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47100000062

第62章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1244),元代杰出的政治家,太祖、睿宗、太宗三朝宰辅。字晋卿。父耶律履,曾任金朝尚书右丞,母杨氏。耶律楚材作为元朝的奠基者之一,其德其才可与许多中原名臣相提并论,更可使同时期的南宋权臣汗颜。他披肝沥胆地为蒙古用兵金、宋和远征西域运筹划策,为元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呕心沥血地为蒙古立国中原定制度、劝农桑、兴文教,使武功极盛的军事帝国又收文治之效。死后追赠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一说懿宁王)。谥号“文正”。

出生乱世万里西征

耶律楚材的父亲耶律履,是金代的着名学者,在金世宗时任尚书右丞。耶律楚材3岁时,父亲不幸去世,幸得其母杨氏良好的启蒙教育,加上他天资聪慧,自幼勤学苦读、博览群书,待至青年时期,不仅在天文、地理、律历、术数等方面颇有造诣,且深谙儒学,并精于佛道、医卜之说。耶律楚材多才多艺,善抚琴,好吟咏,更精通汉文,写作潇洒自如,而且文思敏捷,下笔成文,出口成章。

金章宗太和六年(1206),年仅17岁的耶律楚材在应试中脱颖而出,授掾吏之职。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金宣宗贞佑二年(1214),为了逃避蒙古南下的威胁,金主完颜永济把首都迁往南京(今开封),耶律楚材的全家也随同南下,而他本人则被任命为左右司马员外郎,协助金国右丞相完颜承晖留守中都燕京。当时,耶律楚材名义上的职务是分掌尚书省所属六部的日常章奏,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寄禄官,并无实际职权,只是白拿钱吃闲饭,不干事。不久,蒙古兵围困燕京,形势越来越紧张。耶律楚材被困城中,绝粮60余日。蒙古太祖十年(1215)五月,城被攻陷。从此,耶律楚材便与金政权和家人失去了联系。

耶律楚材眼看金朝的大势已去,国破家亡,前途渺茫,便“将功名之心束之高阁,”拜万松老人(行秀)为师,学习佛理。此后,耶律楚材杜绝人迹,屏斥家务,专心一意,进行参禅,虽遇大寒大热,也从不间断,焚膏继晷,废寝忘餐,没日没夜地修炼了3年,终于参透了禅理,接受万松老人授予的显诀,成了燕京城中着名的佛教信徒。不过,遁世脱俗并不是他的最高理想,致主泽民才是他的根本志向。他认为,“穷理尽性,莫尚佛法;济世安民,无如儒教。”简单地说,就是“以佛治心,以儒治国”。

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成吉思汗在南征北战过程中,逐渐感到人才的重要。为了征服战争的继续进行和扩大,他需要各种人才。这时,打听到在他统治下的燕京城中,有个博学多艺的耶律楚材,便派专使前来礼聘。耶律楚材在燕京城中已经3年了,过着隐居的生活,除了礼佛参禅而外,无事可干。这时得知有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要召见他,感到是一个图谋进取的好机会,便欣然前往应召。耶律楚材学识渊博,很快受到成吉思汗的宠信,并亲切地称呼他“长胡子”。

蒙古太祖十四年,成吉思汗准备集中精锐之师进行西征,攻打花剌子模国。在西征开始的前一年春天,成吉思汗特地派人到燕京,召请耶律楚材随军西征。耶律楚材慨然上路。成吉思汗西征出师的那天,时值夏六月,却忽然狂风骤起,黑云密布,转瞬间大雪纷飞。成吉思汗顿时心生疑虑,不知吉凶,于是立即把耶律楚材召至帐前,卜问吉凶。耶律楚材巧妙地利用包括成吉思汗在内的蒙古将士对天文、星象知识了解甚少又非常迷信的心理,以及蒙古军人对花剌子模国的行为义愤填膺、誓死雪耻的军心,毅然断言:“隆冬肃杀之气见于盛夏,这正是我主奉天申讨,克敌制胜的好兆头。”耶律楚材一句话吹散成吉思汗心中的疑云,使得成吉思汗转忧为喜。于是成吉思汗发10万大军,离开也儿的失河(今额尔齐斯河),奔西南越过天山,向花剌子模国杀去。由于成吉思汗谋划有方,加之全军上下同仇敌忾,蒙古军迅速占领了整个花剌子模和中亚。

此次西征大胜,成吉思汗认为与耶律楚材的卜吉有关。从此,凡他出战,总是让耶律楚材随侍身旁,预测吉凶成败,参赞军政大事。耶律楚材也正是利用这种机会,运用自己的文韬武略,阐发自己的真知灼见。

整肃国政大力改革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的冬天,耶律楚材在经过长达10年之久的西征之后,回到了燕京。

同年七月,成吉思汗病逝,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代理国政。这次,耶律楚材回到燕京,就是奉了拖雷之命,前往搜索经籍的。耶律楚材对图书经籍,素来就很爱好。上一次蒙古军攻下灵武(今属宁夏),诸将争相抢掠子女财币,耶律楚材却只收图书和药材,人们都以为无用。不久,军中流行疾病,耶律楚材所收的药材救活了几万人,人们又惊以为神。大概因此也引起蒙古贵族对图书的重视。燕京是辽金两朝的旧都,图书经籍很多,又是耶律楚材的故乡。派耶律楚材到燕京搜集图书,是最合适不过的。

同时,耶律楚材在燕京又发现那里道教的势力极度膨胀,好多佛寺都被改为道观。耶律楚材认为都是小人之辈的鼠窃狗盗行为,是严重的违法乱纪,应该处以严刑。他最后表示,应该找一个更为稳妥的办法,使“三圣人”之道,能够像权衡一样,不偏不倚,平等地共同发展,用佛教的“因果之诫化其心”,用道教的“慈俭自然之道化其迹”,用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名教化其身”,太平之世就指日可待了。这当然只是耶律楚材追求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

当时,蒙古最高统治者忙于东征西讨,对那些业已归顺蒙古的州郡缺乏完善的社会组织和法律制度,因此派往各州郡的长吏,便生杀任情,孥人妻女,掠取货财,兼并田地,无所不为。其中,燕京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为贪暴,杀人如麻,市场挂满了示众的人头。面对如此混乱的政治局面,耶律楚材万分焦急,立即上奏朝廷颁发律令,各州郡如果没有奉到盖有皇帝玉玺的文书,不得擅自向人民征发,囚犯需判死刑必须上报,违背这项命令的,其罪当死,决不轻饶。律令的陆续颁发,使各地的贪暴虐之风有所收敛,社会秩序也初步安定下来。

当时,燕京城中社会秩序混乱,盗贼猖獗,每天傍晚,尚未天黑,就有一些盗贼驾着牛车闯入富家,搬取财物,如果反抗不与,则杀人劫货而去,谁也不敢阻拦追究。如此明目张胆地为非作歹、杀人越货,看来绝非一般盗贼,这其中必有内幕,于是拖雷特派中使塔察儿偕同耶律楚材前往查治。耶律楚材经过仔细查访,很快便弄清了这些强盗的底细。耶律楚材在掌握了大量证据的基础上,毫不手软,将他们一网打尽,投入监狱。这些人的家属贿赂中使,准备从轻发落。耶律楚材知道后,晓以利害,中使害怕了,只得听从耶律楚材的意见,依法处理,最后结案,将16个罪大恶极的首犯,绑赴刑场,斩首示众。从此以后,巨盗绝迹,燕民始安,社会效果很好。

成吉思汗二十四年,睿宗拖雷已监国两年,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命,帝位应传位太祖三子窝阔台,但时至今日,拖雷仍没有表现出将要移交权力的任何迹象。汗位虚悬或错置,于国于民都不利。于是,耶律楚材与窝阔台面议,商量尽快召开“库里台大会”,决议汗位。

是年秋天,成吉思汗本支亲王、亲族齐集克鲁伦河畔议定汗位的承继人。会议开了40天,仍议而未决。耶律楚材认为此事不可久拖了,便亲自力谏拖雷:“推举大汗,这是宗庙社稷的大计,应该早日确定。”拖雷不好再敷衍下去,这样窝阔台就即了汗位,是为元太宗。

整理赋税恢复经济

蒙古族是草原游牧民族,正处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化的发展时期。成吉思汗仓促建国,各种制度虽然初具规模,但是极不完善,在许多方面还很落后。随着征服战争的胜利,统治地区的扩大,原来的某些制度和做法,很难适应“汉化”地区高度发达的封建社会的需要,一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迫在眉睫。窝阔台汗是比较开明的,决心采用“汉法”,耶律楚材便成了他重要的参谋和助手。在进行政治改革的过程中,耶律楚材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窝阔台汗言听计从,制订出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制度。

窝阔台汗六年灭金之后,蒙古君臣计议编制中原民户,以便征收赋税。经过再三争议,最终还是依照耶律楚材的建议实行赋税的征收。这样,用老、幼牵制着青、壮,使初步编制的户口比较稳定地存在下来。往年,蒙古将相大臣每俘获人户,往往留在自己所经营的州郡作为私产。耶律楚材奏请核查全国户口,使之隶属郡县管理;停止以往实行的将土地人民分给蒙古贵族的做法,禁止贵族匿占民户,违令者杀。

窝阔台汗八年秋,忽都虎献上各地户籍。窝阔台一时忘乎所以,竟许诺把部分州县赐给各亲王和功臣。耶律楚材对此陈述了分封之害:“裂士分民,易生嫌隙。不如多以金帛赠予亲王功臣。”可是窝阔台既已许诺,帝王金口玉言,实难反悔。耶律楚材便为之想了个变通办法:“受封州县的亲王和功臣,可以像朝廷任命的州县官吏一样,照例征收贡赋,但由州县收入金帛谷物数量,使之不得擅自课征。”窝阔台依计而行,遂确定了财政税收办法及数额。这样,蒙古在以畜牧业为主转向农、牧各业并重的经济轨道时,逐步健全了税收制度,形成了按户、地、丁三者并行课税的制度。耶律楚材还着手制定了手工业、商业和借贷等各项制度。

蒙古灭金后,大批百姓掠为俘虏,但是在返回途中竟然逃跑了八成。窝阔台汗一时气恼下令严查:“收留逃民及资给饮食者,皆死。无问城郭保社,一家犯禁,余并连坐。”此令一下,立即引起了广大百姓的惶骇不安,一旦被俘,即便是父子兄弟也不敢相认,逃民无所寄食,多死于道路。耶律楚材对窝阔台汗说:“十多年来,我们执行存抚百姓的政策。因为百姓是很有用处呵!现在我们已经统一了中原,他们还能逃到什么地方去呢?岂能因为一个俘虏,便把数十百人连坐处死呢!”窝阔台汗翻然悔悟,马上将禁令解除。不过,当时诸王大臣将校在战争过程中,仍然将大批人民掠为驱口,动以万计。驱口的身份很低,任凭主人驱使买卖,毫无人身自由可言。这不仅是对劳动力的摧残,而且也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耶律楚材于是奏请下令:凡属驱口“并令为民,匿占者死”。大批驱口被释为民,地位提高了,对发展农业生产当然是有好处的。

蒙古贵族为了获取巨利,曾委托回回商人发放高利贷,年息百分之百,一锭银10年后本利可达1024锭,时称羊羔息,很多人为了还贷以致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耶律楚材奏请:“子母相侔,更不生息,”使高利贷势力稍有抑制。当时政府官员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竟然和商人们相互勾结承包了全国的课税、差发,甚至连地基、水利、河泊、桥梁、渡口也承包了。这种把国家财政经济命脉全都交给商人的做法贻害无穷。耶律楚材说:“这是贪利之徒,罔上虐下,想出来的恶主意,为害甚大,决不能干。”于是奏请窝阔台汗将其罢除。

极诤巧谏忧国而死

蒙古大汗对耶律楚材的奏议,言听计从者不乏其例,而不听不从者也不胜枚举。有一次,两个道士互争尊长,各立门户,私结党羽。其中一个门派勾结宫中宦官和通事大臣杨惟中,捕捉并虐杀另一门派的道徒。耶律楚材执法严明、不避亲贵,将杨惟中逮捕入狱,关押候审。宦官害怕杨惟中供出自己,惹火上身,反而向窝阔台控告楚材擅捕大臣。窝阔台一怒之下,竟将耶律楚材关入监牢。不久窝阔台自悔失策,下令释放楚材。耶律楚材拒绝松绑,并进言道:“我是国家大臣,执掌国政,大汗命令囚禁老臣,想来有可治之罪,应当明示百官,论述不赦之理。如今放我,是我无罪,也应明示无罪之由,岂能轻易反反复复,如同儿戏。这样下去,国有大事,何以执行!”一番话使朝中众臣既相顾惊愕,又十分佩服。窝阔台竟也开明,当场认错说道:“朕虽然是皇帝,难道就无过失之举吗?”然后,再三用温言抚慰。楚材趁此机会陈奏时务十策:“信赏罚;正名分;给俸禄;官(任用)功臣;考殿最(考查官吏优劣);均科差(调整赋役);选工匠;务农桑;定土贡;制漕(水)运。”这十件政事切合时务,窝阔台准令悉数施行。

蒙古族自古盛行饮酒之风,窝阔台更是嗜酒如命,每日酣饮,不醉不休。耶律楚材屡谏而窝阔台不听。后来耶律楚材拿着被酒浸泡腐蚀的酒器,启奏说:“酒能腐蚀铁器,何况五脏!”这使窝阔台翻然醒悟。他对着近臣夸赞说:“你们爱君忧国之心,有像‘长髯人’的吗?”于是一方面赏赐耶律楚材金帛,一方面下令近臣,每日只能进酒三盅。

元太宗十三年(1241年),窝阔台汗逝世,乃马真皇后称制,宠信奥都剌合蛮,用重贿买通乃马真皇后,得以专政用事,一时权倾内外,不少贵族畏惧其势,争往附之。耶律楚材眼见政事日乱,不忍心撒手不管,只要发现有“不便于民”的事,还是站出来仗义直言,更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一次,乃马真皇后将盖了御宝的空白纸,交给奥都剌合蛮,让他任意填写,擅发政令。耶律楚材知道后说:“天下本来就是先帝的天下。朝廷自有宪章,必须遵守,不按宪章办事,就乱了法,这样的诏令我不敢奉行。”乃马真皇后又下旨:“奥都剌合蛮提出的建议,令史如果不办,断其手。”耶律楚材说:“国家大事,先帝全都委托老臣处理,令史没有责任。事情如果合理,自然就会奉行,如不可行,死且不避,还怕断手吗?”乃马真皇后听了很不愉快,耶律楚材仍然辩论不已,大声说道:“老臣跟随太祖太宗三十多年,没有做过对不起国家的事,我是无罪的,你总不会把我杀掉。”乃马真皇后听了更加不满,但终因他是先朝勋旧,不好轻易处理,便采取了敬而远之的办法,实际上是排挤他,不让他掌权。

耶律楚材得不到信任,眼见奸邪当道,政事日非,未免忧思伤神。日久天长,耶律楚材终于积愤成疾,于乃马真后三年(1244)抱恨长逝,享年55岁。

同类推荐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 周恩来养女孙维世

    周恩来养女孙维世

    本书作者收集各方资料,并亲访审判林彪、江青集团的特别法庭“首席审判员”王文正法官,通过“红色公主”孙维世的一生,重现了那段特殊的岁月。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姚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姚莹

    姚莹自六岁开始从师读书以后,张氏不顾日间劳累,见有所长进则喜,若有所赖惰,必加体罚。姚莹兄弟的《周礼》,《诗经》二书,便得自母亲的口授。等孩子开始学作文时,张氏又亲抄范文数十篇、唐诗百首为课本,督促学习。当姚莹苦读至深夜,伏案而睡觉时,张氏怜爱不已,常常故意借冬夜脚冷唤醒孩子,姚莹惊醒忙上床为母“捂脚”,“抱母足而眠”。真是母督子严,子爱母慈。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先世的光荣,家境的衰落,生活的困苦和贤母的督教使他暗下决心:刻苦读书,发扬先德,重振家声,报效国家与社会,不负贤母的殷切期望。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与志向。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有人说,他是“全世界的财富”。3岁识字,5岁读书,9岁小学毕业,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1978年入学的全国最年轻的大学生,23岁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31岁成为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33岁回国跟李开复一起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34岁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38岁晋升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为比尔·盖茨智囊团的核心成员……
热门推荐
  • 初,槿

    初,槿

    迷糊的她生命中少不了他。霸道的他沦陷在眼眸于她。
  • 暗夜学院

    暗夜学院

    北旦大学的校园里拥有无数古怪的传说。其中有一条就是北园的小路——相传,如果在午夜时分一个人走在这条路上时,将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这个传说是真是假、以前有没有人验证过不知道,但是今晚,却有一个胆大的女生决定试一试?!接着奇怪的事情接踵而来...
  • 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自动化与现代化

    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自动化与现代化

    理想、理念是人生的信念和希望。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对这个工作有一种清楚的认识。图书馆人是知识供应的后勤。图书馆人是探索科学的尖兵。本套丛书可做为图书馆人工作手册,包括:馆藏文献建设、图书分类工作、图书馆的管理、图书馆选书指南、知识信息检索等。
  • 邪龙灵主

    邪龙灵主

    富家子弟叶灵霄,因分手自杀,转世投胎时,得贵人相助,未喝孟婆汤,记忆不曾失……前世我松手了,今生我要握紧!新人写书,不敢保证什么,但至少要把这天斩开!这是改了的简介。哦,对了,看这本书请认真看,不然看不懂就不要怪我。从头看起哦!
  • 定世不朽

    定世不朽

    “我轩炎回来了”一个不人不鬼,不仙不妖的干尸用令人牙酸的声音说出这句话。一片死地走出了失踪四年的天骄。“轩炎道心坚定,区区心魔劫不在话下的。你就放心吧!”“心魔劫?那是他最难的劫。他根本没有向道之心,若是有的选,他可能都不会踏足修炼界。他修炼的动力便是他的执念……”轩炎:我曾渡了世间最难渡的劫,却不知道是如何度过的。今日幡然醒悟,自当寻回一切。
  • 阶层空间之魔法世界

    阶层空间之魔法世界

    高维空间毁灭,他和她来到低维世界逃难,最高科技和魔法的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不游戏流。不系统流。超简洁,满满的都是干货。
  • 梵天灭世

    梵天灭世

    男主角本是一名孤儿,在10岁那年父母双双离世,之后好死烂活着,然而在某一时间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从坟墓中爬了出来!进入到一个奇妙的世界。
  • 清翼之洪宙传

    清翼之洪宙传

    这是一个现代的军事天才穿越到了乾隆年间的故事。故事中以真实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为素材,注入了金氏风格的武侠元素,充满了人性化的情节演绎,读来酣畅淋漓,荡气回肠,如置身其中。
  • 傻缺进化论

    傻缺进化论

    人,忘记了神,这就是一切的起因。只想做一只在阳光里翩翩的蝴蝶,但纤弱的翅膀却引来了风暴。
  • 荒诞学园

    荒诞学园

    在青春的天空里,所有的恩爱情仇、虐心片语如同雨滴漂浮在空气中,但终究会落到回忆的大地上。以李义宇、关萧郸,杨妮,陈正誉、郭爱做、郑错儿、阳耀文、成立、李雨懂、等主要人物而作的描写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