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3300000009

第9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伍子胥(3)

孙子临行时对伍子胥曰:“富贵功名,人之大欲也。然为此丧生者,何其多也?天之道:暑往则寒来,昼去则夜至。吴王为人争强好胜,心浮气躁。今大破楚国,更加无敌。无敌,则骄乐必生;骄乐生,则必慢待臣下。为人臣者,不可贪恋富贵功名,功成不退,必有后患。我非徒自全,并欲全子。子本为报父兄之仇而来吴,今大仇已报,何不早退?”

伍子胥并不以孙子之言为然。于是,吴王拜伍子胥为相国,伯嚭为太宰,共辅朝政。

正如孙子所料,吴王自打败楚国后,威名远播。遂自以为天下无敌,更加目空一切,整日沉迷酒色,荒废朝政。大臣都不敢直谏,只有伍子胥经常谏阻吴王。吴王虽不听其谏阻,但念其当年辅佐自己登上王位之功,也不加罪于他,其他敢谏阻者,一律加罪,重则斩首,轻则罢官。所以朝中,直谏之臣越来越少,小人当道。

随着吴王的年老,变得越来越好大喜功,其脾气也越来越暴躁,闻听越王已死,便欲兴兵伐越。伍子胥谏曰:“乘人之丧,伐人之国,不祥。宜少待。”吴王不听,亲自领兵伐越。越王勾践亦率兵迎击。

两军相持月余,互有胜负。当时,吴国兵力强于越国,相持下去,必然对越国不利。于是,越国遂用奇计攻击吴军:他们让死囚犯数百人,分成三行,俱坦胸露背,与吴军对立,誓曰:“吾主越王,不自量力,得罪于上国,臣等情愿以死,代越王之罪。”言罢,俱刎颈自尽。

吴兵从未见过如此阵势,甚以为怪,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知何故。忽然越军中鼓声大作,数千敢死之士,分三路向吴军冲袭而来。吴兵心慌,队伍遂乱。勾践亲率大军出动,喊杀声震天,吴军大败而逃,死伤大半。

吴王也中了一箭,箭伤足指,吴王因年老不能忍受痛疼,大叫数声而死,临死时嘱夫差曰:“勿忘吴越之仇。”

夫差即吴王位,遂日夜训练兵马,伺机报仇。越王勾践闻听吴国日夜操练兵马,准备伐越;遂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欲乘其兵未训练精熟之际,先伐吴。大夫范蠡出班奏曰:“不可。吴国兵精粮足,欲报先王之仇三年矣。其志愤,其力齐,其势盛,不可与敌。为今之计,只宜坚守。”大夫文种亦力言,不可贸然兴师与吴交战。

越王不听,曰:“吾意已决。”遂兴师。吴起倾国之兵,迎击越军。两军会于椒山。夫差满腔怒火,目露凶光,亲自击鼓,以激励将士。吴军人人激愤,个个争先,直杀得越兵丢盔卸甲,大败而逃。吴兵乘胜追赶,越王三万大军,此时只剩五千残兵败将,逃往会稽山躲避,吴兵将山团团包围。

越王派大夫文种请降于吴王。文种卑躬屈膝,见到吴王下拜曰:“下国之君勾践得罪大王,招致生灵涂炭,今愿降服为臣,侍奉大王,年年纳贡,世世臣服。”吴王本想许之,伍子胥言于吴王曰:“今越国旦夕即亡,王勿许。”

文种回来告诉越王勾践,勾践欲先杀妻子,再焚毁宝器,然后与吴决一死战。范蠡谏曰:“不到万不得已,切勿走此绝路。”文种亦曰:“臣闻吴太宰伯嚭贪而好色,若上苍果不灭越,此人为我所诱,收我金箔美女。如此,此人必力谏吴王赦越,则吴王必赦越矣!”勾践只得让文种再次来到吴营。

文种于是先到伯嚭大营,献上金箔美女,并言若太宰能令吴王赦越,以后每年越国给太宰的贡物,将与进贡吴国的贡物相同。伯嚭大喜曰:“果如是乎?越国莫非欺我?”文种曰:“今越王命在太宰大人之手,越国焉敢欺骗太宰大人?”伯嚭曰:“如此,汝在此稍候,吾即刻去见吴王。”

伯嚭见到吴王,具言越王夫妇愿成为吴国臣妾,极力主张吴王赦越。吴王觉得伯嚭之言很有道理,遂令文种来见。文种二次进见吴王,下拜曰:“越王诚心降服,愿吴王恩准。”伍子胥入谏曰:“王万不可许越之和。夫吴、越有不两立之势,今吴不灭越,后越必灭吴。今天以越赐吴,若赦越,是背天意也。”吓得文种倒退好几步,只得硬着头皮,且观事态发展。

伯嚭曰:“相国之言差矣!今王许越之降,实所谓名利兼得也,许越之降,可使天下知大王之德,使大王之英名传播四方;许越之降,让越国年年纳贡,吴国坐收其利。如此名利兼得之事,相国为何反对?”吴王曰:“善。”遂许越降。

气得伍子胥面如土色,大骂伯嚭误国,遂叹曰:“悔不听孙子之言,当日未按军法将此误国馋臣斩首,才有今日。”又叹曰:“吴国违背天意释越,又有馋臣弄权,岂能久乎?”遂郁郁不乐,叹息不已。

吴王赦免越王后,勾践夫妇来吴国为奴,侍奉吴王。在此期间,越国年年给吴国进贡,当然少不了伯嚭那一份。所以伯嚭始终帮着越王说话,气得伍子胥怒火中烧,与伯嚭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加之伯嚭本来就是个奸佞无比的小人,对相国之位早已垂涎,伍子胥的命运也就不难预料。

吴王夫差是一个心急气盛、性格暴躁、勇而无谋、好大喜功的君王,自从大败越国,越王夫妇入吴为奴以来,自以为天下无敌。遂穷兵黩武,东征西战。又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极及奢华,伍子胥苦谏不听。

随着吴王打了几个小胜仗,其称霸中原的野心越来越大。伍子胥始终认为越国才是吴的心腹大患,经常在吴王面前苦谏,弄得吴王越来越疏远他。加之越国为了复仇大计,也想除掉伍子胥,遂有意制造吴国君臣之间的矛盾,离间伍子胥与吴王之间的关系。

越国向吴王进献西施,欲使吴王因美色而荒废朝政。伍子胥谏曰:“夫美色者,国之不祥之物也,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愿王勿受。”伯嚭曰:“相国怎能把吴王与昏君桀、纣相提并论,况美色者,人之所欲也。越王得而不受,进献大王,足见其忠也。”吴王遂纳西施为贵妃,更加宠信伯嚭,疏远伍子胥。

伍子胥屡谏吴王,吴王只是不听,君臣之间已成水火。伍子胥料吴终将为越国所灭,遂在出使齐国时,托其子于齐大夫鲍氏。伯嚭闻听此事,遂大喜曰:“伍子胥死期至矣!”

伯嚭于是求见吴王曰:“伍子胥貌虽忠厚,实际上是残忍之人,其父兄尚且不顾,安能顾王?前日王伐齐,伍子胥以为不可,王大胜而归。彼恨王不用其谋,已生怨望。今王又欲起倾国之兵伐齐,彼称病而不往。倘彼乘王攻齐时作乱,奈何?王不可不防。况臣闻伍子胥使齐时曾托其子于鲍氏。而齐,吴之仇也,彼托子于吴之仇国大臣,其反心已明矣。王宜早图之,不然将成为齐国之大祸患。”

吴王夫差本来与伍子胥之间的矛盾就日渐加深,今听伯嚭如此一说,遂大怒曰:“老贼焉敢如此。”乃使人赐伍子胥属镂剑以自裁。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佞臣当道,忠臣不得善终。当初吾在先王面前力争,才使汝立为太子。汝曾许诺当上吴王即分吴国予我,吾固不敢望也。然汝今当上吴王,却奈何听信小人馋言,要杀忠臣乎!”

乃告诉家人曰:“吾死之后,可挖下吾双目,悬于东门,以观越兵之入吴也!”言罢自刎而亡。使者取剑还报吴王,并说了伍子胥临终之语。

吴王夫差大怒,乃自断其首,将首级悬于城楼之上,将其尸投于江中,使其永远身首异处。百姓怜伍子胥之忠勇,私捞其尸掩埋于吴山,此山后来改名为胥山,以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对我们今人的启示

1.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假如伍子胥当年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像其兄长一样,听从父亲的召唤,与其父兄一起死掉,与死一只蝼蚁有何区别?其父兄之怨仇怎么能报?正因为他弃小义、抛小节,才最终报了大仇,青史留名。

事实上,伍子胥当年面对家中飞来的横祸,他有三条路可以选择:(1)陪父同死,落个忠君孝子名声;(2)逃跑后隐姓埋名苟活一生;(3)逃跑并想办法报仇。他选择了第三条路,而这一条路,是最充满风险、最艰难的路。

2.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逃避楚军的追杀,东躲西藏,沿街乞讨,受尽人间的千辛万苦,含恨隐忍十几年,才使大仇得报,名垂后世。没有一个顽强的意志,怎能做到这一点?他始终不忘父兄之仇,即使成为吴国大夫,已过上富贵生活,但当他发现王僚不能使他为父兄报仇时,还是毅然辞去了大夫之职,继续过清贫生活。

3.《道德经》有云: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他不听孙子之言,未能及时身退,结果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实在可悲、可叹。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伍子胥不吸取父兄死于非命的教训,这是他不智的地方。

作为一个外国人,来到吴国的目的就是报父兄之仇。然而大仇报后,心愿已了,却贪恋权位,不及时抽身,这不是等死吗?在这一点上,范雎就要比伍子胥明智得多。范雎、伍子胥都为报仇而投奔他国,然范雎报仇后及时身退,因而安享晚年;伍子胥大仇报后仍久居大位而不退,贪富恋贵,结果死于非命。

当然假如伍子胥遇到的君王不是夫差这样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心急气盛的君王,与他共事的大臣伯嚭不是一个奸佞小人,他功成不退也许不至于身首异处。可惜他没有这样好的运气;加之他性格耿直,不愿随波逐流,他父亲也是吃了性格耿直的亏。所以性格耿直之人,更应及早功成身退。

同类推荐
  •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一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一

    为青少年写书,对于我们这些长年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并不轻松。萌动这个念头,主要是我们这些已为人父母者,对于目前青少年读物中“古”、“洋”所占比重过大心存不安。古典的和外国的东西可以读也应该读,但总读这些东西对广大青少年全面了解历史、认识国家、看待社会、明确自己的责任远远不够。我们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因而也乐意看到他们多读健康有益的图书。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哲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哲学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哲学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李清照词传

    李清照词传

    本书以李清照的人生蜿蜒为藤蔓,点缀宋时烟雨,在曲折中走近一代词后。少时的天真烂漫,青春的纯情挚爱,晚年的凄风苦雨,都沿着诗词的垄沿,去感受词人的悲欢离合,去感知灵魂的阴晴光影,去叩问人性和历史的真情怀。风花几时,雪月几何?怎敌得晚来风急?诗词之人,刚柔之心,以词解她,以她说词,以词以她,说尽人生世事。让千年之后的我们更深刻地去认识一代词后,真真切切地品悟那段女儿之香,词家之韵,和她的山河之叹。
  • 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

    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

    《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为日本天皇老师、日本阳明学代表人物高濑武次郎写给日本商业、军事精英的心学大传,也是介绍阳明先生一生最为权威版本。高氏王阳明传与《传习录》《年谱》《名儒学案》一起并称为研究王阳明的重要资料,对日本、韩国,乃至中国的杨明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译者历经三年,便跑日本、韩国、美国及中国各地图书馆和私人藏家之所,偶然机遇高价获得此1915年广文堂再版本。读完此书才会真正明白高氏为什么评价王阳明说:“日本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末世无限掠夺

    末世无限掠夺

    掠夺一切!传承永恒!掠夺![恭喜宿主成功掠夺风刃!]没有花里胡俏的战斗,只有花里胡俏的技能!Q书友群:228168237
  • 狂乱之章

    狂乱之章

    吾本为咎人,背负罪孽,受业火焚身。不堪世之昏暗,冲脱地狱,以吾之刃为器,以创世为名,消尘世之罪......
  • TFBOYS之只愿遇上你

    TFBOYS之只愿遇上你

    男女主角遇上重重困难,可是只有一对男女主角彼此信任着,不管遇上什么他们都在一起,可另外两位男女主角就不一样,遇上重重困难,分开后,又遇上,有些时候,爱情是需要解释的,连解释都不给她(他),那就算是最美的爱情也不会坚持太久……希望大家帮我宣传宣传……《TFBOYS之只愿遇上你》第一次写小说,不喜勿喷啊,谢谢咯,说一下,在下也是四叶草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尊魔道

    世尊魔道

    盛凡时期,他来到了这世间,弱肉强食的现实让他痛恨万分,因而他决定走上武道,他会受到何等遭遇,欲知精彩情节,那就点击观看吧。
  • 我真的没想穿越呀

    我真的没想穿越呀

    实在是没想到,大老板路杰竟然穿越了,变成了一名普通的高三毕业生。
  • 最好的感觉,是一直爱你

    最好的感觉,是一直爱你

    天空是蓝色的,蔷薇是紫色的,气球是红色的,而在我眼前的你,是一直笑着的。第一次写作,望见谅。
  • 她捡到一个剑仙

    她捡到一个剑仙

    那一剑,从天而降!那个人,从天而降!那个麻烦,从天而降!她,把他捡了回来,他说,他是一个剑仙……
  • 对墨少心动的第二世

    对墨少心动的第二世

    前世,她为了逃离大魔王的手掌心,自杀,威胁,节食招招用尽,待在墨家每天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闹得墨聿溟烦心,可这个曾经自己最厌恶的男人,却在生死关头拼命的护住自己,丢了墨家继承人的位置,最后整个人瘫痪,心力衰竭而死。她懊悔不已,在囚禁室自杀。“墨聿溟,我陪你好不好?对不起……真的……对不起,你等我。”重活一世,自己除了要反杀那对狗男女,墨家旁系,还要爱墨聿溟,哄墨聿溟,亲墨聿溟,睡墨聿溟。这一世,她为他而活。男强女强/双洁
  •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之天涯情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之天涯情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一部扣人心弦,浪漫凄美的玄幻爱情故事,马小玲和况天佑未完的约会,况天涯的消失,袁不破的结局等人的结局就像是一个未完的梦,为了纪念心中的《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作为忠实的僵迷,决定为续完马小玲和况天佑一个完整的梦,特作此续集。若你也是一位僵迷,想知道佑玲,天涯,复生的未完的故事吗?本可以带给你。本故事皆为本人原创,仅供阅读学习交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