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37900000030

第30章 读书人与人读书

孙志强

前些日子卖旧书后写过几段文字(我不敢称诗,因为连韵脚都押不准)。里面有一句调侃的话:“不怪世人不识货,我也未曾读过书。”说实话,卖掉的书其实都是很烂的,但因为是教科书,许多倒还真是翻过背过的,不过现在全忘了。大前天晚上,整理了一夜的书,为的是第二天和几位师兄一起搬到外交部宿舍去。从墙上书架上,床下箱子里,还有床头柜子上,一本一本地取出来,按开本分开,再一本一本地装到纸箱里去。突然感伤起来,这些都是我用白花花的银子买来的,而且怎么也舍不得卖的,可是我又认真地读过多少呢?

在北大,身边有这么多读书人,自己虽未得到读书法门,多多少少还是沾了一点光,得到一点启发。

有人说陈斌是拿下十三经的人,是不是全部拿下来,我不清楚。但我确实看到过他歪在床上啃《礼记》和《周易》。我大三时仔细地读《论语》也是受了陈斌的指点。一度我还计划在某年9月底去曲阜,据说那时会有祭孔大典。大三的五一大讲堂演《狂飙》,我看完之后简直完全陶醉了。第二天陈斌和周一骏看完后,对话剧里运用的罗大佑的《海上花》相当着迷。

还有中哥(很多人爱叫他任老,我更喜欢这样称他)也惠我良多。大一时,我专门请教他暑假看什么书好,他说可以读一读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那时陆键东那本书正热卖,我在昌平的图书馆大略看了一下。我说怕读不了,全是繁体,而且是这么专业的史论。他说,耐心读读总归是好的,好歹可以看看人家是怎么做学问的。可惜直到一个月前,我才在读过《元白诗笺证稿》后,找来《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现在还没读完,但已为陈寅恪的学问与见识深深诚服。大二的冬天,中哥送我一本《君主论》,作为给我的生日礼物,在扉页上竖着写了一行字:“永远的朋友。”他的字很有特点,我一直戏称是胡适体。记得大二时,王联老师要求写一个关于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章,中哥还特别为我从王船山《读通鉴论》中找证据。那个文章我写得认真,可王老师只给了我82分,这可能是我对王老师惟一不满的一件事。中哥床头摆着很多书,《剑桥史》,李义山和吴梅村的诗,还有谢泳的文集等等。从前过去坐在他床边,听他神侃时,也会翻翻他的书。

还有李国华。刚到昌平的头几天,我到处找老乡。老关把每个宿舍的人的姓名和籍贯贴在各个宿舍的门上,但把李国华这个江西佬写成了江苏人。来昌平的第二天中午在食堂洗碗时,李国华站在我旁边和我打招呼,笑得那么亲切。后来,他们屋和对面屋的几个人开始写大字,我也偶尔过去抹几笔。李国华却只管信手写来,而且不写正书。回燕园后,自己屋里的桌子上根本容不下写字的排场,所以也从未再认真地写过字,但李国华还是经常拿《参考消息》和《人民日报》来写字,而且床上还收集着一套《三希堂法帖》。正像余秋雨讲的那样,笔墨是中国文人的生存环境。华哥写了很多诗,还有文章、散文、小说,经常拿来给我看,让我提意见。他一向是内敛的人,如果各位经常上文学版或诗歌版,可以看到他的许多大作。华哥有一首写姐姐的诗,我很喜欢。姐姐的泪水涨起来,在我和她之间涨成一条河的意象,叫人心痛。可能是因为我也有一位亲爱的为我作出很大牺牲的姐姐的原因吧。他写的《新编百喻经》,我看了好多遍。华哥发表过一篇文章《卧对一床书》,这既是他自己的生活写照,我想也是他自己的生活理想吧。他的一床书,前几天处理时,我搜罗了两本。华哥现在是中文系的研究生了,可以说也是历经动乱劫波,终成正果。我羡慕他也深愿他在北大的这4年作一个纯纯的文人。

新近认识的几位师弟也给我很大帮助。大三有位叫姚远的南京人,我读过他“挑战杯”的文章后,深深佩服他的博识与良苦用心,他还谈了一点对圆明园保护的拙见。后来他又给我看一篇大作,比较大观园和江南园林的园林审美情趣。从文中可看出,他不仅是把红楼梦一书读透了,而且对江淮间的诸名园也是如数家珍。对传统文化,姚远确实是十分投入的。有一年暑假,他准备把苏锡常各地跑遍,无锡一站由我陪同,我们要去访钱穆的七房桥,去东林书院。我觉得和姚远聊天,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对于建筑,我从前一窍不通。通过跟姚远交往后,觉得有必要读一点书。

借我看楼庆西的《中国古代建筑二十讲》的是吴子桐。与子桐认识,尚不足月余,但我深深地感念,在大学毕业之前,得以结识这样一位聪明而率真的朋友。据说子桐是当年的安徽状元,徽州自古多才俊,这并不足怪。我看过子桐的一些文字,深深佩服他的文才。他读过很多诗词,以至于取一个帖子的标题都有珠玉气。今天他拿来他拍的十几本照片,更是让我惊羡不已。他的镜头对准了他的家乡,乡民之生计,历史之陈迹,以及生活中的美。他对历史地理的熟稔,叫我汗颜。现在他的昵称已经改成“朝圣路上”了,因为再过几天,他就要去西藏。子桐有一点不好,就是据说看到繁体字就烦。

还有许多以书结缘的朋友,此处就写这些。

我想开列一下大学里我读过的仅有的几本书。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和《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台湾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比三联的新版印得薄,我花了一个星期读完。这本书的题目就是一个很吸引人的题目,内容言简意赅,几千年的历史被清晰地梳理出来。我接受了书中的历史温情主义,而且更加怀疑五四以来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批判。因一本书改变自己的某些观点,可能显得我有点幼稚,但事实就是这样。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因为有写到家乡的事,所以看得更投入。忆双亲部分是用文言写的,文字相当优美,饱蓄着对双亲的深情。深夜,点着应急灯歪在床上看此书,先生回忆其母亲家教,其父亲为人处事等段落,都叫人落泪。回想自己高中时的叛逆岁月,竟和父亲吵架,甚至数月不归,给父母心中造成了多大的伤害!而今一人在外,只能遥祝双亲平安。此生如果必须做选择,我会抛弃一切,换取双亲的健康。

去年有一次与台湾的余传韬先生接触,谈到钱穆。余先生叹息道,他是一位相当不错的人。陈水扁当选台北市市长后,竟然将钱先生从素书楼中赶出,相当无理而且可恶。关于钱穆的书,认真读的就这两本,关于他的为人处事,也全是道听途说。但我深觉做人应采取先生的态度,中庸厚道。

还有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前文已提到,我是最近才读的,而且其中具体释证乐天的几十首乐府诗的文章也没通读。但此书开篇和结尾几篇文章,着实是大手笔与大见识之作。历史在教科书中是事件与时间的集合,但在先生笔下,是原因与当时当世现状的再现。他会告诉你,是这样的,还会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的。或许先生之研究,题目较偏且狭,看先生的书不会学到如何分析国际政治,但会学到要凭事实说话,不要相信权威,甚至不要相信过去的自己。

《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是惟一一本因学习需要看的而又相当有兴趣的书。我想特别提到的是顾在书中对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内斗的描述。据其他书中记载,顾维钧和王正廷在美国时就有不睦。在回忆录中,王正廷更是被描写成一个虚伪、欺骗的人。但王正廷又在他自己的回忆录里说顾维钧不好(大陆还没有王的文集,我看的是台湾的)。我想,人际关系,可能真的是最基础的社会关系。国与国之间,可能因人事关系之交恶而交恶。小一点的单位之间,也同样可能因人际关系之交恶而影响其单位之间的关系。那天看许老师的文章,引柏克一句话,说不相信英国人和法国人有什么不一样。我想说的是,无论现在的人,还是过去的人,好人还是坏人,都无可逃脱地生活在人际关系中。如果一个组织内的人际关系一团糟,这个组织又怎么可能去团结对外。就像巴黎和会上的中国代表团,为了座次问题矛盾纷纷,怎么可能在山东问题上一致努力呢?现在记得起来的,能谈谈感想的,而且大致改变或建立了我的某些观念的书,就这些。

(孙志强,毕业于北大国际政治专业,现在中央某部委工作)

同类推荐
  • 追寻优秀的足迹

    追寻优秀的足迹

    本书中所介绍的学生是成电优秀学生群体的缩影,他们的所言、所行、所感都是我们在校园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学习、工作、生活、梦想、追求……它们理所当然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融化在我们的习惯里。我们天天与它们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却从来没有把这些事物剥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个体,从不同以往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追寻优秀的足迹:2007-2008年度成电杰出学生陈邦清班风采》的意义就在于,让广大学子共同感受优秀、学习优秀、成为优秀、传承优秀。
  • 悠哉游哉

    悠哉游哉

    不要橙黄橘红,不求人夸颜色,唯求文学殿堂中那一片小小的枫叶殷红,这大凡是不少文人的追求。而用生命写文章,用心血做学问,作一点带有创造性的东西,最是劳累,没有一点“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静土”的敛声静气是做不出来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云:“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必博观。”曙光先生已是深谙文学堂奥,天骨开张,丰神竣整,苦心经营。观此书稿之蹴成,和他《记者眼中的名人》《游在天涯》等五部文学专着的砌成,实乃作者多年的阅历、数十载的功力之结晶。其文之丰采,其意之深长,可以看出曙光先生着意向更高的山峰攀登,我们期待着他的升华和飞跃。
  • 尘劳

    尘劳

    对即将面对的生活,万芬满是愁闷。她准备努力去适应,去调整,要在心里腾一个地方,容纳小蒲。她一大早就起来练瑜伽。一向爱睡懒觉的老蒲,也早早起来,因为儿子要回来了,有点兴奋。他站在一旁,看万芬双膝跪地,身体后弯,两手放在脚后跟上,他笑嘻嘻地说:“哈哈,儿子回来了,我又活了。”万芬本来还能挺一会儿的,听到这话,提早收身,向前匍匐下去,两手在垫子上努力向前伸,可是,已经无法体会胸部、肩肘肌肉和筋脉的抻拉感了,因为心里又郁闷起来。结束骆驼式,她开始做起重机式,两膝跪在大臂上,两脚悬空收起,这需要专注、臂力还有平衡的能力。她可以坚持一分钟,却听老蒲又说,儿子回来,先在家住上半年再说。万芬终于无法保持平衡了,猛地,她双脚落地,嘴里喷出火来。
  •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该书以比较的眼光分析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状况,阐述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的特点,实现了中西相关研究领域的沟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徐志摩自选集

    徐志摩自选集

    本书是作者唯一自编自选小说集,包含十一篇小说。中华书局1930年4月初版发行。本书中还有一些以下层劳动人民生活为内容的作品,在徐志摩是难得的。
热门推荐
  • 青的御剑师

    青的御剑师

    叶星云是一个从小没有父母的人,直到有一次误入星战森林。。。
  • 莱斯特奥特曼

    莱斯特奥特曼

    在宇宙中流传着一个传说,M78星云的等离子火花是一个奥特曼,从宇宙开创以来,都没有任何人或生物见过他。直到有一天………………
  • 海洋知识大闯关(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海洋知识大闯关(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知识的伟大在于它的博大和精深,人类的伟大表现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已知和未知的世界,这是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人类的发展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变迁: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色彩斑谰的现代生活;从古代社会的结绳计数到现代社会垄断人类生活的互联网;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上世纪中叶的月球着陆,火箭升天。人类几乎在任何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技术更新,知识爆炸,信息扩张……一系列代表着人类社会巨大进步的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使每个人都感到在巨大的社会进步面前人类自身的局限。作为人类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青少年朋友,在对现有书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充满着对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无限渴望。
  • 70后的青葱岁月

    70后的青葱岁月

    每个人都将老去,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些地点或建筑物寄托着自己的青春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个一个地被推平,被拆除,被埋葬。?????????一并埋葬的也有我们的青春,用文字再次记录青春,留待我们依靠回忆过活的年纪,翻将出来,抖落尘土,再会青春。
  • 曾贾传奇

    曾贾传奇

    孤儿,异世,金手指,一样的配方,不一样的味道。修炼,是为了什么?长生不死,活到自己都忘了自己的名字...万族共主,直到自己都成了孤家寡人...自由,财富,名声...这些都不是贾笑笑修炼的目的...因为他在修炼爱情...书友群278412613
  • 将军的寒门小娘子

    将军的寒门小娘子

    自带‘名人色彩’的珍娘,这一辈子都活在大家的八卦声里。二沟村的‘傻珍’,军营大帐里的‘珍小将’,大李王朝的‘蕙安公主’命运一共给了她洗了三次牌......种田经商做美食,刺探敌情保家国,摇身一变当公主。可是,有朝那么一日,珍娘怎么发现?诶,不对劲啊!美食,是给某人做的敌情,也是给某人探的连公主的名头,貌似都是给某将军配对使的?这是一个叫珍娘的女子的故事,也是珍娘和将军的情感故事.......
  • 甜美公主的跨界爱恋

    甜美公主的跨界爱恋

    她,受尽她的家人宠爱于一身,不幸的是在她小的时候失踪了,无论她的家人怎么找都没有找到,于是她的家人就打算去人界去寻找她,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她被找到了,但是,她却不记得了以前的事,于是..........(会发生什么呢?请你们来看吧)
  • 黑暗元素

    黑暗元素

    这是一个元气的世界,九大属性统治的时代。阴阳双属性的转变,极致烈阳神炎与极致幽冥神火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光明与黑暗是否就真的是如同传说一般都,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大陆的奇异种族又是否能够会与人类和平相处?拥有了帝王至尊之位是否就真的坐拥了一切?实力达到了顶峰是否就真正的无所需求?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所有的疑惑与答案都将在这里,为您一一呈现。带您认识一个全新的世界,见证一颗新星的崛起……
  • 搞定大亨

    搞定大亨

    拜托~~她还没笑成震宇以前长得像美少年,现在一副老古板了,他还敢先取笑她不配叫“玫瑰”?比一比谁比较夸张嘛,她没在怕的啦!而且都什么时代了,她穿及膝短裤他嫌太短,不留长发被他说成不男不女,他当大亨了不起吗?事业成功但做人太差、孤僻傲慢,那也是一种失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