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9100000043

第43章 回光调息

原文:

祖师曰:

宗旨只要纯心行去,不求验而验自至。

大约初机病痛:昏沉、散乱,二种尽之。却此机窍,无过寄心于息。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心一动而即有气,气本心之所化也。

吾人念至速,霎顷起一妄念,即一呼吸应之。故内呼吸与外呼吸,如声、响之相应。

一日有几万息,即有几万妄念。神明漏尽,如木槁灰死矣。然则欲无念乎?不能无念也。欲无息乎?不能无息也。莫若即其病而为药,则“心息相依”是已。

译文:

祖师说:

只要专心修炼《宗旨》,不求效验而效验自来。

初学静坐的人,大多有昏沉和散乱两种毛病。治疗这毛病的方法,无过于把心用在调息上面。“息”这个字,由“自”“心”两字组成,所以说“自心为息”。心一动就有了气息,气息本来就是心所化出。

我们心中的念头来得很快,一刹那间就会产生出一个妄念,相应地就有一次呼吸。所以,内呼吸(念头)与外呼吸(气息),就像声和响一样相随相应。

一天之中,有几万次呼吸,就有几万个妄念。像这样下去,人的精神就会耗尽,最终成为稿木死灰。那么,能期望着没有杂念吗?人不可能没有杂念。能期望着没有呼吸吗?人不可能没有呼吸。不如就拿杂念和呼吸当作病和药对待,将意念和呼吸相依相随就是了。

疏解:

将意念和呼吸紧密配合、相随相依,就是“心息相依”。“心息相依”是修炼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它可以消除昏沉和散乱,可以制止杂念和妄想,它直接影响着练功的进程,因此,每一位修炼者都必须很好地掌握它。这是“引仙法还原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原文:

故回光,必兼之调息。此法全用耳光。一是目光,一是耳光。目光者,外,日月交光也;耳光者,内,日月交精也。然精,即光之凝定处,同出而异名也。故聪明,总一灵光而已。

译文:

所以在回光时,同时也要调息。调息的方法全用耳光。回光是用眼光,而调息则用耳光。眼光在外,相当于日月交光;耳光在内,相当于日月交精。这精,就是光的凝定状态,实际上是同出而异名。人的聪和明,总而言之就是一个灵光而已。

疏解:

人们常说要“用心做事”,形式上是用眼用耳,本质上是要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和警觉性,即用心,用神光。这是“引仙法还原法”的修炼内容。

原文:

坐时,用目垂帘后,定个准则,便放下。然竟放下,又恐不能,即存心于听息。息之出入,不可使耳闻。听惟听其无声。一有声,即粗浮而不入细,当耐心轻轻微微。愈放愈微,愈微愈静,久之,忽然微者遽断,此则真息现前,而心体可识矣。

盖心细则息细,心一则动气也。息细则心细,气一则动心也。定心必先之养气者,亦以心无处入手,故缘气为之端倪,所谓“纯气之守”也。

译文:

静坐时,先将两眼垂帘,定个准则,然后将万虑放下。就是这样做了,如果还不能静心,那么就存心于听自己的呼吸。呼吸的出入,不能出声让耳朵听到。要听得正是听无声的呼吸。呼吸一有声,那就说明呼吸粗浮,还未入细,必须耐心地把呼吸再放轻微一些,静细一些。照这样越放越微,越微越静,久而久之,忽然连那微细的呼吸也陡然断了,此时,真息出现在当前,心的本来面目就能觉察到了。

因此,心细则呼吸也会跟着细,只要心息合一,就可以调动真炁。呼吸细则心也会跟着细,只要息炁合一,就可以调动心神。古人主张在定心之前先要养气,也是因为对于心意无处着手,所以借调息做定心的开端,这就叫做“纯气之守”。

疏解:

这一段讲得正是“引仙法还原法”的修炼情景。

原文:

子辈不明“动”字。动者,以线索牵动言,即掣之别名也。既可以奔驰使之动,独不可以纯静使之宁乎?此大圣人视心气之交,而善立方便,以惠后人也。

丹书云:“鸡能抱卵心常听。”此要妙诀也。盖鸡之所以能生卵者,以暖气也。暖气止能暖其壳,不能入其中,则以心引气入。其听也,一心注焉。心入则气入,得暖气而生矣。故母鸡虽有时出外,而常作侧耳势,其神之所注,未尝少间也。神之所注未尝少间,即暖气亦昼夜无间,而神活矣。

神活者,由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即活。死心非枯槁之谓,乃专一不分之谓也。佛云:“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心易走,即以气纯之;气易粗,即以心细之。如此,而心焉有不定者乎?

译文:

各位还不理解动的意义。动,拿线索牵动来做比喻,就是“掣”字的别名。物体可以用线索拉着跑,使它动起来,心神难道就不可以用纯静来使它安定下来吗?这是大圣人内观到心和气的交互关系,总结出来的简便功法,用以惠赐后人。

丹书上说:“鸡能抱卵心常听。”这是一句妙诀。你看母鸡孵蛋,用的是暖气。但那暖气只能去暖蛋壳,而不能贯入蛋中,只有用心来把暖气引进去。母鸡抱蛋时专心地听,一心专注,心进入蛋内,气也随着进去,蛋得到了暖气,于是孵化出小鸡。所以,母鸡在孵蛋的时期,有时也出来走走,不过它经常作侧耳聆听的姿势,那是它的心神还在专注着蛋上,一直没有间断。正因为如此,蛋得到的暖气一天也没有间断,于是神就活了。

神活,是由于心已经死了。如果人真能死心,元神也就活了。这里所讲的死心,不是使心枯槁而死,而是心意专一不分。佛家常说:“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心容易走,就用气来安定它;气容易粗,就用心来微细它。照这样办,还会有心神不定的情况吗?

疏解:

后天的识神安静了(即心死了),先天的元神显现了(即神活了)。

原文:

大约昏沉、散乱二病,只要静功日日无间,自有大休歇处。若不静坐时,虽有散乱,亦不自知。既知散乱,即是却散乱之机也。昏沉而不知,与昏沉而知,相去奚啻千里!不知之昏沉,真昏沉也;知之昏沉,非全昏沉也,清明在是矣。

散乱者,神驰也;昏沉者,神未清也。散乱易治,昏沉难医。譬之病焉:有痛、有痒者,药之可也;昏沉,则麻木不仁之症也。

散者,可以收之;乱者,可以整之。若昏沉,则蠢蠢焉,冥冥焉。散乱尚有方所,至昏沉,全是魄用事也。散乱尚有魂在,至昏沉,则纯阴为主矣。

译文:

大体上昏沉和散乱两种毛病,只要静坐功夫每天不间断,自然会有大的改善。如果不去静坐,虽然一直存在着散乱,自己也不知道。现在知道有散乱这种毛病存在,那就是消除散乱的开端了。昏沉而自己不觉,与昏沉而自己能发觉,两者相比差距何止千里!不被发觉的昏沉,是真正的昏沉;发觉了的昏沉,还不是完全的昏沉,其中还有清楚和明白。

散乱,是神在游动;昏沉,是神不清明。散乱易治,昏沉难医。这好比生病一样,有痛的、有痒的,对症下药就可以把它治好;而昏沉,好比是一种麻木不仁的症候,不大好治。

散,可以去收拢;乱,可以去整理。而昏沉,则是蠢蠢然、冥冥然的,真不好下手。散乱时还有范围,而昏沉时,全是魄在操纵。散乱时还有魂在,而昏沉时,纯以阴气为主。

疏解:

昏沉和散乱是初修静功最容易出现的两种毛病。昏沉的原因是识神不足、元神不现。散乱的原因是识神不凝、元神未现。

原文:

静坐时欲睡去,便是昏沉。却昏沉,只在调息。息,即口鼻出入之气。虽非真息,而真息之出入,亦于此寄焉。凡坐,须要静心纯气。心何以静?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闻。不闻,则细;细,则清。闻,则粗;粗则浊。浊,则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虽然,心用在息上,又要善会。亦是不用之用,只要微微照听可耳。

译文:

静坐时昏昏欲睡,没有精神,那就是昏沉。消除昏沉的办法是调息。息,就是口呼鼻吸之气。虽然这不是真息,但真息的出入,却寄托在这一呼一吸上。静坐时,先要静心纯气。心怎样静呢?用好呼吸。呼出吸入,惟有心里明白,不能让耳朵听见。耳听不见息,息就细;息一细,气就清。耳听得见息,息就粗;息一粗,气就浊。气浊,当然就会昏沉而想睡了,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不过,既要把心用在呼吸上,又要善于运用。那是一种不用之用,只要微微照听就行了。

疏解:

昏沉的解决方法是睡好觉,养足精神,结合“引仙法”的“修无漏”,防止精气神从下三阴和上七窍泄漏。

散乱的解决方法是调整好自然呼吸,结合“引仙法还原法”,以凡息带真息,呼吸要均匀、深厚、细绵、长久。

原文:

何谓照?即眼光自照。目惟内视而不外视。不外视而惺然者,即内视也,非实有内视。

何谓听?即耳光自听。耳惟内听而不外听;不外听而惺然者,即内听也,非实有内听。

听者,听其无声;视者,视其无形。目不外视,耳不外听,则闭而欲内驰。惟内视,内听,则既不外肆,又不内驰,而中不昏沉矣。此即日月交精、交光者也。

译文:

怎样去照呢?就是用眼光内视、返照自身。眼睛只要内视就不外视。眼睛不外视,却不一定是真正的内视。

怎样去听呢?就是用耳光内听、返听自身。两耳只要内听就不外听。两耳不外听,却不一定是真正的内听。

听,是听其无声;视,是视其无形。即使眼不外视,耳不外听,心神还会因闭塞住了而想内驰。只有做到内视、内听,心神则既不能外走,又不能内驰,处在中间,那就不会昏沉了。这就是日月交精和交光的方法。

疏解:

从“引仙法”的“无视无听”和“收视返听”,到“内视返听”和“凝神寂照”,练得就是如何去听,如何去视。

原文:

昏沉欲睡,即起散步,神清再坐。清晨有暇,坐一炷香为妙。过午,人事多扰,易落昏沉。然亦不必限定一炷香。只要诸缘放下,静坐片时,久久便有入头,不落昏睡矣。

译文:

实在昏沉欲睡,就不要勉强坐,应当起来散一下步,等神清之后再坐。清晨起来有空,静坐一柱香的时间为最妙。中午以后,人事纷扰,静坐中容易发生昏沉。但也不限定必须坐一柱香的时间。只要把各种杂念包袱放下,静坐片刻,久而久之就会有所进步,再不会产生昏沉欲睡的现象。

疏解:

昏沉欲睡,说明缺乏神气,需要休息。把静坐昏沉当成一种休息也未尝不可。睡醒以后再练功,效果也很好。从练功的意义讲,昏沉是初练静功最容易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毛病,但是,也不能把它当成思想包袱,相信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本章要点

回光调息,即在回光的同时调息,回光之要,在于调息。回光是用眼光,而调息则用耳光。眼光在外,相当于日月交光;耳光在内,相当于日月交精。这精,就是光的凝定状态,实际上是同出而异名。人的聪和明,总而言之就是一个灵光而已。回光调息,则耳聪目明,人就会变聪明。

调息,就是将意念和呼吸紧密配合、相随相依,即“心息相依”。“心息相依”是修炼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它可以消除昏沉和散乱,可以制止杂念和妄想,它直接影响着练功的进程。“心息相依”的要点是细。心细则呼吸也会跟着细,只要心息合一,就可以调动真炁。呼吸细则心也会跟着细,只要息炁合一,就可以调动心神。古人主张在定心之前先要养气,也是因为对于心意无处着手,所以借调息做定心的开端,这就叫做“纯气之守”。

回光调息中最容易出现的两种毛病是昏沉和散乱。昏沉的原因是识神不足、元神不现。散乱的原因是识神不凝、元神未现。昏沉的解决方法是睡好觉,养足精神,防止精气神泄漏。散乱的解决方法是调整好自然呼吸,呼吸要均匀、深厚、细绵、长久。

本章主要讲回光与调息是不可分割一体。回光是方式和过程,调息是手段和保障,它们都是为了更好地炼化神气。熟练、自如地运用回光与调息,是修炼丹道的基本要素。

同类推荐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琉璃慧光

    琉璃慧光

    本书为易菁先生对《药师经》的讲记,逐句消文纳义,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有独到闻发,十二讲内容将全经妙义尽释无遗。
  • 圣经故事3

    圣经故事3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混沌力尊

    混沌力尊

    力元大陆上,万物皆有力!风雨雷电,金木水火只是普通之力;山川,河流,大地,星空算是小道之力;真力,灵力,魂力,念力勉强可称为异力;魔力,鬼力,妖力,修罗之力不过是旁门左道之力!问天下,何为力中之尊?谁是人中之皇?
  • 我想写的三国

    我想写的三国

    没有装逼,没有后宫,没有激烈的战斗。会有江哲,会有陆仁,会有贾福,会有张寒。主角与世无争,是一个懦弱的隐士。他会讲故事,讲他看到的一切。作者是个菜鸟,他很懒,写的也很烂。麻烦看过的人行行好,多点评几句。
  • 沉唐

    沉唐

    一只知晓古今的蝴蝶,能在盛唐中留下怎样璀璨的一笔,能在历史长河中掀起怎样的波澜?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天官录

    天官录

    “星轴一出天地变,一百单八魔君现。北斗主死南斗生,天枪天钺阵列前。”
  • 超神学院的中二星尊

    超神学院的中二星尊

    暗星和掠星战争不止厌倦的星尊投向“奇点”的怀抱将自身献于死亡,归于虚无中二病主角意外死亡,夺舍星尊的身体通过“奇点”来到超神学院开始新的人生
  • 妖修道

    妖修道

    一只猫机缘巧合之下竟得道成妖,在种种原因之下与妖邪为敌,它天真的打算让人类接受自己,但幻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在失败无数次后,走上邪道,为了反思自己,它将自己放逐,走遍全国各个角落,更是灭杀无数妖邪,潜心修道。“从今往后,我要与妖彻底断绝关系....”
  • 丐世仙尊

    丐世仙尊

    神武大陆,修者云集,这是一个强者为王的世界。看乞儿出身的少年叶铭如何奋发图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斩妖除魔,成就一代仙尊。
  • 倾世绝宠:腹黑庶女妃

    倾世绝宠:腹黑庶女妃

    从小缺爱,长大无爱,爹爹不疼,娘亲不爱……有幸生在富贵之家,却又不幸长为贵门庶女!懦弱成性终寻死,却是一朝被魂穿……现世里尝尽了人间冷暖,被爱情伤害得遍体鳞伤,最终坠楼而亡,本想一了百了,老天却不肯放过她,给她二次生命,让她又在异世备受精神折磨!“人家穿越都是个没人,怎么到我这里就是个丑女了?”她看着铜镜里脸上带着一块硕大的红斑胎记的脸,顿时想把镜子砸了,“亏你遇上的是我,就让我来替你血洗这前半生的仇恨!”斗嫡女、气爹娘……为何人前人后,性格突变了?从懦弱女蜕变成腹黑妃,究竟是什么铸就了她的冷酷无情?
  • 听闻师叔很高冷

    听闻师叔很高冷

    一朝穿越到即将被毒死的祖宗身上。如此也无大碍,挡不住我活的风生水起。但为何偏偏命里注定要折了那一朵冷心、冷性的烂桃花?月眠:「阿染,生不能同衾,那便死同穴」话罢,一命呜呼。。。月轻梧:「阿火,看了我的身,你就是我的女人」然后,一命呜呼。。。月祭:「火儿,佛不渡你,我渡你」接着,一命呜呼。。。终于师叔扶星忧一脸高冷的望着我:「月离火,上天入地,上天为你,入地也为——」他话未说完,我热泪盈眶的捂着他的嘴——烂桃花呀,你纵然有几条命,但能不能商量下?这次不呜呼了?【1v1】小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