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99600000011

第11章 洪水里的人家

小城坐落在淮河的岸边。夏天的太阳是炽热的,没有一丝风,我在小城的街头才走了几步路,头顶就被晒得热烘烘的,接着身上就开始了冒汗。

一辆三轮车在我的身边慢悠悠地蹬着,蹬车的人猜想我会乘坐的,而我仍然走着,没有一丝乘坐的意思,他很泄气地加快速度跑了。

转了一个弯,往前走,不远处就是淮河大堤了,路边的店家打着烊,有几个妇人坐在树荫下聊天。

沿着一行水泥台阶上到坡顶,站在大堤朝河里一望。混浊的河水平静着,已升到离坝顶很近的地方了,堤坝下面,汪洋一片。河水里,一片尖顶的房子,只露着船一样的屋脊,小树只露出梢头,在风中,摇晃着像一蓬野草。在死角的水面上,漂着一片绿色,走近一看,是浮萍。一位中年的妇女,摇着一条小船,船上坐着几个人,在屋顶间穿越,像穿越着河流里的礁石,然后划向了远方。洪水,是个古老的词,我并不陌生,但亲眼看到,还是有点触目惊心。

近处,有一户人家,在二楼的平顶上搭了帐篷,红色的,很显目,里面还有几个人影在走动。水面上有一条用木头搭起来的小路,细细的弱弱的与岸边相连。

我站在大堤上张望了一下,就想过去和那户人家聊聊,问问他们在洪水中的情况。

我沿着堤坡缓慢地下到一处稍稍平整的地方,有一条小狗冲我汪汪地叫着。我没有想到,坡底下的桥洞里还搭着一个黑色的帐篷,里面住着两位老人。他们裸露着上身,皮肤松弛着,掉了牙的嘴在咀嚼,动作显得十分的缓慢。帐篷几乎就是趴在地面上,如果不留心是根本看不到的。我想问他们几句,我看他们年龄太大了,交谈不方便,便放弃了。

我小心地沿着那条搭成的小路,摇晃着身子走着。是几根细木头绑在一起的,只能容一只脚,走了几步,前面有一个树枝,我伸手抓住,挑因为受了重力几乎就贴在水面上。终于走到楼梯口,我跳上了台阶,上到楼顶。几个人在帐篷里,正说着话,可能没有发现我的到来,我走到他们的跟前,向他们打了招呼,他们才知道,然后端了一个板凳给我坐。我正要坐下来,一位年轻的女子上来用一块布把板凳擦了擦,对刚才那个男的嗔怪说,不长眼,小孩刚尿了尿,就让人家坐。

我笑着坐了下来,他们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来干啥的。我说我是来出差的,是合肥的,看到你们被水淹成了这样子,来看看,没有其他事情。他们放松了下来,我们很快就聊了起来,原来,这是一家人,老夫妻俩带着儿子和儿媳,还有一个几岁的小孙子。我说你们住在河道里,应该要搬走啊,这样淹下去,怎么生活呢?

老人说,前面的大堤是后来修的,没修大堤之前,他们祖祖辈辈就住在这儿了,这儿原来是老县城,老县城唯一的一条街就在这里。过去这里可热闹了,后来修了大堤,街道就搬到南边去了。没有水的时候,在这儿过日子还是一样的,一涨水就被淹,每隔两三年就要被淹一次。这次涨水是慢慢涨上来的,有预防,把家里的东西都搬到楼上面来了,这个水看样子没有一个月下不去的。政府也来动员过,要迁走,但给的条件是每户一万五千元,那些小趴趴房早就盼着了,就搬走了。像我家这样的房子,拆了再盖,一万五千元墙也砌不起来,盖小了,家里这么多人又怎么住呢?没办法,只好在这个河道里和水打交道,虽然被淹一个月,但还有十一个月可以放心地住呀。

前几天,有领导来视察,问河里怎么还有房子,当地的领导说,都搬走了,那些房子是准备拆迁的,没有人住了。到了晚上,不让我们点灯,怕被领导看见了,几个民兵还把我家老公看着,不让上来睡哩,对我们说行行好,不要为难他们,等领导走了就行了。真是搞笑。昨天,来了几个老外,头发黄黄的,眼睛蓝蓝的,妈呀,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老外哩,他们到我家的楼上,拿着长筒的照相机照来照去。

说了一会话,我准备走了,他们要送我,我没让,他们一再叮嘱我走那个挑要小心,不要掉下去了。

我慢慢走过来,看到水边游动着几条鱼,优哉游哉的样子,然后钻到水草里去了。

上到河岸,走了几步,看到一个帐篷,几面红旗在风中飘舞,上面有一行字,大概是民兵抗洪救险队之类。前面停着一辆轿车,里面坐着几个年轻的男男女女,我想进去访问,但想想又没进去。他们说的,可能和我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里听到的一样吧。

又走了几步,再回到岸边看河,看到大桥的阴影里,有一位老人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很快乐地往身上撩着水,他大概是以此避暑吧。

我在大堤上走着,太阳照在头顶上,我感觉不到热量,我只感到那些洪水里的人家如在沸汤里一般。

终于,我回到路上,打了一辆三轮,三轮载着我呜呜地离开了大堤,转眼进入到繁华的城里。

同类推荐
  • 命脉:中国水利调查

    命脉:中国水利调查

    本书是以抵达现场、独立调查的方式,对中国七大江河水系做出完整的全方位阐述,从水利与文学的意义看,这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这是作者以报告文学的方式为中国水利做出了一份厚重而又诚实的报告。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之命脉,家之命脉,一切生命之命脉。作者并非单纯站在人类立场上看水利,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自我的认知、对生命的追问。本书获第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一名。
  • 在麦尖上跳舞

    在麦尖上跳舞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作品集,收录有《水井的故事》、《致命的真话》、《握住生命的手》、《旧物》、《赤脚》等。
  •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成果早已卷帙浩繁,但是,由于经典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往往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研读和阐释。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作者在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研读原小说的基础上,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解析、人物形象剖析、艺术建构探析、文本对比分析和故事章节评析中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的独立见解,让文学研究者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把握和解释小说内涵。该著作的五部分互为关联、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成的逻辑链来阐释该部小说。
  • 宋代婉约派代表作家研究

    宋代婉约派代表作家研究

    本专著主要从各个角度分析和论述了婉约词的形成风格、主要特点等相关内容以及对宋代婉约词创作的主要代表性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作品风格特点、主要内容、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的探索性研究。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召唤二次元

    末世之召唤二次元

    秦洛:“我碌碌无为了十六年始终坚信着总有一天我会拯救世界的。”龙之基因丧尸爆发,纯天然濒危宅男秦洛化身嘉文四世高喊着德玛西亚打丧尸,大喊真男人化为蛮王顶丧尸,变身战斗暴龙兽灭妖魔,甚至是开启邪王真眼灭丧尸。总而言之,中二病也是人,中二病可以召唤二次元生物,中二病一样拯救世界。新书【抓鬼学院】求推荐支持
  • 为什么我不是骨傲天

    为什么我不是骨傲天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我的人生黯淡无光,生活毫无乐趣,简直生无可恋,
  • 重生之逆风而行

    重生之逆风而行

    纪渺十三岁以前是全球都顶尖的天才十三岁后无人问津整天缩在小镇上懒散度日上一辈子她就这么过去了,这一次她回来的第一步就是变强包括她身边的人都得强她要守护的看谁敢动—————————宋渝琛看着自家的宝贝和别的男人一起合影“这男的谁啊”他用手指捏着男人的脸“渺爷新签的艺人”手下答手下:卧槽,怎么这么冷
  • 野鹤云记

    野鹤云记

    惨遭灭门的女孩苦苦追寻的真相尽是在爱人口中冷冷听到的嘲讽。到底是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还是梁山伯与朱丽叶的惨淡爱情?不不不这些都不是。女主糖葫芦为了得知自己家灭门真相而投靠鹤云观求取蛰伏的时机。与龙家下任执掌的万般纠缠究竟是所谓真爱还是裹着糖衣的算计与阴谋?传说中的三尸守棺究竟有怎样数不清的财富去吸引着大家士族争相抢夺?且看妙龄少女糖葫芦的孤身一人闯五洲!
  • 一入红尘深似海

    一入红尘深似海

    南安,青苔巷,飘落胭脂泪。巷尾,云烟楼,道尽过往事。逍遥镜,演绎着一场场令人叹惋的悲欢离合。卑微丫鬟和痴傻王爷,是一场生离死别的遗憾;将门千金和腹黑皇子,是一场由爱生恨的怨念;天山弟子和他的徒儿,是一场爱而不能的绝望;山贼之女和失忆世子,是一场致死不消的后悔;宋国公主和世外僧人,是一场美到极致的错误;宋国国主和云烟楼主,是一场同生共死的守候…
  • 丹书墨问

    丹书墨问

    逗留世间的女仙人遇上此生的欢喜冤家,一路同行,又有什么在渐渐萌芽。妖域之行有谁相伴,千树墨梅又为谁而开,留一卷丹青,写尽此生芳华。
  • 被遗忘的杀人凶手

    被遗忘的杀人凶手

    山林迷案,许多真相被道出,而再次深入却发现更多被隐瞒的真相,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究竟谁在说谎,又或者,所有人都在说谎……
  • 林小林求生记

    林小林求生记

    憨憨的大三医学系女学生林小林,在去网吧的路上发生意外,穿越成古代小平民,开启求生之旅…
  • 潇潇的甜宠日记

    潇潇的甜宠日记

    “今夜月色真美,我希望你能陪着我,欣赏每一夜的月色。”陈潇潇微微惊诧,瞳孔紧缩了一瞬,猛地抬头看他,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 思如夏至郁满天星

    思如夏至郁满天星

    这是一本很普通的书,普通到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或烦恼,或开心,或甜蜜,或痴情,但,这不就是青春嘛,平平淡淡,普普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