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0500000034

第34章 文化教育(6)

在全党办报方针的指引下,太行、太岳、冀南及冀鲁豫各根据地分区的党委,纷纷建立包括本身机关报在内的各种报纸。太行区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先后发行了《先锋报》、《战场报》、《胜利报》、《晋冀豫日报》、《中国人报》、《新华日报》(华北版)等。在太行抗日根据地中《新华日报》(华北版)是敌后新闻出版中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是华北新闻出版事业的中心,全华北性的机关报。太岳区创办的报纸大致包括中共太岳区党委机关报《太岳日报》、《晋豫报》、《光明报》以及《岳南大众报》等。冀南区的报纸发行相对较少,主要有《冀南日报》、《人山报》。冀鲁豫区出版了《抗战日报》、《卫河日报》、《鲁西日报》以及冀鲁豫区委的机关报《冀鲁豫日报》等。此外,还创办了《战友报》、《湖西日报》、《泰西日报》、《运西时报》、《运东时报》、《新民主报》等。

1940年4月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北方局在晋冀豫边区建设方面进一步提出“建立各种印刷机关、发行出版各种抗战的书报、杂志,特别要出版大量的通俗读物①。”此后,根据地各分区在原有各种刊物的基础上,又相继创立了一些贴近群众实际,反映群众抗战生活的刊物,使得根据地刊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如太行区在原有综合性刊物《抗战生活》、《太行文化》的基础上,出版发行了《华北文艺》、《华北妇女》等特色专刊。太岳文联创办了《太岳文化》、《工农兵》等刊物。冀南地委创办了《光明之路》、《卫河》以及《冀南青年》、《少年儿童》两种油印刊物。中共北方局平原分局领导下的冀鲁豫边区文联,先后创办了《平原文艺》、《新地》和《冀鲁豫画报》三个文学刊物以及《战友月刊》等刊物。

总体看来,由于受到战争环境的影响以及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书、报、刊的出版紧密联系在一起。新闻和出版在组织机构方面也没有明确的分工,报社在出版报纸的同时,也印刷了少量的图书,但是大多以翻印为主,从规模和从发行范围来看,均比新闻报纸小。图书、刊物等出版印刷基本上依附于报社,成为报社出版事业的附属行业。如太岳日报社就是太岳区集出版、印刷、发行三位一体的新闻出版机构。1944年4月,太岳书店与太岳《新华日报》合并,太岳书店也改名为太岳新华书店,合并后一年时间内,共印刷(铅印与石印合计):《新华日报》太岳版,114期,716,213份;《中国人报》7期,18,420份;《晓光报》,6期,3,962份;各种书籍,87种,226,904册②。

伴随党报党刊的创建与发行,党的各级宣传部门也组织翻印和编印了许多政治理论著作、时事教育读物和大量宣传品。这些新闻出版物的发行,指导了根据地的抗日斗争,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大大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工作水平,同时也推动①山西大学晋冀鲁豫边区史研究组:《晋冀鲁豫边区史料选编》第一辑,1980年,第70页。

②张树栋等:《中华印刷通史》,财团法人印刷传播兴才文教基金会出版,2004年,第656页。

了根据地建设及抗战文化的发展。

在中央抗日文化方针提出后,晋冀鲁豫各分区党委领导下的党报党刊积极发表文章,宣传抗日文化。《中国人报》发表文章揭露敌寇汉奸欺骗宣传,反映国际战争当前形势,帮助民众了解真相,认清抗日形势。《太岳日报》也及时、全面、系统的报道百团大战中我军取得战果,增强民族抗日信心,消除国内悲观论调。

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后,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事业经历了战斗的洗礼,在党的全党办报、宣传抗战、发展抗日文化方针的指引下,晋冀鲁豫各分区的新闻出版业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在种类和数量上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多数分区的报刊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显示出分工不明,彼此重复,数量多而质量差等弱点,许多报刊没有明确其性质、任务,文章的内容死板,无特色、不具体,不能反映地方实际,甚至有些报刊在宣传中出现错误言论。以上情况的出现,使得部分报刊不能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仅仅局限于党政军和一少部分知识分子中间,没有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起到的宣传教育作用有限。1941年7月5日《晋冀鲁豫区委宣传部对各地报纸的指示》中指出,根据地的一些报纸需要明确自己的性质、任务和内容“与新华日报、晋冀豫日报,严格分工,密切配合,更进一步的地方化、通俗化、具体化和群众化①。”其本身应明确分工,更具地方特色。1942年3月26日,中国中央宣传部发布了《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报纸发行的主要任务,指出“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②。”

针对新华社太行分社发表参政会通电主张召集国事会议等错误言论,1942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布《中央关于报纸通讯社工作的指示》,指出新华社太行分社等新闻出版机构发表了一些不适和我党目前政策的文章,要求改进。同时指出:“各地报纸宣传要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务必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克服宣传人员中闹独立性的错误倾向。”③从以上文件可以看出,此时,党对根据地新闻出版事业的方针在抗战初期的全党办报,百花齐放,发展抗日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求报刊等新闻宣传①

358页。

453页。

姚文锦等编著:《晋冀鲁豫边区出版史》(山西部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43页。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1-194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1-194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6月,第物要分工明确,增强党性,同时注重各分区报刊向地方化、通俗化、具体化和群众化发展,创办地方特色刊物。

抗日战争初期,在党的领导下,晋冀鲁豫所发行的新闻出版物以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救亡运动,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抗日文化为主要内容;抗日战争中后期的出版物文章内容转向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反映抗日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报道根据地党政军的建设成就等方面。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界座谈会的讲话》发表。指出“文艺工作应面向人民大众、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新时期的革命文艺方针,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遵照这次座谈会制定的文艺方针,全面展开了文艺整风运动。这次座谈会对根据地新闻出版事业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标志着根据地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面向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成为新时期根据地新闻出版事业的总体指导方针。在其指导下,一些大众化、通俗化的新作品开始在根据地出现。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事业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其在宣传党的抗日方针,开展抗日文化的同时,推动了根据地各方面建设,满足了军民抗战时期精神文化的需要。

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事业始终以坚持党性为前提,以宣传抗战为核心,以群众路线为基础,以根据地的建设为目的,在华北乃至全国抗战史上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谱写了中国近代新闻出版史的新篇章。

五、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文艺运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各阶层的爱国人士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通过多种多样的反抗形式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华势力。在抗日的过程中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而且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抗日文艺统一战线也逐步形成。中国文艺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燃起了正义的热情,勇敢地投入到抗日前线,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倾注到各种文学作品和多种文艺活动上。在文艺大众化方针的指导下,文艺运动的发展呈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与此同时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抗战文艺运动蓬勃发展,不仅与抗战紧密配合、丰富了军民生活、鼓舞了军民志气,而且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灵魂,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关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艺运动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资料搜集和整理上,对文艺运动的相关论述寥寥无几。本文试就晋冀鲁豫的抗日根据地文艺运动的成就、特色与地位作一概略的论述。

(一)晋冀鲁豫根据地文艺运动的成就

晋冀鲁豫根据地东起津浦路,西至同蒲路,北临石太、石德路,南抵陇海路,辖太岳、太行、冀南、冀鲁豫四个行政区,约2500万余人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时期,在武装斗争和民主政权建立的同时,一场空前规模的文艺运动也发展起来。文艺运动在广大的工农兵群众的参与下不仅使文艺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呈现了多种文艺发展形式。因不同时期文艺政策不同、群众的参与程度不同,各个时期的成就有所差异。在这里主要分成三个时期:抗战初期的文艺运动(1937年-1938年初)、文艺运动的高潮(1938年初-1942年)、文艺运动的新篇章(1943年-1945年)。抗战时期的各种艺术形式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本部分即分别从音乐歌曲、戏剧、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四个主要方面在这三个时期的文艺成就展开叙述。

1。音乐歌曲方面的成就

歌曲是抗战的号角。抗战歌曲因其易学易教、反映群众心理,深受群众欢迎,因此抗战歌曲成为抗战文艺形式之一。许多的作曲家在抗战的激情中创作出了许多适合时代需要,反映大众呼声的文艺作品。随着歌曲创作的展开,许多歌曲文艺团体出现,他们或奔波在抗战前线鼓舞抗战士气,或深入后方宣传群众团结抗日,使抗战时期音乐歌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抗战初期的成就(1937年-1938年初)首先,抗战初期,抗战救亡歌曲在八路军的各宣传队和歌曲文艺团体的宣传动员下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地的歌咏活动首先是在抗日部队里展开的,他们不仅继承中国工农红军的优良传统,把唱歌当作是战士的一项必修课,而且八路军各宣传队剧团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召集当地的群众们教唱抗日歌曲。据当时有关报道描述,“就是极偏远的地方的妇女儿童,每人都会五六首抗日救亡歌曲。每一个集会,互相挑战唱歌成了不可缺少的项目①。”为以后抗战歌曲的发展起到了领导带头作用。

其次,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协会等统战组织的成立大大推动了抗日歌曲的发展。如由薄一波、杨献珍等人领导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于“1937①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史》,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年8月,第18页。

年5月1日,在太原组织了规模空前的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集会年行,并借助五月间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红五月’抗日救亡游艺宣传月活动,其中救亡歌曲成了最鼓舞人心的宣传方式。《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救中国》、《大陆歌》、《大刀进行曲》、《五月的鲜花》、《毕业歌》、《开路先锋》、《新女性》、《码头工人之歌》等革命歌曲,唱得千百万群众群情激奋,斗志昂扬①。”此外,由平津转移来的学生和从其他沦陷区来的流亡学生,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各种演出队下乡演唱和教群众抗日救亡歌曲,宣传群众抗日。这一时期各项工作都在起步阶段,加之一些知识分子对文化的转型仍处于迷茫和彷徨阶段,因此抗日性质的文艺活动和文艺作品相对较少。但随着抗日防御和相持阶段的相继到来,人们思想的转变,终于迎来了抗日文艺运动的高潮。

(2)抗战救亡歌曲的高潮(1938年初-1942年)本阶段的抗战救亡歌曲随着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发展,和在前期的准备和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并走向了高潮。这一时期的歌曲文艺运动密切联系群众,紧紧围绕抗战而产生,在音乐的创作和民间歌谣的改造创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在音乐创作方面。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广大音乐工作者在艰苦的抗战环境下,创作出了许多群众喜欢的歌曲。如董红明在冀鲁豫边区创作的《冀鲁豫进行曲》曲调高昂,气势磅礴,深得士兵和群众的喜爱,并得到了肖华、曾国华等领导的赞扬和鼓励。另外,他与姜思毅专为鲁西军区建军会议而创作的《建设我们铁的党军》也是一首词曲俱佳的好歌。在根据地,一位奋斗在这里,牺牲在这里的音乐天才丁芬②一直不能被人们遗忘,在太行山和冀鲁豫平原,到处流传着他谱写的抗日歌曲③。此外,根据地的每个剧社、宣传队都创作了自己的社歌、队歌。如牺盟会的《牺盟大合唱》,农救会的《山西农民救国会会歌》等。

在党政府鼓励和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宣传带动下,群众性的音乐创作活①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史》,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年8月,第14页。

②丁芬(1921-1943)上海市人,又名丁焚,一名优秀的音乐工作者。1943年4月,在日军“扫荡”中壮烈牺牲。他谱写的很多歌曲多以口头形式流传于广大军民之中,因当时的战争环境,留存下来的极少。

③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晋冀鲁豫边区文艺人物录》,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3页。

动逐渐开展起来。群众在互教互学的过程中,翻新旧曲调,创作了许多反映当时形势的新歌曲作品。如在鲁西南的金乡县,有旧调填新词的《日本鬼子哭五更》,有1941年配合大生产的《大生产》、《互助合作》,有动员青年参加抗日军队的《送子参军》、《参军辞家十杯酒》等反映现实的歌曲。

其次,在民间歌谣的创作和改造方面有了很大发展。歌谣,是农民群众自己创作的歌曲,更加真切地反映了人民群众思想感情和生活,是群众文艺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根据地音乐方面,民歌的产生和发展在数量上和影响上都是第一位的。”①抗战歌谣有多种表现形式,既有像顺口溜那样口头流传的歌谣,又有适合舞台和街头表演的曲谱歌谣,还有用旧有形式演唱革命新内容的歌谣,无论是什么样的表现形式都是农民群众用歌谣表现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爱恨憎恶的写照。如曾被朱德赞赏并拿来做正面教材的《骂汪小调》,反映了农民对卖国贼汪精卫的憎恶和对共产党八路军的热爱。

这一时期流传的抗战歌谣内容丰富多彩,如有歌颂共产党和人民领袖的《歌唱朱总司令》;有歌颂八路军打击日本侵略军的《八路军的铁鞋永不烂》、《打日本》;有记录战斗生活的《狼牙山战斗》、《百团大战》、《收复左权城》等;有反映根据地民主生活的《实行民主》;有痛骂日伪汉奸的《骂汉奸》、《土豪恶霸日本狗》;有利用文艺形式对日军展开攻击动摇日军军心的《荒村之日》、《早回家》等激起日军思乡之情的歌谣;甚至在本时期出现了国际形势题材的作品如《第二战场开辟》、《苏德战争》、《莫斯科三国会议》等。抗日歌谣的兴起和发展,有力的抵制了日伪军的反动宣传,壮大了边区的文艺阵地,充实了文艺运动的内容。为下一阶段文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同类推荐
  • 楚郑江山录

    楚郑江山录

    韩明乱世,六雄争霸。两位异世少年进入这战乱之中。他们兄弟二人联手,最终是坐拥天下,登基为帝,加官进爵亦或国破家亡,沦为臣虏
  • 统治三国

    统治三国

    武警官兵,意外穿越三国,发生了一系列事情
  • 精武陈真传

    精武陈真传

    陈真自上海死里逃生后,逃亡至东北奉天城,在军阀张作霖的安国军中隐姓埋名,但因一场与关东军的比武而暴露身份,陈真就此陷入了奉天城武林同道的纠缠中。与此同时,陈真又结识了来自朝鲜的亡国志士们,他们矢志复国,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陈真与朝鲜女侠朴静美渐萌爱意,然而骤然发觉,陷入了温柔陷井,朝鲜人想利用他去刺杀日本首相林铣十郎……此时,日军精心策划的“皇姑屯”事件爆发,张作霖殒难,东三省即将落入日本人之手,此时此刻,陈真力拼日本高手“鬼隐七忍”,搭救出少帅张学良,化解了日本人的阴谋,也促成了著名的“东北易帜”事件……
  • 唐朝的草蜢

    唐朝的草蜢

    所谓草蜢。就是一只蚂蚱而已。姬云。一个80后偏远地区县城里的小人物。只有初中毕业。打工,打架,上网玩手机。打游戏混日子。这不,收心学了汽车修理技术。后天懒癌晚期醉酒骑小电车。结果给对头车怼炸了。醒来却是唐朝初年。这可怎么活?
  • 明雄天下

    明雄天下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篡位,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永乐末年,建文帝之子为夺回父亲的江山与朱棣展开长达三年的战争,半生光阴随之流逝。
热门推荐
  • 愿你遥忘深秋

    愿你遥忘深秋

    苏遥看着站着自己面前满眼猩红的唐霆深,这个六年的和自己朝夕相处的男人,此时的神情仿佛要把她碎尸万段。男人的声音因极度愤怒而变的沙哑,“苏遥,你要付出欺骗我的代价!”苏遥双眼微红,“唐霆深,要死…我们也一起死,做一对苦命的鸳鸯!”
  • 奥特曼之漫威系统

    奥特曼之漫威系统

    主角穿越奥特曼世界,获得美漫抽取系统!!!【开始抽奖……恭喜宿主抽奖获得超人的‘能量吸收’。】【开始抽奖……恭喜获得闪电侠的‘神速力’!】……【开始抽奖……恭喜获得灭霸的‘无限手套’!】帝斯这条咸鱼终于起飞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夏晚初霁南省寓直用

    夏晚初霁南省寓直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成仙

    剑成仙

    “修仙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间或有各种杀劫,更有心魔作祟,一步走错便有万劫不复的风险,你若拜下去,你我便有了师徒之缘,这一生便回不了头了!”“弟子素闻天将降大任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弟子曾经求一变而不得,今天师傅赐下机缘,弟子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定然一心走下去,弟子,不后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一宠爱

    第一宠爱

    她是京都“丹波”的艺妓,他是沉默寡言的壬生狼。他们从害怕到相识,从相知再到相爱。两条看起来永远无法交错的平衡线却在姻缘的撮合下最终相交在了一起……
  • 人生三论:舍得宽容幸福

    人生三论:舍得宽容幸福

    真实人生的幸福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我们的生活态度。只有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能懂得什么是幸福;只有懂得取舍,善于放弃,宽容待人,才是快乐之本、幸福之源。本书为广大读者提供心灵的甘泉,涤荡平淡生活中的单调和苦涩,帮助人们营造更加幸福的人生……
  • 逆转聊斋

    逆转聊斋

    开局得罪吴承恩,被送到了聊斋里怎么办?在线等,不太急。因为这里有个女鬼在追我,没法回消息!我是吴承恩,我已经打妖妖灵了!
  • 异术侦探

    异术侦探

    断清官之不敢断,判阎王之不敢判,我只找寻真相,我只坚持事实。天地本轮回,善恶终有报。故事从一个小城市的高中开始,讲述了拥有超能力的男主帮助身为刑警的父亲破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