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5300000015

第15章

汉军筑甬道至河水,取敖仓(今荥阳东北)积粟食用,决心扼守荥阳、成皋,依托关中,与楚军长期抗衡。双方对峙数月,项羽无计可施。这时韩信已经攻占临淄,齐地战事吃紧,项羽不得已只好派龙且带兵20万前往救齐,这就更加减弱了正面战场的进攻力量。到了11月,韩信又大破齐、楚联军于潍水(今山东潍河)之滨,全歼了龙且的部队,龙且被杀,平定齐地。至此,韩信东进1000多公里,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项羽闻楚、齐联军覆灭于潍水,乃使说客武涉至齐,游说韩信反汉联楚,三分天下,遭到韩信拒绝。刘邦在正面对楚作战的同时,遣谋士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叛楚附汉。英布据有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两郡,具有相当实力。英布归汉,项羽侧翼更加危急。这就使项羽的处境更趋困难。彭越的游动部队则不断扰乱楚军后方,攻占了昌邑(今山东金乡西)等20多座城池,并多次截断楚军的补给线。英布所部在淮南也有所发展。韩信部将灌婴也率所部骑兵南下,驰骋于彭城附近。至此,楚军粮食缺乏,既不能进,又不能退,白白地消耗了力量,完全陷入了被动。项羽腹背受敌,丧失了主动,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双方强弱形势已发生根本的变化。项羽见大势尽去,遂被迫与刘邦议和,以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东)为界,中分天下,东部属楚,西部属汉。并用盛大典礼将彭城之战中掳获的刘邦之父刘太公及其妻吕雉送还刘邦。成皋之战以汉胜楚败而告终。

公元前202年,项羽遵守信约东撤,刘邦也准备西返。张良、陈平则认为“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刘邦随即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合围楚军。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韩信、彭越按兵不动,未能如期会师,遭到楚军反击,大败后被迫坚壁自守。刘邦又依从张良、陈平的计谋,分别给韩、彭二人割地封王。遂调集韩信、彭越、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将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楚歌四起,以为楚地尽失,10万大军心理防线遂迅速被瓦解,士气低落。项羽率800骑乘夜突围南逃,刘邦派灌婴率5000骑兵追击。项羽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兵败自刎,楚军至此全军覆没。次年2月,刘邦称帝,建立了西汉王朝,重新统一了中国,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幕。

三、作战评析成皋之战,双方投入兵力达100多万,是楚汉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仗。历时两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韬略之丰富,用兵之灵活,前所未有,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的光辉的篇章,亦为历代兵家所推崇借鉴。它使楚、汉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彻底的改变,项羽的失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垓下之战从某种角度来说,则是此战的继续。

刘邦以正面相持,两翼进攻,后方袭扰相结合的军事谋略,分散、调动、疲惫楚军,阻止楚军西进,争取时间,发展力量,最终形成三面夹击楚军之势,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战胜了强大的楚军,这除了政治上注意争取人心和团结内部外,军事上的胜算主要在于对战略全局处置得比较适当和作战指挥的高明正确。具体表现为:第一,重视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使汉军在人力物力上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能够坚持长期的战争。第二,彭城失利后,鉴于汉弱楚强的实际情况,适时改变战略方针,转攻为守,持久防御,挫败项羽的速决企图。第三,制订出正面坚守、南北两翼牵制、敌后袭扰的作战部署,并坚决付诸实施,使楚军陷入多面作战的困境,顾此失彼。第四,实施灵活机动的作战指导,致人而不致于人,千方百计调动对手,使之疲于奔命;并积极争取外线,逐步完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第五,巧妙行间,分化瓦解敌军,善于争取诸侯,最大限度地在军事上孤立项羽本人。第六,刘邦善于采纳部署意见建议,从谏如流,识人用人,统军驭将的才能也明显高出项羽。第七,适时实行战略追击,不给楚军以喘息之机,坚决打歼灭战,以致毛泽东主席有诗称赞:“宜将剩勇追穷寇”。

项羽作为一员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曾放射过夺目的光彩,然而他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失策是密切相连的。他分封诸侯,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他嗜杀好战,激起了民众的反对;他不重视争取同盟,造成了自己的孤立;他不善于起用人才,团结内部,导致了众叛亲离;他不注意战略基地建设,以至于无法长期支持战争;他缺乏战略头脑,只知道一味死打硬拼,没有主要的打击方向,决定了他虽然能够赢得不少战役、战斗的胜利,但却不能扭转战略上的被动,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彻底失败。在成皋之战中,项羽虽几次击败刘邦,陷汉军于困境,但终因不度大势,不善用人,缺乏全面筹谋,被动应付,以致兵疲食尽,丧失优势,后被汉军围困于垓下。决战失利,慷慨悲歌,溃围而出,自刎于乌江。毛泽东主席在评价成皋之战等古代战争时说: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可谓是一针见血。项羽战场指挥的成功和战略指导的失策之间的巨大矛盾反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局,给后世军事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

四一奇战

本段阐述在作战中如何运用出奇制胜的原则和方法。“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孙武最早提出的组织指挥作战的军事名言,其实质是强调进攻的突然性的问题。而要达到对敌人实施突然的进攻,则须采取隐秘巧妙的战术手段,迅速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薄弱环节。具体的操作就是制造假象,伪装主攻方向以造成敌人的判断失误,借以吸引和分散敌人的兵力,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出奇制胜,是中国古代兵家论述最多的问题。出其不意在战略上起的作用比在战术上重要得多,它是导致胜利的最有效的因素。西方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指出:一切行动都是或多或少以出其不意为基础的,因为没有它,要在决定性的地点、时间上取得优势是不可想象的。

【原文】

凡战,所谓奇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①也。交战之际,惊前掩后,冲东击西,使敌莫知所备。如此,则胜。法曰:“敌虚,则我必为奇①。”

【意译】

在作战中所说的用“奇”,就是要在敌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实施攻击,在其意料不到的时间和地点采取行动。两军交战时,在前面惊扰敌人,从后面偷袭敌人;声东而击西,使敌人迷惑而不知在何处设防,这样就能战无不胜。《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指出:“发现了敌人的空虚之处,我就一定要用奇兵战胜它。”

【原例】

三国魏景元四年,诏诸军征蜀,大将军司马文王指授节度,使邓艾与蜀将姜维相缀连;雍州刺史诸葛绪邀维,令不得归。艾遣天水太守王颀等直攻维营,陇西太守牵泓邀其前,金城太守杨欣诣甘松。维闻钟会诸军已入汉中,退还。欣等蹑于强川口,大战,维败走。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却还三十里。维入北道三十里,闻绪军却,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维遂东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去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难,粮运将匮,频至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油,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阵待艾。艾遣其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胜。”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刘禅遣使请降,遂灭蜀。

(自《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译文】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9月,魏军兵分三路攻蜀。镇西将军钟会率领魏军主力攻入汉中后,顺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直下,企图一举夺取剑阁险关而进逼蜀都成都。但是,由于蜀将姜维率领主力凭险抗御,使钟会所部受阻于剑阁而不得前进。然而,由征西将军邓艾所率的另一路魏军,却选择了“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这条为蜀军所不曾设防的进攻路线。邓艾军经过无人之地350公里,历尽艰难险阻。

从现象上看,选择这条迂远难行的路线,对魏军进攻作战似乎不利,但实际上,却使魏军绕开了蜀军主力,在敌人不曾意想和设防的路线前进,恰恰成了直趋蜀都成都的捷径,从而顺利达成了出奇制胜、一举灭蜀的战略目的。

孙子所揭示的“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见《孙子兵法·军争篇》)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见《孙子兵法·计篇》)的作战指导原则,在邓艾攻蜀作战的实践中得到了极为成功的运用,这也正是邓艾顺利灭蜀的重要原因。

四二正战

本篇阐述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正兵”作战的问题。即使用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部队,采取“且战且前”、步步推进的正规战术手段,才能取得胜利。

本篇与前篇从相反的两个侧面,进一步论述了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兵力部署和作战方法而争取胜利的作战指导原则。完全体现了孙武揭示的“凡战者,以正和,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见《孙子兵法·兵势篇》)这一军事斗争的客观规律。奇正的含义很广,郭化若将军在《孙子译注》指出:奇正一般包含以下意思:(一)在军队部署上,担任警戒、守备的部队为正,集中机动的主力为奇;担任钳制的为正,担任突击的为奇。(二)在作战方式上,正面攻击为正,迂回侧击为奇;明攻为正,暗袭为奇。(三)按一般原则作战为正,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特殊的作战方法为奇。

刘伯承元帅说:“什么是正兵呢?大体上讲,按照通常的战术原则,以正规的作战方法进行战斗的,都可以叫做正兵。根据战场情况,运用计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打敌于措手不及,不是采取正规作战的方法,而是采取奇妙的办法作战的,都可以称为奇兵。”(引自陶汉章将军《孙子兵法概论》)

【原文】

凡与敌战,若道路不能通,粮饷不能进,诡计不能诱,利害不能惑,宜用正兵。正兵者,拣士卒,利器械,明赏罚,信号令,且战且前,则胜矣。法曰:“非正兵,安能致远①?”

【意译】

与敌人交战,如果道路不通,粮草接济不上,用计谋也不能诱敌就范,用利害也不能迷惑敌人,此时最好运用正兵作战。所谓正兵,就是整肃部队,磨砺武器,申明赏罚,统一号令,一边作战,一边前进,这样就能胜利。《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指出:“不使用部队实施正面进攻战法,怎么能进行远征呢?”

【原例】

宋檀道济为高祖北伐前锋,至洛阳,凡拔城破垒,俘四千余人。议者谓应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王师以正为律,何必杀人?”皆释而遣之。于是戎夷感悦,相率归之者众。

(自《宋书·檀道济传》)

【译文】

东晋将领檀道济随同中外大都督刘裕北伐后秦而担任晋军前锋指挥官,他率军正面进攻洛阳,采取(分进合击,步步推进的)正规战法,迅速攻城破垒,俘获敌人4000余人。这时,有人建议将俘虏杀掉集中一起封土作高冢以炫耀晋军之武功。但檀道济却反对说:“讨伐罪恶,安抚人民,恰是今日应作之事。帝王的军队是以伸张正义为法度,为什么一定要杀人?”随后将俘虏全部释放遣送回家。于是,后秦民众为之感化而欣悦,相继前来归附的人很多。

四三虚战

本篇旨在阐述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我方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如何摆脱被动、掌握主动权的问题。实际上就是采用以假乱真、隐真示假的方法迷惑敌人,使敌人不能把握和确定我方的真实情况。这在作战的过程中,常常是处于弱势的一方,用以保存实力、寻找战机、待机破敌的一种行之有效战法,对现代作战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势虚,当伪示以实形,使敌莫能测其虚实所在,必不敢轻与我战,则我可以全师保军。法曰:“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①。”

【意译】

与敌人交战,如果我军力量虚弱,则应当伪装示以充实的形态,使敌人无法摸清我军的虚实情况,这样敌人就不敢轻易与我交战,我军就可以得以保全。《孙子兵法》指出:“敌人之所以不能前来与我交战,是因为我诱使其改变了进攻的方向。”

【原例】

三国蜀将诸葛亮在阳平道,魏延诸将并兵东下,亮唯留万余守城。魏司马懿率二十万众拒亮,与延军错道,径前,当亮军六十里,候还白懿云亮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懿军垂至,恐与己相逼,欲赴延军,相去又远,势不能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命军中皆偃旗息鼓,不得妄出;又令大开四门,扫地却洒。

懿尝谓亮持重,而复见以弱势,疑其有伏兵。于是,率众北趋山。

明日食时,亮与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还白,如亮言。懿后知之,深以为恨。

(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译文】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驻守在阳平关,派部将魏延等率主力东进,只留下万余人守卫阳平城。魏国大将司马懿率军20万人前去抵御诸葛亮,与东进的魏延军错道而行,径直进至距诸葛亮30公里的地方,其侦察人员回来向司马懿报告说:诸葛亮所在阳平城中兵力不多,力量虚弱。而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军即将来到,担心他向自己逼近,打算开赴魏延处,却因彼此相距太远,事态紧迫已经来不及了。因此,蜀军将士个个惊慌失色,不知应当采取什么办法。然而,诸葛亮却神态自若,镇静如常。他命令城中蜀军都放倒旗帜,停息鼓声,不准随便走出营帐;又命令士兵大开四面城门,于门前洒水扫地。司马懿一贯认为诸葛亮用兵谨慎持重,而现在却又摆出虚弱的姿态,因此怀疑诸葛亮于城中埋设有伏兵,于是便率领大军退往北山之下。到了第二天吃饭的时候,诸葛亮同他的参谋助手们拍手大笑说:“司马懿一定认为我故意装出怯弱的样子,埋设着强大的伏兵,所以才沿着山麓退走了。”蜀军侦察人员此时回来报告的情况,完全像诸葛亮所预料的那样。司马懿后来知道了这个情况,深为悔恨。

四四实战

本篇阐述了与实力雄厚的敌人作战应采取的作战指导原则。战争历史证明,对于势力强大之敌,须严加防备,而对势力弱小之敌,也不可掉以轻心。只要面对的是“敌人”,就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关注对方的发展和企图,即只有居安思危才能保证有备无患。这是被战争实践一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人势实,我当严兵以备之,则敌人必不轻动。

法曰:“实而备之①。”

【意译】

同类推荐
  • 来自隋唐的特工

    来自隋唐的特工

    一个来自隋唐的娘娘!!如何成为一代抗日特工传奇
  • 邪龙狂兵

    邪龙狂兵

    【火爆爽文,万人跟读】他是魔影杀手,他是兵王之王!神秘部队的天之骄子,为了一个不能说的任务,龙卧花都。一双铁拳,打遍阴暗角落的魑魅魍魉。一柄军刺,刺碎城市森林的生存法则。我是丛林兵王,在都市,我,亦是王。绝色老板娘:“杨飞,你丫把欠老娘的八百块房租交了,再到这里吹牛!”读书QQ群二181195564。
  • 舍命谍战

    舍命谍战

    这本小说是讲述外国特工利诱绑架等手段对中国核武器高精技术的窃取,主人公舍予等六人不顾一切为保护他们所要救的专家而陶冶出的舍命谍战。
  •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1939-1945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战争,也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较量。在这场以法西斯德、日、意轴心国为一方,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的同盟国为另一方的大战中,双方投入兵力兵器之多,战场波及范围之广,作战样式之新,造成的损失之巨,产生的影响之大、之深、之远,都是前所未有的。本书精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个经典战役。翻开本书,你将亲身感受当年那一个个惊心动。
  • 光耀一生

    光耀一生

    一代传奇特种兵王光耀,他的荣誉彪炳史册,他的光辉荣耀万年。上山为虎,下海为龙。后来成为龙虎集团军总司令,手下兵力20多万。铲除一切潜在隐患,干掉所有敌人,扬我中华名,振我中华威。
热门推荐
  • 巫冥真藏

    巫冥真藏

    一个普通的少年,再经历一次意外的劫难之后,毅然的踏上了修真之路,身怀神秘的“羊皮纸”,却有着不平凡的身世,少年历经坎坷,以平凡的资质追求天道,在这个佛、魔、道、儒、妖、巫并存的修真界中,演绎一曲悲欢离合的不朽传说。
  • 帝王盛宠:日本鬼子速投降

    帝王盛宠:日本鬼子速投降

    她,简鱼鱼,二十一世纪的豪门千金,可是,却被一个渣男给甩,哎,借酒发愁,开车开到半路,天下落下一雷劈,一下子穿越到1938年,抗日大战,呜呜呜……好惨,但是,对于自小沉迷于抗日神剧和拥有伟大的爱国主义之情的简鱼鱼,她能说不帮忙行么?可答案却是——不行!好吧,她简鱼鱼帮,不过,哇塞!她简鱼鱼真是好命,走哪都可以调戏美男,哼哼!哪个人说抗日大战男子长得丑丑的?站出来,保正不打死他!嘿嘿~抗日抗累了,调戏个美男解解疲,爽歪歪~可是,老天爷,您别来个霸道.腹黑,智商颜值逆天的臭男人好木好?!莫问她为毛,因为惹不起也调戏不起啊啊啊……
  • 傲世雷尊

    傲世雷尊

    凡星,一个废材皇子的蜕变,独身拥有大陆中最强的雷属性之体。为报母仇,毅然踏上了巅峰强者之路,成为了凡界中至强巅峰强者!爱情,是唯一的;友谊,是最真诚的;属性,是最霸道的;而我的剑,是最强的!境界划分:灵光、灵动、灵师、灵王、灵皇、灵尊、灵仙
  • 御鬼大师

    御鬼大师

    许铭,一个家境普通的大学生,偶得一款神奇的仪器-----超级制鬼仪。利用这仪器,他可以制造出鬼物,这些鬼物,普通人肉眼难以得见,鬼物各有所能,且完全听命于他。且看许铭如何指挥这些能力各异的鬼物,笑傲都市。
  • 周瞳探案系列4:剥皮者

    周瞳探案系列4:剥皮者

    死亡不是结束,只是一切的开始……神秘的雪域高原,凶残的剥皮杀手,古老的诡异传说,重重交织,真假莫辨,匪夷所思!2010悬疑惊悚巨献,周瞳探案系列之四——剥皮者,一切谜题,为你而来……
  • 穿越到网球王子

    穿越到网球王子

    少女璃音,因为受到穿越大神眷顾,穿越到《网球王子》的世界里,而且还被缩小年纪,成了一个小女生!与王子们一同上学。一到这个世界,首先遇到的就是大BOSS「越前南次郎」,而後又因为龙崎教练的安排,成为青学男网部的经理,与青学的王子们一起上下学、一起打网球、一起朝全国第一的目标迈进!本文的男主角设定为冰山手塚,剧情是跟着动画走的,感情方面偏淡,原创女主,另外还有一些原创配角,要是不喜欢有原创角色,就请无视本文吧!
  • 修玄纪

    修玄纪

    序:“师父,修仙真的可以长生不死吗?”“何为长生?又何为不死?”“唔..就是可以一直活着,不管经历了一千年、亦或是一万年也永远不会老、不会死。”“那你的心呢?”“心?”“须知长生易修,心难守。自天地初开,恒古以来,修得长生者不知凡几,可又有几人能一直‘活’到现在?”“恩,弟子明白了。”
  • 王俊凯之十年后的澄海

    王俊凯之十年后的澄海

    在女主初中那年,她阴阳差错的遇到了她的偶像。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进行理性规划和管理,并用心去经营。《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站在人生的基准线上,从人生定位、调整心态、选择放弃、失败挫折、珍惜时间等方面入手,深刻而细致地为你解读人生的主宰,成败的关键,让你在振奋人心的阅读中给自己一个清楚而准确的定位。
  • 孤女五零奋斗记

    孤女五零奋斗记

    莫轻穿越了!穿到五零年代成了老莫家的小女儿看她如何带着系统活得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