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92200000032

第32章 咸丰同治:江河日下(1)

(第一节)咸丰:有心作乐,无力回天

曾经有人这么评价咸丰:一位在位只有十一年的平庸皇帝,却改变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一位懦弱无能的皇子,却能够在皇位竞争中脱颖而出,君临天下。面对内忧外患,他理应救国于危难,却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之时,逃之夭夭,弃国门于不顾。北京城因此而生灵涂炭,圆明园因此而大火熊熊。花天酒地、放荡享乐的咸丰临终之前,却因后事处理不当,导致慈禧控制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但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历史,如果当年的道光皇帝选择了后来因搞洋务运动而以“鬼子六”出名的奕,大清帝国也许可以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是,道光皇帝偏偏选择了咸丰。客观地说,咸丰皇帝想做点事情,想让祖宗们打下的江山更为永固,但他的能力制约了他的发展,于是,历史的悲剧选择了他作为主角。

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清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二十岁。他在位十一年。在位期间,正逢清朝乱世,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丰帝屡派兵将镇压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战火未息,英法联合侵略军又迅速攻占天津、北京,奕詝从圆明园逃往避暑山庄,只命奕留守北京与英法讲和。侵略军竟野蛮地焚掠了圆明园等。不得已之下,奕詝与英法等国签订了数宗不平等条约。奕詝虽有满腔的重整江山之心,却已无回天之力。

自从清代的秘密建储制度实行以来,也许并不见得比皇位的争夺有所缓和,但在事实上无形之中培养了皇子争权的计谋;而咸丰便是计谋夺权的一个典型代表。咸丰的继位并不是一帆风顺。道光晚年时,传位的问题日趋临近,第四子奕詝(咸丰)和第六子奕成为了皇位最有力的争夺者;而且奕天资聪明,深得道光的喜爱。因当时内外多事,道光一直没有下决心。奕詝的母亲很受道光皇帝的宠爱,但是她死的比较早。奕詝母亲三十三岁死时,这一年他才十岁——还是虚十岁。谁抚养、照顾他呢?由静贵妃,就是奕的母亲来照顾他。所以,奕詝视静贵妃如同生母,视奕如同胞弟,奕詝和奕的关系都很好,这就更增加了道光选择皇储的困难。道光二十六年,要准备立储了,在奕詝和奕这两个儿子之间,究竟选择哪个,他犹豫不定。

野史笔记传闻很多,大概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就是怀念皇后,欲立奕詝;因为奕詝的母亲死得比较早。《清宫词》里说她死的时候是暴死,有一些事情是秘不可宣的,也就是死得有点蹊跷。可能道光有什么对不住奕詝母亲的地方,所以他怀念奕詝的母亲;施恩妻子,就想要立奕詝(也就是将来的咸丰)做皇太子,继承皇位。第二种说法,就是初定奕,后定奕詝。道光帝在写秘密立储册的时候,奕的“”字,最后一笔是一长竖;奕詝那个“詝”字,最后一笔是一短竖一勾。传说道光在写字的时候,太监就远远窥视到了,见底下那笔很长,就传出去了,要立奕。道光听说之后就很不高兴,就改了,改成立奕詝。第三种说法,道光病重了,临危的时候,就招六阿哥奕,去临终交代事情。恰好奕詝这时候没在,奕就去了。去了之后,道光说我要立皇太子,说了一半就昏过去了。于是奕出来后说,我父亲说要立我做皇太子。但这也只是野史传说,并不可靠。皇帝传位并不是儿戏,不会这么随意。

那事实究竟是如何?现在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奕詝和奕因为只差一岁,都在上书房读书,小时候骑马的时候摔了,把腿摔折了,经过御医骨科才把腿治好了,但是落了一个残疾,所以奕詝是个瘸子。奕詝还得过天花,脸上有麻子,功课又不如奕好。奕不但功课比较好,骑射刀枪功夫都好,能文能武。道光怎么选择?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老皇帝决定去狩猎。这时候咸丰的老师,也就是侍读学士杜受田,一心希望他继位。杜受田首先系统地分析了两位皇子的长处,他认为,咸丰的优势在于仁厚孝顺,奕的优势则是聪明伶俐。而此时步入晚年的道光皇帝,更需要的是一位孝顺的儿子,所以咸丰要牢牢地抓住这一点。一次,诸皇子们随道光皇帝去南苑打猎。这可是在父皇面前的一次很好的表现机会。但论射猎骑术,咸丰显然不是六弟的对手。因此,杜受田告诉咸丰:“你到了南苑,只要坐着看兄弟们驱马打猎,自己千万不要射杀任何动物,并且约束你的随从也别去打猎。”并教他怎样对父皇解释。打猎当天,大家都有所收获,皇子中奕的猎物最多,而奕詝却一无所获。当老皇帝责问时,奕詝答到,儿臣虽然无能,但是只要动手,决不会一无所获的。只是想到此时正值春季,万物繁衍,不忍射杀,也不愿和兄弟们争个高低。他的回答深深打动了道光皇帝。道光皇帝一心想为天下百姓选择一位宅心仁厚的皇帝,奕詝自然比盛气凌人的奕更合老皇帝的胃口。道光就密写了他的名字,放在锦匣之中。就这样,咸丰终于以胜利结束了这场皇权的争斗。

但是,咸丰即位以后的日子并不好过。咸丰刚刚即位,就于咸丰元年(1851)元月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在仅两年的时间里,太平军先后攻取了汉阳、岳州、汉口、南京等南方重镇,于一八五三年定都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制订官制,建立了太平天国。咸丰依靠汉族地主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和外国侵略者“洋枪队”的援助,终于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正在咸丰镇压太平天国之时,英、法两国却于咸丰六年(1856)再次对华宣战,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而俄国却趁火打劫,蚕食中国领土。对于英法俄等国的侵略军,咸丰继续妥协求和,被迫同各侵略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门,并割让了大片土地、赔偿了大量金银,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但是咸丰自己的日子倒并不愁苦。特别是当那个名叫“兰儿”的女人闯进了他的生活以后,咸丰唯一能记住的,便是那日日笙歌、夜夜红帐的温柔乡了。以后,他又几次从满、蒙两族的官宦人家挑选秀女,并破除祖宗规制,选汉族秀女入宫。其中最受宠爱的,是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海棠春四人,时人称之为“四春娘娘”,居于圆明园,历史上,又一次红颜成为了祸水。

时间到了咸丰十年(1860)九月,英法联军由天津登陆,逼近北京。咸丰慌忙携带皇后和那拉氏、四春娘娘等宫眷一百多人,逃往热河避暑山庄。不久,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并纵火烧毁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事后,咸丰派恭亲王奕和侵略军谈判,以割地赔款的代价求得议和。但是他仍然不敢回京,迟迟不肯动身。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咸丰帝开始生病。而且病情日益严重。他宣召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等八位大臣进寝室接受顾命,下令立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因皇太子年幼,咸丰要他们尽心辅佐。第二天,咸丰便在内忧外患之中,病死于热河避暑山庄的行殿寝宫内。

(第二节)太平天国:不仅仅是农民起义

每当一个封建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阶级的人民冲了出来。他们不堪忍受重负,他们需要自己的生存空间。一如历朝衰败时,农民起义就会风起云涌一样,清王朝在咸丰年间亦面临着一股强大的农民起义军。而已经受到西方近代文明洗礼的中国,让这股农民起义军又平添了几分新的元素。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大笔军费和巨额赔款,全部转嫁给了劳动人民。1840-1850年,广东、广西和全国许多地区,农民反抗斗争多达110次。特别是两广地区,由于受到鸦片战争的直接冲击,社会动荡更为激烈。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三月,太平军转战到武宣东乡,洪秀全正式称“天王”。九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分封五王。1852年四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围桂林,克全州,入湖南。在全州战役中,“北王”冯云山战死。太平军转战湖南途中,阐明太平天国“扫除妖孽,廓清中华”的宗旨,号召广大群众纷纷响应。于是,湘江上的纤夫、船工;码头上的挑夫、搬运工;城镇中的铁匠、商贩、木匠;以及郴州、桂阳山区的煤矿工人,一大批参加了起义,太平军迅速壮大。在长沙战役中,“西王”萧朝贵牺牲。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队伍增至五十万,声威大振。二月,太平军水陆兼程,沿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等重镇。三月十九日,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进入城里,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他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共耕”的原则,制定“凡田分九等”,“分田照人口”,“好丑各一半”的分田办法,并建立县以下设各级乡官的制度。对外坚持独立自主政策,否认不平等条约,禁止贩卖鸦片,反对外来侵略。各地天地会和捻军纷纷响应。

短短几年之间,太平天国便确立了自己的政权。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和发展胜利成果,他们进行了北伐和西征。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率军进兵北京。北伐军出江苏,过安徽,进河南,渡黄河,入山西,直捣直隶,逼近天津。由于孤军远征,没有后援,寡不敌众,终于失败。洪秀全为了控制长江中游,确保天京安全,又派兵西征。1853年5月,赖汉英、胡以晃、曾天养率军溯长江西上,攻占了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的广大地区。在两湖境内,他们多次打败了曾国藩组织的以地主团练为骨干的“湘军”,曾逼得一代枭雄曾国藩差点跳湖自杀。1856年上半年,太平军又在天京外围展开了激烈的破围战,先后击破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也许是农民领袖本身的局限性,也许是六朝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环境的威力仍然很强。安定下来的太平军,竟发生了严重的内讧,局势陷入一片混乱之中。1856年8月,天京城内发生“东王”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杖责洪秀全,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的事件。洪秀全感到事态发展下去对自己不利,虽表面上答应了杨秀清的要求,暗地里却密召还在前线的“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丞相”秦日纲回京救驾。韦昌辉立即率领三千精兵赶回天京。9月2日凌晨,在秦日纲的配合下,他们包围了东王府,杀了杨秀清和他的全家,及其部下和士兵二万多人。天京城内一片恐怖。石达开从湖北赶回,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想杀死石达开。石达开只好半夜缒城逃出天京,而他的全家老小都被韦昌辉杀了。韦昌辉的行为,引起了太平军全体官兵和百姓的愤慨。石达开在安庆起兵后,要求洪秀全顺从民意,除掉韦昌辉。11月2日,洪秀全诛杀了韦昌辉及其心腹二百余人,平息了这场自相残杀的内乱。

韦昌辉被处死后,石达开应召回京“提理政务”。洪秀全经过“天京事变”,对石达开也开始不信任,于是封其同胞兄弟洪仁发和洪仁达为王,以钳制石达开。石达开既无实权,又心存疑虑,很是难受,于1857年6月,率领十万精兵远走西南。石达开的队伍孤军奋战,1863年6月被清军围困在四川大渡河畔,全军覆没。“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入衰的转折点。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七月十九日,湘军挖掘地道,用火药轰塌城墙,经过激烈巷战,天京陷落。大部分太平军将士壮烈牺牲,少数人突围。幼天王和“干王”洪仁玕在江西被俘,英勇就义。李秀成在天京突围时被俘投降,仍遭曾国藩杀死。太平军余部转战大江南北,一直奋战到1868年。

中国历史上这场空前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前后奋战14年,纵横18省,威震全中国,最终在清政府、地方武装和外国侵略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但在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却相对战争本身意义深远了很多。其中主张“权归于一”,反对“结党联盟”;广开言路,“上下情通”。效法西方,兴办工矿交通和金融事业;准许私人投资,雇佣劳动;奖励民间制造器皿技艺,准其专利自售;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纲领,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倾向,开辟了农民战争的另一个篇章。

(第三节)历史的逻辑:败落王朝与孤儿寡母

大清王朝,在嘉庆道光年间开始走向衰落。到了咸丰皇帝死后,又上演了一幕中国历史上常见的剧目——孤儿寡母。只不过,在那位母亲和小皇帝叔叔把持朝权下,奄奄一息的大清帝国出现了短期的回光返照。

咸丰帝一定会记住这个日子:公元1860年9月22日,也就是咸丰十年八月初八日,这一天,他离开了北京城,离开得那样匆忙,甚至没有机会回头多看一眼这个有他太多回忆、太多故事的地方。因为他的军队已经不能再抵御英法联军的炮轰,因为他不敢想象城外那群野蛮的侵略者会怎样处置自己这个大清国的皇帝。他只有选择带着他的妻子儿女以及大臣们逃向热河,只有选择把他的弟弟奕留守北京,处理和议以及其他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然而他不曾想到,就是在热河,他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日子。1861年的8月22日,他带着遗憾死去,把皇位留给了他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

根据咸丰帝的遗诏,御前大臣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尚书肃顺、御前大臣景寿,以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承旨辅政”,“赞襄一切政务”。咸丰帝希望这些人能够帮助他年少的儿子,保住他的江山;希望他的大清国在渡过危机之后,依然做世界的“天朝上国”。虽然清朝的历史上,幼主即位已不算什么新鲜之事,比如6岁的顺治皇帝、8岁的康熙皇帝。但此时的大清,已经不是当年的大清了。而“赞襄一切政务”的顾命大臣们,也与顺治时多尔衮的摄政,或是康熙时鳌拜等的辅政不尽相同。

此时的大清,面临的是空前严重的危机,正在无法挽回地走向衰落。内有太平天国(“洪匪”)的连年征战,耗费大量军力财力。外部则是虎视眈眈的侵略者。此时正值西方列强在全世界奋力扩张,争夺殖民地的时期,而中国恰好成了他们完美的猎物。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割地赔款并没有换来太久的和平,又有了第二次的战争。这一次,大清不仅割了地,赔了款,侵略者甚至还打到了北京,一把火烧了圆明园。连续数年的侵略战争,形成了兵祸联结的局面。巍巍大清,如今已经千疮百孔,举步维艰,实在不能再承受更多的折耗。即使神勇的皇太极在世,我们尚不知会有怎样的结果。而现在,却只剩下了小皇帝载淳、载淳的生母慈禧以及咸丰的皇后、慈禧的姐姐慈安。乱世之中,要他们应付这一切的变故,又是何等的艰难。孤儿寡母的凄凉,是否昭示着大清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或者那是否代表了另外的契机?恐怕无人能够预测。

同类推荐
  • 大燕歌

    大燕歌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雄?!这是一个如日方升的帝国,这是一个御五国而有余的强国,这是一个秦国称霸的时代。关中有锐士,山东有豪杰。群雄竞相争,盟约罢又起。英雄出吾辈,合纵退强秦。列国竞相逐,杀人当盈野。人命如草芥,弱者嚎悲歌。这又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的沉吟的时代:男儿不问身后事,只求可否歌一曲。醉酒起舞看吴钩,唱我浮游生如梦,舞我干戈雄似铁。争雄力尽死沙场,耻与老死相为伍;是非成败转头空,不论成败论英雄。哈,哈,哈痛快,痛快,不枉一生男儿行!
  • 宋时春

    宋时春

    江山作酒,美人当诗,人生就画。宋时春来,勾阑深里,风流那堪数。试问前路,终南分明难遇。凡心遍问,若教太平,还须闻鸡舞。【简介难写,仍以新词《庆春时》一首作面目,诸位莫说矫情】
  • 祸起萧常

    祸起萧常

    乱世之间总得有人主持正道!是哪个皇宫贵族,皇亲国戚?不!乱世之内必出枭雄,枭雄?地痞流氓一个居然自称枭雄!
  • 三国之项氏天下

    三国之项氏天下

    千年之后的项羽的狂热粉竟然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几千年最动荡的三国后期并且最难以置信的就是还成为项家的五世孙,主角说“嘿嘿,有了金手指,名臣武将,当然了还有美人……都只属于我六世项王的!
  • 秦三剑

    秦三剑

    昔日赵文王问庄子剑,庄子答道:有三把剑,一为天子之剑,二为诸侯之剑,三为庶民之剑,天子之剑以九州天下铸剑,诸侯之剑以百官贤能为剑,庶民之剑则是杀人流血,闹市打斗之剑,此为三剑。我等儿郎虽是庶民之身,为何只持庶民之剑,为何不用手中剑铸就诸侯剑甚至是天子剑
热门推荐
  • 爱情三人行

    爱情三人行

    有人说,没有爱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可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现实婚姻是什么样的呢?
  • 因君

    因君

    我自虚无中来,不知要到哪里……人族盛衰,与我无关;兽族兴败,也与我无关……诸神寂灭、诸世崩坏,通通与我无关……自从遇见你,便为君烦恼为君忧……
  • 大宋武曲星

    大宋武曲星

    澶渊之战以和约告终,宋与辽结束了三十年来的兵戎相见,百姓们正在期待和平的曙光。然而,远在西北的宁夏平原上的党项人却给大宋帝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一颗帝星冉冉升起,誓要带着族人们实现他的伟大蓝图。有人说他们是北魏鲜卑人的后代,也有人说他们是青唐羌的一支。铁鹞子、步跋子……这些在黄土高原上崛起的西北狼,遇上宋帝国的武曲星,又会是怎样的结果?这颗武曲星曾是帝国在西北的擎天玉柱,南征北讨,匆匆过完了他的戎马一生。临终,却只得到了六个字的评价:无他,朝廷疑尔!
  • 带着日漫系统来到现代

    带着日漫系统来到现代

    洛天本是地球的一名火影与海贼迷,却意外救人身亡,来到了平行世界
  • 双面特工:老公你输了

    双面特工:老公你输了

    她是黑白两道的神话,封杀榜的s级人物,警察所头痛的女魔头,身份成谜,身手诡异,速度快如鬼魅,没有人见过她,只知道她常以黑红色彼岸面具见人,从未露过真颜。行踪成谜,只知道她叫——魅影!洛倾雪,一个在平常不过的女人,经历的事却是不平常,什么枪杀啊,抢劫啊,杀人啊,贩毒啊等等等几乎都跟她有关。可是她不过只是个实习医生而已,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怎么去杀人抢劫啊!苦逼的是人家警察每次都不相信,可是这些案子一调查到最后都不是她做的。又被放了出来,可是不到两天又有警察来找她了,可以说她每天都是在警察局里度过的。命不好,被人巫赖就算了可是这个长的犹如天神般俊美的男人是谁?一见面竟然叫她负责!她又做啥犯罪的事了?
  • 吞食者

    吞食者

    著名科幻小说家,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老师的短篇科幻作品。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带着空间穿越架空古代娶媳妇

    带着空间穿越架空古代娶媳妇

    一个在五讲四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毕业上班的第一天,为了救一对母女,被天降异物给砸死了,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陌生的时代,还带着一个莫名出现的小空间,本想混吃等死的荣华富贵一辈子,谁知道娶回家一个重生的媳妇,这下别想着混吃等死了,还是好好努力保住自家亲人和亲亲小媳妇的命吧!
  • 如何鼓励孩子大胆说话

    如何鼓励孩子大胆说话

    本书教广大父母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口才。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孩子大胆说话指路领航;下篇为孩子大胆说话筑好根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