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000000017

第17章 公治长篇第五(3)

对一般人来说,敏而好学似乎还比较容易做到一些,而做到不耻下问就非常困难了。因为敏而好学,只要聪明点再加上刻苦勤奋就行了;而不耻下问则是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不仅仅是个好不好学的问题了,而且还牵涉到了自尊心、虚荣心的问题。人的天性很奇怪,如果自己地位低下,能力微弱,向地位尊贵、见多识广的人请教似乎理所应当,并不感到羞耻,反而会显得自己很上进。然而,一旦反过来,如果我们自己地位尊贵、能力很强,让我们求教于地位不如我们的人,我们就会觉得没有面子,羞于开口。所以,尽管我们常常将“不耻下问”挂在嘴边,但要真正实行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不耻下问,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修养。不懂就要请教别人,做学问不应该将自尊心放得太高。尤其是当今社会,林林总总的职业遍及各个行业,正所谓隔行如隔山,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专长,虚心向别人请教,大家相互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5.16子谓子产①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注释

①子产:姓公孙,侨,字子产,是郑穆公的孙子,郑简公、郑定公的宰相,执政二十二年,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

译文

孔子评论郑国贤相子产有四种行为符合君子之道:“自己的言行谨重;侍奉君主恭敬;对人民施以恩惠;使用人民合乎情义。

译文

朱熹注:“恭,谦逊也。敬,谨恪也。惠,爱利也。使民义,如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之类。”

张居正注:“子产备这四美于上下人己之间,是以能尊主庇民,而郑国赖之,岂非春秋之紧大夫欤!然郑以区区小国,能用子产,故虽介于晋楚二强国之间,而竞能杜其侵陵之患,若人君以天下之大,任用得人,则其长治久安之效,又当何如哉!此用人者所当加意也。”

解读

子产是著名的政治家,郑国的贤宰相。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22年。他执政期间,正是晋国和楚国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正处在这两个大国之间。子产既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郑国得到了尊敬和安全。他确实是中国古代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所以,孔子对子产的评价很高,认为治国安邦的政治家就应该具有子产的这四种道德。

这四种道德就是:严于律己;忠于君主;以恩惠教养人民;以道义役使百姓。

四方面既包含了对人对己,又包含了对上对下,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和要求。圣人认为正因为子产做到了这四方面,郑国在当时才能自立于强国之间而兴盛起来;也正因为子产能够做到这四方面,才能够使他自己保持相位22年而得到人民的爱戴拥护,同僚的仰慕支持,国君的信任重用。

君子执政,社稷有福,君主有福,百姓也有福。君子从政把君子作风运用到政治上,那么国家就会繁荣昌盛,百姓就会安居乐业。所以,任何时代,想要国泰民安,都需要行君子之道的人执政。

5.17子曰:“晏平仲①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注释

①晏平仲:名婴,春秋时期齐国著名贤大夫,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执政。事迹见于《晏子春秋》和《史记·管晏列传》。《史记》卷六十二有他的传。

“平”是他的谥号。②久而敬之:“之”在这里指代晏平仲。

译文

孔子说:“齐国大夫晏平仲善于与别人交朋友,时间越久,人们越是敬重他。”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人交久则敬衰。久而能敬,所以为善。”

张居正注:“善于人交,是说能尽交友之道。”

解读

孔子称赞齐国大夫晏婴,认为他与人为善,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很不容易。晏婴这个人不太容易与人交朋友,但是如果交了朋友就一定会善始善终。日子越久,交情越深,他对人越恭敬有礼,而朋友们自然也越敬重他。

人类是群居动物,大家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完成事情。所以,与人交往,认识朋友,十分重要。我们都有朋友,但是能够全始全终的却没有几个,所以我们常常感叹:“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朋友之间刚开始亲密无间,可是日子久了,就渐渐疏远,甚至反目成仇。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没有做到持之以恒的“敬”。两个人刚认识的时候,彼此之间都十分客气,就怕自己哪句话哪个举动让对方不高兴;而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以为双方之间很亲密了,不必再计较那些礼节,说话办事都开始随便起来,久而久之,两个人必定厌烦彼此,以至最终分道扬镳。

现代人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与朋友交往,很少在乎朋友的感受。许多人酒肉朋友一大堆,平时一起娱乐一起喝酒,表面看去大家一片祥和;可一旦遇到利害关系或者谁有不测,大家很有可能瞬间就成了陌路人。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没有知心人,大家应该竭诚相待。只要我们时时刻刻尊敬朋友,时间久了自然会获得朋友的敬重,从而长久地维护彼此间珍贵的友情。

5.78子曰:“臧文仲①居蔡,山节藻税,何如其知也!”

注释

①臧文仲:姓臧孙,名辰,鲁国的大夫。“文”是他的谥号。因不遵守周礼,被孔子指责为“不仁”、“不智”。

译文

孔子说:“鲁国大夫臧文仲为保藏大龟建造了一间房屋,屋中的柱子上雕刻了山一样的形状,梁上短柱画着水藻样的花纹,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说是明智的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当时以文仲为知,孔子言其不务名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安得为知?《春秋传》所谓作虚器,即此事也。”

张居正注:“盖人有人之理,神有神之理。人之理所当尽,而神之理,则幽昧而不可知。惟尽其所当务,而不取必于其所难知,斯可谓智矣。今文仲不务民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则是不达幽明之理,而惑于祸福之说,其心之不明亦甚矣。何如谓之智乎?夫文仲之智,人皆称之。夫子独据实而断其不然,这正是众好之必察焉者。所以为人物之权衡也,观人者宜取以为法。”

解读

臧文仲是鲁国的大夫,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是他对礼制却很不在意。

“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也”,收藏蔡龟以及在屋上装饰山形的斗棋、绘有藻草的短柱,都是只有诸侯或天子才能这样做的事情,所以他的行为是僭越。一贯维护周礼的孔子对他的越礼行为自然很不满意,并且认为他把心思和智慧都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所以批评他既“不仁”又“不智”。

应该做的事情才去做,不该做的事情一定不要做,这是最简单的生活常识。而判断应不应该的标准是什么呢?——礼。任何社会都有它的礼仪制度,法律法规,合理的就是可以做的,而不合理的自然就是不能去做的。臧文仲明明知道保藏大龟,采用天子的庙饰是违礼的仍然去做,确实是很不明智。礼是社会的行为准则,违礼就是不道德的表现。如果全社会人人都能以礼自律,社会道德水平必定得到提升,整个社会就会和谐稳定。

一个人的地位到了某种高度后,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别人,甚至改变整个社会风气。像臧文仲这样的大夫,他的僭越行为很可能在当时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现代社会也是如此,身居高位的人应该时时检点自己,凡事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自己的行为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5.7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①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②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③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

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姓嗣,音d。u,名毅於菟,音gouwutu,音,字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②三已:三,指多次。已,罢免。③弑:地位在下的人杀了地位在上的人。

译文

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这样的官,没有欣喜;三次被罢官,也没有怨气。自己做令尹所制定的政令,全部都告诉新令尹。这个人怎么样呢?”

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忠于国家了。”子张又问:“算得上仁德吗?”“不知道,怎么能说他是仁德的呢?”子张又问道:“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庄公,齐国的大夫陈文子有四十匹马,全舍弃不要了,离开齐国,到了别的国家,就说:‘这里的人和我国的崔大夫一样啊。便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人好像我国的崔大夫啊。’就又离开了。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他清白得很呀。”子张又问:“他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怎么能说是仁德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文子洁身去乱,可谓清矣,然未知其心果见义理之当然,而能脱然无所累乎?抑不得已于利害之私,而犹未免于怨悔也?故夫子特许其清,而不许其仁。”又曰:“愚闻之师曰:当理而无私心。则仁矣。今以是而观二子之事,虽其制行之高若不可及,然皆未有以见其必当于理而真无私心也。子张未识仁体,而悦于苟难,遂以小者信其大者,夫子之不许也宜哉!”又曰:“于此,更以上章‘不知其仁,、后篇‘仁则吾不知’之语并与三仁、夷、齐之事观之,则彼此交尽,而仁之为义可识矣。今以他书考之:子文之相楚,所谋者无非僭王猾夏之事;文子之仕齐,既失正君讨贼之义,又不数岁而复反于齐焉。则其不仁亦可见矣。”

张居正注:“大抵人之行事易见,而心术难知。其念虑之纯与不纯,存主之实与不实,有非他人所能尽察者,故虽以文子之忠、文子之清,而夫子犹未肯以仁许之。观此,则仁之所以为仁,其义可知,而人之有志于仁者,当知所务矣。”

解读

令尹子文是楚国的贤相,他经历了三次上台又三次下台的官场沉浮。可贵的是,他三次上台都没有感觉欣喜若狂,没有觉得自己相当了不起;更可贵的是,三次下台时他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委屈,没有官场失意的沮丧感,反而将自己在位时的政令一一交代给继任的新令尹。这可真不是等闲之辈所能具有的风度啊!所以孔子认为他是一位忠于君主、忠于职守的人。

陈文子与崔杼同是齐国大夫,同朝辅佐齐庄公,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面对这种礼崩乐坏,以下犯上的局面,无可奈何,抛弃了自己的全部家产—~四十匹马,愤然出走。谁知到了其他国家,所见的情况跟齐国相差无几,连走数国。可见陈文子这个人是如此清廉自守,耿介高洁。所以,孔子认为他是一位不与逆臣共事,清高自保的人。

但是,子张问孔子这两个人是否仁德时,圣人却回答说他不知道。他认为不了解这两个人的其他方面,不能下是否仁德这样的结论。可见,仁的要求很高。即便像令尹子文、陈文子那样的行为,也不能轻易给予仁的评价。令尹子文和陈文子。

一个忠于君主,为国尽忠;一个不与逆臣共事,清廉自守;一般人都认为他们已经很仁德了。可是在孔子看来,“忠”和“清”都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达不到“仁”的。

5.20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②可矣。”

注释

①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文”是他的谥号。他是鲁桓公少子季友的孙子,曾在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②斯:就。

译文

季文子每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斟酌再三、反复考虑。孔子听到了,说:“想两次就可以了。”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

朱熹注:“季文子虑事如此,可谓详审,而宜无过举矣。而宣公篡立,文子乃不能讨,反为之使齐而纳赂焉,岂非程子所谓‘私意起而反惑’之验欤?是以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不徒多思之为尚。”

张居正注:“盖天下之事,虽万变不齐,而其当然之理,则一定不易,惟在义理上体察,则再思而已精,若用私意去揣摩,则多思而反惑。中庸教人以慎思者,意正如此。善应天下之事者,惟当以穷理为主,而济之以果断焉,则无所处而不当矣!”

解读

凡事不想一想就行动叫做莽撞,往往会后患无穷;三思而后行,则是慎重负责的表现,应该给予肯定。然而,如果遇事总是想得太多,瞻前顾后,反反复复,就容易陷入犹豫不决的境地,导致优柔寡断,错过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机。所以,处事多思是好的,但过分了也不尽善,这也正吻合了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

做人做事应该小心谨慎,遇到事情不可惊慌失措,急于行动;但是过分小心,考虑得过多则会贻误时机。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是非、善恶都是相对的。所以一旦思考得太多,就会发现处处是矛盾,让人头绪混乱,更理不清事情的脉络。正所谓“当断不断,反被其乱”。一件事情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足够了,没必要反反复复做不了决定。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就很可能会自相矛盾,最后放弃这件事。由此可见,凡事都有度,小心谨慎也要有个限度。

如今社会,机会很多,但是不要忘记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很多朋友总在抱怨,如果我当时不想那么多,事情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糟了。可是,生活中没有如果啊!

面对机会,尤其是得来不易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学会当机立断,切勿考虑得过多。

否则一旦失去,就后悔莫及。

5.27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⑦,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释

①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②愚:这里是装傻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显出聪明;在国家政治混乱时,就显得愚笨。他的聪明是人们所能做到的,但是他的愚笨别人却很难做到。”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邦无道,能沈晦以免患,故日不可及也。亦有不当愚者,比干是也。”

朱熹注:“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可见,此其知之可及也。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间,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张居正注:“盖处常易,处变难,用其智以立功者易,藏其智而成功者难。所以说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夫自人之分量而言,知固不如愚,然时乎无道,乃使君子不敢用知而用愚,则岂国家之幸哉!”

解读

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很有方的大夫。卫国在卫文公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当时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竭力尽忠并有所建树;而到卫成公时,卫国政局动乱,形势恶化,宁武子就处处装傻,无声无息地韬光养晦。孔子根赞赏“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仁者风范,同时也强调“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竹,“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处世策略。所以,他对宁武子“邦有道”就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邦无道”就装疯卖傻的行为,表示极大的赞赏。

同类推荐
  • 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经典作品选编。全书以孤独为线索,作者在孤独中思索,以一个哲人的眼光对人类的世俗生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特别对命运、自由、救赎、文学、教育等人生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充满了作者的真知灼见,读来发人深省。
  • 冰鉴(中华国学经典)

    冰鉴(中华国学经典)

    袁堂欣,谢志强主编的《冰鉴》是中华国学经典藏书系列之一,《冰鉴》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邀请读者加入阿伦特及其同伴的旅行之中,一起在时空间穿梭。这场旅行始于古雅典,阿伦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对话。苏格拉底喜欢追究种种意见和相对真理,他把城邦居民的固有信念打碎,却不给他们新的真理。结果,雅典以他无休止的追问会妨碍城邦居民获取财富为由判处他死刑。柏拉图为此构建了理念的王国,在那里善好的理念是统治者,且无须说服城邦居民。柏拉图将统治权的概念引入政治领域,从此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在数世纪之后,孟德斯鸠认为正是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人类社会,平等和差异构成了共和政体以及君主政体的行动原则。在马克思看来,包括政府和法律在内的统治权,源于人类的不平等,同时也确立了人类的不平等。阿伦特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洞见将促使悠久而强大的传统终结。在阿伦特看来,热核战争将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合理的政治判断力。这种政治判断力只有在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的自由交谈中才可能诞生。因为“只有在我们彼此自由的交谈中,我们所谈论的世界才会从所有侧面总呈现出来,具备客观性和可见性”。一旦从传统的禁锢和偏见中解放出来,我们将有理由对政治重新抱有审慎的乐观与期待:政治不是对人类自由的威胁,而恰恰是人类自由的应许之地。
热门推荐
  • 冷面王爷霸宠俏神医

    冷面王爷霸宠俏神医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恋将要何去何从。
  • 刀神无敌

    刀神无敌

    一代刀神,被仇家所害,不幸陨落,却重生在一个小家族的后辈身上……然而,这个家族并非小家族,他们拥有大家族都不一定拥有的连环禁制,还有用来垫桌底的紫金高级功法……
  • 神秘白骨图

    神秘白骨图

    你听说过焚尸杀人,吃人的人吗?我本来是一个新来的警察,却因为阴差阳错给救了局长的女儿童欣,做了个灵异缉拿组的警官之后身边出现了许多科幻灵异的事情,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一道不敢打开的门,一间死人住过的房间,一桩不为人知的惊悚悬案。死于十年前的那个老人离奇复活了?同住在一栋楼里的邻居一一失踪,就在警方介入调查时,一幕幕毛骨悚然的景象重现眼前。被烹煮过的尸骨、血色的泡饭、白色的脑髓汤、一具具死尸被大卸八块,连内脏都掏空了,制作出了一道道美味菜肴。是谁如此凶险残忍?杀人如麻!竟然连死人都不放过?
  • 婚迷不醒

    婚迷不醒

    《婚迷不醒》描写是一群已到适婚年龄的80后青年,在面对友情、爱情、亲情、事业、婚姻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男主人公之一的康乔,既喜欢自由,却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因为重视婚姻,而选择了逃避婚姻。他只想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结婚,起码,也需要先看清楚自己的未来。另一位男主人公刘之双,沉稳内敛,他要用婚姻来证明自己的成熟,婚姻对他来说,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不能缺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暖夫向我撒个娇

    暖夫向我撒个娇

    数不清的女人图谋冷白枭的亿万身家,沉迷冷白枭完美颜值,可蓝雪烟却图谋这个顶尖男人的爱情!她赢了!亿万身家豪门妻,只要离婚,就能空拿十几亿身家!她也输了,谁都不知冷白枭是她的夫,隐婚滋味不好受。甩掉前夫拿走赡养金再做单身贵族,本小姐不伺候。然而冷白枭用夜夜行动昭示,要走可以,把爷的爱情留下!
  • 彼岸桃花错

    彼岸桃花错

    第一世,她是神界的战神,她为了助他登上皇位,不惜一切代价,最终换来的只是自己最信任的人的欺骗;第二世,她是倾城的桃花神,初见,她对他轻轻一吻,寻找宝物,当一切都落定的时候,她为铸剑而死;第三世,她是彼岸花中孕育的生灵,彼岸花神,更是彼岸神境的皈命主,她含泪看他与妃子寻欢作乐,却拒绝了他的求婚,他以彼岸神境为要挟,逼她做自己的妃子。爱恨纠葛,谁又先动了心?三生三世,辗转轮回,始终没能忘记,笑容下的骤然心碎,是谁先将心交付?
  • 行侠仗义在校内
  • 君临久澈

    君临久澈

    身为天神之女,容貌倾城却生性顽劣,引得众神苦不堪言?帝王之子为何频频在心爱之人面前丢尽颜面?区区凡人居然能活几百年,为什么每个神仙都有让人难以理解的喜好?还请关注我的频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