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12100000016

第16章 佛教:空的觉悟(4)

禅宗的思想渊源是禅学,但又不同于禅学,禅学有两个特点:一是“藉教悟宗”,即依据经典教义去修习,二是“静坐渐修”,即要求修行者闭目枯坐,渐修而悟。据说,达摩大师面壁枯坐,一修就是九年。禅学因而没有脱离传统的佛教(从其修行方式来看),而禅宗则不同。禅宗虽然也讲修行成佛,与传统佛学只是目的上相同,但修行方式已完全不同于传统了,中国化了。与禅学相比较,也有两个特点:一是反对文字,反对不离经典的修法; 二是反对静坐渐修,用“顿悟” 来代替传统的渐悟。因此禅学把以往的传统佛学称为“如来禅”,即是以如来的经典为修习依据; 慧能以后的禅宗则被称为“祖师禅”,意即靠祖师传授,自己领悟。

慧能在《坛经》 中称:“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就是说只要一念觉悟,刹那间即可成佛。佛法功夫全在于悟与不悟,“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 慧能还用自己的体验来现身说法,认为自己就是顿悟见性成佛的。他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

他还认为顿悟是成佛的惟一途径,称:“若悟无生顿法,且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遥,如何得达。” 这是说,领悟了顿法,西方极乐世界刹那可达; 不悟大乘顿教,长年念佛也无用处。禅宗反对净土宗念佛往生西方净土的思想,说“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心无不净,西方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主张“佛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慧能在《坛经》 中曾以雨水比喻佛性,认为佛性之于一切众生,有如雨水之于万物,常皆滋润,无一遗漏; 正因为无一遗漏,所以悉皆平等。也就是说众生悉有佛性,故佛性平等,但慧能佛性思想的独到之处,主要在于“即心即佛” 说上。他认为灵知、智慧是人的自性、本性,也就是本心。人人只要认识本心,就能获得解脱,就能成佛。因为“佛性本清静”,“如日月之常明,只为云生,皆有佛性”。可见,人人皆有佛性,只是常常为妄念、无明所障碍,不得发现。因此,人们只要去除无明烦恼,便可见得佛性,即见得自身真性,从而顿悟成佛。这是禅宗强调的“顿悟”。正如我们常常讲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这里,慧能把自性与佛作为同义语,认为离开自性外没有别佛,而所谓自性,即在人性之中,不可离生身而另求佛。世上凡夫俗子,芸芸众生,虽然自心本是佛,但由于未能洞明即心即佛的真理,自性被妄念所覆盖,故有生死之相、轮回之苦。“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 解脱靠自力。眼观鼻,鼻观心。心有妄真,妄心即是被无明所迷之心。直指人心即是去除心之迷妄,识得真心,识得本心。人们要“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心即“真如” (佛),识心便是悟佛。

慧能的顿悟成佛说,宣扬的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功夫。既然成佛在于一念领悟,那么佛家传统的读经、念佛、坐禅等一系列修习功夫,也都是不必要的了。传统佛家讲究读经,而禅宗却认为“一大藏经,如拭不净纸”,把历代奉为佛法经典、无比珍贵的大藏经看作是擦屁股的手纸,这种态度实在前所未有、骇人听闻。这样,他们当然不会下功夫读经,而认为讲佛法只要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即无须经过语言文字的理解,骤然顿悟,因此带有更加神秘的直觉性。文字、语言都有碍于参禅,是佛性的迷障。

据禅宗记载:传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对众弟子说法。佛陀只是手拈莲花,微笑不语。众弟子均不知其义,唯独摩诃迦叶会意而笑。于是释氏当众传法于他。

再如印度达摩大师来中国传授佛法,九年后欲回国。回国前把所有弟子召齐,进行考试。首先应试的是道副和尚,他说:“我们不应执著文字,也不应舍弃文字,因为文字乃求道的工具。”

“你得到了我的皮,” 达摩说。

接着是名叫总持的尼姑,她说:

“佛国也不过如此,一见便不再想见。”

“你得到了我的肉”。

道青弟子说:

“地水火风,四大皆空,眼耳鼻舌身,五蕴不实,整个世界,不存一法。”

“你得到了我的骨”。

慧可和尚直到最后还是一语不发,仅向师父敬一礼。达摩说:“你得到了我的髓”。

禅宗始祖慧能本人更是个文盲,目不识丁,自然主张“不立文字” 了。他的语录《坛经》 为其弟子所记,其中也是错别字连篇。

为什么又讲“教外别传” 呢? 首先是门户之见,特别是针对神秀的北宗而言。弘忍以后,禅学一分为二:神秀留在黄梅,继承了弘忍的衣钵,称为北宗; 而慧能逃到岭南,开创禅宗,称为南宗。南北二宗,水火不容。

其次,“传” 是文字语言,与第一教义不符。

再者,在禅宗看来,解脱靠自己,不靠他力。“各于自身,自性自度”。因此,不必去教外说法。

在禅宗看来,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这与传统佛教不一样。传统佛教认为佛国在遥远的西方,只有少数人才能到达这“极乐世界”。这一大的改革,从而使佛教很快为普通百姓接受。

在修行方法上,传统佛教主张“渐修”,主张“他力” 的“超度”。即是说,要想获得解脱,除掉有自身的修行外,还须靠佛或菩萨的保佑。禅宗则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提出了依靠“自力”,“顿悟成佛”。“佛” 再也不在遥远的西方,而就在你心中。一旦认识到了你的“佛性” 你便获得了解脱。因此,佛与众生的差别只是“一念之差”,即看你悟与不悟。这实际上已取消了传统佛教的修行过程。

传统佛家讲坐禅功夫,把它作为修持的必要法门之一,而禅宗却认为坐禅修习并不能真正得到解脱,反而使人离佛更远。为此,慧能对禅定作了新的规定,说“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也就是说,只要做到无念,也就是禅定。对于坐禅,慧能有一首著名的偈颂,表明禅宗的态度:“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有一则故事是这样说的:僧人马祖起先特别注重坐禅,一个人独处一室,专门坐禅,什么人也不见,什么事也不管。禅宗僧人怀让见了之后,便在马祖坐禅的房门外,拿一块砖在石头上磨。马祖问:“你磨砖做什么?” 怀让答:“做镜子。” 马祖奇怪地说:“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 怀让说:“磨砖既然不能做镜子,那你坐禅怎么能成佛呢?”

据说马祖在怀让的教导下明白了坐禅对解脱无用,从此真正步入禅宗大门,后来成为一位有名的禅师。以后马祖门下的慧海对顿悟禅法的思想作了详尽的发挥,当有人问慧海:“欲修何法,即得解脱?” 他答道:“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 当再问:“何为顿悟?” 他答道:“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当有人问:“此顿悟门何以为宗,以何为旨?” 他答道:“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 慧海还对何时能成佛作了明确的回答:“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

由此可见,凡人只要在一刹那间顿悟,便可由凡入圣,立地成佛。

4. 当头棒喝:“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人生而有欲,饮食、男女、财富、名誉、地位、子女的幸福等等,都是欲的对象,甚至还有很大的欲,想长生不老。人生的一切烦恼和痛苦,说到底都是由于欲望太多所引发的。可欲而不可得,苦恼; 欲望无止境,苦恼; 因欲望多而引发种种是非争夺,苦恼; 儿孙不争气,苦恼; 最终难免一死,苦恼。人生在世,欢乐极少而苦恼极多。

禅宗这时候会给你当头一棒,让你顿悟这一切原来都是空,如果你放弃这些执著,超越得失、利害、安危、生死,蓦然回头,你会发现已脱离苦海,“赤裸裸,净洒洒,无牵挂”。这就是所谓的“苦海无涯,回头是岸”。禅宗就是致力于这当头棒喝,而不会给你讲什么道理。

当初,二祖慧可在拜见达摩祖师时,曾提了安心的问题。原来慧可在研读佛法以及坐禅的时候,内心总是纷纷扰扰,静止不下来,为此他感到非常痛苦不安,便要达摩为他安心。达摩深知他的症结所在,慧可把肉团心、妄想心作为本心来追求、来安放了。达摩对慧可厉声一喝:“把心拿来,我给你安!” 这下声厉喝如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如利刃斩断乱麻,慧可闻声一震,开始觉悟到本心与妄想心、肉团心的区别了。

三祖僧璨投奔二祖前是位居士,身患风疾,他以为这是前世罪孽所为,于是在见到二祖时恳求为他忏悔罪过。二祖的回答在反问中同样震人心魄:“把你的罪拿来,我给你忏!”三祖言下略有省悟,就又问道:“今天见了和尚,知道什么是僧,可佛、法又是什么?”

同类推荐
  •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是艾思奇的一部通俗哲学经典,开哲学大众化之一代风气。该书主要收录了艾思奇在上海《读书生活》杂志担任编辑时,为回答读者提问所发表的文章,旨在用通俗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些文章中他从“生活”入手,力图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又用这些道理来指导现实的生活,从而让人们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
  • 神逻辑2:绝地反击的高级吐槽

    神逻辑2:绝地反击的高级吐槽

    “女朋友为什么又生气了?”“别问了,说了你也不懂。”“你再努力也得不了奖,那么认真干嘛?”……在现实生活中,让人无言以对的往往不是大道理,而是神逻辑。《神逻辑2》集结各类奇葩人、奇葩事、奇葩问题,以“神吐槽”为切入点,对风靡网络的逻辑学事理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与破解。教你识别语言陷阱,跳脱逻辑怪圈,开始绝地反击!
  • 叛逆的思想家

    叛逆的思想家

    这本书不仅是单纯的科普作品,更是一部真正的思想史漫谈。就连作者自己也很难准确定义它——它到底是一场噩梦,一出闹剧,一则寓言,一篇讽刺文学,一场心灵游戏,一场赌局,一句讽喻,一种观点,还是对一切观点的讽刺?或许,只有游历了八大领域的诸多人类思想,才能找到答案。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热门推荐
  • 兽祖

    兽祖

    曾经辉煌无比的兽族文明,是如何神秘消逝的?人类没有灵智全开之时,也是茹毛饮血的存在,为何现在掌握了文明,却要与兽族划清界限?三界的秘辛,从一张图卷开始,平凡的少年,渐渐展开这副神秘的图卷,为你讲述这片神奇的天地。各种野兽、猛兽、灵兽、妖兽、魔兽、圣兽......天生飞的,地上爬的,地底钻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强大的远古血脉,无敌的蛮荒血统,各种天赋异禀,行走在这片灿烂的星空下。人兽恋、人仙恋、人魔恋、有多少爱情冲破种族界限
  • 诅咒千年的爱

    诅咒千年的爱

    这是我第一次写(关于EXO的故事),讲述的是千年之恋,女主曾经天真无邪,是那么的单纯,有些人,却再三伤害她,他被伤害的遍体鳞伤,无奈,只有穿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骷髅王子

    骷髅王子

    艾登王子战败,倒在战场里奄奄一息,恰逢魔法师山德鲁施法将战场上的死尸变为骷髅士兵,从此变成了半骷髅半人的历险故事
  • 和夏天和你

    和夏天和你

    我喜欢的男孩,爱穿白色衬衫、喜欢aj、笑起来有两个梨涡。
  • 忘却之霞

    忘却之霞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 捡到一个小道士

    捡到一个小道士

    一个现代吃货小道士闯入人类世界,开始她的现代修仙之旅。
  • 敢不敢挑战的爱

    敢不敢挑战的爱

    开始,她说她要祭奠青春,那他就放下一切,陪她疯陪她浪;然后他说要挑战极限,她豪迈点头……最后,她逃避他,他的好,柔情还有他的霸道冷酷……结局…没有结局
  • 重活17岁

    重活17岁

    不想英雄救美的李贺被迫成了“英雄”,重生为一个十七岁的高中生。
  • 五界启示录

    五界启示录

    战后,神族统领五族,其余四族俯首纳贡。妖魔鬼三族虽说不服,但因没有了再战之力,只能接受。而人族虽说也心有芥蒂,但大战之前那个机会没有把握的人也实在没有什么说三道四的底气了,况且终归还有进入神族的两个通道,便几无反对之意。自此,四界大陆正式易名为五界大陆,简称:五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