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84200000017

第17章 那个重兵把守的地方(7)

电视是个“综合艺术”,画面、声音、音乐、特技、美术、文字、解说,把这些元素使用好、驾驭好,需要一个电视人有综合素质和“艺术气质”。比如,一个电视专题片,画面语言拍摄和剪辑得如何?解说词撰写得好坏?配什么样的音乐符合节目的情绪和基调?这都要求编导具备很好的“艺术感觉”和“功力”。

(10)“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有灵气

“喜新厌旧、见异思迁”,不是指的对工作挑肥拣瘦,而是指电视工作要不断否定自己、超越自己,推陈出新,不断在选题上有新突破,在创作手法上有创新,不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经常能冒出“鬼点子”,想出“别出心裁”的方案来。

以上,只是笔者大致总结归纳的几点电视工作者,身上应该具备的一些要素,但并不是说,这些素质一个电视人全都要具备。任何一个行业和单位能把工作做得好的人,不一定是“条件”特好的人。这跟一个人的“后天努力”有关,没有上述素质,要努力学习和训练自己,具备这些“素质”。目前在电视台的从业人员中,有不少成就突出的新同志、老同志,他们一开始可能并不具备多少“媒体人的优秀素质”,但他们一定是在其中的某些素质上非常突出,使他们成为优秀的电视工作者。还是那句话,看个人的努力和对事业的热爱了!

下面我摘录一位同行在一个内部网上发的帖子,很好玩也挺客观。他在帖子上建议以下几种人不要做电视:

(1)希望享受人生每一天的人

做电视是个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的行业。所以如果您珍惜您的生命,爱护您的健康,家庭观念强烈。那么请您找另外一个行业好了。

(2)艺术家气质的家伙

电视绝对不是搞艺术的行业。

就好像麦当劳绝对不是什么美食一样。电视就是方便面,当你实在没得吃的时候,你就去吃点。真想要艺术,你可以去看电影、看画展、看书……

所以如果您浑身艺术范儿,你可以去画家村养猪,可以去通州搞乐队,也可以去天安门掀裙子拍照片。

(3)想赚钱的人

想赚钱,您可以被电视干,别来干电视。

电视行业,永远让你饿不死,也撑不着。

电视人的收入有个瓶颈。在北京,8000块的导演一抓一大把,月收入过12000的,凤毛麟角。如果说别的行业收入阶梯都是金字塔,那么电视圈的收入阶梯就是天安门的国旗台子。很大的基座,上面插一根很细的旗杆。想挣钱,别干电视,去做生意吧。

(4)想出名的人

很早就有人说过,报纸是评论员的报纸,电视是主持人的电视。

整个电视行业里面,只有主持人这个工种,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才有可能出名,才有可能完成名利双收的宏伟蓝图。

但是,当主持人的门槛太低,会说话就行。要当个好主持人当然很难。

所以如果你做不了主持人又迫切地想出名,就别来这里。

11、电视圈的准入证

演员、老师、医生、运动员、司机,

老电视人的出身五花八门,

有学校毕业的,也有转行过来的,

文艺导演有的过去唱过歌、跳过舞,

新闻部记者有从报社、杂志社跳槽来的,

体育部有老师、运动员转行的,

摄像师有的过去是出租车司机……

老一代电视人五花八门的出身

电视台内有个笑话:专业球队里打不好了,打不动了,到电视台当体育记者去吧!专业文艺团体里唱歌、跳舞、唱戏没搞出名堂、没成明星的,到电视台文艺部当导演去吧!

这个笑话也不算笑话,它反映了电视台的确有一部分记者、编辑、导演拥有各类专业的“科班”背景。比如:北京电视台文艺部着名导演兼制片人田歌,以前就是工程兵文工团的歌唱演员;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导演兼主持人、制片人汪文华,曾是空政文工团的话剧演员。这两位主持人兼制片人,都出身文艺团体。而导演、编辑这些不出名的“幕后”电视工作者,演员、运动员出身的就多了去了。十几年前,电视台从文艺团体调进不少已不在一线演出的专业演员,充实到编辑、记者、导演队伍。这些人虽不是顶尖的演员,但毕竟科班出身,懂得文艺节目的艺术规律,在了解电视创作规律后,很多都成为电视台的骨干文艺导演。

在电视台新闻部门的记者编辑中,有不少是从报社、杂志社、电台走出来的。他们文字功底强,有新闻从业经验。十几年前,在电视台迅速扩张时,考进或调进电视台。当然,更大一部分人是“电视专业科班出身”——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今浙江传媒学院)、南京广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学校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后进入电视台工作。

八九十年代进入电视台的人就更杂了,工农兵学商全都有。至今,电视台的摄像师中,还有一部分过去是电视台包车的出租车司机(在电视台租车的年代,部分聪明的司机就业余时间帮着拿摄像机、搬三角架子,慢慢上手拍两下,最后也练成了摄像师)。

怎么进入电视台成为一个电视人

当你怀揣梦想、毅然决然地准备投身到这个诱人又闪着光环的电视圈里来的时候,你应该对电视台的用人体制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1)过去在编的正式人员

过去,电视台作为国家的事业单位,隶属广电局(央视隶属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省级电视台隶属省广播电视厅、局,以此类推),现在隶属性质也如此。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按人头份由国家财政拨款(有全额拨款,如中小学校和部分拨款单位,如各种协会、学会),300人就拨300人的工资,有编制才有工资,才能调进人。

1992年之前,无论央视还是省、市电视台,进台的员工都是正式编制,他们有的是从各行各业调进电视台的,也有从大学毕业分配进电视台的。

(2)后来的厅聘(或者局聘)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视台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电视频道猛增,节目数量剧增,电视台从事业单位开始向企业化管理转型的时候,电视台求贤若渴,用人机制开始松动,考进和调入一大批报纸、电台、杂志社及各类社会能人。这些人由各地广播电视厅聘用,与在编的正式人员享受同等福利待遇。

(3)现在的台聘(全员劳动合同制——正式员工)

台聘人员是过去十年间中国电视的中坚力量。2000年前后,随着全国各省市“有线电视台”和“无线电视台”的合并,以及全国电视机构实行“事业单位企业运营管理”,各地电视台内部又开始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无论新老职工一律和台人事部门签“劳动合同”(台领导、部门主任除外,他们由省、市委宣传部、广电局任命),但签的时间不同,比如有的老同志一签就10年、15年,等于签到退休,这部分人也是后来被称做所谓的正式人员,他们现在多处于40~50岁,是电视台的元老,多在主任、制片人、主编等管理岗位。

(4)部门聘(后转为企业聘——派遣制员工)

由电视台各部门、各频道聘用也称之为部聘,部聘人员往往表现好、很能干,是栏目组的骨干(一般都在这个部门或栏目组工作很长时间,但又死活解决不了人事关系的调入问题,或不是当地户口等,还有就是这几年新近来台的年轻人)。从2005年开始,央视带头兴起“签约公司”的用人新法,北京电视台等一些地方台开始效仿。“签约公司”是电视台把过去“部门聘、栏目组聘”(其实部门、栏目组原本无任何人事权,等于是“临时用工”)和很能干又没跟电视台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经挑选、考试,让他们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用人合同,再由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电视台相关节目组。这种“派遣”人员已占央视、北京台工作人员的一半以上,他们也是电视台记者、编导的主力、中坚力量。

近两年,电视台开始重视这部分主力人员,他们在工资待遇、劳保福利、“五险一金”、奖励等各方面,已经接近或和正式员工没有什么区别,参加并通过“电视新闻记者证资格考试”的一线记者、编辑,也下发了“记者证”,在台内也配发了正式的“电视台工作证兼出入证”,许多待遇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有部分人甚至被“破格”选聘成制片人、主编等管理岗位。

(5)组聘或临时人员(兼职和帮忙)

同类推荐
  •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与古人相比,我们今天在性问题上所面对的局面、所感到的困惑、甚至所见到的表现等等,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性问题,长期存在着看起来是对立的两极:一极是重生殖、重子嗣、多妻和重人欲的;另一极则是礼教,在宋代以后它成为在理论上必须严格遵守的社会规范,而且越来越带上明显的禁欲色彩。在上述两极的同时作用下,就产生了性张力。性张力问题说到底是社会在性方面如何进行制约、平衡的问题。问题是一个所有社会都共同面临的问题。本书不仅仅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古代中国人身上;同时也扩展、联系到现世的中国社会的种种性现象,从“性张力”这一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人的性生活。
  • 教学相长文丛-享受着,如此美丽的教育

    教学相长文丛-享受着,如此美丽的教育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
  •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本书分时光碎片、县域观察、乡村走笔、青川纪行、人物素描、编采札记六部分,收录了《思念如潮慰忠魂》、《湖州工业园区完成“格式化”》、《长兴民企兴无限投资》等文章。
  •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本书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对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的杂技学童群体进行系统研究。当今吴桥杂技学艺、从艺行为是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借用。历史上在生存压力下形成的杂技文化传统,在当代语境中,被国家、地方和个人加以利用,使杂技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职业选择模式。
热门推荐
  • 天命执掌者

    天命执掌者

    踏地,诛天,斩仙,杀神,吾欲为魔。我命天不许定,我幸而是我创。改命,就先要改天。——改天换命,-------我不怕死,就怕死时无能多杀几个诸神。
  • 从零开始的异界魔王生活

    从零开始的异界魔王生活

    当一个来自地球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与一个不靠谱的沙雕系统相遇,场面一度不可收拾
  • 清末之帝国崛起

    清末之帝国崛起

    这是已经走岔的历史。明末东武帝朱常清带领转移到台湾,但攻打台湾荷兰人时不慎死掉,而后康熙年间,颇有作为的南明攻下正被西班牙殖民的吕宋北部,却也被康熙把台湾夺走。南明转到海外的吕宋,与西班牙继续对峙,但渐渐落败,历经十二世,已经快要灭亡,这时我们英明的主角灵魂穿越而来,依附在病倒的南明小皇帝身上。朱宇是个公司Boss,登山时被失误的外星人弄死,作为补偿,高度文明的外星人在异时空找到匹配的身体,并给他灵魂几乎无尽的知识存储。看这样的主角在华夏微弱之时崛起,赶走殖民、打倒腐朽满清、消灭RB、建立最强大帝国……
  • 视野融合与批评话语

    视野融合与批评话语

    本书所选内容分为三部分:上编侧重于文艺理论基础问题的探究,中编侧重于文学批评现状和历史的思考,下编侧重于一些当代文学现象的评论,虽不是体系严明、逻辑严密的专着构架,但其观念倾向和价值取向却是从理论到应用一脉相承。所选文章从大三的习作到博士后期间的论着,时间跨度较大,反映了作者在文学研究的天地中从蹒跚学步到健步行走的成长过程。
  • 诡画之陵城纪事

    诡画之陵城纪事

    在陵城的最西边,有一个画馆,馆主是一个极其美艳的男人,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每逢阴雨天,哪里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
  • 我在等你长大

    我在等你长大

    一手养大的女孩,爱上了别人,萧暮无法忍受,让她变成自己的,温存的第二天女孩消失了。五年后再次相遇会有怎样的火花……
  • 高能少女修仙实录

    高能少女修仙实录

    (内心成长性女主,皮中带稳,稳中极浪。) 流霜,一朵修仙界的奇葩。人家年轻一辈的星星哪个不是进退有度成熟稳重,唯有她是个反面教材。 风流成性,拈花惹草,烟火气太重,没有一点一天到晚没个正行。 修士皆远离俗世,以出世静心,斩断尘缘以求仙途。 流霜却反其道而行,以入世而静心,以多情磨砺内心。 (虽然女主曾经是现代人,但她的三观可以说是不正常的现代三观+修真界幼年的不正常三观+神魂封印后修真界三观的综合体,总之不是正常人就对了。) 排雷:男主×2
  • 此笙不忘

    此笙不忘

    顾念笙对莫忘的爱近乎偏执,只因小时候的一次相遇,相救,她就整整爱了他六年,六年后再次相遇,她对他,他对她又是怎样的感觉呢。面对莫忘的以前,她又会有什么决断呢?面对对她穷追不舍,自称“本王”的的怪异男人,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呢?精彩还在继续。敬请期待哦~~~动动小手指投个票票吧,收藏,推荐一下吧,么么哒。==================================
  • 万界鸿蒙道主

    万界鸿蒙道主

    老书虫新书推荐《洪荒之苟在万界的哈士奇》,欢迎大家收藏推荐!一梦无数载,庄周梦蝶,蝶梦庄周?我只想知道自己究竟从何而来!遗忘意味着背叛,只为寻到自己的根,纵千死而不悔,辰星,一个不知自己究竟从何而来,为了探寻自己的来历,以无敌之姿从洪荒至万界,只为心中那份执着。此心安处是吾乡……
  • 赤狐之侠义联盟

    赤狐之侠义联盟

    一个发生在异世界的故事,涉及多个异世界国家。这个世界有酒,有江湖。这个世界有帮派,有高手,有斗争,有阴谋,更有正义。这个世界武术境界,有秘山,有灵兽,有上古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