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93200000039

第39章 按头制帽恰有其人——宝黛钗诗词个性风格比较

清人张新之在《红楼梦读法》中指出:“书中诗词……其优劣都是各随其人,按头制帽。故不揣摩大家高唱,不比其他小说,先有几首诗,然后以人硬嵌上的。”《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以下简称《红楼梦卷》)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56页。平子在《小说丛话》中也说:“《红楼梦》之佳处在处处描摹恰有其人。作者又最工诗词,然其中如柳絮、白海棠、菊花等作,皆恰如小儿女之口吻,将笔墨放平,不肯做过高之语,正是其最佳处。”《红楼梦卷》第二册,第568页。这是从不同角度肯定了《红楼梦》人物诗词的充分个性化。“按头制帽”,是就作者的写作原则而言,即指作者是从人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出发,按照人物不同个性、不同水平来写作人物诗词;“恰有其人”,是就作品的艺术效果而言,即指诗如其人,人物诗词符合本人的性格气质和文化教养,反映本人的感情志趣和精神风貌。

《红楼梦》人物诗词虽不能说每首都是充分个性化的,但至少可以说多数人物的多数作品较有个性,尤其是宝黛钗等主要人物的作品更堪称充分个性化的范例。在大观园这块诗的园地中,“能诗会赋”的人物如群花争妍斗奇,而不同人物的作品也如不同的花一样,其大小、颜色、光泽和香味都不一样。同是咏白海棠的七律,黛玉的诗“风流别致”,宝钗的诗“含蓄浑厚”,湘云的诗潇洒飘逸,探春的诗清俊高远,宝玉的诗则秾艳婉约。不同的人写不同的诗,诗如其人,诗的风格、色彩、情趣、韵味不同,诗的艺术水平也各有差异。

在大观园的闺阁诗群中,黛钗二人诗才似在伯仲之间,都高出众姐妹,她们的诗作也恰如其人,风格迥异,形成鲜明对照。

黛钗二人思想性格、为人处世上的迥异,人所熟知,毋须多言。在此,我只想指出:作为闺阁诗人,两人气质类型不同,作诗的态度、方式、形式、数量和风格也不同。

宝钗是理智型人物,为人处世很理智、很克制,大有“克己复礼”、温柔敦厚的儒者之风。她虽才识过人,对人对己却重德轻才,“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②己卯本第三十七回批语。,更视诗词为“女工”之余的“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她有作诗的才识,却缺乏真正诗人的气质和激情,或者说她的过于理智、过于克制,她的重德轻才、重理轻情,大大抑制了她的诗才和诗情。她的诗作数量甚少,形式也较单一(多为格律严谨的律诗和词),在前八十回中,她的作品共计有七律五首和词一首(不包括联句与灯谜);这些诗词均是群体活动中的应制、题咏之作,没有一首独自吟咏的个人诗作。可见她作诗填词态度很被动,不是遵命便是从众,其作品大抵属于遵命文学和应酬文学范畴。

宝钗诗词内容“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②。先且看她的代表作之一《临江仙·柳絮词》: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首词“自写身份”,借物言志,虽“涉理路”,却“不落言筌”,作者言志之意与作品咏物之象融为一体,不露痕迹,读起来颇有韵味。词如其人,宝钗其人十分理智、理重于情,其词也是理胜于情,言志重于抒情。再看她的另一首代表作《螃蟹咏》: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这首诗以蟹喻人,借蟹讽世,实质上也是以理入诗,借诗说理,虽理胜于情,却不失为“寓大意”于“小题目”的食螃蟹绝唱。元春归省时,宝钗奉命应制的题额《凝晖钟瑞》更值得注意: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脂砚斋说“此不过颂圣应制耳,犹未见长”己卯本第十七至十八回批语。。此评甚确。在有贵妃之尊的元春面前,作为奉命应制之作,难免有“颂圣”之辞,但迎探惜以及黛玉、李纨的题额,“颂圣”只是一种点缀或敷衍;唯宝钗题额不仅“颂圣”贯穿始终,且“颂圣”中有“载道”(载儒家“孝化”之道),把“颂圣”与“载道”熔为一炉,而崇拜皇权、艳羡皇妃的精神状态也自然表露出来。这首应制诗的艺术水平、艺术格调当然不能与宝钗的《柳絮词》相提并论,但在表现作者人格和志趣上,两者又一脉相承。

与宝钗其人其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黛玉其人其诗。作为情感型人物,她纵情任性,多愁善感,虽不善于为人处世,却有一颗“绝假纯真”的赤子之心。她原非完美无缺的完人,却是一个天生的诗人,充分具备了一个诗人的气质、激情、敏感、灵气和才气。对于她来说,作诗虽不是什么“不朽盛事”,也非无聊的“闺中游戏”,而是个人天性的驱使,真情的流露,苦闷的宣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内在冲动和内在要求;因此,她的诗大多不是冥思苦想、字斟句酌硬作或苦吟出来的,而似乎是不假思索、不费工夫地一挥而就,或顺口吟成。要之,黛玉比宝钗及众姐妹,或许更有激情、更有才气,从而也是更加严格意义上的闺阁诗人和抒情诗人,她作诗的态度也更加主动、自觉,既主动参与群体吟诗赛诗活动,更不时有感而发独自吟诗作诗,用心血和眼泪谱写了她最酣畅淋漓、凄楚动人的抒情篇章。她的诗作数量(首数、句数、字数)比宝钗多出几倍,形式体裁也更加多样,在前八十回中,她的诗作共计二十二首(不包括联句、灯谜和酒令),其中七律五首,五律二首,七绝九首,词一首,另有长篇歌行三首。严格说来,黛钗诗词相提并论并不恰当,实际上黛玉诗词无论就总的数量、质量,还是形式、体裁的多样性方面,都比宝钗更胜一筹。不管从什么角度、什么意义上说,黛玉都应是大观园中的第一诗人。

黛玉诗词内容多系自怨自艾、顾影自怜,其风格则是情胜于理,抒情重于言志。先看他的《唐多令·柳絮词》: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流。

这与宝钗的柳絮词同题同咏,风格却迥然不同。宝钗词以柳絮“自写身份”,重在表露自己的进取之心,“青云”之志;黛玉词以柳絮“直为自家写照”陈其泰:《红楼梦回评》第七十回评语,《红楼梦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36页。,重在发抒自己身世之叹、愁苦之情。词的侧重不同,词的意象也不同,黛玉词中粉堕香残、飘泊命薄、愁苦自叹的柳絮,作为黛玉的自我写照,与宝钗词中作为宝钗自我写照的柳絮的春风得意、自信自强、踌躇满志,恰成鲜明对比。

同题同咏而风格迥异不只表现在柳絮词上,还鲜明表现在海棠诗、菊花诗、螃蟹咏上,尽管黛钗二人这些诗词艺术水平各有高下,似乎难分轩轾,然而艺术风格或创作个性却各自一以贯之,又相互形成对比。即使同为遵命文学的应制诗,这种风格差异也显而易见。请看她为宝玉捉刀代笔草成的《杏帘在望》题额: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全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自然流畅,毫无刻意雕啄痕迹,写景如画,寓情于景,富有田园生活情趣,颇具恬适淡远意境。尽管末两句带点“颂圣”意味,但只不过是“以幻入幻,顺水推舟,且不失应制”己卯本《石头记》第十七至十八回批语。体例,这点卒章显志的“颂圣”,既是应制诗必不可少的点缀,黛玉又善于“以幻入幻,顺水推舟”,并不给人曲意奉承、阿谀媚圣之感(只使人感到是不谙世情、天真无知)。这与宝钗应制诗《凝晖钟瑞》从头至尾刻意“颂圣”、媚圣,又是一种鲜明对比。

当然,最能充分代表黛玉诗作水平和独具风格、独特个性的还是她有感而发、独自吟成之作,尤其是三首歌行体长诗,由于不受句数、句式和格律的严格限制,最能充分体现她诗作的抒情风格和自由个性,无拘无束、酣畅淋漓地发抒内心的积郁和苦闷。《葬花吟》作为黛玉抒情诗的代表作,“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甲戌本《石头记》第二十七回批语。,其情致意境和感人力量远远超过一般思妇怨女伤春惜春之作。“且读去非阿颦无是佳吟”庚辰本《石头记》第二十七回批语。,有黛玉其人,方有《葬花吟》其诗,是最具有黛玉独特风格、独特个性的抒情诗作。全诗以花拟人,借花写己,“感花伤己”,葬花自悼,诗人由花谢花落、惜花葬花,反观自身,顾影自怜,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境遇和命运,种种矛盾复杂的感情便从心底喷涌而出:既有无处消释的满怀愁绪,又有无可诉说的一腔悲愤;既有生命易逝的痛楚哀叹,又有洁来洁去的绝尘孤高……末了,诗人更直抒胸臆,与落花直接对话: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花落人亡,花人同命;葬侬知谁,人不如花。这是发自诗人心底的绝望呼喊,是她对死亡迫近的不详预感和自我伤悼。至此,一首哀艳的《葬花吟》便谱成了一支凄楚的自悼曲,读之让人心酸。

黛玉的三首歌行体长诗中,《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比之《葬花吟》,内容上各有侧重,艺术上各有千秋,但作品风格和个性又彼此相通,无不深深打上了黛玉个人的独特印记。难怪宝玉一见《桃花行》,无须问作者是谁,“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来”;当宝琴谎称此诗是自己所作时,宝玉断然“不信”,说“这声调口气,迥乎不象蘅芜之体”。针对宝钗以杜诗为例说明同一诗人可以写出不同格调诗作的辩难,宝玉又进一步解释:“固然如此说。但我知道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是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据此,黛玉诗作的充分个性化已达到由诗可以辨人的程度,而所谓“蘅芜之作”与潇湘之体的迥异,其根源也首先在于钗黛人格和性格的迥异。

现在,我们再看宝玉的诗词曲赋。宝黛钗三主角中,第一主角宝玉的性格更为奇特,更为复杂,而其气质类型、为人处世方面则与黛玉大致相近,都属于纵情任性的情感型人物,都有一颗“绝假纯真”的赤子之心。宝玉诗词曲赋风格上也近于黛玉,都是情胜于理,抒情重于言志,但又绝不雷同于潇湘之体,而是自有个性,自成一体——不妨称之曰“怡红体”。作为烙上了这位怡红公子个人印记的怡红体,其抒情风格虽近于潇湘体,但却绝无潇湘体的凄楚哀怨,而往往带有一种秾艳的脂粉气或一丝淡淡的哀愁。其写出了“真情真景”的大观园即事诗四首和堪称小曲绝唱的《红豆曲》,当是这种怡红体的典型之作。即使是他的压卷之作《词》和《芙蓉诔》,也可见怡红体的秾艳风流,咏赞古人,祭悼亡魂,都不脱这位怡红公子的独特视角和浪漫情性:前者于慷慨雄健中显风流妩媚,后者于悲哀愤激中寓缱绻柔情。

我们还注意到:作为闺阁“良友”,宝玉的诗词曲赋似乎也内外有别。在大观园内,与众姐妹题咏赛诗时,宝玉的诗作大多平庸,时常“压尾”,有时甚至还出现文思滞塞“短路”现象,而在大观园外,与“须眉浊物”们一起吟诗作赋、饮酒行令,或是情有所动、有感而发地独自创作时,却似乎文思敏捷、诗才过人,他的一些代表作或压卷作,都是在“园外”所作或独自创作的。对此矛盾现象,前人早已觉察,并作出了解释。大某山民(姚燮)在《红楼梦总评》中说:“宝玉《行》独压平时之作,盖社中不欲诸女一人下第,深情体贴,故藏才焉。”《红楼梦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42页。饮冰也指出:“怡红在园中与众姐妹联咏诸章往往平庸,盖实存不欲压倒诸姐妹之意;其在外间之作有绝佳者,如‘滴不尽相思血泪’一曲,诚绝唱也。”《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68页。说宝玉在园中与众姐妹“联咏”赛诗时故意“藏才”谦让,这看似合乎宝玉为人行事逻辑,实际上在作品文本中并无根据(连一点暗示也看不出),只是一种主观推理。我以为这与其说是宝玉故意“藏才”谦让,不如说是作者为了突出作品“使闺阁昭传”的立意本旨,表现大观园内诸姐妹之“行止见识”(包括吟诗填词之才)皆出于“堂堂须眉”之上,因而才不让宝玉在众姐妹面前过于露才,同时,宝玉诗才的有长有短,诗作的有优有劣,在情理上也并非不可思议。“诗有别才”,才有别路,人非全才,鲜能备善。黛玉可算是大观园第一才女和诗人了吧,然而她的诗才也有长有短,诗作也有优有次,其《螃蟹咏》便不高明,不仅与宝钗的《螃蟹咏》难以比肩,她甚至自认这首诗不及宝玉的同题同咏之作,因而“一把撕了,令人烧去”。这不足为怪,因为黛玉作诗长于抒情,短于寓理。在诗词曲赋方面,宝玉也许更是一个长短互见的偏才:他似乎长于小曲辞赋而不擅格律甚严的诗词,长于抒写性灵、抒发真情,尤善于体贴、抒写女儿真情,而不擅奉命题咏、命题“联咏”,不擅托物言志咏情,等等。再则,即使他某些抒写真情、有感而发之作,也多少带有怡红公子的浮华秾艳,不及黛玉抒情诗作深沉淡雅。比如,《芙蓉女儿诔》,作为借杜撰芙蓉花神祭悼晴雯之作,颇有真情实感,写法“新奇”浪漫,但因刻意追求“风流奇异”,“大肆妄诞”,“以文为戏”,倒真有点“尚文藻而反失悲戚”,多少冲淡了祭文的“悲戚”哀悼之情。同时,由于模仿过甚(即所谓“师楚”),“文藻”过甚,某些“譬寓”或“实典”(如以汉高祖与戚夫人、唐玄宗与杨贵妃、汝南王与爱妾碧玉、石崇与侍妾绿珠的故事来“譬寓”宝玉与晴雯的关系)也不甚贴切,甚至有点不伦不类。过去的红学家对此诔文赞誉甚多,唯野鹤在《读红楼记》中颇有微辞,谓曰“宝玉芙蓉诔,亦是一篇淘气文章”《古典文学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90页。。就文论文(辞赋体祭文),对宝玉这篇不甚成熟的“淘气文章”似不宜评价过高,但“淘气哥儿”(野鹤语)写“淘气文章”,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从小说艺术角度看,这正是“按头制帽”、“恰有其人”的个性化佳作。

《红楼梦》中写得有个性的人物诗词,当然远不止宝黛钗三主角之作,但这三主角的作品无疑写得最有独特个性和风格,互相区别得最为鲜明。读宝黛钗的作品,有时我们几乎忘记了其共同的真正作者是曹雪芹,忘记了这是作者“代笔”之作,而真当成了人物之作。这在人物诗词的个性化方面,确已臻于极至。

脂砚斋批语说曹雪芹撰写《红楼梦》“此书,有传诗之意”甲戌本第一回批语。。此说或许言之有据。不过,宝黛钗等人物诗词,其所以能同《红楼梦》一起成为传世之作,正因为作者善于“按头制帽”,诗作真正“恰有其人”。

同类推荐
  •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本书讲述了那些发生在地震中的真实故事。我们可以从每一个故事中,分享到那些感人的经历。在灾难面前,在生命受到威胁的特殊时刻,他们的选择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黯然流泪。
  • 和心灵一起等待:文摘精品全集(激情卷)

    和心灵一起等待:文摘精品全集(激情卷)

    本书摘取了许多有关于成功励志的精品故事,以此来激励人们走向成功。
  • 成都笔记

    成都笔记

    蒋蓝著的这本《成都笔记(精)》的核心词是:物文化。是作者多年阅读,考察大成都范围内的历史、人文关系,以展示区域内动物文化、植物文化、建筑文化为主的文史随笔。有部分古代配图。本书作者在利用、尊重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做了大量的田野实地考察与真相还原,进一步厘定了很多历史真相,廓清、梳理了事物的本来面目。由于是采用散文话语的表述方式,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填补了散文演绎成都历史与风物的空白。
  • 如梦记

    如梦记

    《如梦记》一卷九篇,本身是一篇描写儿童生活的文章。虽然描写儿童生活,但它不是儿童文学,是写给大人看的。它也不是儿童自己来写自己,而是一个成年人回望童年时留下的一点回忆。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文章传达出的趣味是一种经过历练、经过省察的趣味,如果说这里面也有童趣的话,那它也是一位三十六岁的成年人的童趣。
  • 冰心读本

    冰心读本

    《冰心读本/八闽名家读本系列·福建思想文化大系》共分为小说、散文、儿童文学及诗歌四个大类。作者为冰心研究专家王炳根,对冰心作品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该读本中,他帮助读者从冰心众多作品中甄选出较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呈现出来,其中就包括读者广为熟悉的:小说《超人》《我们太太的客厅》,儿童文学《寄小读者》《小橘灯》及诗歌《繁星》(节选)、《春水》(节选)等,值得一读。《冰心读本/八闽名家读本系列·福建思想文化大系》的结构框架较为简单,编者按照小说、散文、儿童文学及诗歌四个大类进行作品筛选,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排列,逻辑清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像狼那样聪明绝顶

    像狼那样聪明绝顶

    《像狼那样聪明绝顶——我们向世界杰出的CEO学习什么》一个企业家要想尽快地取得经营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向强大先进的企业学习,借鉴并利用他们成功的经验。《像狼那样聪明绝顶》对世界500强企业做强做大的成功谋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 浪漫(20,25,30系列)

    浪漫(20,25,30系列)

    [花雨授权]她为自己安排了一场又一场的相亲,可总是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告终。昔日坐在她前桌的“流氓同学”摇身一变,成为身怀巨款、地位显赫的商业巨子。看他离家数十年回来后却不敢踏进家门,她忍不住鸡婆地为他出谋献策,
  • 神战乾坤

    神战乾坤

    实力之下,一切渺小。战意傲然,可定乾坤。看一代战神的陨落重生,战神能否在人界再创辉煌?能否回到巅峰?
  • 半枕前世梦寻你永生永世

    半枕前世梦寻你永生永世

    白流苏感觉自己不断下坠,失衡的压力压的她喘不过气。她看到叶唯正拿着“希望”之石狠狠地笑着,她觉得身体很轻,周围的食物不断上升,白流苏忍不住闭上眼睛,石头树枝从她的肌肤上划过,留下一道道血痕。当她与一石头接触时,撕心裂肺的痛袭来,那痛让她终生难忘……兰墨宇:“灵儿,我这一生,以后,都不会再伤害你,不会让你离开我。”南宫芷灵:“墨宇,你从来没有伤害我,只要你好,我不会离开你。哪怕是远远看着你也好。”无论前世今生还是未来,命运终究把他们绑在了一起。
  • 今生我为生

    今生我为生

    十殿轮转王之女,生性孤僻、自高自傲。百年之前,轮转王与其女发生口角,一顿争吵后,其女一气之下偷喝了孟婆神的汤,跳入轮回井,成了不死人“姑娘,你的名字写反了吧?”“我姓赵,名念百里”
  • 今生、前世的轮回

    今生、前世的轮回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美好爱情,但爱情如果是很容易被获得的话那么也就不再珍贵,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为失去一段爱情的时候而撕心裂肺!爱情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所以不必为流逝的爱情耿耿与怀。因为你再怎么不甘它也只能是过去了,是再也无法改变的事实了。当然,因为深深爱过,所以心会痛。因为痛过,所以刻骨铭心。因为刻骨铭心所以无法忘记。如果你真的无法忘记,就请你把它深埋在心底,时间会将一切淡化,无论你经历过什么都会过去的,都会变成往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真没想逆天啊

    我真没想逆天啊

    “恭喜你,达成‘利欲熏心’成就,解锁欲望魔窟。”温行身为一名正能量青年,莫名其妙解锁这个成就后,从此走上了一条巅峰道路。一众大佬都希望抱着他的大腿,一起征服世界。他不但要被大佬们各种花式操作闪到腰,还每次都被打乱板上钉钉的赚钱计划。各位大佬,别秀了。他只是一个正在努力赚钱、为生活奔命的人儿啊。真没想逆天啊!
  • 望月如梦画晚风

    望月如梦画晚风

    天帝大婚,冥帝抢婚未成,新娘一句:“谁敢拦。”众人皆不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