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03800000007

第7章 沙丘之变(6)

后世这种高智商的小聪明之人层出不穷,一次次地上演类似的悲剧。最为突出的大概要算那位大明帝国第一位“杰出”太监王振了。王振这厮,在朝中党同伐异、作威作福也就罢了,自己对军事一窍不通,偏生动了以军功增加荣耀的念头。在土木堡,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聪明人”将大明帝国的全部精锐部队和一半左右的朝廷官员精英以及明英宗和自己都葬送在了那里,大明帝国差点就此亡国。正应了那句老话:“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也许是为了帮赵高发泄怒气,胡亥将李斯交给赵高处置,以此安慰赵高那颗“受伤的心”。

赵高自然也不和李斯客气,穷治李斯,“榜掠千馀”。“榜”同“搒”,即用棍子或竹板打,“掠”的意思是用棍子或者鞭子打。也就是说,赵高很够意思,用棍子或竹板招待了李斯一千多下,李斯熬不住,屈打成招,“自诬服”。

如此惨状,恐怕是生不如死。李斯当初没有像冯去劫、冯劫二人那样自杀,乃是自负辩才无碍,对秦立有大功,又确实没有谋反之心。这时重刑之下屈打成招,仍是心怀侥幸,希望皇帝胡亥能够幡然醒悟,进而赦免自己。怀着这一线希望,深陷狱中的李斯再次给胡亥上书。

书中列举了自己对秦国的功劳,满篇愤愤不平之意。这份是否能起作用还很难说的上书没能交到胡亥手里,而是落到了赵高手里。赵高既然决定除掉李斯,就不会给李斯任何翻盘的机会。拿到李斯的上书后,赵高一句话就破灭了李斯的希望,“囚安得上书!”

为了消除李斯的幻想,赵高先后派了十几个手下扮作御史、谒者、侍中,来狱中查案。李斯如溺水之人,见到朝廷派人复查,立马翻供,结果当然立马又是一顿好打。反复数次之后,李斯彻底绝望了,不再存有翻供的念头。结果等到后来胡亥真的派人前来复查时,李斯以为仍然是赵高派来的人,痛快地承认了通敌谋反。胡亥看了李斯的供状,十分高兴,对赵高说:“若是没有你,我几乎就为丞相所害了。”

公元前208年八月,李斯以谋反罪被判五刑,诛灭三族,死状极惨。“五刑”依次为黥(脸上刺字而后涂上墨)、劓(割鼻子)、斩趾(砍掉左右脚,古代的“趾”指的是脚,不是脚趾)、宫(这个大家都知道,不用说了)、大辟(死刑,有很多种,如戮、烹、车裂、枭首、弃市、绞、凌迟等,李斯摊上的是腰斩),这种套餐式的刑罚就是“具五刑”。

胡亥派人追查李由通敌一案时,李由已经战死了,不用再上刑场了,陪着李斯上刑场的是他的次子。临刑前,李斯回过头来对儿子说:“你我牵黄犬出故乡城门打猎这样的事情再也不会有了!”父子相对,惟有痛哭。李斯遂就死,三族被灭。

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步踏错难回头。李斯有今日之下场,追溯起来可以远及他的老鼠顿悟时,李斯便是在那时立下了他的雄心壮志。极端功利思想在带给他动力的同时,也让他走上了一条歪路。极端功利思想让李斯得以大展抱负,成就功业,也让李斯与赵高、胡亥同流合污,上演了一幕屠杀惨剧,更让他后来为自身利益而迎合胡亥,从而使天下百姓痛苦加剧。

功过相抵的说法类似于宗教救赎,乃是人们为自己的自私开设的方便之门。李斯有功,亦有过,不以瑕掩瑜,亦不应以瑜掩瑕。李斯有大功于秦,最后却死于残酷无比的“五刑”。这其中固然有李斯的个人因素,但是如果将全部过错都推到李斯一人头上,认为李斯活该,完全是咎由自取的话,这种说法就颇为恶毒和阴暗了。造成李斯悲剧的,更多的是君主专制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及相配套的文化。李斯的悲剧,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剧。何以做出这样的结论?这是因为在长期的专制制度下,衍生出“归隐”这样一种相当奇特和相当怪异的文化。按照儒家的观点,一个人应该学而优则仕,向着“内圣外王”的目标努力,但是如果君主昏乱,则“卷而怀之”,简单来说就是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又按道家说法,日中则仄,月满则亏,一旦功成名就,最好是功成身退,以免物极必反,欲求自保而不可得。

君主大多是共苦易,同甘难,更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在君主权力至上的政治环境下,能做到善始善终,荣宠不衰,相当不易。

这是与中国的君主专制体制相合的一套理论,事实证明,这套理论十分符合当时的现实。春秋时期的文种就是前车之鉴。当初文种、范蠡共同效力于越王勾践,殚精竭虑,助越灭吴,勾践一跃成为霸主。大功告成之际,范蠡悄然隐退,并遗书一封与文种,劝其急流勇退,信里便有千古闻名、后世引用率极高的一句话“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种贪恋富贵,舍不得放手。果然,勾践很快就对文种心怀疑虑,迫使文种伏剑自杀。隐退的范蠡离越赴齐,居无几何,治家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明,以之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这已是布衣平民的极致了。久享大名,乃是不祥之兆。”于是归还相印,尽散家财,再次隐退。

秦代以后,“鸟尽弓藏”的事情更是不绝于书,汉高祖刘邦(强悍的吕后在旁相助)和明太祖朱元璋尤其干得起劲,“成绩”也最大。

与其说归隐是一种政治智慧,不如说是一种辛酸无奈之举,潇洒飘然背后不知隐含多少悲凉和恐惧。

在中国更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妒忌心理,见不得别人好,见不得别人的荣耀和富贵。对于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从来不认为有差距是因为自己的懒惰和不知上进,而是认为他人的成功乃是投机取巧通过不正常手段而来,满肚子的酸水,张嘴就是一股冲天酸味。别人成功时,鄙夷嫉妒;别人失败时,幸灾乐祸。时至今日,这种恶习依然阴魂不散。

这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君主集权专制统治下,个人的努力成果,不论是财产,还是政治地位、社会身份,都得不到公正有效的保护,也就是个人正当权利毫无法律保障。

还是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总结这种情况吧,“但见君权笼罩一切,个人权利无处可寻”,这就是当时社会的写照。君主专制集权一日不消除,“归隐”这种畸形文化就会继续生存下去。

6.身死国灭

李斯之后,就是醉生梦死、临死前犹不悔悟的胡亥,最后是那残民以逞、陷万民于水火的赵高。待到李斯、胡亥和赵高三人相继身死后,千疮百孔的大秦帝国也走到了尽头,公元前207年,曾经煊赫一时的大秦帝国灭亡。

李斯死后,赵高如愿以偿,顺理成章成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

二世三年十一月,项羽杀卿子冠军宋义,率军救赵。十二月,项羽使人破釜沉舟,与秦军大战于钜鹿,秦军大败,王离被虏。不久,章邯降于项羽。关东不复秦属。八月,刘邦攻破大秦帝国的战略要地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屠之”。秦国统一天下后,开始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连通天下,武关是控制楚地的驰道咽喉,也是关中的南大门。武关陷落,咸阳立刻震动。先前,赵高为迎合胡亥,曾多次说关东盗贼成不了什么气候,不足为虑,现在项羽、刘邦等人越闹越凶,声势越来越浩大,癣疥之患顿成肘腋之祸。赵高牛皮吹破了,倒不是怕没面子,而是怕胡亥迁怒于他,拿他开刀,于是称病不朝,希望胡亥眼不见心不烦,好好消消气。

大概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胡亥因为盗贼之心忧惧,某夜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白虎咬死了自己的驾车之马。梦醒后,胡亥愀然不乐。古人遇事喜欢占卜,寻求天意的指示,胡亥召来卜者,占卜的结果是泾水作祟。消解的方法是斋戒,而后以白马祭祀。占卜这种事情玄妙得很,除了卜者,谁都不明就理,不过事关国运,胡亥不敢有违,老老实实地呆在望夷宫斋戒,准备祭祀。

祭祀归祭祀,胡亥并没有忘记赵高的牛皮,派人前去责问,何以赵高一口咬定不足为虑的盗贼如今竟能攻破武关,逼近咸阳?赵高见躲都躲不过,怕了起来,担心不知哪天赐死的诏书就会摆在自己面前,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把心一横,找来担任咸阳令的女婿阎乐和弟弟赵成,密谋废掉胡亥,改立子婴为帝。

一回生二回熟,这样的政变密谋,赵高自然轻车熟路。每当玩弄这些阴谋伎俩的时候,赵高就计谋百出,精彩纷呈。首先,赵高派人假扮强盗,让阎乐的老母客串一把,把这位老太太劫持到了赵高府上。这就是赵高的奸诈了,他担心阎乐反水,借机以阎乐的老母亲作为人质。

说不定阎乐还对赵高感恩戴德,认为赵高是关心自己的家属安全,不让自己有思想负担,好安心“工作”,却不知道这正是赵高的奸计。

阎乐有了借口,于是派士卒到处乱找,闹得满城风雨,尽量制造紧张气氛。有了这种人人恐慌的气氛就好办了,阎乐率领千余士卒来到胡亥斋戒的望夷宫,二话不说就把负责保卫工作的卫令仆射绑了起来,而后装模作样地问道:“有盗贼闯入宫中,你们为何不加以阻止?”这个罪名可大了,等同于通匪作乱,卫令仆射哪里肯承认这个指责,反驳道:“望夷宫守卫众多,哪里有贼,更何况闯进宫了。”阎乐不再多言,将卫令仆射一剑砍死,带着手下杀进了望夷宫。宫中守卫、近侍猝不及防,或走或奋起抵抗,抵抗者终是寡不敌众,死了数十人。

很快叛乱者就冲到了胡亥的宫室外,胡亥大惊,急呼左右近侍护驾。这些近侍此时自顾不暇,抛下胡亥仓皇逃窜,胡亥身边只剩下了一个近侍。这时胡亥已经知道是丞相赵高发动的政变,大为懊悔,埋怨那个近侍道:“丞相一直存有异心,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以致弄到今天这种地步!”这个近侍回答说:“我正是因为不敢说,才能苟且偷生至今。若是我以前告诉你赵高有不轨之心,我早就被你杀了,又哪里会有今天!”

说话之间,阎乐已率人来到胡亥面前,对胡亥说道:“足下骄傲自大,滥杀无辜,荒淫无道,天下人都已经背叛了足下。足下还是早点替自己打算吧!”胡亥道:“我想见丞相一面,行吗?”阎乐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不行!”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在上面已经讲过了,胡亥自知不能幸免,无奈下自杀,年仅二十三岁。

赵高先发制人消弭了杀身之祸。目下当务之急就是皇位问题,《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了一种说法,赵高弑君后,召集百官,自佩玉玺,意欲自立为帝,结果百官都不肯跟随,上殿后,许多宫殿倾斜欲坏。赵高见状,自知上天不容自己篡位,而且群臣也不肯追随他,这才放弃了自立的打算,召来子婴,将玉玺交给了他。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赵高自佩玉玺想要进入大殿时,许多宫殿竟同时出现异象,这种事情太过匪夷所思了,已经超出了巧合的可能,只能归之于神意。这种记载有可能是司马迁为警示奸臣而伪造的历史,并不足取。

望夷宫政变后,赵高已经牢牢控制了咸阳,他将群臣召来,以主宰者的口吻说:“始皇一统天下,所以自称皇帝。如今关东六国复立,秦国疆域日渐缩减,称帝已经不合适了,还是像从前那样称秦王最好。”训话完毕,赵高立子婴为秦王,胡亥仅以寻常百姓的身份葬于杜南(今西安西南)宜春苑中。

赵高虽然没有称帝,不过胡亥死在他的手上,整个咸阳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无人敢于反抗,他终于体会到了做皇帝的滋味。子婴虽然是秦王,却受制于赵高,不得不听从赵高的指挥调度。赵高命令子婴先斋戒五日,而后祭拜祖先,最后才能受玉玺。子婴依言斋戒于宫中。不过赵高先后两次发动政变,公然弑君,残害大臣,给人们的印象实在太差了。子婴也对赵高放心不过,与他的两个儿子密谋道:“赵高弑二世于望夷宫,恐大臣群起而攻之诛杀他,这才假意立我为王。我听说赵高已经与乱民盗贼私下达成协议,将消灭秦国宗室,而后在关中称王。如今让我斋戒祭拜祖先,乃是想在祖庙中借机杀我。如果我称病不行,赵高必然亲自来催我,等他来了之后你们就动手诛杀此贼。”

待到祭拜祖庙之日,子婴果然称病不往。赵高先后派了几拨人来请子婴,子婴都置之不理,耐心等待赵高自投罗网。赵高见子婴百般推托,很是不快,却也没有多想,于是亲自出马。

来到子婴处,赵高趾高气扬责骂道:“拜祭宗庙这等大事,大王为何不来?!”他没有想到,迎接他的不是子婴低声下气的笑脸,而是闪着寒光的剑戟。赵高终日打雁,今日却叫雁啄了眼睛,这个搞阴谋的高手就这样死于他人的阴谋下,陪他送命的还有他的三族。李斯、赵高、胡亥三人联合发动了政变,尔后赵高、胡亥除掉了李斯,赵高弑杀了胡亥,子婴接着灭了赵高的三族,正是应了鲁迅先生曾说过一段话“中国历来是排着吃人的筵席,有吃的,有被吃的,被吃的也会吃人,正吃的也会被吃”。

祸国奸臣虽然死了,大秦帝国也到了四面楚歌、山穷水尽的地步,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后,刘邦率军进至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南),派人说降子婴。子婴以绳系颈,白马素车,手捧传国玉玺,跪于道旁请降。曾经煊赫一时、强大无比的大秦王朝就此覆灭。

五年后,大汉帝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帝国时代。

说明:

1.秦和赵源于嬴姓同一女祖先女修,出于同一男祖先蜚廉。《史记·赵世家》中即记载:“赵氏之先,与秦共祖”,因此秦国和赵国王室其实同为嬴姓赵氏。前秦男子“称氏不称姓”,并且称氏时要放在名字之前,所以秦王政应该叫做赵政(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嬴政。

2.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十月初一为元旦(见《史记·历书》)。到西汉武帝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所以《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记载的,例如始皇三十七年十月,指的是始皇三十七年的第一个月份,而不是第十个月份。

同类推荐
  • 幽鸟

    幽鸟

    一处幽暗的房间里,被囚禁的少女默默望着窗外。
  •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

    本书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18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小说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隶的身份救出鲜卑大帅,逃回大汉,由一个普通士卒开始,屡立奇功,成为将军,从而影响整个汉末历史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变天下命运的奋斗,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发展的规律。李弘与朋友战友的情谊,与敌人的浴血厮杀,与几位佳人的感情纠缠,与整个大汉命运的关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扭转着整个天下的局面。本书还在汉末的社会生活场景上颇费笔墨与心思,从宫廷到战场,从都城到乡野,从大漠到中原,力求还历史以原貌;从政坛角逐到沙场交锋,从典章礼仪到人情风俗,力求展现大汉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纵横大漠——豹子谜一样的出身;白衣如雪——与伊人美丽的爱情;血路绵延——大汉子民艰险的回归;边疆酣战——大汉北疆血铸的长城;庙堂阴谋——士人与武人的矛盾;有我无敌——为大汉化作铁血钢刀;屯田塞外——救万民于水火之中;饮马黄河——为天下重整华夏江山;驰骋江山九万里,笑傲春秋一世名。大汉天威,有我无夷,大家一起来华丽的战吧!==血色珊瑚虫、古木山人、太乙于2006年9月14日====================出版消息:《大汉帝国风云》四、五两册即将于五月十号上市,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因特殊原因,此次出版社改为中国戏剧出版社。《大汉帝国风云》一、二、三册书店和网上有售,请大家多多支持。网络购书的地方:卓越等网站。谢谢大家的厚爱,感激不尽。================mSN群号码:mgroup44445@hotmail.放纵书友的旧群17193445已满,请加新群8860622.另外,在黄龙骑士团论坛开了一个大汉的专区,大家搜索黄龙骑士团即可找到。进入论坛后在“骑士团迎客厅下面”就是大汉专区,发言自由。================推荐:金龙鱼的《惊雷逐鹿》手札《刁奴》强盗夏侯元让《隋唐》八分银《通冥》新秦淮八狼广告联盟:明辉《长风》《三千美娇娘》断空《游剑蛮巫》志旭扬《转生传奇》静官《血流》《兽血沸腾》暴风雨中《岁月辉煌》《天地》《虚实人生》神圣智狼《卑鄙在汉末》
  • 历史系江湖

    历史系江湖

    历史系研究生秦冲的毕业论文答辩屡不通过,有一天夜里,秦冲开车遇到一位神秘的白裙子姑娘,那姑娘道出冤屈并要他帮她报仇,作为交换条件,会有一位美丽女王拿着一把打开历史的金钥匙,陪秦冲一起走进历史深处,等他回来的时候,无论论文通不通过,他都堪称著名学者。秦冲拨开一层层历史迷雾,经历一段又一段传奇,多年已过,王者归来时,却只想做一个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古代秀才。
  • 来到宋朝的那些事儿

    来到宋朝的那些事儿

    赵康是一个没车没房没钱没女人的屌丝,生活在现代社会压力山大,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他因为吃了几串大腰子,把自己给吃穿越了,这让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虚不受补!!!
  • 盘庚迁都

    盘庚迁都

    商朝第十九个王阳甲死后,其弟盘庚继位。为了摆脱混乱局面,巩固奴隶制国家的政权,盘庚决定把国都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虽然这个决定遭到了一部分大奴隶主和贵族的强烈反对,但盘庚最终冲破了大奴隶主贵族的种种阻拦,成功迁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盘庚迁都”。
热门推荐
  • 万界里的大导演

    万界里的大导演

    当路二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就变得鬼畜起来。不可直视,不可理解的旧日支配者,翻风捣雨的神龙,“你也想跳舞吗”?“德玛西亚”!“诺克萨斯”!“为了部落”!
  • 木叶龙皇

    木叶龙皇

    和一颗龙蛋穿越到了火影世界!尾兽很厉害吗?看看我的通灵兽如何!!听说宇智波斑很嚣张啊!这个小弟我收定了!纵横火影,龙威压天下。
  • 青春可曾喂过狗

    青春可曾喂过狗

    那年的桃花正红,那夜的月色迷蒙,花季中的邂逅,青春的悸动在燃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路西法的智慧型手机

    路西法的智慧型手机

    【本书不是同人文】 “你的伤痛,就由我来全部承受!” “没有你的世界,就算神也阻止不了它的毁灭。” 【创意来自动漫】 开局带着手机和旅行箱来到异界,这是一个有这魔法和斗气并存的世界,突然一个小姐姐告诉我,我是魔王之子,我还有个大哥。但我并不想回去当做一个王子。所以我决定流浪!流浪的过程中我渐渐的了解了这个世界。……本书又名《魔王的二儿子》《管理者……》————随缘更新(* ̄▽ ̄)((≧︶≦*)【偷偷说一句,剧情也是随缘的……】
  • 重生之平地起高楼

    重生之平地起高楼

    重启人生路,从毕业分配开始……我的人生,我做主!杨振拒绝重复以前的人生路,坚决拒绝原来的毕业去向,选择了一家中型水泥厂。因为,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房地产大爆发,城市化进程全面铺开,钢筋水泥的时代,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占尽先机……
  • 修真大财主

    修真大财主

    林风带着一个位面兑换系统穿越到了修真界。他的人生从此变的风生水起!“那人手里的仙剑不错,多少钱?”“上品法器,五万灵石。”“不错,给我来十把!”“那人打出的火龙功法不错,多少钱?”“上品功法,十万灵石。”“太便宜,给我学到最高级!”有钱就有一切,这是大财主林风横行修真界的故事……
  • 霸武圣尊

    霸武圣尊

    一个人,一把剑,一个世界,武破乾坤,霸武圣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