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91500000018

第18章 读书一得(1998)

(一)

每次带孩子参加业余学习,等待中,也额外有了看书的时间。

于舜井街选了几本闲书。这会儿读着,其中一本《尘埃落定》颇为有趣。

关于西藏的风土人情,除了时常能听到和看到的那极富特色的歌舞,再就是偶尔的广播宣传和电视报道,真正文字性描述,印象中也就看过一两次吧。

记得八九年前后,于刊物上曾读过,一作者在逆长江寻找源头时,书写的关于藏民游牧、安居生活的见闻。因其报道所坦露的异乡风情,多不合乎内地生活传统和时尚理念。所以,颇感新奇和惊异。但是,当时究竟新奇何物?惊异什么?今日已经记不清楚了。

此刻读《尘埃落定》,于字里行间,尤其是在人物的对话中,深切感到游牧民族的一种豪放、爽朗的气概和情怀,特别在近乎野性的粗狂行为中,坦荡着异样的忠实、执著和慷慨。拥有现代文化意识的人们对于西藏原始、古朴的情志,存留的印象是善良而纯美的。然而,用历史的眼光去看,里面弥散着未曾抹去的封闭落后印刻的痕迹。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地域广阔的国家,内陆地区的“开放”也不过几十年的事情。而远在山区、高原、沙漠的人们,其中尚未挖潜革新的东西,不仅仅只有资源,还有许许多多的方方面面。无论他们自身是翘首等待进步,抑或固守传统风俗。这一切都有赖于人们去了解,去认识,去求证,去规划,或者仅仅是观察和思考。

生活于现代都市的人们,之所以有必要去了解异域风情。其实际意义上,是在“认识你自己”,特别是要认知自身中被历史长河洗涤后,仅留下影影绰绰的东西。当我们投身其间,举目了望……崇山峻岭,广漠大川,幽暗的森林,茫茫的荒原,羞涩沧桑的面庞,简朴务实的家园……或许,就在一件小事、一个掠影、一点伤痛、一丝温情之间,却使我们蓦然猛醒和印证,进而去沉思和反省,去对比和探求,去明了历史进步的阶梯与节奏,去弄清人生的偶然与宿命。

西藏久系华夏文明,由于地理和文化的缘故,时至于今与中华大地存有分歧。这里面的得失恩怨,盘根错节,绝非世俗想象的那么简单。因此,更需要杰出智慧、理性思想和宽敞胸襟,相互交流和沟通,彼此学习和借鉴。

(二)

“余秋雨”的名字已经不陌生了。但其人物究竟是何类人才?对吾而言,的确无话可讲。隐约知道某些“官司”涉及其人,具体些的因果却不了然。

于书摊闲逛,见余先生《山居笔记》。经售书者再三蛊惑,廉价买下此书。随意翻看了下目录。约略感到其作品,类似曾看过的《燕山夜话》、《话雨录》、《笔不花杂记》等,即作家或墨客之流的回忆、随笔和杂谈。这样说来,此君当属“文人”了。

在我们这一代人心目中的“文人”,除了鲁迅、巴金、冰心等书本或宣传上耳熟的老前辈;再者,就是“文革”之后,才陆续了解的,如老舍、曹禺、柳青等等。其实这些人,他们在“文革”前,就名声斐然了。

对八、九十年代兴盛的城市或农村题材的作家群落。由于对他们的了解,多是通过无线广播和影视媒体的宣扬,其原创的文字读到的很少。印象中他们这些人物,针对时事论说,或涉足“文、史、哲”的文章,都少有书籍出版或媒体宣传。

余秋雨先生从年龄上应属于“反右运动”之后,思想成熟于“四清”和“文革”时期。其文章能否突破鲁迅先生杂文式的讽击时弊?能否给现代都市文化带来一种真格的进步、民主和自由的热风?大概也只有读过作品后,慢慢体会才能得出。

其实,如果讲“五四运动”,无疑是近代中国文化思想发达的催化剂。那么,针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其文化思想的主导者应是激发于八十年代,而成熟于九十年代的学者。各种学生或群众运动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其泛滥起来的思想和透视出的问题,对社会的影响会是长远而又深刻的。清朝去之不远,民国尚未圆寂,新中国问题迭出。凡此种种现象给于世人的启发和警示,可谓直观且真实。

(三)

《山居笔记》仿佛信手拈来。之所以想读,是因为从报纸上略知其作者近来牵扯进一桩文案。关于此案的前因后果如何,所知了了。仅想通过读其作品,了解时代人物,以免落伍。不过,翻开作品一看,顿有一种触电的震颤,每读一篇文字,有一种舒肝沥胆的畅快。

仅就《苏东破突围》一文。作者类似曲笔倾诉的衷肠和感言,也正是自己读习“文革”故事中,最常感喟的东西。这就是国人始终未能深刻剖析的,那些在“文革”中凸显出来的民族心理和社会乱象。是的,“文革”中,那种广泛而肆无忌惮的人身攻击和生命残害,那种高调且目空一切的文化摧残和道德缺失……究竟原因何在?教训又何在?对吾而言,时至于今,每每思之,唯有心痛叹息而已,更多的话却不知如何表达!

读余先生的作品,起码缓解了一些这份痛楚。今日中国能出现如此人物,写下这般文字,应是当今中青年人的幸福!

读此书后记中,知晓作者九二年已有《文化苦旅》面世,而《山居笔记》也于九五年广济华夏。但自己平素在聆听广播和阅览报刊中,却未曾发现针对作品与作者的更多报道。这又是为何?大学时期,曾数度到上海,或许因为个人生活的偏狭和那种浮光掠影的游历,对此名城的诸多美誉和评价,实在不很“感冒”。但是,今日就《收获》杂志曾数载其人其作的事实……禁不住赞许:上海不愧为先进文化思想的讲坛。

由此作品,再回顾九七年梁晓声先生的“阶层分析”。确乎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远非是经济改革或讲农村、城市改革中的外在形式变化阶段,而是进入到文化和精神力量的革命时期。唯有历经这一层次的探讨和争锋,中国社会才能在挺进二十一世纪后,使广大民众拥有进步鲜明的思想,以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东方。唯此才有可能有所作为于新的世纪。

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走向歧途,历史最终会找出其祸根,应缘于五七年末对自由文化思想的扼杀,正如“焚书坑儒”注定了秦帝国的宿命,同时也启迪了汉王朝的文化璀璨一样。当越来越多的人们自觉地去认识这一切,中国社会就能达到其历史上新的高度和更新的起点。

《山居笔记》兴盛于台湾,却沉寂于大陆。这种现象本身就透着某种症结。中国未来文明的趋向,必将是挣脱自欺欺人、愚人私己、独霸专横的桎梏,进入公正、开明、率直、自强的年代。

(四)

《金瓶梅》闻名已久。在学生时代读书思学中,没少见到其名其书,也曾从点评和节选中仔细阅读过片断支言。但源于其社会的“名声”和自己的“脸面”,多次与其失之交臂,却未敢轻举妄动!

自朋友处借得《金瓶梅词话》,随书中故事的展开,顿感有种气势扑面而来。玩味之间,仿若维系着《水浒传》和“三言”、“二拍”的人文景观。于是乎沉浸其中,思缕翩翩起来……

《金瓶梅》读罢,正如书评家所论:唯于书之下半部,才见得神来之笔和意境之旷达,似有包揽宇宙、天地、社会、人伦之根本哲理之气势。隐约记得某书上说:建国初期,曾建议省部级国家干部应人手一册。当初,对此说法,很觉滑稽。而今,思想之建议者,似有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了。的确,读通此书所昭示的理性与道德……天地之道、人性之理、世间百态的无序和悲喜之因果……对于臆欲成事业、立雄心、纵横于人之世界者,大有裨益。

多日来,静思沉想其作者成书之旨意。也许通过表现一个人生前死后,那些围绕和依赖其生活之众人物的情感处境变化,来揭示人情世道的冷暖与得失。

常言道:人在人情在。愈是声名显赫、拥权聚财、不可一世的人物,其生前死后的人情世态鲜明对照,尤能见出人性的简单和务实,亦可警觉天道公理之不悖。

“温饱思****”,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物或人群,其生物本能的需求足以使其暂且忘却或者放弃心知肚明的道德伦理和箴言教诲,而变得暴虐/屈辱一时,或张扬/苟且一势,或昙花一现/隐姓埋名一生。

平素我们怒目和蔑视的所谓“势力”、“炎凉”、“附炎趋势、“苟且偷生”之类的社会现象和行为模式等,就人之本能而言,也可宽容地被看作是生存压力使然或生活需要罢了。人各一面,所谓境遇和志趣同少异多,在选择生存方法、方式上,必然千姿百态。对于在各自所选择的生途中,那连绵不断的自我伤害、彼此伤害以及明里暗里、已知未知的种种折磨、创痛和不幸遭遇等等,也正是佛家常言的“劫”了。“劫”有天然所成,也有人为造就,躲过与躲不过,或许全仗各自的命运和自我行为的因果。至于旁观者,或当事人,无须再费心老神地揣度彼此的心态,阿谀羡慕或者抨击残害异己的生灵。岂不知苍天有眼,各有归宿哩!

所谓平淡待世、平常待人,这非为庸俗的生活态度,而应是哲学层次的处世原则和心理常态。每一个经历过情感、学业或事业沉浮的人,只要其心灰意冷的不是麻木不仁,狭隘张扬的不是思狂智昏,她/他将不难发现人际关系中存有的一种微妙境界:当生活遭遇被你视为为绝对的冷/热或者满怀欣喜希冀/沮丧绝望时,接下来的状况只能是事与愿违或自寻烦恼或悔恨交加。然而,在那有冷有热、非冷非热的待人对己之间,却能脱落出一种淡泊、宁静、自由自在的生活天地。也只有在如此天地间,才能细致地理弄自己的作为,品尝人生更多些真滋味。

(五)

在《金瓶梅》和《围城》的交替阅读中。后者,每观必有“依然如故”的叹息和无奈,但终归不如初读时那样急切了。而前者,愈看愈从中悟得更深的人生哲理,也明了华人世界内心隐蔽的精神根系和人情世俗的变化模式。

对于小说,似乎在二十岁左右时,最为痴迷。涉世愈深,也愈发自信,似乎有了超越作家的敏锐和精到。步入中、老年之人,在艳情世俗居多的小说中,可能不再有迷恋、狂荡和激情冲创的兴奋和愉悦,但他们可从小说中领略到比现实社会更广阔的世界和更为明智的人生诠释。这也是间隔十余年,再沉溺于小说之感悟。

“人心不老、童心未泯”从人性心理上讲,是十分正确的。尽管,俗物缠身,使每个人身上的“老气”和“俗气”随年见长,但在偶或有的舒畅、得意之际,袒露出得那份喜形于色、心花怒放、手舞足蹈的快乐,尤能体会这一说法的正确。

电视普及使人们视觉观感上欲望,能够迅速而廉价地得到满足。但这种直视式、大众化的艺术传播形势,较之阅读文学艺术带给人们的文化熏陶、品质修养和思辩能力的提高,确乎相差甚远。

一个务求心智、气度、思想能够豁达、高雅、机敏的人,其自我修养仅凭借影视媒体滋润,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歌德所谓的对数学、医学、美学、哲学和宗教知识的全面学习教育观,或说自我修养观。在今天看来,仍然不失其正确意义。

成功的教育,或讲培养完整健康的人格,应是开放式的,决不能寄希望于通过欺骗和蒙蔽的手段,来谋求纯真和善良的德行。尽管****的世界容易让人们产生恶心、烦厌,甚至于逆反、自暴自弃等等不愿意看到或不愿发生的反应和现象。但是,这种反应过程也正是健康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大脑思辩和身心磨练。没有这种经历的人生,会是苍白而脆弱的,甚至说是虚假、不真实的生活,如同柏拉图《理想国》中所描述的“穴中背对光明的人”。健康充实且与现代文明相辅相成的人格形象,应为柏拉图的“穴外人”,或干脆就是从“穴外”又反回“****”的人儿。未来,健全人格的人,决不能象伟人、圣贤一般希罕,而应是最普通、最一般的人性要求和境界标准。

(六)

社会上对于贾平凹的毁誉,约略也有十多年了。对于其文学作品,除了阅读过中学课本上的《丑石》,其它都未曾认真读过。今晨于书摊减价购得《土门》,印象曾从刊物上见过。仅翻阅之间,却己读了大半。此书是作者九六年前后的产品,从中可看出作家对于文学钻研的刻苦和艺术造诣的深浅。西部文学,自路遥、贾平凹、张承志等作家的涌现,使其在中国文艺界成为一种奇观。且不论其作品,终究给华夏精神世界带来何样的影响,以及造就了如何的文艺方向。仅就其能够生存和繁荣,“僵”而不死的事实,足以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尽管,先锋文学的评述多集中在马原、格非、苏童、余华等人,但西安文学在中国的话语权及其文艺思想,足有后学可借鉴者。

(1998年日记摘抄,2003年整,2014年3月修。)

同类推荐
  • 重生之生存系统

    重生之生存系统

    穷困潦倒下,徐然幸运的也很不幸地穿越了!别人穿越都有着各种金手指,但徐然穿越却反被扣除了四十年的寿命!为了活下去,徐然不得不去完成一个个惊险刺激的任务。“任务:请完成极限挑战‘水之生灵’!任务奖励:寿命3个月!”“任务:请拍摄一部票房超过二十亿的电影!任务奖励:寿命4个月!”“任务:请完成一次直播,并使在线观众达到500万!任务奖励:寿命2个月!”........“任务:请追到校花***,任务奖励:寿命6个小时!”徐然:“我还是先完成最后一个任务吧,六个小时耶,我还能再多睡一晚上!”
  • 王牌杀手在校园

    王牌杀手在校园

    一代杀手回校园,定将校园搅个天翻地覆。无名的王者,校园里面各种花,校园外面各种美女,全都来贴身。男儿两行泪,一行为苍生,一行为美人。
  • 周星星流浪记

    周星星流浪记

    周星星是一个表面上普普通通的学生,为什么是表面上普普通通呢,因为他有先天的臆想症,他的脑洞就好像黑洞一样,漏到补不了,他相貌平平,身材普通,智商将将及格,却一直幻想着,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 我就是会点医术

    我就是会点医术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初尧,爷爷今天要教你鬼门十三针。”“哦。”“记住了,你现在是鬼门十三针的第二代传人。”“爷爷,那第一代传人是谁啊?”“那当然是爷爷我啊!”“……”张初尧抬头看着爷爷鼻孔里刺出的鼻毛,想不明白为何爷爷拿着手里的针扎着地上的那头快要死了的野猪。“爷爷,你干嘛拿针扎猪啊?”“要是不把猪扎死了,今晚怎么吃猪肉?”“爷爷,原来鬼门十三针是扎猪的呀!”
  • 荒野求生从探险开始

    荒野求生从探险开始

    野人王苏瑞休假的时候十米跳台一个滑翔穿越到平行世界,这里全民直播,匹配挑战野人王系统。醒来后发现本体参加野外生存节目,小组出了状况,苏瑞与小组成员失散。系统开始直播,野人王苏瑞开始真正野人王生活。两米长的大鲤鱼煮了吃?不,鱼皮可以做衣服!蛤蟆煮来吃?不,蛤蟆可以炼油,这是滋补佳品!在森林里面建造临时居所?煞笔才这么做!荒野求生,瑞哥无所不能!单挑荒野,瑞哥无所不行!信瑞哥,得永生!
热门推荐
  • 小说选刊(2012年第8期)

    小说选刊(2012年第8期)

    本期收录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如荆永鸣的《北京房东》,刘庆邦的《东风嫁》和陈九的《水獭街轶事》等,以飨读者。
  • 废土骷髅

    废土骷髅

    宇宙中隐藏的科技文明与魔法文明让地球化为废墟,那曾经生机盎然的大地变为一片荒芜,天空暗云涌动。一具骷髅在枯败中复苏,在绝望中带来希望,让星移斗转,让星空战栗。
  • 穿越之冰块王爷的宠爱小娇妻

    穿越之冰块王爷的宠爱小娇妻

    她本是相府的千金小姐,东晋王爷的未婚妻,可因突如其来的变故,母亲的离世二娘的陷害一夜之间失去所有。三年后,再回到东晋国的时候,她已经是皇甫暻烨的宠妻,看她如何涅槃重生,玩转古代吧。
  • 王俊凯别闹了

    王俊凯别闹了

    一场阴错阳差的偶遇,将两人带入爱情的河流,万众瞩目的明星中国小鲜肉组合队长与法国名气遍全国的童星Genius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Genius还是TFBOYS三员中谁的表姐呢?谜底将会被一一揭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主魂

    主魂

    一个被撕裂的灵魂,居然可以奇迹般的生存!一个普通少年,修为居然莫名的提升!孪生的兄弟,分裂的灵魂!无论林松再怎么逃避!宿命终究还会降临!因为他就是——主魂!(新人写手第一次写书,简介稍微剧透一点点。衷心感谢每一位书友的点击、投票、收藏,谢谢!)
  • 全后汉文

    全后汉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古帝国

    上古帝国

    上古大陆,中央统治区统治者日渐黑暗,下属几大帝国却又相互猜疑纷争不断,一个上古遗留的姓氏,一位身世神秘的少年,即将承担起排除万难,统一大陆消灭黑暗势力的重任。
  • 冷血凉颜

    冷血凉颜

    边伯贤:曦,你永远是我的公主殿下,只要你的目光还注视着我,我的眼里就永远走不进别人;鹿晗:曦儿,人人都有自私的一面,而我只对你自私,永远都是最自私;吴世勋:曦宝,如果我从来不曾遇见你,还有什么值得我去珍惜?我是一个最不怕失败的人,可你却是我输不起的玩笑;朴灿烈:youdonothavemuchgoodlike(你不用多好,我喜欢就好)小曦,可你偏偏要这么好,好到不再只是我喜欢,只是我爱……金钟仁:小丫头,开始我还嘲笑我那几个兄弟为何爱你爱的那么深,怎料,最后连我自己竟也无法自拔;吴亦凡:灯火光影,街道通明,谁被谁吸引?小曦,你确实拥有致命的吸引力,牢牢掌控着我
  • 重生之嗜血皇妃

    重生之嗜血皇妃

    上一世,她身负恶名,惨遭凌虐,她怨气冲天!重活一世,她痛定思痛,不再任人摆布,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只是没想到,他才是那个真正懂自己的人。好戏一幕幕上演,所有欺负过她的人,一个也别想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