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内的婴儿,依靠母乳和牛奶中的天然盐分已经足够,不必另外在食物中加盐。
◎6个月内不宜饮果汁。
因为果汁中缺乏对婴儿发育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和脂肪。
◎1岁内忌食蜂蜜。
幼儿肠道里的正常菌群尚未建立,吃蜂蜜容易感染,轻则中毒,重则可致猝死。
◎3岁内不宜饮茶。
饮茶会影响蛋白质及钙、锌、铁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还会引发过度兴奋。
◎5岁内不宜服补品。
补品中的激素或激素样物质,可令孩子骨骼提前闭合,导致个子矮小及性早熟。
◎10岁内不要吃咸鱼。
咸鱼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致癌性很强的二甲基亚硝胺。研究表明,在10岁前开始常吃咸鱼,成年后患癌症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30倍。故儿童不宜常吃多吃咸鱼。
小儿不宜服用蜂乳
蜂乳又叫蜂王浆,是常用的补品。它含有促进发育的有效成分,包括70余种物质,能刺激生育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促进造血机能、修复组织及调节神经等作用,有雌激素效用。
小儿服用后,容易促进性器官发育早熟。因此,小儿不宜服用蜂乳。
小儿不宜长期吃鱼肝油
为防治小儿佝偻病,首选的药物应是维生素D,鱼肝油中所含维生素D的量,小于维生素A 10倍。如用鱼肝油来防治佝偻病,在维生素D达到治疗量时,维生素A已远远超过了需要量,就容易产生维生素A蓄积中毒。
维生素A中毒发病缓慢,常见症状为毛发脱落、皮肤干燥、奇痒、食欲不振、脂溢性皮炎、容易激动、口角皱裂、肝脾肿大及颅压增高等症状。
维生素D也能引起中毒,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血钙过高、肾功能减退等。发生鱼肝油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诊治。
由此可见,小儿长期大量吃鱼肝油,既非营养的必需,又存在一定危害性。
小儿不宜多吃罐头食品
在加工和制作罐头食品时,要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小儿发育还没有成熟,身体各组织对化学物质的反应及解毒功能较低,因此,食用罐头会使脏器的解毒排泄负担加重,甚至会因某些化学物质的积蓄而引起慢性中毒。
小儿不宜多食冷饮
由于夏天天气炎热,家长适当让孩子吃一点冷饮是可以的,但不应过多,并且注意冷饮要符合卫生标准,以免造成孩子腹泻或患严重的消化道传染病。
大多数冷饮如汽水、冰糕、冰激凌等,需要在零下10℃左右才可制成块状。孩子食后凉爽的感觉,虽然降低了因高温带来的不适,但胃内的温度也会突然降低,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胃体积减小,蠕动也降低,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食欲下降,甚至不愿进食。
冷刺激还会使胃肠道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胃肠痉挛,出现绞痛。有些冷饮产品质量差,完全不符合卫生标准,食用后会导致肠胃疾病。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很多,体内水分、盐分也随之降低,人体细胞缺水,从而感到口渴,而一些冷饮偏甜,含水少,人吃了之后,还得消耗体内的水分,去消化其中的糖、蛋白质、脂肪等,不仅不会解渴,反而会更渴。
其实,一杯淡盐水、一杯茶或一杯凉白开水,才是夏季真正解渴的饮料。总之,在炎炎夏季,给宝宝适当吃点冷饮无可非议,但不可过量。
儿童不宜常吃方便面
方便面以脂肪和糖类为主要成分,是一种油炸食品。但是,缺少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因此,孩子经常吃方便面,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方便面含有大量的脂肪,如果存放时间过长,会产生酮体、醛类和过氧化脂质,这些物质会刺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不仅会使人过早衰老,还会产生其他不良作用,有的甚至产生致癌作用。
因此,儿童不宜常吃方便面,否则,儿童食用后发生营养不良或其他不良影响。
儿童不宜多吃酸性食物
高糖、高脂肪及高蛋白的动物性食物均属于酸性食物。过量食用这些食物会使体液酸性化,体质呈现一种酸性状态。儿童过量食用,会大大增加患儿童孤独症的几率。
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对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的需要是不可缺少的,但酸性食物应适当摄入,以保证能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即可,不可长期过量食用。
家长让孩子多吃一些绿色蔬菜,既可为儿童提供营养素,又可预防孤独症的发生。
儿童不宜多吃橘子
橘子味甘略酸,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分、粗纤维,是受人们喜爱的水果。
孩子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食用橘子,在手掌、脚底、鼻尖、鼻唇沟处的皮肤便会呈黄色,严重的话,还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另外,多吃橘子还容易使孩子上火,从而引起口腔炎、咽喉炎、牙周炎等各种病症。
因此,儿童不要多吃橘子。若吃多时,应停食1~2周再吃。
儿童不宜多食桑葚
桑葚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物,对于胃肠功能发育还没有健全的儿童来说,它容易产生抑制消化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性、阻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不良作用,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更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大量进食后,由于肠道内胰蛋白酶活性受抑制,不能起到破坏肠内产气荚膜杆菌毒素的作用,从而导致出血性肠炎、腹痛、果酱样大便、失水,甚至有休克、死亡的危险。
儿童不宜多吃肥肉
儿童的饮食要求各种营养素比例适当。肥肉里含有约90%的动物脂肪,大量吸收动物脂肪,对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不利。
脂肪供给人体大量的热量,在胃内停留时间长,会直接影响对其他蔬菜、豆制品等的进食量。
另外,过多的热量在体内变成脂肪积蓄起来,易发胖。儿童时期的肥胖常常导致成年后的肥胖,而肥胖又常常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的前奏。因此,儿童不宜多吃肥肉。
儿童不宜服用人参补品
中医有“少不服参”之说,意即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不宜服人参。
西医认为,人参素、人参甙等物质是人参的主要成分。身体健康的儿童如果滥服人参,会削弱机体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容易感染疾病,并出现兴奋、激动、易怒、烦躁、失眠等神经系统亢奋的症状。
同时,由于人参具有促进人体性腺激素分泌的效能,又可导致儿童性早熟和引起性骚乱,严重地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儿童若过量服参,还能引起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的麻痹,使心脏收缩力减弱,血压和血糖降低,严重危及儿童生命。
儿童夏季不宜喝冷牛奶
炎炎夏天,有很多儿童喜欢喝凉牛奶,虽然感觉很凉爽,其实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不利。
冰冷的牛奶会引起血管收缩、胃黏膜缺血、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使胃液的杀菌和消化功能减弱。
冷牛奶刺激消化道平滑肌,会增强其蠕动,孩子轻则感到隐隐腹痛,重则导致腹泻。
牛奶在收集和运输过程中,难免会遭受污染,即使在乳品厂经过高温消毒,仍会有少数病菌未被杀死。喝受到污染的冷牛奶,会导致身体不适。
儿童不宜食盐渍生醉食品
盐渍就是将食物原料浸在盐水或盐搓入食物原料内腌制。食物原料大多为生的瓜、菜类,经过盐腌,可将食物内的水分渗出、盐分渗入,能保持食物的脆、嫩,再添加适当的调味品,能提高菜肴的口味。
生醉食品,是以酒和食盐为主要配料的一种腌制方法。选用的原料大多为海产品。其方法是用酒腌制,再添加适当调味品,可不经烧煮,直接食用。
无论是盐渍还是生醉食品,都属于腌制食品。这些食品采用的都是生料,还有一些水产品,本身就存在大量细菌。此外,在制作这些食品的过程中,制作者双手、用具、容器、存放的时间、温度等,都是细菌繁殖的重要因素。因此,盐渍、生醉食品是很不安全的。
由于儿童体弱,肠胃功能还没有完善,承受能力差,食用了盐渍、生醉食品后,容易因细菌感染而引发各种肠道疾病,甚至中毒。
儿童不宜常吃糕点
糕点香、甜、酥、脆,许多人都喜欢吃。可是,我国传统糕点的制作,是以油、糖、面为主料,糖在糕点中所占的比例比一般的食品高得多,常食这种糕点是不符合营养学要求的,特别是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更是这样。
有的家长过分喜欢孩子,常把糕点当作营养食品给孩子吃。实际上,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不仅使正餐食量减少,还易养成偏食的习惯。使生长期儿童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得不到及时补充,而易造成营养不良。
另外,过多的糖滞留在口腔中,易被一些细菌作用生成酸,而使牙齿脱钙,继而形成龋齿。
儿童不宜过食维生素
儿童长期大量摄取维生素C,会使维生素B12的吸收和利用率减少50%以上,有可能造成贫血和神经功能紊乱。赖氨酸在食物中含量过高,会影响其他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消化吸收。
儿童不宜多吃葵花子
葵花子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儿童吃多了,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影响肝细胞的功能,还能造成因“津亏”而引起的儿童干症。
儿童不宜多吃彩色食品
生产彩色食品所用的是人工合成色素,这种染料是从石油或煤焦油中提炼出来的原料经过化学方法合成的,有一定毒性,会引起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合成色素还能积蓄在体内,导致慢性中毒。
当合成色素附着胃肠壁时,使之产生病变;附着泌尿系统器官时,容易诱发器官结石。儿童体内各器官组织比较脆弱,对化学物质尤为敏感,如过多食用合成色素,会造成神经冲动,容易引起好动或多动症。
儿童不宜多吃膨化食品
很多休闲食品,如膨胀类的虾条、薯片、雪饼,凉果蜜饯类的话梅、果脯等,都放置了很多的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香精、味精、色素等,这些添加剂大多都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
如果过多食入这些含有添加剂的小食品,会对儿童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这是因为儿童的肝、肾脏比较嫩弱,其肝脏的解毒功能及肾脏的排泄功能都较弱较差的缘故。
儿童不宜用水果代替蔬菜
蔬菜和水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特别是蔬菜,在饮食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及无机盐,主要来源于蔬菜。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组织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无机盐对维持人体内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水果也是儿童不可缺少的食品。水果中含有人体必需的一些营养,还具有生食方便,儿童爱吃的特点。
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水果可以代替蔬菜,尤其是对于挑食不爱吃蔬菜的孩子,更容易将水果代替蔬菜。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首先,只有新鲜的水果才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而我们平素吃的水果多是经过长时间贮存的,这种水果维生素损失得很多,特别是维生素C损失最多。
其次,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满足人体多方面的需要,只有同时吃多种食物,才能摄取到各种营养素,因此既要吃水果,又要吃蔬菜。
儿童不宜多吃鱼松
鱼松虽然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但如果大量食用,对儿童健康不利。
研究表明,鱼松中的氟化物含量较高,并且食后吸收率也很高。如果一个儿童每天食用10~12克鱼松,就会从鱼松中吸收氟化物8~16毫克,再加上每天从水中和其他食物中摄入的氟化物,数量就相当大了。
人体摄入氟的安全值为每日3~4.5克,如超过此值,氟化物就可能在体内蓄积,容易导致食物性氟化物中毒。倘若发生氟中毒,7岁以上儿童可出现氟斑牙,严重的可出现牙齿早脱或氟骨症。
因此,不能把鱼松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品给儿童长期大量食用。
儿童不宜太胖
当孩子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就属于肥胖。孩子肥胖多是食量过大.牛奶及甜食的摄入量过多,且又缺乏运动,导致皮下脂肪组织堆积的结果。
儿童期是全身各部分组织和细胞发育旺盛的主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肥胖儿童,耗氧量就较正常儿童增加30%~40%,从而引起行动笨拙,动则气喘,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
此外,胖孩子的抗病、抗感染能力也比正常儿差.到了中老年时期,就容易患高血压、动脉早期硬化和冠心病。
所以,儿童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太胖。
不宜随意给儿童减肥
因此,过胖的儿童要注意减肥,但绝不可随意,否则会事与愿违。现在有些家长,生怕自己孩子成为肥胖儿,有的给孩子喝减肥茶,有的限制孩子吃脂肪类食物。其实不必要。
有关资料表明,学龄前儿童过于肥胖,在营养学上,不是摄入脂肪过多,而是因为甜食的大量摄入,产生过多的热量超过了消耗,能量就以脂肪的形式贮存在体内形成肥胖。
因此,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随意减肥,药物减肥更是绝对禁止的。重要的是让孩子多运动,同时注意一下甜食的摄入。
儿童不宜常服驱虫药
儿童因卫生习惯尚未养成,几乎有95%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等)。因此,对儿童来说,定时化验大便,弄清体内有无寄生虫,有何种寄生虫,然后选服驱虫药,很有必要。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常服驱虫药,有的甚至未经检查便认为有虫,盲目给孩子服药,以致影响了孩子的健康。
驱虫药有很多种,有的对多种寄生虫有效,有的仅对一种寄生虫有效。
常用的驱虫药有哌嗪(驱蛔灵)、噻嘧啶(抗虫灵)、左旋咪唑、甲苯咪唑、苦楝皮、乌梅、使君子等,这些药都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如枸橼酸哌嗪虽然毒性低,但常服或过量都可引起头晕、头痛、呕吐及肝功损害,苦楝皮苦寒败胃,过量还可引起中毒死亡,因此,任何一种驱虫药,都不宜经常服。肝肾功能不好、脾胃虚弱、急性发热的儿童更应慎用或禁用。
家长应教育小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及早穿满裆裤等。切忌喝生水、吮手指、爬地板、手抓肛门、赤脚下地、随地大小便等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寄生虫的感染。治愈肠寄生虫病,单纯依赖驱虫药是不行的。
儿童不宜滥用清热药
有些家长不管是在什么季节,孩子有病无病,总喜欢自购一些清热的中草药,如金银花、菊花之类,让小儿服用。更有甚者,由于这些冲剂带有甜味,常将其作为饮料给儿童饮用。
不恰当地服用清热药会引起一系列药源性病症,主要表现为嗜睡、头昏、面色苍白、动则汗出或睡时多汗、四肢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医学上称这种病症为“清热药综合征”,会使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因此,家长一定要慎重,不能让孩子滥用清热药。
小儿不宜滥用抗生素
幼儿生病,尤其是长口疮时,绝不可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如果应用窄谱的抗生素治疗,不但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而且还会破坏正常肠道菌群而发生“二重感染”,使病情加重。而且一种抗生素只对一定的细菌起作用,而不是对所有的细菌都起作用,滥用抗生素对幼儿身体有害无益。不宜给小孩乱打球蛋白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