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6200000136

第136章 无力回天的囚徒皇帝——清德宗光绪帝(20)

经此一场风波,光绪自然也不愿再挑选嫔妃。可是慈禧太后仍然不依不饶,她认为既然光绪有心于德馨的女儿,即使召入宫中作为嫔妃,日后定然也有夺宠之忧,于是自作主张,将两个荷包给了站在第三排的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一场可笑的选后仪式就这么结束了。然而慈禧并没有想到,在这一次选后中,她仍然没有获得胜利;她的无意之举又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长叙的小女儿,就是后来的珍妃。

光绪的一生也就只有这么一后二妃,是清朝皇帝中后妃最少的皇帝,也是成婚最晚的皇帝。慈禧的做法也是出于其政治上的考虑,目的就是要把朝政交给光绪后,还能够利用皇后来操纵光绪,最起码可以监视和掌握皇帝的一举一动。

可以想象,光绪自然不会对这样一场政治婚姻感到满意,尽管珍妃瑾妃也不是他亲自挑选的,但为了报复慈禧,他甚至刻意地疏远被封为孝定皇后的桂祥之女,而亲近珍妃和瑾妃。

与隆裕皇后的大婚当晚,光绪对叶赫那拉氏异常的冷淡,客气得根本不像新婚夫妻,叶赫那拉氏后来才知道光绪本来就没看中自己。光绪连自己的婚姻都不能做主,只能把怨气撒到皇后叶赫那拉氏身上,他很清楚这位表姐就是老佛爷安插在自己身边的耳目。因此,叶赫那拉氏自大清门抬进皇宫以后,虽备受慈禧宠爱,却得不到丈夫的半点青睐。尽管皇后的桂冠令人羡慕,却无半点乐趣可言。她经常到慈禧身边哭诉,不免说一些皇帝如何宠爱珍妃的话,于是慈禧就经常辱骂珍妃,又责怪光绪对皇后无礼。这样,皇帝、皇后、太后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戊戌政变爆发后,慈禧不仅把光绪囚禁在瀛台,还要废掉他的帝位。虽然叶赫那拉氏同光绪从一开始就不合,可一旦皇帝遭废黜,自己身为废帝之后,就连眼前这点虚荣都将失去。

虽说她与光绪之间没有夫妻情分,但毕竟是姑舅亲,光绪的生母也是她的姑姑,就是砸断骨头也还连着筋呢。光绪被囚之后,后妃之中,慈禧只允许她信任的皇后叶赫那拉氏偶尔去看望。

入冬后,寒风刺骨,瀛台冷得就像冰窖一样。卧室之内,窗户上的纸早已破烂,四处漏风,被褥甚至都露出了棉絮,早应该更换了,叶赫那拉氏看后不免心酸,虽然光绪不是亡国之君,却沦落到如此地步,同亡国之君也没什么不同了。内务府出身的户部尚书立山实在看不下去,就瞒着慈禧帮光绪把窗户糊好了。

不想此事到底还是传到慈禧的耳朵里,她把立山找去打了一顿耳光,还把光绪叫到跟前说:“祖宗起漠北,冒苦寒立国,汝乃听朝而畏风耶?”言下之意,这点风寒都受不了,怎么对得起艰难起家的列祖列宗?此事之后,更无人敢对光绪表示同情了。光绪对慈禧以及皇后已经恨之入骨,他怎会不知道叶赫那拉氏来看他的意图?每次叶赫那拉氏来看他,他大多时候都闭上眼睛不发一言,直到叶赫那拉氏离开。

一日,皇后不知哪句话说得不合适,光绪便怒气冲冲地将她头上的发簪拔下来扔到地上掷碎。那个发簪是太后赏给她的乾隆时期的遗物。她知道光绪的一腔愤怒实际是冲着慈禧发的,光绪始终把她当成太后的替身,实际上她比光绪还可悲,只不过她的囚所是无形的。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病重。当慈禧听说光绪得知自己病重后面带喜色时,不由得勃然大怒,决定一定要让光绪死在自己前面,在慈禧的安排下光绪亦病重。给皇上看病的太医换了一轮又一轮,诊断并不一致,各持一说,宫里只好又请到一位德国医生来看诊,洋医生走后,宫里纷纷传言,西洋大夫说光绪并不是平常的病,而是中毒,此话当然只能瞒着慈禧。眼看着慈禧不行了,但是光绪居然还是死在了慈禧前面,年仅三十八岁。

珍妃之死

维新启蒙,选秀为妃

1888年,十三岁的他他拉氏与姐姐同时进宫,被慈禧看中,她封为珍嫔,姐姐为瑾嫔。

光绪二十年,两人同时晋封为妃。受其父亲长叙的委托,珍妃和姐姐瑾妃自幼随伯父长善在广州长大,珍妃聪明乖巧,长相伶俐,很受伯父的宠爱。

珍妃在和伯父相处的过程中,她发现长善虽为满人,但是却特别喜欢中原文化,除了自己在闲暇时阅读经书之外,还喜欢与汉人当中的名士切磋交流,最常来内府的客人是于式枚和文廷式。尤其是文廷式(光绪时榜眼),长善尤其欣赏,深交之后,将年幼的珍妃、瑾妃交给这位具有开明的教育思想家管教。

文廷式在讲课时,珍妃发现自己的这位老师和以前伯父请来的私塾先生大不一样,并没有教给她一些三从四德的东西。父兄的宠爱,师长的开通,使她的天性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压抑,而且还接受了不少维新思想。原来,作为一名女性,除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的闺阁生活,还有另一种更让人神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激动的心情时常让她兴奋不已。

珍妃十岁那年,长善卸任广州将军,一家人返回北京。在那个年代,尽管社会正处在巨大的变革之中,但是女性的最好归宿还是能够到皇帝的身边,做个妃嫔享受荣华富贵。

这样,过了几年,宫中选秀女,珍妃和姐姐都入选。

皇宫里的生活对珍妃来说,是既陌生又新鲜的。在这里,她听到了更多关于慈禧的传言。宫人们私下里议论,同治死后,朝廷为什么没有从其下一代“溥”字辈当中选择继承人,而是选择了和同治同是“载”字辈的光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慈禧想继续掌握实权。

因为做了太皇太后,就再也没有“垂帘听政”的资格,这在慈禧看来是不可能容忍的事情。

珍妃听说,皇上在选妃时,原本是非常喜欢江西巡抚德馨的二女儿的,但是由于慈禧担心她将来和皇后争宠,干脆将德馨的两个女儿都打发回了家。身为皇上,不仅不能独立地执掌国家朝政,甚至也不能为自己的婚姻做主,珍妃不由得对自己原本生得清秀的丈夫又生出许多怜悯之情来。

珍妃天姿聪颖,又有才干。她刚入宫时,还没形成那么多的人事纠葛,这位姿容曼妙,气质卓然的东方女性,是死寂的紫禁城里一束温暖的阳光。年轻的光绪皇帝本来就不喜欢由慈禧做主为他挑选的隆裕皇后,珍妃的出现,更使他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爱情给予了这个入宫时年仅十三岁的皇妃。珍妃不仅擅长书画、下棋,而且还经常与光绪玩“易装”的游戏,女扮男装后的珍妃颇有几分飒爽的英气,光绪在开心之余又对她多了一份疼爱。

事实上,最开始的时候,就连慈禧都非常喜欢这个俏丽活泼的小姑娘。觉得她身上有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赞叹她的欢笑给冰冷后宫带来了生气。珍嫔的字写得非常漂亮,这让慈禧太后非常地欣赏。以至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逢年过节,慈禧干脆让珍妃代自己写“福”写“寿”字,用它们来赏给大臣。慈禧在得闲时也喜欢到中南海、北海、颐和园、圆明园、静宜园等处散散心。很多时候,她都会叫上珍妃,珍妃的天真无邪为平素安静的皇家园林增添了许多欢笑和快乐。

照相馆事件

珍妃颇具艺术才华,平时喜爱书画,一个深宫女子,能和艺术交上朋友,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珍妃入宫时,摄影术已传入中国,但在宫中是禁止的,相机被认为是“西洋淫巧之物”,会取人魂魄,照多了会使人损寿,尤其是摄影师面对皇上、皇后和妃嫔对光,是极不礼貌的犯上行为。然而,珍妃却没有这些顾忌,她喜爱摄影,于是就暗中从宫外购进一架相机,背着专横的慈禧太后,偷偷地研究起来。

珍妃毕竟还是一个半大的孩子,她对一切新鲜事物都非常好奇,平时,她不仅给自己照,也给别人照,还教会了光绪和不少太监怎样照相。珍妃平时就喜欢穿男人的衣服,照相时更是乐此不疲,照了很多男装照,摄取各种姿式,兴味盎然。

按清代后宫惯例,皇后每年的例银在二千两左右,妃不过三百两,嫔二百两,这些除了个人花费以外,还要拿出一部分打赏下人。珍妃平日里不会计划,一年下来总会出现亏空。她想到照相术在中国还是稀罕的事物,于是私下拿出自己的积蓄,让身边一名叫作戴安平的太监在东华门外开了一家照相馆,希望借此可以让手头宽裕一点,自己也可以继续追求自己的爱好。

不久,这件事传入宫中,被隆裕皇后知道了,她马上告诉了慈禧。

其实,慈禧自己也非常喜欢照相,现存的慈禧的相片要比珍妃的多得多,她对照相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反应。但是她对珍妃居然敢背着自己在外开店大为光火,“以为宫嫔所不应为”,认为珍妃仗着光绪喜欢,根本就没有把自己这个老佛爷放在眼里,对珍妃开始大为不满,借口珍妃不守祖宗的家法,把她狠狠教训了一通,并将开照相馆的太监戴安平当场打死。此后,宫中再无人敢谈照相了,珍妃在宫中的地位,也急转直下。

有一次,光绪一时高兴,赏给珍妃坐八人抬的大轿,被慈禧碰到了,慈禧不仅把珍妃痛斥了一番,而且为了警告珍妃,把轿子也给毁了。这件事本由光绪起,光绪得知后也很尴尬,因此,当隆裕为此事在光绪面前说起珍妃的不是时,光绪不由得大为恼怒,把怨气全撒到了隆裕的头上。据后来一位刘姓宫女回忆,光绪当时甚至动手打了隆裕。

这样一来,珍妃不仅引来了隆裕的怨恨,而且慈禧知道以后,愈发觉得珍妃把皇帝带坏了。过了不久,光绪用库存的珍珠和翡翠做成了一件珠光宝气的旗袍,偷偷送给了珍妃。

不想珍妃私下穿着与光绪在御花园里散步时,竟然被慈禧撞见了。慈禧大为生气,因为凭着珍妃的等级,无论如何也不能穿着如此珍贵的服装的。慈禧不仅当即让太监脱掉了珍妃的这件外套,而且还杖责了珍妃三十下,慈禧就是要借此给珍妃点颜色看。

卖官鬻爵

光绪二十年,慈禧六十大寿。为了庆祝自己的生日,特许王公大臣、后宫嫔妃普升一级,珍妃和姐姐瑾妃当时还为嫔,于是也依例将在该年的十月晋升为妃。但是尚未等到正式册封,就发生了一系列让珍妃难堪的事情。

这一年,一个叫耿九的人,希望谋取粤海道官职,还有一个叫宝善的人,希望出钱免罪,他们于是行贿了与珍妃较为亲近的两个太监:王长泰(王有儿)、聂德平(十八),并通过他们疏通珍妃,希望珍妃能找机会在光绪面前美言几句。珍妃毕竟还太年轻,在太监的游说下,根本没有细想这种事情的严重后果,便做了一生中最愚蠢的事情:答应了替他人跑官。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月间,珍妃又为玉铭谋得四川盐法道的肥缺。

按例新官放任,皇帝需要召见一次。光绪在召见时问玉铭曾在哪一衙门当差?居然回答是在木厂,光绪惊讶之余,要求玉铭当场写下简历,玉铭竟“久久不能成字”,光绪大失所望,只好另下一旨,说明新授四川盐法道的玉铭,在皇上询问其公事时,大多都并不熟悉,不能再授予这个职位。

其实在清代,卖官并不是地下交易,而是政府许可的行为。清代选官有三种途径:荫封,科举,捐纳。康熙十三年(1674年),清朝正式颁布了制度,以后历朝沿袭,且捐纳数额愈来愈大,由捐纳而得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一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才明令禁止。

很多着名的人物都是由捐纳走向仕途的,比如着名文人李慈铭,洋务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华衡芳、徐寿、李善兰、郑观应、薛福成,甚至还有“戊戌六君子”之中的谭嗣同、杨深秀,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家徐锡麟等。

但珍妃却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以慈禧、李莲英为首的利益集团。

慈禧想帮李莲英为其四个养子说情谋官,结果都被刑部尚书以“补缺当遵部例”的理由给驳了回来,而且只肯给“乌布”这样的低级职位。

而同样性质的事情,珍妃却通过光绪为他人谋到了清代为正四品的“道员”职位。

这件事情被人揭露出来之后,使得慈禧对珍妃极为厌恶。

援宫中成例,犯事儿的嫔妃均交皇后严加管束,珍妃被幽闭于宫西二长街百子门内牢院,命太监总管专门严加看守,从此与光绪隔绝,不能见面。《故宫通览》中说珍妃被囚禁的这个小院原是侍从下人居留的地方,珍妃入住后,正门被牢牢关上,打上内务府的十字封条,珍妃住在北房三间最西头的一间,屋门从外面倒锁着,吃饭、洗脸等均由下人从一扇活窗中端进递出。珍妃所食为普通下人的饭,平时不准与人说话。逢年过节或月初一、十五,这些别人高兴的日子,看守她的一位老太监就代表慈禧对她进行训斥。

力促维新变法,被打入冷宫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甲午的战败以及近代史上着名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的签订,都极大地刺激着光绪的神经。痛定思痛,光绪对维新思潮的热情越来越高,他多次在言语中透露希望中国能够效法日本明治维新,通过改革从此走向富强,这让珍妃也激动不已。珍妃素来深受老师文廷式维新思想的影响,在私下里与光绪讨论时,是倾向于光绪采纳主战派意见的,她支持光绪在国家治理上更多地发表自己独立的意见。另外,她还经常与维新党人互通信息,这就更加惹怒了慈禧,慈禧已经对她恨之入骨。

1898年,慈禧发动政变,再次垂帘听政,捕杀维新党人,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把珍妃幽禁在皇宫景祺阁的冷宫中。慈禧对珍妃的迫害,使她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受到了严酷的杖刑。珍妃被囚禁了两年,受尽了虐待和折磨,身上肮脏不堪,形如乞丐,但她却始终念念不忘光绪帝。光绪也一直惦念着她,在太监的帮助下,光绪多次在夜晚来到北三所,与珍妃隔窗对泣。两人彼此鼓励,希望都能坚强地活下去,以待有出头之日。

珍妃的性格及思想倾向,使她能同光绪情投意合,同时,也造成了她的悲剧人生。

珍妃之死,身后遗事

关于珍妃之死,正史的记录都语焉不详。民间流传的说法多为所谓老宫人口述亲历,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慌忙出逃。临行前,急忙把后妃们召集到宁寿宫,幽禁于北三所寿药房中的珍妃也被唤出,此时的珍妃已被囚禁了整整三年,披散着头发,穿着旗袍,神情呆滞。

同类推荐
  • 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在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民营企业家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在三十年的时间中,民营经济的发展几度风雨,顽强成长,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和地位也几度浮沉,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和变化。为了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风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感,分享他们的体会和心得,同时分担他们的忧虑和困惑,思考他们的得与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特编写了这本《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赵登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赵登禹

    1898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山东曹州府(今山东荷泽县)赵楼村一户寻常农民家,伴随着一阵清亮的啼哭声,一个新生命诞生了,他就是赵登禹。赵登禹,字舜诚(又作舜臣),因排行老三,有小名“小三儿”。祖上世代务农,父母均为勤勉诚实的农民,靠耕种几亩薄地为生。
  • 王廷相评传

    王廷相评传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像滚滚东流的长江那样,以磅礴之势,冲破了重重险阻,奔腾向前,现在更以崭新面貌,雄姿英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 毛泽东读书治国

    毛泽东读书治国

    毛泽东的读书不同于经院式的读书,他灵活地读书,最重视学以致用,抱着改造社会的目的读书,他一生经历无数,决策无数,从《毛泽东读书治国》中,你可以读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他的阅读之间的不为人知的关系,也可以读到他的思维方法,他的读书方法。无论对于一个管理者,还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无论对于一个成年人,还是对于青少年,任何人都可以从毛泽东身上汲取到宝贵的人生财富和无价的人生智慧。
  •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武将世家,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热门推荐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匈奴王密咒

    匈奴王密咒

    在公元91年到公元290年长达两百年的历程中,这个上天的骄子好像消失了一样。北方的苍狼为了梦中的家园,在雪地中、沙漠里艰难地跋涉。中外的史书中都找不到这个骄傲民族的记载。当《波斯史》中提到的公元3世纪末匈奴出现在阿兰聊时,这头饥渴太久的苍狼已经对它面前弱小的西方民族露出了爪牙……
  • 巅峰小民工

    巅峰小民工

    【2016年最火爆都市文】小民工会风水,挡都挡不住。美艳村妇、高贵总裁、丰腴房东、风情白领……接踵而来,让小民工应接不暇,面红耳赤。坐看小民工如何应对!
  • 为了保命我娶了仙帝女儿

    为了保命我娶了仙帝女儿

    穿越而来的我竟然变成了反派!龙傲天要杀我也就算了,你一个为门派豢养仙兽的龙套居然也要杀我?……但是我一点也慌,因为我的老婆是仙帝女儿!ps:本书又叫《资质平平的我修炼只能靠老婆了》,《因为不会使用玄技,所以只能口诵玄技对敌》
  • 逐风录

    逐风录

    起风了,乱世中的人儿们啊,只能如浮萍一般随风飘摇,在这纷繁的乱世中总有人愿做那掀起风浪的弄潮儿,也有人只是默默地追逐着这股风,不知前路。(本故事纯属虚构。)
  • 无上之混沌珠

    无上之混沌珠

    介绍:以平凡之躯,位面资源、铸就无上之境。
  • 旅游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

    旅游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十章,分别介绍了饭店餐馆的概况、中餐服务、西餐服务、宴会服务、菜单设计、餐饮营销管理、食品原材料管理、厨房管理、餐饮成本核算与控制和餐厅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
  • 才不要和大魔王谈恋爱

    才不要和大魔王谈恋爱

    公然拒婚被贬回下界,回就回吧,为什么我会变成一棵草?草就草吧,我努力修炼还不行吗?可是为什么一直单身的我,回到这个熟悉的大陆会桃花朵朵开?一朵两朵,掐都掐不完。此时,身后的大魔王说:“不怕,我帮你掐。”“谢谢,麻烦你先掐死自己!”
  • 都市修仙浪子

    都市修仙浪子

    何为浪子?不受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约束且放荡不羁的人。何为修仙?寻根求道,与天比寿,只为在世上活得更久一点。PS:本书有毒,卫道士勿入。
  • 肌肉总裁爱上我

    肌肉总裁爱上我

    总裁是肌肉男,拥有128块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