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27000000027

第27章 不执著的智慧(2)

前面略略地都讲过一些佛法,在梧州讲了修行四要,就是蒲益大师的开示:“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在玉林讲的就是《不执著的智慧》。广西的佛法虽然看起来暂时还比较薄弱一些,但是我又看到信众对佛法都非常踊跃、非常虔诚,修持也非常精进,从而我非常随喜和赞叹大家的功德。

今天我们有缘见面,我想也简要地讲一讲,因为后续有三皈五戒,还有居士学习班的初级证要发,大家有些事情要问一问,我们还要请登觉法师给大家传承《大悲咒水》的修法。我想讲的题目就是《禅的智慧》,或者按照六祖大师的开示也可以名之为《如何证悟般若三昧》。

我们知道人类的历史有超过五千年,尤其是世界六大文明体系,我们中华民族的华夏文明五千多年以来没有间断过,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就是科学文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人文文化依然是停滞不前。

我用一个最浅的比方就可以知道,两千多年以前的时代,那个时候,物质文明是比较薄弱的,哪怕是贵为帝王,他居住的也不过是茅草房子,或者泥土做的房子,出入最多也只是用马车。现在当然物质文明是非常丰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们最近看到的中国的“嫦娥二号”探索月球。我们乘飞机出行是非常普遍的事了。

虽然现代人外在的物质文明丰富了,但是内在的精神有没有同样地大幅度的提升?并没有。我们看两干多年以前就有圣人出:印度有释迦牟尼佛;中国有孔子、有老子等等,都是划时代的圣人,都是影响和促进人类文明提升的大圣人。

那么,时代过去了两千多年,我们的修养是不是比两千多年以前的人更高了呢?未必。不要说我们跟两千多年以前的孔子和他的学生在内在的修养上无法比,更加难以跟释迦牟尼佛和那些大菩萨、大阿罗汉弟子们去比。两千多年以前的凡夫众生内心有贪婪、愤怒、愚痴、傲慢、怀疑、猜忌、嫉妒等等种种的烦恼痛苦,那我们现在减少了吗?我们进步了吗?并没有!而且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同时,因为内在的心灵没有同步地提升和净化,可以说巨大的生产力的发展,其实是催生了人更为巨大的贪婪,这是我们人类所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

中国有个神话叫做“夸父追日。”是说有一巨人追赶太阳,道渴而死,至死方休。人类对物质享受的追逐也是像“夸父追日”一样无有止境,内在一直不断地催生更巨大的贪婪,这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如何去开启我们内心的智慧。

我们要从自身的种种贪婪、愤怒、嫉妒、愚痴之中解放出来,要把我们内心之中的偏见、执著放下。外在的平等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内心要有智慧,才能够真正地放下种种偏见执著,开启内在的智慧。

尽管现在物质生活丰富,其实芸芸众生更加迫切地需要佛法的智慧,需要佛陀智慧甘露的滋润,为这个喧嚣的城市送来智慧的清凉,为这个冷漠的世间注入慈悲的温暖。所以我们看到信仰佛法、精进修行的人越来越多,这也是我们提升自己内在的精神境界的一个最好的方法。

那么如何来提升呢?当然我们用禅的智慧,像六祖惠能大师一样顿悟成佛。六祖大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那如何运用禅的智慧来开启自性功德的宝藏呢?我们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是实际上要做到很难。比如说,我们有贪瞋痴,尽管能够找到让我生气、让我愤怒的原因,但是并不是找到原因后我就不会再愤怒了,我就不会再生气了,逢缘对境我还是会起愤怒心。

那是因为什么?因为我们虽然学佛,但是我们学到的是佛法的知识,不是学到真正的佛法的活的智慧,如果我们像学世间的这些学问一样、学科一样,去把佛法作为一种知识的累积记下来,能够断烦恼吗?当然有一定的作用,能够让我们修养提高,但是要真正地明心见性那是很困难的,因为解脫的智慧不是依靠知识的积累。

还有,人类至今仍然还在互相残杀,我们也容易找出人与人、国与国、族与族相互之间产生战争的起因。那是因为人没有开启内在智慧,所以就一直在争斗。有一个统计资料说,人类两千多年以来的发展史,大的局部战争就超过一万五千场,都是因为人内在的心迷了,用的是大脑思维,而没有用真心来觉照,所以内心迷了,就拼命向外去争斗、去争夺。可见,在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佛法。

现代物质生活丰富了,物质文明进步了,但是众生的内心没有提升的话,更加催生了他内心之中更为巨大的贪婪,使之没有止境。我们打开衣柜,看到满满一柜子的衣服,但是有没有一件是自己觉得很欢喜、很满足的呢?或者会不会就因此而知足呢?很多人其实还是更会去追逐外在的物质享受,内心迷得更厉害。

所以,如何去开启内在的智慧,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快乐和自由呢?我想开启禅的智慧,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我们要能够打破成见,有随处作主的智慧。

我用一个公案来说好了。我们知道中国的禅宗五家七派:即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沩仰宗、法眼宗,包括后起的杨岐派和黄龙派。千百年以来开启了无数中国人内心的智慧,出了很多开悟的大德。真正开悟以后就能够怎么样?就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像开悟的禅师一样“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虽然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环境之中,但是内心如如不动,不会被它染污;虽然示现有生老病死之相,但是不会被这个生死所束缚,成就了真正的自由。

其实开悟的修行人是一个大心的人,是一个大写的人。大心的人就是有菩提心,无我利他;大写的人就是顶天立地,完全地在世间的使命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转迷成悟。

在五家七派之中,临济宗是最为兴盛的。临济义玄禅师的证量非常高。其实一个宗派能延续多长时间,跟开创这个宗派的祖师、禅师的悟境、福德,他是不是真正地彻底大彻大悟有极的关系。“临济临天下,曹洞曹半边。”临济宗之所以兴盛是与义玄禅师的证量分不开的,义玄禅师的师父是黄檗山的希运禅师。我们可以学一学黄檗希运禅师的《传心法要》,还有《宛陵录》,这些都是真正见性的圣者的智慧。

临济禅师开悟以后,他有一天去参访一位前辈叫做翠峰禅师。一见面翠峰禅师就问他:“你从哪里来呀?”

义玄就回答:“我从黄檗山来。”

翠峰禅师再问:“黄檗山希运禅师有讲什么佛法吗?”

义玄禅师就回答:“没有讲什么佛法呀!”这是第二个回合的禅宗的机锋辩论。

可是翠峰禅师不放过,进一步追问:“希运禅师真的是没有说什么佛法吗?”

义玄禅师就回答:“就算是说了,我也不能跟你说。”这是第三个回合了。

第四个回合,翠峰禅师进一步追问说:“那么你试试,说说看。”

义玄禅师马上就说:“一箭过西天。”

如果在凡夫状态不晓得他们在说什么,尤其是后面。其实我们要知道,通过这么一些辩论,虽然说翠峰禅师是前辈,但是他没有真正地彻悟,在这个机锋之中他就已经输掉了。所以义玄禅师就说“一箭过西天。”

那什么意思呢?前面问话当然是很平淡了,翠峰禅师说:“你从哪里来?”义玄回答:“我从黄檗山来。”翠峰禅师再问“希运禅师说什么佛法呢?”义玄回答:“没什么佛法可说。”为什么?

因为佛法采用的是禅的智慧,它是智慧,你要说有什么东西可以说,那就变成一种知识的累积了,你就执著了,所以说没有什么佛法可说。这也是释迦牟尼佛说,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从来没有说一个字。为什么没有说一个字?因为如果你认为他说了很多的佛法,你起了这个执著心,这个智慧就不见了,你就变成一种死的知识的累积了,你所学到的只是佛法的相,而不是学到佛法的真谛,不是学到真正的佛法。所以说他没有说什么佛法,这是第二个回合。

第三个回合就问他:“你的师父希运禅师是不是真的没有说什么佛法呢?”义玄禅师就回答:“就算是说了,我也不能跟你说。”就算是有我也不能跟你说,为什么?因为语言是相对法,要落人语言就是落入相对了,跟这个绝待圆融的、不生不灭的本体就有距离了,所以我不能跟你说。

因此我们都知道,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禅的智慧就传下来了。为什么这个传法是要拿起一朵花来,然后迦叶尊者就心领神会,就与释迦如来心心相印呢?因为你要用语言来表达,它是相对法,所以你会掉到陷阱里面去。

翠峰禅师到了这第三个回合,如果他是真正开悟的人,他就知道这个徒侄也是开悟了,所以他就不应该再继续追问了,他应该最多就回答一句:“善自护念。”善自护念就是说给你印可了,印可你真正悟人了,有禅的智慧了,那么你好好地护念好、好好地护持好自心,这样就不失为长辈。但是他还要继续追问说:“你试说说看。”其实他就已经落入分别心,已经落人相对法了。这个禅机来了他没有接到,错过了,所以义玄禅师就马上回答他:“一箭过西天。”你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个禅机就早已经过去了,但是翠峰禅师没有接到。

所以要打破成见,当下圆成的现观的智慧,这是我们所学习的,我们所要知道的禅的智慧。由此我们一定要知道:禅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要开启内在的灵性生命的智慧。有些人觉得这听不懂,但是其实很简单。这其实就牵涉到什么?

我如果要用比较浅的语言来说,其实没有明心见性、开悟之前,我们关键的是要学习真正的佛法,不是表面地学佛法的相,不是说你每天拿一本经书来念,比如《金刚经》、《药师经》等,天天念,认为我这就是修行了,是修行吗?当然不是。

我们学到的是佛法的相,没有学到真正的佛法。为什么?因为真正的佛法是灵活的,永远都是鲜活的智慧,内在的智慧,而不是一种知识。如果你今天念《金刚经》也是这样,明天念《金刚经》还是这样,没有什么变化,那就变成什么?那就变成静止的,变成死的,都还是知识,那不是真正的智慧。

我用一个常用的比方来说好了。例如百合花,大家看到这支百合花了吗?看到了吧?其实都没看到。为什么说没看到呢?

我们说“看到”了,是“认识”了这朵花,不是真正地“看到”了这朵花。为什么?因为凡夫众生是用大脑思维的,我说我“看到”这朵百合花,表面上开悟的禅师跟我们都是“看到”这朵花,但是禅师是真正地“看到”这朵花,我们是“认识”这朵花而没有“看到”这朵花,那有什么差别?

因为我们总是用大脑思维,凡夫大脑思维的特点就是四个字:记忆、解读。我过去累积了很多的常识,我过去学了植物学的知识,然后,我在遇到现在事物的时候,我就调动过去积累的知识来解读现在的这个事物。比如我来解读我眼根接触这朵花,这个色尘。我马上就解读它、判断它,然后就知道了,这花是白色的,这个花叫百合花。

这是用我们过去的知识来解读现在的事物,那有什么问题?因为现在的事物是活的,而这个花每一秒每一秒都在呼吸、都在变化,它是活的。可是我的生命也是活的,但是我不知道运用当下的活的生命来真正地看这朵花,来与这朵花融为一体,我并不懂得用现在的活的生命的智慧来看它,而是用过去的知识来解读它,那有什么问题?

那你把这个花就看成死的了,看成静止的了,你并没有真正地体悟到这个花是活的,你并不能够跟它相应。不能够跟它相应,那就产生距离了,于是它就变成静止的了。它本来是活的,本来是动态的,本来是在刹那刹那生灭的。然后我还给它一个名称,它变成死的、变成静止的了,这是用过去的心来解读现在的事物。

但是修行人应该是什么?应该是要运用真心来看,不是用大脑来思维。如何用真心来看?就是运用灵性生命思维,那运用什么方法?就是用觉照和欣赏。用现在的真心来看现在的这朵花佛法是讲因缘所生法,这个花是由无量因缘成就的,而我也是由无量因缘成就的,我的眼根看到这朵花的时候,又是因缘重组了,因缘和合当然又产生新的生命,产生什么样的生命?产生智慧的生命。所以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刹那都不断地在涌现智慧,涌现灵性智慧的生命。

故此六祖大师见他师父的时候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为什么能够常生智慧?就在此地。因为我们用过去心看现在的事物,六祖大师用现在心、用当下的心来看现在的事物,所以就没有隔阂、就没有距离、就融为一体、就不断地涌现智慧。

打个比方,我们在座有很多女居士,你说你了解你先生,你真的了解他吗?不了解,你并不能够真正进入到他的心。为什么?你看到他一个行为的时候,你会用过去对他累积的印象来解读他现在的行为。但是你要知道,他现在的行为是由他现在的心决定的,他现在的心决定他现在的行为,而你用过去心来看他现在的行为,所以你永远不可能真正地了解他,你永远不可能真正地进入到他的心。

因此,佛陀说: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心、看到自己的心,就是智慧;能够真正地进入到别人的心,就是慈悲。但是,凡夫众生如果用大脑思维,永远无法真正进入到别人的心,所以就不断地产生误会,就有距离了,就会有隔阂了,就总是在争吵了。为什么离婚率会这么高?因为大家很容易产生隔阂和误会,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有局限。

如何修行用功?怎么开启禅的智慧呢?首先是我们不要用过去心来解读现在的事物,而是要用现在的心来觉照当下的事物,觉照现在的事物,活在当下。因为当下的生命是永远新鲜的,永远都是不断地在观察、在觉照的,但是我们不懂得去用它,错过了,反而用过去的知识来解读它。那过去的知识不过是一个片段,不过是一个知识的碎片,你抓住这一点,那你把其他的无量无量的都看不见了,仅仅执著于某一点的时候,其他的无量的智慧都被遮蔽了,都被遮挡了。

所以,要将凡夫的运用记忆和解读的大脑思维提升到修行人的灵性生命思维,那就是运用觉照和欣赏。不是说你要讲很多佛教的名相,背很多名词,背很多佛经才是佛法。要学习活的佛法的智慧,而不是要学习这个相。你学习这个表相,你学上五十年、八十年你也开不了悟,你学上八十辈子也开不了悟的。我们有缘相见,所以希望大家当下就能够领悟到禅的智慧,领悟到佛法精髓的智慧,而且开启内在的灵性生命的智慧,运用觉照和欣赏。

我们为什么会有分别心呢?为什么会贪这个、会排斥那个呢?因为我们的心迷呀!其实我们只要运用觉照,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庄严的、清净的。我们如果能够懂得欣赏,这个世间就无不可用之人,无不可用之物,那当然就普天下都能够为我所用。

同类推荐
  • 处世规则(一)

    处世规则(一)

    本书内容包括:做人的规则、做事的规则、交往的规则、成败的规则、得失的规则、处事的规则、平衡的规则。
  • 中国商道智慧

    中国商道智慧

    商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摸爬滚打,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这便是“商道”,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经营之道。但是,在中国商业历史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省区差异、文化习惯差异等,致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商道”也有所不同。因此便出现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商业之道。助你知商规,识商性,通商路,懂商道,做最成功的商人!
  • 这样做女孩最命好

    这样做女孩最命好

    本书共11章,包括:每一个女孩生来都是公主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女孩,才不易被生活擦伤能苦中作乐的女孩,是风中的奇葩等内容。
  • 沉思录(中)

    沉思录(中)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 学会用人,学会管人

    学会用人,学会管人

    本书网罗了古今中外赢家的用人智慧,提炼出了用人的精华要点,并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用人体系。通过轻松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识别、选拔、委任、激励、培养以及留住人才等用人谋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方能傲视群雄。
热门推荐
  • 忍者战争

    忍者战争

    以众多漫画为基础的游戏世界,目前已经出现的游戏世界有火影,网王,食戟,后续还将会添加进新的游戏世界,有意向的可以向我反映哦~喜欢的读者请帮忙推荐给自己的QQ好友和微博朋友圈,谢谢你们的支持。
  • 那年秋雨惹人怜

    那年秋雨惹人怜

    【双向暗恋】我以为你喜欢的是他,我以为放手是最好的选择——by词逸如果当初的我再勇敢一点,如果当初我比那个女孩早一点,我们是不是,是不是就会在一起——by许晗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做,我以为……也有一种爱叫悔不当初所有洒脱的背后不过藏着令人心疼的懦弱。
  • 真神的快乐降临

    真神的快乐降临

    人死不能复生,在灵月大陆,这是3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已居神位的幻术强者绮云,被神秘组织用秘术召回魂魄,重活于世。强敌在上,天灾迫近,看绮云如何打破人神屏障,重回巅峰。
  • 超级镇妖塔

    超级镇妖塔

    镇妖塔谓之超级?有何用处?妖魔鬼怪的聚集关押地?修仙大军锻炼的最佳基地?抑或是各种极品仙草,妖兽培养地?应该还有更多更多有趣的用处吧……怎么说呢?镇妖塔在手,天下我有!PS:嗯~算是随身流的一种吧……本书已签约,另外已有一本完本上架作品,所以品质有保证,不会太监,请放心收藏翻阅!老书QQ群:69982361~~希望对本书有建议或指正的书友加入!
  • 离殇,晨光熹微

    离殇,晨光熹微

    高三那天,她第一次遇见了他,仿佛中毒一般,沉沦至死。她为了他,放弃自己的梦想,硬读金融学专业!大学毕业,她成为他的贴身秘书,付出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直到她被他背叛,他被她所伤,分道扬镳。她发誓成为金子一样的女人,让他后悔,他发誓让她一生只能活在尘埃里!这一生,就纠缠至死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穷小子的那些事

    穷小子的那些事

    一个乡下穷小子,逼于无奈,只得进城赚钱,受尽白眼,看人生百态,戏看猪脚如何土鳖斗金龟,混迹都市......
  • 魔法炼妖大师

    魔法炼妖大师

    赵不凡穿越到了奇幻世界,成为了一名魔法师,还得到了炼妖壶。靠着炼妖壶的力量,他炼化各种怪物,从中获取魔法药剂,装备,以及新的怪物帮手,帮助他战斗和提升自身实力。赵不凡也因此走上了一条成为法神,在神魔大陆叱咤风云的传奇道路。
  • 全三国文

    全三国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日归途

    明日归途

    我于预言之中,看到了未来,看到了万物的陨灭。所有的选择,所有的可能性,最终,都指向了唯一的结果……夸张吗?那你知道“必然”是什么吗?2071年末人类联盟动用“净化协议”对保护者公司发动无差别打击,被波及者不计其数。德洛斯率先发难夺回了被安吉拉联盟侵占已久的工业区及周边领土。本就动荡的局势进一步发酵,全面战争,近在咫尺,一切都无法挽回。2072年初已然做大的北方联合于战场上取得主动权,斩断了安吉拉联盟伸向北方的爪子。被重创的安吉拉联盟已然式微,损失大量领土后,于天使之都外围苟延残喘。腾出手来的德洛斯,调转枪口指向人类联盟,庞然大物间的战争蓄势待发。2072年中胶着的战事没有好转,更多的年轻人被送上前线。德洛斯迎来漫漫长夜。这些都是必然,哪怕没人推动,也会自然而然的沿着这个大方向走下去。我尝试阻止,可天不遂人愿。回过神来,已经身处另一个世界。这是什么情况,我也很懵。“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哪里都不会消停!”带着这样的感叹,拖着残破的身躯再一次踏上征程。迷茫……纠葛……恩怨……未知……这个地狱都容不下的男人又会完成怎样的壮举,未来又是否会因他而改变……“暴风雨要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