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33100000012

第12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探要(4)

从秦至五代的近1200年间,重要人物的管理思想,除上述外,还有秦时李斯的中央集权管理思想,西汉贾谊的行仁政、抑奢侈、重均衡的管理思想,西汉晁错的重农薄赋思想,汜胜之的农业综合经营思想,王莽的“五均六管法”,东汉王符的明选考功与省役爱日思想,崔寔的家庭经营管理思想,曹魏时傅玄的社会分工、精简官吏及进步的税役思想,南朝宋时周朗的德、才、能、识标准的选才思想,北魏孝文帝的行政管理思想,西魏时苏绰的强国富民思想,唐时刘晏的“取人不怨”、“以养为先”及经济效益思想,唐时杨炎的简化税制、量入为出的财政管理思想,唐时陆贽的“安富恤贫”及奖励移民思想,韩愈的“伯乐识千里马”的人才管理思想,白居易的平税、恤民、薄赋、节用、求贤、顺民、精官等富国安民思想,等等。

(第三节)宋元明清时期的管理思想

从宋朝建立(公元960年)至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的历史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虽然继续发展,但到了清朝后期已逐渐衰落,在明朝的中、后期曾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范仲淹的人才管理思想

范仲淹(989——1052年)。曾任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是北宋的政治家,他正直敢言,关心民间疾苦,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他写下的千古名句。

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亡:“王者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他对当时边境不宁、民不聊生的残乱局面深怀不安:“若不急于求人,早革其弊,诫国家之深忧”。

他深刻地揭露了北宋用人的弊病:“才与不才,一途并进”,“虽愚暗鄙猥人莫齿之,而三年一迁,坐至卿监丞郎者,历历皆是”,“能政者十无二、三,谬政者十有七、八”,“耄者、懦者、贫者、虐者、轻而无法者、堕而无政者”纷纷占据要职。这些人“有尚迎送之劳,有贪燕射之逸,或急急于富贵之援,而孜孜于子孙之计,志不在政,功焉及民?”不仅如此,这些平庸之辈还想方设法排挤有才之士,“贤杰之才,谗嫉者众”。

范仲淹提出了任用人才的如下标准;1.不能用夸夸其谈,言而无实的人;而应用不作浮言,专干实事的人。专干实事的人“发必危言,立必危行”,有益于治理国家。2.不用唯唯诺诺、报喜不报忧的人;而用敢于直谏利于革弊除害的人。他希望朝廷“不以柔讷为行,如以柔讷为行而宠之,则四海英雄无望于时矣”。3.要用人之专长,不求全责箭。怎样发现人才,他主张改革科举考试,建议在考试取仕时“先策论以观其大要,以诗赋以观其全才,以大要定其存留,以全才升其等级。”他的这种主张对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何发挥人才的作用,他认为人君和人臣之间要明确职权,“庶务委于下,而柄归于上”。也就是放手让各级行政人员管理自己职权范围的事务,让他们有职有权,各司其事。

范仲淹非常重视人材的培养:“夫善国者莫先育材,育材之方,莫先劝学”,要“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材,陈正道”。他主张在教育内容上应“教以经济之业”。在人才管理上,他提出如下改革措施:1.以政绩(如在经济、法律方面的实际成果)作为提拔官吏的主要依据;2.对各级官僚子弟靠“恩荫”做官的特权进行一些限制;3.罢免不称职的旧官吏,“委天下按察使,省视官吏,老耄者罢之,贫浊者劾之,昏懦者逐之”。

另外,范仲淹针对当时积贫积弱的形势,提出了以下十方面的改革措施:1.明黜陟;2.抑侥幸;3.精贡举;4择官长;5.场公田;6.厚农桑;7.修武备;8.减徭役;9.覃恩信;10.重命令。这些好的主张,由于受到贵族官僚的强烈反对而难以实行。

苏洵的义利结合思想

苏洵(公元1009——1066年)和其儿苏轼,苏辙都以文章著名,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中,三苏占了三家。苏淘虽久为布衣,但“皇皇有忧天下心”。

苏洵主张要治理国家,必须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一方面不能没有“义”,但又不能片面地强调“义”。他说:“义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拂天下之心。”他并举例说,伯夷、叔齐为了“义”而不食周粟,以致于饿死,但他俩的大义行为与“天下之人”并无实际利益关系,人们眼见其饿死而毫不悲哀。他认为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不是“义之罪”,而是“徒义之罪”,是片面讲义的恶果。他说:“利在则义存,利亡则义丧。”另一方面,不能没有“利”,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利”。他说,所谓“君子耻言利”,并不是不言利,而是耻盲“徒利”。他举周武王为例,认为周武王伐殷是“揭大义而行”,但他同时又“发粟散财”以“恤天下之人”,因而得到天下人的拥护,可见“虽武王亦不能以徒义加天下”。苏洵很赞同《易·乾传》中的“义者,利之和也”,“刊物足以和义”的说法。他提出:凡讲义时,要充分注意到利,这叫“利义”;讲利时,要充分注意到义,这叫“义利”。“义利、利义相为用,而天下运渚掌矣。”

苏洵说:“利之所在,天下趋之”,实际上是把利看作人们的内在要求,而把义看作人们的道德规范。这种义、利相结合的思想,虽对治国是一种重要原则,但在充满了阶级矛盾的封建社会,那是很难做到的。

曾巩的节用裕民思想

曾巩(公元1019——1083年),北宋进士,任知州多年,北宋著名文学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赞成荀子的“节用裕民”主张。曾巩说:“所谓裕民者,取之有制,使之优厚之谓也。所谓节用者,使之出入有度,足以相掩之谓也。”他分析裕民的意义说:“夫古以来可质也,未有民富且安而乱者也。其乱者,率常民贫而且不安也。”

他主张节约国家的财政开支,减轻赋税,这样就可“裕民”。他通过不同时期官员数与郊(祭天)费的大幅度增加的统计数字,建议冲宗皇帝减少官员和费用开支。当时,财政年开支十亿以上,如果每年节省十分之三,就是三亿。他认为通过节省开支,不难实现富国的目的,改变积贫局面,他要求神宗“变因循苟简之敝”,“大修法度之政”,大力缩减财政开支,“以幸天下,诒万世”。

公元1086——1087年,河北先后发生水灾和地震,按救灾常法是发给灾民救济粮,曾巩认为这种消极的救灾办法不好,百姓不干别的,每日专门等待领救济粮,而且发粮数量很大。他主张少发些粮,每户再发些钱,这样做有好处。他说:“彼得钱以完其居,得粟以给其食,则农得修其畎亩,商得治其货贿,工得利其器用,闲民得转移执事,一切得复其业,而不失其常生之计”。曾巩的救灾措施使生产得到恢复,财政收入也相应增加,这也体现了他的“裕民”思想。

他极力反对用通货贬值的政策去解决财政困难,并列举汉武帝铸白金币、王莽行宝货制以及孙权、唐幺宗时铸大钱所造成的严重祸害的事实,来说明通货贬值政策是不可实行的。

司马光的“养本徐取”和“减冗节用”主张

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时曾任宰相,政治家,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所写《资治通鉴》为我国最伟大著作之一。

司马光坚决反对封建国家对百姓进行竭泽而渔地搜刮。他土张“养其根本而徐取之”。他指出:“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司马光认为封建国家的财源来自老百姓,他说:“农工商贾。财之所自来也。”因此,他主张推动他们的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足够的财源。“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还说:“将取之,必予之;将敛之,必散之。”

司马光斥责竭泽而渔的理财者“冻馁其民而丰积聚”,“扫土市禄位而不恤后人”,是“捃拾麻麦而丧邱山”,“不操白刃而为寇攘。”他不仅主张保护农业生产力,而且提出必须设法减轻农民负担,轻徭薄赋,绝不可用各种名义加重农民负担。他还提出“减损浮冗而省用之。”他说:“国用所以不足者,在于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司马光的这些话在900余年后的今天,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北宋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司马光主张财政收支集中统一管理,改变多元化现象是适当的。他主张,理财官员“随材用人而久任之”和“有功则进,无功则退”,是有利于财政管理的。

王安石的陶冶人才之法

王安石(1021——1086年),曾任北宋宰相,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在神宗的支持下,实行了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均输法和市场法等一系列新法。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新法虽几乎全部废除,但王安石不愧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王安石十分重视人才,他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人才,他把陶冶人才的方法分为教之、养之、取之、任之四个方面,在这四方面做到“有其道”。其主要内容,叶世昌做了如下归纳:

教之之道。教育人才要通过学校,应广置和严选合格的教官,敦给士子以“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的学问。无用的学问不教。

养之之道。保养人才要做到“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他说:“人之情,不足于财,则贪鄙苟得,无所不至”,即官吏的俸禄要足以维持一家的生活,以便使他们“足以养廉耻。而离于贪鄙之行”。但“人情足于财而无礼以节之,则又放僻邪侈,无所不至”,故又必须用礼来约束他们。对于少数违法的,则要用刑法来制裁。

取之之道。选取人才不能“私听于一人之口”,而要根据众人的意见。众人认为贤能的人,才能按照他们的德和才,授以适当的官职。授官职还要“试之以事”,作进一步的考察。考察人才不能只靠皇帝个人,也不能只凭一、二日之间的考试。

同类推荐
  •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2版)》首次从一门学科的角度提出了个人管理学的概念和体系架构,阐述了个人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研究个人管理学的意义,全景式地考察、论述了与人相关的论题,包括人的属性、人与人生的定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基础、管理方法、学业管理、职业管理、婚恋与家庭管理、社会关系管理、健康管理和总体管理。个人管理学是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之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由此可以明了人生,合理地规划人生,系统地、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方方面面。《个人管理学(第2版)》对各类人员,特别是对职业人士和大学生、研究生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 销售员实战心法

    销售员实战心法

    销售心态作为销售员的一种职业素质是可以培养和修炼的。本书为读者提供的正是一套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的销售心法。本书在针对销售人员在销售和培训中遇到的问题,为销售人员提供了修炼良好销售心态的多种技巧。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说明,怎样运用八大制胜销售心态来超越自己,创造销售业绩的奇迹。如果你正奋战在销售第一线,本书会帮你跨越心理障碍,培育强有力的销售心态,实现超高业绩。如果你正领导着一个销售团队,本书会帮你培训优秀的销售员,打造战无不胜的销售团队。
  • 如何经营便利店

    如何经营便利店

    如何经营便利店以问答形式为您排忧解难,为你提供独立开办便利店指导。内容包括:便利店有哪些类型、便利店盘点流程是怎样的、便利店防抢的方法有哪些等等。
  • 丛林法则——危机管理智慧

    丛林法则——危机管理智慧

    每个企业管理者都惧怕危机,但危机的来临却并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西方有句管理格言:危机就如死亡与税收,对于企业及组织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随时都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危机。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就成了企业管理者最关注的问题。自然界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战场,每个动物都时刻扮演着“猎人”与“猎物”的角色,为了生存,它们只能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加倍小心,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只有这样,它们才能永远处于“猎人”的不败之地。企业管理者可以从动物的丛林法则中体悟到危机处理方式,学习到企业管理智慧,从而扬长避短,转危为机,让自己始终扮演“猎人”的角色。
  • 培养客户忠诚的n个关键

    培养客户忠诚的n个关键

    当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已经使客户越来越麻木的时候,明智的企业经营者突然明白,与其如此,不如把钱用于与客户建立长久的关系上,即培养客户的忠诚就等于让客户自觉地去给自己做广告,吸引新的客户。本书对怎样培养客户的忠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了解客户、对待客户因人而异等等,有理论性又有可操作性,是一本企业营销人员必读的好书。
热门推荐
  • RoadPath路的尽头

    RoadPath路的尽头

    曲径通幽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爱自己深爱着的人
  • 从未陌生

    从未陌生

    女主乔幽幽生性自卑,与同学的交流不多的她很孤独,也就是这时,男主苏默走进了她的世界,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陌生人在背后害她。究竟是谁呢?
  • 妖色魅众

    妖色魅众

    她存活的意义在于,找到那些杀害她亲人的人,为家族的人讨还一个公道。所以,即使明知道你的心意,我也无能为力。“欧可可,你再改我记忆试试?你别忘了是谁救了你!”欧辰亦气急败坏,怎么都想不到眼前的女人会这样对自己。
  • 荣耀之守护

    荣耀之守护

    一个自认为很平凡的少年,岂不知自己身负特殊血脉。似无意,又似被安排,他走上了强者之路。当他终于强大到俯视众生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肩负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面对敌人强大到超乎想象,畏惧?逃避?不,他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勇敢的去面对,因为有一种荣耀,他必须守护,哪怕付出生命。。。。。。
  • 元朝原来是这样(白金升级版)

    元朝原来是这样(白金升级版)

    一部全景解读中国古代疆域最辽阔王朝——大元王朝的大历史经典之作!金戈铁马,征西伐东,南攻北战,大元王朝完成多族群国家之再次统一;从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黄金家族掀起东方风暴,震撼亚欧大陆。军事天才与游牧铁骑,通过半个多世纪中国式“诺曼征服”,开启了人类历史一个极为强盛的朝代。本书钩稽史料,注重细节挖掘,阐明了元朝的源流与去向,解密了元朝的成败得失、经济文化,揭示了古往今来各族群共同创造发展中华文明的特有历史规律。
  • 善良班花遇见霸气班草

    善良班花遇见霸气班草

    这部小说是说:一位漂亮又善良的杨家大小姐杨艾糖,插班在高一二班。一进班就变成了班花又和花心的班草雷家辉坐同桌,不过半天老师就把杨艾糖和雷家辉换位。经过几天的相处,成为了情侣,不过一个星期又分手。加上老师再而三的换位班花杨艾糖又和班草雷家辉坐在一起。。。。。。
  • 倒带风华

    倒带风华

    放眼望去这个世界始终未被成功填满,看看身边的人就知道了,这说明我还大有可为呢!
  • 逐鹿星辰

    逐鹿星辰

    手劈开山断河,剑斩屠仙灭魔。乾坤阴阳口吐,绝霸苍穹独我。这是一个平庸少年一步步成为天地尊神的史诗。也是阴谋阳谋的悲欢战场。这里有修士·有功法·有法宝,也有奇形怪状的妖兽和种族,更有掌控一切的神人。天涯路,鸟飞绝。孤心人,绝离别。空断肠,钓一江寒雪。痴情,红颜化枯骨。孝道,父辈断头伤。逆天者从此诞生,主宰者能否消亡?且看嘿嘿先生小说《逐鹿星辰》
  • 兽王录

    兽王录

    一直读到高中毕业的杨一豪都没能搞懂,自己为什么能够过目不忘,为什么能够力大无穷。有的时候甚至能够飞起来。但是,在高中毕业晚会上的一刻,数百公里以外的父亲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展现了惊世骇俗的力量,才让他知道,原来他竟然是兽神---烈阳白虎的后裔。。
  • 阴阳师之我是鬼眼

    阴阳师之我是鬼眼

    阴阳先生是一份神秘的职业行走在阴阳两界,古时期的阴阳先生懂风水、阴阳八卦、五行命理一身道术。到了现代阴阳先生开始没落,我出生的时候来个一个道士说我是天生鬼眼后来传我一本阴阳奇书,我踏进了这阴阳界遇僵尸收女鬼直到我到一个自称阎罗王的人知道关于地狱十九层的一个惊天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