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28900000018

第18章 敦煌劫宝

晚清以来,中国学术经历一大变局,其要在与世界的交流日益紧密。如果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一面倒的西学东渐,中国固有学问方面,尤其是易与西学相对应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对流的倾向更为明显。20世纪前半期,巴黎被誉为“无可争议的西方汉学之都”,继导师沙畹之后对建立巴黎汉学派正统有重要贡献的伯希和,更是举世公认的汉学泰斗。有人说:“他不但是法国的第一流汉学家,而且也是所有西方的中国学专家的祖师爷。”“没有他,汉学将像是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一样。”

伯希和与为数众多的中国几代学者的交往,很大程度反映甚至代表了20世纪前半叶国际汉学正统与中国国学主流的相互交汇,不仅推动欧美汉学界加深了解认识中国的学术文化及学者,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本土的学术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有人论及《百年来影响我国的六十洋客》,将伯氏列于“七位华风西被的汉学家”的第二位(其余依时序为英国的理雅格,瑞典的高本汉,美国的佛里尔(C。L。Freer)、葛思德(G。M。Gest),英国的李约瑟,荷兰的高罗佩(Robert H。van Gulik)。而以学术造诣论,伯希和无疑位居首席。

然而,因伯氏风格与时尚暌隔,对此一大要案,以讹传讹之处不在少数。如关于伯氏与中国学术大师陈寅恪的关系,早年陈应聘清华,该校报道称其“在巴黎与伯希和Paul Pelliot、莱维Sylvain Levi诸大学者,相从问学,极为熟稔”;壮岁受聘牛津,则有“欧美任何汉学家,除伯希和、斯文·赫定、沙畹等极少数人外,鲜有能听得懂寅恪先生之讲者”的传闻;晚年移席岭南,更变成“西洋汉学家伯希和等曾从陈先生学中国史”。全面了解伯希和与中国学者的关系,可以深入认识近代中国学术承先启后的渊源流别,区分变化发展的轨迹路径,进而把握未来走向的大道与歧途。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法国人扮演过极为重要的角色。1935年6月,张元济在伯希和亲临的法国捐赠东方图书馆书籍赠受典礼上讲道:“在这中西文化沟通的过程中,虽然有各国学者做我们的中介,但我们可以断言,此种工作要以法国耶稣会的学者和现代法国的汉学家为最有功。”

关于法国汉学,傅斯年曾经介绍:“说到中国学在中国以外之情形,当然要以巴黎学派为正统。”“而近八十年中,以最大的三个人物的贡献,建设出来中国学上之巴黎学派。这三个人物者,最早一位是茹里安(Stanislas Julien),此君之翻译《大唐西域记》及其对于汉语等之贡献,在同时及后人是有绝大影响的。其后一位是沙畹,中国学在西洋之演进,到沙畹君始成一种系统的专门学问,其译诸史外国传,今日在中国已生影响。最后一位,同时是更伟大的,便是伯希和先生。我们诚不可以中国学之范围概括伯先生,因为他在中亚各语学无不精绝。然而伯先生固是今日欧美公认之中国学领袖,其影响遍及欧美日本,今且及于中国。”此言反映了当时学术界的共识。

然而,历史常常捉弄人,伯希和与中国学者交往,开始却并非友谊佳话,而是以让炎黄子孙愤慨痛惜,也令他本人蒙羞的敦煌盗宝为开端。

伯希和与中国结缘,由来已久。他1878年生于巴黎,先入巴黎大学修英语(一说曾入政治学校),后转到国立东方语言学校,专攻东方各国语文历史。导师沙畹是那一时代的汉学巨擘,其弟子除伯希和外,马伯乐、葛兰言和戴密微后来也都成为汉学大家。伯氏1899年被选为印度支那古迹调查会寄宿生,该会创建于1898年,次年改称法兰西远东学校。1900—1903年间,伯希和三次受该校派遣前往中国考察,收集了大量古物古籍,并与收藏保存者如左宗棠的后人等有所接触。1901年,年仅22岁的伯希和受聘为远东学校教授,在集中研究印度支那乃至整个东南亚历史地理的同时,潜心汉籍目录版本的检讨,开始尝试使用历史语音学的比较考证法来研究用汉语转写的外国人名地名,并关注中国的外来宗教和异教派别,以后又钻研中国佛教的起源及与道教的关系,由此注意到中国与印度、西域的联系。其成果很快为国际汉学界所瞩目。

19世纪90年代起,世界考古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中亚和远东,而中国的西北地区首当其冲地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场所。在众多的重要发现之中,敦煌文书的问世尤为中外学者所重视。但这一无价之宝先后多次遭劫,以至有人叹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而伯希和正是这一国际大劫掠中的要角。他于1906年受法国金石和古文字科学院及亚细亚学会之托,率考察团前往中亚探险,凭借流利的汉语和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1908年春,在敦煌低价选购了密窟文书中的大量精品,运回法国。此举使之声名大噪,对于奠定其在国际汉学界的地位起到重要作用。1911年,法国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特设中亚历史考古学讲座,聘伯希和主持。

得到秘宝的伯希和虽然不像斯坦因那样秘不示人,但也未即刻告诉中国学者。他对于自己的意外收获显然不敢掉以轻心,取道兰州、西安、郑州,于1908年10月5日抵达北京,在此将大部分获得品送往巴黎,然后南下上海、无锡,拍摄两江总督端方和裴景福所藏金石书画百余种,12月中旬返回河内。次年5月,伯希和再度来华为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购书,经上海、南京、天津,8月中旬抵达北京。

本来伯希和此行仍未打算将得宝之事告知中国学者,正当其完成购书使命,准备启程归国之际,“敦煌得宝之风声藉藉传播,端制军闻之扼腕,拟购回一部分。不允,则谆嘱他日以精印本寄与,且曰:‘此中国考据学上一生死问题也。’”并影照了伯氏携带的《沙州图经》残卷。端方虽因镇压保路运动而死,却是满族大员中少有的立宪派,政治上不无开明倾向。学术文化方面,他和荣庆、那桐并称北京旗下三才子,善诗文,好金石书画,著有《匋斋吉金录》,幕下延纳了不少文人学士。日本学者称之为“中国考古学的管理者”未免过当,但似可入得文苑。他得知秘闻,当与裴景福有关。裴为安徽霍邱人,光绪十二年进士,历任广东番禺、南海等县令,工诗词,精鉴藏,后被岑春煊借故弹劾,谪戍新疆。伯希和敦煌探宝前夕,识之于迪化,知裴氏曾获睹千佛洞所藏画轴。这是中国学术界首次得知敦煌秘宝外流的信息,并充分认识其重要价值。

伯希和至北京时,“行箧尚存秘籍数种”,“北京士大夫中学者,于古典具趣味者谈谈造访,见此赍来之珍品,无不惊者”。首先知悉者为与端方、缪荃孙等关系甚密的董康,经他介绍,罗振玉携王国维等赶赴伯氏下榻处拜访参观,“与同人醵赀影印八种,传抄一种,并拟与商,尽照其已携归巴黎者”。此事在京师学术界引起小小轰动,“索观者络绎不绝”。王仁俊“赍油素,握铅椠,怀饼就钞者四日,复读其归国报告书一册,乃择要甄录,凡关系历史地理宗教文学者,详加考订……其书卷雕本之已寄法国者,伯君许邮印本”,后辑成《敦煌石室真迹录》七辑。蒋黻亦怀椠就抄者二日,成《沙洲文录》一卷。

9月4日,京师学者在六国饭店设宴招待伯希和,出席者有学部侍郎宝熙、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刘廷琛、经科监督柯劭忞、侍读学士恽毓鼎、学部参事官江瀚、京师大学堂教习王仁俊、国子丞徐坊以及董康、蒋黻、吴寅臣等。罗振玉因病缺席。席间恽毓鼎举杯致辞,“略云:如许遗文失而复得,凡在学界欣慰同深。已而要求余归后择精要之本照出大小一如原式,寄还中国”。伯氏再度表示:“今卷子虽为法国政府所得有,然学问应为天地公器,其希望摄影謄写者,自可照办。”

京师乃人文重地,上述诸人,除学部等有关机构的官僚外,多为经史小学名家,尤其是罗振玉与王国维,可谓中国学术由传统而现代承上启下的担纲者。罗氏不仅在刊刻各种新出史料方面“有功学术最大”,也是清代三百年小学的结束成就之人。通过伯氏,他们不仅获悉敦煌秘籍的存佚消息,开始设法收集和保存有关文献,发轫了中国的敦煌学研究,预此国际化学术领域之胜流,而且得以直接与西方主流汉学家接触,相互砥砺。据说中国学者还“组织一会,筹集巨资,以供照印之费”。此后两国学术界的交流,竟长期赖此被劫宝物为媒介。

伯希和归国后,履行承诺,代为影照石室遗书,开始进展顺利,很快便致函罗振玉,告以“已代照千纸,亦于三月内当可寄到”。后因“写真师身故,致寄出迟滞”。因先此交涉缘由,中方介入者,主要有罗振玉、董康、蒋黻、端方、缪荃孙等。由罗、蒋校录的《敦煌石室遗书》,由董康排印;罗振玉所得伯氏来函,则通过董康转达端方或吴昌绶、缪荃孙等。后来伯希和与罗振玉、王国维、董康等人长期保持通信联系,彼此切磋学问,交流信息。

伯希和因得敦煌文书而驰名宇内,一些出国考察而有心于固有文化者也慕名顺道拜访参观。1910年10月26日,赴欧美游历的张元济在巴黎设法将遗书浏览一遍。其函告汪康年记述了有关详情:“彼时本欲录存,无如法国国家十分郑重,不许常人观览,弟由公使馆介绍,特别许可,且由伯君伴往,跬步不离,重房密屋,光线甚乏,而伯君又匆匆欲行,故只能略观大概。而弟亦以行期太迫,不能再往。因晤伯君,知英人某先彼至敦煌,所得亦甚富,到英访得,亦入国家图书馆矣。其珍秘一如法人,四部不如伯君多,而佛经及其他古物则远过之。其四部书亦已商妥,将来亦可影照也。”

同年12月,担任在美国举行的万国监狱改良会议中国代表的大理院刑庭推事金绍城,归途考察欧洲各国监狱审判制度,在巴黎曾致函伯希和等,商请往观敦煌秘籍,未得回复,只见到沙畹。法方保管的严密引起一些中国学者的不满,指责伯希和并未真心履行诺言。其实此举并非针对中国学者。据说伯氏将文书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东方部的一个房间里,亲自掌管钥匙,引来不少法国同行的攻击。

此外,当时已有留学生接触法国的汉学家,如帮助沙畹从事古籍考释的吴勤训、魏怀等。留学巴黎大学攻法律的冯承钧,毕业后进法兰西学院研究,“时彼邦硕学如沙畹、伯希和、鄂庐梭(L。Aurousseau)辈,皆与承钧相师友,学问相劘切”。后冯氏翻译法国汉学家的著述达500万言,其中伯希和所著占大比重,成为中国学人了解这位大师的重要中介。

尽管中国学者与伯希和的交谊缘于敦煌文书,对此心情却极为复杂。1909年罗振玉致汪康年函即称此为“极可喜可恨可悲之事”,所恨者国宝遭劫,“此书为法人伯希和所得,已大半运回法国”;所喜者已影印部分,并可尽照其余;所悲者不知是否尚有劫余。后来陈垣编《敦煌劫余录》,序中直陈:“匈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相继至敦煌,载遗书遗器而西。”有人劝他不要直接提名,因为二氏来华,在学术界集会上彼此还常见面,而且“劫余”二字太“刺激”,是否改一名称。陈垣答道:“用劫余二字尚未足说明我们愤慨之思,怎能更改!”1922年,胡光麃获中国政府颁发嘉禾奖章,“而伯希和之名亦赫然为另一受奖者。当时以为我们祖先留传下来的宝贵文化遗物,竟为外人予取予携大包小捆饱载而去,反而政府予以奖励,是为赏罚不明,因而虽获奖而终未领受”。20世纪30年代王重民因伯希和的支持赴法,又获睹其主动提供的笔记手稿,却感叹:“但有关敦煌学史料,竟被伯希和辑录而去,且被封闭在木匣中几三十年。言念及之,感慨万端。”

另一方面,中国学者与此重大新发现结缘,又由于伯氏,不仅因此而保存了一批劫余文物,更得到精华副本来归的希望。况且留存文物遭劫更甚,反不如法国保管之善。加上伯希和为汉学专家,与斯坦因、华尔纳(L。Warner)等不同,确能以学者态度对待秘宝,所以一般倾向于将他与斯、华等人区别对待。1935年,北平的一批学者联名发表公开信,反对政府将故宫博物院等公私方面收藏的古物运往英国伦敦举办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其中对担任选择委员的伯希和也予以谴责,指其“向与英人斯坦因至甘肃敦煌,行贿当地道士,发掘古室,盗取无数唐代以前之古物,至今犹存巴黎国家图书馆与英伦博物馆中,不知凡几。前岁斯坦因卷土重来,举国上下监视其行动,一时彼竟无所措其手足。今若欢迎伯希和参加此项挑选工作,不免前后歧视,自贬其尊严。英国之推此人来华,或有用意”。傅斯年即撰文代为辩解道:“论伯君与敦煌卷子之关系,应详察当时之经过与责任,未便与斯坦因氏混为一谈,此为事实与公道之问题。”要求区别学者与古董商或博物院之典守官。而北平学术界似乎接受这一申辩,二度发表反对宣言时,即不再牵涉伯希和。

同类推荐
  • 回族史话

    回族史话

    本书介绍了回族的历史文化和杰出人物,以及回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北国卧龙——耶律楚材

    北国卧龙——耶律楚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北国卧龙(耶律楚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国学泛舟(上)

    国学泛舟(上)

    近代以来,世界文化的挤压、碰撞、交流和融合越演越烈,极大地改变着全球文化地图。在这一前所未有的进程中,包括“民主、科学”在内的西方观念,推动了中国向现代的转变,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同时,西方观念的普遍影响,在客观上也导致中华民族借以安身立命的共同价值也面临失落。文化在逐渐转型,传统须重新定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学”的概念应运而生。
  • 德国的细节

    德国的细节

    本书从德国社会的各种细节里,见微知著,追溯细节背后的文化及透露的人文精神。书中包括城市建设、交通、建筑、乡村、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生活细节。讲透德国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呈现了德国特有的文化内核和社会风貌,帮读者快速了解德国的传统,阅读本书,可以对中德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考,更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表达。从细节处,读懂一个真实的德国。
热门推荐
  • 静思默想

    静思默想

    初见,她不满三岁,他5岁。当他跪地帮她清理伤口,牵着她的小手找妈妈时,她的目光已经离不开他,总是各种理由去找他。不知不觉他已经成为她的人生目标,步步紧跟,生怕此生与他错过。人生总会遇到那么一个人,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时而迷失,时而重逢,幸而你来,不悔初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好的你

    最好的你

    她说多年以后,以前的事情都淡忘的时候,你和我还在原地吗?你也许在原地,我呢?我连我自己都丢了!我什么也没有了!他说别怕,你还有我!你不管丢哪里,我都会找到你的!生日上,她忘了给他生日礼物,她问他怎么办?他说,把最好的你,送给最好的我。
  • 秦时明月之公子羽

    秦时明月之公子羽

    秦时明月,诸子百家,剑指山河,谋定天下,赤羽千里,公子无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做曹老板的无敌女婿

    做曹老板的无敌女婿

    一觉醒来,徐飞发现自己竟穿越到了三国,还是一个只有1战斗力的菜鸡什么?选对主公,增加50战斗力?召唤一千士兵的兵力卡,呼风唤雨的天气卡,日行万里的神速卡,还不赶快安排?等等,曹老板的几个女儿好像蛮好看的。。书友群:1135576659,作者日常水群,欢迎来聊天,打游戏,交朋友ps:结合了三国志,三国正史,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内容,虽然主角开挂,但不影响结局
  • 霖铃灵泠

    霖铃灵泠

    三个高颜值,高智商,但身高不高的妹纸回国后在学校的日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琴音天下:绝色宠妃

    琴音天下:绝色宠妃

    一朝穿越,她竟变成婴儿,被人遗弃。十六年后,她初次入世,却不料引出一段惊天秘密。辱其者,皆亡;唾其者,皆灭。她赤红长裙着身,张扬无比,轻抚古琴,风华绝代。他,被封印琴中,却无意与她相遇,唯有这一人能将她掌控。“小零儿,是想我了?”“变态。”“小零儿,叫夫君。”“无耻。”“小零儿,这可名正言顺。”“腹黑。”是天意?是人和?一段无法割舍的缘。【本文一对一,宠文,不小白,欢迎入坑】
  • 报告王爷祸妃来袭

    报告王爷祸妃来袭

    他,身居王位,风-流倜傥,女-宠无数,却无一人是真心所爱。她是异世的一缕幽魂,意外穿越,古怪精灵,诡异奇葩。她用别人不用之法闯进他的心,全身荣耀夺走他全部目光。宫中夜宴,顾嫣然广袖流裙,翩然起舞,突然一条毛毯从天而降,将她严严实实包住,强硬拉她下台。“北冥玉,你有病啊!”“有。”“神经病吗?”“独占症。”说好独占她一生一世,却因另一个女人的归来而翻脸无情。她中下情盎九死一生,他却佳人在怀不亦乐乎。新婚夜,她决然宣誓,“北冥玉,你若跟她走,下辈子,我们都不要再见。”换来的,是他冷漠转身。王者归来,她是女相,是皇妃,唯独不是他独一无二的顾嫣然。他却依旧霸道如初,“顾嫣然,此生你都不要妄想逃离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