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6900000022

第22章 《淮南子》易学思想简论(1)

《淮南子》是西汉中期淮南王刘安及其宾客编撰的一部融合先秦道、儒、墨、法诸家学说为一体的道学经典,非易学专论。但是,《淮南子》中却渗透着浓厚的易学思想。探讨《淮南子》的易学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淮南子》的学术价值及其意义。

一、探究宇宙之源与万物之本是易学哲学的基本特点,也是《淮南子》易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周易·系辞上》言:“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周易·系辞下》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看来探究宇宙之源与万物之本乃《周易》之基本要旨。在《周易》中,宇宙之源与万物之本就是“易”。“易与天地准”,“易广矣大矣”,“易其至矣乎,”“夫易开物成务”。“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可见,“易”在天地之间,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无所不有,是宇宙自然之源,天地万物之本。而“易”的特点或曰根本精神就是“生”,它“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故“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就是说“万物化生”,“大化流行”,“生生不息”就是“易”,“生生之易”是一个连续不断、永无终始的生化过程,它没有一刻停息,不受任何主宰,没有什么意志,纯属自然的不断生成和不断创新。

《周易》把“易”作为宇宙之源与万物之本,并以“生生”释其义,这就把自然宇宙及天地万物的生成看成一个具有无限生机和无穷活力的有机整体。正是基于此,《周易》认为,“易”由太极发端,历经两仪(阴、阳)四象(春、夏、秋、冬)八卦(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阶段,最终化生出了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滔滔大化、景象万千的自然宇宙图景。《周易·系辞上》言:“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在这里,太极就是“易”。太极何谓?班固《汉书·律历志》言:“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极,中也。元,始也。”这说明太极就是元气,是元气生阴阳,阴阳分别而化生天地万物。由此可见,《周易》的“易”生万物,也就是元气生万物。所谓“易”为宇宙之源和万物之本,也就是元气为宇宙之源和万物之本。《周易》将元气作为宇宙之源和万物之本,以元气的代名词“易”解释天地万物的生成和演化,在哲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以“观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权事而立制,度形而施宜”,“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自喻的《淮南子》,虽然以“道”为最高范畴,但其自然宇宙生成论却吸收和借鉴了《周易》关于宇宙天地万物生成演化的基本思想。《淮南子·精神训》言:“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窈窈冥冥,芒艹文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滔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淮南子·天文训》亦言:“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氵属氵属,故曰太昭。道始于虚廊,虚廊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淮南子》非出一人之手,尽管各篇之说不尽一致,但其基本意趣与《周易》相同。在《淮南子》中,元气是宇宙的原初存在物,元气本身就已潜含着阴阳两气的相互对立。阳气“清阳薄靡”而为天,阴气“重浊凝滞”而为地。天地之形成,四时之变化,万物之生长,都是由元气内含之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可见,《淮南子》关于宇宙万物生成的思想与《周易》是一脉相承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淮南子》在《周易》“太极易”的基础上提出了“太一”概念,并将“太一”作为元气的代名词。何谓“太一”?《淮南子·诠言训》言:“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淮南子·要略》亦言:“混沌万物,象太一之容。”看来,“太一”与“太极”具有相同之内涵,即原始纯朴的混沌物元气。故《淮南子·原道训》言:“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地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员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为一。……是故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循之不得其身。……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其全也,纯兮若朴;其散也,混兮若浊。……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按照东汉王充所言之“天地之气尤疾速者,飘风也”来看,《淮南子》所描述的“太一”就是指气。所以,《淮南子·本经训》言:“秉太一者,牢笼天地,弹压山川,含吐阴阳,伸曳四时,纪纲八极,经纬六合。”西汉董仲舒就有“一者,万物之所以始也”的观点。可见,所谓“太一”就是指宇宙万物之本源的物质性元气,准上,我们可以说,《淮南子》的宇宙万物生成论是对《周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贯通天、地、人三才之道,是易学哲学的核心思想,也是《淮南子》易学思想的基本观点。

《周易·系辞下》言:“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这是就《周易》的卦象爻位而言的。《周易》是由卦组成的,每一卦有六爻,每两爻组成一才,共有三才,即表示天、地、人。《系辞下》这一番话意在表明《周易》就是讲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亦即讲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周易》把天、地、人三才并列,反映出在《周易》中,天、地、人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在客观世界中,天、地固然很重要。“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天地感而万物生”。“天地之大德曰生”。“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夫妇,……有父子,……有君臣,。……有礼义。”可见,天地是非常重要的,无天地则无万物。但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样重要,只有人可以与天地相提并论。这是因为,人可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何谓之“裁成”、“辅相”?所谓“裁成”者调节之谓也;所谓“辅相”者协助之意也。即人可以调节天地万物的变化,协助天地万物达到完满的成就。因此,人可以“与天地合其德”。天、地、人可以同构。“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正是基于此,《周易》将天、地、人并列,提出了三才之道的命题。在《周易》看来,天道“始万物”,地道“生万物”,人道“成万物”。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然,天地之道是讲自然法则,人之道是讲社会法则。自然法则是生成原则,“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社会法则是讲实现原则,“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以此见,天、地、人三才又是互有差别的,“天之道曰阴与阳”,“地之道曰柔与刚”,“人之道曰仁与义”。就是说,阴阳是天之道,天道阴阳无形,“阴阳不测之谓神”。刚柔是地之道,地道刚柔有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仁义是人之道,人道仁义道德,“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看来,三才各循其道,相互对应,相互制约。《周易》对天、地、人相互关系的论述是深刻的,摆正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类推荐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未读哲学小经典·苏格拉底之死

    未读哲学小经典·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之死,是古希腊哲学的分水岭,也是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本书收选的三篇柏拉图对话:“申辩篇”“克里同篇”和“斐多篇”——分别记述了苏格拉底在审判时、入狱后和服刑前的经历。这三篇完整地展现了甘为信仰和真理献身的苏格拉底对自我、对人生价值、对生命和灵魂的看法,让我们在领略他光辉独具的人格与思想魅力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到古希腊人是如何将哲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
  • 淮南子

    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本书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尼采的人生劝诫)》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热门推荐
  • 我的童真年代

    我的童真年代

    一个出生于90年代南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炎黄武神阁

    炎黄武神阁

    炎黄守护者“云零!”三岁开始习武,6岁实力已经是人级水平,12岁刀枪不入,步入地级!18岁便已是天级强者,19岁继任炎黄守护!22岁更是一跃成为响彻世界的神级强者!被誉为“最年轻的神级高手!”在这份强大的实力与荣誉的前方,曾经的他确实天赋异禀,可当他12岁那年,刚刚达到地级高手之时,却突遭一场变故改变了他的一生……斗气、内力、魔法、忍者、异能,还有那神奇无比的多样异魂全在这里呈现,见证“擎天之龙”的崛起,地狱的大门即将打开,在这乱世纷争的地球上,尸族、血焰族,还有那传说中的仙族、妖族,蜀中的唐门、炼药治病的药宗,一切玄幻尽在这里!
  • 天才L

    天才L

    大陆天才汇聚于此,澳门赌场玩尽天下无敌手的小小千金,致力于古文诗词的儒雅少年,种种谜团的英国皇室背景权利男子,天生宿命的光与影男孩……当然,咦?创造奇迹的天才L呢?
  •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在《吐哈石油报》创刊20周年之际,吐哈石油报社收录从创刊到2010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作品,以纪念20年不平凡的历程。从《〈吐哈石油报〉获奖作品集》中,能够管窥吐哈油田开发建设的概貌,全方位、多层次、深刻地见证吐哈油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辉煌夺目成就。从字里行间,我们也能够领悟和感受到作者、编者在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工作中所蕴含的坚忍不拔、不畏艰苦、呕心沥血、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
  • 幻生碑

    幻生碑

    人的一生,有的精彩纷呈,到老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辈子值了,亦或是还想再活五百年。有的则卑微到泥土,如蚯蚓,蚂蚁,一生也离不开泥土。不过,他们最终的去向是一定的。高贵或低下都融入了泥土,只留下一座座孤立的石碑,成为人间走一遭的唯一标志。一块与众不同的石碑,引出了一段不一样的经历
  •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出版以来,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专业性著述甚至将它视为重要参考,征引观点与部分论述。这些都让作者颇受鼓舞,深感人性的温馨。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 懂管理不如懂心理

    懂管理不如懂心理

    《懂管理不如懂心理》以管理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采用慧眼识人、洞悉人性、团队领导、柔性管理等众多方法来解读员工遇到的心理学困境,帮助管理者在工作中更好地了解他人,读懂他人,顺利地开展工作。
  • 爱情囚笼

    爱情囚笼

    一个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一个是坐拥江山,呼风唤雨。命运的交错,时空的转移,令两个懵懂的少男少女相遇在最好的年纪。纠缠,相爱,误会,争吵,指责,背弃过后,两人终于明白了,想开了,最后,彼此渐行渐远。————————————————————————“我要她。”韩伊感觉到几束异样目光朝自己投来,没错,陆董正指着自己,一脸坏笑的看着自己。“你要娶我吗?”韩伊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句。“啊?”陆董迟疑了一下,“也许会,不过现在不会。”
  • 量子血灵珠传奇

    量子血灵珠传奇

    《量子血灵珠传奇》从主人公张其金即将结束高中生活时写起。作者发挥脑洞大开的想像,叙述了主人公张其金具有神话般的传奇人生;刻画了主人公张其金努力精进,不断进取、永不言败的坚强意志;体现了作者脑洞大开的奇特想像;剖析了主人公张其金纵横天地宇宙间、穿越历史时空与各种邪魔所发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本书旨在传播正能量,宏扬人类和平,宣传科技发展,提倡人性本善,传受做人之道。作者在创作时以自己的部分生活为题材,科学理论为依据,历史人物为线索,神话故事为色彩,科技事件为内容,玄学知识为烘托,武侠背景为手段,战斗场面为夸张的文学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宇宙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