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67100000022

第22章 王者之风(1)

康德的作息时间严格得出了名,但据说有一件事曾经让他主动打乱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读卢梭的《爱弥儿》。他屋里挂着的唯一一幅画就是卢梭的画像。康德非常喜欢卢梭,而且还关注了在卢梭的影响下那个彻底改变世界历史的大事件:法国大革命。

在康德65岁那年,1789年7月14日,巴黎的百姓走上街头,推翻了法国皇室的统治。

强调人民权力,蔑视王权贵族,这在几百年来是破天荒的事。与法国大革命的叛逆相比,荷兰共和国根本就不算什么了。

在革命刚爆发的那阵子,康德在他的蜗居里怀着激动和赞许的心情时刻关注着遥远的巴黎。

与此同时,在离康德2000多公里外的德国城市图宾根的郊外,三个德国年轻人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一起种下了一棵“自由之树”。

这三个年轻人在未来全都成了名人。一个是大诗人荷尔德林,一个是康德理论的修补者谢林,另一个就是上面刚刚说到的那个声称“物自体”不存在的年轻人。

他叫黑格尔。

就在法国大革命这一年里,黑格尔开始阅读康德的作品。不久以后,他将像法国大革命震撼欧洲皇室那样,震撼整个哲学世界。

法国大革命以拿破仑的上台作为一个高潮。拿破仑既是独裁者和侵略者,也是革命者。他不仅征服了法国人民,也征服了黑格尔。不过,黑格尔没想到拿破仑的上台会跟他自己写的书《精神现象学》大有联系。

法国大革命以后,康德继续他的哲学工作。康德想把他各部分的理论都统一起来,但是这项工作最终没有完成。1804年康德去世,留下了很多没完成的著作和笔记。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黑格尔开始了《精神现象学》的写作。

在写作《精神现象学》的时候,黑格尔还只是个大学教员,经济非常紧张。虽然他有一个大靠山歌德,得到了不少帮助,但是因为黑格尔还年轻,资历浅,他的收入很微薄。

但黑格尔有才啊,咱是搞哲学的,咱不能现学现卖,写本哲学书挣钱吗?于是黑格尔一边写《精神现象学》,一边跟出版商签了合约,打算指着这本书吃饭。

但是呢,黑格尔有着和莱布尼茨、康德一样的毛病:认真、古板。他这《精神现象学》又不是一般的通俗小说,所以他坚决宁要质量不要速度,结果就拖稿了。

那边书商已经把他前半部分的书印完了,就等着后面的稿子呢,左等右等也等不来,一看都超过约定的日期了。书商也急了,威胁说,你要再拖稿就不给你稿费了。多亏黑格尔有个朋友在里面周旋,还自己掏腰包把已经印的那部分买下来,好不容易延长了截稿日期。同时这朋友恳求黑格尔这回千万别再拖稿了。

黑格尔也明白轻重缓急,紧赶慢赶把大部分稿子都写完寄出去了。就差最后几页稿子了,这时候反法联盟进攻拿破仑,战争爆发。结果拿破仑势如破竹,反攻进了德国,而且已经接近黑格尔所在的城市耶拿了。战争一来,邮局也关门了,黑格尔拿着稿子也没处去寄。

但是截稿时间迫在眉睫,就在必须寄稿子的最后一天,法国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耶拿。这时黑格尔也顾不上稿子了,法国大兵在城市里到处晃悠,有的还冲进了黑格尔的家里。黑格尔连忙拿出酒菜招待那些士兵。结果士兵来了一拨又一拨,黑格尔一看受不了,跟房东一起收拾收拾东西躲出去了,当然没有忘了带上那最后几页稿子。晚上,黑格尔借着营地里的火光写完了《精神现象学》的最后几页。

等法国军队离开耶拿以后,黑格尔回到家,才发现他的家已经被洗劫一空。而且等邮局恢复工作以后,黑格尔的那几页稿子也过了截稿日期了。

然而结局比较意外。

首先,那出版商体谅黑格尔的特殊情况,把稿费如数给了;第二,黑格尔并没有因此厌恶拿破仑,反倒赞美拿破仑,赞美他所看到的法国军队。

要知道,黑格尔是德国人,拿破仑对他来说是货真价实的外国侵略者,黑格尔自己则是“亡国奴”。而且黑格尔的居所又被法军洗劫,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还要赞美拿破仑,咱们今天恐怕会有很多人不理解——这黑格尔不就是一个“带路党”嘛!还是一个贱骨头带路党啊!

但黑格尔不这么想,因为他心怀的不是区区祖国,而是全人类、全世界。

他要把全世界都统一到他的哲学理论之下。

那么,黑格尔的哲学理论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回顾整个哲学史,会发现在黑格尔那会儿,之前时代的哲学家们提出了一个个新的观点,每个人都自以为掌握了终极真理,结果又被下一个哲学家推翻。

黑格尔对这种情况厌烦透了,他形容说,这样的哲学史如同堆满了死人的骸骨。

他要终结这种情况。

那么,之前的哲学家们问题都出在哪里呢?

黑格尔认为,他们对于哲学的一个根本概念理解错了。

过去的哲学家们,也就是形而上学家们,他们认为真理是固定不变的,静等着人类去发现。说白了,这些形而上学家们都觉得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叫“真理”的固定的东西,就跟事先写好的考试答案一样,等我们去找到它。因此我们的教科书才说形而上学是孤立、静止地看待世界。

黑格尔认为,这么想就太幼稚了。

前面说过,哲学要追求终极真理,先得解决“哪些知识、道理是绝对真实”的问题,也就是“认识论”的问题。之前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一直在辩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问题是,研究“认识论”所使用的方法也是知识的一种,也有“研究它的方式靠谱不靠谱啊”的问题。就好比康德写了本《纯粹理性批判》,讨论理性思维是不是可靠的问题,可他在这本书里的思维过程也属于理性思维,也应该受到他自己的批判啊。

可以打一个比方,哲学家们的工作情形就好比有一块大石头,叫作“理性”,哲学家们打算去研究这玩意儿了。但哲学家们唯一能用的工具也只能是“理性”。黑格尔之前的哲学家们,用手中的理性工具去钻研面前的理性石头,一番努力之后,面前的理性石头变了模样。最终,哲学家们看着石头,抹抹头上的汗说:“我的工作完成了,我终于发现终极真理了!”

但是这帮哲学家们都忘了,眼前的理性石头变样后,他手里的理性工具也随之变样了!

你还得重新研究一遍啊。

这就是之前哲学家们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掌握了终极真理,却免不了被后人推翻的原因。

那么,之前的哲学家们都白干了吗?

不是的,黑格尔认为,之前的哲学家们的工作都是在为人类认识终极真理提供必不可少的贡献。

要说明这个问题,就要讲到辩证法了。

我们今天对辩证法有一种庸俗的理解,说辩证法就是“看待事物要分两个方面”。别人批评一个现象,你非要说“要辩证地看这件事,这件事也有好的一面嘛”。这是对辩证法的极大误读。这不叫辩证法,这叫诡辩法,它的唯一作用是把所有的事实都捣成一片糨糊,逃避一切有意义的结论。

这当然不是黑格尔的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什么意思呢?

传统的逻辑,也就是我们一般人能接受的逻辑,都要遵守“矛盾律”。“矛盾律”的意思是,一件事不能自相矛盾,事物和事物之间也不能互相矛盾。“我长得漂亮”和“我长得丑”两者只能有一个为真,不可能同时为真。否则“我长得既漂亮又丑”这句话会让人感到古怪,无法理解。

可是黑格尔说,一个判断并不是世界的永恒真相。

他认为,世界不是容不得矛盾的,而恰恰相反,到处都是矛盾,矛盾就是世界的本质。

因为我们在学校都受过辩证唯物主义的训练,所以这个观点很好接受。我再粗陋地解释一下:

为何说矛盾可以存在?因为矛盾双方是互相依存的,“漂亮”和“丑”虽然是矛盾的,可是没有“丑”就没有“漂亮”,两者谁也离不开谁。

为何说矛盾无处不在?因为凡是找到一个概念(漂亮),我们都可以找到和它相反的概念(见到“漂亮”,就可以联想到“丑”)。

最适合诠释这个概念的并非西方哲学家,而是我们传统的“阴阳说”。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阴和阳无处不在,凡事有阴又有阳。阴阳也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既有冲突也可和谐共存的。就像“阴阳鱼”所画的那样,阴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互相冲突又互相依存的动态关系。

黑格尔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共存,但是处在互为差异、甚至互相冲突的动态之中。事物的正题和反题会发生强烈的冲突,这个冲突的结果并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而是正题和反题最终化为“合题”达到了协调,升华了。

前面说过,有一个正题就可以找到它的反题,因此新的合题产生之后,它的反题也随之产生,这样就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又要有新的冲突和升华,再产生新的合题。

因此黑格尔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自发的、抑制不住的。

同时,这种变化不是无序的,而是有方向的,这个方向就是较低级的正题和反题不断变成更高级的合题,也就是事物不断在向高级形态变化。

变化到最后是什么呢?

就是黑格尔的终极真理,黑格尔给它起个名字,叫做“绝对精神”。

为什么是精神呢?

我们继续看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可以存在,矛盾必须存在,矛盾就是世界的本质。

在黑格尔眼里,康德与其之前的很多哲学家,还犯了一个大错误。这些哲学家们在研究“我如何认识到客观事物”的时候,等于把“人的心灵”和“客观事物”当作对立的两个事物。之前我们讲过,这个观点叫作“二元论”。

刚才说了,哲学家们研究问题的难点和重点在于认识论,在于“什么知识是真实的”。为什么这个问题是一大难点呢?

就是因为那些哲学家们把世界分成了两部分:“主体”(“我”)和“客体”(客观世界)。既然世界成了分割开的两部分,那么主体中的概念,到底能不能符合客体中的现实,就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了。

用通俗的例子讲,我们一般人对世界的概念是这样的:

这世上有两个东西是最真实的。一个是我自己大脑中的思维,一个是外面的客观世界。大脑和客观世界不是同一个东西,我们用什么来连接两者呢?用的是感觉器官,是感官告诉了我们的大脑,身边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问题在于,谁来保证这个感觉器官是可靠的?

谁能保证就一定没有一个能力超强的家伙,在歪曲我们的感觉器官?

谁又能保证,我们所有人的感觉器官都是可靠的?

根本就没法保证嘛。

同类推荐
  • 论语新得

    论语新得

    本书在编写方法上,选取《论语》中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章节,以最为权威的译解,和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感悟,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历史或现实事例,使之浑然一体,让每一个解读对象都得到透彻通达的阐释,并得到适当的延展和发挥。一部哲学经典,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只要进入《论语》的世界就必能新有所得。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从《论语》中读出自己的新得,因为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先哲留给后人的经验和训诫,更是一种能够启悟未来的语言和指示。
  • 《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

    《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

    本书对《庄子》寓言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探讨,着重论述了思维文化、学术文化、文学艺术、农工商贾文化、科学技术、养生文化等诸多方面。
  • 推背图之谜(上)

    推背图之谜(上)

    《推背图中的历史(图文版)》由唐太宗时期的司天监李淳风和袁天罡合著,推算大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国运盛衰,《推背图》因其预言的准确性,在古代历史上,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为禁书,同时却被平民百姓奉为经典,以各种手抄本形式广为流传,承载着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和预知一切的希望。《推背图中的历史(图文版)》以明末清初大才子金圣叹评注本为底本,对《推背图》的六十象一一进行解读,揭开了《推背图》背后的玄机。令人不可思议地预测出了从武则天称帝到清朝灭亡一千多年的历史大事,并预言了核战争爆发、外星人入侵等未来事件。其的预言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顺序,而历史更是不可思议地按照《推背图》一一演进。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
  • 小窗幽记(国学大书院)

    小窗幽记(国学大书院)

    立德修身的恒言警句为学立业的至理名言《小窗幽记》为陈眉公所著的修身处世格言,条条都是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领悟,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人生态度,又兼容了佛家超凡脱俗和道家清静无为的智慧,历来被称为修身养性、提升自我修养的佳作。
热门推荐
  • 刀落苍穹

    刀落苍穹

    一代天骄的蜀山之殇,重生之世,偶得古帝传承,从此踏上奋斗之路,站在强者之巅,傲视天下众生
  • 封门条约

    封门条约

    x年,世界突然出现一道未来之门,大量“幻夜”(怪物)涌入世界,人类开始与幻夜开战,政府形成了一个神秘的组织SSR针对幻夜,而民间也出现了封夜师。一道天旨:十二神人,冰封未来,十二人逝,世平。十二人有神秘力量,可以冰封未来之门,全世界都在寻找这十二个人。
  • 一场风雪

    一场风雪

    他,十年闭门。踏出家门,携一柄剑,衡阳决斗,了结上一辈的仇怨。旧怨了,新仇生。这是一个局,一个可以把你捧上人生巅峰,也可以将你推下万丈深渊的局。这是一场游戏,一场猎人狩猎的游戏。你足够强大,整个天下武林都是你的猎物。江湖注定血腥残酷……
  • 快穿之拯救小透明

    快穿之拯救小透明

    你知我意,我明你心。
  • 当你遇见我

    当你遇见我

    遇见一个冷漠自私软弱傲娇又孤勇的女孩遇见一个理智冷静淡泊霸道又高贵的男人不过是有生之年狭路相逢,便遇见一场命里注定的爱情。
  • 妖孽王子:薄荷轻染流年

    妖孽王子:薄荷轻染流年

    读者们!不好意思啊啊啊啊!本文已删除,请勿点进,本文无内容!谢谢!
  • 萌妹子的冷酷王子

    萌妹子的冷酷王子

    那天我偷偷的吻了她,我发现我爱上了和我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苏沫。风昱祺你个大坏蛋我再也不要理你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假面骑士在漫威宇宙

    假面骑士在漫威宇宙

    当假面骑士来到了漫威宇宙会发生什么呢?跟随龙陵一起来看一个不一样的假面骑士不一样的漫威宇宙吧!!