先降的已经剃发,罢剃之后投降的则没有剃发,因此官吏中满官和关东旧臣剃发,新降的汉官则没有剃发,结果朝堂之上就出现了“一半剃一半不剃”的景象。一部分汉官建议,清朝既然已经代替了明朝,礼乐衣冠制度就应该沿袭中国历代成法,满洲的官员也应该从汉;另一部分汉官为了博取满洲贵族的欢心,便倡言恢复剃发,全国官民应衣冠从满。主张剃发者为当时的内院学士李若琳、冯铨、孙之獬等。反对剃发者为绝大多数汉官,以御史赵开心为代表。谁能想到,打击汉民族文化心理极端严重的剃发易服,竟与汉官有关!旧书上常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以此事看,心之异同,与族类没有关系。眼前可有香花,天涯也可有芳草,远近、民族都不是问题。

任何政治,国富民强都是目的。丢掉这一点,不管什么人的意见,对国家和个人都是不利的。

“意见”叵测吗?

屈指算来,专制社会的历史虽有几千年,圣君名臣却不多。不多,原因有多种,只以专制社会君主为所欲为的脾气而论,名臣就不会多。如果胆子不大,又缺少讲话的智慧,“谏”与“死”的联系程度就相当紧密了。人们提起魏徵时,总怀有崇敬之情,往往不在于老魏那些具体意见,而首先在于“敢”字。史上的君主提倡臣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人多得是,但真要有人提点像人话的意见,砍人头者不少,把人家发配到远处者更多。明智如李世民,最后不也把魏徵的墓碑推倒了吗?后来念及老魏的好处“复立碑”,提意见的险恶于此可见。除非你翘着兰花指说:领导,我对你太有意见了。你为了国家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这是危害革命。老魏的意见不是这类没有人味的话,全是皇帝怎样做才可以治国安邦的。敢披逆鳞又能全身者,老魏怕是古代第一名臣。当然,老魏再能,如果不遇到李世民,也可能小命不保。因此,后人一提老魏,必然想到李世民;说起李世民的时候,也忘不了“魏徵”。君臣捆绑如此紧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魏徵一生也不算顺利,从小失去父母,家境贫寒,曾出家当过道士。在隋朝做过小官,投奔过瓦岗起义军。唐立国后,先为太子李建成效力。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没有杀他,也没有怪罪于他,而且委他以谏官之职,询问政事得失。贞观元年(627年),魏徵被升任尚书左丞。贞观十七年(643年),病逝家中。老魏追随李世民17年,一生给李世民提了200多条意见,粗算一下,一个月一条。他的意见质量很高,不是某地名不好需要更名之类,也不是某处有裸体纤夫,可大力开发其旅游资源那类混账话。他的意见,对皇帝而言是关于长治久安的,对老百姓来说是关乎安居乐业的。在我国的历史上,魏徵是提供重大意见最多的臣子,自然唐太宗可能是接受臣下意见最多的皇帝。

唐太宗践皇帝位以后,虽然知道魏徵有思想有见解,但对他的意见并不是特别认可。《资治通鉴》载:“上之初即位也,尝与群臣语及教化,上曰:‘今承大乱之后,恐斯民未易化也。’魏徵对曰:‘不然。久安之民骄佚,骄佚则难教;经乱之民愁苦,愁苦则易化。譬犹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也。’上深然之。封德彝非之曰:‘三代以还,人渐浇讹,故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盖欲化而不能,岂能之而不欲邪!魏徵书生,未识时务,若信其虚论,必败国家。’徵曰:‘五帝、三王不易民而化,昔黄帝征蚩尤,颛顼诛九黎,汤放桀,武王伐纣,皆能身致太平,岂非承大乱之后邪!若谓古人淳朴,渐至浇讹,则至于今日,当悉化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上卒从徵言。”虽然李世民“深然之”,但看那样子,只是觉得魏徵的意见比当时的宰相封德彝的正确,经过内心反复斗争、酝酿,才“卒从徵言”。不惟如此,有一次李世民回寝宫后气呼呼地对长孙皇后说:“会须杀此田舍翁。”原因则是:“魏徵每廷辱我。”什么是“廷辱”?字面的意思是“朝廷上当众侮辱”。其实,那是李世民的错觉,魏徵不过是当着朝臣的面提深刻的意见而已。提意见,往往指手画脚面红耳赤,猜想起来,李世民可能觉得很没面子。执权柄者都有这毛病,一方面征求意见,一方面认为提意见者居心叵测,压制意见。真是伴君如伴虎,伴权如玩火啊!后世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即在意见的包装上下功夫——意见外层裹着甜腻的糖衣,让听者听了很舒心。世上是否有这样的好事,不得而知。实际中好像那个“太监劝谏法”并不顶事。记得黄仁宇先生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说:“太宗之受谏,不一定是以受谏为目的,而是表扬自己虚心明察做好皇帝的门面。”此话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但诛心之论,于理论可能有益,对实际生活则未必有什么好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李世民虚怀纳谏,从善如流,于己于人都有好处。没有李世民,焉得出一个魏徵?

另外,专制制度下的监督顶多是多几个魏徵,分外的话是不敢说的。如魏徵那样提提意见,碰上李世民这样素质不错的皇帝,还能获得承认,起一点监督作用。史书说李世民不敢当着魏徵的面玩鹞鹰。假如遇到一个颟顸且暴虐的帝王,老魏的项上人头还在不在就很难说了。没有制度的严格约束,谁也说不准皇帝会怎样做事。

后来李世民离了老魏的规谏很有点食不甘味的劲头。魏徵有一段时间患病请了假,李世民说,你不在的这几天我的缺点多了。老魏死时李世民以镜子喻他,实在是情集与此,水到渠成。设若当初李世民视老魏的意见如无物,设若李世民以为老魏用心险恶,就是魏徵比现在还敢犯颜直谏,他也很难有机会或有兴趣思考很多国家大事,思考了也未必肯说出来;设若李世民求谏有始无终,老魏也不会讲国家社稷。《新唐书》为萧瑀作传时云,萧瑀入拜太常卿,迁御史大夫,参预朝政。但是这个人气量狭小不能容人之短,时或意气用事,对房玄龄等人的小过失,痛加参劾,皇帝不加采纳,由是自失。《资治通鉴》谈及此事时,也说“瑀由此怏怏自失,遂罢御史大夫,为太子少傅,不复预闻朝政”。萧瑀所弹劾的内容如何,我们不去管它,让人关注的是萧瑀的此后行为。他的意见不被皇帝采纳,很失落,不再议论国家大事了。一个人的意见遭受不理不睬的命运时,谁会不缄其口?不管一个人性格多么耿直,多么迂曲,说出的意见多与少,总和受到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唐朝前期不仅魏徵爱提意见,大臣们大多如此。

有一次李世民问魏徵:“比来朝臣何殊不论事!”翻成白话似乎就是:近来朝臣为什么不爱议论国家大事?老魏很实在,回答:“陛下虚心采纳,必有言者。凡臣徇国者寡,爱身者多,彼畏罪,故不言耳。”李世民不愧为明君,连连点头称是。这样的问题李世民的儿子李治也问过大臣,只是那位臣子说,陛下做的已经尽善尽美,别人没什么说的了。说这样的话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思想蒙昧。

1896年8月28日,大清帝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赴美访问,9月2日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其中谈及了新闻的真实性问题。李鸿章说:“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的报纸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这段话颇有独到之处:一是没有像别人那样强调清朝国情与美国不同,二是把报纸缺乏真实性直截了当地完全归罪于编辑,“倒打一耙”的猪八戒功夫很了得。从表面看,李世民是问:臣子怎么不提意见了。李鸿章在答:清朝新闻为什么没有真实性。细想理路是一致的,只不过魏徵所说的原因不同于李中堂而已。唐朝兴盛,晚清败落自有世界大势的原因,上层思考问题的方式怕也不可忽略。

世事是发展的,意见也就没有停止的那一天。臣子的意见未必很正确,人主也不一定按臣子的意见去推动世事更替,但社会必须理解臣子的苦心,给臣子一个正确的评价。不提意见的人,未必真心热爱江山社稷,意见多的人也不一定有“狼子野心”。爱不爱我们这个国家,与意见多与少不是比例关系。

嘉言还需方行伴

反面教材明武宗是朱姓王朝的一个不肖子孙。他当上皇帝不久,就以天气热为借口停止了经筵日讲,经筵日讲可是皇帝、太子的必修课。不仅如此,他上朝经常迟到,甚至干脆就不上朝了。长期罢朝大概自武宗始,至神宗就达到十几年不出宫闱一步了。至于在宫内办妓院,在外设豹房,在民间骚扰百姓,都是他任内做下的孽事。

然而历史十分有意味。正德十六年三月戊辰,武宗颁布遗诏。诏曰:“朕以菲德,绍承祖宗丕业,十有七年矣。图治虽勤,化理未洽。深惟先帝付托,今忽遘疾弥留,迨弗能兴。夫死生常理,古今人所不免。惟在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吾虽弃世,亦复奚憾焉!”(《武宗实录》卷一九七)看这段文字,明武宗并非认识不到自己的一生都做了什么。

同类推荐
  • 胥狼之主

    胥狼之主

    他的肉体被封存于诡异的地下之城,灵魂穿越而出,寄身于天生神力的少年身上,那天冬雪飞舞,梨花异开,他妖孽地说出女人的声音,变成雌雄同体,自此挥长剑舞长刀,抢佳人,争天下……剑向所指,谁于争锋?我是小布,不是吕布!我是领主,不是顽主!……
  • 历长存

    历长存

    穿越时空。来到2200年前的秦朝,之后的故事……其人其德其才,与历史长存不朽,斯为世仰。乃父乃兄乃子,本家学渊源有自,故而风高。
  • 六朝沧浪传

    六朝沧浪传

    杨太真,鱼幼薇、红佛女、李师师、潘金莲,西施;卑路斯、吴三桂,吕奉先,高仙芝,李药师,白起;这些鼎鼎大名的人物在六朝这个混乱的世界里会发出怎样的光芒?他们和穿越而来程子川会有什么交集?
  • 艺术考古(上)

    艺术考古(上)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66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大王不是贼

    大王不是贼

    占山为王便是贼?作为穿越杰出青年的罗曼可不这么想。他觉得在大宋朝做山贼的最正确姿势,应该是发财、享乐和开party……
热门推荐
  • 与仙同居:天上砸下腹黑仙

    与仙同居:天上砸下腹黑仙

    霉运连连的蓝珊在向老天抱怨时被从天而降将的异物直接砸晕。“本人乃霸道帅气法力无边,迷倒众生的帅大仙周程是也。”一个脑崩袭来。”你是大仙,本姑娘还是观音呢!“泪眼汪汪的某大仙最后还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乃多功能机器猫一枚。打脸白莲女,追爱心仪人,困难我来扛,愿望我帮你。只是,在鸡飞狗跳,爆笑连连的同居生活之中,什么东西渐渐变了味?”帅哥你是谁?放开我!“”我,你说呢?““唔唔。”无限春色泛起涟漪。
  • 逃离银河

    逃离银河

    重复:火星失守,重复:火星失守,重复....命令:月球堡垒全速前进目标火星,任务:挡住敌人1小时命令:地球逃离计划开始,目标未知,任务:活下去!现在开始逃离!逃出去,带着最后的希望。
  • 逆天小毒妃殿下太腹黑

    逆天小毒妃殿下太腹黑

    夜灵,一个来自异世界的杀手,沉睡五年,这一世她不会效忠任何人,只会为自己而活,她不要傲视苍穹也不要凌驾九州,只求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保护自己身边的所有人。谁料半路杀出个邪帝,霸道宣誓了占有权,看着他难看的脸色,她嫣然浅笑:“王爷,我警告过你别碰我的,可你偏偏不听,既然你这么作死,我要是不成全你,就太没有良心了~”“而且我告诉你,现在我不要你做我的男朋友了,动不动就想上了我。没想到你是这种人。”夜灵双手都指着拓拨千羽的穴位,一脚抵着他脆弱的地方在昏暗的光线下,充满暧昧以及旖旎的涟漪气息。夜灵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可那笑却不达眼底。“你说我该拿你怎么办好呢,嗯?”
  • 南柯怡梦

    南柯怡梦

    都市少女穆瑾臻,一脚踏空无端误入清王朝,仗义阿哥十三爷,一次偷闲意外闯入辛者库,刹那间,四目相接,火花四溅,也许在这对视的一瞬,痴缠嗔念,已然注定。他是她仰慕已久的侠王,可到底挣不开历史的箍制;她是他死生契阔的挚爱,可终究逃不过现实的残酷。
  • 开门见墓

    开门见墓

    如果是合葬,那条龙必定会飞走,除非有什么东西镇住它。胖子说完后,还得意洋洋看着我。我听得一头雾水,什么龙啊精啊吸啊,听得倒像是吸精痴女。胖子见我的样子,就知道我没听懂,大骂道你个高学历知识分子连这也不知道。我反驳道:“老子什么时候说自己是知识分子了,还有,你见哪个知识分子张口闭口就是风水!”胖子是越有人和他犟就越高兴,当下就掳胳膊挽袖子。我当他是要揍我,跳起来跑到白衣女子旁。
  • 守护甜心:唐家七姐妹

    守护甜心:唐家七姐妹

    时间毫不妥协地流走,唯独带不走记忆和我们。你可以拒绝很多东西,却无法拒绝遗忘。所以,那些被偷走时光中的际遇,那些不散场的人们,都留在了回忆中。最终,我们不断告别,偶尔怀念。一次相遇,保留一份果敢的自己;一抹红唇,倔强不老去等待一个人;一份白粥,让日子回到简单诚意……生活的美丽都不是一蹴而就,但有些勇气却可翻山越岭,温暖却始终触手可及。成长中的遇见,总是不经意地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谨以此文,纪念逝去的那些时光,时光未老,我们不散。群:169665326~~必看~~——这本不是讲守护甜心的哦。
  • 九阙凤歌

    九阙凤歌

    她,是女娲娘娘陨落之时流下的最后一滴眼泪,历经天劫修炼成神。九九八十一道天雷,独独缺了那情劫之雷导致神格并不完整。斩仙台前,她施展那万劫不复的补魂之术,救活了他心心念的女子,却终究还是不及他怀中女子半分,心灰意懒之下,自爆元神,免受九天之上降下的神罚!关键之时,水部圣器替她挡下了部分力道,独留一魂一魄随着破碎的圣器飘落凡尘。。他,是九尾天狐后裔,只因圣母瑶池那匆匆一瞥,便情根深种。九尾天狐一生只会结一颗丹那是情丝所化,情碎则丹碎,丹碎则身死。。传说天地初开有凤歌九阙,一为引魂,二为镇魂、三为补魂。镇魂之歌一歌传天际,二歌镇大地,三歌荡地府,四歌生人魂。她能补这天下千千万万生魂,独独补不了他的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的灰太狼

    你是我的灰太狼

    她,B市首富的女儿,义无返顾地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但缘分让她认识了狄浩然,他们的感情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只因一见钟情,他就爱上了她,他霸道地对所有人宣布她是他的,但这个坚强的男人为了她不止掉过一次眼泪。缘起缘灭,花落花开,一切早已命中注定。“我愿一生一世做你的灰太狼!”
  • 最强融合传说

    最强融合传说

    四灵大陆的两位管理者一时无聊,作为地球人的夏云很不幸成为一个“生存游戏”的牺牲品,身为一个普通人,在这个残酷而血腥的世界里,又该如何生存下去。原来,夏云的未婚妻秋雪在一年之前就成为这个游戏的牺牲者,当两人相遇之时,秋雪已逝,留下一只眼睛——传说中的血月神眸,陪伴在夏云的身边,让他可以看破一切,融合万灵。于是,夏云选择迈向深渊,踏上一条凶险无比的复仇血路。融合最强之灵,成就最强之人。拳打绝代天骄,脚踢隐世老祖,镇压诸天神魔,没有一拳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加一拳,彪悍人生,无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