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10100000023

第23章 语言拾趣(5)

宋楼钥《攻愧集》卷九十五《溢节愍王公神道碑》:“人定能胜天,天定亦能胜人,惟公裁之。”《苏东坡集》后集七《用前韵再和孙志举》诗中也有类似的话:“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胜人。”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人定”是和“天定”相对而言的。宿命论者认为,人命运中的凶吉、祸福、得失等等,都是由天来安排决定的,即所谓“天有定数”,简称“天定”。“人定”与此恰恰相反,它所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条件下所起的决定作用,从而改变上天的意思,赢得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人定”。“人定”是人类对自己命运的安排。也就是通过“人谋”,人的智慧和意志所表现出来的抗争力。

“人定胜天”是个主谓结构的词组,意为“人定”则“胜天”,也就是说,只要人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够战胜自然。

洛阳纸贵

左思,字太冲,晋朝临淄(现在山东临淄县)人。他少年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太好。他的父亲左雍对朋友说,左思的学识不如他自己少年时候好。左思听到这话,心里很难过,就下决心刻苦读书,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能写一手好文章。后来他写三都赋,在思索内容、结构和造句上,一共费了十年的工夫。在构思的过程中,他曾在室内、门前、墙壁和厕所等处挂着纸笔,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想到一个好句子,就随时随地记下来。等他把作品写成之后,由于写得好,当时京城洛阳有地位的人都争着买纸抄写阅读。于是洛阳的纸张突然变得供不应求,价格大涨。

后人就根据这个故事,把“洛阳纸贵”用来形容著作内容好。销路很快,获得了广大的读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写出一篇出色的好文章,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须刻苦研究,认真思索,在语言结构上下深工夫。

笔耕

古代识字的人以用笔给人抄抄写写为生,这种以抄写为生就叫“笔耕”,意思是抄写工作跟农夫耕种田地一样辛苦。这典故出于《后汉书》的注释里。

东汉的班超,年轻时就有为国立功的抱负,因为没有机会,所以未能施展才能。有一年他的哥哥班固被汉明帝召到洛阳去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跟着去了。他们家庭经济不宽裕,班超常给官府抄抄写写,取得一点报酬,借以维持生活。日子久了,他感到厌烦和苦闷。有一天,他抄着抄着,突然把笔摔在地上激动地说:“丈夫独不效傅介子(西汉时出使西域的名人)立功绝域,安能久事笔耕乎!”于是从军,跟随大将窦固出征,大败匈奴,立了功劳。“笔耕”原是班超的故事。

今天我们还用笔耕这个词,那是指勤奋写作。与“笔耕”相近的词是“舌耕”,指旧社会收徒讲学以收取报酬为生的人。

知音

相传,战国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琴意境表现高山,子期听完说:“好啊!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弹琴时想的是流水,子期听后就说:“好啊!洋洋兮若江河。”因而两人成为知音好友。

一次伯牙出游到泰山,适逢暴雨,躲在岩下,心情很不好,于是弹起琴来。开始所弹的曲子表达下雨的感情,进而弹出雷鸣山崩的情绪。伯牙每奏一段,钟子期都能把他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解释得很清楚。伯牙于是将琴放下,唉叹说:“好啊!子期所理解的正是我所想的,我的琴声逃不出你所解释的范围了。”

后来人们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了解称为“知音”,至今广为流传。

匹夫

有句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出顾炎武的文章,意思是国家的兴旺和灭亡,平常的人都有责任。“匹夫”作普通的人、平常的人来解释。为什么称普通的人为“匹夫”呢?

匹,原是数量,古代四丈为匹。又言两丈为一端,两端为两;每两就成一匹,长四丈。两而成匹,相合的意思。按照这个意义,夫,男子;妇,女子。两者也相合,故叫匹夫、匹妇。男女相合,普普通通,后来,匹夫和匹妇就专指没有爵位的平民,匹夫、匹妇成了普通、平常人的代称。《书·咸有一德》:“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意思是平常的人,不能够尽心尽力。段玉裁注《说文》:“虽其半,亦得云匹……犹人言匹夫也。”就是说匹夫、匹妇拆离开来单独也可使用,匹妇少用而渐渐淘汰,就此匹夫不光是指男子,而泛指为普通、平常的人了。《韩非子·有度》:“赏善不遗匹夫。”句中“匹夫”就是指寻常的人。

现在我们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说振兴中华,每个公民都有责任的意思。

替罪羊

“替罪羊”这个词,世界各国通用,《列宁选集》第4卷第437页中也出现过,它比喻那些替别人承担罪责、代人受过的人。

替罪羊的典故源出于犹太教、基督教圣经故事,见《圣经·旧约全书》《利未记》第十六章。这是古代犹太教一个十分独特的宗教习俗。古代犹太人在每年的赎罪日(7月10日),要牵一头公牛和一头公羊,用它们的血作赎罪祭。再牵一头活公羊,由大祭司把双手按在羊头上,这个仪式表示全犹太民族一年里所犯下的罪过,已通过祭司的手,转到了羊身上,罪责将由这只羊承担,然后就把羊赶人旷野,由它把人的一切罪愆带入无人之境。这头羊就被称为“替罪羊”或“负罪羊”。最后,把用来赎罪的那头公牛和公羊烧死。据犹太教《圣经》记载,主耶和华说:每年都要为犹太人赎一次罪,这个仪式要成为定规。后来,基督教把犹太教关于“替罪羊”的说法继承下来,并把耶稣比作替世人负罪而被杀献祭的羔羊。

掌故

现在一些刊物上。凡对于谈论古代的轶事或事物的出处都叫它为“掌故”。顾名思义,就是掌握故事。“掌故”原是一种官职,从汉朝开始,“掌故”就是太常所属太史令的官,专门管理国家历史故事。唐代《官职志》中,设有“内侍掌故”和“州郡掌故”,分掌宫廷及各地流传的故事、以致轶闻、考证等等。又,唐代的翰林学士,有的兼掌历史沿革之职,也称之为“掌故”。

后来历朝的文人笔记,凡搜集有关上层社会人士的轶事,朝野遗闻、民间传说,也统称之为“掌故”。现在,“掌故”在文体中,往往作为一种考古或典故叙述的性质,中间带有一点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成分。

千字文

我国南朝时有个才子叫周兴嗣,满腹经纶,一心想为富民强国出力,但几次上书,皇上都没采用。他怀才不遇,便在一块白布上写下“修补残书”四个大字,用竹竿高高挑着去拜访有学问的人。

一天到了京城,有人看到他高挑“修补残书”的牌子,既惊讶又好奇,就真的回家找一些破书来请他修补,一眨眼工夫,他就把残书修好了,字迹和内容与原书丝毫不差。这事很快轰动了京城。有一个御史知道后不相信,他特意打扮成老百姓,拿本残书请他修补。周兴嗣当场修补好了,御史高兴地拿书送给皇帝看,皇帝不相信世上会有这么大学问的人,便命周兴嗣午后在皇宫门口伺候。皇帝见周兴嗣相貌堂堂,心里暗喜,随手从书架上找来一本被蛀虫咬破的残书叫周兴嗣修补。周兴嗣跪着看了看说:“万岁。此书已无法修补,但我可把这本书的精华摘出来,重编一本。”皇帝不相信地说:“那么,从今天起你就在翰林院好好地编吧。”

过了数日,周兴嗣用一千字把书编好了,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千字文”。皇帝一看,文章虽短,四字一句,内容丰富,大喜!立即给周兴嗣封了官。从此,周兴嗣的名字也随同“千字文”一道传了下来。

、羊肠小道

一般用“羊肠小道”来形容细小而盘曲的险道,语出于《淮南子·兵略训》:“硖(同“峡”)路津关,大山名塞,龙蛇蟠,却笠居(却笠:倒覆的斗笠,形容一种险要的地形),羊肠道,发笱门(笱音gǒu,捕鱼器具,鱼可人而不可出,形容地形险要),一人守隘而千人不敢过,此谓地势。”但这里为什么要用“羊肠”而不用“马肠”、“牛肠”等来比喻呢?这有其一定的科学依据,就是要从生物学的学说去说明,即羊肠比其他动物的肠子特别细长的缘故。马肠的长度相当于它体长的十二倍,牛肠的长度相当于它体长的二十倍,而羊的肠子比马、牛的肠更细长,它的总长度达到了体长四十倍,而且尤为曲折。所以用“羊肠”来比喻山路狭窄崎岖是很形象而贴切的。

闭门羹

“闭门”容易理解,但闭门何以与“羹”有关联呢?羹字最初是指肉类。后来有以蔬菜为羹,羹便成普通膳食的通称,进而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称为羹,如鸡蛋羹、赤豆羹、莲子羹。“闭门羹”始出唐代冯贽《云仙杂记》:“宣城妓史凤,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这说明,不愿与人相处时,就以羹待客而婉拒,客人见了羹也就心领神会而自动告退了。可见当时作“羹”待客是作为拒见之意。现在说的闭门羹,则是只取拒绝之意,只有闭门而没有羹了。

有眼不识泰山

不少人认为,“有眼不识泰山”的泰山是山东境内的一座名山,一些词典也是这样解释的。对此,有些人表示怀疑。于是,不少人专门查阅了古籍资料、找到了答案。原来泰山是鲁班的弟子,由于他总是别出心裁,结果惹怒了鲁班,被撵出了“班门”。事过一年,鲁班在集市上看到有人面前摆着精巧的竹制家具出卖。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竹制家具竟是被他开除的徒弟泰山所制。鲁班自愧弗如,慨然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这条记载,准确地道出了成语的真正内涵。

东南西北

古人凭借自然景象辨认四方,并创造了东南西北等方位字。

东(束):口在木中,意思为旭日初升。旭日初升的地方就是东方。

南:“南”字的外框,是“木”字的变形。“亢”,指向的意思。即草木承受南面充足的阳光,枝叶就长得繁茂。所以向阳处就是南方。

西:“西”字古形是鸟在巢上。即太阳西沉而鸟归巢栖息。“鸟归巢”就成了方位字“西”。

北:古代写成两人相背。官室多坐北朝南,背面就是北面,北(背)也就成了北方的“北”。

东西

人们为什么只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呢?

传说,我国宋代有一位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一天在路上行走,正巧碰上朋友盛温如手提菜篮上街。朱熹问道:“你到哪里去?”盛温如说:“买东西。”朱熹又问:“难道不能说买‘南北’吗?”盛温如根据“五行”(金、木、水、火、土)与东、西、南、北、中相配的道理,解释道:“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属木属金的,篮子装得下。但是,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篮子是装不了水火类的。”

所以后来人们只说是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传说姜太公封了诸神后,各神甚为满意。惟独姜太公的老婆扫帚星没有封到神,整日哕哕嗦嗦,争着要封神。

一日,姜太公的老婆又在告“枕头状”了。太公听后,大为不悦,随口训道:“一个妇道人家,整日争名夺利,叽哩咕噜的,活像个穷神。”谁知扫帚星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当即跳下床来,以为太公封她为神了,就到处游说,自鸣得意。哪晓得,老百姓却把她恨得要死,因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穷,就是原来富的地方,也因有了她的到来而变穷了。

有位耿直的人将此情秉呈太公,太公大为惊讶,立即召集诸神,亲笔书下:“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以镇扫帚星的淫威。从此以后,人们为了避穷神、图忌讳,就在门上、屋内贴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字条,以绝穷神为害,一直沿袭至今。

依样画葫芦

北宋初年,有个翰林学士叫陶谷,在宋太祖赵匡胤身边担任起草各种文告的工作。时间一长,他自以为有功,便向宋太祖讨个高官做。谁知宋太祖却说:“翰林学士起草文告,无非是参照前人的旧本,其间不过换几个字句,充其量不过照葫芦画瓢而已,谈不上有什么贡献。”陶谷深感失望,一气之下就作诗自嘲,其中有这样两句:“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从此以后,“依样画葫芦”就作为一句俗语,流传在人们的口头笔下。它常用来比喻模仿别人,毫无创见。

莫须有

秦桧杀害了岳飞,韩世忠问他:“你说岳飞谋反,证据在哪里?”秦桧回答:“其事体莫须有。”世忠就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字狱。

“莫须有”如果解释作“不须有、必须有”,都是错误的。“莫须”二字为宋朝人口头常谈,近以“或者”、“恐怕”的意思。如刘克庄《杂记》说:“方今人才,……若就士大夫中求如(寇)准、(李)纲、(陈)康伯辈,莫须有人。”“莫须有人”即:“或者还有人。”

秦桧说的“其事体莫须有”,用现代语翻译出来,就是:“这件事恐怕是有的吧。”这句话充分暴露了秦桧的专横跋扈。

狗咬吕洞宾

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其实是唐朝末年一个科场失意、弃儒取道的儒生。

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苟杳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吕洞宾见他度日困难,就和他结拜成兄弟,并请到自己家居住。他希望苟杳苦心读书。将来好有个出头之日。苟杳十分感激,牢记吕洞宾的话,整日刻苦读书。

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他见苟杏一表人才,读书用功,就对吕洞宾讲他想把他的妹妹许给苟杳。吕洞宾怕误了苟杳的前程,就婉言推托了。但苟杳得知后却动了心,可因自己吃住都靠吕洞宾,而吕洞宾又推托了此事,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吕洞宾知道了苟杳的意思后,就对他说:“林家小姐才貌双全,早有所闻,你既然想娶,我也不阻挡,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娘子住三天。”苟杳听后不觉一愣,但思前想后,还是咬着牙答应了。

婚喜之日,一切仪式都进行完了。掌灯时分,因有前诺,苟杳将新娘引进洞房后就躲开了,洞房里就剩下新娘一人。这时,吕洞宾走进洞房,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开始新娘见新郎如此用功读书,好喜欢。可等到半夜还是如此,实在无奈,自己只好和衣而睡。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又是两夜,都是这样。林小姐暗自伤心落泪,不知新郎为何这样。

三夜过后,苟杳踏进了新房,他见娘子正泪满香腮,连忙上前赔礼。新娘只管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不共床同眠,只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好半天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道:“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就用此法激励我,可用心也太狠了些!”接着就把这事对新娘前前后后地说了一遍。从此,苟杳刺股悬梁,奋发攻读。京城应试,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尔后,苟杳夫妇便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

过了八九年,有一天吕洞宾家不慎失火,除人外,一切都化为灰烬。为生活所迫,吕洞宾只好沿路乞讨,来到苟杳府上请求帮助。苟杳听后便对吕洞宾说:“一切敬请放心,小弟自有妥善安排。”一晃过了十天,除了每日盛筵招待,苟杳根本不谈如何帮助吕洞宾之事。又过了一些日子还是如此。吕洞宾疑心苟杳不肯相帮。又过了几天,吕洞宾实在憋不住了,便提出要回家,可苟杳只是劝他再享几天清福。吕洞宾忿忿地说:有福你享好了。说完扬长而去。

身无分文的吕洞宾只好再沿路乞讨,返回家乡。在路上,遇有一人同情他的处境,给了他一些银子,才使他早日到家。可到了村里,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有个邻居告诉他:你家已盖起了新房搬到村东去了。吕洞宾来到村东的新房里,见妻子正全身披孝,抚着一口棺材在嚎啕大哭。他大吃一惊,怔了半天,才轻轻叫了一声娘子。娘子扭身一看,惊恐万状,疑是鬼怪,经吕洞宾解释后才信。

同类推荐
  • 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

    大森林里生活着一只小狐狸,他的名字叫列那狐。列那狐奇谋妙计不断,整天调皮捣蛋,他教大灰狼用尾巴钓鱼,害得大灰狼把尾巴冻在冰里,成了秃尾巴狼;他带大狗熊去取蜂蜜,结果大狗熊把头卡在树缝里,被农夫狠揍一顿,列那狐则趁机跑去农夫家偷肥鸡……列那狐时常戏弄狮、熊、狼等比他强大的动物,欺凌和伤害比他弱小的家鸡、兔子、羊、猫。有一天,狮王召集所有的动物举办大会,各种动物都来了,只有列那狐没来有来,动物们趁机向狮王控告列那狐,狮王决心惩罚列那狐。大难临头,列那狐的奇谋妙计,还能让他转危为安吗?
  • 成为你自己-周国平寄小读者

    成为你自己-周国平寄小读者

    书中,哲学家周国平以真诚感人的笔触,温厚如诗的文字向小读者发出忠告:做自己的主人,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为人处事要真诚,富有爱心;有道德、有理想,有高贵的灵魂……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和对囫囵吞枣式的教育现状直言不讳的道德勇气。相信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家长都能从本书中受益……
  • 激励青少年的100个逸闻趣事故事

    激励青少年的100个逸闻趣事故事

    历史上的名人总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逸闻趣事,这些往往能以小见大,钩沉诸多历史的生机和真实。本书录介了历史上一些名流的趣闻掌故。这些特殊人物的非凡人生,让读者在一窥历史真相的同时,又领略到无限乐趣。
  • 生命中多出你们

    生命中多出你们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 黑熊舞蹈家

    黑熊舞蹈家

    沈石溪的《黑熊舞蹈家》是一本中篇故事集。收录了六只熊的故事和两只狮子的故事。其中《母熊大白掌》描写了主人公“我”与猎户亢浪隆在捕猎母熊大白掌的过程中,亲眼目睹大白掌为救小熊仔不惜粉身碎骨的气概,作者对母熊大巴掌在生死存亡关头的细致描写让人深受震撼,使人深刻反省猎杀动物这种用生命作赌注的残忍游戏。
热门推荐
  • 我的王妃不思归

    我的王妃不思归

    未知国度,未知朝代,她一朝穿越化身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而他,是暗夜中的王者,是一人之下的王爷。呼风唤雨,只手遮天,却独独栽在了她的手里,“王爷,王...王妃...去了清倌,找人去了”
  • 我愿对世界温柔以待

    我愿对世界温柔以待

    玥可是一个骄傲又单纯的女孩,和所有少女一样。(一个“治愈”小故事)
  • 刘志宏之我和你的故事

    刘志宏之我和你的故事

    我喜欢你,我真的喜欢你。一个神秘身份的天真女孩喜欢他刘志宏。看他们的故事,看青春的故事。
  • 末日数码病毒

    末日数码病毒

    三个月前,南极冰盖中发现一艘冰封的宇宙飞船。人类天真的以为这会是地球文明的一次光速进化,但其实,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于是当主机重启的那一刻,一种宛若神明的数码病毒沿着地球磁场转眼间遍布了世界。这种数码病毒可以篡改网络,甚至侵入人体改造基因图谱,侵入物质改造质子组合形成新的物质。总之,这个世界被游走在空气中的无数数据改造成了一场可笑的游戏,但是当游戏与人命搭上关系时,再也没有人觉得它可笑。数码病毒集成体则自称为:天网系统!而我们的主角叶岚,只是因为一个黑色的重生十字章重生回学生时代的——普通人。
  • 薄少的心尖宠是大佬

    薄少的心尖宠是大佬

    (潇洒肆意慕玖vs霸道腹黑薄以琛)前世她掌管帅印,风华绝代,却将一腔热血错付,一朝身死,时空换转,在另一个时空重生,王者归来,仍是少年。帝都三少,传言中冷漠无情的男人,极少出现在人前,绝色容颜,天纵之姿。当两人初识,他淡漠,她清冷,当两人熟识,他淡漠中带着柔意,她清冷中带着肆意。当多次出生入死之后,他腹黑,她邪肆。“队长,我们比赛,谁输了谁叫爷怎么样?”她笑的邪肆,心里暗戳戳想象着孤高淡漠的男人叫爷的场景。后来……命运的线将两人捆绑,两世情深,皆为一人。(1vs1,甜宠~女扮男装文~欢迎入坑~)
  • 三维争霸

    三维争霸

    近年国内最火的军事话题是哪个?联合战区!这是国内首部详述联合战区为何要组建、如何组建、如何形成战斗力的军事小说。主人公俞飞和陈亦平之间究竟为何相爱相杀,是因为军种间难以平复的沟壑,还是因为女军官徐雅菲的存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全职业战士

    网游之全职业战士

    中州李莫戴上“齐博士”发明的雷克多头盔来到异界大陆。5000人冒险者进攻天空之城失利,至此伊甸园失去一半游戏玩家,但游戏难度还在叠加。而剧情也开始崩坏,怪物齐齐攻打新手村?作为一个3级白板战士,未来该何去何从。
  • 罪恶江湖

    罪恶江湖

    “弥勒佛!佛爷可是要称霸第二世界的人,还不速来抱金腿?”
  • 仙石剑缘录

    仙石剑缘录

    我希望这是一部《仙剑奇侠传》似的作品,能给人带来除打打杀杀外,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