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31400000020

第20章 分共反共,宁汉合流(4)

9月18日,张学良发出声明,公开表明了拥护蒋介石的态度。19日东北军陆续入关,敲响了“扩大会议”的丧钟。20日起,“扩大会议”的委员们纷纷离北平赴太原。汪精卫还故作镇定地说:“如张(学良)决进兵,情势恶化,则无论太原、西安,吾人均可作为根据地,依照原来计划进行。”10月15日,鹿钟麟等通电罢兵,中原大战实际上已宣告结束,“扩大会议”也就烟消云散。

汪精卫于9月27日在“扩大会议”纪念周作了最后的报告,他不无伤感地说:

军事变乱无常,前月我们中央党部在北平,如今在太原了。以后或者不在太原,亦未可知。然而中央党部无论在何处,无论为秘密为公开,我们同志团结的精神,是永远不散的。我们同志这回的团结,有些人以为是互相迁就的结果,这自然有个人的看法,据我们看来,我们同志这回的团结,是为弥补过去之缺陷,以共同努力于将来的。我们前此之分,不是轻分;今日之合。也不是苟合。不合则已,合则不散。

在讲了这一番话之后,汪精卫于次日即黯然离开太原赴天津。

反蒋的“扩大会议”是失败了。事实上,这些人之间的离合无常,不过是基于一时利害权宜之计暂时结合在一起;所谓“同志团结”、“永远不散”云云,完全是自欺欺人之谈。而作为参加“扩大会议”的主要政派之一的改组派,不得不在这种形势下表明自己的态度。实际上也只有宣告解散完事。

经过“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后,国民党的宁、汉、沪三派组成“特别委员会”,代行国民党中央职权。但汪精卫在合并后的国民政府内,仅得到一个常委的位置,而大权却被宁、沪两派夺去,这是他绝不甘心的。于是汪精卫偕顾孟馀赴武汉,策动唐生智拉起“护党”旗帜,与“特别委员会”和由特别委员会控制的南京政府对抗。与此同时,汪派大将陈公博、王乐平、甘乃光、朱霁青、潘云超、陈树人等则南下广州。当时称这些人为粤方委员(因他们都是国民党二届中央执监委员或候补委员)。1927年1O月29日,汪精卫、顾孟馀抵广州,即在蔡园召集粤方委员开会,决定在广州成立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和国民政府,以此与特别委员会对峙。在粤方委员策动下,张发奎、黄琪翔于11月15日在广州起兵,企图消灭桂系李济深、黄绍竑的势力,从而统一两广。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爆发。南京国民党中监委邓泽如、古应芬等即以此为借口,指控汪精卫、陈公博等粤方委员,说:“去岁之秋,汪精卫、陈公博等回粤窃政。其党张发奎、黄琪翔所部教导团、警卫团三千余人,于12月11日结同共产党与近郊土匪,公然暴动,组织苏维埃政府于广州。星火燎原,几为东亚祸。”在宁方的攻势下,张发奎、陈公博、顾孟馀等无法招架,有的通电去职,有的逃往上海法租界,有的逃往国外,汪精卫也不得不于12月25日宣告引退,随即出国。

当汪精卫被迫出国,宁、沪两派把持的“特别委员会”被取消的时刻,蒋介石东山再起。1928年2月1日,在蒋介石把持下召开了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通过了由蒋介石、陈果夫提出的“国民党党务整理计划”,这个计划规定只有由同盟会到1924年国民党改组前入党的党员才准登记,同时还必须进行审查、训练,才可承认正式党员。按此规定,一些反蒋派的头面人物,例如唐生智(1926年加入国民党)、陈公博(1925年加入国民党)等,都将被取消国民党籍。这是蒋介石排除异己的一种手法。通过会议选举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主席还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实际上掌握了党、政、军大权(谭延恺只是名义上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不仅弃置汪派人物不予任用,甚至还给其中一些人以处分,这对汪精卫和汪派分子不能不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刺激。

汪精卫派分子岂肯善罢甘休,对于汪精卫的出走,汪派大将陈公博颇不以为然,他针对汪精卫、陈璧君的口头禅“合则留,不合则去”的说法,认为“不必求人合不合,也不必靠人留不留”。陈公博和陈璧君争辩说:我的哲学是合则留,不合则打,打不过才去。因此,这次汪精卫出国后,汪派重要骨干陈公博、顾孟馀、潘云超、王乐平、朱霁青、郭春涛等群集上海,策划反蒋活动,拥戴汪精卫为领袖。用什么思想武器进行反蒋呢?他们针对一般国民党员特别是一些青年,既不满蒋介石的专制独裁,又没有勇气或尚无决心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或不理解、不赞成共产党的路线政策,又不甘心与蒋介石同流合污,因而徘徊歧路,找不到出路何在的情况,提出改组国民党的主张。

“改组派”的政治主张是如何形成的呢?陈公博说:“这个会的纲领大概根据我所著《今后的国民党》和《党的改组原则》两篇文章。”肖淑宇则说:“陈先生发表那篇论文(指《党的改组原则)一文),系根据于同志们与我们讨论党事的二百多封来函,经过他的归纳组合之后,便俨然成了我们改组的纲领了。”直到1929年2月,改组派才正式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这个宣言全面阐述了改组派的政治主张。

概括起来,其主张是“自民国十六(年)中国国民党瓦解以来”,“中国国民党已被军阀、官僚、政客、买办、劣绅、土豪所侵蚀、盘据、盗窃、把持”,“孙总理之三民主义,已被他们所窜(篡)改,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的纲领,已被他们唾弃”,“党已失去指导的功能”,“党的生存也缺乏了必要的条件”。他们认为国民党的现状是“国民党员堕落的堕落,失望的失望,组织小团体的组织小团体”,“各寻各的门路去了”。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何在?“改组派”认为,这是国民党内出了毛病,产生了诸如西山会议派、无政府主义分子以及官僚政客等腐化势力所致;因此他们大声疾呼,要民主、反独裁、改组国民党,要清除国民党内的“腐化势力”和官僚政客,让“革命领袖”(指汪精卫等)担当国民革命的工作。

改组派登高一呼,果然在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中引起反响,因为他们揭露南京政府的腐败和蒋介石包办三全大会等丑行,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一个名叫楚同的人写信给陈公博、肖淑宇这样说:

《革命评论》出版后,沉闷悲愤的南京青年好似久乾(旱)得霖雨,各自眉飞色舞,议论纷纭,在茶楼、饭馆、公园等处,常有三五成群的青年,一面读《革命评论》,一面高谈党事,有许多过去沉默的人,现在也大骂其腐败的党政当局了。

虽然“改组派”表面上轰轰烈烈,似乎有些声势,正如毛泽东所描述的:资产阶级在汪精卫、陈公博一派鼓动之下,亦在沿江各地发展着颇大的改良主义运动。但是改组派提出的“恢复十三年改组精神,改组国民党”的口号,完全是一个骗局,并不准备实行。因为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一个标志,就是要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离开了这个大前提,改组精神就无从谈起。而汪精卫、陈公博等对此却极尽歪曲之能事。汪精卫声称:

总理于十三年春间改组本党。容共政策亦于此时确定。唯容共仅属一时政策,决不能谓容共即为本党改组精神所在。本党改组的精神,在于认定三民主义为救国不二法门。欲求三民主义能实现于中国,则不能不使三民主义普及于民众。欲求三民主义普及于民众,则不能不使党员真能为主义而奋斗。欲求党员能为主义而奋斗,则不能不巩固党的组织,森严党的纪律,使党员的行动,趋于一致,这才是本党改组的精神所在。

汪精卫阉割改组的精神实质,代之以“巩固党之组织,森严党之纪律”,不过是障眼法,掩盖其“反共”实质,这是明眼人一看便知的。

陈公博则一面表示:十三年本党改组的精神,一面含唤起本国的民众,一面含联合世界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联俄……的确是当时的一种精神。但陈公博对联共政策却大肆攻击,说:民国十三年改组时期,只有“容共”,并没有听见有“联共”,至十五年十月共产党的先生们才创造出所谓三大政策,把“容共”改为“联共”。他抓住孙中山曾讲过“容共”的话,却无视孙中山与鲍罗廷再次谈判后,孙中山却承认中国共产党是第三国际的—个支部,承认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这是孙中山“联共”政策的具体体现。一个改组派分子甚至这样说:“容共,是容纳共产分子加入我们国民党,来做国民党的工作,并不是和整个的共产党携手,将我们国民党的地位让给他们,这就与孙中山的联共政策大相径庭了。可以这样说,抛弃了联共政策,扶助农工也就是一句空话。

改组派既违背了改组精神,而改组派头头们之间理论又不统一,组织更不健全。

“在《革命评论》(陈公博主办)的主张着重于民生革命,而在《前进》(顾孟馀主办)的主张则着重于民主政治。在改组同志会成立前夕,我(陈公博自称)和孟馀(顾孟馀)辩论了一大场,我主张社会是有阶级的,不过我想以党的力量调和而至消灭阶级的斗争,而孟馀则为避免阶级斗争起见,根本否认阶级的存在。因为这样,他最不赞成我农工小资产阶级之说。此事又经过王法勤、王乐平和潘云超的调停,才电巴黎汪先生请示,把小资产阶级的名词改了一个‘小市民’。汪先生在他的心中也反对小资产阶级一个名词的。至说到组织不健全,则在‘同志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时已没有方法选举执行委员,经过几次讨论,到底还是以粤方委员为中央,竟直没有选出一个青年之士。这个办法算是一个不得已的调停,但粤方委员到底没有几个人!”

陈公博指出王法勤、朱霁青、潘云超、王乐平、顾孟馀等改组派大将的情况时,说他们有的老了,缺少办法;有的不善于深谋远虑;有的则是“长于批评,短于建设”;有的则是工作方法简单,“过于粗率”;有的人(指顾孟馀)则是只能当参谋,而不适于挂帅;他自己呢,准备去欧洲洗手不干了。

陈公博对“改组派”的前途颇感悲观地说:改组同志会的组织如此,别人当时或者还很乐观,而我则自知甚明,预料前途暗淡。他还算有点自知之明,那就是说,“改纰派”前景不妙,确实难逃失败的命运。

改组派一无政权,二九军队,只能因人成事,进行政治的、军事的投机。军事的投机是为了政治的需要;而政治的需要更助长了盲目的军事冒险。这种情况在蒋桂战争、蒋冯战争、蒋冯阎战争诸役中,改组派均有具体表现。而军阀战争是不择手段的。陈公博私下承认:我们既会在一块,改组同志会的主张只好一股脑儿存入口袋,只谈反蒋,不谈主张,这样改组同志会的精神,便根本萎谢了。

陈公博还把这种情况归结为改组派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组同志会”成立的时候,本注意于恢复十三年改组精神和重新改组国民党,则其注重党的根本问题可知。无如成立之后,即有军事行动,军事是不择手段的,初则和桂系合作,继则和冯、阎合作,对于党的组织和训练,无从提起。党的改组本为同志会主要目的,后则专谈方法,弃其目的,这也是失败的一种原因。

“改组派”成立于1928年冬,经汪精卫同意,于1931年春解散,为期两年多一点,便从此销声匿迹了。

“改组派”虽然拥戴汪精卫为领袖,但汪精卫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作“改组派”的领袖:“与其做改组同志会的领袖,不如做全党甚或全国的领袖,所以对外发表谈话,说他(指汪精卫)对于改组同志会是同情的,但他本人不是改组同志会的同志。”

按照陈公博的说法,这时汪精卫的麾下由三派人员组成:

一派是改组派,那是“改组同志会”的同志;一派是汪派,那是他(指汪精卫)左右的亲信;一派是“左派”,那是信奉汪精卫的主张,而不属于以上两者。这三派的分野虽然大方(向)明了,内部却着实有些倾轧的痕迹。

虽然如此,汪精卫手下有了改组派的这样一个抬轿子、吹喇叭的组织,作为政治斗争的砝码,当当领袖亦何乐而不为;从改组派本身的需要说,拥戴汪精卫,既有偶像作用,政治上亦足资号召。因此,说汪精卫是改组派的精神领袖或精神支柱,应该是事实。

五倒蒋不如联蒋

当蒋介石利用自己一手包办的国民党三全大会打击、排挤汪精卫派的同时,却拉住了国民党另一元老胡汉民,为他支撑门面。胡汉民自1928年9月参加蒋记国民政府到1931年2月,历时近两年半。蒋介石在李宗仁、白崇禧、冯玉祥、阎锡山及政敌汪精卫等面前,对胡汉民还表示表面的尊重;还存有若干顾忌,担心后院起火。但两人间长期面和心不和,各有打算:胡汉民想以党驭政、驭军;而蒋介石则想以军驭党、驭政。在反蒋大联合的“扩大会议”失败后。蒋介石自以为人莫予毒,踌躇满志,于是和胡汉民的矛盾,通过约法问题而急剧地发展起来。

关于胡汉民被软禁的情况,据《华东日报》引国民党某高级官员的话说:胡汉民被软禁后,蒋介石就邀请赴宴的国民党要员入座,宣布胡汉民的罪状:“蒋谈毕,询在座诸君发表意见。诸客相顾失色,无敢发言者。蒋曰:诸同志既认展堂举动不对,应即请其辞职,并于明日召集中央常务委员会议,推举林森同志继任立法院长,邵元冲同志继任国民政府委员兼立法院副院长。谈至此,诸客更不敢开口。蒋日,诸同志既一致同意,明白即照此办吧。言毕即散席,诸客纷纷仓皇而出。”这段记述把蒋介石的独断专行、不择手段的情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胡汉民就这样以赴宴的名义,遭到蒋介石的软禁并被迫辞去立法院长职务的。

胡汉民遭到蒋介石软禁后,在国民党内部掀起一场反蒋的政治风暴。“中国国民党党权运动总同盟”于1931年3月底发表讨蒋宣言,宣言为胡汉民评功摆好,对蒋介石的独裁专制则予以抨击。

作为与汪精卫有相当密切关系的上海《华东日报》,亦持反蒋拥胡态度。从3月3日至3月21日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内,连续发表了九篇评论此事的文章,如《约法问题与胡汉民的辞职》、《关于胡汉民被禁的感想》、《胡汉民被囚的必然》、《党纪国法与胡汉民之被禁》、《胡汉民被禁之影响》、《读蒋介石辟谣之演词后》、《从胡汉民的被囚说到五权宪法中的立法与监察》、《胡氏被囚后中国革命之前途》、《蒋胡冲突内容的分析》等。

其中摆事实讲道理的地方,颇使蒋介石难于置辩。例如文章指出这样的事实:

胡汉民身为中央委员兼立法院长,对于约法问题,无论其主张如何,在开会之时,应有尽量发表的自由。蒋介石亦仅为一中央委员,如果对于胡汉民的主张不表赞同,则应由会议多数表决,而加以否决。即使胡汉民有其他行为,亦须依法检举,何能以个人权力迫胡辞职,加以监禁!胡汉民在本党有悠久的历史,而且现任南京要职……今竞因在党内约法问题,与蒋介石意见不合,而被迫辞职,横加监禁;胡汉民尚且如此,那么老百姓在开国民会议之时,只有俯首听命而已,还有什么“宣传自由”?

同类推荐
  •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亚里士多德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
  •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
  • 日本首相评传

    日本首相评传

    每一个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本书将为你揭示日本首相的故事。
  • 李嘉诚传:峥嵘

    李嘉诚传:峥嵘

    本书是两岸三地资料最详实,最权威的传记版本。本书作者持续跟踪采访了李嘉诚等两岸三地三百多位政经名人,大量独家图片与第一手资料,磨砺十年终成此书。
  • 长征中的红军指战员3

    长征中的红军指战员3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热门推荐
  • 恶魔的勇者游戏

    恶魔的勇者游戏

    为了追求超越世界限制的力量,精神病患者申越献祭,召唤出来了一只恶魔...想不到恶魔竟然喜欢玩勇者游戏,申越被恶魔发现了,于是,申越成为了一名勇者。然而这个勇者实在弱得可以,于是,恶魔的勇者培训计划正式启动。刀剑神域的世界里,申越疯狂地获取等级的力量;哈利波特的世界里,申越收获着初级魔法的力量;什么?竟然还有诛仙世界,风云世界......为了培训这个勇者,恶魔又无耻了,竟然给申越加了各种的限制,什么,竟然还有奇怪的任务?好吧,淡定的申越表示这正合他意。
  • 气死夫君不偿命:冷宫皇后乐逍遥

    气死夫君不偿命:冷宫皇后乐逍遥

    想把她贬入冷宫就贬?想恢复她的皇后身份她就得感激涕零,乖乖跟他回去?否定否定还是否定。她的命运,才不要系在一个专制的男人身上。逃出宫去,天地之间,任我逍遥。妨碍她逃跑?别怪她气得他双脚跳。皇后要出墙,皇帝很后悔。后悔?晚了。
  • 修罗禁忌

    修罗禁忌

    拥有特殊体质的小实从小生活在大山里,父母为了让他过上平凡的生活让小实与爷爷相依为命,每日靠砍柴为生,有一天在上山的路上碰到了一位神秘人,从此小实的生活变得不再平凡...
  • 赤炼军刀

    赤炼军刀

    我时常想,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可以忘记自己,可以用生命和青春去走一条无法确定的路。我没有答案,我只是感受到一种灵魂的力量。他时弱时强,却始终存在,犹如不灭的灯火。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军人,中国军人!他们的牺牲、勇敢和坚韧都来自同一种情怀——忠诚!他们拿着武器,向前冲,也许回不来,也许回来后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但这一切都无关紧要,因为信念在执着的燃烧;他们扛着沙袋,向前跑也许会累到,也许打最后也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这一切都不甚关键,因为责任在内心深藏;他们挺着胸膛在原地,也许会疲惫,也许会经历无法预知的狂风和骤雨,但这一切都无需渲染,因为理想在血液中流淌。
  • 轮回不轮回

    轮回不轮回

    主人公本来只想安静的呆萌,却遇到各路野鬼散仙为寻找“太公后人”而尽显逗逼风范。为的到底是什么,一切的因果都缘起千年前的魏征梦斩泾河龙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情深流年度

    情深流年度

    世人都说西屿国白相的妹妹白清越是一朵温柔的解语花,为人温柔大方,善解人意,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可无人知晓,这温柔的面具下面隐藏的是恨意。她的归来,只是把所有的计划付诸行动。她算计了所有,唯独没有想到把自己也给算计了进去。某人:若这万里江山,万千责任是枷锁,为你,弃了它又何妨?情深似流年,她终究是逃不过……
  • 首山剑宗

    首山剑宗

    我首山剑派,灭派千次,不断传承。这八荒沃土,万年史歌,一千年我首山不足挂齿,两千年我首山不足为虑,三千年四千年,传承不断,终有一日无敌
  • 仙界版微信

    仙界版微信

    【新手上路,不喜勿入,非单女主,不喜勿入】叶辰无意中获得了一个仙界版本的微信,从此,人生不在平凡。仙界众仙女:道友!还有没有和《回家的诱惑》一样的电视剧啊?…………妖界众妖怪:叶辰上神!《动物世界》还有没有续集啊!
  • 历代小说(下)

    历代小说(下)

    文学艺术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36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