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14500000022

第22章 回忆篇(11)

2007年月19日(丁亥年正月初二)下午,焦急的声音从我手机中传出:“我今年93岁了,一直关心泰兴的银杏发展和统战工作,我有许多话要说,你是作家,我求求你到我家来一趟。我叫李容观,家住在根思乡光明四队……”

正月初四下午,我骑着助力车,因桥断交通不便,走了不少冤枉路,来到李容观家门口。老人喜出望外,拉着我的手,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两人很快接触主题。他告诉我:“有人现在认为银杏发展多了,其实不然,主要是没有用战略眼光看问题,银杏不仅食用、药用,还可以煮酒作为能源,我是个旧时军人,能源对战争太重要了。”他说到这里,转了话题,深情地对我说:“台湾还未回归,要做好统战工作,我虽年纪大了,可想看到台湾回归祖国,还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听到这里,我对眼前老人肃然起敬。他好像擦了一下眼泪说:“上世纪30年代,我是泰中的学生,因反对日本侵华,曾与沈安娜(红色特工、离休享受国家安全部副部级待遇)等,闹学潮被开除,投笔从戎到南京考上军校。三次就读黄埔分校,参加了中国援缅远征军,开始任华侨装卸队中队长,缅甸失陷后去了印度。虽然当了个小官,其实是一个后勤兵。后又回国返印,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才回国……”我听了这番陈述,心里思考着:中国援缅远征军是在国共合作、抗日爱国统一战线前提下的远征军,我要将中国援缅远征军中开始以华侨为主体的这支后勤兵的艰难经历写出来,告诉国人和国际友人。但写出来并不容易,毕竟60多年了,好在积累了一些资料……后来李容观又告诉我:“他在反动派统治下的遭遇坎坷,是共产党的政策使他获得新生。其实,国民党的军队中也有左中右,有的还是共产党员,不少人还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泰兴抗日援缅远征兵》写好后,先后在《今日泰兴》等报发表过,泰兴电视台还专题采访,李容观老人见后十分高兴,可惜他不久与世长辞……

1941年1月7日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军国主义战略南侵凶形毕露,美国彻底认识到日本不是朋友,因而对日宣战。中美英法苏五国同盟,东方对日本,西方对德国。中国派出20万远征军援缅作战。美国陈纳德和飞虎队员们,与日空军展开生死搏斗,付出巨大牺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最终,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取得了伟大胜利!

上海失陷后,日军更加对我国沿海港口侵占与封锁,以切断美援物资进口。广西海防港口被日强占后,我国进口物资只能通过越南进口。日军侵越后,贪得无厌地向缅甸进攻,目标仰光,以切断我国进口物资生命线。中国出兵的目的,一方面保持中国唯一的国际运输线的畅通,另一方面帮助英国顶住日本支援缅甸。可英方并不十分配合,他们总想在亚洲“少播种、多收获”,导致中国远征军初战失利,分别从南线和北线撤退,处境悲惨,损失惨重。所幸撤至印度的部队养精蓄锐,为后来反攻缅甸大捷埋下了种子。

1941年冬天,贵州龙里陆军辎校五期的学员,获知我国派兵远征支援缅甸,期保滇缅公路畅通。当时情况危急,中缅运输局向陆军辎校要人。教育长斯立先生(解放后在南京是民主人士)进行动员,学员们心情激动,更感无上荣誉,认为报国有机了,个个报名前往。后来,校方选派30多个连以上的军官,乘了两辆卡车前往缅甸。其中一位6岁的连长,就是现年93岁的老人李容观。

李容观1915年生于泰兴城北李秀河村。祖父是方圆小有名气的中医先生。父亲做过医生,坐过私塾,大半辈子当农民。李容观从小学习认真,想步其兄在南通师范上学的后尘,当一名教师。他先在本村小学读书,后插班到宣堡第二高级小学读“五下”。他每天往返七里路,风雨无阻,成绩全班优秀,全县童子军大会操时,荣获全县“观察”评比冠军,拿过金牌。从那时起,他就开始锤炼自己的身心。

1931年暑期,李容观考上泰兴县立初级中学(东门六角桥畔)。当时三个单轨初中班,蔡孝箴时任校长。李容观在校受到刘伯厚老师的思想影响,对“9·18”和“8·13”日本军侵华深恶痛绝,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抵制日货等宣传活动和抗日义勇军训,后参加爱校运动(时称学潮)。一天,为首的季炳南同学因闹学潮被开除。李容观面对八个身背盒子枪的卫士,当面责问前来学校镇压学潮的县长马仁生:“爱校遭开除?爱国岂不要杀头?!”李容观同样遭到开除,他怀着满腔愤怒的心情回到家,去李秀河小学当了几个月的义务小先生。那年天荒水灾,他上学无望,决心投笔从戎,报效祖国。

1933年夏,李容观以第一名成绩考上南京交通兵第二团第二大队汽车驾驶学兵。当时的领导、教员、老师,多为广东黄埔军校六期以前的毕业军人,还有外国专家顾问,总翻译官是泰兴同乡朱和生。李容观深受其惠。当时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且专职保管使用的118号利华军车,出勤率高、消耗低,尤以保证安全行车、无事故发生的好成绩,创全大队之冠!

1936年夏,李容观在南京被保送到前交通兵第二团军士教育连学习,时任班长。1938年春,李容观被保送到广西柳州陆军机械化学校军官技术班第五期学习,此时已升排长。1941年春,李容观应试入陆军辎重兵学校第五期学员队深造,此时已升为连长,地点在贵州龙里。

李容观等同学乘坐的两辆卡车途经大理时,无暇顾及洱海风光,提心吊胆地驶过惠通桥天险。惠通桥建在怒江上,由保山爱国华侨梁金山先生在抗战前出资扩建。将原来只有3米宽的铁索桥,改建成5米,由两边各19根钢索(直径35毫米)吊起,能负重15吨,全长13米,滇缅公路的要害。从1939年至194年5月,日军为炸惠通桥等三座桥梁,出动过400多架次飞机进行轰炸,中国军民随时修复,三年内总共只有十几天没有通行。194年5月4日,由于日军追击,西岸大量难民商人急拥过桥而堵塞,士兵命令将一辆堵塞的卡车推下江去,车主大哭大闹,不料有个士兵对他开了枪。这一枪改写了历史,由于桥上难民中已混有多名便衣日军,他们以为被发现,抽枪就打。桥头中国守军这才发现了日军,立即通电炸桥。就此,日军被挡在天险的西面,其装甲部队又时时遭到飞虎队的轰炸,无法再前进一步。直到两年后的1944年5月,才重建此桥。194年至1944年的运输只能靠飞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驼峰”运输线。

两辆卡车在曲折盘旋的山路中爬行,要到达目的地缅甸腊戍,必须通过芒市天然(瘴气)毒区。领队和司机接到通知,车不能在芒市停靠,必须加足马力,高速冲过,以免中毒伤人。当时的芒市,实乃无人之地。

两辆卡车快到腊戍站时,一眼望去,大地上一片进口物资及排列成行的多辆军用新车。人们都在忙于抢运,领队向当地领导报到后,因情况告急,即令30多位学员速下卡车,赶乘火车前往缅甸首府仰光报到。

腊戍至仰光沿途,已不见当地百姓,北上所有列车,多为同盟英属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军队,李容观们在车上和他们初见,都互相高举右臂,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胜利!

在赶往仰光的车上,已无食物供应,且饮水亦无。李容观们仍很兴奋,希望到仰光饱餐一顿。可到达仰光后,出人意料,日军对仰光已成进攻态势,领导机关开始撤退。李容观等报到后,领队发给每人一把钥匙,叮嘱快到车库,一人开一辆军车迅速返回腊戍,情况十分危急,何谈吃饭喝水。李容观等一人驾着一辆军车日夜兼程,人地生疏,途中受缅奸蒙蔽,有意指车队向泰国方面行进,幸遇华侨指点,免遭不幸。

李容观等驾驶的车辆抵达腊戍后,受到早在当地的爱国侨领梁金山先生的支持,组建好华侨装卸两个大队,李容观被上级任命为一大队二中队少校中队长,同学耿荫龙、斯冬喜任中队副,下辖九个班,班长都是爱国华侨,共180多人。中队当时任务:一是进行基本军训,过好集体生活;二是进行爱国主义及安全教育;三是团结一心,为祖国抢运进口物资。在腊戍时间虽然不长,李容观以身作则,率先躬行,与侨胞兄弟同甘共苦,深得信赖,共同出色地完成抢运任务,受到上级好评。

李容观队虽与当地人接触不多,但军民之情尚好。缅甸人均属黄种,性情温和善良,崇拜佛教。腊戍相当于一个县城,有一座大庙,庙中主僧即为活佛,听说当地大小政事,都须通过活佛商定。庙亦是当地最高学府,当地男子多必进庙学习,庙内日常生活费用,多由当地人供奉。

李容观等为与当地联络感情,脱鞋进庙拜访主僧,主僧平易近人,通过杨班长翻译,双方谈笑自如,主僧应邀驻地共进午餐,中午吃了中国红烧肉,但晚上必须吃素。

日军轰炸扫射腊戍,不分白天黑夜,多由缅奸用反光镜或电筒照射与日机联络,指引驻地目标,士兵和华侨伤亡很大。

李容观装卸二中队的爱国华侨,以云南彝族同胞居多,还有广东梅县人,他们在缅甸侨领梁金山先生宝石矿多数从事文书会计工作。日军侵缅后,始参加爱国装卸工作,他们忠诚老实,积极肯干,不折不扣地完成抢运任务。

装卸二中队有一位叫张德忠的班长,是一位有道德、有忠心之人,技术超凡,吃苦在先,完成任务全队第一;更有一位叫杨进如的班长,他不仅是一位好的班长,还是一位最好的翻译官,他精通缅甸、印度和山头人(野人山野人)等语种,对答如流。

说来也巧,李容观在腊戍遇上了前在昆仑关战役中后勤领导邓旭初,他已升任中国援缅远征军后勤少将副监。出国伊始,运力缺乏,邓便向总监林湘推荐,经中缅运输局局长俞飞鹏批准,李容观队即归兵站总监部指挥,全队立即开赴缅甸曼德勒,专负后勤装卸任务,主要是抢运大米。

李容观等出国之初,天尚寒冷,到腊戍后,还感不到天热,但一进曼德勒地区,如入炎山火海,大地早稻已收,西瓜也已过市,中晚饭吃不下,上半夜热得睡不下来。缅甸属亚热带,曼德勒又在高山之南,更因日军惨无人道,为消灭中国远征军,使用多批飞机,轮翻纵横,席卷轰炸扫射,使曼德勒成为废墟,遍地火坑,当地百姓已很少见。

更惨之事,当晚即至。李容观上半夜热不能睡,下半夜刚刚合眼,杨班长报告两个华侨上吐下泻,判断可能霍乱发生。当时缺医少药,乃向兵站求助。李容观碰巧遇到辎校一期校友在此,国人异乡相遇,倍加关切。他们也是初抵曼德勒,仅有仁丹、十滴水供应,经灌服后入睡,天刚亮时,杨班长又来报告,两名病人已亡,深感悲痛!

战时条件所限,只好派八人对死者土葬,聊表心意。万想不到,八人回后,上吐下泻,坐卧不起。李容观即开车沿城郊外公路寻找中国野战医院求救!车在“火海”中疾驰,好容易才找到国人,不禁悲喜交集。医生说,惟有办法快打防疫针,4小时后如不复发方可保命!医生随即拿着石灰状药粉说,已发病者,用此冲水灌服,直到呕吐有救。医生同时发漂白粉一袋,作为长期饮水消毒之用。

更想不到的是医生到二中队驻地后,早上的八名病者均已死亡。由于天热,死者全身膨胀,野犬撕咬,苍蝇遍是,惨不忍睹。且又有十余人发病,医生发现驻地乃病源毒区。李容观及其队员立即打针灌药,迅速转移,4小时后始见稳定。对于死者,活者均已不敢接近,雇请当地人代埋,以慰死者。李容观回想说:“可能是日军的细菌战所致。”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李容观队在遭受惨痛的病疫之后,仰光已失,处境十分困难,早已看不到英盟军的食品,老百姓多已离乡背井。幸好其他车队发现英军一仓库,存有牛肉罐头且未破坏,暂时缓解饥饿。

病疫稳定后,随总部向缅北方向转进,派汽车专送侨胞,侨胞们大多上车,有一彝族兄弟病后体弱,李容观亲自扶他上车,大家视病疫如虎!虽经三次扶上,均遭兄弟们推下,无奈只得忍痛而别!

情况紧迫,李容观等离开汽车,奔火车站乘火车北上。刚抵车站时,铁路无人管,车站行车等事务均有中国铁道兵暂管。火车头缺煤均用木柴代煤济急。大家正为火车头加水加柴时,突然遭受日军机群跟踪,轮翻轰炸扫射,不仅火车被毁,且原停该站的第五军军火列车,亦遭袭击,浓烟密布,炮弹爆炸,震耳欲聋。好在李容观队已向车站北部疏散、隐蔽,幸无伤亡。

远征军总部向印度转进之初,部队中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中国远征军总部总指挥决心向印转进,部属应归总部指挥,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此间,蒋介石、宋美龄已抵印度与尼赫鲁建立了中印外交关系。另一种认为向印度转进,系唐僧取经之路,要通过什么白山黑水,艰险莫测!不如随第五军向祖国云南冲回为好。李容观队决定随总部向印度转进。

英军趁中国远征军与日军激战之机,乘车辆从缅南向印度沿公路后撤,武器装备后勤等均无损失;而中国远征军总部及后勤单位等向印转进,是由缅中沿深山密林羊肠小道徒步,不仅武器装备等全失,且人员伤亡严重。据说后来英国为了感谢中国援缅远征军救了英国军队,无价赠送舰艇给中国,并为中国培训舰员。

远征烟之所以走中路,听说总部有位印度上校联络官,一战时期,他曾走过中路,有他带路,不会有错。沿途所见,均是英方人员遗弃的生活用品。远征军经过三天徒步实践之苦,武器和生活用品已无法携带,领导决定扔掉非必需生活用品,轻装前进。通过三次劝说动员才统一认识,决定两人留一床毯子、一件雨布,其余一概忍痛集中烧毁,免得敌人利用。李容观队专责为总部保护的电台,也因无法跟进奉命处理之。

在向印度转进中,除直线与总部联络外,横的联系已无。当时日军对远征军形成东西包围、南北点击态势,惟有迅速转进是上策!李容观这支装卸队不仅受病疫之害,且侨胞无长途行军经验,以致沿途掉队者多,其中有病者、有因饥饿体弱走不动者。为了避免日军包围,总部下令限4小时内,日夜兼程,强行军180华里,抢渡伊拉瓦底江后,才能到达安全地区。沿江左为高山峻岭,右为悬崖陡壁,稍有失足,伤命者不少。

在抢渡伊拉瓦底江前几天,当地缅人有两头乘马便利。杨班长报告李容观,有几位兄弟和副队长等都走不动了,最好买下,好让他们轮换代步,李容观同意了。

同类推荐
  • 顾顺章: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顾顺章: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从浪迹上海滩的少年,到小工头、工人纠察队长,再到中共中央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他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他曾使国民党特务闻风丧胆,被称为中共“特工王”。他的叛变险些毁灭中共中央而改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他一生只留下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让人难识真面目。他走过的歪斜足迹直到今天才被厘清。他就是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本书较为全面地记述了顾顺章从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人,蜕变为中共历史上最具危险性的叛徒,最后又被国民党惨杀的一生。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 读懂胡适

    读懂胡适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禁烟英雄——林则徐

    禁烟英雄——林则徐

    本书讲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跌宕起伏的一生,他是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国科隆附近莱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弗如。十二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遂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一七八七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
热门推荐
  • 无限赘婿

    无限赘婿

    古镜,地府最强勾魂使者,连大罗金仙都的魂魄都敢勾走,阎王为此头痛,送他轮回系统,骗他回到人界,附身在一个被人打死的赘婿身上!
  • 男后

    男后

    一朝穿越竟是少年帝王?!有木有搞错,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啊?竟然要个女孩子从小女扮男装当皇帝!后宫无主,朝臣三番五次进谏逼她选后延续子嗣,更有虎视眈眈的诸侯唯恐天下不乱!面对一幅幅画像她随意这么一选!买噶的,自己的皇后居然是个男人!
  • 英雄联盟的武林

    英雄联盟的武林

    一个自恋的天才探险家伊泽瑞尔,一个恶搞爆笑的内裤勇士潘森,一个金光笼罩的庄严女神曙光,一个充满怨念的冰冷女神皎月,一行四人踏上了寻找破解太阳族诅咒的旅途,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当遇到穿越而来的男主时,又会发生哪些状况百出的囧事呢?一切尽在《英雄联盟的武林》......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二)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二)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本是千金

    重生之本是千金

    她狂妄不阿,她冷血无情。她是豪门千金,却做不了真实的自己;她是无情杀手,却只因他有情。两个世界的她们形同陌路,但命运的齿轮却让她们灵魂互换。她们因爱而亡,因恨而生。只为共同的信念,“只为好好活着”。狂妄如她,冷血如她。双生世界的她们将会掀起怎样的风起天下······
  • 限量版蓝色天空

    限量版蓝色天空

    三年,说不长也不短。三年,让一个卑微学渣逆袭成为学霸,这三年,很痛苦也很快乐。
  • 网游永恒之黑衣剑士

    网游永恒之黑衣剑士

    《永恒》开服,群雄并起,无数财团入驻,就在各大公会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个神秘而且强大的黑衣剑士冒了出来......他不属于任何公会,却周旋于各大公会之间。他仇人无数,却依旧潇洒自如。他红颜无数,却能做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他面对千军万马,却微笑拔剑。他是无数人羡慕、嫉妒、仇恨的对象,对此他只是一笑而过。“这虽然是游戏,但可不是闹着玩的!”
  • 与君黄粱梦一场

    与君黄粱梦一场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个非卿不娶,一个非君不嫁,本该是天作之合,奈何命运弄人。孑然一身,相隔天涯。所希冀、期盼,也只能梦中度一场,梦醒便是生与死,别与离……
  •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是目前针对管理这一主题最综合全面的一本图书,内容涵盖了今天的所有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学习的有关管理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但有实践的经验,还有日常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雇佣与解聘、员工激励、委派授权、沟通、团队建设与管理、员工发展与训练等在当今商业社会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