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62500000001

第1章 英译者序(1)

至少在6个月之前,我在《展望》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把《卡尔·威特:一本关于父母和家庭教育的书》这部优秀的作品翻译成英文,但我没有料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机会得到资助,使我亲自来实现这个愿望。很少有一项任务能如此吸引我,因为威特牧师对儿子早期教育的论述,无疑是众多教育文献中最具启发性和实用性的。我非常欣赏这部作品,同时也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自这部作品完成以来,巳经100多年过去了,它几乎完全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连最博学的现代教育学家也很少有了解它的。事实上,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第一部英译本所依据的原版,至今仍珍藏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内,是美国国内惟一的一本。

威特的这部作品之所以暂时被人们遗忘,主要是因为原着使用了大量极具表现力的德语词汇,降低了作品的可读性。不仅使整部着作出奇的长,有1000多页,但是大量毫无用处的段落不仅使这部作品显得格外冗长,而且也耗尽了读者的耐性,从而使威特的辛勤劳动所得出的教育方法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地凸显。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去掉那些多余、晦涩的内容,同时尽力不要遗落任何重要原理,以完全地理解威特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归纳出来的原则。但是即便没有这种“笨重”的形式和风格带来的影响,这本书也注定要被遗忘在图书馆里,因为我们还不能把这种教育方法与现成的教育理念对接起来。

威特的基本原则一一即儿童的教育要从智力发展的早期抓起一一与公认的教育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冲突。我们传统的教育理论是把孩子的正式教育推迟到“学龄”以后。太早地教育孩子,不仅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们造成了身心的伤害。威特在自己孩子身上所做的试验,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仍不为教育界的大多数理论权威所认可。他们认为这个试验并不值得效仿,这只能说明这个孩子天赋的能力是个例外。

直到今天,应该让儿童的大脑处于“休耕”的状态,仍然是教育界的主流观点。特别是在公共教育体系高度发达的国家里,这种理念就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结果一一教育孩子的重担都扔给了学校。直到最近几年,大家才意识到其实学校没有能力全部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然而,今天,除了谴责“公共教育体系正走向崩溃”外,教育者们也开始认真地问自己,是否对学校的期待太多?学校教育的种种失败是否与长期忽略孩子的学前教育有关?

最近的科学研究也似乎在证明这样一种观念,即孩子的早期教育将决定他今后的一生。因为孩子在早期形成的印象最为深刻也最为持久。如果家长忽视了对孩子早期智力的开发,就可能意味着孩子会有终生的智力缺陷。事实上,尽管传统的教育学家仍然担心所谓的早期过度开发,但研究自然科学和人类天性的学者们开始大力呼吁:孩子的教育开始得越早,对孩子就越有益。作为一个卓越的研究者,华盛顿大学的T.A.威廉姆斯博士近期公布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

有一种错误的流行观点,认为生长中的器官不应该被强制性地工作。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不工作的器官不可能健康地生长,器官发育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它们被开发的程度。甚至骨头也会因为肌肉频繁的牵引作用而变得强劲有力。总而言之,作用力的大小是器官发育的关键所在。从芭蕾舞演员到小提琴演奏家,所有的艺术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训练的。也许有人要反驳说这是需要肌肉的灵活性,但这也未免太过于浅薄。因为艺术家的灵巧度并不是简单的肌肉运动的高度协调,而是大脑内部神经活动的快速反应和精确定位。经验告诉我们,在儿童早期阶段通过适当的训练,能使人发展到最佳状态。

美国着名的医学心理专家史迪恩博士提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早期教育最好从2到3岁时开始。他补充道:

两到三岁是孩子形成自己兴趣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会,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的智力发展。任何的耽搁和迟疑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原谅的影响。我们应当尽早地唤醒孩子对知识的热爱,因为这种热爱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孩子会在知识的游戏中获取健康成长的养分,而不是把时间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游戏和无聊活动中。

我们总是害怕会对孩子的心灵施加压力。我们总是强调不要过早地限制孩子的智力发育。实际上这都是极大的误解。我们需要正确地引导、有效的利用他们的精力,这不是强迫。

作为一位心理医生,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因为学习过度而引起的精神疾病。

事实上,一些人之所以会出现神经过敏症状,是由于忧虑烦闷、情感刺激、缺乏兴趣等原因引起的,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强加给孩子的。在孩子的幼年时期,我们因为担心他们的大脑受到伤害而放弃了尽早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兴趣。等孩子上学以后,我们却又要强迫他们去学习。填鸭式的教育,只是一味地灌输填充知识,最后伤害的还是孩子。

只要我们抓住孩子两三岁这个阶段,注意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兴趣,让他们的大脑得到锻炼,就像他们身体的其他器官在平时得到的锻炼一样,就没有必要在以后强迫孩子学习。他们就自己会从早期的知识学习中得到快乐,同样也会从游戏和体育锻炼中得到快乐。这样的孩子往往比同龄人更强壮、更健康、更坚强,而不是一个只有动物般体格、忽视了大脑功能的野蛮人。他们的身心都将得到同步的发展。他将成为一个坚强、健康和有思想的人。

事实上,威特在100多年前就在这么做了。在那个年代里,谈不上什么人类学、心理学和相关的现代科学会对威特有什么启发。在传统的教育学理论统治着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时候,这位谦逊的德国乡村牧师凭着不可思议的直觉,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当然,他的作品没有给同时代的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不奇怪。今天,我们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必须早于学校教育,而且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老威特的这本书就自然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我个人始终认为,这本书为所有的父母提供了某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是一个早期教育的范本。

可以肯定的是,这位父亲采取的教育方式其实非常简单。任何父母都完全能够做到。他的儿子作为一个成功的例子,必然会引起明智的父母们的兴趣。我将做一个简单的评述,其中包括本书的部分内容和小卡尔·威特的生平和事业发展。

就像刚才说过的,老威特是德国乡村的一位普通牧师,一生都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但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当他看到周围的许多人把自己的生命虚耗在各种消遣活动中,许多男男女女都沉溺在声色犬马之中时,他既感到悲哀也为这种情况居然出现在理性的人类身上而感到惊讶。

“这些可怜的人,”他想,“他们都不懂得思考,都没有运用上帝赋予他们的智慧。如果他们有着智慧的头脑,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都没有受过正确的教育。从小时候起,就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去思考,应该思考什么。他们的人生之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对此,学校和大人是应该受到责备的,但是更应该受到谴责的是他们的父母亲。假如他们在幼年时期,就巳经培养起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起对知识的热爱,那他们今天就不至于过着这样无聊的生活。”

正是抱着这样的观点,老威特很早就制定了一个教育计划。小卡尔出生于1800年7月。这个教育计划的基本主张就是:孩子从小就是一个会思考的动物。

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他将第一次运用他的头脑,结合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东西,得出判断和评价。如果孩子从小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因而就会在没有得到正确指导的情况下,养成一些不良的爱好和习惯,成年之后就很难改掉了。老威特的宏伟目标是在孩子童年具有可塑性和发展性的时候,发展孩子的理性思维,也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会正确思考”。

当儿子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老威特就开始指着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卧室里的各种用具,教他辨认并说出名称。儿子逐渐长大,他能够蹒跚着上下楼梯,跟着父亲在花园、街道和田野里散步了。这时,老威特就让他走出家门,让他能够接触到关于事物的实际效用和感官价值方面的信息。

老威特总是鼓励儿子提问题,并尽可能地用一种讨论的方式,向儿子解释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此外,他会尽量避免给出表面化的答复,因为他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儿子思维的全面性和对事物的分析鉴别能力。在日常同儿子的散步和谈话中,与大多数家长不同,老威特决不刻意降低谈话的难度。在他的教育计划里,根本就不存在“儿语”这种东西。既然语言是思想的工具,老威特提出应当尽早地教会孩子使用母语,学会正确的发音和清晰、流利地表达。按照老威特的观点,卡尔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会字母和单词的正确发音,以及如何在不同场合正确使用。老威特尤其强调,所有与孩子说话的大人,无论是父母亲、照顾孩子的仆人,还是家里的亲朋好友,都应该注意自己的发音和用语,以便给孩子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这样一种强化的文化体系下,卡尔很早就表现出非凡的智力和同龄的孩子少有的对知识的兴趣。在他7岁之前,所有认识和知道卡尔的人,都被他的聪明才智所震惊,这都要归功于他所受到的早期教育。卡尔非常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对事物的精确理解和完整把握,以及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娴熟程度,都给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同类推荐
  • 怪兽家长2:孩子复仇记

    怪兽家长2:孩子复仇记

    孩子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根源在家长身上,有了“怪兽家长“,才有“怪兽孩子“。本书继续第一本的话题,继续讨论亲子教育问题中的各种怪现象,从孩子角度去分析教育中的种种问题。
  • 孩子厌学怎么办

    孩子厌学怎么办

    孩子厌学情况的普遍出现,说明厌学已成为一个严重的教育问题。要改变它,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作出探析,而其产生的原因又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来自社会的因素,又有来自学校的因素,更有来自家庭和孩子自由的因素。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务,既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比较全面的学习指导,又有针对性很强的改变孩子厌学的具体做法。语言朴实、简明、相信本书会对广大家长形成正确的家教观念,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提供有益的帮助。
  • 每天给孩子一个成长智慧

    每天给孩子一个成长智慧

    本书收录了三百则智慧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所蕴含的智慧,可以促进孩子心智的发展,使孩子学会用智慧解决问题,从而能为将来的成功做好铺垫。
  • 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说的71句话

    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说的71句话

    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说的话。会使孩子失去自信.会令孩子脆弱的心灵蒙上阴影: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说的话.会冲淡孩子对父母的亲情和信任。会使家庭产生隔阂与误会: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说的话.会给孩子的成长形成负担.会对孩子的未来成才产生灰色影响。
  • 高龄孕产全程指导

    高龄孕产全程指导

    本丛书从不同方面详实阐述了当代家庭必备的新婚、胎教、育儿等居家生活知识,集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全面实用的孕育丛书。本册图书为高龄孕产全程指导。
热门推荐
  • 我的舍友都是大佬

    我的舍友都是大佬

    因为一场意外,一间宿舍的命运改变了。:‘’不对啊,明明同样是大佬为什么我B格这么低呢?‘’何宗嘉华陷入了沉思。
  • 销售婚姻

    销售婚姻

    齐冬一直觉得婚姻有没有爱情不重要,因为婚姻就如商品一样,重要的是彼此的售后服务。作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齐冬化身千面女郎,制定了严格的“销售计划”。她化身千面女郎,讨好并迎合着她的“销售目标”——公司法务部经理程峰。一切都按照齐冬的“销售计划”进行,程峰貌似也对自己很满意……然而,就在自己和“销售目标”的关系稳步向前时,禾木集团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大树,以及消失六年的初恋顾磊又不期然出现在她的生活中。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齐冬不免疑惑:幸福的婚姻究竟是销得好,还是因为彼此相爱呢?
  • 幽默随心所欲

    幽默随心所欲

    本书献给每一位渴望幸福与成功的年轻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痴念满星河

    痴念满星河

    一个连出生都被安排的少年,历尽磨难争脱枷锁,终成长一方主宰
  • 硕硕情感

    硕硕情感

    根据硕硕的情感故事编写希望可以帮到你们这里面有我的一些心得
  • 曾经的你

    曾经的你

    情是一把双头刃,扎伤别人的同时也刺伤了自己。用最恶毒的语言,葬送我最后的幸福。我无言的看着你陷入一段荒唐的爱恋,坠入深渊颓然无语。说好的厮守,血泣的契约,最后却是无言的转身。岁月流逝中,一个人在街上漫步,无尽的黑暗,永远的悲伤,永远的寂寞。路,永无尽头,所有的人都只看到这个世界绚丽的一面,却忘记了爱只是一个幻想,如同残喘于茧壳中的虫子,在今夜舞动后,安然殉葬。一场沙暴,将我深沉的埋葬于土下。我在哀鸣,扬起的尘灰哽塞了喉咙,于是我的声音便成了呜咽。多少年,静看着人海中来来去去的过往,静听水月无声,紧闭心扉。做一个不谈情的女子,静坐青莲,不浊,不妖,不戾气。夜,寂静得可怕,只有风中落叶的沙沙声在吼叫。太多的镜花水月,总在彷徨中期待,又在期待中化成灰烬。害怕受伤,躲避着世俗的一切情爱。厌恶挥之不去的孤独,却又享受着寂寞的滋味。游走在岁月的弯角,一幕幕画面就像是拍摄中的败笔花絮。半夜惊醒,一滴清泪淌下,立于窗口,唯有不言不语。
  • 来自霍格沃茨的麻瓜巫师

    来自霍格沃茨的麻瓜巫师

    我原本是一个即将要上中学的麻瓜,但是一封信给我带来了惊天动地的变化,霍格沃茨是个神奇的地方,遇到了挚友,经历了神奇美妙的事情,我想这就是命中注定。麻瓜中的巫师,巫师中的麻瓜,这就是我,贝蒂·兰卡芬特,这里没有没有鼻子的伏地魔,只有简单的生活和有趣的课程。一起和同学议论“哈利·波特”,一起经历了神奇的7年,还有美好的泡泡恋爱。正在弄努力更新一年级……
  • 影月天魂S

    影月天魂S

    他们加入曾经的最强公会——影月天魂S到后来成为同生共死的伙伴。她以为他永远不会瞒着她、骗她。然而他……
  • 扭曲宇宙

    扭曲宇宙

    在这个宇宙里,宇宙里所有的种族在精神力到达一点强度后,可以随意扭曲现实,到达宇宙的顶点之时,甚至可以扭曲宇宙的法则规律。在宇宙的一角中的人类,在经历了耻辱的黑夜时代后,终于拥有了探索宇宙的力量,现在,他们要向宇宙发出属于他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