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93200000007

第7章 “是镜子里照的你影儿”——贾宝玉的对镜梦迷与“镜像自我”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府家眷来京,先遣四女人来贾府“送礼请安”,四女人见了贾宝玉大吃一惊,说与甄家宝玉“模样是一样”,“淘气也一样”;“贾母喜的逢人便告诉,也有一个宝玉,也却一般行景”。贾宝玉本人则有“疑惑”,“若说必无,然亦似有;若说必有,又并无目睹”,在纳闷中,忽忽睡去,进入梦乡。梦中,贾宝玉来到甄府,丫鬟们先误认他是甄宝玉,待确知他“不是咱家的宝玉”时,便骂他是冒充宝玉的“臭小厮”。及至他见了甄宝玉,甄宝玉也说自己做了一个梦,去到贾府,丫鬟们也骂他“臭小厮”,见了贾宝玉,贾宝玉“偏他睡觉”……梦中套梦,异地同梦,两个宝玉梦中相见,谁甄(真)谁贾(假),已难辨认。一声“老爷叫宝玉”,“唬得二人皆慌了。一个宝玉就走,一个宝玉便忙叫:‘宝玉快回来,快回来!’,袭人听到贾宝玉的叫声,以为是他梦中“自唤”,“忙推醒他”;“宝玉虽醒,神意尚恍惚”,仍指着门外说另一个宝玉“才出去了”。袭人对贾宝玉笑道:“那是你梦迷了……是镜子里照的你影儿”。

在小说原著中,甄宝玉原本着笔极少,写得很虚(在原著前八十回还没正式出场,只是别人口头上提到他),影影绰绰,似有若无,只作为贾宝玉的重影或“对子”而存在,是个寓意化、符号化的虚写人物。在贾宝玉扑朔迷离的梦境中,两个宝玉更是甄(真)贾(假)难辨,似二实一,按袭人的说法,乃是对镜梦迷的贾宝玉“镜子里照的”自己“影儿”——这不仅是名副其实的物理镜像,也是意味深长的心理镜像。直白点说,从贾宝玉镜里自己的“影儿”中,不仅可看到他外在的自我相貌,也可以窥测他内心的自我意识。

我是谁?谁是我?每一个人从开始认识外部世界起,也同时开始认识自我。据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9至12个月大的婴儿,“在镜子里看到他们自己时”,大多“表现出认识他们自己的迹象”〔美〕乔纳森·布朗:《自我》,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人的自我意识,也就从认识自我外貌即所谓“镜像识别”阶段开始,随着年龄增长,由外而内,由表及里,逐渐形成、深化。现代社会心理学的镜像自我概念,可以说是“镜像识别”之说的引申或扩展,其含义说的就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社会的他人意识的互渗、互动关系。自我意识,看似十分个人化的私密问题,其实也是高度社会化的现象。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绝不是在自我封闭中形成的,而与社会有千丝万缕联系,总是渗透或折射着他人的意识。比如一个人的自尊感,往往就是以社会上他人对自己的肯定性、褒扬性评价为背景或参照,否则,便可能是毫无根据的妄自尊大;反之,一个人的自卑感,则往往是以社会上他人对自己的否定性、贬抑性评价为背景或参照,否则,也可能是毫无根据的妄自菲薄。因此,“术语镜像自我所说的就是以他人为镜子,即我们在他人眼中所看到的自我”〔美〕乔纳森·布朗:《自我》,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或者说,“‘我眼中的我’总是以‘别人眼中的我’为背景”〔苏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84页。,如镜照形似的映照着别人眼中的我。

贾宝玉对镜梦迷的梦幻心理,与他入梦前的外部刺激息息相关。当史湘云得知甄、贾二玉“同名”“同貌”时,对前来看她病的贾宝玉说:“你放心闹罢,先是‘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如今有了个对子,闹急了,再打狠了,你逃走到南京找那一个去。”湘云这里不仅提出了“对子”之说,而且针对宝玉胡闹挨贾政毒打之事,颇为风趣地发出了忠告。贾宝玉正是带着对甄宝玉究竟有无的“疑惑”,怀着对贾政那次毒打的余悸昏昏入睡的。梦中,甄、贾两府的丫鬟,把甄、贾宝玉分辨不清,各自认错了人,都骂对方是“臭小厮”,并威胁“仔细你的臭肉,打不烂你的”;甄宝玉在贾宝玉梦中说梦,说他梦见正在睡觉的贾宝玉“空有皮囊”,以及梦中听着“老爷叫宝玉”,两个宝玉都吓慌了等梦幻情景、梦幻心理,都与贾宝玉睡前的“疑惑”抑郁心境和平常所受的心理压力大有关系,互有叠合。这一贾宝玉梦幻中的镜像自我,实际上都是通过贾宝玉“自己眼中之我”隐隐约约折射出的“他人眼中之我”——“他人”对“我”(贾宝玉)的鄙弃态度、敌意眼光和恶意攻击。

贾宝玉的对镜梦迷,作为他梦中镜像自我,其梦幻心理显然带有模糊性和象征性,也可以说只是他梦外镜像自我在梦中的一个模糊性、象征性投影。它为我们进一步窥探贾宝玉某些深层心理,恰好提供了一个切入口和路向标,起到一定导向作用。

别的先且不说,贾宝玉梦中一听到“老爷叫宝玉”就吓得如惊弓之鸟,这绝非偶然,恰是他梦外自我心境的梦中闪现,而这种自我心境又与种种他人眼光、他人声音的影响密切相关。这个“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的情痴情种,对情的痴迷及其脂粉气、“爱红”癖,仿佛真的与生俱来。他满周岁时“抓周”只抓“脂粉钗环”,贾政见状“大怒”,“因此便大不喜悦”。可以说,从“抓周”起,贾政、宝玉父子龃龉即已露端倪,知事后的贾宝玉长期承受着对贾政畏之如虎的心理压力。随着渐届成年,贾宝玉承受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这种心理压力不仅来自贾政“过严”管教和严厉目光,也来自亲近姐妹(宝钗、湘云)的好心劝告和贴身丫鬟(如袭人)的苦心“规谏”,还来自贵为皇妃的大姐元春的谆谆告诫(对宝玉管教“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来自宝玉素所仰慕并引为同道(即同为性情中人)的“贤王”水溶语重心长的训示(对宝玉“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即使十分溺爱、多方袒护宝玉的贾母,又何尝不希望他将来真正“长大成人”,“为官作宰”,“光宗耀祖”;甚至与他深深相爱、生死以之的情人林黛玉,尽管从来不和他说“仕途经济”之类“混账话”,但似乎也没明确认同、赞许过他绝对排斥“仕途经济”的言行,在他挨打后养伤时,还“抽抽噎噎”劝他“从此可都改了罢!”贾母溺爱中的厚望,黛玉深情中的恳求,对贾宝玉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正是由于贾宝玉某些恣情任性、“乖僻邪谬”的言行,在当时不仅悖离了正统的主流文化轨道,也越出了做人的一般行为规范,因而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诟骂、贬抑、责难、告诫、规谏、恳劝……精神上处于极其孤立的境地,心理上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尽管这未能使他浪子回头,改弦更张,但这并不等于说上述种种他人眼光、他人声音及其形成的巨大压力,没有对他心态产生影响,没有在他心里留下印记。

贾宝玉大抵属于低自尊类型的人,为人行事一贯比较低调,连在众多丫鬟面前也“惯于做小服低”,更不时流露出自恨自悔的忏悔意识和自轻自贱的自卑情结。这种忏悔意识和自卑情结,当然不是出于家族遗传基因与生俱来,也不同于源自西方宗教文化的原罪意识和罪感心理,作为贾宝玉的一种镜像自我,实质上是社会“反射性评价”在他自我意识中的折光。换种说法,是经过贾宝玉“自己眼中之我”折射的“他人眼中之我”。②〔苏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97页、第267页。

贾宝玉的忏悔意识和自卑情结,可以追溯到这个形象的神话原型石头。第一回石头故事中那块弃石的“无材补天”,作为一种价值评判,与其说是单纯的自我(石头)评价或他人(女娲)评价,不如说是经过(人格化了的)石头自我认同的他人评价。唯其如此,石头才会很在意这种否定性、贬抑性评价,并据此与其同类攀比,“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从而产生深深的羞愧感和自卑感,“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无疑是对贾宝玉忏悔意识和自卑情结的一种象征性隐喻。

贾宝玉其人其性根于情、真于情、痴于情,也纵于情、失于情、毁于情。这个半生“风尘碌碌,一事无成”,有负“天恩祖德”、“父兄教育”、“师友规谈”的情痴情种,虽然我行我素、“那管世人诽谤”,但内心深处又不可能不受到“世人诽谤”的影响。“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红楼梦》第三回《西江月》二词中这些判语,既代表了世人对贾宝玉的“诽谤”,实际上也隐含着贾府家败人亡后贾宝玉的“深自忏悔”和自贬自责。这是一种“含义双关的他人语言”②,即是为贾宝玉自我认同的“他人语言”。比如贾宝玉对镜梦迷中的甄宝玉说正在“睡觉”的贾宝玉“空有皮囊”,与《西江月》二词说的“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词语及贬义如出一辙。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无关紧要的一点事、一句话,也能刺激贾宝玉敏感而脆弱的神经,触发他内心深隐的忏悔意识和自卑情结。第七回,面貌、身材、举止“似在宝玉之上”的秦钟来到宁国府,凤姐见后喜的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宝玉自此“心中若有所失,痴了半日”,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可知锦绣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个死木头;美酒羔羊,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在“人品出众”的秦钟面前,王熙凤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贾宝玉便如此深感失落,自惭形穢,如此自污自唾,自恨自悔,几乎用尽了一切亵渎尊严的字眼咒骂自己,这种超常的过度反应,按常情常理,的确匪夷所思。我们只能认为,在他内心深处,原本既存在某种顾影自怜的自恋情结,又存在因长期遭人非议、“诽谤”而形成的自我愧恨和自卑情结。而从自闭自恋转到自恨自卑只一步之遥,一句“比下去了”的玩笑话,不过成了触发他内心这种转化的触媒。

第三回,贾宝玉与林黛玉初见,他因自己有“通灵”宝玉而黛玉却无,便“摘下那玉”,“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得众人争去拾玉。他把黛玉看得很高,却自视很低,不仅自轻自贱,还因人贱玉,把“通灵”宝玉当成“人之高低不择”的“劳什子”要摔掉。这里,贾宝玉自我意识里不仅有个人自恨自卑,还包含了性别自恨自卑。“因他自幼姊妹丛中长大,亲姊妹有元春、探春,伯叔的有迎春、惜春,亲戚中又有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诸人”,姊妹间虽存在差异,但总的来说,比之贾府同辈及父辈男性,无论人品、才智和识见都高出一等,甚至有天壤之别;众姊妹之外,当家理财的王熙凤虽识字不多,其聪明能干却是“男人万不及一”,而老祖宗贾母年轻时的“伶俐聪明”,更胜过王熙凤“十倍”。自幼的耳鬓厮磨,长期的耳濡目染,影响所及,形成定见:他十分尊崇女性,极其轻贱男性。“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这种以性别分尊卑高下的偏激想法,与他自我的忏悔意识和自卑情结恰是一脉相通。在他所尊崇、喜欢的女儿面前,他认为“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他自悔其生之为男,也“自恨其生之为男”陈其泰:《红楼梦回评》第五回评语,《红楼梦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05页。。贾宝玉的性别悔恨、性别自卑,并不等同于一般性变态心理,而与他自幼长大的生活圈子、直接感受密切相关,是一定范围(主要是贾府)内男女性别比较的结果;同时,他内心深处折射着“世人诽谤”的忏悔意识、自卑情结,又大大加重、加深了他的性别悔恨、性别自卑。

贾宝玉本身是个性格和内心充满矛盾性的人物,一方面他“落堕情恨”,秉性难移,一直到无路可走才“悬崖撒手”;一方面他又自恨自悔,自轻自贱,具有深度的忏悔意识和自卑情结。这种忏悔意识和自卑情结,作为贾宝玉的镜像自我,既是他“自己眼中之我”,又折射着“他人眼中之我”,是两者互渗互动形成的个人自我意识。

在曹雪芹生活、创作的时代,中国绝不会有现代社会心理学,他当然不可能知道“自我意识”“镜像自我”之类术语。但,他凭着自己的天才感悟,在贾宝玉对镜梦迷、甄(真)贾(假)难辨情景的描写中,在整个贾宝玉形象塑造中,已实际触及并巧妙表现了人的自我意识和镜像自我。

《红楼梦》虽然是个古典文学文本,但某些方面却与现代意识隐隐相通,具有潜在的现代性;现代读者对《红楼梦》的现代解读,不是给它外加什么现代性,只是把这种潜在的现代性揭示出来加以解说而已。

同类推荐
  • 读者精品——成长心声

    读者精品——成长心声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 华西纪事2006:回望吴仁宝

    华西纪事2006:回望吴仁宝

    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庞瑞垠同志撰写的《华西纪事——2006:回望吴仁宝》一书,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冯小刚、张国立、王铮亮、何炅、姚晨、柳岩含泪推荐,讲述一个普通家庭三十年岁月变迁和亲情往事。从1岁的“小米豆”,到30岁的“大萌子”,北京女孩赵萌萌的身边,总有父亲的陪伴,她的母亲则在旁边充当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了父女俩的30年。30张照片记录了30载年华,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观者动容。
  • 天堂从不曾撤守

    天堂从不曾撤守

    本书以书信形式为主,是一本感性、励志的佳作。本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来自天堂的信”、“代间的省思”、“开创心灵财富”、“天堂的约定”,具体包括陈长文写给身心障碍儿子文文的信,写给毕业生的信,写给四川地震灾区小女孩的信,以及写给母亲的信等。作者将自己对人生、对人事的观察与体悟,自己的人文关怀向收信人娓娓到来,动人心弦。
  • 中华对联(第六卷)

    中华对联(第六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热门推荐
  • 太阳纪净化

    太阳纪净化

    如果末日真的到来,你会丧失本性吗?亲情,爱情,友情,如何抉择?给你一个选择,妥协生or英雄死。我选择!!!!
  • 逃离大脑

    逃离大脑

    “每个人的心灵都深锁着一个恶魔。”我想,我们的大脑可能仅仅只是‘他’的燃料,封锁‘他’的监狱根本没有门,‘他’需要将自己造的机器加满燃料,然后就能破开这监狱的墙一飞冲天。
  • 逆乱仙古

    逆乱仙古

    仙魔,一念之间!修真者修仙、修道、修妖、修魔,为的都是追求无上武道!他,天纵神武,生长在仙武宗门,是百年难得的修真奇才,本该修习无上仙法,成就无上仙体,然而。。。。。。
  • 花开了又落

    花开了又落

    她,被她的初恋男友抛弃而回到中国,回国也要开始她们的复仇计划,复仇计划完成以后,又没过多久,初恋男友又找到了她。他,在看到她第一眼时就喜欢上了她好不容易和她在一起了,但已经没了时间。两人爱的花火在此打开。
  • 神仙炼丹点铸三元宝照法

    神仙炼丹点铸三元宝照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回古代有福利

    穿回古代有福利

    新新时代的孤儿岳鱼在终于把大学读完工作稳定就差一个男朋友的情况下就这么穿越了,本来以为只是一个孤苦伶仃带着小弟艰难生活还得时不时受恶毒婶娘欺负的可怜小姑娘,没想到还会有空间这种福利,那就看看我们做为新新时代的岳鱼姑娘怎么发家致富养小弟吧~
  • 冷艳世子妃:绝不嫁给你

    冷艳世子妃:绝不嫁给你

    父亲逼死母亲一族,毒妇害她含恨而终。好在上天开眼,她重生在十五岁的母亲身上,开启报仇模式。父亲又如何,就让你有命在,没官做。害她的毒妇,撕下你伪装的面孔。皇子喜欢,不稀罕!一个一个欠债的,别想跑。长得美又如何,人人怕。他是素有杀名的定北军世子。谈笑间置人死地。唯她不怕他。“世子,你老在我面前晃什么”“当然是因为本世子稀罕你啊!”一个白眼翻过去。”你哪都逃不去!乖乖地做本世子的世子妃!“一个白眼翻过去。
  • 亲爱的小童话

    亲爱的小童话

    短篇青春小说集。有些瞬间,爱上一个人,只因为一个举手,一个投足,一个恰到好处的温柔语调,那么巧,我喜欢上了你。有首歌里唱,谁能一开始就擅长爱。如果我爱错了,请让我唱完这首歌,然后跟回忆说声再见。那么,回忆开始。
  • 星陨神帝

    星陨神帝

    天文爱好者洛川被陨石击中,穿越星陨大陆,从凌剑宗的一名记名弟子开始,得北斗七星帝之传承,修星火燎原总诀,战无不胜,威不可挡,举世之内皆无敌!星火可燎原,亦可炼丹,还能铸器,还能治病,还能结阵……“吾身殒之后,这世上还有谁敢自封神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