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0300000002

第2章 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2)

(4)坚持锻炼身体:秋天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悬殊,所以应选择适宜的项目坚持锻炼,以强身健体。具体项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练拳等,强度因人而异,以舒适为宜。通过锻炼,可提高总的身体功能和机体的耐受能力,以便更有效抵御秋燥肃杀之气的侵袭。

另外,在庭院、室内可养些能净化空气的绿色植物,睡前亦可于卧室里置冷水一盆湿润空气。

【贴心提示】

这里为您介绍几款防燥的饮食食谱。

第一,蜜渍荸荠:将几个荸荠洗净去皮,浸入蜜中2~3日后,适量食用,对咳吐黄痰、肠燥便秘有良好效果。

第二,冰糖黑木耳:将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用文火炖熟后服食,可滋阴润燥,治疗口鼻干燥。

第三,百合莲子粥:将百合、莲子各适量煮熟食用,可益气,强身,聪耳,明目,润肺养阴。

【语录链接】

燥于外则皮肤皴揭,燥于中则精血枯涸,燥于上则咽鼻焦干,燥于下则便溺结闭。

——张子和。

万物之不燥,就万物之已燥,火也。不待火而自燥,火不能就之燥,金也。

——《易经》

敦阜(土运太过,是谓敦阜)之纪,大雨时行,湿气乃用,燥政乃辟。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

燥淫所胜,筋骨内变。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6.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寒为冬季的主气,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寒邪致病有内寒、外寒之别。外寒指外感寒邪而言,伤于肌表者,名“伤寒”;直中脏腑者,名“中寒”。内寒是人体机能衰退,阳气虚弱所致。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后世伏气温病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伏气温病是指感受外邪,内伏郁热,过时而发,自里透外的一类温热疾病。其特点是发病之初即见烦渴、尿赤、热不恶寒、舌绛等里热证候,而卫表证候反不明显。《黄帝内经》原文则以此为例阐释“重阴必阳”的阴阳转化之理,即冬为阴,寒亦为阴,两阴相逢为重阴,至春遂转而发生温热的阳性病证。

寒邪性质和致病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犯表,卫阳受损,则出现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发热等症状。寒邪直中,侵袭脾胃,则中阳受损,或伤及肾阳,会出现畏寒、肢冷、腹痛、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等症状。

(2)寒性凝滞:寒邪侵袭,或阴寒内盛,皆可导致阳气不振,气血运行不畅,使气血凝滞,脉络不通,可出现疼痛。若上焦阳虚,阴寒阻遏胸阳,可出现胸痹、心痛;中焦脾胃阳虚,可造成胃脘痛、腹痛、泄泻;下焦肾阳不足,会出现腰膝冷痛、精寒不育等。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拘引之意。寒邪犯及肌肤,则毛窍收缩,出现恶寒、无汗、脉紧等症状;寒邪客于经络关节,则经脉收引,出现筋肉拘急痉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

冬季当防寒邪侵

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新陈代谢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中医认为,人体的能量和热量来源于肾。冬季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在调养方面,宜以温补为主。

(1)精神调养:中医强调“神藏于内”。除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还要学会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2)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粟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

(3)起居调养:《黄帝内经》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

(4)锻炼调养:冬季应多参与室外活动,人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新陈代谢加强,从而产生的热量增加。个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步行、慢跑、拳剑、气功、健身操、羽毛球等项目。晨练不宜太早,以太阳初升为宜,以身体微热不出大汗为度。

(5)切莫伤肾:不少止痛药、感冒药和中草药都对肾脏有毒性,不要不经医生诊治与指导自行服用,否则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损害肾脏。有药物过敏史及肾病史者,就医时也要向医生及时说明。

此外,暴饮暴食、憋尿习惯、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有损于肾脏,可致慢性肾病,所以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者,要注意控制病情,并定期验尿。

【贴心提示】

“冬伤于寒”,春天到来后则要防止“倒春寒”的袭击,倒春寒容易使肝功能受损,因此在春季养肝保肝时仍要注意防寒。在倒春寒期间,您可以选择多喝水,因为早春的时候比较干燥,人体容易缺水,每天补充水分不仅可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且还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语录链接】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7.百病多由痰作祟

——汪昂

痰既是人体的病理产物,又是很多疾病的诱因。中医素有“顽痰生百病”之说。痰无处不在,它可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引起多种疾病。如肿瘤、乳腺增生、中风、高血压、咳嗽等都与痰有关。

痰邪性质和致病

痰有寒热湿燥之分,不同的季节环境下,痰的性质可能不一样,一般春天多是风痰,夏天多热痰,秋天多燥痰,冬季多寒痰,其区别大致如下。

(1)风痰:开始白稀,后转黄黏,由风邪侵肺、感冒伤风引起。

(2)热痰:黄色,黏稠,或结成块,量可多可少,大多为肺热。

(3)寒痰:色白,清稀,或有灰白点,或是青色,多而有气泡,多为肺虚。

(4)湿痰:痰量很多,很容易咯出来,尤其是早上较多。

(5)燥痰:痰量较少,或是几乎无痰,黏稠,难于咯出。

肺脾肾防痰邪侵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痰是五脏功能失调产生的浊物,它可以阻闭心、脑、肾或肢体,埋下各种疾病的隐患。有专家指出,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根,这三大器官是人体生痰的主要脏腑。因此要注意调养好这三大脏腑的运化功能,通过防痰治痰来达到祛病保健的目的。

(1)肺为贮痰之器:肺虚易致人体内津液代谢和分布失常,最终出现痰浊。所以,防肺生痰的最好办法是防止外邪伤肺或久病损肺而致肺气虚。在防治过程中,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要对原有肺病如结核、气管炎等积极治疗。食补可用白银耳、百合、沙参、冬虫草、杏仁等佐餐,另外要少吃油条、辣椒等温燥上火的食品,以防伤津化燥。

(2)脾为生痰之源:脾虚的人痰最多,因为脾虚的人身体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水湿在体内停聚也易生痰。所以,建议脾虚的人用健脾利湿的药品及食品来调理。药品如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食补可吃苡仁、茯苓、扁豆、山药、党参、黄芪、大枣等。

(3)肾为生痰之根:老年人生痰多因肾虚所致。在调养上可补肾,用六味地黄丸调补,再服苡仁、山药、芡实仁、核桃、蛤蚧、杜仲等辅治。

【贴心提示】

在平时的饮食上,为防止相应痰症的产生,您可以根据时节的变化,选择相应的食物:如冬春应防风寒袭肺产生的寒痰,可多食生姜、胡椒、胡桃肉以祛寒;夏天因为脾胃常被湿邪困阻,应防生湿痰,可食用苡仁、山药、茯苓、白术、草果等以健脾化湿。

如果是在湿热较重的地区,人体易患湿邪,困阻脾阳,使水液不化而成痰。建议您选择性凉味苦的食物,如梨、丝瓜、竹笋、金橘、杏仁、苦瓜等,也可以服用夏枯草、茵陈、车前子、木棉花等;秋天应防燥热生痰,可多食润肺的梨、藕、百合等。

【语录链接】

无痰不作眩。

——《丹溪必读·头眩》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医宗必读·痰饮》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医宗必读·痰饮》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

——《活法机要·咳嗽证》

8.燥万物者,莫熯乎火

——《易经》

火为热之极,火邪有内火、外火之分。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而致,或自风、暑、湿、燥、寒五气转化而来。内火是疾病变化的产物,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或情志过激而致。如肾水不足,心火上炎;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思虑劳心,引动心火等。

火邪性质和致病

(1)火性上炎:火为阳邪,其性上炎。其伤人多见上部,心火上扰,常见口舌生疮;胃火上窜,可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多见头痛、口苦、目赤、眩晕。感受火邪,阳热炽盛,出现发热、烦躁不宁、口渴引饮、疮疹红肿热痛等症状。

(2)伤津、动血、生风:火为阳邪,易伤津耗液,故感受火邪,出现发热、口渴、喜冷饮、舌红少津、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等症状最为常见;火热之邪侵犯人体,劫耗阴液,可使筋脉失其滋养濡润,而出现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亦属于肝风内动的范围;热入血分,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症状。

四季当防火邪侵

所谓“火”只是一种中医上形象的说法,指在人体内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它能产生温暖,提供能源,推动生命的进程,中医称这种“火”为“命门之火”。在正常情况下,“命门之火”藏而不露,动而不散,潜而不越,但倘若因气候、心绪等导致“火性”失控,表现出病症,统称为“上火”。

(1)春季防上火要求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切忌连续“作战”娱乐到午夜。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多饮水或喝清热饮料,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达到清火排毒的目的。

(2)夏季保持心态平衡是预防上火的关键。要尽可能给自己营造安静的环境,多听些舒缓的音乐,缓解焦躁情绪,同时应注意保证睡眠充足,多吃清淡、祛暑益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苦瓜、西瓜、牛奶等。

一旦出现上火症状,则要根据不同病因对症解决:如在生活工作中的不开心,则可以去找朋友聊聊天、散散步,或者做一个短时间的旅行,不气不烦,远离是非之地等,心情就会豁然开朗。如果由于各种原因的生气发怒,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等心情平静下来再去思考分析问题,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或平时没有时间做甚至是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同类推荐
  • 高端饮食养生

    高端饮食养生

    王志福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中西方高端饮食养生文化的探究与实践,通过刻苦钻研和对烹饪美学的独特理解,用他精湛的烹饪技艺演绎出每道菜的精髓。透过一道道顶级的美味,让我们领悟到用一颗热爱中国美食的心去热爱生活。
  •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指南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指南

    本书涵盖了家庭心理健康概论、家庭心理健康的环境、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预警、夫妻和谐与心理健康、关爱亲人与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 孩子不生病的智慧

    孩子不生病的智慧

    为了孩子的健康,也为了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需要了解和掌握如何预防、发现和护理、治疗孩子常见病症、突发疾病和心理异常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要懂得如何调理孩子的饮食,如何为孩子按摩推拿,如何让孩子锻炼身体等等,这其中的学问也都是父母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本书是送给父母尤其是年轻父母的最好礼物!作者力求从实用角度出发,立意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其内容涵盖了与孩子健康相关联的方方面面。虽然涉及了很多儿科方面的内容,但本书文字毫不晦涩,通俗易懂且容易操作。
  • 旅游保健自助手册

    旅游保健自助手册

    本书除介绍许多出游前注意的免疫预防外,还针对一些疾病做了特殊的说明,对旅游中经常遇到的意外和病症也有解说。
  • 中医养生受益一生-健康长寿的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受益一生-健康长寿的养生之道

    本书由朝华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作者宋学菊。本书给读者介绍:中医养生中最常用的就是食疗养生、经络养生与精神养生。本书以中医理论为核心,按照从头到脚的编排顺序,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健康问题入手,详细地讲解了人体的每一个部位的养生与保健,并就一些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从中医的角度进行讲解。
热门推荐
  • 总有人藏不住小秘密

    总有人藏不住小秘密

    这个短篇小故事超级温馨~从小自信张扬的女神施杏在经历了感情的创伤做了错误的决定而“逃”往国外从小活泼坚韧的衡江云为了自己心爱的女神不惜一切陪同“逃”往国外一个变得内敛的女生一个从小倔强的男生他们的爱会如何曲折?女生能否克服内心的困难?男生能否在经历数次失败后仍然坚持本心?神秘的女闺蜜姚瑶又带着怎样的目的来到他们身边?
  • 女凰傲世

    女凰傲世

    她是异界落难仙尊,她是京城胆小懦弱的冷家千金。当她变成她,世界会掀起怎样的波浪。
  • 奇怪日常

    奇怪日常

    一部关于校园当中发生的奇闻趣事还有爱情故事
  • 力之武界

    力之武界

    无尽岁月,无尽大陆,繁衍了无数的生灵,霸气的妖族,神秘的冥族,聪明的人族。。。。一个落魄的家族,却有一位天赋异禀的公子,看他如何拯救家族,如何在哪神奇的世界演绎传奇的人生。。。
  • 球魂附体

    球魂附体

    “球进了!球进了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球王贝利、马拉多纳灵魂附体!”我能够成为绿茵巨星,因为我热爱足球,这源自于兴趣成长于灵魂,至于怎么成长的,这就要从我莫名其妙的会了神打术,又莫名其妙的请来了一位踢足球的祖师爷上身说起了...
  • 回档十七年

    回档十七年

    毕业于国内最好大学之一的姜育伦蹉跎十年,曾经的豪言壮志已经被慢慢磨灭,最大的愿望是想让无怨无悔陪伴自己10多年的妻子过上优渥的生活,却突然回到了17年前。这一世,看姜育伦如何吸取教训,把握机会,创造辉煌。
  • 虞国的追梦者

    虞国的追梦者

    从睡梦中醒来,沐青易站在窗前,望着天空皎洁的皓月,陷入了沉思。。。
  • 英雄联盟之黎明之战

    英雄联盟之黎明之战

    黎明,你听到那声音了吗,对,是胜利的欢呼,终将为王者而战!
  • 安阳爱情故事

    安阳爱情故事

    爱是一种习惯,习惯了某个人后,他突然的离去,就像突然间抽走了自己的灵魂,心里空虚得厉害,无法感觉到疼痛的麻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