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0200000043

第43章 净土奥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学记第一讲(2)

第五位是跋陀婆罗,过去生中在威音王佛时(他也是出家人,僧团的规矩是半月到浴室去沐浴),他入室沐浴的时候就因为触尘而悟入,是因触尘而证入圆通。

第六位就是摩诃迦叶等,他们是因为法尘而证入的。摩诃迦叶尊者站起来说,他过去劫中曾经得遇日月灯佛出现于世间,他去亲近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以紫金敷佛形像(给佛像贴金),感得世世相好庄严,身有金光,他是从法尘而证入,法尘既灭,微妙法性现前,故得开悟,能够明白如来藏心。

再说从五根证入。

六根里面把观世音菩萨的耳根证入圆通放在最后来说,可见耳根圈通非常殊胜,《首楞严经》里面先说其他的五根。

第一位是阿那律陀,也就是《阿弥陀经》上的阿免楼驮,阿那律陀尊者是证得眼根圆通,他最初发心出家的时候常常贪睡,佛陀说法的时候他老在打瞌睡,佛陀就呵斥他说:“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陀听了以后就非常惭愧,发哲没有证道他一定不睡觉,所以七日七夜不眠不息,一直精进修行,佛陀劝他要行中道要休息一下他也不听,很精进去用功夫,到后面就双目失明了,佛陀悲悯他,教导他修一个三昧——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他因此而证得阿罗汉果位,所以他是证得眼根圆通。

第二位是周利槃陀伽证得鼻根圆通,反息循空。

第三位是憍梵钵提证得舌根圆通。

第四位是毕陵伽婆蹉证得身根圆通。

第五位是须菩提证得意根圆通。

因为我们只讲《念佛圆通章》,所以那些都只是提一下而已。

又再说了从六识而证入圆通。

从六识证入圆通首先是舍利弗尊者证得眼识圆通。

第二位是普贤菩萨证得耳识圆通,普贤菩萨说:我曾经为恒河沙数如来的法王子,证与佛等,我是因为观耳识而证圆通的。

第三位是孙陀罗难陀证得鼻识圆通。

第四位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证得舌识圆通。“佛问圆通,我因舌识,说法无畏,销灭诸漏。”富楼那尊者很善于说法,由观舌识而证圆通。

第五位是优波离尊者证得身识圆通。

第六位是大目犍连尊者证得意识圆通,转意识而证入如来藏性。

还再说从七大(地、水、火、风、空、根、识)证入。

首先是乌刍瑟摩,他是因为谛观火大而证圆通。他站起来说他以前修行的经历,说他以前有贪淫的习气,一直都心不能得定,久远劫前他得到空王佛的教导,专心作观,神光内凝化淫心成智慧火,因而得到火光三昧,由此而证圆通。

第二位是持地菩萨观地大证圆通。持地菩萨过去久远劫中得到了普光如来和毗舍浮佛教诲,见到自己身中的微尘与组成世界的微尘是完全一致的,由观地大而证得圆通,所以号为持地菩萨。

第三位是月光童子,恒河沙数劫前得到了水天佛的教诲,观水大而证圆通。

第四位是琉璃光法王子,过去生中得到了无量声佛的教诲,观风大证圆通。

第五位是虚空藏菩萨,观空大证圆通。

第六位是弥勒菩萨,是观识大而证圆通。弥勒菩萨微尘数劫前在日月灯明佛座下出家,蒙佛教导唯心识定,观识大而证圆通。

第七位就是大势至菩萨,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证得念佛圆通。

地、水、火、风、空、根、识,本来根是在前面,为什么要把它放到后面来说呢?可见这个法门的重要。

最后又说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

我们读过《首楞严经》都会知道,后面请智慧第一的大菩萨文殊菩萨来选择,最适合于阿难尊者和大众修行的法是什么法门呢?文殊菩萨选的是观音菩萨耳根圆通,为什么他没有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呢?我们不是说这个念佛圆通最殊胜吗?

其实是这样,因为文殊菩萨选择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是因为耳根圆通适合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从闻中入。”念佛圆通是属于整个法界的圆通,整个法界都最适合的,而且如果我们学下去念佛圆通就知道,念佛圆通其实可以包含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的修行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后面会详细讲解“以念佛心”这四个字,看你怎么断句。

如果说“以念、佛心”,这就是耳根圆通是的修法,这是修念自佛的修法,就跟禅宗明心见性的方法一样;如果断句为“以、念佛心”,那这就是持名念佛而证念佛三味的方法;如果把念佛心三个字都断开,就是“以、念、佛、心”,这就是念自他佛的方法。

因此这个《念佛圆通章》很微妙,经文很短,但是其实持名念佛证念佛三昧的方法也在其中,观想念佛的方法也在其中,实相念佛证念佛三昧的方法也在其中,所以“以、念、佛、心”其实就是念佛念心,我们在后面会详细地讲解怎样来依照《念佛圆通章》成就念佛三昧。

如此我们就可以明白《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无比的殊胜,而且适合于我们的根器,前面把经题大约说了,现在也说了背景,就是二十五圣修证圆通,《念佛圆通章》是二十五圣修证圆通里面其中的一章。

我们再来解说[大势至法王子]。《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就讲到净土十六观,十六观的第十一观主要就是大势至菩萨真身观。

《观无量寿佛经》上说:“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这样就把大势至菩萨得名的因缘说得很圆满了。

“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

可见大势至菩萨的智慧光明非常殊胜,只要见到菩萨的一毛孔光就等于见了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而且他的大威德力非常殊胜,能够令无量众生都能够脱离三途之苦。

还有《思益经》上说:“投足处震动大千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又名得大势,以能成办一切所应作事故,得大势力也。”

《悲华经》即《大悲白莲华经》上说:“往昔因中,弥陀作轮王时,观音为长子,势至为次子,今在极乐,居弥陀左右,辅弼佛化,候补作佛。”

也就是讲了过去无量生的一些本生故事。无量劫以前阿弥陀佛曾经作转轮圣王,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分别是这位转轮圣王的长子和次子,阿弥陀佛名为无量寿,化身阿弥陀佛的无量寿是有量的无量,也有示现涅槃的时候。阿弥陀佛示现涅槃以后,正法上半夜灭尽,下半夜观世音菩萨成佛,名为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佛寿与正法也都无量。正法住世时大势至菩萨候补作佛,普光功德山王如来正法于上半夜灭,大势至菩萨于下半夜成佛,名为善住功德宝王如来,这都是经典之中介绍大势至菩萨。

[法王子]于法自在名为法王,从法化生,称之为子,所以名为法王子,我们能够在当下的身心之中成就像佛菩萨一样高贵的品质就名为法王子。佛菩萨的品质主要是智慧和慈悲,所以我们学佛其实就是在我们的身心之中来克隆佛菩萨的品质,成就智慧与慈悲。

怎样来成就智慧呢?首先是要破除凡夫的所知障,要能够断见惑断思惑,佛法不是知识层面的,而是智慧层面的,如果我们用大脑思维去累积很多知识,这样的知识累积并不会导致开悟,我们如果用一种执著心来学,那么一切的观念、思想都是过去心累积的,如果执著于知识反而会产生所知障。

比如说有些人学佛以后,他还是用凡夫的妄心去分别,他就会很困惑,觉得经典之中佛所说互相矛盾,比如《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但是再看《观无量寿佛经》,上面又说我们要修净土十六观,要观相念佛,这不是以色来见佛吗?《佛说阿弥陀经》又说要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日乃至七日,这不是声求如来吗?《金刚经》说不能够色见声求,《观经》以修净土十六观以色见佛,或者《阿弥陀经》以声见佛,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并不是经典互相矛盾,而是凡夫的思维有局限,我们说一个最浅的例子好了。

比如说有一辆车从北向南开,有一辆车从西向东开,在同一时间到达同一个十字路口,那这两台车会不会撞车?不会,为什么不会?因为有高架桥,你如果有思维局限就会觉得它会撞车了。其实就是说凡夫的思维的局限性,如果你一直用大脑思维是永远不会明白佛陀的密意。

所以其实是要能够从一切已知的知识之中解脱出来,不要对所学的知识起执著,而要开启当下的、鲜活的、无穷无尽的生命的智慧,不要落入到任何固定的思维模式之中,只要你落入到任何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之中,那个就是知识,就不是智慧了,你要永远用当下的、鲜活的、无穷无尽的涌现的生命的智慧,这样来学佛当然就会解脱,就会成就,我们也说一个公案好了。

有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沙弥在森林里面禅修,住了一年多,这个小沙弥就觉得师父一直都没有怎么教自己,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就来请示师父说:“师父啊,我跟着您老人家在这个森林里面静修也一年多了,但是我还是不懂得修行方法,您到底什么时候教我啊?”

那老和尚就说:“你帮我把这封信送到森林的另一边,交给一位禅师,你回来我就教你修行的方法。”小沙弥当然就很高兴了,蹦蹦跳跳就走了。

但是半天以后,他垂头丧气回来了,说:“师父啊,我们以前来的路上都生满了荆棘,没有路,我没办法把这封信送到。”

老和尚就指着空中飞的小鸟对小沙弥说:“你看,虚空之中没有路,小鸟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

同样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如果你执著于自己的知见,陷入到惯性的思维之中,老是低水平重复,那就是轮回,轮回是什么?轮回就是局限性,我总用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去看这个世界,所以我就被卡住了,好像我们用照相机来框这个世界,来照相,你只能够在取景框里的世界你看得见,其他你都看不见,你就被这个局限性卡住了,这就是轮回,生命不断地低水平重复,所以要破除、超越所知障。

天空之中哪一处鸟不可以飞呢?同样的,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的智慧力哪一处不可以充满呢?所以要用鲜活的智慧,这样是开启像佛菩萨一样高贵的品质,就名为法王子。

[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如果从外层义上可以说是大势至菩萨带领着五十二位同修的菩萨从座位上起立,向佛顶礼。从内层义上来说其实是指念佛法门是从初发心直至成佛都要修的殊胜法门,是一个彻始彻终的修行妙法,五十二其实就是在前面讲过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佛果位,这样称为五十二。

先说十信位,信佛是心,信心作佛,就能够含摄十信位的修法,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观无量寿佛经》上面讲到九品往生,善导大师就在《观经四帖疏》上面讲,九品往生都是为凡夫来说的,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上就判,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九品,《观经》上的九品往生,这个九品都是凡夫往生的。他说:“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

可见,上三品是遇到大乘佛法的凡夫念佛往生极乐的品位;中品上生、中品中生是遇到小乘佛法的凡夫念佛往生极乐的品位,中品下生是遇到世间善法的凡夫念佛往生的品位;下品上生是造了十恶轻罪的凡夫人念佛往生的品位,下品中生是造了破戒次罪的凡夫人念佛往生的品位,下品下生是曾经造过五逆十恶重罪的凡夫人念佛往生的品位。

虽然造了五逆十恶但是他要能够不谤法(因为谤法他就没有信心,就不可能往生),能够遇到善知识教导能够信受,具足十念来称念阿弥陀佛,就能够如一念倾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乃至于曾经造了五逆十恶的人,只要他能够临终清醒,能够有因缘遇到善知识教他念佛,都能够下品下生极乐世界,这个确实是不可思议。

杨仁山居士就曾经赞叹说:“《观经》语,最惊人,许五逆,得往生。”可见十信位的修行,我们要成就圆满的信心,这是非常殊胜难得的,善导大师之前的大德因为信不圆满,所以不敢判上三品、中三品往生的根机是凡夫,包括那些摄论师。

以前中国佛教有个宗派就是依靠《摄大乘论》来修行,称为摄论师,依靠真谛三藏翻译的《摄大乘论》来修行,他们就不敢判上三品、中三品往生的根机是凡夫,他们判上三品是积大乘修行的圣者,中品上生、中品中生是积小乘修行的圣者,他们认为中品中生以上凡夫无份,上三品都是累积了大乘修行的圣者,而中品上生、中品中生是累积了小乘修行的圣者,中品下生是积世间善根的圣者,下三品才是始学大乘的凡夫。他们之所以这样判教,都是因为信还不够,所以要成就信圆满是很难得,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我们信是否圆满是很关键的。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上就说得很透彻,我们知道善导大师,大家公认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他在《观经四帖疏》上面就很直截了当地开示我们修净土的心要,他就认为圣者已经不为生死所染,不用阿弥陀佛为他们发救度之愿,所以善导大师说:“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你当然要赶快把他救起来,他本来就在岸上,你哪里需要去把他救拔呢?因此善导大师说:“但此《观经》,佛为凡说,不干圣也。”如果搞清了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对于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信心具足,并且能够按照法界净土宗初祖大势至菩萨的教导观心念佛,见性念佛,成就念佛三昧,就更能够有把握上三品往生。

我们都知道宋朝时候有一位文学家苏轼(苏东坡),才华横溢,他早年是跟随禅师学习参禅的,他与佛印禅师等等大德交游,流传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禅公案,但是到了晚年他归心净土念阿弥陀佛,常常随身带着阿弥陀佛像,还加上一本他自己手抄的净土的经典,在封面上提了一个书名叫《西方公据》,苏轼并且还作了一首诗偈说:“叵持弥陀像,西方作公据。念佛稳于禅,观此可自喻。弥陀甚易念,西方甚易生。但虑信不切,休忧力不能。”

“但虑信不切,休忧力不能”,不是我们力量不足,而是信心是不是足够?

“勿谓曾为恶,不好去修行,千年暗室内,一灯随即明。”不要想我曾经造过恶业,修净土到底能不能往生还不一定,事实上就告诉我们乃至于《观经》上面讲到五逆十恶之人能够回心向善,能够临终遇善知识教导,他自己头脑清醒,都能够念佛生极乐。

“我语未能信,请君观《观经》,十恶五逆者,念佛亦往生。”

所以成就信心是很重要的,这是五十二位里面的十信位。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22:打开心门

    星云日记22:打开心门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二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平等的慈悲”、”打开心门”、“苦的根源”、“一花一世界”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释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释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洞玄灵宝三师记

    洞玄灵宝三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话救世

    神话救世

    世界毁灭,魔王降临,神话人物现世拯救人类。五所神话学院,究竟能否培养出毁灭入侵者的战士?看神话学院走出的东风一步步走上巅峰,毁灭还是拯救就在一念之间…
  • 颜宫

    颜宫

    本以为青梅竹马,到头来却是梦里水里一场空助你夺回江山,你灭我全族。本以为大仇得到,到头来却是云里雾里梦一场欠了我的,终将都要还回来!爱过是恨,那恨过是什么?最终迷题揭晓,她只觉这一生仿佛是梦一般!————————————地瓜童鞋给我建的群:82437173
  • 绝世风华佣兵妃

    绝世风华佣兵妃

    她是以一挡千的佣兵王妃,敌人闻之丧胆,对手避如蛇蝎,拼死一战只为所获芳心的男子夺得天下;他是纵横天下的天下王者,战场之上无不听其为名,浴血奋战,只因敌国伤了心爱之人,可终究夺得天下之时,身旁之人却已不是当初的那人。
  • 百变人生

    百变人生

    本书涉及儒家之仁义与伪善、法家之激进与刻毒、苏格拉底的人格力量等内容。主题:人生哲学。鲍尔吉?原野,蒙古族,祖籍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宾图旗,1958年7月15日生于呼和浩特。赤峰师范学校毕业,现供职于辽宁省公安厅《平安》杂志。著有随感录《脱口而出》,散文集《百变人生》、《酒到唇边》、《善良是一棵矮树》、《思想起》、《世相铁板烧》、《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等。一般认为,“鲍尔吉?原野的幽默发诸两端:机智与悲悯。习见的生活现象经他点拨,露出可笑的一面,并因此可爱”。“作为成人作家,鲍尔吉?原野葆有天真的目光,令人称奇。
  • 《末日之最强传说》

    《末日之最强传说》

    世界突然变了样,世界划开了界面,有天界、魔界、神界、恶魔界、魔神界······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是神与魔在争斗!让世界陷入了纷争之中!天无绝人之路,世界本念赐予了凡界里的人也可以修炼,让凡人可以与怪物争斗、得道成仙!这次神与魔的争斗,让世界本念分心!而四位拥有毁灭世界的力量的混沌生灵就利用这次机会冲破了世界本念的封印。这四位混沌生灵的其中一位,因为他的封印离世界本念最近,所以他看到了世界本念就要孵育成功的最强力量(碎杀),他就用自己的力量助世界本念孵育,孵育成功后他就掠夺了力量。他是谁?他是逆夜!PS:名字起错了。
  • 流星你不知道吗

    流星你不知道吗

    在所有人前是冷静自若,思维敏捷的刑警先生,却唯独在这个哥特女作家面前状况百出。第六感强大的女作家,独独在对待感情上没有什么直觉。当我们都在追逐自己梦想的时候,命运的齿轮依旧会咬合在一起。流星:你的小说很好看,会出续集吗?友子:神秘先生,欢迎回来!
  • 一婚更比一婚高

    一婚更比一婚高

    秦璐以为结了婚就是天堂,不曾想丈夫却设计让她永远不出现在他面前。当她鼓起勇气决定独自抚养孩子长大时,他爹却突然出现了。命运似乎十分喜欢捉弄人。当你以为经历了所有苦难终于要享受幸福时,发生的事情总是始料未及。一场又一场的遭遇,像一场混沌的噩梦,她身心俱疲。“怎么,想跟我划清界限?”傅璟荣冷声开口时,她懵了。他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闯进了她的世界?终于浮华褪去,秦璐渐渐明白。原来他的身影一直在她心里挥之不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流浪商人奇遇记

    流浪商人奇遇记

    行走的交易者行走的故事讲述者行走的生活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