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58300000032

第32章 增进国力,各业并举(1)

隋朝初年,百废待兴,当时的关中虽然“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大旱”。开皇年间,遇逢大旱,关中马上就出现粮食危机,都城经常处在饥荒的威胁下,京畿百姓不时要辗转流徙,四处“就食”,这严重威胁到王朝的长治久安。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除了生产方面的因素外,就是是由于漕运供应不上,使得大批自关东征调来的物资,难以大批量运抵京城,以及国家储备不足。为了扭转这一严峻局面,文帝从建仓廪、广积粮,开运河、通漕运和修水利、促生产等三个方面人手,全面提升国家防灾应变的能力。

开皇三年(583年),朝廷根据关中仓廪尚虚,不足以抵御自然灾害的现状,决定在蒲(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蒲州镇)、陕(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两旧陕县)、虢、熊(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伊(今河南省嵩县东北)、洛、郑(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汜水镇)、怀(今河南省沁阳市)、邵(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城关)、卫、汴、许(今河南省许昌市)、汝(今河南省汝州市东)等十三州,也就是今日河南省三门峡市以东黄河等水路沿岸城市,募丁运米。同时,在卫州置黎阳仓(今河南省浚县)、洛州置河阳仓(今河南省偃师市)、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北)等官仓储粮,逐次转运,“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这些仓库规模都十分宏大,储粮在几百万石以上,如开皇五年(585年)关中旱灾,文帝下令开广通仓赈济,一次就出粟三百万石。

兴建大型粮仓固然大大增加国家储备,但是,关键的是要解决由洛阳向长安的运输问题。这段漕运,有两个路段艰险难通。

首先是从洛阳至陕州路段,黄河穿行于中条山脉和崤山山脉之间,山高水险,特别是三门峡一段,神岛和鬼岛两大石岛耸立河中,把黄河切为三股,分别自神门、鬼门和人门奔腾而下,激荡于千仞峭壁之中,暗礁遍布,水声如雷,漕船难以通过,只好从小平(今河南省孟津县西北)转为陆运,穿过崎岖的崤、函山路,把粮食运抵陕州,由此换船。通过黄河转运至潼关。这段路程最为艰险,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专门派遣仓部侍郎韦瓒到蒲、陕以东地区招募运夫,规定能从洛阳运米四十石至陕州常平仓,免其征戍。

其次,是从潼关至长安路段邀段漕运所利用的渭水渭水则逐级下降,山高坡陡,支流湍急,大量的泥沙被雨水冲刷下来,淤积在渭水河床,造成流浅沙深,舟楫难通。

这两段路程,犹如瓶颈,严重制约了京城的繁荣和东西部的经济交往。要改变这种状况,任何小规模的疏浚工程都无济于事,必须进行彻底整治。开皇四年(584年),文帝把国家的中心任务转向经济建设,特别是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图从根本上改善漕运与农业生产的条件。六月二十一日,文帝下令开凿“广通渠”。经过新建的大兴京城北面,在渭河南岸平原与渭河平行,东达潼关,全长三百余里,取代原先的渭水漕运。广通渠由隋朝著名的建筑专家宇文恺负责设计,苏孝慈和郭衍监督工役,渠成后,不但使得潼关到长安的漕运畅通无阻,而且还兼向京城供水,有助于政善渭南平原的灌溉条件,所以,当地称之为富民渠。

与此同时,文帝还派出重臣,如曾任尚书左仆射、中书令的赵莽,坐镇关东,亲领漕运事务,确保山东地区的物资财富源源不断运往关中。《隋书·食货志》描述当日这条国家经济动脉的繁忙景象道:时百姓承平日久,虽数遭水旱,而户口岁增。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

以洛阳为转运中心,确保京城的供给,奠定了帝国繁荣的基础。在这段并不太长却崎岖险峻的运输线上,几乎集中了天下的财富,其数量极其惊人,成为决定国家兴盛衰亡的战略中枢,唐朝侍御史马周曾经说道:“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京积布帛,王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向使洛口、东都无粟帛,即世充、李密未必能聚大众。”如此规模的物资储备,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保证长安供应的目的了,显然,文帝与政治集权同步,要实现国家对国民财富的高度集中与垄断,在经济上同样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

开皇十五年(595年)六月,文帝还想进一步打通陕州路段的水运,加速洛阳一带庞大的物资储备向京城转移,便于中央直接控制,下令开凿黄河道中的砥柱山(三门山)。可是,由于工程过于艰巨浩大,没能取得什么成果。

开皇七年(587年)四月,文帝下令于扬州开凿山阳滨。这条漕运南起扬州,北通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大大缩短了江淮之间的交通距离,使得大批量的人员物资能够迅速调动。在当时,开凿这条渠道是为平陈作准备,出于军事目的。平陈以后,则成为南方经济运输的主要运道,日后更成为隋炀帝修建江南运河与通济渠的基础。

在隋朝建立不久,国家的底子还比较薄弱,以及国家尚未完全统一的情况下,广通渠和山阳渎的修建,可谓是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进行国家的经济建设,必然致力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工程,从根本上提高国家基本经济部门的实力。在此指导思想下,自隋朝建立以后,全国各地都呈现出蓬勃的农田水利建设场面。

开皇二年(582年)三月,都官(刑部)尚书兼领太仆寺的元晖,奏请于京畿地区开始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建设,大大加强了关中地区农业生产能力。而在关东各地,同样涌现出一大批热心农业基础建设的地方官,在他们的积极倡导和主持下,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奠定了“开皇之治”的经济基础。

在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刺史卢贵开凿“利民渠”,引沁水东注并导入温县的“温润渠”,沿途灌溉。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刺史杨尚希,“甚有惠政,复引汉水,立堤防,开稻田数千顷,民赖其利。”在兖州(今山东省兖州市),沂、泗两河在城东交汇之后,滔滔南流,泛滥于大泽中。刺史薛胄发动当地百姓积石筑堰,让河水西注,使得陂泽尽为良田,“义通转运,利尽淮海,百姓赖之,号为薛公丰兖渠。”在寿州(今安徽省寿县),著名水利工程芍陂的五门堰,失修废弃,荒酿芜秽,总管长史赵轨见此光景,亲自督责属僚,劝课百姓,“更开三十六门,灌田五千余顷,人赖其利。”据统计,在短短的三十余年间,隋朝其工程绝对数量竟超出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约近三分之一。如果把水利工程的规模考虑进去,则隋朝的水利成就更为显著。

文帝时代,除了广通渠和山阳渠之外,较大规模的工程还有开皇十八年(598年),山东频繁水灾,文帝特遣使者带着水工,“巡行川源,相视高下,发随近丁以疏导之”。这些工程都不单是为了解决某一地区的农业水利问题,而是全局性工程,特别是以增强国力的水利运输工程为主,此与隋朝的漕运、国家储备和财政政策密切相关,可以说是隋朝两代的一贯国策。

北周定都于关中长安,有其不得已的背景,隋朝继承这一现实,加大对关中水利事业的投入,试图改变经常性旱灾对当地农业的破坏,重振关中,恢复其作为政治中心支撑点的基本经济区地位,政治意图十分明显。文帝也十分重视与关中毗邻的河南与山西地区的水利建设,以此护卫关中,并可进一步向东拓展。这样,整个隋朝的北方水利建设布局便集中于关中与河南、山西地区。

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民间手工业和商业受到抑制,处于国家严格管制之下,并不活跃。尽管如此,隋朝在此领域亦非毫无建树。文帝时期,在全国严厉实行新的度量衡和货币政策,无疑对打破地方封锁割据、实现经济统一大有贡献。

隋朝的手工业是在南北朝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广大农民沦为豪强地主的荫庇户,民间商业和民间手工业均呈现出衰落的趋势。与此同时,同民间手工业衰退越势相反,官府手工业却有较大的发展。由于官府手工业主要是满足宫廷和贵族的需要,加之统治阶级的奢侈成风,这就刺激了宫廷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南北朝时期战争的频繁,与兵器制造业相关的军用手工业亦有较大的发展,这也是官营手工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类推荐
  • 四家村

    四家村

    一个村庄里的,一个人还是几个人,亦或所有人的故事。
  • 曼珠

    曼珠

    在五代十国的后蜀乱世,为了活下去,他成为了野外生存之王;为了复仇,他摈弃了人性;为了活着,他可以杀人无数;丛林求生、复仇、杀敌、建功、立业,他奋斗不息。而幸福仿佛总是在彼岸,他该何去何从......
  • 明末墨家军

    明末墨家军

    明末是一个比谁更烂的时代,大学生朱宇发现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功名,根本就无法生存,于是费尽心机考了一个秀才,正打算过神仙般的日子,却因醉酒后,在女匪首的撺掇下,稀里糊涂扯起了造反的大旗…
  • 清朝故事多

    清朝故事多

    从佛库伦生出爱新觉罗家族远祖布库里雍顺,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乾隆,舒尔哈齐,五大臣,四大贝勒,储英等等,一直写到清末帝溥仪退位中国走向共和,400年政治、军事、金钱、美色、文化等一应俱全,立体全面展示满清皇朝发展史,政治官场里的权谋手段,政客博弈的刀光剑影,普通小人物不懈奋斗的历史,拉帮结伙,结交人脉,消除异己,得到利益,用已得利益巩固己方力量,然后物极必反,此消彼长,永远没有常胜一方,继而陷入不断谁主沉浮的魔咒,不断上演着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处其境,难解其乐。
  • 战国投机者

    战国投机者

    当一个小人物冲向大时代,有多少伤害埋伏左右。剧烈变革的战国时代,一个稚子少年的奋斗之路。屡靠辩才度过危机,靠谋略上位,借权势倾轧诸侯。历史的浪潮中挣扎,在时代的巅峰呐喊,只为在这乱世留下光辉的一抹亮色。
热门推荐
  • 记忆的配方从来有你

    记忆的配方从来有你

    看了一眼抗战神剧就梦穿了!穿过去就被陨石震飞了!据说自己不是这个大陆的人,据说自己出生的岛屿很难去?可是为什么那个岛上有个青年频频出现?居然要拉小手手回家!那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呗~面具取下,我是你师兄!诶,刚刚离开的是?当真相大白,那些离别已经不再重要,你就是那个我记忆中最重要的配方!
  • 纯杰奶盒

    纯杰奶盒

    家族少爷受伤变成宠物被救起一觉起来后变身霸道总裁看如何征服奶里奶气的小纯真
  • 你我本天成

    你我本天成

    11岁的闫殊第一次知道邓清序的存在13岁的闫殊终于成功get到邓清序的颜,成为了一名颜粉15岁的闫殊为了邓清序第一次爬VB17岁的闫殊离家出走“巧遇”邓清序19岁的闫殊与33岁的邓清序私定终生【这看似是一个追星少女追星成功的故事?bu,这其实是一个不做人的爱豆成功把小粉丝拐回家的故事】
  • 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韩非子

    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韩非子

    《韩非子》是我国法家思想的著名代表韩非的著作。它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既包括韩非倡导的维护东方专制制度的法、术、势的理论,又包括一些非常经世致用的主张,如农战结合、法治、选贤用人等等。这些丰富的思想和内容使《韩非子》一书在我国历史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于18世纪中叶流传到日本,在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逆袭绝美总裁:女神靠左,前程靠右

    逆袭绝美总裁:女神靠左,前程靠右

    毒舌女神倒追逗逼男,她竟是跨国集团大总裁!她是毒舌女神,智慧超群,古灵精怪,善于挖坑不噎死人不罢休;他是幽默屌丝,又是创意达人,他搞笑风趣,才华横溢,从不轻易服输。他在她面前屡次吃瘪,他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他们之间啼笑皆非,又浪漫默契,终有一日,他叫她菲儿,她叫他牧羊犬......
  • 归鸟不知春晓

    归鸟不知春晓

    这个故事,写得是一群处在青春中的男孩女孩,无论是漂亮的、普通的、富足的、拮据的;还是校园里单纯开朗的少女,早早承担命运之重的男人……他们在最好的年纪里用力去爱,用力去恨,用力感受青春,用力真实地生活。故事里四个同寝女孩的大学生涯,也许和你我的并没有太大不同,有时温静明媚,有时风起云涌。然而青春流逝,或许我们终究会输给现实,如故事里的告别与放弃,如故事里一个只打了一次酱油的女N号所说,我们都不是少年了,理应习惯人生的懈怠,将憧憬都埋在心底。很难去定义这个故事是悲伤的还是幸运的结局,只因青春本来就是一个求仁得仁的过程,惟愿多年后回首,你我都不曾悔恨。
  • 百变太子妃

    百变太子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顶级杀手,冷酷狂妄。跆拳道,散打,近身格斗,毒药配制无一不精。她是离风国没有丝毫幻力的废物小姐,一次退婚投河自尽,当她穿越成她,从此懦弱不在,有的是风华绝代,她的到来注定大陆从此不再平静。这是篇绝对爽文,男强女强,结局一对一。【相信凌梦,男主绝对配得上女主哦】
  • 妃本攻心

    妃本攻心

    前世千般业债,只因一个男人,置之死地幡然醒悟之后,才发现一切已经太迟。既然上天给了她生存的另一个机会,怎可轻易放过?妃本无情,奈何又堕入了滚滚红尘……
  • 秦起楚歌

    秦起楚歌

    她,本是医者,一生救人,却别卷入这是非当中。她再生于乐海三万人的血泊中,这次她还会初心不变,医者仁心吗?
  • 感恩(下)

    感恩(下)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想想远在家乡的父母?他们为了你含辛茹苦,无怨无悔,你又为他们做过些什么?对于工作,你是否总在抱怨,总是不满,你是否意识到企业给了你梦想起飞的舞台,使你成长,成功?懂得感恩父母,才有不断奋斗的动力;懂得感恩企业,才能以最佳的心态去应对职场的压力和挑战。人类因为感恩而伟大,世界因为感恩而美丽,感恩是爱的延续,而爱才是一切生命的动力!如何让生命充满活力?如何对工作永葆激情?让我们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去寻找和触摸自己那颗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