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6900000023

第23章 《淮南子》易学思想简论(2)

在《周易》三才之道精神的启迪下,《淮南子》提出了“天一、地二、人三”的观点,认为“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淮南子》虽然没有“三才”之概念,却实有沟通天地人关系之意念。《淮南子·本经训》言:“天爱其精,地爱其平,人爱其情。天之精,日月星辰雷电风雨也;地之平,水火金木土也;人之情,思虑聪明喜怒也。”天之精、地之平、人之情何以实现统一呢?《淮南子·精神训》言:“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所以,《淮南子·天文训》言:“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死或生,万物乃成,虫支行喙息,莫贵于人,孔窍肢体,皆通于天。”正是基于天精、地平、人情三才相通之论,《淮南子》着意描绘了天人之间的相互和谐,把宇宙间的天文、气象、地理、人事统统纳入了一个相互协调,彼此关联的宇宙自然图式之中。《淮南子·泰族训》言:“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强四时,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夫湿之至也,莫见其形,而炭已重矣;风之至也,莫见其象,而木已动矣;日之行也,不见其移,骐骥倍日而驰,草木为之靡;县烽未转,而日在其前。故天之且风,草木未动而鸟已翔矣;其且雨也,阴曀未集而鱼已唫矣,以阴阳之气相动也。故寒暑燥湿,以类相从;声响疾徐,以音相应也。故《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四海之内,寂然无声,一言声然,大动天下。……故圣人者怀天心,声然能动化天下者也。故精诚感于内,形气动于天,……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天地所包,阴阳所呕,雨露所濡,化生万物。……故,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矣。”

在这大千世界中,万事万物各循其道,各顺其情,有规律地运动着、变化着、生长着。人只有顺应自然之法则,体认万物之本性,便可以”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故圣人怀天气,抱天心,执中含和,……变习易俗,民化而迁善,若性诸已,能以神化也。”可见,天地之道,万物之则,人既是可以认识的,人又是可以利用的。所以,《淮南子》说:“圣人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不为善,不避丑,遵天之道;不为始,不专已,循天之理;不豫谋,不弃时,与天为期;不求得,不辞福,从天之则。”因此,人君致治,必须“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做到“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

那么,做为三才之一的人到底如何认识并利用天地之道、人为之性呢?《淮南子·缪称训》言:“欲知天道,察其微,欲知地道,物其树,欲知人道,从其欲。”这是因为“天之所为,禽兽草木;人之所为,礼乐制度”。人之所以能够认识并利用天、地、人之道,在《淮南子》看来,是因为天、地、人之道的运行变化遵循着一个内在统一的法则,这就是阴阳之气相互交感而产生的“中和”之性。《淮南子·汜论训》言:“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阴阳相接,乃能成和。”只有“阴阳和,而万物生矣。”而“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人气者也。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知,五谷不为。”所以,“圣人怀天气,抱天心,执中含和”。看来,“中和”就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天地中和,万物乃生;民人中和,五谷丰登。所以,《淮南子·要略》言:“天文者,所以和阴阳之气,理日月之光,节开塞之时,列星辰之行,知逆顺之变,避忌讳之殃,顺时运之应,法五神之常,使人以仰天承顺,而不乱其常者也。”《淮南子·泰族训》再审其意:“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地,中取法于人,乃立明堂之朝,行明堂之令,以调阴阳之气,以和四时之节,以避疾病之灾。”充分发挥了《周易》通天理以明人事的思想。

三、崇尚变化,是易学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淮南子》易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周易·系辞下》言:“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在这里,所谓“六虚”指《周易》阴阳六爻之位。《周易》每卦各有六爻,因其变动不居,所以称之为虚位,故言“爻者言乎变者也”,即谓爻者极言“变动不居”之意。在《周易》各卦中,只要变动一爻之位,即便形成另一卦,其意义则完全不同,故有动一爻而全卦皆动之说。这说明“动则变化”是《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基本特征。所以,《周易·系辞下》言:“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概括《周易》之变化观可有以下特点:其一,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周易·系辞下》言:“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肯定了变化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特性。其二,变化是事物内在矛盾的显现。《周易·系辞上》言:“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阴阳刚柔的对立及其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其三,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法则。“物穷则变”,“物极必反”,“盛极则衰”,“否极泰来”。其四,事物的变化都是由微小的量变开始的,通过逐渐的积累形成巨大的质变。“以微知显”,积少成多。《周易》之所以具有崇尚辩证法的变化变革观点,得益于《周易》作者对自然社会的大量观察。从自然界来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从人类社会来看,“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淮南子》弘扬了《周易》的变革变化思想。在《淮南子》看来,变化发展是天地之常性,万物之恒理,提出了“万物之化”、“百事之变”、“顺势因时”的观点,认为客观世界是一个永无止息的发展变化过程。《淮南子·原道训》言:“是故禹之決渎也,因水以为师。神农之播谷也,因苗以为教。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鸟排虚而飞,兽跖实而走。蛟龙水居,虎豹山处,天地之性也。两木相摩而然,金火相守而流,园者常转,空者主浮,自然之势也。是故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羽者妪伏,毛者孕育,草木荣华,鸟兽卵胎,莫见其为者而功既成矣。”《淮南子》不仅看到了自然界各种物象的客观性,而且肯定了自然物象变化的必然性。

同时,《淮南子》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应时耦变,见形而施宜”的变化过程。《淮南子·齐俗训》言:“夫一仪不可以百发,一衣不可以百岁。仪必应乎高下,衣必适乎寒暑。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故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是故不法其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所以为法者,与化推移者也。夫能与化推移者,至贵在焉尔。”因此,“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提出了不应法古,不必循旧,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的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观,充分发扬了《周易》的变革变化思想。不仅如此,《淮南子》还有对于事物相反相成的论述,如:“同不可相治,必待异而后成”。亦有对于事物变化的质量关系的论述,如:“积薄为厚,积卑为高”。“民诚从其令,虽少无畏。民不从令,虽众为寡”,等等。而且,《淮南子》还直接引“易”论理者达数十条之多,因篇幅所限,此不一一赘述。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淮南子》虽非易学专论,却有对《易》的评论,则需引起我们的重视。首先,《淮南子》认为,“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淮南子·要略》言:“今易之乾坤,足以穷道通意也,八卦可以识吉凶、知祸福矣。然而伏牺为之六十四变,周室增以六爻,所以原测淑清之道而捃逐万物之祖也。”说明《周易》的宗旨就是让人们把握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这体现了《周易》“穷道通意”的根本精神。其次,《淮南子》也指出了《周易》的不足和缺陷。在《淮南子》看来,“易之失,鬼。”即指《周易》的神秘性。《周易》的神秘性就在于其与占筮的宗教术结合在一起,因而,“易之失也卦”。要求人们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卦上,而应将其注意力放在《周易》所揭示的义理上。可以说《淮南子》的这两点评论是对的。

总之,《淮南子》思想博大精深,仅以上述,足见《淮南子》具有浓厚的易学思想,它对易学的推衍以及以“易”论理,推动了易学在汉代的发展,在中国易学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类推荐
  • 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本书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全书分为五编:生活的写意、幸福的价值、快乐的期待、简单的完美、心境的需要。
  • 哲理人生枕边书

    哲理人生枕边书

    人生如水。呱呱堕地时,生命的那杯水是清澈透明,不经搅拌,不经修饰,风平又浪静,单纯而幸福。然而,生命的经过便是调制那杯水的过程,充满了喜怒哀乐。调制的人是生活的主人——自己。你可以放盐,但太多会苦涩;你可以放糖,放多了便甜腻了;你可以放醋,放太多又会淹没前面的两种味道……人生是一种尝试。没有挫折的人生其实并不完美,只有真正尝试到了失败的痛,才能彻底领悟到成功的甜,才有了酸、甜、苦、辣的交汇,人生才更刺激,更深刻,更值得回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 毓老师说春秋繁露(全集)

    毓老师说春秋繁露(全集)

    本书是根据毓老师1993-1999年在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春秋繁露》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哲学著作,是解释《春秋》最重要的一部书。毓老师认为董子治事之道,超过先秦诸子,并强调要懂《春秋》必读《繁露》,由此可知公羊学思想,可启发人的智慧,使人过上理智的生活。《大易》与《春秋》,是中国最难懂的两部书;这两部书没有读,就难以懂中国文化。古人思想,不能片面读,必要融会贯通。想重建文化,必下深的功夫,立说才不失其本。成就大事业必有德望,言行不一致的,没办法立说。要以古人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接新枝,发新芽。每个人都有时代的使命,运气好,就有发展的机会。
  • 推背图之谜(下)

    推背图之谜(下)

    推背图》相传是我国唐朝太宗皇帝时期,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以推算大唐国运。因李淳风某日观天象,得知武后将夺权之事,于是一时兴起,开始推算起来,谁知推上了瘾,一发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即第60像所述,所以《推背图》由此得《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
  •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论述了希腊柏拉图学园的发展历史,学园的历任园长(包括亚里士多德、安德罗尼科等)的历史贡献和成就。同时,论述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希腊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历史等。本书一方面历时性地阐明了柏拉图《对话录》和《法律篇》中模糊不清的方面(既包括原始手稿,也包括直至16世纪末期的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译文),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对一些关于解读柏拉图《对话录》思想理论和知名评注引起关注。本书的翻译填补了希腊柏拉图学园在国内的空场,对于希腊哲学专业和热爱希腊文化的爱好者,了解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和希腊文化在环地中海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梓要是你就柯以

    梓要是你就柯以

    我与ta的故事很长未完待续……想要在这个懵懂的年纪和他走完整个余生两个人的未来已经在计划中那么努力吧那么爱吧那么....最终是你了慢慢..想慢慢喜欢你慢慢..想慢慢和你一起老去
  • 我把自己抄书里了

    我把自己抄书里了

    我是一个穿越者,也是一个网文作者,只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远远还不只是这些。说起来你恐怕不信,干啥啥不行,做啥啥不会我准备效仿前辈依靠抄书赚钱糊口时,结果发现我把自己也给抄书里了。……
  • 我的广东江湖人生

    我的广东江湖人生

    讲述自己在职场的故事,故事要从2000年的秋天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曾为你数星光

    我曾为你数星光

    这是我最后一次回忆关于你的故事了,程叙,人山人海,偌大的地球,我再也遇不到第二个你了。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了这个故事,你肯定就会知道,我曾为你数星光。
  • 校草的极品女友

    校草的极品女友

    他遇见了她,故事从此开始,她以为自己不会爱上他,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碧海青天叶叶心

    穿越之碧海青天叶叶心

    因缘相遇,皆际会一场。叶心穿越成了一片叶子?好叭!叶心捡了个心狠手辣外加逆天容貌的孩子?好吧!叶心绑定了时空穿梭系统,似月?好撒!什么?原来“孩子”不是孩子,“似月”不是似月?叶心卒——全剧终。他心狠手辣,一袭白衣却曾恍了她的心神。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她能否通过种种考验,能否在梦境里帮助有缘的历史人物完成他们的功绩?且看《碧海青天叶叶心》。这里,叶心带你穿越,收集宝物,刷各种梦境副本。本文多元素融合,穿越+系统+奇幻,不渣,不狗血,不白甜,欢迎入坑。此书别名《我的境主,别黑化》
  • 春明外史·第六部分(张恨水经典爱情故事)

    春明外史·第六部分(张恨水经典爱情故事)

    《春明外史》以报馆记者杨杏园与妓女梨云、女诗人李冬青的爱情故事为贯穿线索,背景宏阔,叙事从容、豪门、妓院、剧场、公寓、会馆、学校、高级饭店、俱乐部、庙宇、名胜、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上到总统、总理、下到妓女、戏子,穷尽名色人等。《春明外史》是一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风俗图,堪称经典之作,至今读来仍有着不朽的艺术魅力。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 强袭之地

    强袭之地

    江楚发呆的看着上空剑气撕裂了长空,魔法在空中咆哮!一群萌新躲在一边瑟瑟发抖这不是地球吧!这一定不是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