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12900000002

第2章 前言(1)

经亨颐(1877-1938),字子渊,号石禅,晚号颐渊,浙江上虞人。祖父经庆桂,15岁赴上海经商致富,成为名闻沪上的巨贾,晚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上海和上虞办义塾,创义赈,扶贫济困,耗尽积资。伯父经元善,随父在沪经商,后任上海电报局总办达16年,戊戌变法期间与康广仁、梁启超等创办经正女学,开近代国人自办女学堂之先河。父亲经元佑与其余几位伯父俱在家乡授五品衔。

经亨颐青年时代就忧国忧民,胸怀大志。1894年,痛感国家积贫积弱至此,发出了“十八甲午役,感怀固吾圉”的呼声。岁末,父亲去世,经亨颐即离开家乡,寄寓伯父经元善处。1900年,慈禧太后意欲废除光绪帝,另立端郡王载漪之子为“大阿哥”。经元善联络蔡元培、黄炎培等五十人电奏反对,经亨颐自请列名于末。不久,清廷以抗旨干禁罪通缉查办,伯侄只能避难澳门,至风声过后才归。

1903年初,经亨颐东渡日本留学,专攻教育与数理。当他阅读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名着《爱弥儿》后,曾写“立志爱弥尔,就学江户川”的诗句,立下改革旧教育、开创新教育的宏愿。

留学期间,经亨颐一度应召回国参与筹建浙江省最早的官办师范学堂——浙江省两级师范学堂,并受聘担任教务长,学成回国后即到两级师范服务。辛亥革命后,经亨颐任浙江两级师范校长,以后学校更名为浙江第一师范,仍掌此校。与此同时,1913年他被推举为浙江省教育会会长,且连选连任,达八九年之久。民国初年,由求是书院发展而来的浙江高等学堂因不合学制停办,浙江第一师范成了省内最有影响的学府,身兼校长、会长之职的经亨颐便成为全省教育界的核心人物。这一地位的确立,为他实施改革旧教育、开创新教育的宏愿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亨颐主持浙江第一师范期间,竭力提倡人格教育,强调学校不是“贩卖知识之商店”,当以陶冶人格为主旨。求学何为?学为人而已。他为学校制订校训“勤、慎、诚、恕”,作为师范生为人处世所遵循的规范,即对待学习、工作做到勤奋、勤劳、勤俭;说话做事要慎思、慎言、慎行;对待国家、事业要有赤诚之心;与人相处做到诚信待人、严己恕人。经亨颐认为学校不仅要注意对学生的智力训练,也需注意情感陶冶和意志培养,健全的人格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而对体育、音乐、图画、手工诸科特别重视。学校设有专门美术教室三间、音乐教室一间,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环境优雅美丽,图画音乐教师李叔同博学多才,教授认真,感导力极强。各类艺术团体先后成立,音乐会、体育比赛经常举行。在训练方法上,经亨颐主张尊重学生人格,提倡“自动、自由、自治、自律”,要使学生有自发之活动、自由之服从、自治之能力、自律之行为,反对强迫命令和他律束缚。他把学校训育分为教师本位之训育和学生本位之训育两种,提出“今后训育之第一要义,须将教师本位之原状,改为学生本位”。在他看来,教师是人格造就者,教师与学生之间最为重要的是人格交际,因此必须具备高尚品性,以改造文化、增进文化为己任,切忌成为“因循敷衍,全无理想,以教育为生计之方便,以学校为栖身之传舍”的庸碌之辈。

浙江省教育会是一个以发展全省教育为己任的民间教育团体,虽不能运用行政的手段在全省贯彻教育改革的意图,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影响、改变教育人员的观念,也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来推动教育改革的进行。在经亨颐的努力下,浙江教育会开展的事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宣传新教育视为要务,促进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经亨颐任会长后不久,即创办《教育周报》作为浙江教育会“发表意思之用”的主要喉舌。该刊自1913年4月1日创刊,周出1期,至1919年3月30日止,历时6年。《教育周报》的任务是译介国外进步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教学方法,传递国内外有关教育改革的新闻、信息,探讨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组织教育视察活动,增强教育人员改革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1918年1月,经亨颐利用寒假组织旅行日本教育视察团,“一以直接采彼邦精华,二以间接取西洋文化”。视察团一行32人,全是中小学教师,分别视察了日本的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历时一个月,经费一半由浙江教育会补贴,一半由自己承担。归国后,视察团成员分专题向大家介绍视察的实况和收获。

第三,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915年10月17日,浙江教育会邀集省会中等学校举行第一次联合会操。开始式上,经亨颐说:“务望诸君嗣后平日注重体育,并广为提倡。”1915年11月14日、1916年4月9日、1916年5月14日浙江教育会又举行了第二、第三及第四次联合会操,每次人数均在千人以上。1916年11月6日至8日,全省中等学校联合运动会在杭州举行,参加学校有31所,学生近3000人。

第四,举办各种讲习会,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新教育的实施。在1917年暑假举办的以国民学校教员为对象的夏期讲演会上,经亨颐作了题为“最近教育思潮”的报告,其余演讲专题有“小学教育经验谈”、“社会心理”、“法律与教育”、“日本教育现状”、“美国教育现状”等。1918年寒假,经亨颐举办日文讲习会,并亲自担任教师。他提倡学外文,读外文书,“从书籍察其思想精神之趋向如何”,称此为“读书之视察”。

第五,成立浙江省青年团,加强对失学青年的指导和教育。经亨颐对教育为少数有钱有势者所独占、贫苦子弟被排斥在外的现象非常不满,认为“天下不平之事,无有过于此”。1918年10月,浙江教育会向第四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交《设立青年团案》,主张借鉴德、日等国重视青年教育训练的做法,成立对失学青年进行指导和教育的青年团组织。

1919年春,省城杭州率先成立浙江省会青年团,以“辅导青年之德智体三育,期成健全之国民”为宗旨。1919年秋,全省范围内有十四五个县成立了青年团组织。

五四期间,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就教育界来说是浙江教育会,就学生界来说是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经亨颐高举文化革命的旗帜,始终以战斗的姿态站在斗争前列。五四运动前夕,他预感到新思潮的到来,将《教育周报》更名为《教育潮》,以喻教育事业像奔腾不息的钱江潮一样不断刷新改进;并在该刊第1期发表名为《动学观与时代之理解》的文章,提出“教育为继往开来之精神事业”,若一味守旧,只知维持和传达,那是静的态度,只有做到“由维持而加以改造,由传达而益以增进,则可谓动矣”。五四运动的爆发对经亨颐的思想触动很大。5月12日,为声援北京的爱国学生运动,杭城各校学生上街示威游行。他态度十分明朗,认为这场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是20世纪的新潮流,有“扫腐摧坚之势力,除旧布新之功用”;并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九时,全城中等以上学生三千余人,自公共运动场出发,先过教育会,气甚壮,余出助呼万岁,直至下午三时始回原处,秩序甚好。”

在时代新潮流面前,经亨颐认为教育事业也该随着有较大的改观,浙江第一师范是全省最有影响的学校之一,理应在组织、教授、管理诸方面充当改革的表率。1919年下半年开始,他在浙江第一师范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改革:

一是提倡文学革命,改革国文教授。1919年10月,浙江第一师范和附小的国文科教授,一律改用白话,同时采用注音字母,为普及白话文扫清道路。学校所用的国文教材大多从《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杂志上选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白话文章。

二是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民主治校。经亨颐借鉴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经验,设评议会为全校最高的议事机构,评议长由校长担任,评议员按一定比例从教职员和学生中民主选举产生;同时把学校事务分为学校行政和学生自治两部分,规定学生自治制度由学生自行议定,学校不予干涉,必要时负劝导扶护之责。1919年11月26日,浙江第一师范的学生自治会正式宣告成立。此事开全省风气之先,以后各地学校相继起而仿效。

三是调整教师队伍,实行职员专任制。当时的教师往往同时兼好几个学校的课,他们至多对所教的课负责,对整个学校不负责任。为了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经亨颐于1919年秋季在浙江第一师范实行职员专任制,首批聘请的专任教员有16位。新聘教员中有陈望道、刘大白、李次九,加上原已在校的夏丏尊,他们四人是提倡新文学、改革国文教授的骨干,人称“四大金刚”。

四是改革学年制,试行学科制。经亨颐认为学年制的弊病在于不顾学生能力差别,以限定的时间、统一的教材,对大家作同样的要求,其结果是“轻视青年的光阴,束缚学生的能力,尊重办事的程序,演成划一的流弊”。1919年下半年,他和全体教师一起研究试行学科制的办法,拟将学科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学生除完成必读科目外,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任意选择其他科目学习。

经亨颐在五四精神鼓舞下所作的这些改革,管理上变专制为民主,制度上变机械为灵活,内容上变陈腐为清新,一洗封建教育之旧习,使学校充满自由民主的气氛。浙江第一师范的学生在省城各校中显得特别活跃,他们组织全国书报贩卖部,在校内外销行进步书刊,并以校友会的名义创办介绍新思潮为宗旨的《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校友会十日刊》。

学生施存统、俞秀松等人联合省立第一中学学生查猛济、甲种工业学校学生夏衍创办的《浙江新潮》周刊,成为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一面旗帜。

该刊第2期刊登施存统撰写的《非孝》一文,主张在家庭中用平等的爱来代替不平等的孝道,矛头直指黑暗腐朽的封建礼俗,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

同类推荐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悲越天山——东干人记事

    悲越天山——东干人记事

    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在准备庆祝建都850周年的北京,熬过了酷暑盛夏的困扰,又展现了它明媚靓丽的风姿,吸引并接待着五洲四海、络绎不绝的游客。我刚从宁夏开会归来,也明显地感觉到北京已进入气候最美好的旅游高峰季节。坐在写字台前,阅读着近期收到的函件,不时接听来自各方的电话,为奔走相告的喜事而欣慰,为远方亲友的病危而担忧,更为回族穷困地区的脱贫振兴而鼓舞。
  •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本套书选编了《易经》《老子》《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了凡四训》《唐诗三百首》《宋词j三百首》等十二本文化经典书籍。《易经》和《老子》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和《了凡四训》告诉读者做人的基本礼仪和智慧,《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让读者体会中国语言的优美和博大精深。全套书配有注释、译文和鉴赏,让读者更容易读懂,非常适合对我国经典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能让读者对书的思想和文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帮助读者快速读懂我国的传统文化。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希腊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希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华夏黄帝:中华文化探源

    华夏黄帝:中华文化探源

    从历史渊源、民族血缘、文化根脉,证实黄帝的真实存在,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从河图,洛书的视角,探究中华文化的起源;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热门推荐
  • 异位面事务所

    异位面事务所

    你,说你呢!就你!说你你还跑?跑啊接着跑啊!怎么不跑了!有位面通行证吗?还倒卖现世物资,交税了吗!我管你什么仙门宗长,双手抱头蹲在墙边!准备接受检查!
  • 写故事的人和有故事的人

    写故事的人和有故事的人

    一个写故事的人,十年改写一个故事,每年都将最好故事参赛,年年如此,十年的成长让这个人很欣慰,这个人相信这一个故事总能改成令他自己满意的
  • 都市人皇传

    都市人皇传

    青春!校园!爱情!亲情......一次次热血沸腾的起伏!搞笑轻松的生活!人性的情欲力量!责问满天神佛!我若为神,何人护我神洲?
  • 苍绿轨迹

    苍绿轨迹

    全息电子技术的出现让人工智能无限接近可能,带动社会轰然变革。然而在技术飞速发展背后,毁灭的种子已经发芽。一切的一切离瑞亚海上新都市那么遥远而又接近
  • 帝临十方

    帝临十方

    天赋我命,地立我身。人育我形,其血玄黄。欲吞十方,天地为臣。我踏这大地九幽,兵指这苍穹九天,我寓意如何?自当横扫十方!立鼎与这天地中。气吞山河天地惊,我命由我不由天。今持神兵问苍穹,吾立苍穹项可好。
  • 青奚有个说书人

    青奚有个说书人

    “上回说到了那薄情书生,就那么弃下了自己的糟糠妻,可谓是多情女子薄情郎啊……”台上那位眉眼清疏的说书人状似感慨,神情带着些许落寞,台下的喧嚣声渐无。说书人暗喜,不料随后迎来的却是一阵阵的嘘声:“就你这样的,还青奚来的说书人呢?我家五岁奶娃娃都比你说的好!”闻言,台下哄笑成了一片,那人讥讽的笑着,状似挑衅。他么的,小爷若不是被师门赶了出来,还至于来你们这穷乡僻壤的鬼地方?说书人心想着,面上却不露声色,淡然的张望着台下的人群,直到瞧见了那位故人,顿时面红耳赤起来。
  • 问卜

    问卜

    在永夜降临之前,他降临了。牙牙学语之时,家园被毁,族人殆尽。天下不过是一个天大的棋盘,而自己不过是这棋盘之中的一颗棋子。一层层揭开身世的迷雾,一步步走出命运的棋局。命途多舛之时,偏遇薄命红颜。这天地是否只有阴阳两面,他和她是否将永远相隔在奈何两岸?
  • 非我倾城:王爷要休妃

    非我倾城:王爷要休妃

    本以为穿越成帝国属地领主的女儿,应是荣华富贵,却原来不是嫡出就不受宠。姐姐终于嫁出去,嫁的却是自己喜欢的帝国太子。这杀千刀的太子!明明小时候跟她定了合同,愿意跟她合并的,现在却并购了恶势力。偏偏她娘的娘家有难,她只好千里迢迢参加太子弟弟——那个据说身有残疾的睿王的选妃大赛…
  • 沁心易囚

    沁心易囚

    我们的爱情就当是愚人节玩笑,其实愚人节的话不尽是整人的……
  • 尼采全集 第4卷: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尼采全集 第4卷: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卷包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本书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所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