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58400000008

第8章 刚柔鉴附录(7)

当章帝准备下令有关官吏具办此事时,马皇后听到了以后,她赶紧下诏说:“说国家遭受大旱是朝廷不封外戚的缘故,这是别有用心的。人们是想讨得我的欢心,而求发财高升。成帝时候,王氏家族5人同曰俱封为侯,据说那天黄雾迷漫,却没有下过什么雨。武帝时,分、窦婴以外戚故宠贵,专横跋扈,到头来均得不到好的结果。所有这些,天下人都是知道的,因此先帝警惕,提防贵戚外家,不让他们担任国家重要的职务。给王子封爵,也仅仅只让他们有以前楚藩国、淮阳藩国一半的地盘。而且经常说,‘我的孩子不应当与先帝诸子在待遇上平等并列’。现在,你们怎么能把马氏家族与前代阴氏家族来相比呢!我身为天下之母,之所以衣着俭朴,食不求甘美,令部属只穿帛布衣服,不用香熏饰物,就是想自己亲自做出榜样,希望外戚亲属们见了,感愧而改之谁知他们只是笑着说我本来就喜欢节俭。前不久,我经过濯龙门,看到往外家拜访的人群,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熙熙攘攘,不可胜数。奴婢穿着绿色的臂衣,一色雪白耀眼的衣领衣袖。回头看我的御者,远远不及。我当时不加斥责,只是回宫后下令减少他们每年的俸禄,就是期望他们有愧于心,能够们心自省。但他们还是懈怠,没有忧国忘家的志向。知臣莫如君,何况我自己的亲属呢?再说,我又怎能上负先帝的意旨,下亏先人的德行,使国家遭致前朝那样的败亡之祸!”

章帝看到马皇后的手书,悲伤感叹,又一次请求说:“皇朝自建立以来,外戚舅舅以恩泽封侯,就像封皇子为诸侯王一样,是国之常例。您确实是心怀谦让,怎么令我唯独不加封舅舅呢?况且大舅已到高龄,二舅、三舅身体也都不好,如果有朝一日,天有不测风云,没有加封三位舅舅,会使我遗憾终身的!”

马皇后把章帝叫到自己面前,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让他挨着自己坐下,语重心长地说:“我考虑再三,思想两全其美。我怎能是想获谦让之名,而让你,背上不肯以恩泽封爵外家的名声呢!以前窦太后打算封景帝王皇后之兄王信为侯,丞相周勃说,高祖定下过法规,‘无军功,非刘氏不侯’。现在马家无功于国,我又怎能与阴后、郭后等王室中兴之后相比呢?我阅读史书,看到富贵的家族,禄位重叠,好像一年之内结了二次果实的树木,其根必有伤害一样,一定会败亡。况且人们希望得到封爵,不过是想上奉祭记,下求温饱而已。如今祭祀祖先的物品足够使用,衣食则国家供给了俸禄。难道还有什么不满足,一定要求封一县吗?我已考虑成熟了,这次不给他们封侯。你不要犹豫不决。最孝的行为是使长辈平安。现在国家遭受多次灾害,谷物上涨了好几倍,我日夜忧虑,坐卧不安。你怎么却能够避开国家大事不顾,先封外戚,违背慈母的心意!我一向性情刚急,胸中有气,是不可不顺的。如果天下阴阳调和,边境安宁了,你再来加封他们,我就只含怡弄孙,不再过问了的。”章帝没有办法,只好将加封舅舅之事搁浅。

建初四年(79年),国家谷物获得了大丰收,边境安宁。章帝于是不管马皇后同意不同意,封三位舅舅马廖、马防、马光为列候。马廖兄弟知道马皇后的脾气,遵守她的教导,都坚决地推辞不受,愿封为空有爵号而居住京城、没有封邑的关内侯。

马皇后知道了此事,乘辇即刻赶往朝廷,叫过章帝和马氏兄弟,大怒说道:“圣人因材施教,知道人的性情是不一样的。我青少年的时候,就仰慕古代名节卓立、千古流芳的人物,刻写他们的业绩于布帛,随时仰视,常以为自己的楷模。我立志向他们学习。为了这种志向的实现,我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现在人虽然老了,却更加警惕贪啬,不欲滥封我的亲属。因此,考虑降损他们的荣禄。居不求安,食不念饱。希望能坚持廉俭,不辜负先帝的心意,并用此来化导兄弟,一起实现远大的抱负。期望瞑目的时候,无愧于人生。哪里料到年老了,抱负却不能实现!百年之后,九泉之下我会遗恨终身的啊!”说完,她巳声泪倶下。

马廖等没有办法,只好要求退职回家,不再过问政事。章帝无可奈何,也只有批准。

马皇后还亲自撰写《显宗(明帝)起居注》,在书中,她有意不记载外戚的功劳。哥哥黄门郎马防,在明帝卧病期间,曾参预医药之事,勤勤恳恳,日夜操劳侍候。但在《显宗起居注》中部略而不载。章帝请求说:“黄门舅白天黑夜劳碌,侍候汤药一年之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史书不载,恐怕是做得太过分了吧!”马皇后回答说:“我不想让后世人知道先帝多次亲近后宫外戚。”她坚持不载,章帝也只好由她。东汉初,光武帝为了大力矫正西汉末期和王莽时期士大夫阶层朝秦暮楚,苟苟求荣的士风之弊,大力崇尚气节,鼓励人们名垂青史,为刘姓政权效忠尽力。他一登基,就派人到处探访王莽时的隐逸之士。活着的,他大相征用,委以重任;死了的,予以表彰,族显其节。如南阳人卓茂,西汉末为京部丞,王莽居摄,他称疾归乡里,不肯为王莽政权服务。更始立,以卓茂为侍中祭酒,他跟随更始至长安后,看到更始政治昏乱,又以年老为由请求离职归还原籍。光武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访求他,表彰其“束身自修,执节淳因,诚能为人所不能为”,因之能“名冠天下”。又封他为褒德侯。明帝继承了光武帝的传统,特别强调“孝梯”之行。如永平八年(66年),他为外戚樊、郭、阴、马4姓子弟置《五经》师,下令期门兵、羽林军,人人都要通《孝经》章句。其鼓励人们效忠大汉王朝的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受这种政治空气的影响,马皇后对其祖先马何罗的谋反被杀,深恶痛绝,认为是奇耻大辱,玷污了马氏家族的门楣。她指令史官,把马何罗开除出马氏宗族。在史籍中,凡有记载“马何罗”、“马通”的地方,都一律改写为“莽何罗”、“莽通”。她对亲属中有谦让谨慎、广行仁义等美行的,就加以表彰;但有了一点点过错,就严颜厉色地加以训斥责备。如果有奢侈淫佚不遵守法规的,就与他断绝亲属关系,遣归乡里建初四年(79年)初,马皇后患病。六月,病情恶化。她不信巫祝小医,多次下令,禁止替她祷告和祭祀天地。她于病根之上,对马廖、马防、马光兄弟再三告诫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封侯显赫,富贵荣华就像过眼烟云一般易逝,是不值得追求的。我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唯一的希望是你们能在后世留下一个好的名声,可不要违背先帝的旨意,不要辜负你父的教导!”说罢泪如泉涌。三兄弟赶忙答应,马皇后不久与世长辞,享年40岁。

汉文帝死后,太子启即位,是为汉景帝。这时,自刘邦以来分封的诸多藩王势力逐渐强大,有了很强的经济势力和独立性。对于汉朝中央政权来讲,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晁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历史舞台的。

晁错虽然才识过人,却不谙人情世故,不知自谋后路,只知一味前行,终不免落人败亡的境地。晁错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悲剧性的结局,而这种性格又是因缺少社会磨练,“坐直升飞机上来”做官而造成的。

晁错原是太子家人,景帝即位后,由于晃错的对策言论很合景帝的心意,就被由中大夫提升至内史。由于晃错是景帝的旧属,又格外受到信任,因此,晁错经常参予景帝的一些谋议活动,他的建议和意见也多被采纳,朝廷的法令制度,晁错大多数都动了一遍。这样一来,朝中大臣都知道景帝器重宠信显错,没有人敢与他发生顶撞,这也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宰相申屠嘉觉得自己受到冷落,就心怀不忿,暗中寻找时机,想把晃错除去。晁错在这时也有点忘乎所以、胆大妄为起来。一次,晃错未经任何人批准,擅自将他的内史署舍开了一个角门,穿过了太上皇庙的短墙。原来,晃错的署舍座落于太上皇庙的后边,如果从署舍去大街,就必须绕很长的圈子,如果能穿墙而过就方便得多了,这样,他就找人来开门拆墙。这件书让宰相申屠嘉知道,立刻令府吏草写奏章,说晃错未曾奏闻,擅自拆墙,实是蔑视太上皇,应以大不敬论罪,按律当诛。有人闻知这件事,忙给晃错通信,晁错一听,真是吓得魂飞魄散,深夜中即跑进皇宫,去见皇帝。景帝本允许他随时奏事,这时忽然寅夜来见,不知何事,连忙召见。等晃错说明白,景帝却说无妨,尽管照办。

第二天上朝,申屠亮呈上奏章,满以为景帝会治晁错的罪,谁知景帝看后却淡淡地说:“晁错另辟新门以求方便,仅是穿过太上皇庙外墙,与庙无损。且早巳告联,丞相不必多心。”申屠嘉下朝后妒怒交加,吐血而死。景帝就让御史大夫陶青做丞相,让晁错升为御史大夫。晁错不仅未得罪,反更受宠,也就不思其他,只顾报效皇上了,好像朝廷对他绝对信任似的。

一般人在顺境当中,容易失去谨慎,晃错更是如此,他年轻气盛,接连升任真觉得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更想趁此机会做几件大事,一方面压服人心,一方面也是效忠皇上,于是,上书景帝,请求首先从吴国开刀削藩。其书大意说:当初高祖初定天下,诸兄弟年少,子侄也柔弱。所以才大封同姓诸王。齐国有七十余城,吴国有五十余城,楚国有四十余城,几乎把半个天下封给了他们。现在,吴王诈称病不朝,按照古法应当诛杀,文帝不忍,特别赐予他几杖,这是最厚的仁德了。吴王本当改过自新,但反而更加骄横无礼。靠山冶铜锈钱,煮海水制盐,诱收天下逃亡的罪犯,阴谋叛乱。现在看来,削藩吴、楚等国要反,不削藩也要反。如果削藩,可促成他们早反,这样,其准备不充分,为祸就会小一些;如果不削藩,他们准备得充分了,虽反得迟一些,却是为祸甚大,不易平定。景帝平时就有削藩的想法,这次晁错又提出来,他就把晁错的奏章交给大臣们讨论。大臣们慑于晁错的权势,没有什么人敢提出异议,只有詹事窦婴,极力阻止。窦婴虽无很高的职位,但因是窦太后的侄子,有着内援,才不惧晁错,敢于抗言直陈。因有窦婴的反对,削藩之事也只有暂且作罢。晁错不得削藩,便暗恨窦婴。

不久窦婴就被免职。原来,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来朝勤见,窦太后又特别喜欢自己的小儿子梁王,所以,景帝也就曲承母意,格外优待自己的这个胞弟。母子三人同席而饮,景帝在酒酣耳热之际,竟说自己千秋万岁之后当传位给弟弟梁王。窦太后听了很高兴。梁王虽口称不敢,心里也着实得意。这话偏让一边侍候的窦婴听见了,他跑上前来。直呼“不可”,并强迫景帝罚喝一杯酒,收回成言,结果弄得刘武、窦太后很不高兴。第二天,窦婴免官,窦太后也将他除去门籍,不准进见。

晁错见窦婴免职,就又复提前议,准备削藩,正在议而未决之时,正逢楚王刘戊人朝,显错趁机说他生性好色,薄太后丧时亦不加节制,仍然纵淫,依律当处死,请景帝明正典刑。刘戊确是不尊礼法,不敬长贤,荒淫无度,楚国的几位贤士如穆生、申公、白生等人相继离去。就是因为在薄太后丧事期间,他仍是偎红依翠,不思哀戚。太傅韦孟等人讽谏不成,都相引而去。现在被晃错抓在实处,不能不认。只是景帝宽厚,未忍加刑,只是把他的东海郡收归皇帝,仍让他回到楚国。

楚国既削,晁错便搜罗赵王过失,把赵国的常山郡削了去,然后又查出胶西王私自卖官鬻爵,削去了六县。晃错见诸侯没有什么抵制性的反应,觉得削藩可行,就准备向硬骨头吴国下手。

吴王刘濞听说楚、赵、胶西王均被削夺封地,恐怕自己也要遭削,便要起兵造反。当初刘邦封刘濞时,就曾告诫他勿反。刘濞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刘邦曾带他证讨过陈稀,刘濞孔武有力,骁勇善战,军功卓着。平定陈稀后,刘邦就封刘濞为吴王,封赏之时,刘濞伏身下拜,刘邦忽然发现刘濞眼冒皮气,背长反骨,就料定他必反,直言相告说:“看你的样子,将来恐反。”惊得刘濞汗流决背。刘邦又抚其背说:“汉后50年东南有乱,莫非就应在你身上吗?为汉朝大业计,还是不要反!”现在,刘濞果真派使者联络胶西王、楚王、赵王及胶东、淄川、济南六国一起造反。

吴、楚七国起兵不久,吴王刘濞发现公开反叛毕竟不得人心,就提出了一个具有欺骗和煽动性的口号,叫做“诛晁错、清君侧”。意思是说皇帝本无过错,只是用错了大臣,七国起兵也并非叛乱,不过是为了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佞大臣。

景帝一听到叛乱的警报,立即召集群臣商议,晁错平乱心切,居然不合时宜地提出要景帝御驾亲征。景帝问道:“我若亲自出征,谁来留守都城呢?”晁错说:“臣当留守都中。陛下应出兵荥阳,堵住叛兵,徐潼一带,不妨弃去,令他们自生骄气,自减锐气,然后一鼓可平。”景帝听后,未加理睬,忽然想起文帝临死前告诉他的一句话:“天下有变,可用周亚夫为大将。”便命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出征,周亚夫并无推辞,领命而去。不久又接到齐王求援的告急文书,景帝想起窦婴忠诚可嘉,便派人持节前去征召。窦婴还记着前嫌,不肯受命,经景密一再督责,才拜命而出。

窦婴正要发兵,忽有故友袁盎来访。袁盎曾是吴国故相,到了晁错为御史大夫,创议削藩,袁盎才辞去吴相之职,回国都复命。晁错说袁盎私受吴王财物,谋连串通,应当坐罪,后来景帝下诏免除了他的官职,贬为庶人,袁盎故此时晁错怀恨在心。他见到窦婴说:“七国叛乱,由吴发起,吴国图谋不轨,却是由晁错激成的。只要皇上肯听我的话,我自有平乱之策。”窦婴原与晁错不睦,虽是同朝事君,却互不与语,听了袁盎的话以后,窦婴满口答应代为奏闻。

袁盎当时身为庶人,不能晋见皇帝,只有通过窦婴这条门路,才能奉特诏见到皇帝。景帝一听袁盎有平叛妙策,正如雪中送炭,立即召见了他。当时,晁错也正在场,向皇帝汇报拨饷的事,袁盎本想陷害晁措,在这种情况下,袁盎的言谈举止亦可奉为经典:

景帝见袁盎问:“吴、楚七国造反,您有什么好办法平定叛乱呢?”

袁盎并不显出庄重的样子,而是随口答道:“陛下尽管放心,不必挂怀。”

景帝有点着急,他不想听这种大而无当的理论,想听具体办法。又问道:“吴王倚山铸钱,煮海为盐,招诱天下豪杰,若非计出万全,怎肯轻易发兵,怎能说不必忧虑呢?”

袁盎抓住景帝的心理,并不谈及实质性问题,而是进一步促发他的好奇心。袁盎说:“吴国只有铜盐,并无豪杰,不过是一群无赖子弟,亡命之徒,乌合之众,如此一哄为乱,实不必忧。”

景帝真地着急了,说道:“你来难道就是跟我说这些无用的话吗?”

袁盎这才说:“臣有一计,可使平叛。只是不得外人与闻。”

景帝这才真正打起精神来,连忙屏退了周围的人,但晁错还在。

袁盎十分清楚,如果当着晁错的面说出自己的计划,晁错必定会为自己辩解,景帝肯定下不了决心,到那时,不仅杀不了晁错,自己肯定会被晁错所杀,所以,他才一步步地把景帝的情绪调动起来。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人,他说:“我的计策是除了皇上以外任何人不能听到的!”

说完这话,袁盎的心都吊了起来,如果景帝认为晁错不必趋避,又逼着自己说出计策,那自己就是死路一条了。好在沉吟了片刻之后,皇上终于对晁错说:“你先避一避罢!”

同类推荐
  •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佛家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道家说:“人人皆有仙缘。”这就是说,每个人天然是一座宝库,一旦发掘出来,价值何等惊人!然而,多数人身怀异宝,却庸庸碌碌了此一生,最后埋于荒丘之下,这又是何等浪费! 而李叔同、南怀瑾两位大师却凭着他们那一点点素心慧眼,做了一世高人。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充分实现生命价值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
  • 战国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上)

    战国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上)

    本文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的一部著作,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160篇,体现了秦统一六国前夕的哲学和政治思想新趋势,保存了大量先秦史料和科学文化方面的珍贵资料。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本书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 列子臆说(上册)

    列子臆说(上册)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 中庸全鉴(第2版)

    中庸全鉴(第2版)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 墨韵三闲

    墨韵三闲

    本书记录的是作者自己所学习、所经历、所思考的一些问题与其延伸出的对人生的感悟。也算是作者对其个人成长经历的总结和学习他人收获的小结。其中涉及对事物的看法、对自身的修炼、对心态的控制等。对年轻人思考人生提供了参考。
热门推荐
  • 诡途迷藏

    诡途迷藏

    上古神石的遗失,让守护神石的部落惨遭浩劫,四分五裂。族人的后代为再次寻找神石,踏上一条惊险万分,光怪陆离的不归路。他们能否顺利解救族人?还是会在鬼怪横行的险境中丧命?他们能否同心协力?还是会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反目成仇?协助,同行,叛变,患难,妖魔鬼怪,这场惊心动魄的探险远远不止这些......
  • 玲珑水晶安红豆

    玲珑水晶安红豆

    模特出道,后出演《来自月亮的你》爆火,帝国炙手可热的国宝演员陈水晶竟然在爆火的时候和男友殉情?穿越古朝???我是谁我在哪!被口蜜腹剑的后母许给暴戾王爷唐诺,此人前三任妻子全部是自尽而亡…顶着富贾嫡女陈长安的名号,她该何去何从。算了,死都死过一次了,既然上天给她一次活的机会,还是打起精神把这手牌给打的漂亮一些吧!
  • 逆天奶爸

    逆天奶爸

    简介1:原本是仇人,结果变成了女儿;原本是女神,结果变成了老婆;王栋觉得为了养这个两个女人,还要在充满的异界活下去,必须要有逆天的能力才行。简介2:2015年,强大到让人绝望的魔法皇帝彼得-范思罗入侵地球,100年后,地球最后的战士王栋,身负拯救一百亿地球人的最后希望,穿越到两千年前的永恒大陆。“彼得-范思罗,老子一定要干掉你!”王栋愤怒咆哮。“爸比,我不就打碎了你的碗吗,你至于要干掉我吗?”未来的魔法皇帝彼得板着一张小脸站在王栋面前,两只肉呼呼的小手抓着王栋的脖子拼命摇晃:“爸比造出来的吸血鬼机器人呢?说好的魔法星舰呢?”-------------------------------------冰在心书友群:139261638,欢迎各位前去探讨指点。
  • 我的狐狸妹妹

    我的狐狸妹妹

    夏文在参加朋友的生日派对途中因为尿急把车骑到山上去恰好碰见小狐狸获得了她的千年金丹
  • 恨帝无欢

    恨帝无欢

    楼乐她可不是个任人宰割的傀儡皇帝!中凌国她才是皇帝!帝无欢他可不是个没有实权的郡王爷!最优秀的她,是他的女人!
  • 灰色郎徒

    灰色郎徒

    蔚蓝色的天空此刻陷入了红色的光晕,冥王在尘封中睁开了血红色的双眼,人族之玄河净土,净土之大界,面临丧尸化的洗礼,人族不得不重新唤回这位千年神冥。冥王说“他们之所以死,是因为与我为敌,凡事都讲究公平,你要杀我,那我会在此之前葬送你!”神殿!人族为了生存起身反抗,冥王沉睡的感情逐渐苏醒,一点一滴重新拿回被镜心封锁的力量,神冥这片大陆唯一一个鬼神之躯,然而,一切到了最终,笑脸那样刺眼,哭泣那样凄惨!...
  • 萨博的未来城

    萨博的未来城

    平行之间的未来城,和平世界下隐藏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 TFBOYS之语琳汐

    TFBOYS之语琳汐

    我就只介绍大概的人物算了吧,男主:易烊千玺,王俊凯,王源女主:尹莘语在中间呢,会偶尔钻出来几个人物,因为我这部小说是我有了灵感才写的,所以我也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因此我就不用写简介了吧,希望你们能理解。
  • 无相破天

    无相破天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孤独少年,意外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历经波折,拥有了梦想中的爱与温暖,无奈的杀戮,破碎的幸福,爱恨情仇,善与恶的交织,为了希望与梦想,神与魔亦不可挡,登临巅峰俯看苍穹,却只渴望一个宁静温馨的家的故事,不错的玄幻小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叶罗丽精灵梦之长生录

    叶罗丽精灵梦之长生录

    何谓长生?天地长且久,以其不自生;又道:不老不死、不生不灭。一生求长生,转头一场空。少儿意外承长生意,与契灵相遇,夺天命、转涅槃、掌乾坤、窃生死……但为伊人笑颜,愿舍弃一切,只为换回她那抹笑颜!——————一.书群‘783660117’,欢迎大家噢!二.因高中学习,故周更或半月刊,两大假期三四天一更,还望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