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41900000026

第26章 世界部落文化(11)

在习俗方面,僧伽罗部落有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和礼教,尤其在结婚、生孩子等大事上都有一套特别的习俗。僧伽罗人结婚时,要举行一种“波鲁瓦”仪式,也就是结婚登记仪式,男女双方以此来表示对这门婚姻的重视。婚礼更是热闹非凡。

僧伽罗部落有独特的丧礼风俗。在丧礼中,他们把死者的头朝西停放,意味着死者向西归属于大帝。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习惯于头朝东睡觉,因为早晨和煦的阳光能使头部感到舒适,而且温柔的阳光能使人从酣睡中唤醒。他们把尸体停放以后,死者的家属先用加入柠檬的水,把尸体从头到脚擦洗一遍。这样做,据说可以消除人死后散发出来的细菌。然后,他们用白布将尸体盖好。

僧伽罗人在婚、丧礼仪中,习惯搭一个布篷子,表示庄严和纯洁。在丧礼中,他们把篷子搭在尸体上方,还可以挡住掉下来灰尘。当尸体从屋子里抬出去时,篷子也一起被搬走,表示在世的人对死者的尊重依然存在。

尸体停放期间,在死者的头部上方和双脚的下方要点两盏灯。这是僧伽罗人丧礼中必不可少的习惯。同时还把一块铁或一件武器放在尸体下面。据说是为了阻止别的幽灵侵犯尸体,用武器恫吓它们,把它们赶走。

死者住宅中挂的所有照片,自停放尸体那日开始,要翻转过来挂着。在此期间,家里的人不能做饭,他们从饭馆里买饭回家、或到周围邻居家里去吃饭。他们认为:如果点燃炉火,可能会引起尸体内的毒素散发出来污染食物。要待尸体土葬或火葬以后,死者的家属才在家里做第一顿饭。

僧伽罗人除了实行火葬、土葬之外,古时候还有实行天葬、水葬的。就是把尸体抬到森林中去让动物吃掉。也有的把骨灰装入陶罐里,用白布包扎结实,把它扔到江河中去。僧伽罗人行火葬时用柴。他们先在墓地竖起几个桩,木桩上放置许多木柴,搭成一个内部中空的柴垛,然后把装有尸体的棺木推进去,连柴一起烧掉。

按照习惯,在行火葬时,应由死者的女婿或妹妹的儿子点燃柴垛。他们先是叫喊着用斧子拍打柴垛,据说是为了驱走有可能钻入柴垛的幽灵。死者的骨灰,有的人家不去收,任由它在地上散落、消失。有的人家则把它装进陶罐里埋葬,然后在墓地上立一个墓碑。

丰富多彩的新年庆典

僧伽罗将新年定在阳历每年的4月中旬。按照当地的节令,此时正是庄稼收割完毕、仓满屯溢的时节。因此,僧伽罗新年实际上是庆祝丰收的节日。僧伽罗新年很讲究除旧迎新。新年到来之前,人们忙于结束手头应做的活儿,并开始清扫房屋,缝制新衣和采购新年食品等。在除夕日,人们要将燃烧了一年的炉火熄灭,并将炉火清除出去。同时要为新年储备足够的水。在最后一次打水时,要向井里投掷一枚硬币,以示向旧的一年告别。

新年前夕,人们要沐浴、抹头油。人们认为沐浴可以洗去一年来身上的尘垢和疲劳。抹头油是一项很庄重的仪式。头油是用多种草药、榕树叶汁和椰子油调拌而成的。抹头油要在吉祥时刻进行,由一家之主将调好的油分别抹到家里每个人的头上。僧伽罗人深信抹头油不仅可防病除灾,而且还可以求吉利。

僧伽罗人笃信占星学,因此新年期间一切活动都要按占星学的规定在吉日良辰进行。新年到来之前,各大报纸天天刊登新年的最佳时辰,如沐浴、抹头油、用膳等,甚至连新年期间出门应向何方走也都有明确规定。按占星学规定,从除夕到新年正式到来之前,其间有一段时间不许从事任何生计活动,人们称这段时间为“不宜时”。人们都利用这段时间到附近庙里去进香拜佛,祈求佛的保佑。除此之外,一切活动都停止。

新年期间,儿女还要向他们的长辈分别敬献一束酱叶,以此表示感谢一年来长辈对他们的养育和教导,同时也为各人所犯过失或对长辈的不恭行为而祈求宽恕和原谅。僧伽罗人对这项仪式总是引为自豪,认为这是他们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之一。

新年中的第一次炊事活动,也是按占星学规定的时刻进行的。并要讲究全新,烧饭用新收获的米和陶罐。做好饭后,由家中的长者用手抓起饭团,分别送到家庭每个成员的嘴里,以表示对大家的新年祝福。

新年期间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参加不同的游乐活动。年轻妇女和姑娘们最喜欢荡秋千;小伙子们的活动项目最多,如拔河、打球等;孩子们做游戏、捉迷藏等。有的地方还组织大象比赛。有条件的地方还请音乐舞蹈团来演出,但最激动人心的就是节日夜晚各村出的鼓歌声。各村都有一面大鼓,其形状像一扇磨盘。鼓放在一矮木架上,一群妇女席地围坐在四周。她们一边唱歌,一边用手双击鼓。鼓歌声轻重急缓有致,时而委婉幽远,时而激越高昂。各村鼓歌声此起彼伏,相互呼应,为僧伽罗新年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波提亚部落:云彩上的居民

历史发展与文化概况

南亚尼泊尔王国的波提亚部落居住在青藏高原南部边缘的喜马拉雅山区,居住地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因此有人称他们为“喜马拉雅的云居客”。他们是和中国藏民很相似的一个族群,过着和几个世纪甚至十几个世纪前几乎相同的与世隔绝的生活。贫瘠的土地难以维持他们生存,于是他们依靠三重生计过活:种田、放牧、商品交易。

尼泊尔与中国西藏南部边缘毗邻的地区一直被喜马拉雅山脉高耸入云的顶峰遮蔽着,其间又高又窄的山谷就是人口达40万的波提亚部落的家园。这一地带通往东西方向的路都被群山、峡谷隔绝,被流经森林的河流所切断,所以那里的每一个社群都发展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但据说他们的祖先源于中国西藏地区,他们现有的语言、文化、佛教信仰、艳丽多彩的手织服装和饮食习惯,都是起源于那里。

波提亚人在山上的牧场放牧大量的牦牛,以弥补生活资料的不足。在冬天,当大雪覆盖他们的居住地时,他们就迁移到相对低洼的地区,用他们的牦牛产品换取粮食。这里的牧民领着牛群在山中独自面对种种困难,战胜世界上最严酷的环境得以繁衍生息下来。

波提亚人具有开放和大方的性格,也正是他们这种开放、大方、独立、足智多谋的性格,才使得他们能够生存并得以繁衍生息。

波提亚部落中有特别的驱魔仪式、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遵循的藏传佛教以及天葬仪式。波提亚人认为“没有喇嘛,就不可能有途径得到启迪教化”,因此藏传佛教是他们无形世界里的指南。在波提亚人的家园,超自然力仍然主导着他们的思想,为摆脱魔鬼和疾病而做的驱魔仪式,波提亚人都对佛教十分入迷。

波提亚的孩子们很早就学到一些必需的本领,他们还接受了贸易技巧的教育,这被认为和其他本领有同等重要性。

随季节而改变的生活方式

波提亚部落在每个季节都由三件主要的事情主导:交易、放牧、耕作。冬天主要是交易的季节;春天和秋天则主要是播种和收获庄稼的季节;在夏天的几个月里,很多波提亚人离开村庄,带着他们的羊群和牦牛,一步步往上移动牧场,以开辟所有可利用的草地。

每年春天都有两周的时间,村庄周围的田里有热闹非凡的活动,因为村民在翻松土壤,播种种类不多的庄稼——主要是大麦,当然还有些土豆、萝卜和芥末,这些东西在寒冷、高海拔、崎岖地带也能繁茂生长。

四月初,村民从过冬之地——地势低的居住地或做贸易的地方一回来,就开始准备播种的种子。整个社群集中劳力修缮界分梯田的矮墙和清理从纳河输水的灌溉渠道。当这种集体的劳动干完以后,每个家庭就开始翻耕自家开辟的不规则的小田,这些小田大多数都是散布在村庄周围大约6000多亩可耕种的区域里。因为地面又干又硬,不能用质地很轻的犁直接翻耕。于是妇女劳力就要先做前期工作,她们用锄头把脆脆的土块敲碎,并在土壤表层薄薄地撒上一层肥料,然后播下种子。只有到这个时候,男子才会犁田,把肥料翻到土壤里,同时把种子埋掉。每户人家都是依赖强壮的牦牛来犁田的,这些用来犁田的牦牛在短短的播种期间会留在村庄附近吃萆。每天早上,被选中犁田的牦牛都会被聚集起来,装上鞍具,分配到以两头牦牛为一组的犁田劳动中。

波提亚人完成播种的热潮主要是受天气的影响,如果种子在四月底前就种下去了,会被霜冻死;但是播种推迟到五月中旬以后,庄稼在收获之前会被冬天的袭击毁掉。播种过后,牦牛从艰苦的奴役中解放出来,被赶往夏天牧场,它们的主人也不用再操心田地,享受一段时间的休闲。当男子在牧场照看牦牛的时候,妇女就在田里除草、灌溉正在生长的庄稼。但是到了秋天,每个人又会迎来第二轮激烈的劳动。首先是收获土豆、萝卜和芥末,然后是大麦,他们用镰刀把大麦割下来,一捆捆束起来堆在田里。村民再把一捆捆的大麦背回家去,把麦秆上的粮食反复敲打下来,并在屋顶上摊开晒干,然后储存到他们的房子里。

阿萨姆部落:几代同堂的部落

阿萨姆部落生活在南亚的印度,自称阿霍米亚人、阿萨米亚人,现主要居住在印度阿萨姆邦。阿萨姆人一般肤色呈黄色或黑黄色,身材矮小,面部有蒙古种人的明显特征。

阿萨姆地区的最早居民属原始澳大利亚人种,体质特征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的一些原始部落相近。后与达罗毗荼人、蒙古种人、雅利安人长期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阿萨姆部落。

4世纪左右,阿萨姆部落曾建立迦摩缕波国,13世纪时,来自缅甸的阿霍姆人(傣族的一支)征服迦摩缕波国,建立阿霍姆国。

阿萨姆人使用阿萨姆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与孟加拉语相近,但受藏缅语影响很深。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阿萨姆人主要信仰印度教,属湿婆派,敬奉克里希纳神和象征力量的湿婆神、迦利女神。部分人信伊斯兰教,种姓制度温和。

阿萨姆人几代同堂的家庭普遍。男女婚姻可自由做主,人死后行火葬。目前的阿萨姆人多以务农和畜牧为业,少数人在种植园或作坊做工。阿萨姆人的纺织、制陶等手工业发达。

阿萨姆人多以大米为主食,尤喜喝茶。平时阿萨姆男子只穿围裤,冬季肩披布肩;妇女只穿长统裙,缠胸巾,头上和肩上披纱巾(城市妇女多穿纱丽)。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诸部落:原始密林中的神秘部落

历史发展与文化概况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属于印度,距离印度主体大陆1200千米,距缅甸则较近,由572个热带雨林覆盖的大小岛屿组成,这里自古以来就生活着尼科巴、大安达曼、翁格、森蒂内尔、迦拉瓦、匈蓬6个古老的部落。

据有关专家推测,关于安达曼群岛诸部落的起源,一种观点认为他们与东南亚的西蒙族有关;另一种说法是他们可能是约10万年前非洲移民的后代,这批移民在3.5—4万年前到达安达曼群岛。

安达曼群岛诸部落的人身材非常矮小,平均身高不到150厘米,但看起来很匀称,有着明显优美的身体曲线,肤色偏黑,略带红色的头发鬈曲稠密,鼻子宽而直,眼睛大而扁平,呈黑褐色。

这里的6个部落主要以原始的采集和渔猎为生,至今仍处于半游牧状态,甚至有的还用树皮树叶遮蔽身体。他们的食物还有椰子、槟榔、海牛、海龟、鱼蟹和蜜蜂等。野猪是岛上常见的动物,也最为安达曼人所喜食。

与世隔绝的生活和习俗

一直以来,这些部落都居住在浓密的森林里,与外界保持非常有限的接触,而且任何一次接触都必须按他们愿意接受的条件进行。

大安达曼部落在18世纪尚有1万人,但他们拒绝臣服于英国殖民者的权威,因而被大批杀死,到20世纪70年代只剩下19人。目前也只有30人,虽然获得了斯特雷特岛专门为他们建造的住宅,但他们的命运仍是个未知数。

翁格是最早来到这里的部落之一,主要生活在小安达曼岛上,靠狩猎的采集为生。但在最近数十年中,他们的人口有所减少,目前总人数有100多人,因为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通常只取自己需要的猎物,他们的凉亭式房屋甚至连苇席都没有。而总人口大约270人的迦拉瓦部落的居住地地势较高,处境可能相对乐观一些。

森蒂内尔部落则一直被视为一个神秘的部落,生活在位于安达曼群岛的主岛西部7千米处的北森蒂内尔岛,人口不足200人,是今天世界上少有的拒与外界接触的石器时代部落。人们习惯于把森蒂内尔人称为“石器人”或“原始人”。他们的成员几乎从没见过外来人,因为他们住在一座小的孤岛上,外人想进岛很难,甚至连人类学家也没有机会对他们进行研究,而岛上其他部落也不明白他们的语言。

据历史记载:1290年,马可波罗曾护送一名远嫁印度的中国女子经过安达曼群岛,他描述说当地的土著部落“凶残如野兽,捉到本部落以外的人就会将其活活吃掉”。因此,森蒂内尔人很长时间一直被认为是食人族,他们会捕食那些来自部落外的陌生人。

另据记载:1896年,森蒂内尔人曾经杀死过一名外来者。那是一个来自英国的逃亡者,他一度殖民过安达曼群岛,后来人们在海滩上发现了他的尸体,喉咙被切断,身上多处被弓箭刺穿。后来,森蒂内尔人还杀死了两名闯入其领地的印度渔民,随后将他们埋葬在海边的沙滩上。这一发现至少戳破了食人部落的神话。人类学家贾丝廷是最早到该岛的外人之一,他在1982年发现森蒂内尔人以渔猎为生,会使用火,有时也会用金属制造弓箭头和鱼钩。他们睡在公共棚屋内,一生中会搬几次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外界的影响和援助,这里的一些部落已走出密林,向现代生活迈进。总人口约2.8万人的尼科巴部落是其中人口最多的部落,他们已经离开森林,居住在尼科巴小岛上的现代化城镇里。大安达曼部落和翁加部落也都过着定居生活,不再去打猎捕鱼,而是从政府那里领取口粮。

由于安达曼群岛气温一般在23℃—31℃之间,因此这些部落的人大都不穿衣服或半赤裸着,衣着的主要目的也只是为了装饰。但他们大都有一种很怪的风俗,即喜欢用赭石色的粘土和海龟脂混合制成一种油膏,在脸面上涂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这既是一种装饰,又是一种防蚊剂。这一工作通常由妇女们来干,她们把一种白黏土与水掺合在一起,然后再涂抹男人和自己的身体,并用指甲将涂白的表面梳理,形成一道道整齐而光滑的图案,以达到装饰和消暑的目的。女人一旦丧夫,即用这种白泥涂抹头顶、前额和鬓角以示悲痛。

这里的部落一般用粪堆来划分狩猎边界,粪堆的大小代表了一个部落族群狩猎的成绩高低。但随着外界文明的入侵,这一风俗正在逐渐消失。

不为人知的神秘“第六感”

同类推荐
  • 粽叶飘香:端午节

    粽叶飘香: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和人文底蕴的文明成果,是大学的灵魂。本书由厦大退休老教授编写,论述厦门大学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以罗扬才烈士为代表的革命精神、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抗战时期内迁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和陈景润院士为代表的科学精神。这四种精神是厦大优良的办学传统,是厦大人文历史积淀,是厦大的宝贵精神财富。
  • 元散曲风格特质及其成因研究

    元散曲风格特质及其成因研究

    本书通过分析元散曲语言修辞、句式章法、情趣立意等方面雅、俗文化元素的并立,论析了元散曲以俗见雅、雅俗合一的风格特点及其构成方式。本书的中心论旨为元散曲包蕴了元代雅俗多层次的文化元素,它得益于元代士人借俗写雅、以雅化俗的主观努力,是元代士人主动顺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必然结果。围绕这一中心论旨,本书主要从元散曲雅俗交融风格特质的构成、雅俗冲突与融合的方式、雅俗合一风格特质的成因三个方面,考察和分析元散曲独特的艺术风貌。全书资料翔实,立论有据,是这方面研究的专著,颇多创新之处。对元散曲、元代文学研究,以及我国民族文学研究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甘肃文史精萃4:风物卷

    甘肃文史精萃4:风物卷

    风物卷,萃取了《甘肃文史》1989年-2009年各期中的43篇文章,涉及甘肃各地民俗风情、戏曲及文物、工艺品等十几个品类。
  • 桂海苍茫

    桂海苍茫

    一个人的体验,一位作家的眼光,穿越千年广西,穿越地理桂海。于是,赤子之心发现了一份份被遗落的时空形态,一片片人们应该拾捡的文明碎片。本书是著名散文家、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冯艺关于广西的人文地理笔记。笔记里有许多广西史书上不该忘却的背影,许多或伟大或平凡的人文墓碑。作者以本土作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一腔人文情怀,描述了广西这方水土浓密的阳光和水气背后的苍茫的人文地理。丰沛而智性,详实而诗意,融文化积淀与个体体验于一体,意境苍凉。于是,从本书您也许会看到另一个人文的广西。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经历成功之道:营销之道

    经历成功之道:营销之道

    本书从营销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愿殆尽悲茫:独自伤

    愿殆尽悲茫:独自伤

    她一夜丧失父母成为孤儿;他是她的至亲弟弟,因无意间知道父母离世的真相,对姐姐痛恨不已,便弃姐而去,却被异能者收养。他为求力量与鬼异子而苦苦修炼,但终生受到制约,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他发誓:十年后,我定要将我至亲姐姐毁灭!他们能否重归于好,还看旷世姐弟情!
  • 系统重生之路国民男神是女生

    系统重生之路国民男神是女生

    苏家正牌继承者,苏玖感觉像换了一个灵魂。从以前的软弱胆小,变成了自信张狂,爱聊人的国民男神。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从打架,斗殴到泡吧,老妹。更令人惊讶的是,男神竟变成了女神。(本文系统重生,架空,女扮男装,现代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放心入坑∩_∩)
  • 一个傻缺的完美人生

    一个傻缺的完美人生

    一个普通人,一个大学生,经历着残酷的现实,啼笑皆非的爱情和职场,让你忍不住的笑,然后又忍不住的伤感,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和他一样,如一场戏一般
  • 圣女倾颜:废材五小姐

    圣女倾颜:废材五小姐

    一夜之间,她失去了所有,姐姐将她推下悬崖,一心追求的烨王也厌恶她,帮着她姐姐欺辱她。可是,她带着满心的怨恨与才能重生了!她,要让他们万,劫,不,复!对不起,这本书弃了,发现写得太不好了,我不适合当后妈,我还是写我的宠文吧,当然,这本书也是会有空时写一点
  • 远古战神赤帝篇

    远古战神赤帝篇

    他是赤帝祝融:红衣战甲-衣炔翻飞,流光金瞳-狂魅冷漠,左手凝聚烈焰真火,右手祭现赤霄宝剑,征战九天无可匹敌。九天上的诸神怕他,惧他,只因他杀不得,灭不了……且战无不胜。他是十六国倾国倾城的第一人-慕容冲,他同样狂魅冷漠,貂毛红袍,淡金眼瞳,出生即为中山王,十岁拜为大司马,十二岁跌入人生谷底,隐忍十四年登上西燕帝位。当他历劫归来时,一切都已改变……神又如何?尝尽人间辛酸悲苦,他又怎会还是他?谁道是九天万年如一日亘古不变呢?世上总有许多人看不清自己的心,等到真正看懂的时候又无可挽回了,悲哉,悲哉……
  • 一抹云烟

    一抹云烟

    平凡的人,和他平凡的一生,繁华世间的匆匆一过
  • 仙道游子

    仙道游子

    前世是尽职尽责的天庭神将,今生虽自保留了记忆,但却没有再任由天地驱使的意愿,只想为这天地之间任由逍遥的一仙人。仙道好求,因果难了,唯有把持本心不变,任由道佛相争,我只行我欲为之事。
  • 都市之超能强者

    都市之超能强者

    灵气复苏,全球超能。东方有神门矗立,西方有魔宗凌架于世人之上。在这强者如云的年代,秦阳连续获得时间灵石,空间灵石,生命灵石,五行灵石,灵魂灵石,重返巅峰,横推万里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