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0200000007

第7章 华藏遍《普贤行愿品》学记第二讲(3)

第一是所求平等,我们现在平等地遍礼十方三世无量诸佛,将来我们也能够平等地证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不思议解脱境界。

第二是所化平等,如十方诸佛教化法界无量无边的众生,那么我们现在平等礼敬呢,将来也能够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第三是所断平等,断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和无明烦恼,一切惑业断尽无余。

第四是事行平等,日常生活之中无论大事小事,点点滴滴,都要能够称法界性,都要能够心与法相应。

第五是理行平等,一一行都与自性相应,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能够与自性相应。

第六是无碍行平等,是理事无碍境界。

第七是融通行平等,是事事无碍。

事实上也就是《华严》上所说的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

第八是所起大用平等,德用周遍法界。

第九是所行处平等,横遍法界,横遍十方啊,一切诸佛的刹土与自己的身心无二无别,就是契入到一真法界,知道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一个自己,都是我的真心,佛外无心,心外无佛。

第十是修行时平等,从时间上来说,是念劫圆融的。普贤菩萨的每一愿,我们看这个十大愿王,每一愿呢,都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于众生烦恼无有穷尽,普贤菩萨的行愿也无有穷尽,不疲不厌。这个说明修行时平等,念劫圆融。

以上是我们说要礼过去佛,礼现在佛,札未来佛。

并且还有一个层面,我们要能够礼自性天真佛,显发我们的自性,戒定慧生佛出世,贪瞋痴起佛灭度。我们要能够成就清净心,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我们在礼敬诸佛的时候,就是成就我们的清净心的时候。修学佛法不能够离开自己的清净心,到外面去寻找佛菩萨。那样子呢,就是缘木求鱼,就是离佛道越来越远了。我们离开自己的清净心,也就离开了诸佛菩萨,所以要礼自性天真佛。

六祖大师说,“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前念著境即是烦恼,后念离境即是菩提。”那我们后念悟就是佛,这一个念头,事实上这个就是说,我们每一天,都要能够保持觉照,都要能够成就清净心,都要能够保持智慧观照,要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这样子呢,就是“礼敬诸佛”。我后念悟,我后念这一个念头,就是觉悟的,就是佛。

那每一天呢,我今天能够有一个念头成佛;明天呢,我更加保持,我能够有五个念头、十个念头成佛,渐渐地功夫成片。这样子呢,这个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在我们的这个精神的最小的一个单位,念头上下手。凡圣在一念之间,把这个念头转过来,这样子呢,念念觉悟就是念念“礼敬诸佛”。我们能够将每一天的八万四千念头,都转为清净光明,都与不生不灭的真心、自性相应。那么这个转念的功夫,就是“礼敬诸佛”,就是念念都在“礼敬诸佛”,也就是诵经,也就等于是我们每一天,都诵了八万四千卷经。所以要礼自性天真佛。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普贤行,普贤十大行愿,每一个都说“念念相续”。这个如何通呢?我“念念相续”都在礼佛,都在称赞如来,都在广修供养。这个怎么会通呢?因为我们要知道,普贤行是不可思议的圆成佛道的等觉位的大菩萨,所修行的微妙法门。他一行就具足一切行,一切行也都可以含摄在一行之中,所以说互摄互融啊,不可思议。

那我们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的法门,是不间断,不疲厌。凡夫礼佛呢,有间断,容易疲厌。为什么?因为凡夫他礼佛,他是以生灭心来取相而礼,所以就有间断,今天拜一百拜,明天拜两百拜,其它时间呢,就没有“礼敬诸佛”,所以就有间断。因为他是生灭心来礼佛,并且是著相而礼,所以就容易生疲厌。所以我们要学习普贤菩萨,以不生不灭的真心,不著相而“礼敬诸佛”,每一个念头,都与真心自性相应,每一个念头,就都是在“礼敬诸佛”,成就平等心。

五台山有一个文殊发塔。这个也是文殊菩萨开示我们如何成就平等心。当时的五台山,那个大显通寺,原来与塔院寺是连为一体的。显通寺里面做无遮法会,十方来的一切人,都可以得到供养,都可以用斋。就有一个妇女,手里面牵一个小孩子,另一手就抱着一个小孩子,并且还有一条狗跟着,也到显通寺来赶斋了。她没有什么供养,拿剪刀剪下一缕头发,就供养给寺院里面。

这个知客就给她一份斋饭,然后她就说,“我这个小孩子跟我来的,还要有一份。”然后也就给她一份。

然后她又再说,“我抱的这个小孩子,还要有一份。”又给她一份。

然后说,“我这个狗也要有一份。”也给她一份。

最后她还说,“我肚子里面还怀了一个,还要一份。”

这个知客就忍不住了,说:“你这个人这么贪,你就是献了一点点头发,那么贪。”就呵斥她。

哪里知道这个女子马上一下子就腾空而起。那条狗就变为狮子;这个女子,就转为文殊菩萨;那个两个小孩子,就转为童子。

然后就说了一个偈子说,“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尽,其如爱憎何?”

修行要成就平等心,要学习普贤菩萨。但是这个在凡夫地位是很难的,凡夫因为是生灭心用事,所以很容易就分别,就起爱憎。

所以我们学习了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的法门,应该我们以后在礼佛的时候,都要能够按照普贤菩萨这个方法,以不生不灭的真心来礼佛。因为真心遍满法界,所以我也能够现无量无边的身,到一一佛刹土去礼无量无边的诸佛。我们修三十五佛大礼拜,也应该如此地修。

并且经上赞叹说,我们礼佛的功德无量无边,每一拜拜下去,随他这个身量的大小,由这个地面到虚空之中,每一粒微尘,都是一个转轮圣王的果报。所以我们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一定要能够按照普贤菩萨的行门。

称赞如来愿

第二是称赞如来愿。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

赞叹可以得到四无碍辩的功德。称赞如来,如来有法身如来、报身如来、应身如来。《金刚经》上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这个是法身如来;《转法轮经》上说,“一切智名如,正觉名来”,这个是报身如来;《成实论》上说,“乘如实道,来成正觉”,这是指应化身的如来。

一般来说,经典上讲“佛”,这个是侧重于从相上来说,从事上来说,从修德上来说;那么说“如来”呢,是偏重于从本性上来说,从理体上来说,从性德上来说。

前面的一愿是“礼敬诸佛”,就是说我们对于佛菩萨,尊重礼拜,那我们对于凡夫,对于鬼神,对一切众生,我们也都尊敬,尊重,与诸佛没有两样,乃至于对于一切的万事万物,我们都有一个尊重心,无有差别。所以说“礼敬诸佛”是无条件的。

“称赞如来”呢?是有条件的。对于那些造恶业的人,比方说,犯杀生业的人,我们平等地按照普贤行,“礼敬诸佛”,平等地礼敬。但是对他们所做的事情,我们不能称赞。称赞,它是有条件的,必须要它的善行与自性相应。与自性不相应,我们就礼敬,但是不称赞。

我们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有三个人,一个是胜热婆罗门,一个是甘露火王,一个是伐苏蜜多女。这三个人,善财童子对他们是平等地礼敬、顶礼,但是没有赞叹,他们显现上面是贪、瞋、痴。

那么所称赞的果境,佛果境界是: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这个是讲所称赞的果境和能赞的因心,以及能赞的舌相。

“称赞如来”,事实上可以含摄我们的修行,无量的修行法门。

我们诵经,我们诵任何的经典,这个都是“称赞如来”;我们修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这个也是“称赞如来”;我们持咒,也是“称赞如来”。所以你看,我们修净土,修天台、贤首,修密,修一切法门,都是“称赞如来”的功德。非常殊胜的呢,我们《行愿品》是净土的第四经,我们念阿弥陀佛,这个就是“称赞如来”,并且是总持法门,“称赞如来”的陀罗尼法门,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间,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就是为了把阿弥陀佛的本愿之海,介绍给众生,让大家都能够起信愿行,往生极乐。所以我们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在总持地修“称赞如来”。

我们现在讲经,听经,也是“称赞如来”。我们为了报四恩,把学佛的真实的好处利益,普遍地介绍和推荐给一切众生,这个是“称赞如来”;我们劝人念佛,这个是“称赞如来”。这一切都是“称赞如来”的法门。我们如法地修,现前的感应就是能够开智慧,能够得辩才。

“称赞如来”还有一层深意,如来是讲真如本性,“称赞如来”就是称赞我们自己本具的真如自性。

“称赞如来”的法门,在修学佛法之中非常重要。凡夫因为嫉妒心、我慢心作怪,所以总是喜欢去挑别人的毛病,挑别人的缺点;因为我慢心很重,所以好胜心很强,别人无论在哪一方面超过自己,不单单是不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反过来还认为自己处处都胜过别人。这样子就是以一种我慢心来学。所以我们要能够“称赞如来”,要能够赞叹一切众生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要能够显发、赞叹,自身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

称赞如来的功德

如来功德呢,广说就无量无边,略说是三德二利。断德、智德、悲德,是三德;二利,就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断德上来说,断除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所显示的常乐我净的涅槃功德。凡夫总是充满了贪、瞋、痴、慢的种种烦恼;佛陀完全断除了三惑,圆证三德。

智德就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圆满成就,无所不知,这样子是智德。这个不同于凡夫的聪明才智,世智辩聪;能够解脱痛苦烦恼,证得真理的一种能力,大般若智慧。

悲德,一般也可以说就是恩德。佛对我们有极大的恩情,悲悯众生无始以来流转轮回的痛苦,把自己了脱生死,圆成佛道的具体修行方法,毫无保留地开示给我们,对众生充满无限的悲心,这个是悲德。所以说呢,这些展开来说,都是无量无边的功德。

“称赞如来”的法门,释迦如来也曾经精进修行过。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与弥勒菩萨,共同在古佛面前,发菩提心修行,释迦牟尼佛就很精进,他曾经在弗沙佛所,精进地以偈来赞颂佛功德,就是我们现在都很熟悉的、都在念的: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因为累劫的时间,翘勤以偈赞佛,所以释迦牟尼佛,以精进的力量,先于弥勒菩萨而圆成佛道。

“称赞如来”的法门,对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非常契机。《首楞严经》上面,释迦牟尼佛,让二十五位圣贤、大菩萨、大阿罗汉,来说他们成就的法门,二十五圣修证圆通。然后让文殊师利菩萨,来选择哪一种法门,最适合娑婆世界的众生修。文殊菩萨就选择了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最契合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机。经上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从闻中入;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那么我们要能够,听到声音的时候,不要缘这个声尘,而是返闻,回头来看,我们能闻的闻性是不生不灭的,所以说“性成无上道”。

《妙法莲华经》上也说,“娑婆世界以音声为佛事”。因此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上,提到修行,大多都是借助于念、诵、读、唱,比方说,念佛、持咒、诵经、唱梵呗、讲经说法,这些都是“以音声为佛事”,都是“称赞如来”。《法华经》上说,“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称赞如来功德,是音声佛事的主要内容。

我们能够修普贤菩萨的“称赞如来”的法门,是非常甚深微妙的。在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每一粒微尘里面都有无量的佛,每一尊佛都有无量的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法门,在一一佛前都现身来赞叹。因为佛菩萨,他们已经证得了深寂的离戏光明无为法,所以具足小中现大、大融于小的无碍的境界。在一微尘中,就有十方三世一切佛土微尘数的诸佛,每一尊佛都处在无量菩萨海会围绕之中,都在转妙法轮。一粒微尘是这样子,法界之中,每一粒微尘都是这样,被诸佛海会大众所充满。这种境界,不是我们凡夫的心量所能接受的。只有以法性的不可思议的力量,诸佛如来的加持力量,普贤菩萨行愿的力量,以及自己闻思修的智慧力,才能够信解,才能够甚深胜解,朗然明观,所以现前知见。

面对如此殊胜的对境,我以普贤行门,出如海潮音,大海的海潮音一样的无量的音声;每一音声都出无量的,美妙动听的,悦耳的言辞;尽于未来漫无边际的一切时,一切劫中,不停地赞叹诸佛如来,浩瀚无边的,广大无涯的功德大海。这是“称赞如来”的法门。

关于能赞的舌根,这里面有一个比方,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这个辩才天女,可以作两种理解。

一种是《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中所说的辩才天女,是自在天王的采女。这个辩才天女,她有五百个舌根,每一个舌根都能够发出五百种音声,她所发出的每一种音声,都非常的美妙悦耳动听,好像是几百种、几千种乐器,伴奏发出来的音乐,这样子美妙的音声。那么我也以这样子的妙音来赞佛。

同类推荐
  • 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本书为星云大师对世俗社会的人和事的普遍观感和心理指导,综合了星云大师过往著作及言谈的许多智慧精华。本书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力主一个“和”字,针对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多方面进行阐释,开拓心灵,启发智慧,于大众为人处世的实际层面能获得良知益教贡献颇多。
  • 禅宗与道家

    禅宗与道家

    本书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系统阐述禅宗与道家的宗旨、源流、修持和影响。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禅宗与佛学”,对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禅宗的传承,奠定后世禅宗思想基础的六祖慧能的事迹等,做了精湛的论述。下编为“道家与道教”,对隐士和方士的由来,养神、服气、饵药、祀祷的派分,老庄之学,齐燕之风,阴阳五行,神仙丹道,道教的形成与演化,以及道家与道教对古代天文、历算、地理(堪舆)、物理、化学、医药等自然科学的贡献等,做了深有见地的剖析。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圆满

    圆满

    人生难以圆满,然而,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是另一种圆满。本书从十个方面,从人生观出发,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做事、学会放下,珍惜光阴,接受缺憾获得圆满。
  • 伊斯兰文化散论

    伊斯兰文化散论

    本书介绍了:《古兰经》名称考释;《古兰经》与圣训的文学价值;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述评;回族穆斯林对中国阿拉伯语教学事业的历史贡献等。
热门推荐
  • 楼兰繁梦

    楼兰繁梦

    不甘心一次次受命运摆布,愤而逃婚,却引来亲爹满天下追杀;本是冰冷的杀手十七,也融化在她的倔强下;梅溪,墨来到这个世界后,最让人觉得窝心的朋友;天方,这个姗姗来迟的男主大神;临大美人,流云岛主,出尘苏逸,温文林晨,活泼小乔……一帮美男交织成的人间少年繁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文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想知道知道吗?想了解吗?赶快买本来看看看吧,给自己增长一些见识。
  • 真假情事

    真假情事

    她这辈子没有如此痛恨过一个字,所谓何字?“纯”也。一出生,她就与这个字结下了不解之缘,纯者,意蕴甚佳,奈何人人都称她老爹为贾员外,所以她成了甲醇。年长些,懂得了别号这回事,闲时无聊自命清纯,于是她成了假清纯。据说……已经有人帮她想好了谥号,曰纯姬,冠上夫姓甄,她终于梦想成真,化身为真纯姬……----------------------------------嗯……介个,新人写书,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 从王者开始的BUG

    从王者开始的BUG

    叶廷穿越到跟地球差不多名为蓝星的星球上,叶廷获得穿越者必备的金手指,在游戏里闯出不一样的风格!简介什么的算了吧!各位读者大大看看再说吧,不好别喷。
  • 童养媳乌荷

    童养媳乌荷

    乌荷到顾家做童养媳的那一年,只有五岁。小小的身子,瘦瘦的脸颊,胆子小的像只麻雀,因此男孩子们都不大喜欢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杂纂之义山杂纂

    杂纂之义山杂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细嚼

    细嚼

    我有两个喜欢的人,后来都死了一个被我肢解,还有一个……不关我的事
  • 火狐魅影

    火狐魅影

    火狐魅影,意外的失踪,来到了陌生的地方,结交了陌生的人,她,从此开始了她的旅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