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8300000026

第26章 古代洛阳重大传统节日用酒习俗(2)

端午节人们为了辟邪、避虫、除瘴气,古代洛阳地区有饮雄黄酒和菖蒲酒的习俗。民间将蒲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于白酒之中而成。清顾铁卿《清嘉录》:“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也有单用雄黄泡酒者,故名。每逢夏历五月五日,午时饮少许,将余下的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洒床间,用于避虫毒侵害。这些习俗明刘侗、于弈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及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中都有详细的记载。至于“菖蒲酒”,亦称“蒲酒”、“菖华酒”,亦为古代洛阳端午节的节日用酒。人们将菖蒲切丝或削成细末浸于酒中而饮之。“菖蒲酒”的配制和饮用方法,唐代《外台秘要》、《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元稗类钞》、明代《本草纲目》、《普济方》及清代《清稗类钞》中均有著录,称其有避邪解毒的功效。宋章简公《端五》帖子:“菖华泛酒尧樽绿,菰叶萦丝楚粽香。”唐殷尧藩诗:“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生平”等,皆是有关“菖蒲酒”的诗句和记载。

中秋节亦称“仲秋节”、“八月节”等。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因是日恰在三秋之中,故名。此夜月亮又圆又亮,洛阳民间以合家团聚,吃月饼、赏月为主要节日内容,寓圆满之意。中秋节溯源于周代的迎寒和祭月活动。《周礼·春官·籥章》:“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迎寒,亦如之。”晋时有中秋赏月之举,至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长安玩月诗》序:“玩月,古也……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易,取之月数,则蟾魄圆。”所谓玩月,乃欣赏、品味之义。明清以来的赏月活动仍盛行不衰。至清代,洛阳尚流行拜月的风俗。拜月之俗,宋代已有之,宋金盈之《醉翁谈录》记之颇详。中秋之夕,古洛人家陈几设案于月下,几案上陈列瓜果、月饼和桂花酒等物,男女对月行肃拜焚香之礼。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官家设宴,或是民间家人、朋友团聚,都离不开赏月、饮酒。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唐玄宗顾念文臣]“八月十五夜,于禁中直宿,诸学士玩月,备文酒之宴。”韩愈诗:“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有他,有酒不饮奈明何?”。我国酿造桂酒历史悠久,中国古文献、古诗词有关中秋节用酒,特别是对常用的“桂花酒”多有载述。“桂酒”一词早在二千三百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诸如:《楚辞》:“援北斗兮酌桂浆”(浆,酒。《史记》七七《魏公子传》:“薛公藏于卖浆家。”);《汉书·礼乐志》:“尊桂酒,礼八乡。”魏曹植乐府诗:“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汉郭宪《别国洞冥记》也有记录“桂醪”及“黄桂之酒”的文字。《梁书·沈约传》:“席布驿驹,堂流桂醑。”桂醑,即桂花美酒;唐苏鹗《杜阳杂编下》:“上每赐御馔汤物,……其酒有凝露浆、桂花醑。”唐裴度《黄目樽赋》:“含霜若丽夫金质,导气更宜夫桂醑。”《宋史·乐志》:“恭承明祀,嘉荐令芳,亦有桂酒,诚悫是将。”以及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刘禹锡传信方,有桂浆法。善造者暑月极快美。凡酒有药,未有不夺其味,况桂之烈。楚人所谓桂酒椒浆者,安知其为美酒”等,而不胜其数。

桂酒是以桂花浸酒渍糖,芳香可口,且能增进食欲。清代则更以桂酒为“中秋节”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古洛人家早沿承此俗。中秋之夜,各家各户设宴摆席。合家团聚而食,或邀客畅饮,此所谓吃中秋酒。杯中物当为桂酒,少数人家也有以它酒代替者。

重阳节亦称“重九节”、“九月九”、“登高节”、“菊花节”等。时于夏历九月九日。是日民间有登高野游、赏菊、放风筝、蒸年糕、迎出嫁女归宁等活动。其由来已久,一般认为始于先秦。其登高饮酒之俗,则始于汉。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东汉时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费长房对桓景云,某年九月九日有大灾,家人缝囊盛茱萸系于臂,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免。景如言照办,果然平安无事。夕还,却见鸡犬牛羊皆暴死。此后,人们每年九月九日即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避祸呈祥。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元鲜于枢诗:“我爱陶彭泽,无钱对菊花。而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就是对重阳节有感而发的生动描绘。

古洛人家沿袭此俗,九月九日重阳节,农作物收获基本结束,家家户户备酒畅饮,庆祝丰收。五行八作,也以酒相互酬劳。此称为吃重阳酒。缘时届九月,适逢菊花盛开。洛阳民间有采菊泡酒的习惯,称其为“菊花酒”,简称“菊酒”。《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由《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唐储光羲诗:“夏来菰米饭,秋至菊花酒”,苏轼诗:“庭内菊归酒,窗前风入琴”等,可以想见“菊花酒”当为重阳节必不可少的主要用酒,也是却病健身的饮料,其药用价值极高。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菊花酒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瘘,消百病”、“令人好颜色不老”、“令头不白”、“轻身耐老延年”等。唐郭震《秋歌》诗也赞云:“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就是时至今日,洛阳民间仍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历史上酿制菊酒方法不尽相同。晋代是“采花茎叶,杂秫米酿酒,至次年九月始熟。”明代以“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清代则以白酒浸渍药材,采用蒸馏法提取酿制。这种方法酿制的菊花酒,称之为“菊花白酒”。

除夕亦称“除夜”、“大年夜”、“年三十”。时在夏历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也指这一天。“除夕”二字,最早见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桃人苇茭、画虎”、“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也。”唐韩谔《岁华纪丽》亦云:“肴列辛盤,觞称椒酒,桃板署门而纳庆,苇绳罗户以祛灾。”其原意皆为驱邪求福。到晋代时,才有守岁、分岁之俗。清翟灏《通俗编》卷三引周处《风土记》:除夕,“夜祭先峻事,才动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又“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分岁,除夕守岁至半夜之义,意为旧岁已尽,新岁开始。宋范成大《分岁词》:“礼成废彻夜未艾,饮福之余即分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除夜洛阳人家铜刀刻门,小儿埋砚,点水盆灯。”古代洛阳民间又有五更焚香楮,送玉皇上界,迎新灶君下界;插芝麻秸于门檐窗台;门窗贴红纸葫芦;夜以松柏杂柴燎于院中;祭拜祖先毕,全家长幼聚坐,吃年夜饭,喝守岁酒之俗,以至通宵达旦。对此俗,民间称之谓“熬年三十”。故唐代洛阳诗人张说《守岁》诗云:“除夕清樽满,寒庭燎火多。舞衣连臂佛,醉坐合声歌。”

可见除夕的“分岁”和“守岁”都要饮酒。唐白居易《客中守岁》:“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诗:“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宴。”梁代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云:“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喜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此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古洛民间除夕所用之酒品,主要是“屠苏酒”、“椒柏酒”,这与正月初一所饮用的酒类正同,不过提前在除夕使用罢了。这也反映在古人的诗作里,诸如:唐杜甫《杜位宅守岁》:“守岁阿成家,椒盘已颂花。”宋苏轼《除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来年七十岁。”明袁凯《客中除岁》:“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干行。”

古代洛阳重大传统节日用酒习俗源远流长,上溯至夏商周三代,下迄于清末民初。其沿袭并继承者,必有所自;其变异不同者,乃以地域、时代所迁易。然其民族风格与地方民俗特色却依旧鲜明突出。节日期间,无论祭天地鬼神,或奉祀先祖,或祭奠英灵,或团聚设宴,或迎送宾朋,酒都被作为神圣与重要之物,而被广泛使用于其它民事、民俗活动之中。综观古代洛阳的某些节日用酒习俗,仍然延续至今而不衰。

作者简介

何婷婷,女,1975年10月出生,河南洛阳市人。现为洛阳民俗博物馆文博助理馆员。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士子名流

    兰州历史文化:士子名流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从选文可见,敦煌、阳关、玉门关、汉长城及丝绸之路方面的研究,六十多年来持续不衰而后来弥盛;成果踵出,卓见纷呈。既标示了研究者之踊跃以赴,亦呈现出收获之迭积累新。敦煌、阳关、玉门关及丝路通流之盛,去今千年以远,昔时故迹,或隐或没;古人亲见,今多茫然,故后人事须探求。而见仁见智,难免歧异,是以所百颇有异同。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本书是著名作家李杭育先生在美国探亲并旅游期间,将其独特的体验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其个性化的写作和真实故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美国的直接认知和感想,《李杭育旅美日记:美国这头公牛》记录了普通中国移民及美国年轻人如何应对工作和生活压力、如何处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如何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同时截取美国城市及旅途生活中一个个有趣的场景,呈现了一个作家眼中奇特又通俗的美国故事。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的魅力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的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热门推荐
  • 鲜花修理工

    鲜花修理工

    令狐行草从小就被鲜花系统驱使,自己不喜欢鲜花却离不开鲜花,以高分进入大学,却选择了植物学,在鲜花系统升级后,人生开挂,植物学却能跨界,用鲜花治病,美颜,发现了超导体,开创了意识决定物质定律,要拿到诺贝尔科学奖。
  • 魅影惊鸿

    魅影惊鸿

    “值得么?”“不值得。”“那你为何要执迷不悟?”“因为……我爱他……”相逢即有缘,即便他自她的人生中,消失了足足十年。(总之这是场极其狗血的江湖。)
  • 天生一对:替身娘子

    天生一对:替身娘子

    他是在大漠戍边的骁勇将军厉皓东她是在燕王府寄人篱下的楼兰孤女宁依贝都说他是草原的苍狼,吃人不吐骨头的魔王可怜的她还没有见到真容,就吓晕了过去……谁想到,真的和他做了夫妻,滋味却不是一般的好哦可惜,宠了,爱了,终究是水月镜花一场当日子像断崖般坍塌坠落,一边是恩情一边是爱恋她唯有放开他的手,回到最初的宿命时代:汉朝(人物姓名虚构架空,如有历史雷同系巧合)
  • 异世界娱乐帝国

    异世界娱乐帝国

    他的歌声,众生迷醉;他的电视,万人空巷;他的电影,全球瞩目;他的小说,十亿阅读;他的游戏,焚香膜拜;他的粉丝,遍布世界。成功的男人都想与他合作,美丽的女子都想成为他的红颜。一个脑海中有着记录地球歌曲、影视、文学、游戏的存储器的三流演员,意外穿越到了一个与地球相似的异世界,他如何利用这个存储器的资源,在异世界呼风唤雨,建立自己的娱乐帝国。不是韩娱,不喜勿进。(小夜也只看过一部《我的野蛮女友》)小夜只想给各位读者们介绍一些久违的歌曲和影视剧,有爱的请轻轻点击一下。人品保证,每天二更,打底六千字。
  • 斗罗之战神崛起

    斗罗之战神崛起

    林枫是一名穿越者,因意外穿越到斗罗大陆,最后成为了绝世战神
  • 入世笔记

    入世笔记

    作者:吹爆大气层简要:这是一个游戏的世界,是一个改变世界观的网游,在这个比现实世界还真实的游戏内,有的只有你想不到的,看主角如何通过玩游戏在现实与虚拟的世界中走向人生巅峰!第一章仙草片讲诉了创世纪时代一颗草在物种大爆发各种强悍神兽主宰的世界如何成为最强者之路的传说,本书涉及范围较广,既可以有搞基,腐女,又可以书迷加入书中世界!修炼体系多样魔法,穿越,修仙,言情,玄幻,和挑战整个大神书中的牛逼人物,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都会陆续登场
  • 屠魔碎天罡

    屠魔碎天罡

    光怪陆离,奇幻浪漫的仙侠世界;神秘无尽,云诡波谲的四大部洲。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开天九剑,长生仙诀,拿日月,缩千山,倒四海,翻天地。宝刀歌哭弹指梦,云雨纵横覆手空!英雄热血,豪气冲天,踏九州,辟魔界,傲世万古。举杯饮尽万里江,看我屠魔碎天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创世纪之人道崛起

    创世纪之人道崛起

    在资源匮乏的未来世界里,人们发现了三座史前遗迹,他们从遗迹里带出了超级文明,同样也释放出了被史前人类封印的种族,封印的种族企图再度崛,就这样关于种族的战争一触即发,人类是否可以在绝境中生存?
  • 杀剑破灵

    杀剑破灵

    当一个十分疯狂的人到了异界,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