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31600000019

第19章 艺术的思想、方法与流派

思想是艺术真正的核心内容,用比较抽象的方式,显示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内心的真实状态和对世界、对人类和文化的理解。

方法是具体化和科学化的技法,指向艺术作品承载的创作意图、形式和风格等层面,与思想互为作用,方法为直观表现,思想为潜在意识。这些相近或相异的思想与方法,几乎构成艺术史和艺术心理的全部内容。

流派则是最细分的形式和载体,它在一定思想与方法的影响下,对艺术作品进行归类,直接呈现为作品个性中的共性,使我们能够在艺术发展过程中,发现和体会类型化、民族化等相似或相异的倾向性,流派也因此成为艺术史中最重要的结构性特征之一。

艺术的思想、方法和流派,通过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的发展,从潜意识层次的关联角度,逐渐形成越来越明显的相互依存和传承的关系,催生各种“主义”的出现。

也就是说,譬如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是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发展一脉相承的,无论后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承认与否,他的创作意图、创作思维和灵感来源等,都会出现对前辈作品的传承、模仿、推翻等潜意识行为。

正是这些潜意识或无意识的创作心理,将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艺术思维和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艺术学理论体系中,这种关联的特质成为探讨和研究理论与实践、创作者与受众等关系的重要因素。

艺术创作的方法至关重要,而有关艺术思想的讨论是理解艺术方法的基础,在艺术思想的指导下,方法方才凸显意义。

因思想和方法的不同,在艺术史上,作品在意图、形式和风格等层面上体现出的家族相似性才得以辨认,流派正是对这一家族相似性的直接表征,同时,流派也构成了艺术是中最重要的结构性特征之一。

马克思说:没有思想就没有艺术,而没有语言就没有艺术品。

如何解读与艺术相关的思想?

1.作为历史的思想。

作为历史的思想指向活着的过去,它的外化形态为语言,它的内容既包括了对历史的看法,也涵盖了自身对前任的历史看法的二度理解和思考,思想的发展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外延和放大。

2.作为人文的思想。

思想与人文学科之间存在非常明确和直接的关系。在美国人文学家加纳罗和阿特休勒看来,艺术泛指人文。我国美学家、艺术史论研究者朱青生强调,沉思和反省可以通达之处,则为人文。

艺术有让人成为人的能力,活着的人想要最终成为人文的人,艺术是必要条件之一。

了解作为人文的思想,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人文学与艺术学研究中存在人的无限性。

“我们也许不会成为文艺复兴人,但无限的选择在等待着我们。我们从人文学中汲取的越多,我们就越能够拓展我们的知识,增强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变成了无限,我们以无数种方式与数不清的生命缠绕到一起。”

作品的无限与人文意识的无限不断形成相互作用关系,同样,思想在其间也是无限的。

其次,通识人文学的主题促进思想的再进化。

人文学主题有六大类:爱、宗教、自由、道德、生死与幸福。

人们在狂欢的酒醉中感知迷途,在痛苦的挣扎之后达到至福。这一对看似相互对立的情绪,却构成了作文人文的思想的两大层面,最终指向的只有一个更无限的词:觉悟。

人文的可通识性决定了思考的外延范围,具体到艺术层面,创作思维、观看思维等都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延展和丰富。

3.作为美学与哲学的思想。

苏联理论家库列科娃说:“直觉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和存在主义是支撑现代西方‘上流’艺术结构的三大‘台柱’,从西方的艺术流派中,都可以看到哲学与美学的影响力。”

就艺术学研究来说,我们在认识艺术作品背后的思想的过程中,除了注重意识形态、文化、宗教等惯常思维形态,更要注重艺术家作品里不断再现和阐释的思想,这些看似重复的表达是构成艺术家创作思维的根本。

更进一步说,美学与哲学将历史中的艺术作品赋予理论化的解读,而它们本身就是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哲学家对艺术的兴趣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对艺术有着深切感受里的尼采,是以艺术为出发点进入哲学的问题圈的,……康德,看起来对艺术完全没有感觉,却以艺术结束了他的圆圈”。

4.作为艺术的思想。

思想是艺术的核心内容,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迸发和创作思维的展示。

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有思想、有内涵、有意义的。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思想的表达呈现出两种形态。

首先是更为主动的形态。

受众能从作品中感知到的情绪多少似乎是由艺术家控制的。

“艺术是纯粹的想象性存在,仅真实地存在于艺术家的想象中。……这些表现形式仅仅是艺术家用来让他人感受艺术,或者说,让艺术进入体验着的想象的工具而已。交流是艺术品附带的、非决定性的特征。……情感对艺术创作极其重要。”

我们可以在更多看似无法直观解释的作品中,用这种想象性的思想进行解读,,实际上这些感受都是艺术家带来的。

其次是更为被动的状态。

艺术创作的主观性不言而喻,但很可能带来相反的局面,这在电影中较为常见。

艺术家创作思想的表达充满了挑战与刺激。或成或败,虽然不完全由观者决定,但至少艺术作品成为其思想外化的最直接产物

单纯的褒奖或批判都是浅层的评判,具体到历史、人文、美学与哲学等层面,结合创作思维和灵感的迸发快感,才能散发出艺术本质和艺术思想的魅力。

与思想相比,“主义”二字较为抽象,它具有完整的体系,是思想更为具体化和科学化的逻辑产物,也是艺术创作风格族群式聚类的表现。

如何理解主义?

1.作为历史阶段的主义。

回望历史,主义的概念涵盖文化、艺术、宗教等领域,虽然多样化的呈现会带来多样化的解读,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自身承载以及它形成的主流价值观念始终贯穿其中。

主义之于历史阶段的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主义是对之前的历史和艺术的解读和发展,以图像等艺术作品作为依据。

第二,具有当时性和现实意义,艺术家在创作中自觉形成为后世所传承的历史,包括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鉴赏等诸多方面。

第三,艺术家潜意识中具有对未来的预知能力。

2.作为艺术观念的主义。

主义之于观念,呈现出具体化的指征。

就艺术观念而言,艺术家在不同时代会产生与时代相适应的创作思维,但由于艺术家更为敏感和幻想的思维模式,这种适应往往要比大众要超前一些。

正因为艺术家疯子般的思维模式,才导致艺术观念的不断进步与演变,这也是艺术家大胆尝试的结果。

每一种主义都像是在对前一种主义的质疑和挑战,在这些艺术观念的影响下,作为大众的我们,似乎看不到,或者更明确的说,是不在意孰是孰非,最终都将默默接受。

3.作为创作方法的主义。

作为创作方法,也可以理解为创作技法,主义指更为具体的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与技法和风格息息相关的内容。

与创作方法相关的主义与流派息息相关,但不同的是,主义的打破和建立具有更为深刻的影响和传播力度,而流派的改变似乎只是艺术家自身的呐喊而已。

在诸多主义之中,最为复杂的当属现代主义及其引申出的诸多关联词语。

现代主义也被称为现代派,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歧,现代主义艺术与现代派艺术共同指向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在西方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而出现的艺术形态,呈现出较为纠葛的特征。

首先,它们虽然与当时的时代息息相关,却没有显而易见的本民族文化指征。

其次,按照格林伯格的说法,现代主义的本质是用一个学科的独特方法来批判学科自身,目的并非颠覆自己,而是更明确和牢固其专门领域。

批判的对象只能在已经确立的时代和艺术创作话语内产生。

现代派很可能是过渡、短暂、偶然的现象,波德莱尔更进一步指出,“它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则是永恒和不变”。

现代性是描述现代的状态。

现代性预示着持续的进步和不可逆转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的时间划分是明确的,即20世纪中叶至今。

理解“后”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削弱居于优势地位的权威性,制造新的立场、新的语境。

方法的对象则是艺术本体,无论是作为理论的方法还是作为创作实践的技法,都用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梳理,对散发的艺术思维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较明确的聚类倾向,这也是艺术方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理解方法?

1.作为技法的基本方法。

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方法可拆解为思维方式和创作法则的产物。

最伟大的艺术力量要得到恰如其分的显示,就需要有与艺术力量相当的第一流的技巧。

一方面,缺失纯粹的、基础的技法,会导致艺术性无法实现,所作呈现也无法称之为作品。

另一方面,过于强调技法和方法的规则,很可能导致匠人的批量生产。

作为艺术创作的方法原理性的问题指向了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方法,并结合思想、主义等内容,完成具有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作品。

2.与媒介相关的创作方法。

从艺术创作媒介来看,方法与作品不同的媒介属性息息相关,艺术作品涉及在艺术中如何去构建视觉甚至视听媒介的方法,也就是说,艺术作品从创作构思到创作完成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媒介存在与传播的特点。

艺术家运用方法对观者进行心理刺激,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媒介带来的多维思考,都表明了艺术家在方法问题上想要实现的目标:呈现有技术、有价值的艺术品,用某种方法向观众说话,方法终将成为方法论。

关于方法的原理,实际上也指向了两个层面:理论与实践,这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流派是思想的再现,是主义的表达,是方法的外延,也是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艺术作品聚类风格的体现。

艺术史流派与主义有更为紧密的关联,主要有三种表现。

第一,流派与主义的同构。

印象派等同于印象主义,立体派等同于立体主义等。

第二,流派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从时代划分和时间上来看,流派会氛围诸多的主义,如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流派包括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第三,流派与主义的区分。

野兽派、激浪派、新小说派等概念在历史上并非与主义同构,这些流派更像是自发的、即兴的艺术家个体和小众团体的行为,不是一个艺术运动,也不是一个艺术风格,与主义科学化和具体化的系统较为疏离。

如何理解流派?

1.作为历史发展的流派。

西方艺术流派的发展脉络呈现出不断反复和循环的过程,艺术的复兴,西方历史上就出现过三次。

而中国艺术流派则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中绵延进化,形成相对统一的艺术风格。

2.作为创作观念和技法的流派。

流派是创作观念和技法结合的最真实、最直接体现。

野兽派创始人弗拉芒克曾激动地写道:“我能够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应,就是扔一枚炸弹,然后把我送上断头台——这就是我用软管里挤出来的纯净的颜料,企图在艺术和绘画中体现的东西。这样我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破坏、不屈服,最后,创造一个可以感觉到的世界,它是生动的、不受束缚的。”

而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于19世纪末诞生,综合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结合是电影与生俱来的特质。

也正因为叙事与视听语言提供更为丰富和多维的视域,使得电影产生诸多流派,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类型与风格。

明确思想、主义、方法与流派等概念是理解艺术创作与理论的前提,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历史中多元的艺术作品和艺术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几个概念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较强的延展性,既可以指代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也可以指某种方法,既可以指按照一定方法创作的作品在形式和风格上的共性,也可以指系列方法背后主导性的思想观念。

同类推荐
  • 那些年的坚持

    那些年的坚持

    有一种恋爱叫异地恋,但是他们又是在网上认识,所以他们的恋爱是网恋加异地恋,就算这样他们依旧彼此坚持着……
  • 徐先生又被忽悠了

    徐先生又被忽悠了

    他是为人民服务的交警。她是医者仁心的医生。都是为人民服务,不分工作。本书又名《陆小鹿和徐先生》
  • 斗罗之剑者无敌

    斗罗之剑者无敌

    是写关于斗罗1的内容,主角是尘心的孙子。
  • 她的小美景

    她的小美景

    那年母校假面舞会,作为知名音乐人的姜笙也去参加了。她与一位年轻人不期而遇。他邀请她跳舞,并为她弹奏了一首F小调第2钢琴协奏曲后逃之夭夭,只在她的无名指上留下了一枚上面写有“S”的粉色钻戒。这位年轻人,莫不是喜欢她?那次见面,姜笙觉得,这年轻人八成是看上她了。但是后来,她再也没遇见过他。她一直都留着那枚戒指,只为寻找他的爱。再见,是姜笙在瑞士的一场音乐会。是那一首她铭记于心的F小调第2钢琴协奏曲,肖邦写给初恋的曲子。她听到了,然后跑了过去……她觉得,可能,那是她的爱情。“先生,你好。”
  • 虚拟人设第一卷

    虚拟人设第一卷

    本卷是《虚拟人设》的第一卷,本卷的主角分别为卞尘霖和林汐,围绕卞尘霖展开,卞尘霖从小和林汐一起长大,林汐从小没有朋友(只是因为林汐不是人类,不拥有人类的存在感),但是卞尘霖却可以注视到林汐,但是在林汐拥有朋友的的同时,在夺取卞尘霖的存在感,卞尘霖在别人的印象之中越来越加模糊,但是卞尘霖却没有意识到,直到在某一时刻(这一过程在第一卷中并未提示到)卞尘霖消失在林汐的生活中,那时的林汐感觉到了世界的崩塌,当林汐向邻居们问道卞尘霖时,邻居们并不知道有着一个人的存在,但是她却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记忆之中,多年之后,卞尘霖和林汐考上了同一所高中(这时的卞尘霖没有任何存在感,但是在考试时,老师还是可以看到考试完成后的试卷的),林汐的世界开始恢复,她又见到了卞尘霖,两人的相遇有些仓促,这是的卞尘霖已经忘记了儿时的记忆,早就成为了一个不具存在感的空壳,就像是路边的石子,但是被别人注视到让他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林汐告诉了他他们儿时的记忆,两人对对方都怀有歉意,无法弥补的歉意,然而林汐在接近卞尘霖的同时也想要归还卞尘霖所丢失的存在感,即使自己会消失……
热门推荐
  • 陨落星辰之大世

    陨落星辰之大世

    “人,终有一死;星辰,也终将陨落!诸君!死战!”林枫从城墙上一跃而下一马当先冲向了黑压压的三国联军。紧随其后的二十一位华夏宗师一时也是低吼“诸君,死战!”……
  • 异世最强奶爸

    异世最强奶爸

    苏叶22岁那天被扔到了异世界照顾5个小萝莉。苏叶:破屋里洗尿布,偶尔做做药剂师,卖过果酒,魔法学院当导师;坑过几条巨龙,精灵帝国与女皇深入交流,魔界里和魔王打架;不是我想装逼,也不想撩妹子,我真的只是想赚钱养娃!
  • 晚安了心上人

    晚安了心上人

    夏忍忍从高中开始就喜欢陈琛,谁知道这一喜欢竟是6年。他喜欢五月天,夏忍忍也喜欢。只要是他需要,夏忍忍一转身就能看到他。可突然有一天,这一切都变了,因为顾然的出现,她放下了对陈琛的喜欢,而这一切迟钝的夏忍忍全然不知。而甜甜的恋爱,正向她大步走来。
  • 奔跑吧萝卜

    奔跑吧萝卜

    当一个游戏坑爱情坑生活坑的三坑女屌丝突遇末世,为毛人家都是异能异兽的到我这就变了根萝卜,难道我已经坑到老天都看不下去,屌丝逆袭看我怎么填大坑。
  • 爱的培养与守护

    爱的培养与守护

    我们憧憬着完美的爱情,大吉大利的结局,可为啥最后都走到了悲哀的结局?我想以自己的微薄经历和兄弟姐妹们谈谈。
  • 海贼王S的通缉令

    海贼王S的通缉令

    海贼王的同人小说男主角是wuli索隆sama!女主角的话,山治?
  • 大盛世

    大盛世

    前方是无尽的星辰大海,我来,我看见,我征服。
  • 神剑卫

    神剑卫

    玉虚辰几人看着这块平凡的墓碑下,永远静默的躺着一位沉默的伟大的人,不由得想起了很久以前他说的一句话,“泱泱华夏,英雄不应该只是在历史中去追寻,我们要拥有自己的英雄,而你们,将是华夏的英雄!”
  • 联盟进行中

    联盟进行中

    生活过的慌慌张张,人生活的匆匆忙忙,就这短短几十年,何不热血一生?挺起你的雄心壮志,走起你的巅峰之路,只有王者,才是你身份的证明,只有胜利,才是你灵魂的归宿。将所有的一切全部抛开,走进这部《联盟进行中》的世界。
  • 叶圣陶家书

    叶圣陶家书

    本书辑录了叶圣陶叶至善父子1969年—1972年北京到潢川干校两地间的上百封书信。1969年,叶至善随团中央到河南潢川干校,父子相隔千里,互通书信,至1972年叶至善返回北京,前后历经三年八个月,往来家信数百封。在这些家信中,不单有家长里短的日常问候,还有父子二人关于文学创作、社会时事、家庭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探讨交流。家书中关于当时社会生活的记录,也可看作是回望那个特殊年代的真实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