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0800000015

第15章

1

清晨五点半。每天这个时候,严晓琴就起床了。就着淡淡的晨光,抓半勺米放进水里泡着。接着便走进卫生间,锁上门,坐到马桶上。她要给自己留下半小时充足的时间,这事儿很重要--元元进入中考倒计时后,她就开始便秘了。

通常的,她不会开灯,只是半闭着眼,似乎还停留在睡眠波里东想西想。这是她一天的开始,也是一天中唯一放松的时候。不知怎的,今天,她想起了一个奇怪的小问题。

很久没有听到别人喊自己的名字了……是不是他们都忘了自己叫什么了呢……严琴。严爱琴。严春琴。都差不多吧?姓名算什么?有谁会在乎?难道还会出现在两片多情的唇上,出现在一个缠绵的梦中?说实话,严晓琴并不是一个对情感生活非常苛刻的女人,所以她当初,才会很快地决定嫁给姜宣--正因为对爱情并无特别的执着。她对生活的计较,主要就在经济上,这可能跟她的职业有关,可是,就算她不是个会计,她还是会这样的,一个人,计较钱,总不会错的。她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物质生活--也就是姜宣总说的俗气吧……

可是真奇怪,今天,她想到了她的名字。在单位里,他们叫她“严姐”,用那种平淡的腔调,偶尔带些虚构的热情。难得碰上什么开心事儿了,有人会把她夹在那两个年轻的姑娘里用轻浮的语气一路喊下去:快来领水果啦,伍小姐,夏小姐,严小姐--喊到她这里,大家就一起快活地哄笑起来,因为,她实在不年轻啦,不像“严小姐”啦……姜宣呢,更简单,不管是打电话还是在家里,一律是省略了抬头的,直接就是祈使句或疑问句。亲切归亲切,却有着说不出淡漠。女儿元元么,小时候是“妈咪”,嗲声嗲气的,然后是“妈--”,喊得越是亲热就越是有什么事要求妈妈办了,到这几年,又变成“老妈”了,连亲热都不装了,开口必定是有事要办的。唉,可能她都忘了妈妈叫什么吧……然后是邻居,楼梯拐弯口碰到,以最小的幅度相互点个头。还有,女儿学校的老师、同学家长,不过,她们总是这样开头:姜元元妈妈……

算了,没有人喊她,就自己喊。

严晓琴。严晓琴。她轻声呼喊起自己,一边等待着便意的降临。

像是应声而出似的。大便终于出来了。她屏住气,几乎是享受地感觉它们出来的那一瞬间。

离女儿的中考还有两个半月,可是严晓琴感到她快撑不住了。似乎世上所有主妇的累都扛在她一个人肩上。一方面,她希望这段时间越长越好,这样,元元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复习,最好,每天的时间能够像乌龟一样,慢慢儿的爬,让元元可以把每一张卷子都做透做熟,还能另外再睡八个小时,还能安安心心吃她做的饭菜……可是,真的,严晓琴又希望这时间能够像根利箭,在谁都注意不到的时候,在眼睛眨了眨的那个功夫,一下子就射到中考那扇大门的外面,她和女儿手拉手地就跨过去了,那样,她就终于可以解脱了不是吗……

其实不仅仅是中考的事,关于两位老人的赡养及未来的房子问题,仍是横在晓琴心中的一根大鱼刺。她总有一种隐约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她不知道,在她一心扑在元元中考上的时候,另两片屋檐下,在二弟与三弟那里,会不会发生了什么?

最新的情况是,她知道,老公寓的40万拆迁补偿款已经到位了,而且,二老已经决定,肯定买新房子--愈快愈好,不要在姜墨家打持久战,以免影响小家庭--这是姜宣带回来的原话,父亲的原话,这是什么意思?那个小家庭怎么了?晓琴一时没有想得明白,但有一样她可以放心了,这40万补偿款不会被老二家落下,只是,下一步的买房问题,同样会很敏感很让人头疼:若买在城里,这钱肯定不够,他们兄弟三个就要掏钱支持;若买在郊区,说不定反会多出些钱供大家分分,一来一去,会差个好几十万吧,他们会让长子多掏吗?或者,会让老二少掏吗?或者,精明的老三会要求包圆了全掏,然后,在新房子上落个产权吗……

天哪,难道真会发生更加复杂的斗争吗?那么,如果考虑到今后的长远走向,她是否应该把目前的利益稍微放弃一点,比如说,补贴给左春的老人赡养费,每个月一百五,的确太低了,应该涨一涨,这样,以后说起来话,腰杆子才是硬的……如此说来,就需要找三弟或胜美商量了!可那个胜美逃之夭夭了呀,而三弟,没准还在生自己的气呢?再说,只要一商量,自己的心思就暴露出来了,老二家肯不肯要、老三肯不肯配合还是另一回事儿呢……到底该怎么办,唉,无究无尽的利益之争啊,她难道又要再次孤军奋战?又要处心积虑地把大家召集到一块儿无声地暗战?

坐在马桶上,思来想去之中,晓琴忽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寒凉与孤独。她其实不是天生好斗的,她只是比较紧张,只是怕小家庭吃亏……再退一步说,她何尝不想放松下来,和和气气的!有时候,她都有些羡慕左春那样的实在心眼儿,也佩服胜美不管不顾、甩手就走的冷酷劲儿,怎么就她最丢不下呢,偏偏这样,还没有人领她的情,特别是姜宣,这越发会增加他们夫妻间的矛盾吧……

一阵令人丧气的懈怠袭来,她真厌倦了这一切!

可能,这也跟对手的情况有关,在经济帐上,晓琴实际是遇强则强、遇弱即弱--这几日,据从姜宣那里零零星星听来的消息,好像老二姜墨的状态不大好,正闹着要不开车了,基本上就相当于是主动失业了;而老三,则被回娘家的胜美弄得天天在外打秋风,据姜宣的估猜,小两口间,怕不是简单的口角与矛盾……不知为何,这一切,每每听说,竟总让晓琴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心虚,她在想,会不会,跟她当初的那个馊主意有关呢,就算没有直接关系,但她知道,老二老三两家,目前大概已经无力再在父母亲的房产问题上作任何思虑,他们每个人,跟自己一样,也都是疲惫的、烦恼的……

整个大家子,就像是有一百条烦恼的暗流啊,在每个人心中的角落里翻腾,谁都搭救不了谁,谁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也好,最好一切就这么胶着吧,一切都能等元元中考完再说,到那时,但愿她严晓琴还能重新鼓起斗劲,去上下求索、合纵联横……

但现在是没有功夫去伤感或谋略了,一大完便,晓琴的早晨就真正开始了,她振作一下,点火开始烧稀饭,一边灌好元元上午带去学校喝的凉水,削了一个苹果,拿出两袋无壳核桃--这是元元早餐的一部分。正好,稀饭滚了,于是关成最小的火慢慢地“读”。她下楼买早点。接着喊元元和姜宣起床。一边喊一边拉窗帘开窗户透气。把稀饭、小菜、早点什么的端到桌上。从微波炉里拿出热牛奶。

好了,各就各位,元元终于开始吃了,而姜宣也开始刷牙了。严晓琴也端起碗来刚要吃,元元却又叫起来:老妈--今天要交午餐费,97块2毛,要带刚刚好,老师不找零钱……而姜宣那里,刚要出门,却突然发现缺这少那,领带颜色不对,钥匙找不着了……晓琴看不过姜宣心不在焉东摸西找的模样,忍不住一边咆哮一边冲上去亲力亲为……

直到他们父女各自拿着包整整齐齐地走下楼去,她这才半松一口气--桌上什么都冷了,元元剩下半碗稀饭,一只包子只咬了一口,鸭蛋的黄被谁掏空了。她不太在意地一样样吃掉,像个破碗橱似的全部收拾进肚皮……

看看表,唉哟!她也来不及了,忙把碗往池子里一堆,换身衣服,连镜子都来不及照,拎上垃圾袋也就出门了,走到大街上的滚滚人流中去了。

这便是严晓琴的早晨,无数个早晨之一。同样的忙乱在晚上下班之后还要上演--买菜、晚饭、洗衣服、搞卫生、准备元元的夜宵、替元元看试卷--晚饭后直到睡觉前的这一段时间,也是晓琴对姜宣发怒的高峰期。她也训斥姜宣帮忙做事,姜宣倒也是听话的,但就像个算盘珠,她拨一下才动一下,叫洗个碗,他都不会顺带洗个锅。做完晓琴分派的事,他又缩到书房里,像呆子一样捧起书。晓琴再骂,他再出来做事,然后再回去。

晓琴是骂惯了,姜宣也听惯了,双方都不以为意。对姜宣的焉头样儿,晓琴已无心过问,看他完全没有一点生气,跟他说话,他便应,你骂他,便不作声,完全像个空壳子似的……真要照晓琴的精明细心,如果她注意到姜宣、并想下决心去寻找根缘,是一定能挖出些蛛丝马迹的,只是,这半年来的晓琴,所有的早晨、所有的晚上,这个主妇都太累啦,她几乎一沾枕头就要睡,哪里还有精力再去想姜宣的事!

算了,她在疲惫中仍然自信着,就姜宣那样子,还能翻出她的手掌来--晓琴动用她结婚以来的逻辑劝慰了自己,眼一闭,这心力交瘁的主妇便睡了。是啊,明天一大早五点半她得起床呀……

2

晓琴睡觉之后,姜宣却还会在书房呆很长时间。姜宣不是个没有心肠的人,像所有犯了事的丈夫那样,他被自己的错误淹没了,他不能看到晓琴忙碌、劳累的样子,他必须躲到书房来透口气。一向以来,晓琴虽然对他是凶,但她的辛苦姜宣也是自知的,再加上元元的中考,更像一把利剑悬在她头上,眼看着,这些日子,她就像暮秋的果子那样憔悴下去。

但姜宣不会像别的丈夫那样突然变得殷勤、体贴,一来这不是姜宣的长处,二来姜宣也不会那么笨。他寻求心理平衡的途径是故意诱导晓琴对他发火。

是的,他是故意表现得慢慢吞吞、笨手笨脚的,他知道这样会惹晓琴发火,然后晓琴便会暴跳如雷,便会给他瓢泼大雨般的责骂,这样,姜宣反倒就高兴了。现在,他最愿意听晓琴凶悍地骂他,越是蛮不讲理越是狗血喷头他越是甘之如饴,这样他就可以顺顺当当地成了可怜虫、受气包,成了标准的弱者,成了晓琴的手下败将,然后,他的所作所为就有了背景有了理由--他不是为了寻欢,而是为了排苦,他是不得已而为之。

真的,他真的是不得已的。一到双休天,晓琴就开始驮着元元四处赶场子上补习课,姜宣作势要送,或者说,也是真心想送,甚至把自行车都推了出来,可是往哪里送呢,什么时间接呢,上午下午,全是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他拿了笔找来纸记下,又翻出一张市区地图,手指头移动着在上面找地址,这种蠢样子真让晓琴一看就要发火了,“死一边去!”,她几乎是粗暴地推开姜宣,一脚蹬上自行车驮上元元风风火火地就走了。这一走就是一天,因为中午时间有限,她直接带着元元在外面吃,两个干巴巴的休息天,家中可谓杳无人烟,让姜宣呆在家干什么呢?他从来不会烧饭,拖地晓琴又嫌不干净,难得勤快,主动洗了一次衣服,不想一件掉色的棉T恤坏了事,一洗衣机的衣服都等于是掉进了染缸,把晓琴气得直跳脚,她指着姜宣:我认命行不行?累死是我的命!拜托你不用再添乱!你知道不知道你在这个家里是什么?不仅没有用处,还占地方还添堵!你有本事现在就消失!变成空气消失!

于是姜宣就被迫消失了,顺水推舟地按照晓琴的要求消失了,他慢慢地晃着,消失到单位,消失到单位的楼道里,消失到胡兰的小屋子里。

3、现在的姜宣与胡兰之间,到底是什么状态呢,这问题就是姜宣自己也说不清楚。

骨子里,他算是个典型的小知识分子吧,而知识分子,最大的能耐就是反省与自我批判……无论如何,从那个失控的一刻起,姜宣对于自己,已判了万劫不复的刑罚,他把自己归类为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一个下作的人、一个猥琐的人,一个暴徒,一个恶棍。怪不得呢,他回想起他在结识胡兰之前,不就是个喜欢钻垃圾袋的变态狂么,他根本就是个坏东西是个烂果子啊,只不过原先在父母那边、在晓琴与女儿面前,他的真面目被压住了,只在这个胡兰面前,他才现出原形了,嗤,这就是真正的自己啊!

……在那之后,他曾打算,不再见胡兰了,或者干脆把她辞了,远远地驱赶掉。可是,这两步,他哪一步都迈不出,他做不出,他也不舍得做--只在他自己知道:实际上,不是胡兰需要他,而是他需要胡兰,他需要一个出气口,一个下水道……最终,在无数的徘徊与取舍之后,姜宣还是接受了这个“两面人”般的自己,接受自己在胡兰面前是一个混帐的、不可理喻的人物……

为了用最粗暴的办法抹去某种痕迹,上次的事情过后,某天,姜宣给了胡兰一小笔钱--他并没有真正睡她,但在心理上,他感到自己已经非常痛快地睡了她,所以他要给她钱。从理论上看,这简直像那个嫖嘛!但姜宣感到,在胡兰这儿,他就想把自己搞得很臭,他就是想利用职权占她的便宜,再用一点钱收买她,那又怎么样?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然后,他便把脸一抹,就好像上次的事情纯粹是个梦境,他仍然堂而皇之地继续在胡兰保持着高高在上的赏赐般的形象,他仍是动不动便要发火,甚至比从前更容易恼怒,因为每次看到胡兰,都让他想到自己那失之毫厘的堕落……再说这胡兰,也怪,她并不因为曾经发生过什么而有所改观,她仍是那样畏畏缩缩,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浑身上下油然而生的让姜宣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仗势欺人、喜怒无常的恶魔。

姜宣总是在办公室一边看书一边等着,等胡兰在各个楼层里把卫生搞完。他们就一前一后各自往她的小屋子里去。丑丑已经养成习惯,看到姜宣来,吃上一会儿姜宣带来的酱鸭,他便会自动自觉地到院子里玩,好像那酱鸭是一种特殊的硬币似的,投进丑丑的嘴里,胡兰的房子就会自动地向他开放。这关于硬币的联想让姜宣感到了卑鄙,但是没有办法,在胡兰这里,他想,自己从来就没有高尚过。

他会很“牛皮”地跟胡兰讲些海阔天空、不着边际的事,抱怨时势不济,命运不公,动用各种夸张的比喻,居高临下的冷笑,或者,他还会谈到自己曾经有过的远大理想,总之是些很风光很虚幻的内容,平常他从来不对人说的,以免被当作轻狂之辈,包括晓琴,就是说了也准会招来一阵嘲讽,骂他做白日梦……而胡兰,总一声不吭地垂头听着,从不发表意见,大概她也不见得就理解多少。但够了,姜宣并不要她懂,他只要有一个女人在旁边听,这很重要。

偶尔,姜宣高兴起来,出于他的一己之需,也会对胡兰温存一下。像对待一只小猫似的,他让胡兰坐在那里不动,他则在她周围忙来忙去,做些简单的事,比如烧水、沏茶、叠衣服之类。在胡兰这里,他发现自己变得灵活起来,无所不能,电灯泡坏了、煤气灶眼子堵住子、水龙头漏水了,胡兰会怯怯地向他求救,而姜宣--在晓琴眼中十足笨蛋的姜宣--发现自己竟然能够神奇地无师自通,他想当然地拨弄拨弄,最后真的就一个个都修好了!哈,多么神奇。

至于肢体接触,他们是有的,甚至比较多,表面上,跟性无关。姜宣只是会因为怒气而推搡胡兰,让她跌倒在床。粗暴地捋起她垂下的刘海,长久地瞪视她泪汪汪的眼睛。或者,嘲笑她的某件衣服,并逼着她当场换掉。他用茶水泼洒胡兰,一直泼到她的胸前,湿透整片衣服。他拖着胡兰的手,让她替他按摩,或者反之,他替她按摩……姜宣在故意模拟着各种强暴前的场景,好像他随时会强悍地再次扑上去……当胡兰胆战心惊的照办他的某条命令,或者因即将发生的未知而浑身颤栗,姜宣便会获得某种奇异而超脱的快感……

虽则,每每走出胡兰那间光照不足的小屋,他便会感到加倍的沮丧与加倍的渴求,渴求什么呢,他说不清。但他知道,实际上,他与这个低微的女人,已经紧紧的贴在一起了,这像种超乎爱与性的贴近,悲凉却又下作、泥沙俱下般的,经不得推敲的,见不得阳光的……

但有一点仍跟从前一样:胡兰很少与他交谈。他对她的了解程度基本上还停留在最初的水平。如果姜宣不主动说话,她基本上就缄默不语,就算姜宣故意问长问短,她也尽量只用最短的字眼结束交谈。比如,姜宣问起过她从前的生活,从前交往过的男人,丑丑的父亲是谁,她为何一人流落到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等等,这是男女间通常都要谈到的话题,乖巧些的女人还会趁机编造些催人泪下的故事。但胡兰不是那一路子,她明显在回避姜宣对她身世的进一步的探究--对此,姜宣一度也是愠怒的,因为毕竟,他还保留着些文人的思维习惯和交往模式,需要精神交流的幌子,渐渐地,因为完全得不到呼应,倒也就索性放弃了,一点没有感情帐,两人皆完全置身物外……

他明白,其实胡兰跟自己一样,在骨子里,她也没有投入这种关系。只是,在那样一种特定的人性恶的边缘,经过顺流而下的发展与推进,她和他,是不得不共同进入了这片洼地,搅在一块儿,一起在泥淖里打滚--他跟她两个,结成了世上最小的一个合作社,一个跟感情、世俗、利益都毫无关系的合作社。

但是,就算有了这一切的狡辩与似是而非的心理分析,但姜宣,仍是放不过自己的。他总在想,会有一天的,他会因这一切而受到末日审判。没有人会理解他,正如他不理解他自己。

同类推荐
  • 绿牡丹

    绿牡丹

    《绿牡丹》又名《四望亭全传》、《龙潭鲍骆奇书》、《反唐后传》,是清道光年间问世的一部以唐武则天时代为背景、以行侠仗义为基调的英雄传奇小说。讲述了武则天当政时期,佞邪当道,权奸仗势欺人,鱼肉乡里,激起朝廷忠正之臣和各地义士的义愤和反抗。山东“旱地响马”花振芳、江南“口湖水寇”鲍自安,各自集结了一批江湖义士,除暴安良,锄奸扶弱。将门之子骆宏勋与江湖女侠花碧莲因巧邂逅,相识相恋。众英雄共同辅助宰相狄仁杰起兵,与薛刚等联手灭敌勤王。最后武则天被迫退位,自缢身亡。庐陵王还国登基重做大唐中宗皇帝。众勇侠剑客均蒙恩获得封赏。骆宏勋与花碧莲,几经挫折后终成眷属。
  • 藏獒3

    藏獒3

    上世纪1967年,人类驱使藏獒替代自己进行大规模武斗,于是,西结古藏獒和东结古藏獒、上阿妈藏獒和多猕藏獒开始了一场悲壮的自相残杀,于是,鲜血染红了雪山草原,秃鹫覆盖了蓝色的天空,悲伤逆流成奔腾的河。于是,一代獒王雪山狮子冈日森格死去了,饮血王党项罗刹多吉来吧死去了,无数忠勇的藏獒死去了,纯种的喜玛拉雅藏獒遭受灭顶之灾,成了青藏高原不散的魂灵和父亲心中永远的痛。
  • 有时候,姓虞的会成为多数

    有时候,姓虞的会成为多数

    像我们这样的寄居者,在兰城的雁滩比比皆是。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可目标却未必是同一个,当然你要笼统地概括一下,五湖四海的目标也能够被你在理论上总结成一条定律什么的。我们的房间在雁滩一栋四层小楼的顶层,四壁连带房顶都没有经过粉刷,预制板直接裸露着,楼面的外墙也没有任何装饰,倒是表里如一,那种水泥特有的灰白格调,让这一带的楼体呈现出一种堪称肃穆的气氛。
  • 北大有鬼:后湖鬼戒

    北大有鬼:后湖鬼戒

    这本书的构思来自于未名BBS上一则“十六人教室”的鬼故事,以这个鬼故事为灵感,虚构了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这本书中的场景几乎都按照北大校园的真实情况进行描写,之所以这样做,最大的原因是缺乏构建环境的经验,就取巧复制了自己曾经熟悉的校园。其中:主人公住的43号楼217宿舍就是我大学时候所住的宿舍。本是幢旧楼,毕业当年夏天被拆除,建设了现在的新学生公寓;梧桐大道是对学一食堂前那条路进行改造的产物;201自习室、旧报刊阅览室、博雅塔等也都大致按照校园环境描写;而“后湖”则是塞克勒考古博物馆旁的呜鹤园与学校西北角莲花池的合体,将鸣鹤园的亭子移到荷花池构成了“后湖”这个新名字。
  • 一个真实的故事——照我所听到的

    一个真实的故事——照我所听到的

    讲述了一个孩子被抢走的妇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又与孩子重逢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偏乡有佳人

    偏乡有佳人

    小时候患有怪病因父母无力承担医疗费而遭抛弃,机遇“高人”而因祸得福。后接连邂逅美女佳人皆因用真心换真情,看似机缘巧合实乃命中注定。但是,大家又好像各负使命......社会的复杂多变每个人都没那么简单!
  • 傲世

    傲世

    正道没落,妖人如意。流云少主,上古神通。玄功武道,上通天道。赐我玄珠,四海升平。
  • 翻窗入室:萌妻送上门

    翻窗入室:萌妻送上门

    被亲叔叔算计,她拼死从窗户里逃出,没想到却遇到个黑心肝的男人,她以死相逼才让他伸出援手。他向来冷酷不近人情,却没想对一个“小豆芽”心软了。这颗小豆芽竟赖上他了,虽然结婚只是权宜之计,可是他对这颗干瘪豆芽菜却越看越中意。
  • 南下九万里

    南下九万里

    拂袖扬鞭荡轻尘,苦也乐兮我向南去九万里。
  • 有一种气场叫风范

    有一种气场叫风范

    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要想带领好团队,除了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外,最关键的还是要拥有成功者的气质与风范,否则,即使团队成员再优秀,碰到一个没有成功气质和领袖风范的领导,团队也很难形成凝聚力,当遇到外部强大压力时,团队便容易分崩离析,失败的结果在所难免。所以领袖风范对企业经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让员工看到承担着大义的领导者,员工的忠诚度会更高,凝聚力会更强,生产力会更旺盛。是不是只有领导者才需要这种风范呢?当然不是,风范不只是精英的特征,更是我们普通人日常工作必须践行的行为准则。孟子曾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 县委班子

    县委班子

    《县委班子》以县委领导班子成员的日常工作为核心,通过对他们在不同职位,不同工作中一次次化解危机的过程,处理政务的方法的描述与分析,全面展现官场台前幕后、说话办事的独特技巧,让你以内行人的身份,一次性彻底看清隐藏在官场里的诸多“门道”。
  • EXO狼族美少年

    EXO狼族美少年

    阴差阳错下,本来的女猪脚被五哒一气之下到了sm公司,并混在十二只狼族美少年之间,于是乎,就开始了一段搞笑的爱情故事。宠宠宠!除了宠,还是宠!!!
  • 放手,遇见幸福:微信疯传之唯美哲理

    放手,遇见幸福:微信疯传之唯美哲理

    《微信疯传系列:放手,遇见幸福》收录了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最受欢迎的生活哲理美文,是“微信疯传”系列图书之一,微信上最火的唯美生活哲理段子,一句话,让人茅塞顿开,一句话,让人幡然醒悟,一句话,让人回味无穷。
  • Massacres of the South

    Massacres of the Sou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斩

    唐斩

    男儿生来就爱刀/男儿生来好不平/腰挎三尺杀人刀/斩尽天下不平事/世间憎恶无计数/人生百年弹指间/痛快一日、胜过憋屈过百年/一刀斩的神鬼嚎/一刀斩的厌气消/一刀斩的正气升/一刀斩的眼宇清/斩/斩/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