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63100000048

第48章 以“时事”为切入点的实践教学在“概论”课中的应用(1)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江大伟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称“概论”课)作为高校本科生四门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其讲授重点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即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阶段的问题的。因此,理论性强、现实性强是这门课程的突出特点。理论往往枯燥,现实表象与本质又常存在距离,这对讲好这门课程构成很多障碍。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使课本中的理论走进学生的头脑,产生共鸣,一直是任课教师所努力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对此,笔者也努力通过讲授这门课的教学实践,来探索有效提高“概论”课学习实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探索“以时事为切入点实践教学”的缘由

以“时事”为切入点,通过“时事播报、点评———以时事为基础的主题课堂展示———课外社会实践”,是笔者在“概论”课教学实践中所努力探索的教学模式。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实践教学的方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所谓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和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

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1]实践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笔者所认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既包括课堂上的实践教学,也包括课堂外的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讨论、讲演、辩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教师的参与和指导;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授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真正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和理解这些理论,教师的讲授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灌输为主要方式。可以说,在传播理论的方式方法中,灌输法占据重要地位。列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发挥灌输法的作用,曾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2]可以说,理论灌输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却往往因此发展成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忽视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将学生完全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实际上,列宁所阐述的灌输原则,也是要在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以启发其思想觉悟为主,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要想使理论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来完成。因此,实践教学应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实际为现实着眼点,才能真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达到使理论入脑入心的目的。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要素,但二者在教育活动中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呢?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点,学者们的观点和认识也不尽相同。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从最初的单一主体、客体说,主要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到双主体说,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再到相对主体说,认为主体和客体是相对存在的,只有在一定的教育模式中才有可能和必要将二者进行划分,以及后来又提出的主体际说或主体间性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交往过程中,通过“主体—客体—主体”的转化过程实现的,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结成“主体—主体”的关系,即一种主体际关系。通过这些认识和研究,虽然学者们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但是随着对教育实践分析和认识的深入,不难发现,学者们的认识已不再片面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对立起来,在看到二者作为一对矛盾存在对立一面的同时,更注意到了二者的统一。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总趋势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即主体和客体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深入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真正树立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观念。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把学生的能动实践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传统的教育中,往往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得到发挥。教育内容简单化一、教育方法重灌输轻感受,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与现代教育理念及大学生个性的发挥不相适应。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发扬教育民主,努力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但要重视自己怎么教,更要注重学生应怎样学。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使教学模式和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3.学习理论要从关注现实做起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理论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才能真正使理论进入学生的头脑。因此,拉进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让学生从关注身边、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入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而且,笔者发现目前在大学生当中普遍着存在对周围世界冷漠、不关心的现象。在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中,经常会发现学生除了关注自己的事情以外,对他人、社会、国家所发生的,他们自认为与己无关的事情,往往缺乏留意和关注。有时想和学生们探讨一下时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往往会从很多学生的眼神或回答中看到他们大多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虽然现在网络和通信设备如此发达,获得新闻的渠道也十分便捷,但是真正利用这些用于关注国家、社会所发生的或重大或微小的事件,却并不普遍。由于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了解和关注有限,加之自己固有的一些主观意识,以致造成很多时候对于许多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过于片面,从而很难得出正确的认识。所以,在听取学生对“概论”这门课的认识和看法的时候,就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认为教材的内容与自己看到或感受到的实际很多不相符合,以致在没有上这门课之前就对课程内容产生很多质疑和困惑。因此,以“时事”为切入点,从同学们所能切身感受和关注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在此基础上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激发学生通过学习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笔者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实践路径。基于此,笔者决定在“概论”课的教学中,采取以“时事”为切入点的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概论”课的教学实效。

二、以时事为切入点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共聊时事,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1.时事播报,关注社会实际

为了切实加强学生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思想意识,笔者在“概论”课教学中加入了“十分钟时事播报”的环节。

由于课堂学生人数较多,一般在120~140人左右的规模,属于大班教学,因此,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有实践教学环节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在学期初笔者要求学生自愿结成小组,每组6~8人,选派一名组长全面负责。教师则根据学生课堂参与环节的完成情况,给出平时分数。待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提前一周指定一个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时事播报,时间限定在十分钟以内。

最初的设想是让每组播报的同学,用简单的口头播报的方式,将最近一周所发生的重要事件或者自己重点关注的事件向其他同学进行播报。但第一次学生的播报就让笔者十分惊讶和赞叹。第一次播报的小组利用了多种方式和手段来进行播报工作,不但精心准备了PPT,而且还通过扮演不同角色的方式更加形象生动地进行展示。由于当时正值国家召开两会期间,该播报小组以聚焦两会为主题进行了时事播报。小组同学分别扮演人大代表和记者的角色,通过现场采访的形式,提出了许多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包括当时北京一直挥之不去的雾霾天气、奶粉问题引发的严重奶荒以及铁道部政企分开,中国铁路总公司挂牌成立等热门话题。同学们还通过连线“海外记者”,讲述朝鲜半岛紧张对峙的军事局势、日本在******问题上的最新动态等大家重点关注的中国周边局势问题。此外,小组同学还录制了视频,播报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通过同学们对于时事播报的准备和现场表现,可以看到,学生对这种方式还是非常感兴趣和认可的,而且通过准备播报材料,也使得同学们更多地去关注最近国家、社会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真正做一个有心人。

2.时事点评,督促学生思考

由于大班教学,分组较多,加之教学时数所限,无法让每一小组都有机会进行时事播报。所以在后来实施的过程中,在时事播报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时事点评的环节。这项工作由未进行时事播报的小组来完成。加入这一环节之后,每次在安排播报任务时,由一组同学进行播报,一组同学进行点评。进行时事点评,是引导和督促学生进行思考的有效方式。为了使点评小组的同学能够更加深入地进行点评,不再是泛泛而谈,笔者要求点评小组提前和播报小组进行联系,以获知播报的时事内容。这样,点评小组的同学便可有的放矢地进一步搜集相关信息和材料,以便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通过学生们对活生生的现实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提出了许多很有意义和价值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也是“概论”课程所重点需要讲解的问题,比如通过对两会的关注,学生在点评时提出了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的问题,通过雾霾天气这一现象,学生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中国周边局势的关注,学生提出如何看待和解决中国周边安全,以及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问题,等等。这样,使得原先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的鲜活时事,上升为对理论问题的思考,不但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拉近了现象和理论本质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再面对课本中的理论时不再显得十分生硬和枯燥,为课堂的讲授起到了良好的铺垫和准备作用。

(二)课堂展示,提升理论认识水平

通过时事播报,无论是主动参与或者是被动完成,目的在于首先要让学生建立起关注国家、关怀社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意识,进而让这种意识变成一种习惯。但是对于真正使理论进入学生的头脑这个教学目的来说,时事播报只是第一步。通过时事播报和点评,逐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头脑风暴后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们对于书本中的理论不再像之前那么排斥,而渐渐会看到他们希望从书本理论的学习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的认识水平,除了教师结合之前学生在时事播报点评环节中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分析阐释以外,在时事播报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主题课堂展示讲演,是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想认识的关键一环。

同类推荐
  • 校长学校安全与质量的管理(下)

    校长学校安全与质量的管理(下)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1979年,哈佛学者傅高义教授在日本社会经济腾飞的前一刻,发表了惊世之作《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定义了之后十年“向日本学习的风向”。2016年在中国的新版亮相,傅高义特别撰写新序,再度肯定日本,认为日本即使经过了“失落的二十年”,属于《日本第一》时代的优良特质依旧存在,对于发展中国家甚至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型的经济体,仍能给予重要的启迪。深入研究日本的现代组织、经济团体、企业文化和官僚制度等社会结构和管理案例之后,傅高义认为日本的成功,并非来自传统的国民性、古已有之的美德,而是来自日本独特的组织能力、措施和精心计划,从日本社会模式的成功中亦可窥一二:日本的教育水准高且普及度好;社会治安好,犯罪率较低;有一套培养精英官僚、抑制腐败的有效体系;强调认同感却不缺乏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提供合理保障又不致养懒汉的福利体系,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在面对有关“日本第一”这个说法的热议时,傅高义强调:“我说‘日本第一’不是指日本经济是全世界最强大的,而是要告诉美国人,日本是如何发展的。”复旦大学美研中心主任、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沈丁立译新版序。
  • 重返美丽新世界

    重返美丽新世界

    《重返美丽新世界》是英国著名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晚年最重要的社会学论著,也是其内容最精简、信息量却最庞大的作品。赫胥黎在《重返美丽新世界》中亲自解答了几十年前小说《美丽新世界》出版后社会舆论的众多疑问;对比了《美丽新世界》与乔治·奥威尔《1984》的异同;精确预言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在政治、环境、科学等问题上将要面临的众多难题,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分析了包括:民主社会中政府对公民的欺骗、集权社会中专制对人民的统治、新兴毒品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操纵、各类娱乐项目对21世纪普通人思想的控制等重要问题,并预言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而他的这些预言在21世纪的今天看来,多数竟然已经成真……
  • 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谭慧编著的《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分为基本行政公文、规章制度、通用文书、会议文书、传播文书、专用书信、法律文书、经贸文书、社交文书等九个类别,以“实用”为出版理念,内容涉及各类公文的概述、写作模板和常用语汇。基本涵盖了常用的公文种类,可以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公文写作方面的帮助。本书集实用性、可操作性、规范性、通俗性为一体,内容丰富、文字简明、通俗易懂、体例新颖,一册在手,必能帮助您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文体写作!
热门推荐
  • 太初帝灵

    太初帝灵

    一个落魄的八田日家族少年,一道残缺的九外天神器灵体。一段段苦苦追寻的亘古秘辛,一位位爱恨情仇的红颜知己。一股股踏上绝巅的凌云壮志,一个个挥洒书写的大陆传奇。那时,一句天地问情的少年怒吼,到底是对是错?那时,一双血腥无情的铁血脚步,究竟换回什么?那时,一道登高眺望的传奇背影,不知给予世人,何种觉悟?
  • 比你大三岁怎么就成老婆了

    比你大三岁怎么就成老婆了

    励志女青年王晓语,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开启自己的事业。喜欢她的下届的下届的下届的学弟,莫逸白,则是她的“神笔”。“你想的,你只需要画出来,剩下的我来实现。”新书《商杀之诡道》连载开始,请大家多支持。
  • 源命题

    源命题

    一个话痨和一个不高兴的最后对话,略烧脑。。。
  • 嚣张丫头的张扬校草

    嚣张丫头的张扬校草

    她,一个平凡的女孩,从小各科成绩优秀,多才多艺,这决定了她注定不平凡的人生,,“你……你给我等着……”某天某男恶狠狠的说,“Who怕who啊,……我等你来咬我啊”
  • 侠游幻世

    侠游幻世

    田静见此大眼睛弯眯,笑意见显道:“这可是我师父的得意之作,画中有山水,山水之间有阵法,阵法之中又讲究风水,你就在这好风好水好山间好好待着吧!”忽听玻璃碎裂之声,随即见到卷轴下方的巨大光球出现了数条血色裂缝,定睛一看光球里面的河流变成了血色之河,那里面的青山变成了乱葬岗,原本葱郁的林木变成了堆积的尸骨。里面万桑的声音传出来,道:“埋骨何需风水地,死后何处是青山!”然后只听嘭的一声,光球炸裂化为点点火星湮灭。
  • 十字路口的奶茶店

    十字路口的奶茶店

    作者“潜伏”奶茶店两年,与九位各具特色的店员之间发生的故事。以及,他们各自的人生和命运的纠葛。哈士奇篇:抠门店长哈,做事偶奇葩。吞吞篇:自称贵妇吞,三次成都登。店内金句王,终被生存困。小智篇:心有嘻哈梦,醒来却不问。风趣幽默人,机智业务能。唐僧篇:最贱是唐僧,自有真心存。奶茶店里蠢,养老院中纯。小魏篇:高情商是魏,爱情运也差。上有姐下有弟,惨老二是她。业务能力佳,同事总克她。曾先生篇:一句半句谎,啥事都要诓。和气她就慌,临走闹一场。娜妈妈篇:错付一腔爱,痴情仍不改。小仙女篇:美女不易混,还应当自强。为奔丧返家,成了老板娘。派派篇:店内小情侣,派派和小袁。人小事不少,吵闹总也好。二八:我本是二八,常在店中夸。失意落寞时,遇见他和她。说好写故事,只为承诺达。
  • 坏坏BOSS,吻上瘾!

    坏坏BOSS,吻上瘾!

    “少爷!少夫人今天有一场吻戏。”“……”某男神微微眯起勾人的桃花眼,“把男主换了,我陪她拍吻戏。”“少爷!少夫人今天有一场床……床戏。”“……”某男神掀桌,赶往拍戏现场,“把男主换了,本少爷陪她拍、床、戏、到、天、亮……”因为稀有血型,她惹上了权势滔天的他,被他霸道的强娶,还要被逼生他的孩子。婚后,她无时无刻的在想怎么离婚,不要生他的孩子。结果还没离婚,肚子里就被他塞了种,还一胎生了三个逆天宝宝。世人皆知斯景辰狂傲霸气,狠厉无情,却不知他所有的情,早在多年前就给了一个叫艾情深的女人。
  • 狂追前妻

    狂追前妻

    她不过是例行任务,去参加“姐姐”的婚礼,怎么会遇见她的前夫?前夫不是别人,还是即将成为她姐夫的新郎?遇见就遇见了,他居然大发神经,从此粘着她!将她身边的男士全部列入头号威胁目标!切,她才不要吃回头草!
  • 刀血涂

    刀血涂

    前路昭然,道尽百般苦。心碎离歌,相思苦无缘。悲欢离合,独自空愁绝。善恶难分,正与邪谁辩?微醺问月,世间可有善?乌云遮月,万事恶为首!浮生半醒,无言泪千行。
  • 一个词的温暖拯救

    一个词的温暖拯救

    本书收录了作者数百个精彩动人、发人深省的隽永故事,内容涉及心态、情感、善良、感恩、做人、做事、成功等重大人生课题。一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阅读本书,使你可以更从容、更自信、更智慧,会让你从庸庸碌碌中醒来,找到人生的正确态度、生活的正确方向,成就美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