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5900000006

第6章

听郑五硏弹琴

郑五愔:郑愔(?—710),字文靖。则天神龙时为中书舍人,曾与崔日用、赵履温等人托武三思,权熏炙中外,卒被戮。今按,郑愔卒时,孟浩然仅二十岁馀,似不当与其相识;同时,据此诗情趣,或另有一人。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云:“按中宗相有郑愔,行辈在先。此称郑五愔,不知是同姓名者否。”此诗借描写音乐,表达山水之志。题中一本无“弹”字。

阮籍推名饮,清风满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阮籍推名饮,清风满竹林——阮籍:《晋书·阮籍传》:“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籍容貌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清风”句:《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之竹林七贤。”清风:指高洁的品格德操。这两句孟浩然以典入诗,以阮籍比郑愔,意思是说阮籍当年以善饮为世所推,常沐浴春风,逍遥于林下,郑愔也雅有阮籍之风概。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半酣:饮酒至半,酒兴正酣之际。龙唇琴:琴唇以龙为饰者。《文选》卷十八嵇康《琴赋》:“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爰有龙凤之象,古人之形。”吕向注:“心琴有龙唇、凤足。”这两句写郑愔酒兴正酣之际,脱下衣衫,以手抚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一杯”句:《文选》卷四十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亲一曲,志愿毕矣。”这两句意思是郑愔一边弹琴,一边饮酒,不知不觉间,已经夕阳西下,暮色沉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余意”句:《吕氏春秋·孝行·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夙心:平素的心愿。《后汉书·赵壹传》:“惟君明叡,平其夙心。”这两句诗人自抒怀抱,意思是说自己本有山水之志,郑愔琴声之清远,正与自己夙昔的心愿相谐。

这首诗孟浩然着力于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山水之志。与一般的听琴诗多着眼于称赞弹琴者高超的技艺以及传达音乐的境界不同,这首诗诗人主要是以自我为主,开篇虽以阮籍善饮之典入诗,以比于郑愔,其实这里既是为诗时一般的常套用法,也有表现作者对魏晋名士风概的仰慕与追随之意。诗中直接写到郑愔的只是“半酣”二句,“一杯”二句看似写郑愔,但其实也包含有诗人忘情之意。结尾“余意在山水”,更是直接抒怀,表达自己的怀抱。刘辰翁谓此诗“朴而不俚,风韵尚存”(元杨士弘《唐音》卷二引),其所谓“风韵”者,正指出了此诗所表现的高逸之致。同时,整首诗写来宛转而下,丝毫没有律诗中间四句为求对仗而形成的间隔之感,诚所谓援古入律者。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

景空寺:在唐襄州。张说《张燕公集》有《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诗。融公:生平不详,即景空寺融上人。兰若:僧舍。见前《云门兰若与友人同游》诗注。此诗是诗人隐居襄阳时所作。题一本无“景空寺”,一本作《过潜上人旧房》,一本作《悼正宏禅师》。

池上青莲宇,林间白马泉。

故人成异物,过憩独潸然。

既礼新松塔,还寻旧石筵。

平生竹如意,犹挂草堂前。

池上青莲宇,林间白马泉——青莲宇:青莲指青色莲花,其叶修广,青白分明,佛家取以譬喻佛眼。《妙法莲华经》卷二十《妙音菩萨品》:“是菩萨目如广大青莲华叶。”《维摩诘经》卷一《佛国品》:“目净修广如青莲。”僧肇注:“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为喻也。”青莲宇即指佛寺。陈子昂《酬晖上人夏日林泉见赠》:“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白马泉:在襄阳白马山。《舆地纪胜·襄阳府·景物下》:“白马山,在襄阳县东南十里,以白马泉名。”这两句写景,意思是山池之上矗立着佛寺,山林之中流淌着淙淙泉水。

故人成异物,过憩独潸然——异物:指已死亡的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贾谊作赋:‘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搏;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司马贞《索隐》:“谓死而形化为鬼,是为异物也。”潸然:涕流貌。这两句诗人缅怀融上人,意思是说与故人阴阳两隔,再过访僧舍,心情悲伤,独自潸然泪下。

既礼新松塔,还寻旧石筵——礼:致敬礼。松塔:状似松树的浮图。新:意谓融上人初故,浮图刚刚建成。石筵:石席。这两句写诗人拜祭存放着故人遗体的浮图,又寻觅故人以往曾用过的石席。一“新”一“旧”,对照之中,饱含对故人去世的顷怀之情。

平生竹如意,犹挂草堂前——竹如意:如意为僧人用具,世谓爪杖。手不能达到处,用此可以搔抓如意。《释氏要览》:“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叶,又如此方篆书心字。”此两句承前句中“寻”字展开,感慨物在人亡,表达怀念之意,意思是融上人生前用过的竹如意,还依然悬挂在草堂之前,而融上人却已故去。

这首诗借物怀人,表达对融上人故去的缅怀之情。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诗人不事抒情,诗歌却感情浓郁,非常感人。诗中除了颔联中“独潸清”直接表示抒情外,其他的描写主要是围绕融上人生前的生活环境以及曾经用过的用具,但正是这种描写中,诗人将物在人非的感情深刻地表现了出来。结尾二句“平生竹如意,犹是草堂前”,尤为感怆,给人留下丰富的回味馀地。

寻陈逸人故居

陈逸人:名字不详,逸人指隐逸未仕之人。此诗当是诗人襄阳隐居时作。题中“陈”字,一本作“腾”。

人事一朝尽,荒芜三径休。

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

池水犹含墨,风云已落秋。

今霄泉壑里,何处觅藏舟。

人事一朝尽,荒芜三径休——人事:指人间世事。《玉台新咏》卷一古诗无名氏《为焦仲卿妻而作》:“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荒芜三经:《文选》卷四十五陶渊明《归去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李善注:“《三辅决录》曰,蒋诩字元卿,舍中三径,唯羊仲,求仲从之游,皆挫廉逃名不出。”三径,本指庭院间小路,后用以指隐士隐居之处。这两句写陈逸人故去之后,原先隐逸的居所因杳无人迹而荒芜满眼了。

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始闻”二句:指人卧疾而逝。《文选》卷二十三刘桢《五官中郎将四首》之二:“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自夏涉玄冬,弥旷十馀旬。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李善注:“《授神契》曰,太山,天帝孙也,主如人魂。《尚书》曰,至于岱宗太山,为四岳宗也。”李周翰注曰:“岱宗,太山也。人命属之,则疾恐死,故云恐游岱宗也。”《后汉书·乌桓传》:“如中国人死者魂神归岱山也。”李贤注:“《博物志》:‘泰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故知人生命。’”奄:忽然。这两句对陈逸人突然去世表示惊讶,意思是刚听说卧疾,竟忽然魂归泰山了。

池水犹含墨,风云已落秋——“池水”句:《晋书·王羲之传》:“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此指陈逸人生前善书。这两句意思是陈逸人临池为书,墨迹尚未干,人却已如落叶一样随秋风而逝了。

今霄泉壑里,何处觅藏舟——壑:山谷。藏舟:《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后用藏舟喻事物不断变化,生死不能固守。骆宾王《骆宾王文集》卷十《乐大夫挽歌五首》之二:“返照寒无影,穷泉冻不流。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这两句感叹宇宙万物变故日新,人之生死也难以预测。

此诗是陈逸人故去之后作者寻访其故居时所作的。诗人之用意不仅在于借描写陈逸人故居之荒芜与冷寂,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之情,更重要的在于借陈逸人之死,来表现自己对生死的态度与思考,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诗的艺术表现上。细读此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描写陈逸人之死时,主要立足点是强调陈逸人之死的出乎意料。颔联“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二句中,一“始”一“奄”,极力突出其死亡之突然;“池水犹含墨,风云已落秋”中的“犹”与“已”,也同样是强调其死亡之倏忽。正是这样,才有结尾二句“今霄泉壑里,何处觅藏舟”,表达对生死之思考。这样,此诗之主旨便由缅怀陈逸人之死而得到了升华,从而给人以启示,触动人们对生命存在之思考。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精思观:位于嵩山。唐高宗时为道士潘师正所建。《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潘师正传》:“潘师正,赵州赞皇人也。……以至孝闻。(隋)大业中度为道士,师事王远知。……清净寡欲,居于嵩山之逍遥谷,积二十馀年,但服松叶,饮水而已。高宗幸东都,因召见与语……甚尊敬之,流连信宿而还。寻敕所司于师正所居造崇唐观,岭山别起精思观以处之。”或疑精思观在襄阳附近,无据。王白云:王迥,行九。号白云先生、巢居子。孟浩然诗集中多有与之交游之诗。此诗是诗人游历洛阳期间所作。题一本作《游精思观贻王先生》,“白云”一本作“山人”。

出谷未停午,至家已夕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出谷未停午,至家已夕曛——谷:山谷,此指逍遥谷。《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六十二《河南府·山川》:“逍遥谷,在登封县北,太宜山南麓。唐时道士潘师正居此,高宗尝幸焉,亦名承天谷。”停午:正午。见前《题明禅师西山兰若》诗注。夕曛:犹言傍晚。曛,太阳落山后之馀光。这两句意思是离开逍遥谷时,尚未及正午,而归家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牛羊群:《毛诗正义·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兮,牛羊下来。”郑玄笺云:“鸡之将栖,日则夕矣,羊牛从下牧地而来。”这两句写傍晚山间景色,意思是回首下山走过的路,但见成群的牛羊从牧地归来。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草虫:即草螽,又名常羊,俗称蝈蝈。《毛诗正义·召南·草螽》:“喓喓草虫,趯趯阜螽。”这两句写天色渐暗,山中因为深幽,樵夫们已彼此相失,而树丛中的草螽因为山中寒气也不再鸣叫了。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衡门:《毛诗正义·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郑玄笺云:“衡门,衡木为门,言浅陋也。”夫君:谓友人。《文选补遗》卷三十六谢朓《和江丞北戍琅邪城诗》:“夫君良自勉,岁暮勿淹留。”这两句诗人写自己伫立柴门前,等待好友白云先生。

这首诗前六句写游览精思观之后所见的傍晚景色,是诗的主体部分。诗人在写景时,注意抓住秋天“夕曛”时景物的特点,无论是“但见牛羊群”,还是“樵子暗相失”,体现的都是傍晚时景物的特点,再加上“草虫寒不闻”所表示的秋意,诗歌因此带有了浓郁的田园牧歌风味,将山水与田园结合起来。结尾“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二句,不仅照应题中“王白云在后”,也与诗歌的田园风格一脉相承。整首诗朴素淡泊,情致悠然,体现了孟浩然的冲和闲雅之趣。

登望楚山最高顶

望楚山:在襄阳。习凿齿《襄阳记》:“望楚山有三名,一名马鞍山,一名灾山。宋元嘉中,武陵王骏为刺史,屡登之。旧名望郢山,因改为望楚山。后遂龙飞,是孝武望之处,时人号为凤岭。高处有三墱,即刘宏、山简九日赏宴之所也。”(《太平御览》卷四十三《地部八·商洛襄邓淮蔡诸》引)此诗是诗人早期隐居襄阳期间所作。题一本无“最高顶”。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在深溪。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形胜:形势险要,非同寻常。《文选》卷二十二徐敬业《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一首》:“表里穷形胜,衿带尽岩峦。”李善注:“《汉书》,田肯贺上曰:秦,形胜之国也。”襄阳:《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一《山南道·襄州》:“襄阳县,本汉旧县也,属南郡,在襄水之南,故以为名。”会稽:《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会稽县,山阴,越之前故灵文园也。秦立以为会稽山阴。”即今浙江绍兴,有兰亭、镜湖等名胜。这两句意思是襄阳山川风景优美,胜过了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攀跻:攀登。这两句意思是襄阳境内以望楚山为最高,而自己此前还未曾登临过。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疑:似。削成:形容山峰陡峭如刀削斧劈而成。这两句意思是望楚山山峰陡峭,周围的众山与之相比都匍匐其下,显得低小。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陟:登高。目极:纵目远眺。端倪:边际。《文选》卷二十二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李周翰注:“端倪,犹涯际也。”这两句诗人写登临望楚山,意思是在一个晴朗的日子,自己尝试登上望楚山,放眼远望,一派浩瀚,遥远无极。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云梦:云梦泽,见前《与诸子登岘山》诗注。“武陵”句:武陵,今湖南常德。《艺文类聚》卷八十六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康中,武陵日捕鱼,从溪而行,忽逢桃花林,夹两岸数百步……渔人异之。……便舍船步入,初极狭,行四五十步,豁然开朗。邑室连接,鸡犬相闻。男女被发,怡然并足,见渔人大惊,问所从来,要还,为设酒食。云先世避秦难,率妻子来此,遂与外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既出,白太守,太守遣人随而寻之,迷不复得路。”这两句写纵目远眺,系想象之辞,非实写,意思是云梦古泽小的可置于股掌,武陵也掩映于花丛之中,一片迷茫。

暝还归骑下,萝月在深溪——暝:日暮天黑。归骑下:回去的马蹄下。萝月:松萝之上的月。这两句写诗人日暮时分骑马归来,月光穿过松萝映入深奥的溪水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想象自己满怀豪情登上泰山之后的情景,体现的是他志在天下的胸怀和追求。相形之下,孟浩然此诗着意的不是登上望楚山最高顶的豪情,而是表达对故乡襄阳山川风物的喜爱之情。从诗中感情明朗透明的特点看,这首诗应是诗人早期之作。在艺术上,这首诗中,诗人将笔力主要集中于对望楚山的描写上。在描写望楚山时,既有开头“山水”二句的侧面映衬与铺垫,更有“石壁疑削成”一句的正面直写;既有“晴明”二句的实写,又有“云梦”二句的想象之辞;既突出望楚山高耸磅礴之势,又写其月映清溪的深幽。正是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表现方法的融合,诗人才能将望楚山高耸峻拔而又气象万千、富于变化的特点,生动地传达出来。

疾愈过龙泉精舍呈易业二公

过:过访。龙泉精舍:即龙泉寺,本在庐山,由东晋慧远所建。此诗中似指襄阳附近之龙泉寺。《湖北通志》卷十八《舆地志》:“龙泉寺在县北十五里,晋慧远法师建。”县指襄阳县,或当为庐山龙泉寺之分院。精舍:寺院之别名,因是精行者所居,故称精舍。《魏书·冯熙传》:“(冯)熙为政不能仁厚,而信佛法,自出家财,在诸州镇建佛图精舍,合七十二处,写一十六部一切经,筵致名德沙门,日与讲论,精勤不倦。”易业二公:名未详,孟浩然有《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诗,此业公当即业师。此诗作于襄阳。题中“疾”字一本作“病”;“精舍”一本作“寺”;“二公”一本作“二上人”。

停午闻山钟,起行送愁疾。

寻林采芝去,谷转松翠密。

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

石渠流雪水,金子曜霜橘。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

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停午闻山钟,起行送愁疾——停午:正午。见前《题明禅师西山兰若》诗注。愁疾:深愁。《北史·王孝籍传》:“愁疾甚乎厉鬼,人生异乎金石。”这两句意思是正午时候听得山寺钟声,遂起而出行,意欲驱散心中之深愁。

寻林采芝去,谷转松翠密——寻:沿着。这两句写诗人沿着山林而行,意欲采摘灵芝,山谷宛转,松林愈发茂密深翠。

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饭僧:供饭与僧人。这两句写诗人山行途中见到浓密的山林里龙泉精舍依山而建,寺内长廊里僧侣们刚刚用过午膳。

石渠流雪水,金子曜霜橘——金子:金黄色的果实。崔湜《唐都尉山池》:“金子悬湘柚,珠房折海榴。”这两句写精舍之景,意思是山上积雪融化,顺着石渠流经精舍,树上的橘子经霜之后格外鲜艳耀眼。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竹房:僧舍,因以竹建,故称。“过憩”句: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虽非休憩地,聊取永日闲。”憩:休息。永日:整日。这两句诗人写进入僧房,缅怀以往同游的旧友,想要在僧房里终日休憩。

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石髓:洞中钟乳,传说服食可以长寿。《晋书·嵇康传》:“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馀半与康,皆凝而为石。”“傍崖”句:山崖间野蜂酿成的蜜,俗称崖蜜或石蜜。《本草纲目》卷三十九《虫》一《蜂蜜集解》引陶弘景曰:“石蜜即崖蜜也。在高山岩石间作之,色青,味小酸。”这两句系想象之辞,非实写,意在突出龙泉精舍所依傍的山峦古奥深邃,其洞穴里藏有服食可以延年的石髓和野蜂所酿之崖蜜。

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远公:东晋时庐山龙泉寺僧慧远,此以指易、业二上人。“虎溪”句:梁慧皎《高僧传》卷六《慧远传》:“远卜居庐阜三十馀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游履常以虎溪为界焉。”这两句写诗人傍晚时离开龙泉精舍,与易、业二公在虎溪作别。

这首诗作者虽自言“起行送愁疾”,但并未围绕“愁疾”而作,整首诗感情流易舒缓。诗中诗人的着力点在于写龙泉寺;而在写龙泉寺时,诗人仅以“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二句从正面着笔,更多地是通过侧面来描写。诗的开头在交代起行的目的后,以“寻林采芝去,谷转松翠密”二句,突出龙泉寺地处深山,颇有桃花源山回路转、曲径通幽之致。“入洞”二句,又以想象之辞突出龙泉寺所依傍的山峦幽深古奥。这些侧面之辞的虚写,虽没有正面直写所具有的明确效果,却留给人丰富的想象馀地和空间。孟浩然的诗长于神行而不落痕迹,这种特点许多时候都是凭借侧面烘托与描写的手法实现的。

春晚绝句

此诗题一本作《春晓》;诗中“夜来风雨声”,一本作“欲知昨夜风”。这首诗是诗人隐居襄阳期间所作,体现了诗人从容闲雅之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眠”二句:写春眠一刻千金,在山鸟的鸣啼声中,天已不知不觉地亮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这两句诗人写早上醒来,追想昨夜的风雨,因知许多的春花随之而凋谢了。

这是孟浩然脍炙人口、历久弥香的一首名作,虽篇制短小而意味深长,耐人咀嚼,洵苏轼所谓“韵高”者也。诗从内容上看,并不深奥,只是提供给了我们两个意象:一是晨鸟的鸣声,二是落花。但是诗人对这两个意象,并未表现出特定的感情态度,给人的感觉是既未因晨鸟欢快的鸣声而兴致倍增,也未因落花而伤春,体现出的似乎是以一种平和亲切的态度对于一切自然事物的欣赏。作者将鸟的鸣声,与随风雨而飘落的花瓣,都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以超乎功利的眼光视之,故春来不足喜,花落不足悲。刘辰翁谓此诗“风流闲美,正不在多”(元杨士弘《唐音》卷六引),即道出了这一点。如此说来,此诗表现的应是孟浩然隐居襄阳时冲和闲雅的精神旨趣。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此诗与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词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寄托与表现伤春叹逝之感之间的区别。另外,如果细加留意的话,我们还能看到孟浩然此诗与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间的关系。不过,比之孟浩然,晏殊此词更在意的是对时间的哲理体悟,缺少了孟诗所具有的冲和闲雅、不为外物之迁逝而动的从容与自在。

问舟子

舟子,船夫。这首诗是孟浩然开元十三年(725)因为“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而愤抑不平,为排遣愤郁之情“自洛之越”时,由洛阳舟行沿汴水南下入淮水时所作的。诗中“无几多”,一本作“复几多”,“好”一本作“堪”。

向夕问舟子,前程无几多。

湾头正好泊,淮里足风波。

向夕问舟子,前程无几多——向夕:向晚,临晚。陶潜《陶渊明集》卷二《岁暮和张常侍》:“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这两句写诗人经过一天的舟行,临近日暮时问船夫,前面的行程还有多少。

湾头正好泊,淮里足风波——湾头:河道转弯处。泊:停泊。淮:淮河。源出河南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入海。足风波:言风浪很大。这两句写船夫告诉诗人因为风高浪急,就要在前面的转弯处靠岸停泊。

孟浩然为诗长于五律,但一些五言小绝句也写得蕴藉深厚,足堪玩味,像《春晚绝句》、《宿建德江》、《杨子津望京口》等皆是如此。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有匠心独运之处,主要是诗人以问答的形式展开,前两句是问,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经历长途舟行之后对前程的关切,以及有些迷茫的情形。孟浩然在洛阳失意,为驱遣愤郁之情而“自洛之越”,诗人这种对旅途前程的关切中,很自然地具有对未来人生关切的意味。事实上,我们从船夫后两句对前程并非坦途的描述中,感受到的便是诗人迷茫的目光;正因为这样,诗中的景物才表现出灰暗而非明朗的色彩——这其实正是诗人心里的投影!

夜归鹿门寺

鹿门寺,在襄阳宜城县鹿门山,见前《题鹿门山》诗注。此诗是诗人早年隐居襄阳时所作。题中“寺”,一本作“歌”,或作“寺歌”;诗中“开烟树”,一本作“烟中树”;“樵径非遥”,一本作“岩扉松径”;“夜来去”一本作“自来去”。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樵径非遥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渔梁:洲名,在襄阳城东沔水中,庞德公曾栖隐于此。见前《与诸子登岘山》诗注。争渡喧:庾信《子山集》卷上《同州还诗》:“上林催猎响,河桥争渡喧。”这两句写在山寺的钟声中黄昏渐渐来临,人们聚集在渔梁渡口喧嚷不休,争着渡河。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随:沿,顺。这两句写争渡的人们沿着沙岸返回江边的山村,诗人也乘舟回到鹿门山。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开烟树:暮霭烟气原本笼罩山树,明月升起后,豁然开朗,故云“开烟树”。庞公:庞德公。见前《题鹿门山》诗注。这两句写鹿门山在月光映照下烟雾渐开,不知不觉间竟已到了庞公昔日的隐居之处。

樵径非遥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樵径:樵夫平日经过的路。幽人:深山隐士。这两句意思是昔日庞德公栖隐处长期人迹罕至,只有绝去凡尘的隐士悄然来去。

这首诗写夜归鹿门山的见闻。诗人着意在“争渡喧”之外,描绘了一幅“唯有幽人自来去”的隐逸世界;在这两个世界中,诗人由熙熙攘攘而争喧的渡口,“乘舟而归”于月明深静的鹿门山,表达了志在隐逸的怀抱。艺术上,诗以动衬静,很好地表现了隐逸世界的悠远与静穆。苏轼《西江月》中“独有幽人自往还,缥缈孤鸿影”二句,即是从孟浩然此诗中化出。不过,比之孟浩然着意于表现环境气氛的幽隐、宁静,苏词则主要表现精神上的孤独凄清之感。同时,此诗在景物描写上也非常生动,尤其是开头“山寺”二句,写江边暮景,有声有色,生动传神。宋人蔡正孙《诗林广记》卷八云:“胡苕溪云,浩然《夜归鹿门歌》云‘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不若岑参《巴南舟中即事》诗云‘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渡喧’一联,语简而意尽,优于孟也。”这种看法其实是片面的。在孟浩然此诗中,诗人随众而渡,己在其中,所谓“有我之境”,更为神妙者也!

寻梅道士张逸人

梅道士,事历不详。孟浩然尚有《梅道士水亭》、《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张逸人:不详,从“逸人”之称看,当是隐士。诗人另有《夏日浮舟过张逸人别业》诗,所指当为一人。此诗是诗人隐居襄阳期间所作。此诗题一作《寻梅道士》,无“张逸人”三字,一本“张逸人”作“张山人”;诗中“汉阴”一本作“夏云”。

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

我来从所好,停策汉阴多。

重以窥鱼乐,因之鼓歌。

崔徐迹未朽,千载揖清波。

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彭泽”句:《晋书·陶潜传》:“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义熙二年,解职印去县。”“山阴”句:《晋书·王羲之传》:“性爱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这两句着眼于梅道士和张逸人,以陶渊明比张逸人,以拿鹅换王羲之字的山阴道士比梅道士,称赞他们具有魏晋名士之风。

我来从所好,停策汉阴多——从所好:《论语注疏·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何晏注:“孔曰:‘所好者,古人之道。’”停策:犹止步。《文选》卷二十二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李周翰注:“策,杖。”汉阴:襄阳有汉阴台。《水经注·沔水》:“沔水又东合檀溪水。水出县西柳子山下……北迳汉阴台西,临流望远,按眺农圃,情邈灌蔬,意寄汉阴,故因名台矣。又北迳檀溪,谓之檀溪水。……溪之阳有徐元直、崔州平故宅,悉人居,故习凿齿《与谢安书》云:‘每省家舅,纵目檀溪,念崔、徐之交,未尝不抚膺踌躇,惆怅终日矣。’”《舆地纪胜》卷八十二《襄阳府·古迹》:“汉阴城,在城县北,汉为县,今废城存。”这两句诗人着眼于己,写因为好古人之道,故常常来到汉阴,驻足流连。

重以窥鱼乐,因之鼓枻歌——重以:加以。窥鱼乐:《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乱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鼓枻歌:《楚辞章句·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王逸注:“扣船舷也。”这两句意谓加之可以观赏游鱼之乐,故而鼓枻而歌。

崔徐迹未朽,千载揖清波——崔徐:崔州平、徐元直,汉末高士。《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揖:作揖,表示景仰。清波:《楚辞章句·哀时命》:“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王逸注:“清波,清洁之流,无人之处也。言蛟龙明于避害,知贪香饵必近于死,故下游于清波无人之处也。以言贤者亦不宜贪禄位以危其身也。”后以喻指君子风尚,这里喻指崔、徐之高尚品德。这两句意谓崔、徐之遗迹尚存,千载之下人们仍然景仰他们的清高品德。

这首诗是诗人受梅道士和张逸人高隐林下之吸引,怀着对隐逸世界的憧憬而作的;正是这样,诗虽题作“寻梅道士张逸人”,但并不从“寻”字入手,自然也不去关切和注意“寻”的结果,也同样无一语涉及与二人的交谊。这很自然让我们联想起王子猷“夜雪访戴”的故事。在“夜雪访戴”的故事中,王子猷经历一夜的冒雪而行,及至到了友人的门前,却“不前而返”,理由是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这个故事体现的是王子猷作为名士率性而为、任真放诞之精神。孟浩然此诗与“夜雪访戴”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的也是诗人超迈放逸的兴致。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谓孟浩然为诗“伫兴而作”,观此诗可谓信然。正是如此,这首诗在感情特点上较为明快,洋溢着浪漫的情怀,显然是诗人早年襄阳隐居期间之所作。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

崔二十一: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全诗》三函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又《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王明府宅》。按《全唐文》三三四陶翰《送崔二十一之上都序》,崔为赴京应举者,孟与陶既有交往,则此两崔二十一当同一人,惟名不详。按,崔二十一疑当为崔国辅,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后授山阴尉,孟浩然尚有《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诗。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元和郡县志·江南道·越州·会稽县》:“镜湖,后汉永和五年太守马臻创立,在会稽、山阴两县界筑塘蓄水,水高丈馀,田又高海丈馀,若水少则泄湖灌田,如水多则闭湖泄田中水入海,所以无凶年。”《嘉泰会稽志》卷十《湖·会稽县》:“镜湖在县东二里,故南湖也,一名长湖,又名大湖。……王逸少有云:‘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镜湖之名以此。《舆地记》:‘山阴南湖,萦带郊郭,白水翠岩,互相映发,若镜若图。’任昉《述异记》云:‘轩辕氏铸镜湖边,因得名。或又云,黄帝获宝镜于此也。’”包贺:疑指包融、贺朝,详见后注。此诗是孟浩然游历越中期间所作。题下一本有“二公”。

试览镜湖物,中流见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特寻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试览镜湖物,中流见底清——见底清:何逊《何记室集》卷一《暮秋答朱记室诗》:“寒潭见底清,风色极天净。”这两句写首次游览镜湖,但见湖水明净清澈,连水底之物都清晰可辨。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鲈鱼:《吴郡志》卷二十九《土物》:“鲈鱼生松江,尤宜,洁白松软,又不腥,在诸鱼之上。”《晋书·张翰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蓴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鸥鸟:见前《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注。这两句意谓己非如张翰那样因思鲈鱼而归吴,却颇领会了湖中鸥鸟毫无机心的性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樵风:《后汉书·郑弘传》:“郑弘,字巨君,会稽山阴人也。”李贤注:“孔灵符《会稽记》曰:‘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曰:常患若邪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后果然。故若邪溪风至今犹然呼为郑公风也。’”后因以樵风为顺风、好风。宋之问《游禹穴回出若邪》诗:“归舟向何处,日暮使樵风。”谷雨:古代节气名。《逸周书》卷六《周月》解第五十一:“春三月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岁时广记》卷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这两句写湖中行舟,幸得山风吹送,又恰值谷雨天晴,愈觉鲜翠欲滴。

特寻夏禹穴,稍背越王城——夏禹穴:位于会稽山上,在今浙江绍兴市。见前《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诗注。越王城:《嘉泰会稽志》卷一《古城》:“越王城,旧经云,在(会稽)县西南四十七里。旧经,越王墓在古城村。今虽不可考,然地名犹曰古城也。”这两句写诗人探古之兴,意思是暂且离开会稽古城,而去探寻历史更久远的禹穴。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府掾:府署辟置的僚属。包子:孟浩然另有《题龙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诗,此诗之“包子”即任越府户曹者,疑当为包融。贺生:疑为贺朝。《旧唐书·贺知章传》:“先是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这两句照应题目,意谓想起时为府辟僚属的包融,和擅于文场而以文章为世所推的贺朝。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沧浪:《楚辞·渔父》中渔父所歌,见前《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注。这里借指醉后的诗作。同声:谓志趣相同,犹言知音。《周易正义·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孔颖达疏:“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乐府诗集》卷六十一陆机《驾言出北阙行》:“良会罄美服,对酒宴同声。”这两句诗人交代作诗原委,写酒醉之后兴犹未减,因作沧浪之歌,并以寄志趣相投的好友包、贺二公。

这首诗分前后两部分,前八句作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写景。既然是游镜湖,所写景自然主要围绕镜湖展开。开头“试览”二句,俯瞰水面,着力描写镜湖之水的清澈;“不知”二句,则仰望湖面之上,写天空中鸥鸟之飞翔。“帆得”二句,诗人又进一步展开视野,写春光明媚的季节,可以说诗人写景时角度不断变换,由局部到整体,从而将镜湖春色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不仅如此,诗人还进一步由自然之景转而写人文之景,将笔触转移到镜湖周围的禹穴上,从而丰富了诗的内涵。第二部分,主要照应题目,着眼于包、贺二公。整首诗意象生动流走,情韵饱满酣畅,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受湖光山色的吸引而激发起的逸兴情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同类推荐
  • 午夜的独舞

    午夜的独舞

    有的人有才无趣,有的人有趣无才,刘蕴慧有才有趣,更兼美貌美德,曾是许多人瞩目的“四有新人”。然岁月荏苒,转眼十年过去,新人似乎已有了些“资深”的味道。趣者,相映而成也,反正没刘蕴慧时,大家便觉相顾无趣。有个朋友说,刘蕴慧一走,南京城好像空了——她说的是我们这个圈子空旷了很多。刘蕴慧在南京大学读完作家班后,曾离开这里一年多。那的确是段黑暗的日子,大家人心离散,无组织无纪律,许多人仿佛已相忘于江湖。好在她很快又回来了,于是欢乐回来了,牌局回来了,火锅回来了,茶馆的品茗谈诗歌厅的声嘶力竭都回来了。
  • 乡居闲情:文化名家修身录

    乡居闲情:文化名家修身录

    本书选辑了60多位散文名家的作品,包括《喝茶》、《鸟声》、《金鱼》、《谈娱乐》、《芭蕉花》等文章。
  • 里斯本夜车

    里斯本夜车

    你问,“如果我们只能依赖内心的一小部分生活,其余的该如何处置?”我,也急于知道答案,我的身心,如同被唤醒的心灵考古者迫切寻找灵魂的栖居之地;你的文字,是炼金者的心血,牵引我,决然跳上前往内心之旅的列车。一次布满困惑与悬疑的出轨旅行,一段充盈感悟与省思的生命探访,文学叙事与哲学思辨的激情碰撞......
  • 2013散文排行榜

    2013散文排行榜

    散文是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唐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和诗歌史上的高峰,诸多著名的诗人与书法家共同开创了中国艺术史上的新局面。唐宋时期留下了近千首论书诗,在诗歌及书法文献研究方面具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学术价值。本书对中国诗学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对二者的相互影响做了探索性研究;着重以唐宋论书诗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研究唐宋论书诗中所使用的形容语、批评语,及其在文学性质的书法文献中语词的使用及变化;本书还重点研究了唐宋论书诗所彰显的文艺思想嬗变;并选取了“宋代书法四大家”中的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家的论书诗作为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彰显了代表性诗人兼书法家的论书诗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热门推荐
  • 刀塔之信仰君王

    刀塔之信仰君王

    天堂在何方,蝴蝶翔停在身旁,深渊蔷薇香,黯灭时血色为疆。
  • 甜以待你

    甜以待你

    【沙雕可爱女文手x内敛深沉男总裁。】高甜甜甜无虐点。温软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和霸总同居了!!一不小心还和总裁签了假结婚协议!沙雕女孩陷入和总裁的绝赞热恋中!
  • 一看就懂的心理学

    一看就懂的心理学

    《一看就懂的心理学》一书本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原则,对人际交往的心理学、职场生存的心理学、推销制胜的心理学、掌控下属的心理学、投资经商的心理学、恋爱婚姻的心理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 赛博朋克里的血族

    赛博朋克里的血族

    灰霾的天空,无数的悬浮车穿梭天际。人造的钢铁丛林封锁了生命的自由,霓虹灯迷幻着眼神的色彩。孤独的人群等待在十字路口,他们呆滞,木讷,挣扎。神秘血十字、仿生人革命、能力者大战...这是一场旅行,属于穿越到赛博朋克世界,血族张诺自己的旅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七宇宙之坠红尘

    第七宇宙之坠红尘

    尘归尘,土归土。尘埃是一切个体和种群的归宿,无论我们能飞多高,走多远。幸好人类能幻想,也只有幻想可以无视空间和时间,可以肆意穿越现有宇宙的边界,到达那些神秘的地方。武侠,玄幻,科幻,能组合的都拧到一起,能放飞的绝不按在地上。大好的的青春,飞扬的欲望,带你领略滚滚红尘,异域蛮荒和第七宇宙的终极秘密。
  • 苍陆纪元

    苍陆纪元

    新的一个纪元开始。这是混沌的时代,也是值得人们期待的时代。属于元素的世界,究竟如何才能登上称霸顶峰?背负被灭国之痛穿梭异界,他,要怎样在这个世界好好的活下去?这个世界,是各种混乱各种割据,看他如何主宰创出天地!
  • 丢失女儿一千次

    丢失女儿一千次

    一位父亲丢失了女儿一千次,各位老铁,多多支持,作者日更。
  • 来到武尊称皇帝

    来到武尊称皇帝

    把头伸进马桶会穿越,啪啪啪是会出穿越,表白是天上下到雷身体里会出系统,手机进水会变异,什么鬼。可你见过喝酒穿越的吗?一来就一个师吗?白东涛自由的在两个世界穿梭着。
  • 白族之恋

    白族之恋

    什么都不是,写的不好。什么都不是,写的不好。什么都不是,写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