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75000000003

第3章 认识孩子的心理防御机制(2)

你会问,涛涛一个小孩哪懂得那么多高深的心理学理论啊,还运用得那么娴熟?其实,这是误解,不是先有心理学理论,后有心理学现象的。恰恰相反,人们在犯错之后,有的人勇于承担错误,知错改错,但也有不少人总是会不自觉地为自己开脱,想各种办法免责,或者把责罚的后果降到最低。将这种免责的各种办法总结起来上升到理论高度,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涛涛没有心理学背景。他像千万个普通人一样,在犯错之后,为了避免受责罚绞尽脑汁,急中生智实施“防御”办法。当然,他的智商很高。

涛涛的种种“防御”办法,我已经在上文有所分析。在此,我再次总结如下:

1.涛涛犯错后,为了免责采取了心理防御机制的“退行”。

作为13岁168厘米高的孩子,涛涛为了达到留母亲陪读的目的,席地哭号,以及为了达到换抽水马桶的目的而当众脱裤子撒尿的行为,就是“退行”,即采取退回到幼儿时期的行为来满足要求。因为他知道,大人最容易满足幼儿所提出的任何要求,不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

解决办法:制止“退行”行为,决不满足不合理要求。

2.涛涛犯错后,为了免责还采用了心理防御机制的“合理化”。

涛涛屡次把金鱼弄死,屡次积极地承认错误,表明他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种可以任意犯错的“行为模式”犯错一认错一免责一再犯错。自鸣得意,多年来乐此不疲。所以,在涛涛看来,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即使被发现,代价也是极其轻微的,只需要态度诚恳地认错,就可以搪塞过去。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合理化”。合理化也属于弗洛伊德所指出的心理防御机制办法之一。“犯错不要紧,知错认错就是好孩子”,这固然是一条“合理化”的社会是非准则,但是,真正知错认错的目的是改正错误。如果不是为了改正错误来“知错认错”,而仅仅是为了逃脱责罚来“知错认错”,那就是欺诈性的“知错认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解决办法:揭穿假认错,然后照章责罚与教育。

3.涛涛犯错后,为了免责还采取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抵消”。

涛涛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不愿意妈妈为自己在学校表现不好而伤心;涛涛其实也不是一个没脸没皮的孩子,有自己的骄傲与尊严。但是,多年的娇生惯养培养了他的“攻击性”心理和“破坏性”本性。他总是企图从对人对物的攻击与破坏中获得快感,所以他不断犯错。涛涛用石头砸坏价值1200元的玻璃门,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但他不想让妈妈知道,也不愿意看到学校老师责罚时声色俱厉的样子,所以他选择了用头磕墙,以图获得校方的同情,从而“抵消”他的过错。

解决办法:不当看客,任其磕墙,然后照章责罚与教育。

4.涛涛犯错后,为了免责又采取了心理防御机制的“否认”。

涛涛将小狗闷死,获得了巨大的快感。他深知这件事性质恶劣,

“罪责难逃”,于是采取了坚决“否认”的防御方式,一口咬定小狗就是老鼠。他想:赵高“指鹿为马”,大家不都认可是马了吗?“掩耳盗铃”,不还是把铃铛给盗走了吗?他紧紧地封闭在自己的“老鼠”世界,拒绝交流,你们能奈我何?

解决办法:设法进入他的世界,还原事实真相,然后照章责罚与教育。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孩子出现人格偏差时,他的健康矫正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涛涛来说,需要脱离原有的家庭环境,进行感统训练、语音矫正训练、思维训练、文化课补习等。没有特定环境和系统训练,

以上单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不一定很奏效。

其实,以上这些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难被发现,只是在涛涛原来的“六朝元老”宠爱有加的家庭环境中无法实现。家长总是一味地退让,满足其无理要求,使其无论采取何种防御措施,一律收效。所以,如不改变环境,继续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涛涛是长不大的。

让人欣慰的是,仅仅5个月的心理教育与训练,使涛涛真的长大了。他告别了哭闹、假装认错、磕墙等行为,还补习了文化课程。也就是说,现在的涛涛不仅会数钱,而且知道该不该往别人的口袋里放钱了。

涛涛现在何处上学,我不得而知,但我衷心地祝福他。

6.心灵“马其诺防线”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心理防御机制,多姿多彩

6.1

心灵防御就在生活之中

齐桓公在一片草泽上打猎,管仲替他驾车。桓公突然大叫起来,并紧紧地拉住管仲的手说:“仲父,刚才你看到了没有?你见到了什么?那个鬼影是谁?”管仲一脸迷茫,说:“什么都没有啊!”桓公打猎时,坚称见到了鬼,所以回来就病倒了。

挫折、灾难或者困惑往往突然降临,使人没有心理准备,措手不及。这时,我们如果不善于使用心理防御机制,麻烦就会找上身来,就像齐桓公一样病倒了。

可是没多久,齐国有个叫告敖的道士找上门来对齐桓公说:“依我看来,大王您是自己伤害了自己啊。我听说您看到了鬼影,可是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啊。鬼又怎么能伤害您呢?”桓公一听,心里舒服了些,问:“这样说来,世界上难道没有鬼吗?”

告敖说:“有啊!当然有鬼。”他还说在水中肮脏的污泥里有叫“履”的鬼,在厨房的炉灶里有叫“髻”的鬼,在门户内的各种繁攘里有叫“雷霆”的鬼,朝东北的墙根下有叫“倍阿鲑”的鬼在跳跃,朝西北方的墙下有叫“攻入阳”的鬼住在那里。水里有水鬼“罔象”,在大山里有山鬼“夔”,在郊野里有野鬼“彷徨”,而在潮湿、泥泞的草泽里还有一种名叫“委蛇”的鬼。

桓公一听,赶紧又问:“那种叫委蛇的鬼长什么样?”告敖说:“委蛇的身躯跟车轮一样大,和车辕一样长,穿着紫色的上衣,戴着红色的帽子。他最讨厌听到雷车的声音,一听到这样的声音就两手捧着头站着。能见到他的人是应该能成为霸主的人。”

桓公听完哈哈大笑,说:“对对对!这就是我所见到的鬼。”桓公整理好衣帽,跟告敖坐在一起聊家常,不到一天病就好了。

实际上,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道士告敖利用了齐桓公急于称霸的心理,投其所好,牵强附会地将见鬼看成了称霸的征兆,通过思维转换,把“晦气”变成了“运气”。自然而然,齐桓公的心病就好了。

一位母亲的一个女儿卖伞,一个女儿卖鞋,所以她下雨天、晴天都发愁。这就是没有使用心理防御机制的结果。后来有聪明人开导她说:“你应该每天高兴才对啊!因为无论下雨、晴天,你总会有一个女儿赚钱。”这也是视角的转换。这里聪明人的“开导”其实也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在生活中的运用。

有两名世界500强的外企员工,头天上班,午间工休时每人获得半杯咖啡。其中一人唉声叹气:“怎么才有半杯?”另一人则心满意足:“不错,午间还有半杯咖啡喝。”其实,后者也是在生活中使用了心理防御机制。

佛说,人来世上就是受苦受难的。所以,人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别人的哭声中匆匆离去。挫折、灾难与疾病给了我们太多的不如意,即使你一路顺风,你也会产生更高的欲望,产生新的不如意。如意是相对的,不如意是绝对的。面对这么多的不如意,如果我们不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试,筑起心灵的“马其诺防线”,我们的生活还会是这样的吗?我们就会像有些人那样,终日为情所困、为钱所困、为权所困,更有甚者,为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所困扰、纠结,就如同这“半杯咖啡”。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们面对失意时的心理调节功能。它古已有之,并不是现代心理学家的发明,只是心理学者对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不论我们学历如何,性格如何,家庭背景如何,也不论我们学没学过心理学,承认不承认心理防御机制的存在,防御机制或多或少地都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

人的生活就是这样,时常游走于自我构筑的心灵“马其诺防线”的边缘,寻求平衡。你会发现,其实你就是心理学家。

所以,因为你的需要,心灵防御就在生活之中,就在你的身边。

6.2

心理防线的千姿百态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部分是负责人的原始本能的满足,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现实部分,自我的机能使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包括道德规范、社会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很多时候,超我和本我这对天使与魔鬼总在不停地争吵,都试图控制自我,于是可怜的“自我”就感到很烦恼和痛苦。为了化解那对冤家的矛盾,自我就想出了一些办法,既能让“本我”的愿望得到满足,又不超出“超我”规定的范围。

这种办法就是心灵的马其诺防线一一心理防御机制,其形式丰富多彩,心理学把它总结成文字,有据可查的就有百余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压抑。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18岁时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10月份。当时她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去,将它“遗忘”了。但是,这些潜意识中的情绪不知不觉地影响她的情绪,果然她每年10月份均会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药物治疗也无效。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消极的形式一一压抑。压抑就是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

情感和行动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潜意识里去的表现。说它消极,因为采取这种“压抑”的方式只能够暂时缓解一时的痛苦,但会内化形成心结,在日后产生较大的副作用。

2.否定。小孩打破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来;案例涛涛闷死小狗,硬说小狗是老鼠;癌症病人明知确诊,却总是愿意否认自己患了癌症;妻子不相信丈夫突然意外死亡等。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形式一一否定。否定就是把引起精神痛苦的事实予以否定,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

3.退行。像本案中的涛涛那样,13岁了还倒地哭闹,当众脱裤子撒尿,这也是一种叫作“退行”的心理防御机制。退行就是当人们感到受到严重挫折时,放弃成人方式不用,而是退到困难较少、阻力较弱、

较安全的境地--儿童时期,无意中恢复儿童时期对别人的依赖,以期别人像照顾小孩一样来照顾他。

4.幻想。处于社会底层的备受欺凌的少女总是幻想着有一天也能够像有钱人那样遇到心爱的人,甚至能够遇到英俊潇洒的王子。于是,人们就幻想出“灰姑娘”。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在幻想中得到也能获得某种心理的平衡。这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幻想就是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实际处理这些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困难,以达到内心的满足。

5.转移。一个售货员或一个服务员在家中遇到一大堆烦恼的问题,既无法解决又不能向自己的孩子或老人发泄,怎么办?心里难受啊。她会不自觉地向顾客发火,发完就好受一些。这就是转移或迁怒,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转移,是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发生危险或不合社会习惯)无法直接表现时,而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除迁怒之外,还有一种积极的“转移”。比如,遇到问题时采取听音乐、做运动、外出旅游等方式改变心情,会收到解除痛苦的效果,也不会内化成为心结。

6.合理化。像本案中的涛涛好动、好奇,肆无忌惮地闯祸,通过闯祸极大地满足了他的欲望,因为什么?合理化。他犯错了,但是他马上就承认错误了。承认错误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啊。一切都合理化了。

这是一种十分诡异的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是指一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虽然这种理由常常是不正确的,在第三者看来是不客观或不合逻辑的,但本人却强调这些理由以说服自己,即用一种能为自己所接受的理由来替代真实的理由,从而避免精神上的苦恼。

7.投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有些人总是喜欢把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也是这样的。这种投射形式的心理防御机制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定性为“小人”之举了。

8.摄入。或称内向投射,与投射作用相反,指广泛地、毫无选择地吸收外界的事物,而将它们变为自己内在的东西,如常言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摄入作用,有时候人们爱和恨的对象被象征地变成了自我的组成部分。如当人们失去他们所喜爱的人时,常会模仿他们所失去的人的特点,使这些人的举动或喜好在自己身上出现,以慰藉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苦。

9.反向。有很强烈的吃手指动机的小孩见到妈妈后反倒会马上把双手背在身后,声明“妈妈我没有吃手指”。有的人对于伺机报复的对象内心憎恨,而表面却显得比对待常人更加温和、热情。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反向的、“矫枉过正”的现象。

10.补偿。盲人的触觉、听觉敏锐,这是一种补偿。一个一向淘气的10岁男孩,由于突然同时失去了母亲和妹妹,他的父亲就把全部的爱和希望给予了他,使他感到自己应该懂事了,不能再淘气了,于是他一下变为好学生。这就是“补偿”心理防御机制。补偿是指一个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适时,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不适感。但是,过分的补偿则可导致心理变态。

11.仿同。把一个他所钦佩或崇拜的人的特点当作自己的特点,用以掩护自己的短处。仿同有两种,一种是近似模仿。例如,在不知不觉中,男孩模仿父亲,女孩模仿母亲。另一种是利用别人的长处,满足自己的愿望、欲望。例如,一个不漂亮的女孩子喜欢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交朋友,她可以因为别人夸奖她的女友而感到自豪。

12.隔离。我们明明是去“上茅房”,但不能这样说,因为这样听起来,容易让人产生某种不适的联想。所以,我们就把“上茅房”这个词隔离,说去“化妆间”。家中老人死了,不能说“死”,同样是为了避免产生一些不愉快的联想和伤感,而说成“仙逝”、“归天”,或者说“走了”。这是中国人在心理防御机制方面的伟大创造,不无裨益。隔离,是指把部分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的不愉快。

13.抵消。按我国的习惯,过阴历年时不能打破东西。万一小孩打破了碗,老人则赶快说“岁岁平安”。一句话,就将不吉利的事情抵消了。妹妹对姐姐说:“你一个人驾车去西藏啊,多危险啊,回不来怎么办啊?”话音刚落,妹妹马上意识到这话不吉利,所以马上开口说三声“呸!呸!呸!”自我解嘲,将不愉快抵消了。

同类推荐
  •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性格识人:CSMP四型性格读心术

    性格识人:CSMP四型性格读心术

    《性格识人》这本书通过对CSMP四型的深入解读与应用,充分的向你说明了性格的力量,以及性格对你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和帮助。如果你能够认识、了解和掌握四型性格的应用,那么你就会发现,原来你为之苦恼的一切都变得非常简单,原来无法解决的难题也变得迎刃而解。它能为你带来这样的收获:事业上获得成功,家庭美满幸福,孩子优秀成长。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小学低年级·拼音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小学低年级·拼音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 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

    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

    男人有男人的心绪,女人有女人的心思,男女心理千头万绪、幽微奇妙。两性的婚恋世界,交织着心理的磕磕绊绊,充满着心灵的冲突对抗。两性婚恋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困惑不断滋生、心理矛盾不断激化的过程。能否顺利解决这些心理困惑和矛盾,将决定恋爱中的男女能否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去梯言—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由心理学入手,从两性心理差异、两性交往心理、择偶心理、爱情心理、婚姻心理、家庭生活心理等方面系统解读婚恋中男女的心理问题和困惑。
  • 心灵可以重建

    心灵可以重建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心灵大厦倒塌,人生失去支撑;心灵重建前,先把杂物清理干净;以真情感为地基,大厦才牢固;砌大厦,这些原料一定不能少;盖大厦,别忘了请别人帮忙等。
热门推荐
  • 画痴之隐逍遥

    画痴之隐逍遥

    孙隐一干人等死里逃生,心魔挥之不去,群雄争霸之时,他却寻找着自己的信仰,短剑重铸之日,骑士归来之时。
  • 植物系统:末世女战姬

    植物系统:末世女战姬

    末世降临,巧获逆天植物系统的苏恬原以为她是被幸运之神眷顾的人,只是......这个不小心被她弄失忆的男人!能不能别在她上厕所!吃饭!睡觉的时候也黏的像牛皮糖一样黏到撕不开!!!苏恬:“喂!我在洗澡,给点尊重行不行啊?”某男:“不行,我来帮你洗!”奔溃的苏恬大吼: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走!这是倒了什么狗屎霉运啊!!!
  • 精灵之我是小精灵

    精灵之我是小精灵

    同样是穿越到宠物小精灵的世界,凭什么别人都是人,我变成了小精灵。好吧,既然成了小精灵,我就一定要做一只前程远大的小精灵!看我最强小精灵烈咬陆鲨闪亮登场!注:这是一个宠物小精灵、口袋妖怪、精灵宝可梦的同人小说。
  • 你今天插刀了吗合集

    你今天插刀了吗合集

    友情是发自内心的真挚“为朋友两肋插刀”有的看似清纯背后却满心算计有的看似复杂却付出了一颗纯粹的心在这个轻松纯粹又步步为营的感情上谁又是带着杂念而来谁又伪装住了那颗真诚的心时间证明不了什么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突然分道扬镳都是正常的友情和爱情都一样久处不厌才是余生
  • 如果英雄不联盟

    如果英雄不联盟

    “少年,你想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什、什么?”睁开眼睛,看到的却不是现实世界,这里是……英雄联盟?!“我怎么会……变成英雄了?”“想要退出游戏,只有成为最强王者!战斗吧,被选中的资格者们!”那么,让我们开始下一场游戏吧!
  • 穷女翻身:CA学院逆袭记

    穷女翻身:CA学院逆袭记

    这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当她收到这部电视剧就要杀青的时候,使她沉默了,仿佛只有生活在两个世界的她才能活着,但是以前的日子。。。她又是怎么过来的呢?是哪里吗?她仰望天空,怀恋着,仿佛盼望着什么。那个女主。。。是个天使,完美的外貌,聪慧的头脑,但是她的野心却是怎么也改不了的,两次的夺权篡位,两次的死亡,两次的生死离别,深海怅茫,最后的她还是。。。死了,这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但是最终一切都是泡沫,再也不存在什么真,什么梦了,结果就是如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鳞虫传说

    鳞虫传说

    “如果你认为变异蛊师危险,那我就是他们中最危险的一个!”被伪造的世界观,危险的违禁蛊师身份,与一只来历不明、丑到天上没有地下难寻的神秘蛊虫结成命运共同体。卖萌、傲娇、腹黑、挑食——拿天下珍稀蛊虫当饭吃……这只怪虫不仅鸠占鹊巢吞噬了他的本命蛊,还为他的身体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力量,而他的命运似乎也在冥冥中进入了某种安排……福兮?祸兮?吉凶未卜。
  • 完全掠夺者

    完全掠夺者

    你的记忆,你的经历,你的存在,全都由我来接替!我即是你。我,便是全部!
  • 修元纪

    修元纪

    一位无名小神崩碎了天道,维持世间的法则也随之崩灭,诸神终于可以脱离这一方早已厌倦的世界,一位凡人也悟得长生大道。天道复原了,法则恢复了,那凡人也得消亡了。于是凡人将长生之法—修元之术传承于世。路过的我得了“好处”,也被纳入消亡名单,只好去帮忙逆命反道,伐神诛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