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0500000035

第35章 发家秘诀之“积”:聚沙成塔的赚钱高手(4)

由于雷履泰管理得当,因此日升昌票号的生意越做越火,在其经营的黄金时期年汇兑总额高达3800万两白银,可谓“日利千金”,其经营网点遍布除东北、西北以外的整个中国,可以称得上是“一纸风行”。

其实,自从日升昌票号建立之后,建立票号之风已经在全国迅速蔓延,大大小小不下数十家,为何日升昌能够长久不衰呢?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日升昌票号“以诚信为核心”的商业精神。各票号对雇员中怠慢、欺诈客户而影响业务经营的言行从不姑息,轻则批评训诫,重则减薪辞退。久而久之,日升昌票号也形成了这样一种说法:“诚则通人性,诚则可信。互相信任,才可以长期交往。在经商活动中长久地坚持诚信为本,胜过无数次欺诈性广告。”

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可以说就是由雷履泰提出的。山西人崇尚信义,主张义利相通,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敬奉同乡关羽,将其尊为财神,因为他重义气。身为山西人的雷履泰,自然恪守这一理念,以关公的“义”来团结同仁、号召同仁,以关公的“信”来取信于社会,取信于雇主。这份义结同心、以义制利,成了雷履泰从晋商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不仅是对于客户,即使管理票号内部,雷履泰也格外重视,在选拔人才时十分谨慎,其首要的条件就是人品好。首先,财东全面考察经理人选,一旦选定就绝对信任,真正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帮账人员的选拔上,他的要求也十分苛刻,一要人品好,二要脑筋灵,三要写字好,四要出手快。就连票号招收练习生也有严格规定,不但要有保人,还要查祖辈,试其品性。

有这样一个典故,更能表现出雷履泰对于诚信的看重:光绪年间某日,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来到日升昌,她从口袋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片交到小伙计手中。小伙计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张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的面值12000两的汇票。他不敢做任何表示,赶忙拿上汇票去找柜头。柜头看看汇票,再看看老妇人,也不知道该作何处理,只好安顿老人先等一等,自己径直向大掌柜张兴帮请示。张兴帮接过汇票仔细端详,认定这是30年前从张家口分号开出的汇票,不论款式、用印、纸质都没有问题,甚至字迹也是曾经见到过的,看来票据不会有假。后来经过询问得知,这个老太太年轻时,丈夫在张家口做皮货生意,赚钱后办成汇票,藏在身上,在回家途中染病身亡。几十年后老太太摸着丈夫唯一的遗物夹袄,无意中摸到这张汇票。张兴帮在查验无误后,立即将本息全额兑付。通过这件事,日升昌声名大振,业务愈加红火。这个故事,说明了雷履泰在管理日升昌的过程中,将诚信牢牢植入了票号“骨髓”,从而一举奠定了自己的顶级晋商的地位。

果断决策,清廷尽知“日升昌”

清朝末年,尽管中国商业蓬勃发展,但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中,商人还是需要“夹着尾巴做人”,要学会察言观色,懂得与官场打交道。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中大乱,北京城中许多王宫贵族、豪门望族都随着慈禧、光绪逃往西安。由于仓皇出逃,这些人连家中的金银细软都来不及收拾,他们随身携带的只有日升昌票号的几张存折。一到山西,他们纷纷跑到票号去兑换银两。

这个时候,日升昌票号也不好过,在这次战乱中损失惨重,设在北京的分号不但银子被抢劫一空,连账簿也被八国联军给烧了。没有账簿,雷履泰就没有办法知道什么人在票号里存过银子,更没有办法知道储户到底存了多少银子。

面对这种情形,雷履泰本来可以向京城来的储户诉说自己的委屈,向其说明等总号重新清理账目之后再做安排,这样做不仅合情合理,还可以避免自己的损失。但是,雷履泰没有这么做。他以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这场变故,只要储户拿出存银的折子,不管银两数有多大,票号一律立刻兑现。

所有人都知道,雷履泰的做法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一旦有人在票号中做手脚,混入兑现的风潮中,后果将不堪设想,有可能使自己的生意陷入灭顶之灾。因此,很多人也劝说雷履泰不要如此冲动。但是,雷履泰并没有就此而妥协,毅然将票号兑现。他面临危难之时所表现出的胆识让人感叹,他不考虑后果的举措向世人昭示了“义”在票号业中至高无上的地位。雷履泰清楚地看到,来日升昌票号兑银两的多是王公贵族,他们的行为也是无奈之举,为国难所致。当灾难过去后,他们又会重新活跃在京城。这些人在京城的政治和经济实力都不容忽视。从长远看,票号虽冒一定的风险,但有可能在将来给自己带来更多更大的机会,而机会要靠现在去把握。

雷履泰的这次选择,可谓是一次博弈,让很多人担心日升昌未来的发展。不过,日后的事实证明,雷履泰的判断是准确的。当慈禧带着逃亡的贵族回到北京之后,当日升昌票号在北京的分号再次开业时,不仅普通百姓将积蓄放心地存入票号,就连朝廷也将大笔的宫银交给票号汇兑、收存,日升昌票号开始掌管国资的流动,可见其生意之兴隆。

有了皇室的青睐,日升昌自然名气大涨。虽然当时的票号继起者甚多,但没有一家敢与之匹敌,唯有日升昌始终居于领军地位。时间一长,日升昌票号也得到了“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之称。由于雷履泰在号中日夜操劳,功绩显赫,同仁在祝其七十大寿时特赠金字牌匾一块,上书“拔乎其萃”四个大字,赞美他的才华与业绩实为“晚清晋商第一人”

发家感悟

纵观中国古代商人,有雷履泰一般成就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像他一般开创一个行业、建立一套行业体系的商人却少之又少。日升昌票号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又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近的企业结构和治理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两权分离、“顶身股”、“严格号规”、“酌盈济虚,抽疲转快”等制度架构、管理方法和运作模式的源头,大都起自雷履泰。当然,雷履泰也不是凭空创造,而是依赖于晋商在做生意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制度体系和常规习惯。

当然,晚晴时期的雷履泰自然不会想到这些。他能够成为一代富豪,关键就在于“诚信待客,信誉为本”,视诚信为生命的理念。“人所弃我则取之,人所去我则就之,而公之业益饶”,“与人相对而争利,天下之至难也”。这是雷履泰一生的经营理念,充分表现出了“以义制利”的观点。经商之人,不能贪一时之利而目光短浅,不能在利益面前丢失了为商、为人的根本。由此可见,“义”实际上是获利的一种方式,而且是经商的天道。

雷履泰的发家之路,深刻阐明了晋商为何能享誉四海的关键所在。梁启超也曾说:“晋商笃守信用。”晋商“轻财尚义,业商而无市井之气”,“重廉耻而不失体面”,以崇信尚义为准则时刻约束自身,将严守信誉的商业美德代代相传。他们“绝不赚昧心钱”,以做信义取利的诚贾廉商为荣。他们受一事诺一言,把信义和取利结合在一起,在商界中美誉相传,形成了其稳固的商业地位。雷履泰的发家之路,对于如今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创业之法,他的管理模式,成为了中国商业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教材。

5.乔致庸——一介儒生成商业大亨

纵观中国历史,弃笔从戎的人物不在少数,但是,弃文从商的儒生却少之又少。一代晋商乔致庸,正是这样的少数派。他的出现,为晋商带来了一股醇厚之风,让尔虞我诈的生意场,充满了一丝水墨典雅之气。乔致庸的出现,延续了晋商一贯的务实、诚信作风;乔致庸的出现,让晋商在飘摇不定的清末时期,展现出了更加夺目的光芒。富可敌国、宅心仁厚……这些词汇,仿佛正为乔致庸量身定做一般。也许,没了乔致庸,晋商的风采就会大打折扣。

背景身世

嘉庆二十三年,乔致庸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个商贾世家。他的家族,在当地已经是小有名气。乔家的第一代乔贵发大约是乾隆年间人,当时为做生意走西口,在包头一个当铺当店员。十余年后,乔贵发和秦姓同乡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后来生意不景气,广盛公面临破产。但广盛公的许多生意伙伴认为广盛公东家为人处世不错,不忍看他们破产,相约三年后再来收欠账。

凭借着伙伴的信任,乔贵发的生意越做越好,三年后还清欠款,把广盛公改名为复盛公。此时,已是嘉庆年间。乔贵发的诚信,为乔家赢得了美誉,并把这个传统遗传给了后人。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乔致庸自然继承了前人的优点,这为他将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发家秘史

弃文从商,一介儒生商场初显老练

乔贵发的开拓,让乔家的资本渐渐雄厚,又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当乔致庸出生时,乔家的财富在当地已经数一数二。乔致庸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长大。当时乔家有三门,一门人丁不旺,二门已经出了5个举人,家里竖了5个石旗杆,生意则是乔致庸所在的三门主要在做,但三门却没出过一个举人。乔致庸的大哥有个愿望,就是希望乔致庸能给三门挣个举人,竖个旗杆。如果将来能再中个进士,这辈子的任务就提前完成了。因此,乔致庸并没有走入商界,而是专心致志地读书,努力在科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然而,就在乔致庸沉浸于四书五经之时,家里却出现了大波动。咸丰初年,北方捻军和南方太平军起义,南北茶路断绝,乔家当时在祁县的大德兴丝茶庄主营生意就是丝茶。乔家虽然主营丝茶,但在当时山西商人中也并非最大。乔致庸的大哥因战乱对生意的重大打击,而一病不起,很难再管理家族事业。

见到大哥病倒,原本一身儒气的乔致庸,不得不丢下书本,开始接手家族生意。当时,有很多人都认为,乔家将会就此没落下去。毕竟,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怎么可能游弋于尔虞我诈的商场之中呢?

不过,虽然很少接触生意场的乔致庸略显稚气,但他却爆发出了令人瞠目的商场智慧。在接手家族生意后,乔致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疏通南方的茶路、丝路。当时,祁县鲁村茶叶市场在山西规模很大,正是南方运抵茶叶的主要交易中转市场。其后传统的茶路将分为两路:一是经西口前往新疆塔城、恰克图;二是通过张家口前往东北。漫长的茶路,从南方的武夷山到蒙古腹地,关系着无数茶工、船工、驼队和山西商人的生计。乔家单是丝茶生意,直接间接就关系到上万人的生计。

旅途的艰苦和危险,让精明的乔致庸突然意识到:票号非常重要!当时,乔家还没有涉及票号生意。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票号是平遥人而不是祁县人开创的。当时票号很少,全国也只有5家,其中最大的日升昌也只有7个分号,且不和中小商人打交道,影响非常有限,一般小商人还必须带着银子做生意。当乔致庸意识到票号的广阔前景后,志向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汇通天下。

在乔致庸的身上,除了一种天生的儒家之气,还带着书生少见的气质——果断。当他决定在票号行业一展拳脚后,并没有过多犹豫。公元1884年,即光绪十年,乔致庸把大德兴改为大德通,同年专门成立了大德丰票号,专营汇兑,将家族事业改成汇兑为主,茶叶为辅。这个决策,对于乔家来说可谓是里程碑的决定。也正是凭借着这次准确的判断,乔致庸让自己逐渐跻身于当时的富豪之中。

笼人才,重信誉,乔家成就非凡事业

建立了大德丰票号后,乔致庸开始在新的平台展露拳脚。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他深知人才的重要,因此格外提倡“不拘一格用人才”。在乔致庸破格重用的人才中,最具有戏剧性的要数马公甫。马公甫本来是包头一家小杂货铺的记账先生,他感到待在小杂货铺里做一辈子记账先生不会有前途,于是就想方设法结识了复盛公的大掌柜,跳槽来到了复盛公,在复盛公字号里做了最一般的伙计。由于他言辞伶俐、见解深刻,常能一语中的,而且又有独创性的观点,因此颇得大掌柜的赏识。

有一天,大掌柜因为自己有事一时脱不开身,便派他到祁县乔家汇报经营情况。结果,这次汇报给了他一次脱颖而出的好机会。见到乔致庸以后,马公甫条分缕析、侃侃而谈,不仅把包头的经营状况、市场分析汇报得有条有理、无懈可击。而且还在汇报中谈了许多他本人对于未来市场行情的剖析和预测,显出了他对商业的诸多独到见解和真知灼见。

马公甫的各种建议,让乔致庸对眼前这个人不禁刮目相看。通过进一步了解,他感到马公甫是个不一般的人才,当即便破例为他加到分红八厘的待遇。不久,复盛公的大掌柜告老还乡,乔致庸便让马公甫继任复盛公的大掌柜。马公甫对乔东家的慧眼识珠至为感激,自然也是竭力尽忠。他执掌复盛公之后不久,便把复盛公经营得大有起色,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复字号的生意,使得复字号的效益更上一层楼。乔致庸的这次“选将”,在当地传为美谈,并给包头商界留下了一句谚语:“马公甫一步登天!”

除了马公甫,阎维藩同样是被乔致庸破格录用的。阎维藩原为平遥蔚长厚票号福州分庄经理,与年轻武官恩寿交往密切。当恩寿为升迁需要银两时,阎自行做主为恩寿垫支白银10万两。为此,阎维藩被人告发,并受到总号斥责。后恩寿擢升汉口将军,不几年恩寿已归还了所借蔚长厚之银,并为票号开拓了业务。但阎维藩因曾经受到排挤和总号斥责,丧失了对蔚长厚的感情,决计离开蔚长厚,返乡另谋他就。

乔致庸闻知此事,立刻派自己的儿子乔景仪在途中迎接阎维藩。因为乔致庸深知,阎维藩是个不可多得的商界人才!他命其子景仪等人一连等了几天,这才等到阎维藩。

回乡的途中,原本心情低落的阎维藩见乔景仪盛情迎接,心中不由大吃一惊。当乔景仪将其父乔致庸请他相见之意转达后,阎维藩感动不已,决定为乔致庸效力。乔景仪遵从父命又请阎维藩乘轿,自己骑马驱驰左右,并说明此乃家父特地嘱咐。阎维藩感到乔家如此敬他,十分难得,自己也应自谦,不能让年长的乔公子骑马。二人你谦我让,最后阎维藩只好把衣帽放在轿内,算是代他坐轿,本人则与少东家乔景仪并马而行。

当阎维藩来到乔致庸的宅院前,发现乔致庸早已得到消息,在家门口等侯多时。乔致庸亲自把阎维藩迎入屋内,嘘寒问暖,好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又摆下丰盛的宴席款待阎维藩,极尽东家之谊。乔致庸暗中察看阎维藩,见他谈起票号业务,真知灼见,如数家珍。两人越谈越投机,乔家当场聘阎维藩出任乔家大德恒票号大掌柜。

同类推荐
  • 生存

    生存

    本书作者运用充满哲理的小故事,讲述了怎样在“危机”、“竞争”和“生存的压力”环境中,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该如何生存的,又如何生活得更好?
  • 情商决定成败

    情商决定成败

    100%的成功=80%的EQ(情商)+20%的IQ(智商),情商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是影响个人命运最强大的力量。情商主宰人生。本书揭示出情商决定人生成败的深刻生活哲理,提出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读者迅速提高情商,在人生旅途中左右逢源,顺利走向成功。
  • 办公室懂点读心术

    办公室懂点读心术

    本书内容包括:读透面试官,你才能轻松过关办公室新人要学会的技巧如何既不惹人嫉厌,又能凸显自己读懂自己的上司,让自己值得信赖学会与同事和谐相处互动沟通反映心理活动等。
  • 好好活着2

    好好活着2

    本书内容包括:人生必要的丧失、懂得善待才幸福、学会选择与放弃、生活本没有痛苦、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最真实的自己等。
  • 你该怎么说

    你该怎么说

    本书模拟人生关键处的实战说话场景,介绍了娴熟掌握各种说话技巧:何时嘘寒问暖、何时甜言蜜语、何时谦虚退让、何时慷慨激昂、何时出语反击等等。
热门推荐
  • 惊世医妃:撩个王爷做夫君

    惊世医妃:撩个王爷做夫君

    一朝穿越,她成被退婚的白家嫡女.她表示,退婚可以,给钱!她带着系统穿越,从起开启开挂人生,虐渣男,打绿茶,治病救人,通通不在话下。可这一不小心惹上的皇子,怎么还甩不掉了?“王妃,本王病入膏肓,你快帮本王看看。”某人利索的站在床上脱衣。“你没病!”“有,你快过来看看啊!本王从不骗人!”
  • 记录空白

    记录空白

    原创-内容杂乱-一章即一篇-作者懒癌晚期
  • 我的蔬菜店真要倒闭了

    我的蔬菜店真要倒闭了

    新书《我只想当个小鲜肉啊》已发,求支持~【恭喜徐枫成为一亩三分地的玩家,请尽情的建设家园吧】徐枫经营的蔬菜店即将倒闭的时候,他意外获得了一亩三分地系统,里面有农场、牧场和渔场。从此,他的人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友群:585951724
  • 悲鸣贺雪

    悲鸣贺雪

    一段血海深仇,一曲空悲绝唱。心不由己比身不由己更痛苦。轩烬,如果哪天我做了对不起天下人的事,你一定要用你的剑亲手杀了我!记住我只能死在你的剑下!
  • 我是一抹暖阳

    我是一抹暖阳

    你的一天,或许是糟糕的一天,又或许是幸运的一天。生活已经如此烦恼,来篇暖文怎么样。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鲁滨逊漂流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鲁滨逊漂流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王府里的小娘子

    王府里的小娘子

    满京城都听说了,六皇子新娶的正妃是个刚还俗的小尼姑。道贺之余,大家也很好奇,王妃“无欲无求”,夫妻生活怎么过?对此,皇子妃挑了句禅语当答案:饥来食,困则眠。六皇子皱眉,提笔蘸墨:困则一起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烈焰焚身:偏执老公宠上瘾

    烈焰焚身:偏执老公宠上瘾

    "一场人为制造的车祸,她心有不甘怨气不化,引来神秘人馈赠礼物!从此,她每天总有那么两个小时,灵魂会附身到最恨之人的贴身物品之上。他是帝国最有权势的男人,也是她姐姐的未婚夫。为了能睡他报复姐姐,她使劲了浑身的招数……勾引他!有一天,她成了姐姐的胸罩,在她姐姐爬他床的时候……“呵呵,脱你妹,有经过我的允许吗?”她可以是他戴着的手表,可以是他手里握着的钢笔,可以是他洗澡时的花洒,可以是他卧房中的床,甚至于是他的衣服……要有多贴身就有多贴身,她以为她恨他,却不想有一天,她无法附身在他的贴身物品之上……没有了怨恨,我们之间还剩下了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行走江湖难退半步

    行走江湖难退半步

    “江湖除了刀光剑影,还有人心叵测,恩怨情仇,那可不是酒楼里说书先生讲的有两招剑法就能行侠仗义做个快意侠客。”“就算剑法只有一招,我亦能纵横江湖。”
  • 一方归途

    一方归途

    异世大陆即将承受灭顶之灾,神秘组织跨入平行世界引渡史上历代天才,共度劫难关。重度中二少年继承圣碑能力,各种典故啥都想试试。“我不做人了,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