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5300000012

第12章

又派遣大将韩荀率步骑往西,欲切断曹军西侧补给线。曹操令大将曹仁领兵击败刘备等,继大破韩荀于鸡洛山(今河南新密东北)。曹军又得到司隶校尉钟繇自关中输送战马2000多匹,战斗力有所增强。而袁绍一再拒绝分兵突袭许昌的建议,执意要从正面歼灭曹军。双方相持了3个月,曹操处境日渐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惫,军粮将尽,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欲退守许昌。在关键时刻,侍中兼尚书令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已半年之久,此时先退兵必为其所乘,从袁军当前形势来看,不久也必然生变,不可失去出奇制胜的良机,力主继续坚持。

于是,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一方面加强防守,调补供给,坚守待机,继而准备近期决战。同时,命令负责后勤补给的任峻采取10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败袁军,不久派大将徐晃、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于故市(今河南延津县内),增加了袁军的补给困难。

同年10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大将淳于琼率兵万余人护送,囤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公里的故市、乌巢。沮授建议袁绍增派将军蒋奇守护乌巢侧翼,以防曹军袭击,袁绍不听。谋士许攸、将领张郃又建议派遣轻骑突袭许昌,袁绍仍拒不采纳。此时,许攸得知留在邺城的家属因犯法被下狱,愤而投奔曹操,并将乌巢的情况告知了曹操,建议曹操派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苟攸等守护营垒,亲自率领步骑5000人,乔装打扮成袁绍增援乌巢的部队,打着袁军旗号,兵衔枚马缚口,每人带一束柴草,连夜潜行,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赶至乌巢,立即围攻,放火烧粮草,袁军惊乱。天亮后,袁军守将淳于琼见曹兵不多,出击反扑。曹操挥军猛攻,迫其退保营屯。

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不听张郃派重兵前往救援的建议,只派了一部分兵力救援乌巢,命令张郃、高览等率领主力进攻官渡曹军营垒。哪知曹营坚固,久攻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部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逼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死淳于琼,并烧毁袁军全部粮草。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传到袁军前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张郃见大势已去,与高览焚毁攻城器具,投归曹操。曹操乘势发起进攻,大获全胜。袁绍仓皇带800余骑退回河北,从此一蹶不振。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官渡之战终于以曹胜袁败而告结束。

三、作战评析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之间的兼并战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实现地区性的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曹操在政治上抑制豪强,得到中小地主阶级的拥护;“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自己处于有利的政治地位;注意网罗人才,得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拥护;经济上实行屯田,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后勤供应,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社会生活,赢得了民心。除此之外,作战指导上的高明也是他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曹操根据敌强己弱的具体情况,采取后退一步、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在防御作战中,能从被动中力争主动,指挥灵活;面临危局,坚定沉着;善于捕捉战机,果断旅行;善于听取部属意见,紧紧抓住奇袭乌巢这一关键环节,终于取得胜利。集中体现了曹操善纳良策及诡诈多奇、攻守兼施、注重火攻、集中兵力等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反观袁绍,政治上纵容豪强,兼并土地,任意搜刮,因而遭到人民的反对。袁绍内部不和,短于筹谋、恃强骄躁、不善用人,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能采纳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丧失良机。而且粮草竟然先后两次被烧毁,不能及时接受教训,总结经验,终于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导致全军溃败。

三一斥战

在战役、战斗的行军、机动过程中,要通过侦察部(分)队摸清敌军动态,防止敌军伏击、袭击、阻挠、迟滞等。随时了解和掌握敌情变化,预先准备,并不断调整、修改作战计划,捕捉战机,与敌军进行决战。本篇所讲的在行军和机动过程中的侦察方法,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只是侦察和传递信息的手段扩展到运用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进行侦察和报告,例如直升飞机、无人侦察机、卫星、装甲车等,但其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原文】

凡行兵之法,斥堠①为先。平易用骑,险阻用步。每五人为甲,人持一白旗,远则军前后左右,接续候望。若见贼兵,以次递传,告白主将,令众预为之备。法曰:“以虞待不虞者胜②。”

【意译】

一般在进行机动的过程中,首先要派人进行侦察,平坦开阔的地区使用骑兵,崎岖不平的山地使用步兵。每五人编为一组,每人持一面白旗,由近到远,在部队远处的前后左右都要不断地侦察,一旦发现敌人,便依次把消息传报给主将,以便使部队有所准备。《孙子兵法》指出:“以自己有准备的军队去打没有准备的敌人,就一定会胜利。”

【原例】

汉宣帝时,先零诸羌叛,犯边塞,攻城邑,杀长吏。时后将军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上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然羌戎小夷,逆天背叛,灭亡不久,愿陛下属之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阵,会明,遂以次尽渡。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至,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中勿击。遣骑候望四望狭中,亡虏。夜半兵至落都,召诸校司马,谓曰:“吾知羌虏不能为兵矣。使虏发数千人守杜四望狭中,兵众岂得入来!”充国常以远斥堠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垒,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遂平先零。

(自《汉书·赵允国传》)

【译文】

西汉宣帝时期,先零羌等部发动叛乱,进犯边塞,攻打城镇,杀害官吏。此时的后将军赵充国已经70多岁了,宣帝认为他年纪老了,便派御史大夫丙吉问他,谁可以率兵前往平息叛乱时,赵充国回答说:“没有能超过我的人啦。”宣帝所遣使者又问:“将军估计一下羌兵现在的情况怎样,我们应当派多少兵去?”赵充国回答说:“百闻不如亲眼一见。战争的态势是难以在远离前线的地方估计的,我愿意立即飞驰赶到金城前线,据实地以绘制军事地图,依敌情而拟订攻讨方略,一并上报陛下。然而,先零羌是个小部族,它违背天意而发动叛乱,其灭亡之日不会太久。希望陛下把平叛的任务交给我,请不要为此事而担忧。”宣帝听后笑着说:“好!”赵充国到了金城,等到集结了万名骑兵以后,便打算渡过黄河,但又怕被羌兵阻遏截击,因此就于夜间派遣三校部队悄悄首先渡过黄河,渡河之后立即安营布阵。等到天明时候,汉军依次全部渡过了黄河。他们发现有几百羌族骑兵出入于汉军附近。赵充国对将士说:“我们的人马刚到,因疲乏不能出击驱赶羌兵。这些羌兵都是一下难以战胜的骁勇骑兵,且又怕他们是引人上钩的诱兵。打击敌人是以全歼有生力量为目的,小利是不值得贪图的。”于是,他下令汉军不得随意出击。其后,赵充国派遣骑兵到四望狭进行侦察,没有发现敌兵,于是乘夜率军进至落都谷,召集各校指挥官,说:“现在我才知道羌人是不会用兵的。假使他们派出数千兵扼守四望狭,我们的部队还怎么能进得来呢!”赵充国用兵打仗的特点是,往往把派员到远处侦察敌情作为重要任务,行军时必定做好战斗准备,驻扎时必定构筑坚固营垒。尤其可贵的是,他能做到慎重战事,爱护士卒,先搞好谋划然后再出兵攻战。因此,他能顺利平定了先零羌的叛乱。

三二泽战

本段旨在说明在沼泽地区行军、宿营及作战应注意掌握的问题。沼泽地区,地势低洼,易被水淹,既不便于部队运动,也不利于部队宿营,部队补给供应不便,是严重阻碍作战行动的不利地形条件。

在此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主张尽量避开在此种地形行军和作战,在不得已处于此种地形环境中时,采取的宿营方法也是可取的。反映出作者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

【原文】

凡出军行师,或遇沮泽、圮毁之地①,宜倍兼行速过,不可稽留也。若不得已,与不能出其地,道远日暮,宿师于其中,必就地形之环龟②,形者中高四下为圆营,四面受制。一则防水潦之厄,一则备四围之寇。法曰:“历沛圮,坚守环龟①。”

【意译】

凡行军打仗,可能会遇到低洼的沼泽地,这时应加速兼程通过,不能在这里久留。如果实在没办法,或路远天黑走不出去,不得不在这里驻扎,就必须在地形呈龟壳状地方驻扎军队,形成中间高,四面环绕向外的圆形营。这样,一方面可以防被水淹没,另一方面可以防备四周的敌人。《司马法》指出:“部队处在沼泽之地,要坚守成环龟形状的营垒。”

【原例】

唐调露元年,突厥阿史德温傅反,诏礼部尚书、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之。军次单于界北,暮已立营,堑壕既周,行俭更命徙营高冈。吏曰:“吏士安堵,不可扰。”不听,徙之。比夜,风雨雷霆暴至,前设营所,水深丈余,莫不骇叹,因问何以知风雨也,行俭笑曰:“自今但依我节制,毋问我所由知也。”

(自《新唐书·裴行俭传》)

【译文】

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东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起兵反唐,高宗命以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兵北上讨伐。(次年3月)当唐军进入突厥境内的单于都护府北界时,夜幕已经降临,部队安营扎寨、挖掘堑壕已经完全就绪后,裴行俭突然改令部队立即迁到高冈为营。有的将领报告说:“将士们现已安居就绪,不可再惊动他们了。”裴行俭执意不从,硬是命令部队移往高冈处安营。等到深夜,风雨雷霆突然大作,唐军原来设营地方,顷刻一片汪洋,水深竟达一丈多。

众将士目睹此种惊涛骇浪的突变情景,无不惊叹侥幸,并因此而询问裴仁俭怎样知晓必有风雨要来,行俭只是笑着说:“从今以后你们只听我指挥就行了,不必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三三争战

夺取并占领有利于己方的地形条件对作战胜负与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战争实践证明,地形条件的优劣,是直接影响战局发展变化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

【原文】

凡与敌战,若有形势便利之处,宜争先据之,以战则胜。若敌人先至,我不可攻,候其自变则击之,乃利。法曰:“争地勿攻①。”

【意译】

凡与敌人作战,如果有地势便利的地方,应该抢先占据,依靠这种地形作战,作战就能获胜;如果敌人抢先一步,我军就不能进攻,应等候敌人内部发生变化,然后发动进攻才能胜利。

《孙子兵法》指出:“对互相争夺的地方不能贸然进攻。”

【原例】

三国魏青龙二年,蜀将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是时,魏将司马懿屯渭南,郭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

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心,此非国之利也。”懿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遂逆击之。

后数日,亮盛兵西行,淮将皆以为欲攻西围,淮独以亮见形于西,欲使兵众应之,必攻东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败。

(自《三国志·魏书·郭淮传》)

【译文】

三国时期,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北攻曹魏,且在兰坑一带垦田种地。此时,魏国大将司马懿率兵驻屯在渭水之南,其部将郭淮推测诸葛亮一定要争夺北原,便建议魏军抢先占领该地,但在讨论中多数人认为不必如此。

郭淮因此而进一步分析说:“倘若诸葛亮跨过渭水而登上北原,再派兵控制了北部山区,就会切断陇道,动摇民心,这将是不利于国家大计的。”司马懿听完郭淮的一席话非常赞赏,并派他率兵进屯北原。

就在郭淮所部进占北原,正在构筑工事之际,蜀军大批赶到这里,郭淮于是挥军迎击之。几天后,诸葛亮大张旗鼓地调兵西行,郭淮的部将们都认为诸葛亮要攻打魏军西部阵地,唯独郭淮看出诸葛亮是用“示形”之法伪装向西进攻的样子,以此诱使魏军前去应战,而真正企图则是向东进攻阳遂。当天夜里,蜀军果然向阳遂发起进攻,但因郭淮预先有所准备,才使魏军没有打败仗。

三四地战

本段从战略的高度阐述地理条件与战争实践的关系,揭示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是实现“以寡敌众、以弱胜强”的必要条件,强调“地利之助”对作战胜负的重要性。明代的著名兵书《草庐经略·地形》指出:“两军交战,地不两利;我先得之,敌为我制。虽可利人,实由人择,固分险易,还务通权。”作战行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地形是其赖以进行的载体。因此,任何作战行动无一不受地理条件的影响。

【原文】

凡与敌战,三军必要得其地利,则可以寡敌众,以弱胜强。所谓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利,胜之半也①。此言即知彼又知己,但不得地利之助,则亦不能全胜。法曰:“天时不如地利②。”

【意译】

凡与敌作战,部队必须占据有利的地形,这样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就是说,知道敌人可以攻击,也知道自己的官兵可以进行攻击,但不知道利用有利地形,胜利的把握只能有一半;即使知己知彼,但得不到地形的帮助,那么仍然不能全胜。《孟子》指出:天时不如地利。

【原例】

晋安帝讨南燕,慕容超召群臣议拒晋师。公孙五楼曰:“晋师劲果,所利在速战,初锋勇锐,不可击也。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可徐拣精兵二千骑,循海而南,绝其粮道;别遣段晖率诸州之军,缘山东下。腹背击之,此上策也。各命守宰依险自固,较其资储之外,余悉焚荡,芟除粟苗,使敌来无所资,坚壁清野,以待其衅,中策也。纵贼入岘,出城迎战,下策也。”超曰:“京都富盛,户口众多,非可以一时入守。青苗布野,非可卒芟。设使芟苗守城,以全性命,朕所不能。今据五州之强,带山河之固,战车万乘,铁马万群,纵令过岘,至于平地,徐以精骑蹂之,必成擒也。”慕容镇曰:“若如圣旨,必须平原十里而军,军垒成,用马为便,宜出岘逆战,战而不胜,犹可退守。不宜纵敌人岘,自贻窘逼。昔成安君不守井陉之险,终屈于韩信;诸葛瞻不守马阁之险卒擒于邓艾。臣以天时不如地利也,阻守大岘,策之上也。”超又不从。而摄莒、梁父二戍,修城隍,拣士马,蓄锐以待之。其夏,晋师已次东莞,超遣其左军段晖等步骑五万,进据临朐。俄而,晋师渡岘,慕容超惧,率兵四万就段晖等于临朐,战败,超奔广固,数日而拔,燕地悉平。

(自《晋书·慕容超传》)

【译文】

东晋安帝派遣大将刘裕率军进讨南燕。南燕皇帝慕容超召集群臣研究抵抗晋军之策,征虏将军公孙五楼献计说:“晋军强劲果断,利于速战速决,他们初来锋锐气盛,不可以立即迎击它。

同类推荐
  • 帝九域

    帝九域

    五十年前,妖域大肆侵略扩长。魔,鬼,中原三域人民拼死抵抗,合众抗击妖族。五十年后,风云再起。四位少年谱写一篇可歌可泣的辉煌。
  • 滇西抗战史论

    滇西抗战史论

    本书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滇西抗战史实为依据,采用史论结合的形式,对滇西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评述。
  • 民国谍战

    民国谍战

    这是一个关于潜伏的故事。一个普通的公务员,意外穿越到了时局动荡的民国,受命加入76号特工总部,寻找地下组织,营救爱国志士。在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步步为营的谍海生涯中,他该如何机智地扮演好这个碟中谍?
  • 猎鹰突击队

    猎鹰突击队

    用各种残酷的训练,彻底摧毁一个人的自尊,重新赋予你新的性格。猎鹰突击队空前的特种作战小队就像一个匕首随时会插进敌人的心脏
  • 密集火力

    密集火力

    在《拯救大兵》的沙滩放冷枪,在《狂怒》的十字路口刚坦克,在《集结号》的大雪里挖地雷,在《中途岛海战》上空扔炸弹,在《环太平洋》的海底打怪兽,在《变形金刚》的月球收废铁,在《速度与激情》街头飙赛车,在《碟中谍》的跑道上扒飞机,在《士兵突击》的演习场揍老A,在《团长》的南天门上唱二人转,你要让我来啊,谁TM不愿意来啊,哪个犊子才不愿意来啊~啊~柱子,看见那个山头没,想不想干他一炮?二营长,把老子的意大利炮拉过来!喂,094吗?怎么还不开火,你TND磨叽啥呢?等着你那十几枚铁疙瘩下崽呢?老大,咱为毛要跟对方开战啊?为毛,谁让这货昨天打麻将的时候出老千来着。切,我看更多的是因为他当时说你长得丑的缘故吧。艹,知道还问!
热门推荐
  • 我的诡异老婆

    我的诡异老婆

    为了给母亲筹钱治病,我成了上门女婿,婚后,我发现妻子许多诡异、恐怖的秘密……
  • 三世桃花:望桔梗

    三世桃花:望桔梗

    抱歉,此书错误,请关注《三世桃花:吾名颜逝》,谢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警告!国民男神是女生

    警告!国民男神是女生

    在她十岁那年被继母和她那白莲妹妹陷害,去了英国。七年后,她回来了。打渣渣,虐小三,手撕女白莲,她要亲手把她们送进地狱。在这过程中却不小心惹上腹黑男神。第一次见面:“你好,我是鹿饮溪”他竟连眼神都没给她。然而在那之后,“听说你是男的?”鹿饮溪翻了个白眼“你眼瞎啊,看不出来吗?”他眸子深了深,迅速翻身上来,鹿饮溪一脸惊恐,“你干什么?”他悠悠吐出两个字“验身”
  • 劳资天下第一

    劳资天下第一

    emm,好吧我也不知道怎么写简介,大概是主人公得到了一部神秘的手机和一个神秘的珠子从此走上了巅峰吧,差不多,差不多,哈哈哈哈
  • 恶魔天使:花心男友大战呆萌妹纸

    恶魔天使:花心男友大战呆萌妹纸

    当天使遇到恶魔他们会蹭出怎么样的火花呢?血色床单,冰冷的房间,腐烂的尸体,一切一切都是她,抢走了我的幸福,抢走了我的孩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菩提山

    菩提山

    已经在菩提山出家的明芳是个在庙里长大的孤儿,在出家前曾经在长江中救过杨梅的命。杨梅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也因为自己确实爱他,由此发生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