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5900000007

第7章

秋登张明府海亭

张明府:襄阳人张愿,祖张柬之曾为汉阳郡王中书令。据《湖北通志·金石志》所附《张氏(柬之)世表》、《唐代墓志汇编·大唐谷城县令故张府君墓志》,张愿曾为奉先县令,驾部郎中,曹、婺等十一州刺史,吴郡太守,兼江南东道二十四州采访黜陟使。孟浩然与之交往密切,集中尚有数篇相关的诗作。海亭:又名海园。本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年(732),诗写登海亭所望之景,表达了对主人闲情雅趣的欣赏之情。诗中“歌逢”,一本作“欢逢”。

海亭秋日望,委曲见江山。

染翰卧题壁,倾壶一破颜。

歌逢彭泽令,归赏故园间。

余亦将琴史,栖迟共取闲。

海亭秋日望,委曲见江山——委屈:蜿蜒曲折。二句写天高气爽的秋日登上海亭眺望,江山之景尽收眼底。

染翰卧题壁,倾壶一破颜——染翰:挥笔濡墨。翰,笔墨。《文选》卷十三潘岳《秋兴赋》:“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李善注:“翰,笔墨也。”倾壶:以酒壶注酒。陶渊明《咏贫士诗》:“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破颜:犹开颜,露出笑容。宋之问《发端州初入西江》:“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二句写金秋美景最易引发诗兴,诗人提笔染翰,在墙壁上挥洒而就,玉人献上的一杯琥珀美酒,更使诗人喜上眉头、神采悠悠。

歌逢彭泽令,归赏故园间——彭泽令:东晋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此指张愿。二句称美张愿性情洒脱自然,若采菊东篱、高卧北窗的五柳先生陶渊明,他归还故园,尽情地游赏于清幽秀丽的山林间。

余亦将琴史,栖迟共取闲——将琴史:携带琴、书。将,携。栖迟:《毛诗正义·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郑笺:“栖迟,游息也。”二句写诗人携书抱琴,与友人共同游息于海亭,淡泊安闲,似世外神仙。

此诗虽题作《秋登张明府海亭》,但着意者并不在写登临所见,对远望所见,只是在开头两句中以“委曲”二字概括,诗人更多地将笔墨集中于抒发与友人共处以及由江山胜概触动、引发的豪情逸兴上。“染翰卧题壁,倾壶一破颜”二句,通过即兴题诗、把酒解颜的描写,使诗人天真直率、洒脱不羁的性情,得到了生动的表现。“歌逢”四句,前二句着笔于张愿,写其秩满归乡,游息于故园,后二句着眼于自己,表达闲居之乐,也是与这种逸兴一脉相承的。整首诗虽篇制短小,但笔墨饱满酣畅,逸兴遄飞,一气直下,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的高情逸兴。

题融公兰若

融公:襄阳景空寺僧,见前《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诗注。兰若:梵语阿兰若,佛寺。此诗描写了融公兰若清幽景色,有着浓郁的佛家色彩。诗题一本作《题容山主兰若》。诗中“谈玄殊未已”,一本作“一乘谈未了”。

精舍买金开,流泉绕砌回。

芰荷薰讲席,松柏映香台。

法雨晴霏去,天花昼下来。

谈玄殊未已,归骑夕阳催。

精舍买金开,流泉绕砌回——精舍:佛寺,见前《晚泊浔阳望庐山》诗注。买金:佛家传说,有位孤独长者,听释迦佛说法后,皈依佛门,购祗陀太子园林,太子戏言,满以黄金铺地便相与,长者出金布八十顷,购得园林,以赠释迦佛作精舍。二句写佛寺地处山中的黄金宝地,楼阁层递,深殿飞檐,气势恢宏,瑞气东升,门前石阶之下,清泉环绕,蜿蜒而去。

芰荷薰讲席,松柏映香台——芰荷:芰为菱,荷为莲,佛家尊爱莲花,佛国常称莲界,佛座称莲座。《楚辞章句·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王逸注:“制,裁也。芰,菱也。秦人曰薢茩。荷,芙蕖也。”讲席:宣讲经义的坐席。见前《腊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诗注。香台:佛殿别称,烧香之台。《卢照邻集》卷三《游昌化山精舍》:“宝地乘峰出,香台接汉高。”二句写佛寺中香气缭绕,古柏参天,青松掩映下可见潭中初绽的白莲,与殿堂帷幔、宝座上雕饰的莲花相映生辉。

法雨晴霏去,天花昼下来——法雨:佛家认为佛法无边,如天雨之降福,滋润世间众生。《广弘明集》卷二十三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仰弘如电,宣扬法雨。”天花:亦作“天华”,佛家传说佛说法则天花飘坠。《维摩诘经·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二句写佛法妙理如天降春雨甘露,普度众生脱离无际的苦海,在佛的极乐世界里,天空中时时飘坠香气袭人的天花,吉光四照,人们没有任何忧愁烦恼。

谈玄殊未已,归骑夕阳催——谈玄:谈论佛法玄妙之义。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五《唐京师弘福寺释灵润传》:“加以性爱林泉,捐诸名利。弊衣粝食,谈玄为本。”二句写还未及畅论佛教之玄妙奥义,却不觉夕阳已西下,故而不得不骑马下山。

诗的前四句写融公兰若的幽胜,流泉相绕,芰荷初发,松柏掩映。后四句赞融公的道法灵通,法雨天花,谈玄妙义。想象奇越,出人意表,直到夕阳催归,言尽意长。此诗在语言上颇为绮艳华丽,与孟诗寻常的简淡清雅之风迥然不同,纪昀故谓此诗“尚有初唐意味”(《瀛奎律髓》),周挺亦评云:“语调稍艳,而丰骨超逸。”(《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其所以如此,盖在于孟浩然于盛唐为前辈诗人,其诗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初唐遗风。

夏日浮舟过张逸人别业

张逸人:或作滕逸人,或作陈大,名及事历未详,见前《寻梅道士张逸人》诗注。诗写夏日傍晚泛舟访友人的水亭之乐,逸趣颇多。诗题或作《过陈大水亭》;诗中“水高”,一本作“水亭”。

水高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笑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水高凉气多,闲棹晚来过——“闲棹”:谓悠闲地驾着小舟于傍晚时分前来探访。二句写碧水高涨清波荡漾,在炎炎夏日中水亭处凉气习习,清爽无比,诗人兴致悠然,悠闲地驾着轻舟前来寻访,欣赏友人别业的清幽景致。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涧影:涧溪中的光影。《广弘明集》卷三十薛道衡《展敬上凤林寺诗》:“檐阴翻柳细,涧影落长松。”芰荷:指荷花。二句写涧溪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映着岸边青松翠竹的倒影,摇荡着一片婆娑的绿荫,深潭中红莲绽放,传来幽幽清香。

野童扶醉舞,山鸟笑酣歌——笑酣歌:尽情欢笑高歌。二句诗人写豪兴大发,与友人开怀畅饮,竟至于醉而起舞,放歌山潭,就连林中的飞鸟也似为自己的醉态酣歌而鸣笑。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幽赏:赏玩幽胜。骆宾王《骆丞集》卷一《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其二:“芳晨临上月,幽赏狎中园。”烟光:夕阳映照下的薄薄轻雾。江淹《江文通集》卷四《还故园》:“红草涵电色,绿树铄烟光。”二句写幽胜之景还未及遍赏,可惜天光已晚,水上轻笼了一层薄烟,诗人在如纱似雾的暮霭中返棹而还。

简淡清雅,天然成趣是孟浩然诗歌的重要特点。清人牟愿湘《小仞草堂杂论诗》论孟浩然诗时即曾云:“孟襄阳诗如过雨石泉,清见鱼影。”所言极是。这首诗即是如此。诗的首联点明题目,语言朴素自然,似脱口而出。“闲棹”见出诗人兴致之悠然。颔联如一幅优美的画面,波光翠影,幽潭芙蓉,生动地表现出大自然的便娟之态。清人贺贻孙《诗筏》曾言:“诗中有画,不独摩诘也。浩然情景悠然,尤能写生。”我们暂且不论王孟之优劣,只就此联而论,其色彩清丽,明净若洗,应该说差可与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争美。诗的颈联以夸张式的手法,极写诗人醉态,令人想起辛弃疾之“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颇可见出诗人的豪兴逸宕之气。尾联写因好景未及遍赏而天色已晚的惋惜心情,在一片烟光中诗人泛舟而归,留给我们一个清淑散朗的背影。

与白明府游江

白明府:其人不详。据诗意,似为任襄阳县令者。江:指汉江。诗写与白明府泛舟同游汉江,称颂了白明府的美政,并抒发了蹉跎时光、怀才不遇之苦。诗中“衍漾”,一本作“演漾”;“谁为”一本作“谁识”。

故人来自远,邑宰复初临。

执手恨为别,同舟无异心。

沿洄洲渚趣,衍漾弦歌音。

谁为躬耕者,年年梁甫吟。

故人来自远,邑宰复初临——邑宰:县邑的治理者,此指白明府。《文选》卷二十四潘尼《赠河阳》:“弱冠步鼎铉,既立宰三邑。”刘良注:“宰,理也。”二句写故人自远方来,诗人不亦乐乎,白明府初次来此,诗人热情地相陪游江。

执手恨为别,同舟无异心——二句诗人写与友人执手,为过去长久的分别而惋惜,此刻终于重聚,得以同舟共游,为此而深感欣慰。

沿洄洲渚趣,衍漾弦歌音——洲渚:水中小块陆地。《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文选》卷五左思《蜀都赋》:“岛屿绵邈,洲渚凭隆。”刘良注:“水中可居曰洲,小洲曰渚。”衍漾:漂游荡漾。《文选》卷二十二颜延年《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潮作》:“藐盼觏青崖,衍漾观绿畴。”李善注:“衍漾,游衍漂漾也。”弦歌:《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朱熹注:“时子游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此称颂白明府的美政。二句写舟船环绕着江中小岛沿洄漂流,他们舍船登洲、探胜寻幽,别有乐趣,澹荡的清波中依琴瑟而歌。

谁为躬耕者,年年梁甫吟——“谁为”二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梁甫吟亦名梁父吟,乐府楚曲调名。二句诗人自抒怀抱,感慨久滞于草野,躬耕陇亩,虽胸怀追求,却不得施展,故对于时光空度,念之苦闷。

此诗虽写陪同故人泛舟游江,不过重点不在于描写游江之趣以及所见风光,除了“沿洄洲渚趣”一句稍涉景物之外,诗人更多地是叙述二人的友情,开头“故人来自远,邑宰复初临”二句,便生动地传达了“有朋自远方来”时出乎意料的欣喜之情。“执手恨为别,同舟无异心”二句,则更通过细节直接描写二人的情谊,表达了既为过去的离别而憾恨,又为此刻相聚而欣慰的复杂心情。正是基于同友人的深厚友情,结尾二句诗人才向友人吐露内心的苦闷,抒发自己有志难申、怀才不遇之感。因此,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畅叙友情、吐露心曲的诗,诗人长久以来一直深怀压抑,耿耿于怀,而苦于无处发泄,恰逢友人初临,才得以一吐心怀!

檀溪寻故人

檀溪:在襄阳,见前《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注。诗写往檀溪寻故人,是襄阳隐居期间所作。诗题一作《檀溪寻古》;“洞中栖”一本作“武陵迷”。

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

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

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成龙竹:竹化成龙。《初学记》卷三十《龙》:“葛洪《神仙传》曰,费长房与壶公俱去,后壶公谢而遣之。长房忧不能到家,公与所用杖骑之,忽然如睡,已到家,以所骑竹杖投葛陂中,顾视之,乃青龙也。”跃马溪:即檀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刘)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世语》曰:“(刘)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一踊三丈,遂得过。”二句写故人所居园林,娇花修竹相互掩映,景色清丽,香气迷人,池中引来檀溪的活水,清澈见底,缭绕花竹。

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二句写静静的田园只听蝉鸣鸟啼,却不见主人的身影,诗人独自游园观景,猜想主人或许栖息于岩穴,羽化而成仙。

诗写寻人不遇。前两句写友人的居所,清溪环绕,花竹丰茂,幽静典丽。后两句写寻人不见的心理活动,并没有失望的情绪,而是尽享田园中的清幽景色,并以戏谑的语气说“他是否栖息在山洞里,成仙而去”,可想友人当是一位超凡脱俗的隐者,亦可见诗人的超逸洒脱,当然更可见他们是一对心灵契合的好友。

梅道士水亭

梅道士:其人不详,与诗人多有来往,见前《寻梅道士张逸人》诗注。诗写梅道士之遗世独立,幽居深谷,反映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傲吏:不为礼法所拘的官吏。《文选》卷二十一郭景纯《游仙诗七首》之一:“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李善注:“《史记》曰,庄周尝为蒙漆园吏,楚威王闻庄周贤,使厚币迎,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亟去,无污我。”此比喻梅道士。凡吏:平凡庸俗的官吏。名流:即名士。《世说新语》卷中《品藻》:“孙兴公、许玄度皆一时名流。”道流:即道家。此亦指梅道士。《文选》卷四十三孔德璋《北山移文一首》:“谈空空于释部,核玄玄于道流。”李善注:“《汉书》曰,道家流者,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也。”二句写梅道士不拘于礼法,抛弃俗世中的官职,来此隐居,羽衣鹤氅,自由放达,颇具魏晋名士的风流潇洒。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隐居:深居山野。《楚辞章句·惜誓》:“或偷合而苟进兮,或隐居而深藏。”王逸注:“或有德义,隐藏深山,而君不照知也。”高论:见识高明的议论。《汉书·息夫躬传》:“初,躬待诏,数危言高论。”酬:应答。二句写梅道士深居简出,隐居在凡人难到的深山奥谷,诗人每次来访承教都要费一番周折,对于闻听他的卓识高论不能酬答而感愧。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仙源:神仙所居之处。《云笈七签》卷二十七:“福地第四曰东仙源,福地第五曰西仙源。”此指道士所居之处。鬼谷:《文选》卷二十一郭景纯《游仙诗七首》之二:“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李善注:“《史记》曰,苏秦东师事于齐,而习于鬼谷先生。……鬼谷之名,隐者通号也。”二句写梅道士所居之处傍水临山,掩映在崇山峻岭之中,遥与仙府相接。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再来二句: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事,言其隐居幽邃,非一般俗人所能至。二句写梅道士居处清幽深邃,诗人屡次来访都难分路径,迷失在繁花碧树之中,幸得花下垂钓的渔翁,来为自己指点迷津。

诗中所写是一位道人,但并未痴迷于炼丹求仙,而是远离俗世,回归自然,是一位心胸淡泊的隐逸高士。诗的前半部分写道人的洒脱性情,不慕荣利,甘于自隐。虽与世隔绝,仍然热衷于高谈阔论,发挥关于宇宙人生的妙理哲言。后部分写道士居处的深幽,仿佛桃源仙境,借环境描写以衬托梅道士胸次非常。“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二句,与王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意境近似,皆成一幅渔樵图画,孟诗更觉清丽,亭亭玉立的荷花、碧绿的荷叶中轻漾的小舟,引人无限的遐想,情味弥长。刘辰翁谓此诗“好。又得语不凡,得语故异”(元杨士弘《唐音》卷四引),可帮助我们认识此诗语言上清丽绝俗的特色。

岳阳楼

岳阳楼:《舆地纪胜》卷六十九《岳州景物》:“岳阳楼,《寰宇记》云,唐开元四年,唐张说自中书令为岳州刺史,常与才士登此楼,有诗百馀篇,列于楼壁。《岳阳风土记》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广宽。”诗约作于开元五年(717),前部分为望洞庭湖之景,气势雄浑,后部分抒己之志,以期得到当政者的援引。诗题一本作《临洞庭》,一本作《望洞庭湖上张丞相》,“动”一作“撼”,“观”一作“怜”,“空”一作“徒”。

八月湖水平,含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八月湖水平,含虚混太清——湖水:指洞庭湖水。《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七《江南道·岳州·巴陵县》:“洞庭湖,在县西南一百五十步,周回二百六十里。”太清:天空。《文选》卷五左太冲《吴都赋》:“鲁阳挥戈而高麾,回曜灵于太清。”刘良注:“太清,谓天也。”二句写八月江汛时期,长江高涨,湖水满溢,几乎与堤岸相平,宽广浩渺的水面与湛蓝的天空相接,混而为一。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云梦泽:《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七《江南道·岳州·巴陵县》:“巴丘湖,又名青草湖,在县南七十九里,周回二百六十五里,俗云古云梦泽也。”岳阳城:即岳州的巴陵县城,今湖南省岳阳市。二句写洞庭湖上水气蒸发,空濛的雾气弥漫笼罩着整个云梦地带,宽广的湖水波澜壮阔、随风涌动,气势惊天动地,似乎撼动了湖边的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欲济”句:《尚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孔氏传:“渡大水,待舟楫。”盘庚弟小乙,名武丁,号高宗,得贤相傅说,喻作渡大河之舟楫。孟浩然这里用其意,喻欲出仕而无人援引。端居:平常居处,指隐居。《初学记》卷二十隋许善心《奉和赐诗》:“正始振皇风,端居留眷想。”圣明:英明圣哲,称颂帝王之辞。《抱朴子·释滞》:“圣明御世,唯贤是宝。”二句本意谓欲渡无舟,端坐有愧,实则语意双关,比喻自己徒有出仕的愿望却无人援引,虽遭逢盛世,幸遇英明圣主,却无法建功立业,为此而感到惭愧。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垂钓者:比喻所干谒之当政者。羡鱼情:《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二句亦一语双关,本意谓眼看着别人将鱼钓走,自己却苦于无网,自谦没有明略,含蓄地表示希望张丞相能援引自己。

此是一首干谒诗,但气势浑厚雄壮,丝毫不露干乞之相。首联即不俗,“平”字、“混”字虽无奇,但高浑古雅,为后面作了很好的铺垫。颔联更是咏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蔡正孙曾引《西清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若‘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气象雄张,旷然如在目前。”(《诗林广记》)唯有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二句堪与比美。方回《瀛奎律髓》言:“予登岳阳楼,此诗大书左序毬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可见此联之“气概横绝”(刘辰翁)。后部分致干谒意,语涉双关,含蓄深婉,以欲渡无舟来比喻入仕无路,又以羡鱼来喻出仕之心。诗堪称孟清诗丽句中的别调,有着壮逸之气,浑然质朴,气象雄阔,不愧为千百年来的传世名篇。

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

李侍御:其人不详。松滋江:在今湖北南部,见前《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注。此诗是诗人襄阳隐居期间所作。诗题一本作《和李侍御渡松滋江》。

南纪西江阔,皇华御史雄。

截流宁假楫,挂席自生风。

寮争攀,鱼龙亦避骢。

坐听白雪唱,翻入棹歌中。

南纪西江阔,皇华御史雄——南纪:泛指南方荆楚一带。《诗·小雅·四月》:“滔滔汉江,南国之纪。”郑玄笺:“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西江:南纪范围内的西部的大江,指长江中上游。皇华:《毛诗正义》卷九《小雅·皇皇者华序》:“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后以皇华来赞颂奉君命而出使者。《文选》卷三十六王元长《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歌皇华而遣使,赋膏雨而怀宝。”二句写荆楚一带江水宽阔浩荡,波浪滔滔,李侍御奉使而来,乘舟渡江,气势轩昂,雄震四方。

截流宁假楫,挂席自生风——宁:岂。假:借助。楫:船桨。挂席:扬帆。见前《晚泊浔阳望庐山》诗注。二句写渡江时有天风相助,扬帆即顺利起航,无需划动船桨。

寮寀争攀硋,鱼龙亦避骢——寮寀(liáocǎi):同官。《文选》卷二十四张茂先《答何劭二首》之一:“自有同寮寀,于此比园庐。”吕向注:“同寮寀,同官也。”

硋(yì):船头上画有硋鸟的船。鱼龙:泛指水中的鳞类。骢(cōnɡ):青白色的马。避骢:避骢马御使。二句写画船上有众多同僚官吏相随相陪,水中的鱼龙闻风躲避,船只在江中畅通无阻。

坐听白雪唱,翻入棹歌中——白雪唱:指《阳春》、《白雪》,战国时楚国的高雅歌曲。《文选》卷四十五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二句称美李侍御情趣高雅脱俗,舟上清雅的歌声与棹歌连成一片。

此诗属应酬之作,无多深意。南宋时刘辰翁评云,此诗歌多“颂德语”,所见甚是。诗的首联,开篇即以“皇华御史雄”一句赞其奉使自京师而下,着一“雄”字,突出其声势浩大。颔联看似写景,实际“挂席自生风”一句也有赞其能得天之相助。颈联写随从之众和鱼龙相避,借助于夸张性的笔触,着力赞叹其气势。尾联则情趣高雅。可见此诗作为应酬之作,并无什么新意,因此无须深究。只是像“鱼龙亦避骢”等诗句颇能得巧,在艺术上值得肯定。

九日于龙沙作寄刘

九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龙沙:《水经注》卷三十九《赣水》:“赣水又北迳龙沙西,沙甚洁白,高峻而陂有龙形,连亘五里中,旧俗九月九日升高处也。”此诗题或有作《九日龙沙作寄刘大》、《九日龙沙寄刘大虚》。刘虚,行大,字全乙,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河岳英灵集》卷上载刘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寄江滔求孟六遗文》等诗。这首诗写重阳节时经过豫章,民间风俗和沿途的湖山风光使诗人兴致勃发。诗中“歌竟”一本作“竟自”。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

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

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

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豫章:唐时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洪州上都督府,隋豫章郡……天宝元年改为豫章郡,乾元元年复为洪州。”二句写诗人行船经过豫章龙沙,正值九月九日重阳节时,天高云淡,风物潇洒,秋景如画。

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发兴:激发兴致。二句写处处可见重阳节的纯朴风俗,人们载酒赏菊、登高远眺,山气清淑,湖水平阔,诗人不由得兴致勃勃。

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送酒:萧统《陶渊明传》:“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二句诗人以陶渊明自比,写异乡途中无人像王弘那样送酒,但依然兴致不减,目睹满眼的青山绿水,不禁在船上放声而歌。

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竟:终了。二句写诗人自歌自乐,扬帆泛波,一片夕阳晚照中,轻舟在滔滔江水中顺流而行。

诗写九月九日的客中情思,少了常见的羁旅之愁,多了一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乐观,自得其乐,逸兴勃勃。首联仍是平淡叙来,点明题目中的时间和地点,颔联顺承而下,“湖山发兴多”表明了诗人的兴趣盎然,成为全诗的主旋律。颈联暗用陶渊明事,隐然可见其“风神散朗”,同时点扣了题目中的“寄刘”。尾联又是诗人常用的兴尽而去,在金色的馀晖中可见诗人前袂翩翩的背影。刘辰翁言:“自要写得似,不似即与别人写得何异?”指出了此诗具有孟浩然独特的魅力,简淡清旷、天然成趣,或可称为“诗的孟浩然”。

湖中旅泊寄阎防

阎防:生卒年不详。《唐诗纪事》卷二十六载:“防在开元天宝间有文称,岑参、孟浩然、韦苏州有赠章。”此诗写羁旅愁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诗题或作《襄阳旅泊寄阎九司户》、《湘中旅泊寄阎九司户》。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晚发。

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晚发。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桂水:在湖南南部,唐时属郴州。《水经注》卷三十九:“桂水出桂阳县北界山,山壁高耸,三面特峻,石泉悬注瀑布而下,北径南平县,而东北流届钟亭,右会钟水,通为桂水也,故应劭曰,桂水出桂阳东,北入湘。”百越:此泛指岭南一带。《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七《岭南道·梧州》:“古越地也,秦南取百越,以为桂林郡。”晚发:一作“晓发”。三巴:即巴郡、巴东、巴西之合称。《华阳国志·巴志》:“……改永宁为巴郡,以固陵为巴东,徙(庞)义为巴西太守,是为三巴。”四句写桂水迂回曲折穿越南方的山地丘陵,诗人的一叶扁舟在暮色中欲泊于水岸,期待着明晨扬帆出发。三巴一带风烟迷漫,云遮雾绕,茫茫夕阳中望不见家乡。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襄王句:《文选》卷十九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才子句:用贾谊被贬长沙事。《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瘴疠:在湿热地区山林间因瘴气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二句以贾谊喻阎防,对其谪宦长沙表示不平,讽刺朝廷耽于享乐,不问国事,竟将才子远谪长沙。作为瘴疠之地,长沙何可久留啊!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款颜:晤面畅谈。承欢:承人欢颜。《楚辞·九章·哀郢》:“外承欢之绰约兮,谌荏弱而难持。”接袂:古人以分袂称离别,接袂即为相会。《抱朴子·外篇·疾谬》:“虽远而必至,携手连袂,以遨以集。”四句写诗人与友人长期分别,期望着能够再次相见畅谈,接袂承欢。但二人各在天之一边,相会看来是那么的杳然无期,只是徒然地增加了旅泊中的伤叹。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湘流:即湘江。《楚辞·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两句写夜色中凄凉揪心的猿声愁不可听,摧人断肠,诗人不敢在此久留,只好乘着月色扬帆起程,夜渡湘流。

此为羁旅怀人之作。诗约分为三节,每节都首尾相联,成为“辘轳体”,第一节点明诗题“湖中旅泊”,不见家而思友人,但友人亦被“贬长沙”。第二节承上句而言“长沙饶瘴疠”,欲与友人“承欢怀接袂”,第三节继而言“接袂杳无由”,情感在盼望与失望、理想与现实中跳跃流转,妙无痕迹,形成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末句言月,与集中的“沿月棹歌还”、“江清月近人”等有异曲同工之妙,想象奇特,出人意表。

大堤行寄黄七

大堤行:乐府名,又称《大堤曲》,《襄阳曲》等。《乐府诗集·襄阳乐》题解:“《襄阳乐》者,宋王诞之所作也。诞始为襄阳郡,元嘉二十六年仍为雍州刺史,夜闻诸女歌谣,因而作之,所以歌中有襄阳来夜乐之语也。旧舞十六人,梁八人。又有《大堤曲》,亦出于此。”大堤:为襄阳城古堤,后汉时筑。黄七:其人不详。诗以乐府写赠别,充满了盛唐时襄阳的生活气息和欢乐气氛。诗题一作《大堤行寄万七》。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踏青三两日。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驰突:奔驰争先。二句写大堤旁的行乐之处,游人如织,车水马龙,游人们竞相炫耀豪奢。

岁岁春草生,踏青三两日——春草生:《文选》卷三十三刘安《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二句写每年二、三月春草初生之时,人们都来此踏青游春,两三日都游兴不减。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王孙:泛指贵族子弟。挟珠弹:《战国策·楚策四》:“(黄雀)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游女:《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大堤曲》:“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炬。”二句写贵族子弟骏马金鞭,挟弹射珠,闺秀游女雾鬓云环,衣衫光鲜,若百花一样争奇斗艳。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二句写美好的春日未能同友人携手共游,一切的欢乐都黯然失色,美丽的江花映着彩霞为谁而发,诗人已是无心欣赏。

诗写赠别,且是以乐府的形式来写,富有新意。赠别的背景是芳草萋萋,士人游女纷纷踏青,恰似一幅春游图,色彩浓丽鲜艳,富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再现了盛唐时襄阳的民俗风情。第一、二句写车马之盛,三、四句写踏青的活动,五、六句描写王孙和游女,展现了人物的从容和华丽,可见当时社会的繁荣兴旺。最后两句点明赠别,有着淡淡的遗憾,使诗歌意尽而言长,耐人回味。

京还赠张淮

京还:从长安归还故乡。张淮:其人不详。此诗作于诗人久滞长安,失意而归前。诗题一作《京还赠张维》;题中“张淮”,一本作“张维”,一本作“王维”;“何处去”一本作“志何从”,一本作“去何处”。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拂衣:振衣而去,此指归隐不仕。《后汉书·杨彪传》:“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南山:指诗人故乡襄阳岘山之南,诗人田园位于襄阳城南郊的涧南园。二句写自己出仕无望,在长安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只有回归家园,高卧南山。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徇:顺从。五斗禄:五斗米的俸禄,用陶渊明辞彭泽县令归隐事,见前《寻梅道士张逸人》诗注。七不堪:七种不堪忍受的事。《文选》卷四十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一首》:“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痺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素不便书,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已为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瞿然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如此,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繁其虑,七不堪也。”二句写诗人来长安本想求仕以养家孝亲,但要得到那五斗米的俸禄却要忍受种种不堪,违背自己的个性,这是自己难以忍受的。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束带:束紧衣带、整饰衣冠,恭敬会客或上朝。《论语·公冶长》:“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抽簪:古代做官者均用簪串发冠,拔去簪子,比喻弃官。《文选》卷二十一张景阳《咏史诗》:“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张铣注:“簪,冠簪也,凡束发为从官,散发为罢官。”二句写为官就要天还未亮时早起,上朝参见,而自己却天生爱好日高犹眠,在落花啼鸟中悠然安卧;做官就得每天束带插簪、衣冠楚楚地拜迎长官,而自己却天生爱散发布衫。所以在早朝与晚起、束带与抽簪之间,自己更倾向于后者。

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游鱼”句: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此二句化用陶诗,写诗人天性就难以适应世俗生活,所以告诉友人打算回归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里,就像游鱼回到清澈的溪水之中一样。

我们从这首诗中看到的孟浩然,是一位不慕荣利、品德高尚的名士形象,诚如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所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诗中诗人为了抒发自己归隐田园之志,运用了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县令、嵇康因不堪为官的七种情形而与山巨源绝交的典故入诗,表现出精神上向魏晋名士传统的回归;而同时也有对当时朝廷的讽刺之意在内。因此,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有借否定官场、名利而排遣长安失意之痛苦的意思,不过我们不能因此怀疑诗人的隐逸之志。应该说,孟浩然纵然不是全心全意醉心于田园自然的隐者,但更不是为了仕途而不顾自己精神志趣的人。

同类推荐
  • 新月集

    新月集

    诗集里着力描绘的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诗人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此外,诗集里也描写了孩子和母亲的感情。在诗人的笔下,诗中的母亲带有一种圣洁的光辉。《新月集》中,诗人时而化身天真可爱的孩子,时而变成温存和善的妈妈,通过儿童新奇活泼的想象和母亲真纯怜爱的话语,把这种爱化作美丽的具体形象,产生了一种掠人心魄的魅力。
  • 生命的层级

    生命的层级

    “我们相遇时,我三十二岁;她去世时,我六十二岁。这三十年,她是我的生之所在,心之所向。”每一个爱的故事都是一曲潜在的悲歌。巴恩斯把所有作品都题献给了爱侣,而这次却再也无法得到她的回应。在这部极其私人的作品里,他以罕见的坦率讲述了自己人生中唯一的故事,关于爱与失去的悲伤故事。作品字里行间流淌着巴恩斯对爱侣的深情哀思,也承载着他对记忆和存在深刻的省视。
  • 浮生六记(增补版)

    浮生六记(增补版)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增补版)》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是一本追溯往事的书。其中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此外还附有失传已久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
  • 对错都是为了爱

    对错都是为了爱

    我们争执对错,计算平衡,纠结胜负……却常常忘记了,彼此爱着,才是最重要的事。30多个故事,30多种不同的人生,30多次直面爱与生命的本质后才得到的透彻感动。在这本书里,历尽世事的刘墉不再传授如何披着铠甲识破假丑恶,反而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柔软的心,来帮我们认识被淹没在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爱的面目。明明可以有更“精明”的选择,却义无反顾地选了“愚蠢”的那一项;明明爱本身一点也不公平,却从未想过舍弃;明明在心里深爱了一辈子,却无法说出一句简单的“我爱你”……
  • 诗意环江

    诗意环江

    环江,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世界自然遗产地。振衣凭眺万峰前,望里山岚断复连。全国各地的诗人来到环江,长歌短韵,好诗嘉句。景入梦境,一似泉涌。集合成了《诗意环江》。
热门推荐
  • 修仙能不那么累吗

    修仙能不那么累吗

    作为穿越大军的一员,怎能想平常人一样平平淡淡过一生。沈平安:爹我要去修仙沈父:儿乖,咱不修沈平安:不,我不要,我要修仙,我要迎娶仙子,走向长生大道!沈父:好吧,我送你去神剑山庄修仙十天后,沈平安:小说里都是骗人的,修仙好累啊!我要回家
  • tfboys之最美的幸运草

    tfboys之最美的幸运草

    当时代峰俊boss的女儿遇上霸气的王俊凯,当全国首富的女儿遇上高冷的易烊千玺,当全国第二富得女儿遇上萌萌哒的王源,他们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如婷baby

    如婷baby

    本作品关于我们的青春,它承载着我们童年是种种美好的回忆
  • Speechless

    Speechless

    Bruce Barry explains how the law and accepted management practice stifle free speech on the job, why employers make repressive choices, and what workers can do to protect themselves. And he shows that not only are our rights as employees being diminished, but also our effectiveness as citizens.
  • 明月映我心

    明月映我心

    心似明月,为爱而痴。(第一次用第一人称行文,希望不要扑街,嘿嘿~)
  • 祭天剑

    祭天剑

    宋末时期,帝风一出生,号称天下第一魔剑‘祭天剑’挣拖封印,却被魔头神易拿到,天下大乱,在与五大神派一战,魔剑反噬,吸取了神易的内力和魔气,放出一阵强烈魔光,五大神派的掌门立即被魔化,却不愿魔剑危害间,以寿命和内力发动远古封印之阵《日影绝魔阵》,并说出十年后,魔剑会再次破封而岀,寻找魔剑继承人
  • 逍遥小山贼

    逍遥小山贼

    一道惊雷,王珂魂穿古代,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一点点防备。王珂仰天长笑,“我终于可以改变人生,主导自己的辉煌了。”“喂,小子,快跑啊!后面有追兵!”别人穿越都是斗天斗地斗苍生,自己则穷困潦倒当了山贼。穿越不易,且行且珍惜。这是一个乱世,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群雄并起,尔虞我诈,能求得生存便已极难。如何才能笑对此生,不负走这一遭?王珂缓缓抬起了右手!
  • 亿魔之主

    亿魔之主

    今生为魔,世世为魔,以我万丈魔躯,主宰诸天万界。
  • 红颜落:我不配

    红颜落:我不配

    传说羽国皇后虽貌比无盐腹黑歹毒但深受皇帝喜爱棋贵妃和菲贵妃貌美如花却心肠歹毒无数的小主的苦日子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